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的历史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后的乌克兰,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与民族问题及国际关系问题一直互为因果, 反馈震荡。因经济危机导致的人民不满引起了政治动荡, 经济、政治的不稳定又使国内的东西族群对立加剧, 继而引发国际上西欧与俄罗斯对乌克兰影响的较量, 而这些矛盾又进而影响到经济治理, 使乌克兰经济衰退延长、复苏乏力、改革受阻、积弊日深, 成为一个难以摆脱的怪圈。

经济:独立后, 伴随着转轨进程的推进, 乌克

兰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乌克兰的绝大多数企业过去都

在苏联一体化经济结构中运作, 原料、能源

来自俄罗斯与其他共和国, 而产品给出数据,表格,不同国家

除了供应他们外, 自己消费与向国际市场出口的能力

都很低。独立后的你不给我我不给你导致这些企业

陷于瘫痪,尤其是重工业、大型国企集中的乌克兰东

部、南部地区, 过去经济更发达、生活更好, 但因一体化

程度更高, 独立后经济滑坡更甚, 偏偏这些地方是历史

上属俄时间最久、俄罗斯人最集中、与俄罗斯的传统联

系最紧密的地方。这里的人民政治上他们受到西部的

压制, 经济上临近的俄罗斯地区原来不如他们, 现在却给出东西方解体前后经济变化比他们过得好, 这叫他们怎么能不亲俄呢?

西乌克兰各州在苏联时期工业化程度较低, 生活也不如东部,

但正因为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 苏联解体后受影响相

对较小。而他们相邻的波兰、捷克与匈牙利又恰恰是

中东欧经济转轨最成功的国家, 经济复苏快, 人民生活好。特别是历史上长期作为乌克兰宗主国的波兰更是转轨国家成功的典型, 这不能不对西乌克兰人产生吸引力。

两种倾向:加入欧盟,享受西方文明,搭乘欧盟经济快车。

倾向俄罗斯,寻求俄罗斯的帮助。

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幅度的提高, 而政府官员及其子女或亲属则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大搞腐败活动, 中饱私囊。

总结:经济因素造成社会动荡,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政治:苏联时期,乌克兰已加盟共和国身份加入苏联,而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共产党掌握全部领导权,这使得乌克兰的政治架构至于整个苏联的政治架构之中。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进行了以政治自由化为手段、以多党制为基础、以三权分立为目标的政治改革。但是, 围绕总统、议会和政府之间权限的划分问题, 各派政治力量一直存在尖锐矛盾和斗争。此外, 在政治改革的过程中, 乌克兰各政党的领导人和政治家注重的仅仅是政治改革的形式及速度, 对西方民主是否符合本国国情等问题并不关心。这些使得乌克兰的政治架构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由于国家发展缺乏原则性共识和根本方向,更兼西方势力无所不在的渗透,政权十年三变,经济社会崩盘,国家失去基本稳定,社会公众茫然无措,政策体

系支离破碎,民生福祉更是无从谈起。各位执政者照片及政策

总结:balabalabala

民族矛盾(或者说是东西部之间的矛盾):就内部因素而言, 不断恶化的民族矛盾是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

给出分布图

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遭遇。自古以来, 乌克兰一直处于分割的状态。东部地区从1654 年起一直在俄罗斯的版图内, 而西部地区则在14 世纪至1939 年期间始终处于波兰等国的势力范围内。在民族构成上, 东西部地区也有很大差别。乌克兰族占全国总人口的70 %以上, 主要生活在西部地区;俄罗斯族占22 %左右, 主要生活在东部地区。西部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 而东部居民则信奉东正教。不同的历史遭遇使东西部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出现了很大差异。在对外关系方面, 东部与俄罗斯的联系千丝万缕,而西部则亲近波兰、欧洲和美国

乌克兰西部地区, 这里是乌克兰民族精神的发源地, 属俄时间最短, 居民中乌克兰族的比

例最高, 历史上反俄斗争最激烈。西部乌克兰对俄罗斯具有历史积累的安全疑虑。

乌克兰的东部与东南部居民主要是讲俄语的俄罗斯人,信奉东方正教,与俄罗斯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宗教背景。

乌克兰独立以来,其西部地区对欧盟、北约有很深的入盟和入约的心结。同时,乌克兰对俄罗斯既离不开,又有保持警惕和拉开距离的心态。东部、东南部乌克兰,在民族、语言、宗教和经济上,都与俄罗斯有密不可分的情结

国内东西地区文化传统、语言环境、心理归属迥然不同,冲突、动荡甚至分裂似乎是其无法摆脱的地缘“宿命”

苏联类型国家民族政策的特点之一是不尊重你的人权, 却比较尊重你的文化, 它根据不同

的政治需要、甚至仅仅是根据领导人的喜好, 有时固然搞强制同化, 有时却也搞人为的/ 异化。但是, 在东南部俄罗斯人聚居区( 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等地) 划归乌克兰后, 乌克兰文化在当地影响的增加却的确是苏联当局鼓励的。乌克兰人并不会因此感谢苏联, 俄罗斯人却因此埋怨苏联。这种两边不讨好的做法不但使两边对联盟都增加了疏离感, 造成政治高压消失后的联盟更难维系, 而且也助长了独立后乌克兰独立后的东西矛盾

苏联时期,在高压的政治制度下(如民族清洗运动等),这些民族矛盾都得以压制,苏联解体后,民族矛盾便日益凸现出来,尤其是西乌克兰对欧洲的亲近与东乌克兰队俄罗斯的亲近更是一大矛盾。同事苏联时期对乌克兰民族的的一些清洗,打压(如导致的乌克兰大饥荒)更是引起民族之间的仇视。

总结:民族矛盾比作弹簧,苏联时期使得弹簧一直在蓄力,苏联解体后弹簧反弹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国际局势:冷战时期, 乌克兰被视为前苏联的“陆上堡垒”和抵御北约的海上入侵的战略前沿。冷战结束后, 乌克兰成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缓冲区, 也是俄罗斯抵御北约东扩的天然屏障或缓冲地带。此外, 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就建在乌克兰境内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乌克兰还是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石油的中转站。可见, 在乌克兰确立一个亲俄罗斯的政权对俄罗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俄、美、欧三方争夺乌克兰的战略地位的另一个因素与欧盟扩大和北约东扩有关。苏联解体后, 俄的地区性影响不断衰落。与此同时, 原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相继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俄罗斯对西方的进逼持有戒心俄罗斯的忧虑所在正是美、欧希望达到的目的。换言之, 美、欧支持尤先科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乌克兰在尤先科的领导下能成为“一个可以抗衡俄罗斯帝国复苏野心的重要国家” ,而乌克兰政府的政治立场又是左右摇摆,收到西方与俄国的极大影响。(从各界政府对两方的态度即可看出)外交策略在各个方面都收到限制,更加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东西摇摆的困局与宿命_乌克兰政局动荡的外交史分析_杨闯》(参考书籍)

给出战略地图;

给出美国,西方,俄罗斯对乌克兰经济援助的表格,对比

给出乌克兰队俄罗斯依赖程度(经济)的表格

总结:盲目西化极易导致后发国家难以愈合的转型之殇

在理论、制度、道路上毫无主见和定力,又

在狭小的战略空间内集中了美国的全球主张,俄罗斯的雄心勃勃,欧盟的扩张冲动等最强的利益争夺者,这些都是乌克兰政局不安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