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6) (1)

2010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1)

2011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

2011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3)

2013年真题 (6)

2014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题 (7)

2015河大古代文学专业真题 (8)

河南大学2016年文学院618、810考研真题 (8)

2010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

一,相州昼锦堂记

[宋]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1,给第二段加标点20

2,翻译最后一段30

3,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是什么25

二,拉封丹的<陷入泥泞中的车夫>

艺术手法15,写一篇文章(1000字左右)60

专业课二: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部分10*5

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2,对于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正确方针是什么?

3,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是什么?

4,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古代文学部分

一.名解:江西诗派,公安派,苏州剧派3*5

二.简答:2*8

1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段唱词表现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怀? 三,论述:你怎样看待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痴情"性格?19

现代文学部分

一名解:

新文化运动,问题小说(5*2)

二简答10*2

1,艾情诗歌独特的意象?

2,老舍小说的京味特色

三论述20

以具体作品,论述鲁迅<呐喊>和<彷徨>的叙事艺术?

2011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

现代文学部分:

屠格涅夫《麻雀》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八七八年四月

一、分析写作特色

二、根据你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作文

古代文学部分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

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献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一、给第一段加标点

二、翻译第二段

三、分析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

2011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专业课二:文学综合

古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4×5′)

1、楚辞

2、古诗十九首

3、江西诗派

4、董西厢

简答:(2×10′)

1、《左传》的人物描写艺术

2、

论述:(1×10′)

试述《红楼梦》的悲剧性

现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3×5′)

1、小剧场运动

2、零余者

3、“随感录”作家群

简答:(2×10′)

1、简述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

2、简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论述:(1×15′)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京派与海派创作特色的不同

文学理论部分:(5×10′)

1、文学的审美含义?

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价值取向?

3、文学典型的特征?

4、文学形象的特征?

5、什么是意境?

2012古代文学初试题目

文学理论:

一、名解(10分)

1. 本质力量对象化

2. 审美批评二、简答(10分)

直觉的定义和直觉对艺术思维的作用三、理解(10分)

社会生活是更真实、更。。。更。。。的社会生活,谈谈你的理解(其实就是文学创作的客体)四、论述(20分)文学形象的特征

语言学概要:

一、给下列字加上国际音标(5分)语言学概要

二、分析歧义句,指出原因并用适当方法分化(10分)1. 对孩子的感情

2. 他连母亲也不认识了三、简答(20分)

1.皮钦语与混合语的含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举例说明四、论述(15分)语言符号的性质

古代文学

一、名解(20)

1. 离骚

2. 花间集

3. 童心说

4.志人小说二、论述(30)

(完整版)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河南大学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 4、能力 二、简答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3、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4、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3、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4、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

而扁平,背景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 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国家课程 3、感觉 4、性格 5、能力 6、再造想象 二、简答题 1、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4、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6、教师的职业角色 三、论述 1、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 3、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4、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教学功能 3、德育的一般规律 4、行为矫正治疗 5、内隐记忆 二、简答 1、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知觉有哪些特性 4、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 5、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三、论述 1、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2、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适用专业名称: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科目代码: 333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 或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教学目标 2.教育智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3.课程研制过程包括那些阶段? 4.教师的备课包括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共25分)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教育目的中“全面发展”的核心。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首因效应 2.学校心理辅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对实验室实验法进行简要评述。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简要分析情绪和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4.简述智力和知识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25分) 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解析】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其知识技能等方面所取得变化的说明。 2,教育智慧 【解析】教育智慧是教育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的总和,是引导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也可以说,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三者合一的教育境界,是教师对教育世界和教师人生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应对复杂教育情境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是教师追求美好幸福教育生活的生存方式。教育智慧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魅力、一种追求。 二.简答题 1.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解析】教育价值观总是和特定主体相联系的,是一定主体基于特定需要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同时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教育价值观都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纯碎主观自生的。任何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同样如此。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作为意识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价值观深受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是社会物质生产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教育观念上的反映。每一特定时代人的教育价值观都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现实和需求,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制度、观念传统文化熏陶和塑造的结果。主体的教育需要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此,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在研究教育价值观时,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不是孤立地将其视为纯碎的个人经验。 其次,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教育价值观的形成还有赖于主客体的分化、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对主体需要的把握。个人、社会对教育的需要直接构成教育的价值关系,对需要的意识本身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主体正是基于意识到的需要对各种价值关系进行判断、选择和整合,才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正是主体通过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从而形成自己教育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适用专业名称: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科目代码: 333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 或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 2.教育价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2.简述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有指导的自主探究模式。 三、论述题(共25分) 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性格 2.社会知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使用测验法和调查法应注意哪些事项? 2.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有哪些? 3.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4.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任务? 三、论述题(共25分) 智力发展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开发智力?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 【解析】学校管理又称教育微观管理,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即 对教育系统的“微观”层次---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学校管理服从于教育行政管理,在教育行政管理的指导下进行。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校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 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2,教育价值 【】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需要的满足, 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两者之 间的价值关系。其中,客体指的是整个教育系统,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前者主要是指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子系统,后者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即教育活动中从事学 习的人。教育价值的基本表现方式就是教育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发 展需要的一定满足。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也即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它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为: 1)个体功能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个体的主体性包括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的能力。主体意识是人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而主体能力是指主体认识、改造自我内部和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激发并张扬主体能力的过程。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形成道 德观念、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而达到能动地适应客官世界并变革世界 的目的。 创造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的突出表现。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也突出地表现为对于个体创造意识的培养,从而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2).教育促进个体独特性的形成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爱好、兴趣、理想、世 界观、性格等。个体的独特性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特别是教育的作用。教育虽然是按照社会的要求作用于个体的发展,但社会化本身也包含着对人的个体的独特性发展的要求。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文学院所有专业2008-2016)

