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效率与公平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XXX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XXX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和1之间。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1)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2)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 3)分歧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引言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平指的是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而效率则指的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实际应用中,公平和效率往往存在着矛盾关系,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难题。
二、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概念1. 公平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括了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正义性、机会均等等方面。
在经济学中,公平主要指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当社会资源被分配给不同个体时,如果这种分配方式符合人们对于正义、合理、公正等价值观念,就可以说这种分配方式是公平的。
2. 效率效率是指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程度。
在经济学中,效率通常被定义为总产出与总成本之比。
当产出最大化时,我们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是高效率的。
三、公平与效率存在着矛盾关系1. 公共物品问题由于某些原因(如外部性或囚徒困境),市场无法提供某些公共物品,政府需要提供这些公共物品。
然而,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通常会牺牲一定的效率,因为它们往往被广泛使用,而且不容易排除非付费者的使用。
2. 税收与福利政府通过税收来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
然而,税收会降低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从而对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在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时,政府必须权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 垄断问题垄断市场通常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垄断者可以通过限制产量和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但这种行为对消费者和社会都是不公平的。
4. 收入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是由市场决定的。
这种分配方式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或存在其他不公平现象。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并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需要实施一定程度上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然而,在实施这种政策时必须权衡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四、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1. 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种市场失灵问题,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来纠正外部性问题,或者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解决公共物品问题。
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在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我们经常需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进行权衡。
效率通常被定义为在给定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下,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能力。
简单来说,效率关注如何在最小的资源消耗下实现最大产出。
提高效率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就业机会。
然而,过分追求效率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资源不均衡分配和环境破坏。
公平是指资源和机会的公正分配,以及保障每个人享有基本权利和福利。
公平原则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潜力,并且在资源分配上不应该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公平可以带来社会稳定和平等的机会,但也有可能削弱个人的激励和动力。
然而,在实践中,效率和公平并不总是可以同时达到的,通常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例如,在企业组织中,追求效率可能要求降低成本和人员规模,这可能导致一些员工失业或工会抗议,这与公平原则相矛盾。
同样,在税收政策方面,追求公平可能要求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的税收,然而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动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权衡,而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互相促进。
在一些领域,如教育和健康,公平的资源分配可以提高效率。
例如,为所有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和提高整体的生产力。
此外,公平的机会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和创新,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另一方面,高效的资源分配也可以促进公平。
通过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从而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高效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
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践中,政策制定者通常需要权衡不同的价值观、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并寻找在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它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个人讨论提纲:我国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目标,但公平与效率作为经济政策的两个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本文分析了经济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完善我国经济政策、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必须做到: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费结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持社会安定。
例如某电视机厂,是我国最早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之一,1988 年到1990 年间,因厂长决策投资6000 万元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兴建空调器厂,利润分成与外方实行四六分;而后又投资3000 万元引进国外平绕行输出变压器生产线,由于选择不当,无法使用。
所谓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为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所规定的在经济生活上的行动准则和措施,主要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
平等与效率是任何政府追求的两个基本的政策目标。
经济上的公平即平等主要指收入均等和机会均等。
但是经济平等决不是一条绝对的原则,它的部分内容不能作为最高的或最优先考虑的原则,如收入均等;有些内容又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如机会均等。
经济上所说的效率一般是指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
它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是因为高效率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公平与效率作为经济政策的两个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常常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有人认为偏重于公平,如罗尔斯,有人认为偏重于效率,如诺齐克,还有坚持“第三条路线”的,如阿瑟•奥肯认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不管怎样,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不顾公平,为了实现公平牺牲效率,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目标,而且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效率优先指的是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尽可能选择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
