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盆底超声测量标准

盆底超声测量标准

盆底超声测量标准
盆底超声测量是一种用超声波来测量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和肌肉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盆底超声测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时间:通常在月经后第7-14天进行检查。

2.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和肛门,避免排便和性生活。

3. 检查体位:患者常采取仰卧位或直腿抬高位,医生经肛门、经阴道或膀胱超声法进行检查。

4.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盆底解剖结构、肌肉厚度和收缩力等指标的测量。

5. 线性测量:测量短轴径、长轴径、骨缝间隙和肌肉厚度等指标。

6. 肌肉功能评估:通过观察肌肉收缩和松弛情况,评估盆底肌肉收缩力和松弛度。

7. 基准值参考:盆底超声测量指标的正常值、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8. 结论判断:根据测量结果和基准值参考,判断盆底解剖结构和肌肉功能是否
正常,对于异常状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盆底超声检查

盆底超声检查

直肠膨出
➢ 直肠膨出:又称为阴道后壁膨出,亦称为直肠阴道膨出或者 直肠阴道疝。该膨出物与肛管约呈90度夹角。
肛门直肠肌明显不连续,疝出深度约1.9cm,长度约3.3cm
会阴过度运动
➢ 会阴体组织缺陷导致的会阴体下降,超声表现为直肠壶腹部位 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下方,与该参考线的垂直距离 ≥15mm,肛门内括约肌回声连续。膨出物与肛管间夹角呈钝 角。
尿道钙化
尿道囊肿
尿道憩室
➢ 盆底超声不单单是观察盆腔脏器位置的改变,也是对盆底区域 有没有占位性病变一个很好的筛查方法。
Valsalva动作下前盆腔需观察内容
• 膀胱颈、膀胱位置 • 膀胱颈移动度 • 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形成 • 膀胱后角有无开放 • 尿道旋转角度
参考点是耻骨联合后下缘
瓦氏动作
肛门括约肌撕裂
目前我科诊断标准
➢ 膀胱颈活动度>15mm,报膀胱颈活动度增大
➢ 膀胱膨出 0-10mm,报轻度膨出

>10mm以上,报明显膨出
➢ 子宫低于参考线,报子宫脱垂 ➢ 直肠膨出0-15mm,报轻度膨出

>15mm以上,报明显膨出
➢ 会阴活动过度:直肠壶腹部下移>15mm
➢ 备注:因为膀胱充盈的程度、病人的体位等这些已被证明都会 影响测量的结果。另外,我们偶尔也很难获得有效的Valsalva 动作,所以,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统一参考测量值。
膀胱颈下移距离测量
膀胱膨出
尿道漏斗形
中盆腔超声观察
子宫脱垂
➢ 目前超声对子宫脱垂分度尚无统一定论。
后腔室脱垂
➢ 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指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表 现为直肠功能障碍的疾病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演示文稿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演示文稿

设备升级:开发新型超声设 备,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诊断标准:制定更完善的诊 断标准,提高诊断一致性和
可靠性
技术创新:引入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培训教育:加强超声医生 培训,提高诊断水平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 展,盆底超声 诊断技术也在
不断进步
更新标准需要 结合最新的科 研成果和临床
和可靠性。
规范医生操作: 通过标准化的诊 断标准,可以规 范医生的操作流 程,减少误诊和
漏诊的发生。
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准确的诊断, 可以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减少不 必要的焦虑和担
忧。
促进学术交流: 通过标准化的诊 断标准,可以促 进学术交流和合 作,推动盆底超 声诊断技术的发
展和进步。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的制定过程
监测治疗效果:超 声检查可以监测治 疗效果,为后续治 疗提供参考。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的应用范围
评估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功 能状态
诊断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 禁等疾病
指导盆底康复治疗和手术 方案
监测盆底康复治疗和手术 效果
03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的意义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标准化的诊 断流程和标准, 可以提高盆底超 声诊断的准确性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的内容
盆底超声的定义和目的 盆底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步骤 盆底超声的诊断标准和参考值 盆底超声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盆底超声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的实施
培训医生:对医生进行培训, 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诊断标 准
制定标准:根据国内外相关 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盆底 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在胃肠外科的应用:评估肠道功能,诊断胃肠道疾病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超声评价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超声评价