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 一、《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给第一段加标点。 2、翻译后两段。 3、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二、《枯枝和鲜花》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那天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光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定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花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天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咸到它们原来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屎,脚下卷着萧条的风。也看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棵树,我微笑着。 1、文章用了什么手法,对内容的理解。 2、对内容的理解写篇文章。 2008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专业课二:文学综合 古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风雅颂 2、花间派

河南大学333教育真题

河南大学 2010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综合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4能力 二、简答题(共10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传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201 1年 三、论述(30) 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2012 教育学部分 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教学功能 二、简答 3、德育的一般规律简答。 4、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6、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矫正治疗 2、内隐记忆 二、简答 3、知觉有哪些特性。 4、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 5、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三、论述 6、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2013 教育学

河南大学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近四年有答案).

河南大学2013年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教育价值 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一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2、学校管理 是一段管理的特殊部分,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会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教育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教育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途径同时又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 2、简析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指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它既是学校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也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学校只能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来办学。具体体现在:一,明确了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二,规定了社会所需人才的质量规格要求,即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三,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取舍,即对课程选择及建设的定向作用。四,决定了教学的重点和质量标准,即对课程选择及建设的定向作用。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1.课程自身的特征;合目的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合时代性、相对优越性 2.课程实施主体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校本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 3.课程文化的制约:影响课程实施的取向;改变课程实施的态度 4.课程政策的调控:不同层次的课程政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不同的课程决策模型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4、什么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基本思想:独立性高于依赖性;过程重于结论;超越高于接受;师生人格平等;“先学后教,超前段后” 2.操作程序:启动;引探;内化;作业与总结 三、论述题(共25分) 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教师是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1真心关爱学生 2公平对待学生 3理解宽容学生 4要个要求学生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的由来和使命(不用重点复习) 一、教育学对实践的作用(课本17页)(2016简答) 1、解释教育实践问题 2、提升教育实践水平 3、推动教育实践改革 第二章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本质(非重点) 一、对教育本质的共识(课本41页)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3、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第二节、教育功能(重点) 一、教育功能的定义(课本42页)(有可能出名词解释)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重点)(2013简答,2016论述) 个体功能(45页) 1、促进个体个性化 (1)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关键字:自我意识,主体能力,创造意识(2)促进个体的独特性关键字:因材施教 2、促进个体社会化 (1)思想意识

(2)个体行为 (3)职业意识和角色 社会功能(46页)(可能会单独考查政治或者经济、文化,例如: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 1、政治功能 (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键字:合格公民、社会公民、社会舆论 (2)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 2、经济功能 (1)人力资本(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者) (2)科学知识和技术 3、文化功能 (1)传播、保存、交流 (2)选择 (3)创新 (二)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43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三)正功能与负功能(43页、49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看43页即可) (四)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44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2017名词解释)

第三章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价值 一、定义(56页)(2013年名词解释) 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二、分类(了解即可)(56页) 本体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关键字:人、个体 工具价值(又称社会价值或外在价值)关键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 三、教育价值观 (一)教育价值观的定义(58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58页)(2014、2017简答) 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1、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 2、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逻辑前提 3、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依据 (三)教育价值观的特点(61页)(了解) 1、稳定性 2、差异性关键字:主体差异性 3、时代性关键字:符合时代要求 4、阶级性关键字:统治阶级 (四)意义(63页)(了解即可) (五)我国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确立(64-66页)(了解即可,只需看最后一段) 第二节、教育目的 一、定义(67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完整版)河南大学考研药学综合十年真题汇总

