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PPT学习教案

素,以利于激发便意和排便反射,预防便 秘或减轻便秘的症状。
3、用药指导 让病人了解本病常用的治疗 药物、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 注意事项。告诉病人严格按医嘱用药,使 用激素时防止突然停药所致“反跳现象” 等不良反应观察有无骨质疏松、感染、水 电解质紊乱及消化系统并发症。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了解多发性硬化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熟悉多发性硬化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掌握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
导 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
团队协作精神。
第1页/共37页
2
概述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 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 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
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并告知肥胖是可 逆的 3、告知病人尽可能维持正常活动的重要性
第26页/共37页
4、告诉病人避免发病因素,如情绪激动、 劳累、感染、怀孕、热水淋浴等。
第27页/共37页
(四)焦虑
1.经常巡视病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帮助病人了解本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等 相关知识,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增强 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临床特点为病灶部位及时间 上的多发性,多数呈反复发 作与缓解及第2页阶/共37页梯样加重的病 程。
3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有 增加的趋势,越远离赤道发病率越 高。女性较男性多发(1.5:1)。
第3页/共37页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未明确. 目前认为:具有易感基因的个体,在儿童时
期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诱发,经过10-30年潜伏 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与病毒感染、免疫异 常、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依据: 1、免疫反应:TH/TS↑;CSF IgG增高,寡 克隆带阳性,小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IL-2介 导T淋巴细胞阳性。 MBP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多发硬化的健康宣教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多见亚急性起病,其特点为时间上的多发性和空间上的多发性。
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可有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眼部症状、共济失调、发作性症状、精神症状等临床表现。
【健康教育】
1、环境安静,光线明暗适宜、物品放置合理。
2、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糖、低脂、易消化吸收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吞咽障碍的患者可给予半流食或流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或肠外高营养,并做好相关护理。
3、因疾病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取得信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指导患者了解常用药物及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诊
5、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6、避免感冒、疲劳、手术、感染、体温升高、拔牙等诱因。
7、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
8、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后2年内避免妊娠。
2014-11修订。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常规

多发性硬化的护理常规一、概念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二、临床特点其临床特征是病灶部位上的多发性以及时间上的多发性。
临床表现以脊髓性感觉障碍、记忆力减退步行困难肢体乏力、复视、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为前驱症状、可有精神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
三、一般护理1、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增减衣服防止着凉2、做好基础护理,经常更换内衣,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每日两次预防感染.3、呼吸肌麻痹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误吸,主要做法是:在床睡觉或休息时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保持病人的皮肤和床单为清洁干燥,给予气垫床,防止压疮4、饮食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进食要慢防止呛咳,教会患者和家属按顺时针即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5、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进行解四、心理护理1.就是早期护理患者突然遭受打击,往往心理负担重,压力大加之交流费力,心情愈发抑郁或烦躁,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热情,关心体贴病人2.针对个体情况用科学的语言耐心细致的卫生宣教,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本病的性质及发展,从而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树立坚强意志,同时取得家属的最大配合。
3.对于复发病例,更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多与患者交流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五、健康教育言语要通俗易懂,与家属加强沟通,使其明白患者的康复效果与他们有直接关系,为患者创造安宁,舒适的家庭氛围1、加强锻炼、防止感冒、保持足够的营养、增加抵抗力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3、避免饱食、长时间热水浴、吸烟、紧张、焦虑、减轻心理压力4、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保证充足睡眠。
多发性硬化 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多次缓解与复发的神经功能障碍。
一、自我观察要点是什么1. 避免诱发因素:约半数病人存在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过度劳累和应急、外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紧张、寒冷等均可诱发。
2. 注意休息:急性复发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应给予足够卧床休息,避免各种增加疲劳的因素。
缓解期保持生活规律,坚持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感冒 过度劳累 劳逸结合鞘保证足够休息3. 避免致使体温升高的因素:勿使用热敷,洗澡时水温不可过高。
4. 避孕:该病在分娩后3个月左右易复发,因此女性病人首次发病后2年内应避孕。
二、科学用药1. 急性发作时,首选糖皮质激素,有减轻炎症、水肿及免疫调节作用,常采用大剂量短期疗法。
2. 口服激素治疗时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减量或突然停。
3. 应用β-干扰素常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可持续24~48小时,2~3个月后通常不再发生;部分病人可出现;严重时可致肝损害、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发现就医处理。
