眼见不一定为实(心理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见,顾名思义为“用眼睛看”。

而眼睛,同鼻子、嘴巴、耳朵等感官器官一样,是我们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直接途径。

从生物的角度上讲,我们视网膜上呈现的信息,曾被称为“如照相机、如照镜子一般”。

但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是直接的反映,那么一定是准确无异的吗?而真正获取信息的,或判断信息是否为实的,真的是我们的眼睛吗?
于我而言,我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确是在靠我们的大脑来感知世界,而不是我们的器官。

在心理课上我学习到了“认知”这个词,由于认知的存在,我们得以从外部的复杂环境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而那些外界的信息,是通过神经电冲动(electrical impulses)传达到我们的大脑里。

但这个传达的过程仅仅只是认知的第一步,为了使纷杂的信息有意义,我们需要我们的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例如说,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通过看书来学习,但又不能仅仅通过看着书本来解决问题,而是要利用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

所以说,我们的“眼见”之物在影响着我们大脑的思考和判断,而大脑的运行又会影响“眼见”何物,如何“见”。

不难发现,在这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中,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起着巨大的作用。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的“眼见”是合理的存在,却不一定是完全真实正确的。

那这样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从客观事物上讲,我们所处的世界物质各异,形状、色彩、数量、对比等等,都容易给我们自身的视觉造成错觉。

正如我们在“认知”一课课堂中的体验——女人的脸和吹萨克斯风的男人,年轻的小姑娘和满脸皱纹的老妪,他们共处一方图像之中,却因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还有实际一样的“大小圆”和“亮暗灰格”。

这些都是我们“眼见”各异甚至不为实的体现。

而在我们在人之初步的“眼见”都有出错可能的前提下,面对更趋于主观的事情时,我们受自身成长背景、经验、感情等影响,甚至会产生更大的偏差。

在近来小贩和城管关系愈发紧张之际,或许是因为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曾有发生,或许是我国的部分执法人员的个人行为,导致社会舆论普遍偏向小贩这一“弱势群体”。

因而每当又有新的冲突发生时,无论法理在谁,无论谁先动手,小贩都可抢得先地,城管执法人员只能落得个“肯定又是这班城管欺压老百姓”的罪名。

这种现在还存在在很多其他事件中:老人地铁上强迫年轻人让座、某某某明星被跟风黑等等。

我们自认为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看清了所有的来龙去脉和因果,殊不知大多时候我们被别人的“眼见”或者社会的舆论(其实在我看来,社会的舆论也是大多数人的“眼见”)引导到别的方向,甚至相反,此时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
别人希望给我们看到的以及我们自己愿意看到和相信的,直到最后,不过又齿关群众沦为乌合之众。

当认知偏差形成舆论,舆论又引导认知偏差时,我们该如何跳出所谓“眼见为实“的怪圈,拥有自身独立客观的思考能力,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在为这篇论文准备的过程中,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有时误导一个人是容易的,关键在于她|他是否愿意抛弃思维定势去真正思考,以及挑战随之而来的生理和心理恐惧。

”要我们学会保持怀疑我们眼见的一切,要我们不随社会舆论之流而去,确实有些可怕,甚至危险,但在此,仍然,与君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