医学综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超声评价基金项目:广西医药卫生自筹经费计划课题(Z20180172)作者简介:蒋云秀,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盆底超声。

E⁃mail:332687825@ [本文引用格式]蒋云秀.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超声评价[J ].右江医学,2019,47(1):65⁃68.蒋云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暨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超声科,柳州545007)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底功能;盆底三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中图分类号:R323.3+4;R711.2;R44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1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是由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缺陷、退化、损伤及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有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及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等[1],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40%,且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使现代女性对产后生活满意度降低。

盆底功能的评价对预防和减少早期PFD 的发生,以及盆底康复效果的评估都十分重要,本文对常用的检查评价女性盆底功能、诊断PFD 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进行综述。

1 PFD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世界卫生协会在对PFD 女性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调查中发现,在16616例子宫存在的妇女中,子宫脱垂占14.2%,膀胱脱垂占34.3%,直肠脱垂占18.6%;在10727例子宫切除的妇女中,膀胱膨出占32.9%,直肠膨出占18.3%。

我国60岁以上的妇女中POP 的发病率约为25%[2];大约18.9%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SUI [3],绝经妇女高达50%。

盆底超声检查推荐常用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检查推荐常用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检查推荐常用诊断标准
前腔室
1 膀胱颈移动度增大≥25mm
2 膀胱膨出(腔内)轻度:参考线上10mm以内
中度:参考线下0mm-20mm
重度:参考线下≥20mm
3 膀胱后角开放≥140度
4 正常残余尿量标准<50ml
5 正常逼尿肌厚度<5mm
6 正常尿道倾斜角<30度
7 正常尿道旋转角<45度
中腔室
1 子宫脱垂宫颈最低点位于参考线下方(参考线为耻骨联合
下缘与肛直肠角连线-王慧芳)
后腔室
1 直肠前壁脱垂(腔
轻度(膨出高度):6-15mm;
内)
中度:15-30mm;
重度:>30mm;
2 会阴体过度运动直肠壶腹部位于参考线下≥15mm,夹角>
90度
3 肛提肌裂孔扩张≥20平方厘米
肛门内括约肌损伤:连续性中断超过30°,断层多于3个平面(起点:肛门外括约肌止点上方,止点:肛门内括约肌尾侧肛门口边缘)肛提肌损伤:中间三幅均不对称考虑完全断裂,其余图像断裂或中间3幅图其中两幅断裂则考虑为部分断裂。

盆底超声检查,你了解吗?

盆底超声检查,你了解吗?

盆底超声检查,你了解吗?发布时间:2021-01-07T12:11:44.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2期作者:罗俊华[导读] 盆底超声是将超声探头置于会阴部,通过动态观察比较患者静息、缩肛和Valsalva状态盆腔脏器的位置变化,从而评估盆腔脏器及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

罗俊华达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盆底超声是将超声探头置于会阴部,通过动态观察比较患者静息、缩肛和Valsalva状态盆腔脏器的位置变化,从而评估盆腔脏器及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

超声是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它是实时、简单且高度准确的。

它可以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以进行早期诊断之前及时检测骨盆底结构的形态变化。

1、什么要做盆底超声检查、什么时候做最科学1)原因:妊娠时期,子宫逐渐增大,腹压增加,盆底肌的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了盆底对子宫等器官的慢性牵拉作用。

分娩过程中,胎儿过大、产程延长等都会引起肌纤维过度拉长甚至撕裂。

此外产后没好好康复,过早提重物、长期便秘也会影响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恢复,长期下去,后面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而盆底超声无辐射、无创伤、无造影剂过敏风险、经济快捷、可重复性高,不仅可以早期发现产后尚未出现症状的患者,还可以发现阴道前后壁完整的隐匿性肛提肌裂伤;因此,盆底超声检查应作为评估产后盆腔脏器和盆底肌肉的损伤程度的首选影像方法,大力推荐产妇常规进行盆底超声检查。