河南大学2005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 注 意 1、答题必须全部写在考场所发的答卷纸上,写在本试卷一律无效 2、答卷纸封面的背后不准答题。 3、不准在答卷纸上作任何暗示性标记,否则以作弊处理。 一、 命名或写出结构(20分,每小题2分) (1) C H 3C CH 3 C CH 3 C CH CH 3C H 2CH 3 (2) C H 3CH CH 3 C CH 3 O (3) COOH NO 2 CH 3 (4) CON(CH 3)2 (5) N N H (6) O OH OH CH 2OH OH CH 2OH (7)(E )-2,4-二甲基-3-乙基-3-庚烯 (8)(R )-乳酸 (9)L-α-氨基丁酸 (10)对氨基苯磺酰胺 二、 完成下列方程式(30分,每问1.5分) (1) CH 2CH 2CH 3 Cl 2光 ? Na ? ? C 2H 5OH HBr (2) CH 2CHCH(CH 3)2 OH H 2SO 4? △ (3) CH CHCH CH 2 Br 2 (1mol) ? (4) CH 3CH=CH 2 (1)B 2H 6(2)H 2O 2/OH - ? (5) CH 2Cl +NaCN ? (6) OCH 2CH=CH 2 加热 ? (7) COOH OH + (CH 3CO)2O ? (8) CH 3MgBr + CH 3COCH 3 (1)无水乙醚(2)H 2O/H + ? (9) O COOH C 2H 5 加热 ? (10) + CHO ? (11) COOH COOH 加热 ? (CH 3CO)2O (12) CHO + HCHO NaOH(浓) ? (13) COCH 2CH 3 NH 2NH 2,NaOH ,二聚乙二醇 加热 ? (14) NH 2 + (CH 3CO)2O ? (15) O OH OH CH 2OH OH OH + CH 3OH 干HCl ? (16) 2 COOH + HOCH 2CH 2OH H + 加热 ?

河南大学333教育真题版

河南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综合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4能力 二、简答题(共10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

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传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201 1年

三、论述(30) 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2012 教育学部分 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教学功能 二、简答 3、德育的一般规律简答。 4、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6、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河南大学333教育教学真题

河南大学333教育教学真题

————————————————————————————————作者:————————————————————————————————日期:

河南大学 2010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考试科目:教育综合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4能力 二、简答题(共10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传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201 1年 三、论述(30) 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2012 教育学部分 名词解释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河南大学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近四年有答案)

河南大学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近四年有答案)

