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一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产权的性质
产权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营运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内 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性质。
1) 特定财产的特定权利只能有一个主体,是甲的,就不是乙 的。一个主体要阻止别的主体进入特定财产的领域,以保护其 特定的财产权力。这就是产权的排他性。如果没有这种排他性, 不管是否是某一财产的主人,都可以一样地占有、支配和使用 该财产,就无所谓产权,也没有界定产权的必要。
列宁指出:“如果生产中的关系阐明了,各个阶级获得的产品份 额也就清楚了,因而,‘分配’和 ‘消费’也就清楚了。”(列 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 卷,第167页)。
(二)说明: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学
研究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侧重于研究基本生产关系旨在批判资 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为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代替的必然性 的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
重点:掌握生产关系的内容;理解人类社 会发展客观规律
难点:所有制与所有权;产权的含义、性 质和内容
【教材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所有制和产权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人类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
(人们利用劳动资料去改变劳动对象, 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劳动过程。
其中前四个产权反映了所有制主体的权利和职能, 合起来简称为“四权”。“四权”加上相应的收 益权,就构成了全部的产权、财产权利或财产权。
2.狭义的所有权与产权的联系和区别
1) 联系:
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所有权就不存在产权问题;
产权是所有权派生的经济权利,没有产权则所有权的权益无法实 现;
费过程中的关系。
二、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考察
(一)研究生产关系,不仅要考察生产一般,而 且要考察其本质差别。
“而忘记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 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在。”(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
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差别来考察,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 料所有制问题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马克思 、恩格斯“特别强调所 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再次,产权制度通过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状况,调节 微观经济运行。
其一,设置产权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一种配置,而一种稳定 的产权结构也会形成相应的资源配置状况。
其二,产权的变动会改变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间的配置, 改变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从而改变资源配置状况。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 相互关系。(见教材第20页)
它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生产资料归 少数剥削者私人所有,就会产生统治与服从、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共所有,就会形 成人们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 的分配形式。而分配还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同时, 人们的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对生产资料 所有制也起反作用。
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 必要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在生产中要发生两种关系: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对生产关系内容的研究,涉及三个角度
一、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
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
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
2)区别:
从所有制层面把握:狭义所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 现,表明财产的归属权利,即财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谁来收 益的生产关系。
产权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范畴,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在财产营运 中的权利关系,是指界定各经济行为主体占有和运用财产的权利 边界和运行规则,即各经济行为主体涉及权利关系时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责利关系。
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体现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制、分配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生 产关系,而且这种基本生产关系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 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以及 在相应体制框架下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 的必然结论
2)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 经济关系
3)产权对主体要有经济意义(收益)
(补充)5.产权和债权的区别
产权和债权是两种不同的财产权。
第一,它们形成的途径不同。产权是投资形成的,而债权 则是通过借贷形成的。
第二,它们的权利内容是不同的。产权的权利内容是对财 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支配,而债权的权利内容只能是 要求债务人履行还债的义务,不能因此去占有、使用债务 人的财产。
2) 产权与产权之间必须有明晰的界限和数量限度,否则,权 能的行使无法有效地进行,无法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无 法降低交易成本。
3) 权能行使具有可分工性和利益的可分割性。
产权的不同权能可以由同一主体行使转变为不同主体分工 行使,就是权能的分解;相应的利益分属于不同的权能行 使者,就是利益的分割。权能分解是整合各个产权主体利 益关系的需要,利益分割是权能分解的必然结果。
当然,债权与股权的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当企业资产不足 以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时,债务人就成为实际上的剩余索取 者。也就是说,企业破产的临界点就是企业控制权在股东与 债权人之间转换的临界点。
(二)关于产权制度
1.产权制度的含义 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
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划分、确定、界定、 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产权制 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和经济制度结构中 的一个运行层次。