2)检查时间:产后42天至1年,是修复盆底肌的最好时间,产后半年内是修复的黄金时段。

产后请尽快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错过最好盆底康复时期。

盆底超声只需检查前10分钟排空大小便,无需其它特殊准备。

2、哪些女性需要做盆底超声检查1)产后妇女(42天到6个月):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产后42天到6个月都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恢复受损的盆底。

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一、引言盆底超声直肠膨出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准确地诊断盆底超声直肠膨出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共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二、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在诊断盆底超声直肠膨出时,首先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患者常表现为排便困难、直肠坠胀感、尿失禁等症状,医生应该结合这些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2. 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超声是诊断盆底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超声直肠检查和盆底超声成像。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直肠膨出的程度、位置和相关病变,这对于确诊盆底超声直肠膨出至关重要。

3. 宫颈压力测定通过宫颈压力测定可以评估盆底肌群的功能状态,确定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

宫颈压力测定结果对于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直肠数字检查直肠数字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方法,医生可以通过手指直接触摸到直肠膨出的程度和位置,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5. 专业医生诊断需要由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确保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准确性。

以上就是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诊断标准,这些项目的综合评估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三、影响因素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芳龄、生育史、生活习惯等。

芳龄是盆底超声直肠膨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在更年期后盆底肌群的功能逐渐下降,易导致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发生。

另外,产后盆底肌群受到损伤,也是盆底超声直肠膨出高发的原因之一。

生活习惯对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便秘、过度用力排便、久坐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风险。

四、治疗方法针对盆底超声直肠膨出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盆底超声检查是查什么

盆底超声检查是查什么

盆底超声检查是查什么盆底超声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超声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价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效果中,并且此种检查方式还可以在患者产生临床症状前及时发现骨盆的形态学变化,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保障女性健康。

一、盆底超声检查是查什么?盆底超声检查主要指在探头上套上无菌保护套,将探头置于会阴处,经由观察对比女性静息、缩肛与Valsalva状态下盆腔脏器变化情况,从而对盆腔脏器肌肉损伤、下移程度进行评估。

可能一些女性会担忧:“此种检查安全性如何,有无危害因素?”关于这个问题,其答案是安全、无危害。

盆底超声检查具备无创、无辐射、经济性高、可重复等优势,因而被广泛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工作中。

二、盆底超声检查是查什么盆底超声检查可帮助诊断或者评估下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子宫脱垂产褥期长时间卧床、分娩损伤、衰老、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引发子宫脱垂,并产生腹部疼痛、坠胀、月经紊乱等表现,甚至影响女性妊娠和生育。

而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可较为充分了解女性盆腔内状况,以及有无异常状况。

特别是对于中度或者重度子宫脱垂患者而言,经由盆底超声检查可从子宫所处位置、活动度层面评估有无异常状况。

若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持续下降,宫颈外口抵达坐骨棘水平下,甚至子宫脱出阴道口,盆底超声可以让医生更好地对患者子宫脱垂情况进行观察,以及评估子宫脱垂程度。

除此之外,可为患者疾病治疗、生育、康复锻炼等提供一定指导。

(二)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损伤产妇分娩时可能会损伤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在日常生活中,若存在咳嗽等症状,会致使腹压升高,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状况,或者产后出现粪失禁的情况。

利用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患者盆底状况,并且利用后期较为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判断女性肛提肌损伤程度,如对肛提肌前后径、面积、横径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肛提肌的裂孔在形态上的变化进行观察,快速判断肛提肌损伤状况。

盆底超声还可以通过TUI模式下对肛门括约肌连续性,完整性进行观察,以便了解肛门括约肌有无裂伤及裂伤程度,从而实现肛门括约肌损伤的早诊断及早期治疗,对预防粪失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发布时间:2021-09-24T07:31:23.88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5期作者:刘忠华[导读]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是指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称刘忠华南江县人民医院 636600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是指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总称,其表现包括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排便障碍、性生活不愉快等。