第7课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如何协调 二者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 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 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核心考点二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 题 探 究
动态发布 2012 江苏高考·10 2012 新课标全国卷·38(1) 2012 安徽高考·38(2) 2011 山东高考·17 2011 江苏高考·10 2013 上海卷·36(主观题) 2013 重庆卷·13(主观题) 2013 江苏卷·35(主观题)
核心考点二
解析 在 x1 之前, 收入差距拉大, 效率 提高; 1 之后, x 收入 差距拉大,效率降 低。 因此, ②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 ③片面 夸大了收入差距的 作用。
B.①④
核心突破
C.②③
命题探究
D.②④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点 2 典例 4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2012· 江苏高考)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 (
核心考点二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 平 含义 不同 矛盾性 一致性 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 大(不能出现两极分化或者 平均主义) 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 效 率 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表示 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展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 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效率和公平是一个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两个因素往往相互制约,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本文将探讨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它们之间寻找平衡。
效率与公平效率是指在一定资源下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
在经济领域,效率通常是通过生产率和生产效率来衡量。
生产率是指每单位资本或劳动力所生产的单位量。
生产效率是指生产所使用的资源带来的产出量。
公平是指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需求的平等关注。
在经济学中,公平通常通过确保收入和财富公平分配来实现。
这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平等机会: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抓住机遇。
2. 公正的收入和福利: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正确的报酬和福利,以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能力。
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在经济学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出现冲突。
这是因为,一个经济体系更加注重效率,那么它往往会采取更加灵活和竞争性的方法,以尽可能优化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生产率。
但这种重视效率的方法很容易使一些特定群体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资源,失去了平等收入和福利的保障,从而使整个社会平等财富分配的目标受到挑战。
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更关注公平,那么这往往会采取更保守和集权的方法,以确保每个人的公共需求和福利都能得到保障,这往往牺牲了效率和灵活性,导致经济增长的缓慢。
例如,在某些国家,社保福利体系非常发达,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退休金,但一些创业和发展的机会却受到了限制,必须按照规范化的方法进行,限制了创新和单位的成本效益,并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寻找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为了寻找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重点应该放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互相依赖。
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只注重效率,那么最终不仅会使一些特定群体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资源,而且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机会不平等,因此社会在创造效率时应该考虑社会谷底的社会效益。
即使是在商业领域,公共领域效益也应该被纳入商业计划。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关系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矛盾关系。
公平是指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是基于社会公义和社会正义的要求所产生的。
效率则是指在一定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绩效的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追求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至关重要。
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会导致许多经济问题,在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中需要做出权衡。
一方面,公平的要求与效率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对某些人来说,由于贫穷、种族、性别等原因,他们可能并不享有和其他人相同的机会和资源。
这时,为了弥补这些不平等,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税收政策、社会救济和扶贫,以便让社会更加公平。
然而,这些政策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效率,因为它们可能会减少企业的生产和投资。
税收政策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他们的生产和利润。
赋予所有人相等的财富和资源会打击创业和投资,因为成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奖励。
另一方面,效率的要求也会影响到公平的实现。
为了提高效率,需要通过竞争来推动企业竞争,以实现最优价格和质量。
经济学理论认为,竞争将促进生产效率和创新,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社会福利。
然而,竞争未必会产生公平的结果,因为有些企业拥有更大的资源和更好的技术优势。
因此,从不同的方面考虑,竞争产生的不公平应该通过监管和法律的规定来扭转。
面对这个矛盾的局面,许多国家选择采用政策手段来平衡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
这包括减税政策、福利支出、教育投资、就业机会等政策。
但是,权衡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是不同的,它们的效果也不能保证是完全的,可能会自相矛盾。
例如,财富税虽然可以提高社会公平,但同时降低人们的积极性和动力,影响经济的效率。
因此,选择合理的政策和采取适当的平衡措施是平衡公平和效率之间矛盾最重要的问题。
最后,公平和效率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矛盾关系,相互关联,但又不可分割。
权衡公平和效率需要在不同层面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以综合考虑其复杂性、多样性,从而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点。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公平与效率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公平与效率
如果有两个村子对此案作出判决 在第一个村子里,把马粪判给了原告,也就是堆积马粪的人 第二个村子把马粪判给那个看见马粪,就把马粪拿走的人 这两个村子,过50年、100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设想,在第一个村子里面,由于把马粪判给了创造财富的人,那么生长在这个村子里的人, 就会有一个预想,凡是聚积了人类劳动的财富,你就不能随便拿走它,你就要设想它是有主人的, 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到好东西就拿走。那在这个村子里,人们保护财富所需要的努力就不 用很大,就不会抵消财富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积极地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这个 村子里的人就能活下来,而且会活得越来越好 另一个村子,你只要看见别人的东西没人看管,就可以把它拿走。这时候,在那个村子里面,人 们花在保护财富上的努力就很大,大到足以抵消那财富的价值。那么在这个村子里,大家就没有 积极性去创造和积累财富。或者说他积累的财富也会被他们保护财富的努力所抵消掉。50年、100 年后,一个村子能够繁荣,另外一个村子可能就消失了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公平与效率
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马粪是马拉的,进步的说马粪属于马的主 人。马的主人把马粪都在路上已经放弃了马粪的所有权
原告说,是他自己派两个帮工把马粪堆起来,付出了劳动,所以马粪应该 属于他。但是被告说,不对,这马粪掉到地上,它就属于地上的一部分, 这个地是公家的,所以不属于原告。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只是改变 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原来的所有权,所以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公平与 效率
