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体系设置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物流管理专业相关领域岗位的任职要求为出发点,在学习了物流基础、物流仓储管理、货物学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是物流配送知识应用能力比较突出的课程之一。重点讲授物流与配送活动各环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2.课程任务

开设这一课程,就是为企业培养一批懂物流管理、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具备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准确、系统地理解、掌握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使学生能根据目前物流市场发展规模和特征,针对不同市场环境、不同产品和消费者进行一系列物流配送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衔接

物流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拓展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学物流基础、物流仓储管理、货物学、物流仓储管理等课程。后续课程有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采购与供应,物流综合实训等课程。

二、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类型

(2)理解配送中心与仓库物流之间的区别

(3)掌握配送中心的各种功能、地位和作用

(4)了解发达国家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5)熟悉我国配送中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6)结合教材理论,熟悉实际生活中运作的各种配送模式

(7)实地调查某配送中心,分析其类型、功能及作用。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及岗位的能力。

(2)具有组织、计划、协调与协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7)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2)具有独立收集各种学习和工作资源的能力。

(3)具有物流配送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具有制定物流配送及相关工作计划的能力。

(5)具有工作经验总结能力。

(6)具有获取并使用新型物流技术的能力。

(7)具有后续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计划执行能力。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物流师岗位职业技能为标准,将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制定技能训练项目、训练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行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任务为载体,将理论实践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校外工作环境,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有目的性的培养自身各项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物流配送是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

(1)要系统、全面地阐述物流配送的基本原理和实务。

(2)增加实验和案例教学的比重。建议安排必要的物流配送模拟试验、企业社会调查,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运用和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中,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的题型进行考核;

“熟悉”即要十分清楚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进行考核;“掌握”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六、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1.课程的基本结构与学时分配比例

学时分配如下表(若学校开设,建议4学分):

时间比例。

2.多种媒体的教材

(1)文字教材

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主教材(包括多媒体教案)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要求教材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概念准确,论证清楚,案例应用恰当辅助教材即通常所说的学习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它有三个功能:(1)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2)是连接主教材和录像教材的媒介;(3)是自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包括作业、案例分析、复习指导等。

(2)录像教材

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拟采用专题与案例讲授模式。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做到教学形式的形象、生动、直观、简洁,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其他教学手段

主要是物流网站软件浏览应用,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提供必要的练习思考题。如需要可不定期发布教学信息、作业等。

3.教学环节

(1)讲授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分析、作业讲评方式,提示学习思路与方法讲解难点问题,解答作业,指导实验,并适当组织讨论,培养学员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学

自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学生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3)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建议不少于四次作业,由教师编配布置,学生认真完成,教师进行讲评。

(4)实验(或实习)

本课安排若干学时实验课,实验以计算机模拟形式进行,将提供计算机模拟物流配送实验软件,没有条件进行实验的地方,可安排学生进行物流配送策划及配送路线选择的实训。

(5)考核

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考核学员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考试试题难度和题量按教学层次要求安排。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上述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不得脱节。

模块一配送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配送的作用、产生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2.熟悉配送的分类标准及类型

3.掌握配送的概念和特点,不同配送类型的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配送的含义和特点

一、配送的含义

二、配送的特点

第二节配送的功能和作用

一、配送的功能

二、配送的作用

第三节配送的产生于发展

一、配送的产生

二、配送的发展

第四节配送的分类

一、按配送主体分类

二、按配送物资种类及数量类

三、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四、按配送组织形式分类

五、按经营形式分类

第五节配送的发展趋势

一、加工配送

二、及时、应急配送

三、共同配送

四、越库配送

第二模块配送中心

教学目标:

1.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产生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