注射用药不良反应 洗澡水温不要太高哦 首次发病后2年内避孕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 饮食上注意(1)宜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清淡饮食。
(2)予摄入足量的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
(3)补充足够的液体摄入,每天约2500ml。
(4)吞咽障碍的应给予软食或糊状食物,必要时留置胃管预防误吸或窒息。
2. 保证安全和舒适(1)提供安全、方便的环境:地面保持平整,防滑、防湿;日常用品如纸巾等定位放置于床旁,方便随时取用。
(2)保持活动范围内灯光明暗适宜:在眼睛疲劳或复视时,尽量闭眼休息或双眼交替休息。
(3)尿失禁病人应注意外阴部清洁、干燥,勤换洗;学会观察尿液颜色和性质,预防尿路感染。
保持地面平整防滑睛疲劳或复视时,闭眼休息3. 适当运动(1)配备手杖等必要的辅助用具,以增加活动时的安全性,卧床休息期间,保持舒适体位,勤翻身以免形成压伤。
多发性硬化症护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肢体无力、麻木、视力减 退、大小便失禁等。
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物 理治疗和心理支持。
减轻疼痛和不适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饮食护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 全谷类和肉类等。
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和应对策略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症状、治疗及护理要点,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均衡和 热量摄入
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运动锻炼计划,增强 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良 好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01 多 发 性 硬 化 症 的 护 理 02 管 理 病 情 发 展 03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04 护 理 人 员 的 角 色 与 职 责 05 患 者 和 家 庭 的 参 与 和 支 持
定义: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 系统的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导 受阻。
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 有关。
控制糖分摄入:减 少糖分摄入可以降 低血糖水平,减轻 炎症反应。
避免加工食品和高 脂肪食品:这些食 品通常含有高热量 、高盐和高添加剂 ,不利于身体健康 。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重要 的营养素,但摄入 过多会增加肾脏负 担,应根据个人情 况适量摄入。
坚持规律运动, 增强体质
选择适合自己的 运动方式,如散 步、游泳、瑜伽 等
治疗、职业治疗等
饮食调整:选 择健康食品, 避免高脂肪、 高糖分、高盐
多发性硬化医疗健康宣教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临床特点。
由于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和倾向于年轻人罹患。
【危险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家族易感性。
【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特别是口服激素药,告知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减药,指导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使用β—干扰素的患者,告知药物的作用及常见副作用,如消化道溃疡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血电解质异常等情况。
【饮食护理】宜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清淡食物,并维持足够的液体摄入(每天约2500ml)。
饮食中还应含有足量的纤维素,以预防便秘。
【日常护理】1、急性期卧床休息为主,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持肢体功能位,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活动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安全措施,适当防护,注意安全。
3、心理护理主动关心病人,加强护患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4、肢体感觉异常的护理:预防烫伤:洗漱时注意水温测试,比正常感觉的水温低2℃为宜;禁用热水袋。
穿宽松棉制衣服,以防止束带感加重。
凉水擦拭四肢以减轻烧灼感。
给静脉输液时选择感觉相对完整肢体的大血管。
5、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排便困难的护理:饮食种类应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而利于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运用排便刺激法诱导排便,即排便前先使用开塞露,再协助患者坐在便器上利用重力排便。
(2)排尿异常的护理:留置导尿管协助排尿,注意定时夹闭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病情,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本病的病因,病程特点,病变常累及的部位,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目的、方法以及预后。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MS的主要临床特点。
病变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以及小脑。
MS女性多发,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4-2):I o MS的发病高峰在20~40岁间。
【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反应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硬化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①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在病灶的小血管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其中可发现免疫系统被激活的细胞证据。
②用髓鞘碱性蛋白免疫动物制成的实验室动物模型即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改变十分相似。
③多发性硬化患者周围血液中T辅助细胞数量增多,T抑制细胞数量减少,提示免疫调节异常。
④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IgG指数或24小时合成率升高。
2.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已陆续从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出多种高滴定度的病毒抗体,如单纯疱疹病毒、流感C病毒、犬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等,但至今尚未从多发性硬化患者组织中分离或培养出任何病毒。
3.遗传因素多发性硬化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倾向。
一级亲属患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大12~15倍,异卵双生子患病一致率为5%~15%,单卵双生子患病一致率高达25%~50%°4.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离赤道越远,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越高,与高纬度寒冷地区有关。
如果在15岁之前从低发区迁移至高发区,其发病率增加;如在成年后移民,则保留其低发病率,反之亦然。
这提示了致病因素的影响在15岁之前已经获得,可能与日照、气温、饮食习惯、感染等诸多环境因素有关。
5.发病诱因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常见的是着凉和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多发性硬化症护理规范 (2)

03
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治疗与
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