2020-xx-xx
2
-
目录
CONTENTS
1 什么是公平 2 什么是效率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公平与效率
什么是公平
如何看待公平和效率
如何看待公平和效率“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甚至被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因为: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各派经济学解答不尽的两难选择。
从宏观角度看,效率表现为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有效配置;从微观角度看,效率表现为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效能的充分发挥。
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可以理解为平等,主要指机会的平等和收入的平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流通领域的公平和生产领域实质上的不公平,却有可能得到高效率。
这是因为资本为了达到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这一不公平的目的,它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为手段,也就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生产效率是以流通的公平为前提,在一般情况下与生产中是否公平无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改革就是要培育市场体系,理顺价格体系,使公平交易通行于流通领域,为生产领域取得高效率创造条件。
效率与公平分析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
效率与公平分析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对经济进行分析时,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是两个重要且密不可分的概念。
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佳利用程度,即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产出或效益。
而社会公平则侧重于资源的公正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然而,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经济效率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效率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它鼓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的生产决策。
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企业有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种追求效率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时也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然而,在经济效率的追求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调节机制并不完美,它往往会引发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这就涉及到社会公平的问题。
如果资源只分配给少数富人,而大多数人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福利,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政府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税收可以从富人那里收取更高的比例,然后用于资助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福利事业,以缩小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则可以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失业救济和养老金等福利措施,以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
虽然政府的干预可以实现社会公平,但过度的调控也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
过高的税负和繁琐的监管会削弱企业的动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抑制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中,如何找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需要权衡和折衷的问题。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绝对的公平最终只会将效率托低,因为绝对的公平就没有什么竞争可言,效率必然降低,只有一定程度的公平才会提高效率。
在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想同时富起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寄希望于先富带动后富,但在中国这一环境下,先富的人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讨厌去带动还没富起来的其他人。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成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长期关注的问题。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就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范围做一些界定,以防在理解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公平与效率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
就经济意义上讲,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
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并非公平的全部内涵,经济公平在涵义上大大超过收入平均。
而经济效率呢,一般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效果,即投入与产出之对比情况。
就企业或社会来说,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收益就意味着效率高,反之,则意味着低效率。
那么,公平与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认识,大致有“矛盾说”、“兼容说”、“交互正向说”等几种观点。
我们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又有统一与依存的一面。
首先,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
公平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成果的机会、结果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效率表现的是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益与速度。
公平属于经济伦理范畴,它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价值;效率是一个经济概念,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价值。
在分配领域,公平原则要求尽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现“均贫富”;而效率原则则注重的是按个人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个别“先富”。
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定时期为了促进效率,需要牺牲一定的公平;而为了求得公平,必须付出效率的代价。
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二者兼得十分不易。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主要模式多选题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主要模式引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抉择。
公平是指资源、权利等在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和合理,而效率则是指资源的最大利用程度。
如何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保持高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处理公平与效率的主要模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权衡模式权衡模式是处理公平与效率的一个常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平衡公平和效率的权衡点,尽量使两者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权衡法则: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平和效率的重要性进行权衡。
在某些场景下,我们可能更注重公平,而在其他场景下则更注重效率。
例如,在社会救助的分配过程中,我们可能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而在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则更加强调效率。
2.适当限制:对于某些可能出现的不公平行为,我们可以通过适当限制来确保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例如,在税收政策中,对高收入群体征收较高的税率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同时也保持了税收体系的高效率。
3.效率与公平的互补:有时候,高效率的实现可以带来公平的增加,反之亦然。
