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7268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6.png)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
在养老保险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保覆盖率不高、缴费意愿不强等。
本文将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参保覆盖率不高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自愿参保的原则,但在实际情况中,参保覆盖率并不高。
一方面,部分城乡居民因为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参保;一些城乡居民可能存在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误区,认为自己不需要参保,或者参保后的受益不高。
2. 缴费意愿不强在已经参保的城乡居民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缴费意愿不强的问题。
由于工资水平低、生活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城乡居民可能会觉得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并不积极主动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3. 管理运营成本高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需要对资金进行管理,并承担一定的管理运营成本。
但是在一些地方,管理运营成本可能存在偏高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参保意识针对参保覆盖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认知水平。
可以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城乡居民介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优惠和受益。
也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向城乡居民普及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保意愿。
2. 完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为了提高缴费意愿,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满足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也可以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
政府也可以对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城乡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返还,增强他们的缴费意愿。
为了降低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运营成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报销流程,减少行政成本开支;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范围,防止浪费和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建立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提高资金的收益率,从而降低管理运营成本。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72ebb9284868762caaed577.png)
会保 障办法 》 ( 江苏省人 民政府令第 9 3 号 )颁布 ,从 2 0 1 3 年1 2月 1日起 实施 。通 过两年多的持续完善,江苏省被征
地农 民社会保 障工作在取得成绩 的同时, 仍然存在下面这些 问题亟待解决 :
土地 的所有权力交给 国家 , 承包权利归农 民所有 , 是推动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有效途径 ,降低土地所有制 的管理成本 ,
结语 :
实行 土地制度 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是 一
个长 期发展 的过程 , 将土地制度稳 定落 实到实处,降低城 乡
土地二元制度变革 ,进而 实现农村经济 发展。
征地更为规范化、保障农 民的利益 ,进而加快农业发展 。
[ J ] . 甘 肃社会科 学. 2 0 1 3 ( O 3 ) . [ 2 ] 陈美球, 刘桃 菊. 城 乡发展一体化 目 标下 的农村土地 制度创新 思考 [ J 】 . 中国土地科 学. 2 O 1 3 ( O 4 ) .
但这需要 国家 的法律做进一步 的规定 。
根据 目前 的发展形势看 , 社会保障较为薄弱 , 而土地保 障上较多 , 所 以,稳定农 民的土地承包权 ,这对农村 的经济
参考文献:
【 1 ] 安 虎森 , 刘军辉 . 农村 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与城镇 化
发展具有一定 的推动作用 。 在 国家法律上 , 严格划分 国家征 地范 围, 避 免出现非法征地的现象出现 , 进 而使 得土地转 让、
一
度 设计 的总体水平。 ( 二)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农业生产是大部分农 民群体最为熟悉 的劳动技能 , 在土 地被征用 以后 , 一方面 因为文化程度 的局 限难 以从事其他行 业, 另一方面则因为 岗位竞争极为激烈 , 导致就业更为困难 。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82a7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3.png)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养老保险是国家为解决城乡居民老年生活保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保障水平不高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限制,导致参保人员在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总体偏低,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
2. 职工和农民参保率不高在城镇,虽然职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相对较高,但依然存在一些职工未参保的情况,导致他们在退休后无法领取到应得的养老金。
而在农村,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农民依然处于无养老保险保障的状态。
3. 养老金调整不及时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的调整步伐并不及时。
导致退休人员的生活负担逐渐加重,无法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4. 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隐患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原因,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这种隐患可能会影响到养老保险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二、对策建议1. 提高保障水平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也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从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总量,提高保障水平。
2. 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为了提高职工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来提高大家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和认识。
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大家普及养老保险的政策和优惠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其中。
4. 完善基金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可以通过完善基金管理制度来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也可以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探讨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3708bdf84254b35eefd3488.png)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探讨0 引言东昌府区是山东省聊城的唯一市辖区,属于山东省西部欠发达地区,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城市化建设、公路、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这部分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下面在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1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文件,足以看出上级对这项工作重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山东省于2003年就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鲁政发【2003】115号)文件,省劳动保障厅根据此文件出台了《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操作办法》。
2004年、2005年市区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
2005年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对全省失地农民有关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鲁劳社函【2005】216号),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99号)。
2007年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8年市区又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先后出台《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
2009年国家开展新农保试点,我区成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试点县,省政府为使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接轨,又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从以上各级政府出台的诸多文件,足以看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2 基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工作步履维艰2010年10月份之前,人社、财政、国土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一个人参保。
