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幼龄林死亡原因和病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樟子松幼龄林死亡原因和病理分析

摘要:在对榆林沙区樟子松林被害程度及死亡特点,病株症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鲜感植株进行分离培养及接种试验,确认樟子松是由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所致。同时分析了该病害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子是樟子松树势生理衰弱。提出了卫生伐。早期药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樟子松幼龄林死亡原因球毛壳菌

樟子松(punus sylu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抗寒耐旱耐瘠薄,速生丰产,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树种,同时也是风沙区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榆林风沙区引种樟子松,已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近几年来,在榆林风沙区樟子松引种区内,10-15年生的樟子松人工林出现零星或成团死亡,严重地危害着樟子松在沙区的进一步发展,已引起社会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为了弄清死亡原因,给防治提供依据,本场于2008年开始对樟子松死亡区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观察和实验的分离、培养以及接种试验。

1、材料和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在榆林风沙区樟子松集中分布幼林地设置标准地10块,对樟子松纯林、混交林、行道树进行系统周期性地调查。

1.1 林地环境因子及死亡特点调查

在榆林沙区樟子松生长区按每年新梢萌发期、生长期、生长期旺

盛、体眠期,对感病株和死亡株进行实地调查。选取典型样地,每样地调查100株,详细记载病害发生程度,被害率、死亡率。每株生长状况及病害特征、树龄、高度、胸径、立地条件(包括地形、植被、种类、植被盖度),林分类型、混交状态,管理措施,林内卫生状况、枯枝落叶层情况等。

1.2 病害发生与流行的系统观察

在典型样地设立固定标准株,按年周期定时观察记载病害特征:包括根部、杆部、侧枝、小枝、针叶、树冠的变色、变形、落叶、干缩、病斑数量、形状、大小、位置、颜色;枯枝枯株时间。

1.3 病害的诊断

1.3.1 病樟子松组织的分离培养

材料来源:采自榆林市石庄梁林区,省治沙所实验林场林区,新鲜感病樟子松小枝、侧枝、主干韧皮部病斑的病健组织。

培养基:主要是pda,pda+当年生樟子松皮层组织粉末。

分离方法:从每采回的材料上取感病韧皮部将新鲜病健部分切成2mm×3mm的小块,在无菌的条件下用0.01%升汞表面消毒3-5min,经无菌水冲洗3遍,置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

1.3.2 接种试验

接种材料及菌种;室内接种枝条采于治沙所植物标本园樟子松

2-3年生枝条;野外接种植株为省治沙所苗圃地10年生樟子松苗木。菌种:经过反复分离培养出现概率最多的几种稳定菌株。

室内接种:将备好的樟子松枝条截成30cm左右的小段,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采用皮层切伤法,烫伤法将培养7-10d的菌丝块接入,每段接3-5个点,套塑料袋保湿,下端插入湿沙保湿培养,7d后检查,对照除不接菌外,其他处理相同。

野外接种:在已备好的樟子松植株的干基、主干、主梢和侧枝上采用烫伤法接入菌丝块,或采用切伤法接入长满菌丝的樟子松组织块,以消毒脱脂棉保湿,将接种采用塑料大棚法保温保湿,对照除不接菌外,其它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程度与症状

2.1.1 樟子松被害程度

据调查,自2005年开始,陕北风沙区樟子松林均有被害、死亡,尤以省治沙所红石峡试验林场发生最为严重。被害率达10.7%。死亡率5.8%,树龄10-15a,但由于树龄、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不同,死亡特点各异。樟子松死亡多为项梢及侧枝枯死,单株零星或成群死亡。单株死亡是中心发病株,死亡年龄为10-15a,成群死亡多发生于丘间地或背风坡的混交林,死亡高峰期为4月中旬到5月中旬。

2.1.2 病株症状

早春4-5月间,前一个干部韧皮部病斑密集,针叶短,扭曲,株不返青,不抽捎,杆部表皮层死组织加厚,韧皮部病斑干缩下陷;侧枝感病者,则表现为第二年早春是枯梢或枯枝,枯死植株表皮病

斑不下陷。

2.2 病害的诊断

2.2.1 病原菌分离培养

从死亡严重发生的各个标准地采得病株枝、干皮层感病韧皮部组织,进行组织分离,有6种真菌菌株反复出现。

2.2.2 接种试验

在室内控制温、湿度条件下,将分离所得各菌株反复接于樟子松2-3年生枝条上,接种后7-10d,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无论皮层切伤还是烫伤法,大多数接种点开始发病,症状与自然症状相同,表皮层死组织加厚,韧皮部病斑干缩下陷,半个月左右整枝枯死;小穴壳菌(dothiorella sace)接种后12d,部分接种点周围表皮层干缩状,韧皮部褐色腐朽,症状与自然症状不同,其它各菌株无反应。

在实验室分离培养与接种的基础上,将在离体枝条上接种感病的菌株,按不同季节,接于田间10年生樟子松植株的干基、主干、主梢和侧枝上,15d后接入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的接种点开始发病,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相同,一个月后整株枯死。因接入dothiorella sacc.的接种点也开始发病,发病率低,症状与自然界不相同,韧皮部褐色腐朽,40d后整株枯死。(见表1)。将室内及野外接种发病的枝条及植株新鲜病斑进行再分离所得

真菌仍然是接种菌,但dothiorlla sacc,接种发病症状与自然症

状不同,根据柯赫假定,确认球毛壳为樟子松死亡的致病菌。

2.2.3 致病菌的形态特征

球毛壳菌属壳菌目毛壳菌科毛壳菌属。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先为淡黄色,后渐变为黑色,小囊壳205-320um×280um,壳壁先黄色,后变黑色;子囊壳壁有毛,顶部为多。顶毛分枝不多,顶毛无隔膜,表面有细刺,基部粗径为3.5um,大部深蓝色,尖端渐渐纤细,转呈黄色以到无色,波纹状屈曲;子囊棍棒形,64um×13um;子囊孢子8个,深蓝褐色,广卵圆形,亚球形以至柠檬或梭形,9.5um-3×9.5um。

2.3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分析

樟子松在榆林沙区属引种栽培树种。2005年春开始发现个别零星植株死亡,死亡植株集中于10-15年生、混交林、植被盖度大、枯枝落叶层、结皮层厚的林分内。在这样的林分内病原菌孢子及存于病斑内的菌丝体易越冬,存活率高,易侵染,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及传播。

榆林沙区樟子松造林密度很高。整个林分灌林密度相当大,且根系相当发达,对水分竞争很强烈,加之这几年地下位的下降,对樟子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由于苗木质量问题成造林技术问题,一些植株矮小,生理衰弱,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同时也解释了矮小植株枯死的原因。

从榆林沙区近几年的温湿度变化情况看出。冬季气温偏高,早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