通过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例如优化学校的选课制度,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公平水平。
因此,我们在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抉择时,应该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优先模式优先模式是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另一种常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将公平或效率置于首位,将另一个方面作为次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先模式策略:1.公平优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将公平放在首位。
例如,在社会福利政策中,我们可能会选择更加关注贫困群体的权益,即使这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率。
这种策略能够确保社会中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增强社会稳定和凝聚力。
2.效率优先:在追求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放弃一部分公平。
例如,开放市场的竞争机制可能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但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平并非一个超历史的绝对概念,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法律用语,其内涵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有所不同。
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着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因此,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当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注重社会公平,实现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一般规律。
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社会已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这就是效率。
洛伦兹曲线是描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图形,基尼系数则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可在零和一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亦然。
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较高,城乡、居民、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比较大。
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主要包括:一、制度性原因,如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二、经济结构性原因,如城乡经济差异、行业差异等;三、历史文化性原因,如家庭背景、教育等。
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需要改革制度,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收入分配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扩大,实际收入差距也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
这种现象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致。
这些因素包括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这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利益调整。
我们需要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一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讨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答:一、首先我们来了解效率与公平的有关含义:1.从经济学上来说,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而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在资源配置与收入问题上,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
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
3.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了0.5左右,已经超过了0.4的公认警戒线,这说明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二、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
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3.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
4.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特别是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等现象。
三、我国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1.效率和公平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不存在第一、第二的关系,二者都很重要;效率和公平不是对立物,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同公平发生矛盾的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效率。
公平比效率更重要辩论稿
公平比效率更重要辩论稿
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价值观。
尽管效率在很多方面被认为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我认为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为它可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不满情绪。
首先,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将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积累和不稳定的社会环境。
然而,当公平得到尊重和实施时,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待遇,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能够得到保障。
其次,公平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一部分人拥有过多的资源和权力,而另一部分人则面临着贫困和剥夺。
这种不公平会导致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使得一些人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教育、医疗和住房。
而当公平得到实现时,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权益和福利,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此外,公平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不信任和敌意会增加,因为每个人都在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机会。
然而,当公平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时,人们更容易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社会的共同目标。
尽管效率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不能忽视公平的重要性。
公平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它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和效率并存的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冲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和效率这两个因素,然而二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证公平的实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并讨论如何在尽量实现双赢的前提下解决这一冲突。
首先,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体现在资源分配上。
效率追求的是最大化资源的利用,通过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感到不公平。
这就导致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一种权衡关系。
一方面,如果资源分配过于不均,社会上会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这势必会引发不满和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强调公平,可能会扼杀创新和激励机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
其次,公平与效率的冲突还表现在市场竞争方面。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自由竞争环境下的高效率资源配置。
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参与者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和效率降低。
例如,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定价来获取高额利润,而其他竞争者则面临着价格竞争的困扰。