盆底功能障碍是困扰产后女性的总要疾病之一。

必须全面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超声检查,简单且高度准确的,远离疾病。

1、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1)孕期因素:怀孕期间子宫会随着孕期而慢慢增加变垂直,到了怀孕晚期子宫重量会对盆底支持组织造成压迫,盆腔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所以盆底韧带会慢慢松弛,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率也比较高。

2)分娩因素:生孩子过程中盆底神经、肌肉等都会受到机械性扩张以及压迫,容易让盆底肌纤维功能缺陷,而且分娩的时候还会牵拉肛提肌,会对特殊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还会有阴道脱垂等现象。

3)产后因素:生产以后如果总是仰卧睡觉,那么盆底支持组织就会变得更加松弛,子宫就会处在向后倾的状态,这样就很容易让盆底功能受到影响。

如果平时总是习惯性便秘、过早进行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着工作,就会让负压增加,容易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所以生产以后要好好休息。

4)更年期因素:进入更年期或者绝经期后,卵巢功能会慢慢变差,身体里面的雌性激素水平慢慢减少,就会让生殖道支撑能力变得比较弱。

这个时候容易有盆底功能障碍现象,会有尿失禁以及子宫脱垂表现。

盆底功能障碍就是以上原因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

如果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就可以通过日常锻炼来恢复盆底功能,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方法,比如子宫脱垂治疗、阴道前壁修补方法等。

2、盆地超声检查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较轻时通过物理治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来恢复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避免或延缓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

盆底超声子宫脱垂标准

盆底超声子宫脱垂标准

盆底超声子宫脱垂标准
盆底超声子宫脱垂是指子宫向下移位,超过了盆底的正常位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于判断子宫脱垂的盆底超声标准:
1.子宫位置:正常情况下,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并呈前屈位。


底超声可以评估子宫的位置,如果子宫向下移位,超过了盆底的正常位置,可见为子宫的下降。

2.子宫颈长度:盆底超声可以测量子宫颈的长度,正常情况下,子宫颈的长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

在子宫脱垂的情况下,子宫颈的长度可能会增加。

3.子宫脱垂等级:根据盆底超声的结果,可以将子宫脱垂分为
不同的等级。

常见的分类包括:
- 一级脱垂:子宫颈仍位于阴道口之内
- 二级脱垂:子宫颈位于阴道口之外,但子宫仍在阴道内
- 三级脱垂:子宫完全脱垂,进入阴道之外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以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医生的判断和专业意见。

盆底超声检查知多少

盆底超声检查知多少

盆底超声检查知多少盆底超声检查是常见的盆底检查方式之一,主要利用超声动态观察盆底的解剖关系,通过取得清晰的三维图像,发现和评估肛提肌、肛门括约肌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盆底超声还可以用于盆底术前、术后及康复疗效的评估。

一、什么是盆底疾病?盆底疾病指的是“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是因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支持结构受损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包括了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

妊娠、分娩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生活中,许多中老年妇女在大笑、咳嗽、打喷嚏、跑步的时候,就会小便失禁,尿裤子。

随着年龄的增大,常常出现下腹不适,甚至自觉外阴下坠有肿块掉出。

其实这些症状就是盆底疾病的表现。

人们往往以为年龄大了尿裤子是正常的,不用治也治不好,患此疾病的女性往往默默忍受病苦多年。

虽然这类疾病不会致命,但却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升高。

据统计,我国一半左右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上,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垂可以称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统计表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器官脱垂的可能性达到50%以上;而患器官脱垂,则有30%合并尿失禁的可能。

这与盆底疾病发病机理有关系,我们可以把女性的盆底比作一张由肌肉、筋膜和韧带等构成的“吊床”,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我调节张力,但随着年龄增大,受到妊娠、分娩以及雌激素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吊床的支持作用逐渐减弱,以至于出现松弛和塌陷,从而吊床上的膀胱、子宫或者直肠等盆底脏器出现下坠。

