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与童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心与童画
作者:席慕蓉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09年第22期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生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张图。
这次老师让他们自己选题目,所以,他先画了一张大桌子,旁边摆了四张椅子,桌上有四副碗筷,还有好几碟菜,有鱼、肉,还有一些圆圆的豆子,都还冒着热气。
老师在慢慢地巡视,每走过一次这个男孩的身旁,画面上就新添了一些东西:妈妈站在桌旁了,手里还捧着个大汤碗。再过来,爸爸在门口出现了,提着个很大的公事包,旁边有两个小孩子举着双手,大概是欢迎爸爸下班回家的意思。最后,男孩在饭桌的上方画了一个很大的灯,灯周围还画了很多条表示发光的线条。
老师站在他身旁微笑端详,想着这孩子真是有个和乐的家庭。那样满满一室的温馨都从他笔下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根又粗又圆的黑蜡笔,从画的上方开始,一笔一笔地涂了起来,涂上一层厚厚的黑色,又用力又严密地,把刚才用心画出来的甜蜜与温馨的画面完全遮盖住了。
老师不禁一惊,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孩子心里有些什么偏差了呢?他不禁大声地问了出来:
“为什么?为什么要涂掉?”
孩子抬起红红的小脸向老师一笑:
“停电了啊!”
唉呀!可不是吗?从孩子顽皮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得意!可不是吗?有什么能比这样画画还痛快的事呢?在他的小小世界里,他做了一次绝对的主宰,把实际生活里停电所带给他的特殊经验重新经历了一次,在已经完全被涂黑涂脏了的画纸上,藏着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出来的快乐和秘密,所以,在他的小脸上,才有着那样顽皮与得意的笑容。
一直很喜欢这个听来的故事,讲述给我听的就是那位老师。我也常会转述给我的学生听,而每一次,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能够完全了解那个小男孩的快乐,也因此都能够分享他把画面涂黑了之后的那种兴奋与得意。
当然,我并不是要每个小孩都来把画涂黑涂脏,我也不是要老师对孩子完全不加以指导。我只是认为: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心灵的陶冶,孩子在绘画的过程里得到一种专注与表现的快乐。所以,希望孩子画一张好画或者指导孩子画一张好画都只是教育上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真正的目的不在作品上,不在那一张张单薄的画纸上;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在孩子的心上,在一颗又一颗纯真与柔软的心里,希望他们能从这些学习与表现的经验和过程里,得到他们原来应该得到的快乐与自信。
所以,每次在看到什么地方又举办了大规横的儿童美展或者国际性的儿童绘画比赛等等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忧喜参半。
喜的是国家进步了,有这么多成人肯注意到孩子的美术教育,肯为他们办画展,为他们聘请专家从上万张作品里面挑选出几百张入选的,再从这几百张里选出几十张优选的,最后,再从近几十张里挑出几张最好的,在画展开幕那天请教育部门的最高首长来亲自给他们颁发金牌奖和银牌奖。
报上常会登出白发皤皤的部长弯腰摸着手捧金牌的孩子肩膀或者头发的相片,和大家对这个小小画家的赞许与祝福,有时候也会登出他的作品,孩子画得也真是一派天真烂漫,可爱极了!
凭良心说,我们这些成人对儿童美术教育所做的已经很多,也很够用心了。
可是,总有着一些什么使我不安。
我总是觉得,以儿童画完了之后的作品来做一种优与劣的分类,应该只是一种勉强的分类;举办儿童画展或者比赛,应该也只是一种教育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总是觉得,是不是也应该有人来告诉那些没有得到金牌银牌的孩子、那些没有被选入画展的孩子,和那些更多的甚至在初选时就没能被老师选上的孩子:他们只是一种勉强的分类之后的落选者而已,却绝对不是失败者。只要他们在画画时得到了该得到的快乐,他们就有资格继续快乐地画下去!
是不是也应该有人把这一句话告诉给所有的孩子们听呢?
(汪永丽摘自《同心新集》)
[送你一杯茶]
往往地,我们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指手画脚,仿佛要说尽人生的玄机才痛快。其实,我们给予孩子们的那个世界,不知有多烦扰、多沉重,它层层地束缚着孩子的童心不
得抒发,最终是早早地尽显暮气。孩子贵在保有一颗童心,在这样的心灵里,处处是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喜悦,而且它从不以优劣来分裂世界,也绝不以一个标准雕刻自己。童画最能袒露出孩子的心思,那些表情凝重的,恐怕早被世俗的功利泯灭了童心;而那些嘴角上扬,总是一副快乐神情的孩子,必定是童心盈盈。童心,是孩子绝无仅有的一笔财富,让他们好好地保持,长久地快乐。
[文题延伸]“拥有一颗童心”、“童心的世界”、“童心——快乐之源”…… (鸣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