10月份以后,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226号令),规定“第23条:实行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76f94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3.png)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随着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由于被征地农民通常无固定的工作单位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其养老保险问题也变得十分紧迫。
如何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被征地农民养老联动机制被征地农民在养老保险问题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如流动性强、居住地分散、收入来源不固定等。
建立完善的被征地农民养老联动机制至关重要。
这种机制可以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建立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共同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二、建立多层次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既要保证基本保障,也要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具体而言,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附加保险、商业保险等多种补充保险形式,以满足被征地农民的不同养老保险需求。
同时还可以鼓励被征地农民参与养老储蓄计划,增加其个人养老储蓄的积累,为养老保险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加强政府支持,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权益在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支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养老权益。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补贴,提高其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同时还可以建立政府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机构的合作机制,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更为便捷和优质的养老保险服务。
四、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五、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在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共同营造有利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发展的环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b0a8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5.png)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人民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制度。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制度统一、财政支持不足、信息不对称、参保意识不强、养老服务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统一规划;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参保者知情权;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参保意识;加大养老服务支持力度,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制度、财政支持、信息不对称、参保意识、养老服务、重要性、制度建设、财政投入、信息公开、宣传教育、养老服务支持力度。
1. 引言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居民在老年时期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助于缓解养老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金缺口逐渐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通过集体筹资、分散风险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减轻其经济负担。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仅靠家庭和个人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必须通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可持续的养老保障。
2. 正文2.1 缺乏制度统一缺乏制度统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制度不统一的情况。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等方面。
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很容易造成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公平、不稳定等问题。
关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efe427a783e0912a2162af3.png)
关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土地做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历来得到珍惜和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土地被征用后,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的生活保障、生存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为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市将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上议事日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政字〔2006〕10号),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此建立。
一、基本情况据劳动部门初步统计,全市被征地农民人均耕地市区在0.4亩以下,县(市)0.6亩以下,年满16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约有42530人,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县(市)、区城镇中。
我市自2006年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以来,先后在桥西区、南宫市、内邱县、沙河市开展试点,至今已全面铺开,目前已真正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1785人,核定养老保险资金5080万元,核定并到位的政府社保储备金8772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风险基金1850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开展。
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差。
由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相关政策宣传不够,被征地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缺乏足够认识,参保意识还较差,有的群众认为土地被政府征收征用,养老保险应由政府承担,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据统计,目前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1785人,参保率较低。
造成参保率低的原因:一是应由用地单位(开发商)或政府承担的参保补贴部分95%以上落实不到位,严重阻碍着被征地农民的参保比例。
二是老弱病残人员土地被征用后生活失去了保障,无力缴纳养老保险。
三是部分中青年农民感到现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距今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间太长,不愿参保。
四是农民只看重即得利益,被征地后只想尽快把补偿拿到手而不愿参保。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5ee16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c.png)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征地、拆迁等工作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由于征地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因此在征地工作中需要考虑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以下为相关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对于很多被征地农民来说,他们对养老保险的理解和认知都是相对薄弱的。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养老保险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要让农民知道,在征地过程中,他们有权利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这将提高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解决提供助力。
二、完善政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在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同时,政府也应该提高对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
对于那些受到严重影响的农民,政府应该加大补偿力度,赔偿应有的经济损失。
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三、加强对养老保险参保进程的监管政府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参保进程的监管,确保被征地农民按时参保,避免出现漏保现象。
此外,在养老保险的缴费问题上,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让家庭经济负担能够承担。
如:给予农民适当的减免费用。
从而为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性建议。
针对征地、拆迁等工作中需要涉及到的养老保险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营。