而尿道括约肌松弛、耻骨尿道韧带损伤、膀胱与尿道角度改变就会导致尿频、尿急以及各种类型的尿失禁。

二、盆底超声检查优势?盆底超声可以动态观察评估残余尿量、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活动度、盆腔脏器有无脱垂、肛提肌解剖及功能,发现并评估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损伤程度,全面评估盆底结构的形态学改变,进行精准的测量。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

带你了解一下盆底超声女性朋友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受到严重拉扯,分娩后受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为尿失禁、阴道松弛等症状,部分女性伴有盆腔内部脏器脱垂等问题。

部分老年女性朋友伴随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盆底肌群肌力显著降低,韧带、筋膜与肌肉组织的支持力减弱,也可产生盆底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可对女性日常生活及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由于相关症状难以启齿,导致女性朋友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为有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医师需准评估盆底组织器官的生理状态,而盆底超声则是主要的检查评估手段。

一、盆底超声简介部分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子宫脱垂、咳嗽漏尿等突发性症状,此类症状可在任意时间点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

实际上,上述症状属于盆底功能障碍范畴,而对于此类症状进行的超声检查就是盆底超声。

要了解盆底超声,需要优先了解女性的盆底组织结构。

盆底即骨盆底部区域,是由韧带与肌肉组织共同组成的吊床样结构,盆底肌则是这一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且形状与吊网近似,可为膀胱、阴道、尿道、直肠、子宫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医学研究表明,盆底需承担女性体重的70%,功能完好的盆底可保证女性排尿排便功能正常、身材曲线良好、性生活正常[1]。

如女性盆底功能异常,产生盆腔脏器脱垂、便秘、漏尿等症状,则需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实施对症治疗。

临床检查盆底功能的方案主要包括盆底影像学检查、盆底动力学检查、盆底电生理检查等,其中盆底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案。

盆底超声检查过程中,医师将超声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部,以便于近距离观察子宫、直肠、膀胱、阴道等组织器官,进而确定患者病情。

二、盆底超声检查有哪些优势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案,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案相比,盆底超声检查优势明显。

首先,盆底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无论采用腹部超声或阴道超声检查均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

盆地超声的诊断标准

盆地超声的诊断标准

盆地超声的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的诊断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指标:
1. 膀胱颈活动度:大于15mm提示膀胱颈活度增大。

2. 膀胱膨出:0-10mm为轻度膨出,大于10mm通常提示明显膨出。

3. 子宫位置:低于常规参考线,提示子宫可能存在脱垂。

4. 直肠壶腹部位置:下移大于15mm提示会阴活动过度。

5. 残余尿量、逼尿肌的厚度、膀胱后角角度、尿道旋转角度。

还可以观察膀胱颈是否开大呈漏斗状,以及尿道外括约肌形态。

6. 盆腔脏器脱垂的测量:通过盆底超声测量脱垂的脏器距离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7. 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在Valsalva时测量肛提肌裂孔的面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这个指标小于25平方厘米时,其不属于盆腔脏器脱垂的范围,轻度是平方厘米,中度是平方厘米,重度是大于40平方厘米。

此外,病人的体形、体位以及膀胱充盈的程度都会影响到具体测量的结果。

因此,具体的盆底超声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实际临床表现,以及在医生指导建议下进行。

盆底超声如何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超声如何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超声如何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包括哪些?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科中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女性盆底机构出现损伤、缺陷和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严重时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多发于女性生产之后以及中老年妇女中,所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直肠膨出、小肠膨出、子宫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这些疾病对于女性正常生活都具有较大影响,导致女性出现自卑、沮丧情绪,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巨大的折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留下终身性疾病。

近几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越来越频繁,给广大女性的生活和社交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超声影像学等新技术也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当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盆底超声技术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指导以及术后护理都具有支持作用,目前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1]。

二、盆底超声如何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腔组织内部结构较为隐蔽和封闭,所以在进行检查时需要借助超声影像来进行观察和诊断,对患者的盆腔情况和组织进行详细的了解,盆底超声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诊,还可以对患者的尿道、阴道、膀胱等肌肉收缩情况进行了解,而盆底受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尿失禁,所以准确把握患者盆腔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要。

