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审判”现象 开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审判”现象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本篇开题报告将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现象进行浅层次的探讨,通过过往对传统媒介的“媒介审判”现象的一些研究,主要通过国内外的报道以及历来研究,加之新媒体时代下对于“媒介审判”现象的新理解以及新研究,综合考量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现象。

1.1 选题的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贫富差距,医疗纠纷,环境污染,教育资源分配等等。而这些问题造成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不满和冲突现象日益增多。而在这种官民对立,较为紧张的社会气氛下,某个特定的司法案件如果触碰到社会公众心中“紧绷的那根弦”,使得事件反映的问题在网民内心深处形成共鸣,往往会点燃或加速弱势群体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愤怒。在对互联网的日常使用中,这种不满和愤怒感就自然而然地在网络空间内得到流露、集中表达和相互传递。而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如果公众对某一案件特别关注,意见特别强烈,倾向性基本一致,就会对司法审判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在“众口烁金”、“众曰可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舆论氛围下,司法为迎合民意就可能作出偏离法律的裁判。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媒介审判的定义最早起源于美国,西方新闻界对媒介审判的定义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裁判”。获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法学博士的台湾学者尤英夫认为:“报纸审判的意义比较广泛,即任何民事、刑事案件在普通法律性报纸做刊载的消息或意见,不论其目的是在讨论、分析、攻击、侮辱与案件有关的法官、当事人极其他诉讼关系人,或案件内容极其升幅的是,凡足以影响审判者,都可以成为报纸裁判”。

[2]媒介审判的界定主要是指媒体超越司法正常程序,贸然对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案情分析、定性、定罪量刑等一系列问题先于法律条文相关规定自行定罪,作出公开的判断和结论,以其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足以影响司法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有失其公正、公平性。由于西方一向倡导的“疑罪从无”原则,我们不难看人们对于“媒介审判”一开始就持有否定的态度。[3]

而上世纪90年代伊始,“媒介审判”这个术语频频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从事新闻、法律的相关人士对此自然不会陌生。在权威教材《新闻传播法教程》对其的定义是:“媒介审判”又叫“新闻审判”、“舆论审判”,意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中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4]

对于“媒介审判”的看法,国内学者大多对其抱以负面的态度。然而学术界对其干预司法进程的看法不一,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学者认为“媒介审判”带给社会的大多是负面效应,应当有效限制大众媒介对于司法的干预,给予司法审判一个独立的环境。而另有学者认为常年为诸多学者口诛笔伐的“媒介审判”其实并不成立,大众媒介并不是误导司法的罪魁祸首。在这里,由于笔者法律知识匮乏,肤浅的看法是:“媒介审判”之于司法确有不妥,然而,不管“媒介审判”现象对于司法进程的干预的如何的,较之过往的研究,结合目前的研究来看,“媒介审判”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存在。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在新媒体得势的当今社会,学界对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之于司法的“媒介审判”也有了新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网舆情频道就分别在6月27日、6月28日的“今日舆情解读”栏目上

发表题为《司法和舆论需要相互尊重》、《秉公执法方能消解舆论质疑》两篇文章,文章分别就最近活跃在网上的热点事件进行了数据整理和评析,试图探讨媒介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以及相关对策。不难看出,从“药家鑫案”再到最近的“陈永洲案”,较之传统的“报纸审判”,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媒介审判”现象产生了新的流变,其危害也更大,是我们值得我们去注意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篇尝试梳理这些被大众广为熟悉的案件,并从中选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介审判”的典型案例,试图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的表现,并辅以实证研究资料,探析网络媒介审判形成的原因,阐述其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思考解决之道。

为明确进一步研究的具体思路。研究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

2.1 基本框架

1、绪论

2、“媒介审判”的现状

2.1“媒介审判”的定义与特点

2.2国内外网络舆情与“媒介审判”研究现状

2.3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现象的一些新流变

3、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分析

3.1司法的不完善与不及时

3.2网络媒体过度报道

3.2.1网络普及导致受众更容易接受信息

3.2.2网络媒体性质导致“越位”报道

3.3受众对信息读解缺乏理性

3.3.1受众缺乏理性

3.3.2社交网络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发泄平台

3.3.4网络的隐匿性导致受众对其言行无需承担责任

4、新媒体时代“媒介审判”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1滋生网络暴力

4.2干扰司法进程

5、寻求新闻与司法平衡,反对“媒介审判”

5.1媒体要全面、客观、真实报导新闻

5.1.1正式媒介地位明确自身使命与义务

5.1.2媒介进行新闻报道要理性有原则

5.2受众理性参与舆论

5.3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