例如,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管理机制,建立专门负责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服务的窗口,为征地农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政策宣传、补偿标准、监管管理和运营等不同方面入手,为征地农民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服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检讨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检讨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535e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b.png)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谨以此检讨书对近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就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以下是我对此次工作的检讨: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养老保障。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征收工作进度缓慢,影响了养老保险待遇的发放。
为切实提高征收工作效率,现将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宣传力度不足(1)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够广泛,导致部分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全面,参保意识不强。
(2)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未能有效吸引群众关注。
2. 征收渠道不畅(1)缴费渠道不便捷,部分群众反映缴费过程中存在困难。
(2)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征收流程不熟悉,导致群众缴费受阻。
3. 工作作风不实(1)部分工作人员对征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消极应付现象。
(2)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
4. 政策落实不到位(1)部分地区对政策执行不力,导致群众利益受损。
(2)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政策理解偏差。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宣传力度(1)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广泛宣传养老保险政策。
(2)开展政策解读活动,让群众全面了解政策内容。
2. 优化征收渠道(1)简化缴费流程,提高缴费便捷性。
(2)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改进工作作风(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工作表现不佳者进行问责。
4.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1)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及时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维护群众利益。
四、总结总之,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中,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
为确保养老保险待遇的顺利发放,我们将认真反思,切实改进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请领导予以监督和指导。
此致敬礼!检讨人:(姓名)年月日。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5c5ed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c.png)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水平低、参保比例不高、资金来源单一等,因此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期推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保障水平保障水平是衡量养老保险制度效果的重要指标。
当前,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普遍较低,给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首先要提高保障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 增加补贴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补贴的方式,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补贴水平,以填补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可以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确保他们养老生活的基本需求。
2. 扩大覆盖范围:应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被征地农民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提高参保补贴水平、扩大参保对象范围等方式来吸引更多被征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保障他们的养老权益。
二、增加资金来源目前,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而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对制度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必须增加其资金来源。
具体措施包括:1. 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如增加税收、开展募捐、发行养老保险基金债券等,以解决养老保险资金不足的问题。
2. 完善投资运营机制:要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价值,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健增值。
三、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管理和监督是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和监督不够,因此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管理和运行。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ca34e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和城市建设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他们失去了土地养活自己的生活来源。
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稳定和社会稳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帮助被征地农民在老年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目前在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被征地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保意识;政府部门在养老保险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不够稳定等。
为了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将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加速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2. 正文2.1 设置政策支持措施为了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首先需要设置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以确保被征地农民能够顺利参与养老保险制度。
应当建立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殊政策框架,包括明确的参保条件和缴费标准。
这些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到被征地农民的特殊情况,确保他们能够轻松参与并受益于养老保险制度。
应当提供财政补贴以支持被征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
由于被征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他们可能无法负担完全的养老保险费用。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给予直接补贴的形式来帮助他们缴纳保费,从而降低他们参与的经济门槛。
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定期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养老金和相关福利待遇。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和灵活的提取方式来确保被征地农民在退休后能够得到持续的经济支持,避免因为养老保险而导致贫困现象的发生。
设置政策支持措施是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重要举措,只有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养老权益,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和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重要环节之一。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75c49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d.png)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措施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者其他用途,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了耕地,丧失了土地养老的保障。
如何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1. 完善政策法规,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权益。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和享受待遇,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2. 扩大保障范围,覆盖更多被征地农民。
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扩大保障范围,覆盖更多的被征地农民,特别是那些年事已高、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
3. 增加政府投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
政府应该增加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确保被征地农民能够安享晚年,不至于因失去土地而生活陷入困境。
4.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让他们充分了解养老保险政策和待遇,争取更多的被征地农民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
5.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作和合理使用,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合法权益。