盆底超声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影像对患者的盆底肌肉、筋膜、回声、功能特征等进行清晰的反应,提高盆腔结构的清晰度,更好的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病情程度,还可以对患者的膀胱参数进行准确测量,而且盆底超声具有重复性,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也可以为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

此外,由于女性盆底结构是三维立体式,盆底超声检查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盆底相关信息进行精确扫描,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确诊率,对患者的病情也具有更加准确的判断,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2]。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主要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盆底肌肉、韧带 、神经、血管等结构进行实时动态观察,能够清晰地显示盆 底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的重要性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是评估盆底结构和 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对于诊断和治 疗盆底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盆底超声科内诊断,医生可以及 时发现盆底组织的异常,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2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标准
盆底肌肉的超声表现
盆底肌肉的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呈带状或网状结 构,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
盆底肌肉的厚度和形态在超声图像上可以清晰地 观察到,有助于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
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状态可以通过超声动态观 察,了解肌肉的活动情况。
盆底神经的超声表现
01
盆底神经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呈线状或点状结构,与周围 组织有明显的分界。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的历史与发展
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盆底超声科内诊断逐渐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检查方法。
目前,盆底超声科内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盆底相关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未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盆底 超声科内诊断将会更加精准、快速、安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体验。
治疗方案
根据超声诊断结果,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和神经调节等综合治疗方案。
案例三:盆底血管疾病的诊断
患者症状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会阴部疼痛、性交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超声诊断
盆底超声检查显示血管走向紊乱,血管壁粗糙,血流信号异常。
治疗方案

超声如何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龙

超声如何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龙

健康域影像临床上进行常规查体无法全面了解女性盆底的功能状态和内部结构,磁共振成像(MRI)、盆底超声、X线盆腔器官造影以及断层扫描(CT)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超声具有分辨率较高、操作方便、无创无辐射、价格便宜、可实时动态观察以及可重复等多种优点,应用价值广泛,近年来常被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女性盆底的超声成像和解剖结构超声检查通过对盆底结构进行静态成像和实时的动态成像,可全面评估女性的盆底情况。

随着近些年超声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盆底超声成像已经发展为二维、三维以及四维,而且还出现了容积对比成像、断层超声成像、自动测量和智能化识别等多种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超声检查手段主要包括经腹超声、经肛管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经会阴超声等。

因为盆底结构复杂,常需要采取多种成像技术和超声模式,以全面评估盆底的功能状态和解剖结构特点。

经会阴超声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高,且成像清晰,能同时对女性盆底的3个腔室进行成像,不仅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女性盆底的具体结构,且不会影响机体内盆底周围组织的形态,是近些年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

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超声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腹压突然升高,造成机体的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而不是因为膀胱壁对尿液造成的张力压或者逼尿肌产生的收缩压而导致。

二维超声检查能通过测量膀胱尿道的后角和膀胱颈的移动度等来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经尿道超声检查可以精确评估尿道的具体形态。

前盆腔结构脱垂患者的阴道前壁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出,而且可能合并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

超声检查可以比较清晰地显示阴道前壁脱垂的内器官是否有尿道或者膀胱。

中盆腔结构脱垂中盆腔结构脱垂主要包括阴道穹窿脱垂以及子宫脱垂。

子宫低韧带损伤或主韧带损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阴道顶端的支持,使得子宫宫颈容易下降进入阴道口外或者阴道中。

超声量化子宫脱垂的指标主要是宫颈外口的最低点,参考线主要是耻骨后下缘的水平线,检测穹窿或者宫颈与上述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有效评估子宫脱垂的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训练)
• 做紧缩肛门阴道动作 • 每次收紧不少于秒后放松 • 连续做分钟 • 每日进行次,或每日做次 • 周为个疗程 • 周患者有改善 • 个月有明显效果
盆底肌肉训练(训练)
• 目的:加强盆底肌肉、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 适应症:轻中度尿失禁

轻度膀胱、子宫、直肠脱垂

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后盆腔的正常变化
• 直肠在动作后有轻微摆动,但不会越过肛管延长线
直肠膨出
• 直肠膨出:又称为阴道后壁膨出,亦称为直肠阴道膨出或者 直肠阴道疝。该膨出物与肛管约呈度夹角。