4)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转手和交易。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以产权的排他性、有限性和可分解性为 前提的。只有排他性的、边界清晰的、可以分割并可计量 的产权才有可能和有必要进入市场交易。
4. 产权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的主要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详见教材第21——22页)
1)个人、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性占有 或归属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1——7章)
主要包括: 研究对象、商品理论、货币理论、 资本的运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竞争与垄断等
【第一章教学要求】
了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两种关系;
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补充)7.债权和股权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债权和股权都属于产权关系。
2)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不同。
就债权而言,资本所有者享有固定收益权,正常情况下不承 担企业经营风险,相应地,也不施加对企业的监督控制;
就股权而言,资本所有者只享有企业收入在扣除各种固定的 合同支付后的剩余索取权,承担经营风险,相应地也享有对 企业的监督控制权。
(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权利,不包括无体财物如发明或著 作等知识产权。而产权包括有体产权和无体产权,因此产权 概念的外延要比物权宽泛。 2)所属范畴不同。物权是法学范畴,意义在于界定特定财物 归属权的法律地位。产权属于经济学范畴,产权从经济学上 把握,其意义在于各种经济权利如何在经济关系中体现和在 不同权能上实现。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的含义
(见教材第20页) 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
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 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一)关于产权 1.产权涵义----对财产的所有权 (见教材第21页)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产所有制关系受到正式规 则(包括法律规则、社会契约和组织规则)和非 正式规则(包括人们的文化传统、习惯和道德规 范)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分别表现为狭义 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2.生产与交换的关系(生产性质决定交换性质;生
产发展决定交换发展)
3.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生产水平决定可分配数量;
生产社会性质决定分配的社会形式)
(详见教材第17——18页)
(三) 研究的是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政治经济学 不仅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而且研究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二)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就是由四个环节 组成的有机整体。(见教材第16——18页)
四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A.生产起决定和主导作用
B.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
构成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决定消费;反过来消费决定
生产)
马克思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 内部的差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一)四环节各自的定义 这里的生产,指狭义的生产,是直接的生产过程。它是生
产总过程的起点和决定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 费的中间环节。分配是指社会对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是 指人们互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 只有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消费是指人们 消费物质资料以满足各种需要,它是生产总过程的终点。
2.产权制度的意义
产权制度通过发挥其激励和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 能以及收入分配功能,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和微观经 济运行。
首先,产权制度能够通过权能分解和相应的利益分 割对经济当事人产生激励作用。
任何一个经济主体,有了属于他的产权,不仅意味 着他有权做什么,同时也意味着他能获取什么样的 收益。这样产权制度能够通过权能分解和相应的利 益分割对经济当事人产生激励作用。
其次,产权制度通过权能和利益界区的设置对经 济当事人的经营行为产生了约束作用。
任何一种产权都是有限的。产权的有限性决定了 产权的权能空间和利益分配是有界区的。当产权 制度确认和保证经济当事人可以在某种范围或以 某种形式做什么和得到什么的同时,也界定了他 们的权能和利益的边界。如果他们的行为超出了 制度界定的范围,获取了不该得到的利益,就是 越权或侵权,将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产 权制度通过权能和利益界区的设置对经济当事人 的经营行为产生了约束作用。
第三,它们承担的风险不同。产权要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 经营不善,所有权人不仅得不到投资回报,而且还可能赔 本,甚至承担无限责任。而债权则不承担这样的经营风险, 债务人经营亏损,仍须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
(补充)6.产权和物权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产权和物权都是有关特定财物的归属权。
二者的区别在于: 1) 指向不同。所谓物权顾名思义,是指直接支配有体财物
三、从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的层次考察
生产关系本身又是分层次的,不仅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四个环节,而且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其中存在着“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即“派生的、 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 产关系。”(马克思:《〈政治经
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第112页。)
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生产关系即基本经 济制度的传统;
另一方面,现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毕竟面临着不同于马克思和恩 格斯当年的历史任务,要研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就要求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基本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 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仅要研究经济关系的本质,还必 须研究经济现象形态;不仅要研究社会经济的质和规定性,还必 须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要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就不 仅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各种具体实现形式, 还必须研究生产关 系表现的人与物的关系, 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经济有 序运行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