在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被征地农民本人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政府需要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社会需要增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关爱意识,多做一些关爱行动,多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被征地农民本人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被征地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进,被征地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帮助,能够安享晚年,不至于因失去土地而陷入困境。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33173d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7.png)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下面主要从参保人数、资金缺口和信息化建设三方面谈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参保人数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少,参保率不高,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缺乏宣传、参保程序复杂、缺乏信任等。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大力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在社区、村委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举办参保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及福利。
2、简化参保流程,减少居民参保的手续。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减少居民参保手续的措施,提高参保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比如,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参保流程,还可以开展一些网上参保活动,方便居民在线上完成参保过程。
3、加强信任建设,让居民愿意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可以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让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明确的认知。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监督,并开设投诉热线,让居民有一个可信赖的参保渠道。
二、资金缺口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单位和职工的缴纳,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
在现实中,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足,缴费基数较低等问题,资金缺口很大。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参保人数,提高缴费率。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居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城乡居民的缴费意识。
例如,在参加工作流程中,对企业和个人缴费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做出缴费贡献。
2、调整缴费标准,增加缴费基数。
政府可以根据居民财产和收入状态来调整缴费标准,并制定每年的缴费基数,提高居民和单位缴费水平,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加强投资,扩大资金规模。
政府可以通过国债、基金等途径,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提高基金规模,确保基金平稳运作。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和对策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710cea580216fc710afdc4.png)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和对策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被征地农民群体的数量逐渐增高,这些人群普遍面临着无田可种、无业可就且低保无份的尴尬现状,老年生活毫无保障可言。
在此背景下,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日渐显现。
面对这一问题,各地区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将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特点分析现阶段,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已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制度政策,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进行了保障。
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且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也已初步形成,该体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养老保险的种类差别较大养老保险的类型主要包括:单独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执行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等。
(二)针对养老保险资金负担的方式较为多样主要包括分摊制和地方政府承担或占地单位负责,其中,分摊制就是由地方政府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及被征地农民这三者共同承担。
大多数地区会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出资。
当出现缴额不足时,一般是由政府部门在土地出让的收益当中出资补缴,而由地方政府及占地单位负责承担的方式就不需要被征地农民承担任何费用。
(三)保障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异较大通过查看全国被征地农民养老金领取的标准发现,数额最低的为西部某县城,每月仅57元人民币,而最高的东部某县城其每月金额为2104元人民币。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保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
二、现存问题分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对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解决养老问题。
然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刚性执行制度且体系不健全个别地区以被征地农民的意愿为理由,至今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工作。
虽然部分地区下发了相关的制度文件,但并未实施工作。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现状及思考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现状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13ffc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b.png)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现状及思考汇报人:2023-12-13•引言•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现状目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思考与建议•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目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收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征收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性被征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面临着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生活保障问题。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策法规与改革方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加强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以更好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报告范围和方法报告范围本报告主要关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同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改革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
02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现状政策法规现状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法规覆盖面广政策法规涵盖了征地补偿、安置、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加大政府加大了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有效落实。
政府采取了多种安置方式,包括货币安置、就业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等,以满足不同被征地农民的需求。
安置方式多样化政府逐步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安置小区建设、提供就业培训等,以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8818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7.png)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推行,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参保率低、缴费意愿不强、保障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完全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进制度,成为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对策,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增加政府的投入力度,以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2 问题引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当前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保障范围不够广泛、待遇水平不够高、缴费标准不够合理等。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权益,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广。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着覆盖面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仍未纳入保险范围,导致了保障不均衡的情况。