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不仅损害了效率,也破坏了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还体现在社会福利和资源再分配方面。
一方面,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
资源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弱势群体的资源再分配不足,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发展。
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公平也可能降低整体福利水平。
由于资源再分配的成本和效率降低的问题,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益。
那么,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呢?一种可行的解决之道是通过政策干预来调整资源分配。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再分配,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这种政策干预有助于提高公平性,缓解社会不满情绪,同时也能为经济的高效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对市场竞争的监管也是很重要的。
用法律、监管和公平竞争的机制来控制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公平。
浅谈当今宏观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浅谈当今宏观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引言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尤其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更为明显。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兼顾。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模糊化方法来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效率通常指的是资源的最大利用程度,也可以理解为在特定资源约束下实现最大产出。
公平则涉及到资源的分配问题,即确保资源分配的公正和平等。
在宏观经济条件下,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宏观经济条件下的效率问题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效率经常受到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和产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体在追求效率时,通常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
然而,这种追求效率的过程可能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从而引发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公平问题与效率相比,公平更加主观和难以衡量。
公平涉及到资源的分配问题,包括收入、财富和教育等方面。
在当今宏观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面临贫困和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公平分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
平衡效率与公平的方法为了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模糊化方法:1.财富重分配: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措施,将财富重新分配给较弱势群体,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
2.教育机会平等: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社会流动性。
3.提高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者、老年人和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社会不公平的压力。
4.宏观调控: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促进平衡的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富差距。
结论在当今宏观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88. 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88. 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88、经济发展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至关重要的议题。
效率与公平,就如同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只有两者达到相对的平衡,经济这辆马车才能稳健地前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投入下,获得最大的产出;它注重的是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公平,则更多地涉及到资源和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是否公正合理,包括机会的均等、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以及社会福利的共享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会更侧重于追求效率。
这是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经济结构,可以迅速积累财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起步阶段,会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某些具有优势的产业。
这种集中力量追求效率的做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腾飞,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
然而,如果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当一部分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和机遇迅速积累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却难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时,社会的稳定和谐就会受到威胁。
此外,不公平的分配还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使得底层民众失去向上流动的机会,从而削弱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相反,如果过于强调公平而牺牲效率,经济发展也会陷入困境。
比如,过度平均的分配方式可能会削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因为努力工作和创新所带来的额外回报变得不那么显著。
这样一来,企业缺乏竞争意识,技术进步缓慢,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抑制。
那么,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呢?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
建立一个公平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就需要打破垄断,减少不正当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正确认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正确认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好了该原则,不仅使我们师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辩证地看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师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⒈什么是“效率优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坚持“效率优先”?⑴含义:效率这一概念是表示资源利用程度的,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⑵原因:①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客观情况要求我们重效率。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都决定了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效率优先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
③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就必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这就必须讲效率。
④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它为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⒉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为什么在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⑴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⑵原因:①现在人们收入差距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趋势,反映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客观上还处在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以维护社会稳定。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⑵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效率 (1)含义 (2)为什么: ①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 务的要求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③是由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的 ④有意义: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资源优化配 置,市场经济的发展。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是什么 :一总2分(分析) (2)为什么: (3)怎样处理二者关系: 4点(3 既要 又要 +1在 同时)