长期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
早期治疗
在疾病早期开始治疗,可以更有 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和残疾
的风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免疫抑制治疗
使用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对神经组织的 攻击,如干扰素β和醋酸格拉替雷等 。
抗炎治疗
针对症状的治疗
使用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疲劳等症 状。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药 物治疗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护理
01
免疫抑制治疗副作用
免疫抑制治疗可能导致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反应、间质性肺炎等副作
多发性硬化症护理规 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 多发性硬化症概述 •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原则 • 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 多发性硬化症的饮食护理
目录
• 多发性硬化症的并发症预防与护 理
•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 长期护理
目录
01
多发性硬化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 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病灶多发,病程中反复发作。
家庭支持
建立家庭支持网络,为患者家 庭提供情感支持和互助交流的
平台。
医疗援助
协助患者获取医疗援助,如医 疗费用减免、药品补贴等。
教育与培训
开展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 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患者的 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措施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措施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其特点是多发性病灶和间歇性病程。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康复、心理支持等综合性措施。
一、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病变的形成和进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 免疫调节剂: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因此,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该病的重要药物。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甲泼尼龙等,可以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来减缓病情进展。
2. 症状治疗药物: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疲劳、抑郁等症状,针对这些症状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比如,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控制,疲劳可以使用兴奋剂类药物进行缓解。
3. 补充治疗药物: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维生素D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骨骼健康,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
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1. 物理疗法: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常常伴有肌肉无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物理疗法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来改善肌肉功能,增强患者的协调能力。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理疗、推拿等。
2. 语言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困难等问题,语言治疗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发音和口腔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 职业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往往需要重新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职业治疗可以通过培训和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辅助设备和技能。
三、心理支持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因此,心理支持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支持方式:1. 心理咨询: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困惑,获得安慰和指导。
多发性硬化护理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 球菌疫苗,以预防感染。 避免暴露在极热或寒冷的环境 中,这可能会加重症状。
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注意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定期检查和随访医生,及时Fra bibliotek整治疗方 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管理
接受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应对 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使用辅助设备和辅助工具,如助行器和 轮椅,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处理
急性发作处理
在急性发作期间,及时就医并 遵循医生的建议。 加强休息和适当活动,避免过 度劳累。
急性发作处理
控制疼痛和不适感,如可以使用非处方 药物缓解症状。 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按时服药,注意 药物副作用。
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
保持健康的饮食,摄入足够的 营养,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 肪和糖。 增加体力活动,适度锻炼,提 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生活方式管理
控制压力,通过放松技巧、冥想和休息 来减轻压力。 确保充足的睡眠,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
症状管理
症状管理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和减轻 疾病症状。 物理疗法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 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功能。
多发性硬化护 理
目录 概述 生活方式管理 症状管理 急性发作处理 预防措施
概述
概述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神经系 统疾病,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 系统造成损害。
MS的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感觉 异常、疲劳等。
概述
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接受适当的护理 对于管理多发性硬化很重要。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 多发性硬化症概述 •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原则 • 多发性硬化症的并发症护理 • 多发性硬化症的预防与控制