二是待遇水平不高。
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导致了部分人退休后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况。
三是资金缺口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加,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了养老保险资金不足的情况。
四是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部门职责不清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了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不高。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议及对策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议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d819a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f.png)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议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群体日益庞大,他们面临着土地丧失、生计困难、社会保障不足等诸多困境。
如何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成为了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做到全覆盖、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种保障项目。
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综合保障体系,将其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范围,实现全面覆盖。
二、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援助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被征地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需要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和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在维权过程中能够得到合法、公正的支持和帮助。
三、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可以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开办职业培训班、成立技能培训中心等方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城市就业市场。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中,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被征地农民普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权益保护知识,引导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五、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可以依托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渠道,开展相关活动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中,共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六、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政府在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和保障。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法规等举措,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e29e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f.png)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征地收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被征地农民人数庞大,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被征地农民是指因国家和地方建设规划需要而被政府征用土地的农民。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征地后政府要对被征地农民进行相应的社会保障。
在现实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养老保险和就业安置。
1.养老保险对于被征地农民来说,养老保险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社会保障问题之一。
根据国家政策,被征地农民应当纳入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享受相关待遇。
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被征地农民的户籍关系复杂,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无法享受相关待遇。
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确保他们的基本养老权益得到保障。
2.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另一个社会保障问题是就业安置。
国家规定,征地后政府应该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安置。
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一些被征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技能不足,再加上城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促进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安置。
二、存在的问题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有的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重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有的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着重研究了政策,但实际的帮扶措施却并不到位。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度,真正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给予的支持措施还比较有限。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ba4ce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2.png)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周云凤【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补偿费偏低、缴费方式单一、补偿费分配混乱,以及就业难、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难等问题。
政策建议:制定科学的征地补偿政策;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和资金监管体系;采取灵活的社保缴费方式;加强被征地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支持和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实行有差别的分类保障;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number of landless peasants is increasing and the problem of social secur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imed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compensatory fees, single payment methods, the chaos of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the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y in children's education, medical and provision for the aged. These measures include:formulating a scientificland compensation polic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financing mechanism and fund supervision system, adopting agile social security payment methods, 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supporting and encouraging the landless peasants to become self-employed, carrying out discriminating classification security, and further improving land requisition system.【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政策建议【作者】周云凤【作者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1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1;F062.1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甘肃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9200字》(论文)】
![【《甘肃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92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0064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5.png)