• • • • •
•联合国把0.4作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告诫各国,如果超 过这个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等严重问题,提醒其国家尽快采取措施,扭转收入差距过 大的状况。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警戒线,达 到0.45以上。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示意图:
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已进入国际警戒线; 1978年0.18; 1994年0.37; 1996年0.424; 1998年0.456; 2000年0.431; 2002年0.458。
2.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 的净营业利润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
3.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 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
知识链接
再分配:是政府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 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 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再分配
转移收支 如财政教育 支出、扶贫)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社会财富
效 率
(把蛋糕做大)
物质前提
公 平
(把蛋糕切好)
保证
(2)效率与公平也有矛盾的一面
一定时期内,由于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在个人收 入的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 就少了,二者彼此消长
2、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措施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尤其要提 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 鼓励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 帮后富。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 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 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 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 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三)怎么办(解决分配失衡实现社会公平) ①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分配公平提供物 质基础; ②坚持**分配制度,为实现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 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 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理顺国家、企 业、个人三者关系; ④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宏观调 控,强化税收调节,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 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的作用; 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 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 付保障机制;
“提低,扩中,调高”
课堂小结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公平 (一)是什么 1、含义 2、表现 3、现状:收入差距过大,分配失衡 (1)原因:价值规律、市场竞争作用-----有差距是必然的; (2)辩证看待其作用: a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效率提高 和经济发展;b差距过大不利于实现共富、社会稳定、社会公平 和谐 效率。 (二)为什么(解决分配失衡,实现社会公平) ①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②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③分配地位: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⑤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有危害 ⑥有意义:2个有利于 a协调利益关系,促进效率提高,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b共享成果、实现共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财 贴 政 社会优抚 补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好比做蛋糕和切蛋糕
效率:把蛋糕做大
国家 公平:把蛋糕切好
企业
个人
从“三个和尚”的故事看“效率和公平”
看图回答:什么在增加?什么在减少?这反映了 什么经济现象?
产出
————
投入
2桶水 1桶水 0桶水 ————— → ————— →————— 1个和尚 2个和尚 3个和尚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 要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 展,社会和谐。
你能不能想到一种更省力、更省时而又不 会引发矛盾的的挑水方案? (解决方案二)寺庙讨论通过一项决议:谁能想到 更省力省时的挑水方法,年终奖励5两香油钱。小和尚留 意到水源在半山腰,而刚好山上有竹子,于是他建议把 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 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 水,第三个和尚在寺庙里等水。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 儿水就灌满了水缸。
三
如何实现 收入分配 公平
四
效率与 公平的 关系
1、公平的含义
经济上指 收入分配 的公平
意义
平均 主义 相对 平等 差距 悬殊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 家基尼提出的,用于衡量社会的贫富差距。联合国 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比较平均; 0.3-0.4 ——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垄断行业
金融、电力、 交通运输业等高 收入行业从业人 员平均收入较农 林牧渔业、建筑 和采掘业等低收 入行业从业的平 均收入要高4.6倍。
(1)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学案):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
1、效率的含义(P62) 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如何提高和尚们挑水效率,解决“没水 喝”的问题? (解决方案一) 方丈:谁挑得最 多,晚餐饭任吃,而且加菜;谁挑得 最少,菜减半或者吃白饭。 (结果)于是三个和尚你追我赶的, 一会就把缸里水挑满了。 喝水问题的顺利解决,反映 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多种 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
土地要素
技术、信息要 素
管理要素
因提供新技术、信息资 料而得
私企、外企中管理人才 因管理所得
福利性分配、社 会保障收入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
重 要 体 现
一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的公平
含义 主要 表现
二
公平的收 入分配的 意义
1、.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基本原则是: 按劳 分配。 2、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
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
主体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 分配
特点(分配背景)
公有制范围内 个体经济范围内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 收入 私企利润、债务收入、 股票交易收入等 出租土地、房屋的租金
自主探究
分配方式影响效率。合理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新的问题: 肥和尚每天挑得最多,吃得也多,为了在同伴面前 炫耀自己,常常严重浪费饭菜; 瘦和尚体能差,每天挑得少,吃得又少,吃得越少, 挑得越少,看到肥和尚浪费饭菜心里极不平衡,为 此经常和肥和尚发生争执。终于有一天,瘦和尚病 倒了。 (1)第一种解决方案存在什么弊端? (2)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意义)(P60)
61 62
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P61) (2)保证“两个合理比重”。(P61)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62)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p62)
知识链接
初次分配:是指在企业内部的 分配,其主要依据是效率原则
初次分配包括: 1.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