01多发性硬Βιβλιοθήκη 症概述定义与特征定义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简称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 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 响大脑、脊髓和视神经。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MS的症状多样,包括视力障碍、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平衡障碍等,且症状 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诊断
MS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如 脑部MRI和脊髓液检查。
02
多发性硬化症的护理原则
心理护理
01
02
03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 系,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药物治疗与护理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 用、用法、注意事项及可 能的副作用。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 常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多发性硬化症的并发症护理
肌肉无力与痉挛的护理
定期评估
康复训练
定期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痉挛程度,以 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按摩、运动等 ,以缓解肌肉无力与痉挛。
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以预防肌肉疲劳和痉挛的发 生。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肌 肉无力与痉挛,如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 物等。
多发性硬化患者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患者健康教育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多在成年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一、常见病因、诱因:1、病毒感染:本病最初发病或以后的复发.常有一次急性感染。
2、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二、症状、体征:多数患者起病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男女患病之比约为1∶2。
以亚急性起病多见,临床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
空间多发性是指病变部位的多发,时间多发性是指缓解-复发的病程。
临床上以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眼部症状、共济失调、精神症状等表现为主。
三、健康教育:1、做好心理疏导病人一般以中年人为主,突发一个活多个肢体无力、单眼或双眼实物模糊等症状。
对病人打击很大,容易焦虑、暴躁,很多因治疗达不到预期目标或疾病反复复发而出现抑郁、悲观。
本病需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费用较高,也会引起患者负面情绪,需做好相关指导。
向病人详细讲解有关知识,让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主动调整心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制定肌肉康复锻炼计划。
2、疾病知识指导该病进展快,需指导家属学会密切观察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鼓励病人勤翻身,预防压疮。
置肢体于舒适功能位,减少痛感。
3、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忌食辛辣、海鲜等食品,戒除烟酒。
因肌无力活动减少,且服用激素使骨质脱钙而疏松,要多食含钙食物(如大豆、牛奶等),并适量补充钙剂。
如有吞咽困难,应抬高头位,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当患者需要喂食时,要注意速度及温度。
当患者需要鼻饲时,要注意有足够的营养。
4、康复锻炼病情稳定后,指导家属及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5、疾病预后多发性硬化患者预后一般尚可,可存活20~30年,但部分年轻患者难以接受,所以平时应避免寒冷,注意预防并积极治疗感冒或感染。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一、概述多发性硬化是一种青壮年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机制和病毒感染可能在脱髓鞘过程中起致病性作用。
[临床表现],精神症状以欣快色彩较多见,情绪易激动,或强笑、强哭,记忆力减退、认识欠缺或智力减退,晚期致痴呆。
突发性眩晕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发作时伴眼震与呕吐。
感觉障碍早期最常见麻刺感、麻木感,也有束带感、烧灼感、寒冷感或痛性感觉异常。
疼痛是早期症状,多见于背部、小腿部与上肢。
通常深感觉障碍明显,严重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与假性指划动作。
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手部动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颤及下肢易绊跌常见,也见言语讷吃与痛性强直性肌痉挛。
病程进展至后期痉挛性截瘫明显,致走路不能,伴有感觉和大小便障碍。
[特殊检查] 脑脊液检查。
[治疗要点] 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二、护理诊断1、便秘与痉挛性截瘫有关。
2、尿潴留与痉挛性截瘫有关。
3、有外伤的危险与精神症状及运动功能与感觉障碍有关。
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5、疼痛与感觉障碍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与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关。
三、护理措施1、营养支持进低脂肪、富含亚油酸及维生素的食物,予丰富纤维素,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2、用药护理指导病人严格按医嘱服药,防止突然停药所致“反跳现象”等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有无骨质疏松、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消化系统并发症。
3、活动与休息轻症者下床活动、重症者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勿单独下地活动,生活上细心照顾,防止烫伤。
4、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注意安全,勿使病人自伤,给精神安慰,协助解除顾虑;因使用激素引起自我形象紊乱,应予安慰,并告之是药物使用后的正常反应,停药后会恢复体形。
5、健康教育(1)避免诱因,如外伤、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发性硬化健康宣教

遗传因素
01
多发性硬化 是一种遗传 性疾病,具 有家族聚集 性
02
遗传基因与 环境因素相 互作用,影 响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
03
遗传因素可 能导致免疫 系统异常, 增加多发性 硬化的风险
04
遗传因素可 能影响神经 系统的发育 和功能,增 加多发性硬 化的风险
4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内容
01
多发性硬化的定义和 病因
04
多发性硬化的预防措 施和生活习惯调整
02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和 诊断方法
05
多发性硬化的心理支 持和康复治疗
03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方 法和药物选择
06
多发性硬化的医疗资 源和社会支持
健康教育方法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册、宣传单页等 资料,介绍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等
讲座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节炎等
6
代谢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糖 尿病等
辅助检查
01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02
脑电图(EEG):检查脑电活动,判断病变部位
03
诱发电位(EP):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判断病变程度
04
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判断有无炎症或感染