甘肃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1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2)1.12009.12出台政策,启动试点 (2)1.22009.12-2010.10扩大试点,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2)1.32010.7-2016.12加速扩面,从农村扩展到城市 (3)1.42017.12实现全覆盖,提前完成试点任务 (3)2.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4)2.1甘肃省农村人口情况 (4)2.2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5)3.甘肃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5)3.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保险覆盖面较窄 (5)3.2农村养老保险中缺乏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 (6)3.3养老保险的基金收支压力较大 (6)3.4养老支出财政补贴不足 (6)3.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保障水平不高 (7)4.老龄化背景下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4.1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最终实现全省统筹 (7)4.2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实现全民覆盖 (8)4.3保证其资金运作的安全性 (9)4.4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9)4.5发挥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1)五、结论.................................................... H参考文献 (12)甘肃省从2009年12月开始分批开展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2011年7月,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启动,首次统一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1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2019年7月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试点启动到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1.12009.12出台政策,启动试点根据甘肃省政府部门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从2009年10月21日,省政府正式出台《甘肃省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试行办法》;11月25日,经兰州有关部门对兰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批准,兰州市榆中县等10个县首批实施了乡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12月12日,与此同时,平凉市人民政府也在华亭县主持召开了有关全省贫困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的主题会议,此后正式开始试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土地做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历来得到珍惜和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土地被征用后,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的生活保障、生存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为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市将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上议事日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政字〔2006〕10号),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此建立。
一、基本情况
据劳动部门初步统计,全市被征地农民人均耕地市区在0.4亩以下,县(市)0.6亩以下,年满16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约有42530人,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县(市)、区城镇中。
我市自2006年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以来,先后在桥西区、南宫市、内邱县、沙河市开展试点,至今已全面铺开,目前已真正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1785人,核定养老保险资金5080万元,核定并到位的政府社保储备金8772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风险基金1850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开展。
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差。
由于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相关政策宣传不够,被征地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缺乏足够认识,参保意识还较差,有的群众认为土地被政府征收征用,养老保险应由政府承担,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据统计,目前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1785人,参保率较低。
造成参保率低的原因:一是应由用地单位(开发商)或政府承担的参保补贴部分95%以上落实不到位,严重阻碍着被征地农民的参保比例。
二是老弱病残人员土地被征用后生活失去了保障,无力缴纳养老保险。
三是部分中青年农民感到现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距今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间太长,不愿参保。
四是农民只看重即得利益,被征地后只想尽快把补偿拿到手而不愿参保。
2、生活负担重,缴费能力弱。
一是早期被征地农民获取的补偿标准低,按现在统筹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较为困难。
二是家庭人口较多的被征地农民,生活负担重,长期没有稳定的收入,无钱缴纳数万元养老保险费。
3、保障标准低,生活难保障。
我市参保政策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按我市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目前养老金发放标准为每月市区265元、县(市)225元,总体上看保障标准偏低,按目前物价看就是保生活都很困难。
4、补贴不到位,社保开展难。
一是政府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根据市政〔2006〕10号文件规定:政府承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30%,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列支,实际上至少占95%以上没有落实到位。
二是集体补助资金难以到位,文件规定集体补助部分不低于筹资额的40%,目前不少村集体没有积蓄,村级资金不宽裕支付不了应承担的40%补助资金。
我市市区各村(即城中村)土地没有分包到户,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并且这些村人均耕地已不足0.4亩,以上各村只要被征地就涉及到全村参保,用地单位(开发商)或政府拿不了,村集体拿不起。
三是人员和办公经费不足,制约农
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
我市虽然已经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但是人员和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三、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增强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
一是劳动部门要继续加大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做到家喻户晓,让失地农民逐步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和“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参保意识。
二是要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保认识,统一思想,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人民群众渴望办理的事情办实办好。
2、调整标准,增强社会保障的可行性。
一是建议将缴纳养老保险3:4:3的比例,调整为3:3:4,即个人出资30%,集体出资30%,政府出资40%。
坚持政府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让被征地农民不再为生活忧虑,并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二是要逐步提高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
我市现在执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是按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建议适当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标准。
3、完善措施,提升服务,增强养老保险吸引力。
一是要及时拨付用地单位(开发商)或政府应承担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金。
市政府应按照政字〔2006〕10号文件规定,督促各县(市)区及时将由用地单位(开发商)或政府应承担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30%拨付到位。
同时要加大对农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和业务经费的投入,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征地应按招、拍、挂出让价提取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而不应以政府收购价提取,比如政府征地
收购价是一亩3万左右,而出让价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亩,所以应按出让价提取被征地农民养老金。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征地报批手续办理,以确保被征地农民的权利。
三是要继续积极争取全国新型农保试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
”我市要继续积极行动,切实把启动新型农保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09年我市的沙河市被纳入全国新型农保试点市,2010年我市有8个县市积极做准备,已上报5个县市,争取更多的县(市)、区早日纳入全国新农保试点。
据测算,如果我市的南宫市一个市早一年纳入全国试点,就可以每年多为我市农民争取4000多万元的经济实惠。
4、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强集体个人缴费能力。
一是要千方百计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
要专门制定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立培训专业和工种,落实培训资金,切实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应明确规定用地者在用工方面应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做到与其他员工同等待遇或安排部分人员到用地者的二、三产业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及时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各类岗位用工信息和劳务信息,合理引导其就近就地就业或外出就业。
三是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失地农民创业相应减免两到三年税费,金融部门要放宽信贷条件,降低门槛,鼓励和扶持被征地农民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