肛门直肠肌明显不连续,疝出深度约,长度约
会阴过度运动
• 会阴体组织缺陷导致的会阴体下降,超声表现为直肠壶腹部位于耻骨 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下方,与该参考线的垂直距离≥,肛门内括约肌回 声连续。膨出物与肛管间夹角呈钝角。
正常肛门括约肌
不同状态的肛提肌裂孔
• 收缩时
静息状态
瓦氏动作
肛门括约肌撕裂
目前我科诊断标准
• 膀胱颈活动度>,报膀胱颈活动度增大
• 膀胱膨出 ,报轻度膨出

>以上,报明显膨出
• 子宫低于参考线,报子宫脱垂
• 直肠膨出,报轻度膨出

>以上,报明显膨出
• 会阴活动过度:直肠壶腹部下移>
• 备注:因为膀胱充盈的程度、病人的体位等这些已被证明 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另外,我们偶尔也很难获得有效的 动作,所以,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统一参考测量值。

产后盆底康复
• 无副作用及并发症
• 学习课件:/s/1dDvNAPF

耻骨后间隙、
膀胱、尿道及阴道前

• 中腔室:

子宫、阴道
• 后腔室:

阴道后壁、阴
道直肠膈、直肠直肠
• 检查体位:膀胱截石位
• 检查方式:经会阴扫查

腹部高频探头(推荐)

腔内高频探头
参考点是耻骨联合后下缘
检查基本程序
• 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

盆腔脏器脱垂
• 世界卫生协会()研究显示:

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为

膀胱膨出的发生率为

直肠膨出的发生率为
• 超声是诊断盆底功能障碍首选的影像学方 法,实时、简便、准确性高,还可在患者
出现临床症状前及时发现盆底结构的形态 学改变,进行早期诊断。
纵轴方向——“三腔室”概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
• 前腔室:
注意事项
• 耻骨联合与皮肤间距<
• 需在残余尿小于时测量
• 膀胱完全排空后不易显示膀胱颈的位置,可让其等分钟后 再检查
• 有效动作:盆腔脏器向尾侧移动

持续时间>
• 有效缩肛动作:盆腔脏器向头侧移动

持续时间>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 • 加强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 • 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 • 尽量减少医源性的盆底组织损伤 • 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 • 重视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
肠疝
• 腹膜、小肠、乙状结肠或网膜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 天或后开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直肠壶腹部与阴道 之间。超声表现为疝出物位于直肠壶腹部与阴道间,疝出物 主要是包含液性的腹膜、小肠、乙状结肠或网膜。
盆底肌收缩状态
• 肛门括约肌是否完整 • 肛提肌是否完整(旁失状切扫查) • 若损伤,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
观察前、中、后盆腔
静息状态
Valsalva动作
盆底肌收缩
残余尿测定
• 正中失状切面 • 彼此垂直的两个最大径线相乘*
(径线) • 膀胱残余尿<
尿道倾斜角
• 指近段尿道与人体纵轴线所形成的夹角。 • 正常小于度
前盆腔量化指标
尿道钙化
尿道囊肿
尿道憩室
动作下前盆腔需观察内容
• 膀胱颈、膀胱位置 • 膀胱颈移动度 • 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形成 • 膀胱后角有无开放 • 尿道旋转角度
盆底超声检查
概述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因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支持 结构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为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其主 要症状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
• 压力性尿失禁

中国妇女尿失禁总体发生率约

约的女性在妊娠期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约的绝经期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等排尿问题
膀胱颈下移距离测量
尿道旋转角
• 指静息状态下和最大动作时尿道倾斜角的差值。
膀胱膨出
尿道漏斗形
中盆腔超声观察
子宫脱垂
• 目前超声对子宫脱垂分度尚无统一定论。
后腔室脱垂
• 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指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表现 为直肠功能障碍的疾病
• 后腔室脱垂包括会阴运动过度、肠疝和直肠真性膨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