0 5 血液检查:检查免疫球蛋白、血常规等,判断免疫功能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社区支持:与社区合作, 为患者提供社区支持和服 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定期 进行身体检查, 监测疾病进展
调整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运动、 作息等生活习惯, 以适应疾病需要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偏瘫等障碍时要给予患者功能位,定时翻身、按摩和被动活动肢体,注意肢体保暖,防冻伤、烫伤。
2.饮食护理:选择软饭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患者需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有吞咽困难患者,进食时应缓慢,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3.病情观察:注意防止误吸、肺炎、压疮的发生。
4.用药护理:急性期多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药物,向患者介绍用药的方法和用药后作用,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5.基础护理:依据患者需求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要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专科护理:1)躯体移动障碍:①鼓励患者尽量多下床活动,每天进行四肢活动锻炼。
②给患者创造安全良好的休养和锻炼环境以及必要的辅助设施。
③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锻炼方法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视力障碍:①指导患者出现眼睛疲劳或有复视时,尽量闭目休息。
②为患者创造便于日常活动的环境,如使用大字的阅读材料和书,呼叫器置于患者手边等。
③必要时给予帮助。
3)排尿异常:①监测尿量,必要时导尿。
②指导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与步骤,教会其正确的排尿方法。
③保持尿道口或会阴部清洁,每天擦洗消毒,及时更换床单、被褥。
④告诉患者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7.安全护理:跌倒/坠床危险防范:1)患者睡觉时加床挡。
2)活动时有人陪同。
3)穿防滑的鞋子。
8.环境护理:1)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和生活环境,将常用物品如餐具、水、呼叫器、便器置于患者伸手可及处。
2)对有视力下降、模糊的患者提供适当的电源,将常用物品置于患者视力范围内。
9.心理护理:1)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要并倾听患者的感受,对其给予帮助。
2)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激素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并告知药物引起的肥胖是可逆的。
多发性硬化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健康教育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失去被覆盖的髓状物质,从而干扰神经信号的传导。
这个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身体自身的神经组织产生异常反应而引起。
多发性硬化通常会出现多个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多动症、肌无力、感觉异常、视力受损、平衡困难和认知障碍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且有时可能会呈现间歇性的发作和缓解。
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来说,积极管理和控制症状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健康状况的建议:1.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摄入平衡的营养物质,避免高盐、高脂肪和处理过的食物。
保持适量的运动和体重控制,戒烟、限酒并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 应对压力:压力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方式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瑜伽、冥想、艺术创作或寻求心理咨询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并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理疗、运动治疗和按摩等。
4. 药物治疗:针对多发性硬化的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的进展。
患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
5. 寻求支持: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可能会面临身体和情感上的挑战。
加入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都可以帮助提升心理健康。
6.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并提供独立性和功能性的训练。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康复护理师的指导。
总之,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负担较大且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
通过采取合适的健康生活方式、寻求药物治疗和寻求全面的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患者的症状和需求都各有不同,因此重要的是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院神经内科多发性硬化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神经内科多发性硬化患者健康教育【概念】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病灶部位的多发性及时间上的多发性,也就是反复多次发作与缓解的病程。
临床表现为头晕、复视、麻木、瘫痪、走路不稳等。
【临床表现】MS的发病年龄多在15~50岁,2/3的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男女比例为1:1.9 ~2.1,临床表现不一,MS 病变可以累及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的白质。
MS是一种脱髓鞘病,故常出现白质受损的表现,常见症状体征有肢体瘫痪、无力、沉重,感觉障碍,平衡失调,视力缺损、复视,进行性无力,急性脊髓炎,疼痛,束带感,局部发凉,情绪异常,Lhermitte 征,面部感觉障碍,阵发性瘙痒,构音障碍。
【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急性期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IgG 寡克隆区带在病变早期出现,y-球蛋白增高。
2.视觉、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诱发电位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躯体感觉、视觉、听觉等传导通路上可能病变。
3.CT扫描:主要变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内多发的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
【重点观察内容】1.暴发性肢体疼痛和强直性痉挛:若患者表现心慌、胸闷、麻木及烧灼感,多为发作前先兆,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医嘱服用卡马西平制止或减轻发作。
对于发作性症状应详细记录发作的特点、部位、时间及次数。
2.有无体象障碍:如患者平卧,却认为是坐臣卧姿势或感到瘫肢不与躯干相连,自觉躯体漂浮在空中等,致使患者心理恐惧。
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给予精神安慰并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3.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会使患者产生水钠潴留、血压增高、血糖升高、尿排钾增多、肌无力、胃酸分泌增多,导致消化道溃疡,也可引起精神兴奋、烦躁失眠,若有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如应用对胃肠道刺激性药物时嘱患者饭后15~20min 服药,遵医嘱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沙莫替丁),以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