河南大学2013年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教育价值 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一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2、学校管理 是一段管理的特殊部分,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会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教育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教育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途径同时又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 2、简析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指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它既是学校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也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学校只能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来办学。具体体现在:一,明确了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教师是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1真心关爱学生 2公平对待学生 3理解宽容学生 4要个要求学生 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知觉 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与他人(某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性格 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运用测验法、调查法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法: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调查法:抽样,调查所选取的样本一定要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贸然下定论,为了全面反映情况,通常要求取特点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与抽样等。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适用专业名称: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科目代码: 333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 或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筛选功能 2.师德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2.简述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3.简述班主任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4.简答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步骤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试述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和促进发展的统一。 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隐性记忆 2.行为矫正技术 二、简答题 1. 简述测验法和调查法要注意哪些内容。 2.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 3.简述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 4.简述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 对学生动力不足问题,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筛选功能 【解析】教育的筛选功能是指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客观上所发挥的对个体的选拔过程。学校教育的层层筛选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由此造成人的社会分层和社会职业的不同。教育的筛选功能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在进行,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这种功能更为突出。 2师德 【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教师集体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处理问题,做好工作。师德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它既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职业行为的精神支柱,更是教师职业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师德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人才质量和国家在国际世界的声望。师德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对待事业----热爱忠诚、敬业乐业;对待学生---热爱关心、诲人不倦;对待教师集体---团结合作、协调一致;对待家长---尊重指导、廉洁从教;对待自己---严谨治学、勤于进取。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解析】 教育价值观总是和特定主体相联系的,是一定主体基于特定需要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同时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教育价值观都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纯碎主观自生的。任何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同样如此。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作为意识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价值观深受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是社会物质生产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教育观念上的反映。每一特定时代人的教育价值观都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现实和需求,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制度、观念传统文化熏陶和塑造的结果。主体的教育需要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适用专业名称: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科目代码: 333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 或其他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科课程 2.教师专业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2.简述现代班集管理的“人本理念”。 3.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4.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1、试述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实验室实验法 2.职业心理枯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影响识记的因素。 2.简述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意义。 3.简述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的联系。 4.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三、论述题(共20分) 试述教师的情绪情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学科课程 【解析】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及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各个学科中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分学科进行安排的课程形态,具有系统性、逻辑性、预设性和简约性。 2.教师专业化发展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前、入职和在职的全过程中,通过接受专业训练以及自身的主动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逐步走向成熟境界的持续发展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解析】 1)解释教育实践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因此,关注教育问题、解释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首先它有专门的、共同体所认可的话语体系,它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释,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纳。其次,它具有系统的原理、定理、方法、模型,它对教育事实的判断更规范准确,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释更具科学性。 2)提升教育实践水平 教育学以其特定的学术视野,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目的、制度,掌握教育的规律、原来、方法、途径,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特性以及教师发展的路径,了解学生的特质和成长规律,从而领悟教育真谛,提高教育艺术,规范教育行为,最终达到教育实践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3)推动教育实践改革 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教育改革因其广泛性和复杂性,越来越依赖理论的指导。教育学的理论成果一方面可以预测教育趋势,引领教育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干预教育行为,影响教育改革进程。 2.简述现代班集管理的“人本理念”。 【解析】班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中的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班级的管理活动,班级管理中的“人本理念”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本理念”要求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应把促进人的自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的筛选功能 2.师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2.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什么? 3.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4.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如何协调统一的?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内隐记忆 2.行为矫正技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调查法和测验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知觉的整体性?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教师情感的功能。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的筛选功能 答:教育的筛选功能是指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客观上所发挥的对个体的选拔的过程。教育从一产生时,即具有筛选的功能。从社会方面看,个人获得某种社会地位的过程,是一个竞争与选拔的过程,教育则同这种竞争和选拔过程相关,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主要依靠其学历和所学的专业进入某个行业领域,从事某种社会职业,这与学生接受的实际教育相关联。各种教育机构一直在履行着筛选的功能,学校教育的层层筛选形成人的水平的差异,造成了人的社会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教育的筛选功能即通过教育来实现对于人才的选拔有很重要的意义。 2.师德 答: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教师集体以及社会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对待事业:热爱忠诚、敬业乐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关心、诲人不倦;③对待教师集体:团结合作、协调一致;④对待家长:尊重指导、廉洁从教;⑤对待自己:严谨治学、勤于进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河南大学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河南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 凯程老师指出,在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课本的,凯程考研河南大学教育硕士老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掌握基本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凯程老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带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为什么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老师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同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 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在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重点与一般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凯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思考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平时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102人,总体来说,河南大学的教育硕士考研难度不大,院校招生量较大,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其专业课认真复习后,及格很容易。 据凯程从河南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333教育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的由来和使命(不用重点复习) 一、教育学对实践的作用(课本17页)(2016简答) 1、解释教育实践问题 2、提升教育实践水平 3、推动教育实践改革 第二章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本质(非重点) 一、对教育本质的共识(课本41页)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3、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第二节、教育功能(重点) 一、教育功能的定义(课本42页)(有可能出名词解释)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重点)(2013简答,2016论述) 个体功能(45页) 1、促进个体个性化 (1)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关键字:自我意识,主体能力,创造意识(2)促进个体的独特性关键字:因材施教 2、促进个体社会化 (1)思想意识 (2)个体行为

(3)职业意识和角色 社会功能(46页)(可能会单独考查政治或者经济、文化,例如: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 1、政治功能 (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键字:合格公民、社会公民、社会舆论 (2)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 2、经济功能 (1)人力资本(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者) (2)科学知识和技术 3、文化功能 (1)传播、保存、交流 (2)选择 (3)创新 (二)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43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三)正功能与负功能(43页、49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看43页即可) (四)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44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2017名词解释)

第三章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价值 一、定义(56页)(2013年名词解释) 作为客体的教育系统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理解教育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把握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二、分类(了解即可)(56页) 本体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关键字:人、个体 工具价值(又称社会价值或外在价值)关键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 三、教育价值观 (一)教育价值观的定义(58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58页)(2014、2017简答) 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社会条件和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1、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是教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 2、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逻辑前提 3、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依据 (三)教育价值观的特点(61页)(了解) 1、稳定性 2、差异性关键字:主体差异性 3、时代性关键字:符合时代要求 4、阶级性关键字:统治阶级 (四)意义(63页)(了解即可) (五)我国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确立(64-66页)(了解即可,只需看最后一段) 第二节、教育目的 一、定义(67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或预期实现的结果

河南大学10-15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教育学综合2010年考研试题(共150分) (一)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二)心理学部分(共70分) 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 4、能力 二、简答题(共10分,只有一个)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传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80分 一、名词解释(5*2) 1.教育制度 2.国家课程 二、简答(10*3) 3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教师的职业角色 三、论述(20*2) 6.试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7.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为研究? 心理学80分 一、名词解释(5*4) 1、感觉 2、性格 2、能力 3、再造想象 二、简答(10*3) 5.影响随意注意因素主要有哪些? 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7.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三、论述题(30) 8.根据再创造性思维定义及其特点分析两位学生回答的优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