护理小讲课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

临床分型
诊断注意事项
1、脑脊液检查、磁共振成像、诱发电位三项检查对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
1
1.1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是急性MS的首选治疗 方案。 1.2 原则为大剂量、短疗程。 1.3 对激素无效者或处于妊娠或产后阶段,可选择血 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大量免疫球蛋白但疗效尚不明确。
1.2、疾病危重期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鼓 励下床活动,预防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 发生。
2.饮食护理
2.1 指导患者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 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2.2 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时,进食应太高床头、 速度宜慢,观察进食情况,避免呛咳,必要时 遵医嘱留置胃管、并进行吞咽康复锻炼。
10.心理护理
10.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知识,鼓励 患者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0.2 关心、安慰患者,减轻恐惧、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11.健康指导
11.1 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有规律。 11.2 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 态,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和应对疾病的信心。 11.3 避免紧张和焦虑。 11.4 鼓励进行康复锻炼,以保持活动能力, 强度要适度。
多发性硬化的概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 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疾 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近皮质、 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 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多发性硬化病因
1、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
MS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MS与儿童接触 的某种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有关,曾高度怀疑 一些病毒如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HIV6)、麻疹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但 从未在MS患者脑组织证实或者分离出病毒。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关键词】并发症;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及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有缓解、复发或加重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多以肢体无力,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失明、感觉异常、复视、共济失调、智能或情绪改变为首发症状,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的症状再发。
严重者可引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直接威胁生命。
感染、外伤、拔牙、妊娠、分娩、过劳及精神紧张等均可诱发或引起MS复发,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1.预防并发症的指导积极防治感染,指导患者避免受凉,提高身体素质,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可用食醋熏蒸防止病毒感染,避免过多出入公共场所,因上呼吸道感染为空气飞沫传播,应戴多层口罩防感染,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跑,可增进体质,增强抗感染能力;一旦感染扁桃体炎、鼻窦炎、感冒等应尽早消除感染状态,减少MS的复发。
减少诱发因素:指导患者避免感染、外伤、过度劳累、紧张、预防拌种、寒冷刺激、热疗等引起复发的因素。
2.用药指导规律使用激素治疗,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的必要性和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及应激性溃疡,正确掌握剂量及服药时间,切勿私自停药、换药、减量,定期门诊复查。
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注意防止过敏反应,护士应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等,输注时控制滴数,加强观察,出现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及处理。
3.生活指导3.1防跌倒首先向患者和家属耐心做好安全防护的宣教工作,保证患者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如保持足够的照明,通道通畅无障碍,Et常用物放在固定易取的位置,做好生活护理的每一个环节,必要时加放床栏,防止坠床。
告诉患者眼睛疲劳或复视时,尽量卧床闭眼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多发性硬化症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发病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鼓励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
进食要慢,防止呛咳。
3.用药护理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感染、骨质疏松、低钾、低钙、精神兴奋等药物不良反应;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注意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4.心理护理多发性硬化病程长,具有复发-缓解特点,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观察感觉、运动、协调及平衡能力、视觉损害程度。
注意排尿状况,必要时给予导尿。
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吞咽困难等及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6.基础护理视觉障碍、感觉障碍时,外出要有陪伴,经常检查感觉障碍部位有无损伤,保证患者安全;对于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潴留、尿失禁患者,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遵医嘱行膀
胱冲洗,会阴护理;加强翻身、叩背、雾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劳累、感染、创伤、应激等,应保持室内安静,减少疼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急性发作或复发期卧床休息,不宜长期卧床,鼓励患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活动,避免疲劳、感染、精神创伤、外伤等诱发因素。
2.饮食指导低钠、低脂肪、低糖,富含钾、钙及维生素的食物,有吞咽困难者鼻饲流食。
3.药物指导讲解激素的不良反应,指导规范使用激素的注意事项,如服用激素要严格遵照医嘱,不能随意减量或增加剂量。
时间要充分,剂量要充足,减量或停药,不宜过快。
服用激素的同时,需服用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及钾、钙剂等。
4.心理指导多发性硬化病程长,具有复发-缓解特点。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勇气,能积极配合治疗。
5.康复指导指导膀胱功能障碍者定时排尿,以促进膀胱括约肌功能修复。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机体免疫力。
6.复诊须知病情反复或有新发症状出现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