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1)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1)
课时2 洋流一、洋流的概念与分布1.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叫海流。
2.分布规律(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 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组成⎩⎪⎨⎪⎧赤道洋流: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共同作用形成西风漂流:位于西风带内赤道逆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大洋西部为暖流、大洋东部为寒流(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 所示。
中心:位于60°N 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大洋东部为暖流。
思考 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答案 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
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3.对沿岸地区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判断1.暖流使沿岸地区蒸发量增大而变的干燥。
( × ) 2.有些大渔场的形成与所在区域的洋流有关。
( √ )探究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思考以下问题。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两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两海区大洋东侧都是寒流,大洋西侧都是暖流。
2.若下图所示为太平洋海域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洋流名称。
答案A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是西风漂流,C是加利福尼亚寒流,D是北赤道暖流。
3.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4.据图分析北太平洋暖流与南半球西风漂流成因是否相同?性质是否相同?答案成因相同,两者都是由西风吹拂而成,但性质不同,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26)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04
(2018·长沙高一检测)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23456
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123456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
√
解析 丁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等压面向高空凸起;丁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温 较高,所以等温面也向高空凸起,因此B正确。
123456
5.图示季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
√B.华盛顿昼短夜长
C.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 从图中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应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 夜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123456
6.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A是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B是_东__北__信__风___带, C是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带,D是_中__纬__西__风__带。 (2)在B、D、F代表的风带内画出风向箭头。 答案 略。(B为东北风,D为西南风,F为东北风)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2)热带辐合带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31)
课时3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1.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3.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4.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小,气温适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判断1.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唯一因素。
( × )2.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 √ )探究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一墨西哥简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图中甲地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试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 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该地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空气中水汽多;常年盛行的东北信风将暖湿空气吹向甲地,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
2.结合材料二,对比分析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答案 不同点:坎昆全年高温,墨西哥城全年气候温和;坎昆比墨西哥城的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
原因:坎昆位于沿海平原,海拔低,气温高;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多而季节变化较小。
墨西哥城位于高原内部,海拔高,气温低;高原周边有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较少而季节变化大。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如下所示: (1)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候(3)寒带和高山气候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这主要是因为四处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7)
【第二章】 第五节 水循环和洋流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 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 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大 海区除
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外)
北半球 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 北半球中高 流、西侧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 北半球 逆时针 纬度海区 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 海区
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 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 向流动
逆时针方向流动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 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 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 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洋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方法 技巧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一般而言,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
核心归纳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类型
具体影响
实例
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对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 水热平衡
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 续上升
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
气
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 和多雨的天气
候 大陆沿岸
气候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8)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②__,判断的理由是_等__压__线__密__集__,__水__平__气__压__ __梯__度__力__大__。
解析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的水平气压梯 度力较大,因此风力也较大。
12345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风__沙__(_沙__尘__) _ 和_寒__潮___等灾害性天气。
12345
2.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地面吸收热量增多
解析 据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 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A、B、D错误;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大风天气,C正确。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解析 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相等,A错误; 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相当或偏低, 年较差较小,B错误; 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错误; 该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正确。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 南风,③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 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第二章】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38)
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1.地方时(1)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反之,地方时不同。
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数值越大。
(3)地方时换算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
(3)区时换算同一时区,区时相同;不同时区,采用各自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3.国际日期变更线(1)定义: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作用: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判断1.北京时间就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
( × )2.经度相同的地区,地方时相同。
( √ )3.过180°经线时,日期一定变更。
( × )4.180°经线以东为东十二区,以西为西十二区。
( × )探究点时区和日界线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名女婴“姐姐”,时间是2018年1月5日11:30。
20分钟后,又产一女婴“妹妹”。
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
参考“国际日期变更线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1.时区是如何划分的?答案从本初子午线的0°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各7.5°组成一个15°范围的区域,这就是中时区,然后每15°一个时区向东、西各划分到东西十一区。
最后剩下180°两侧各7.5°,分别称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合称十二区。
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
汇报人:XX 20XX-02-05
目录
•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 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 •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01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定义与组成要素
01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自然界中各种自然要素和自 然现象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要 素。
02
这些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0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 特征。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践能力。
05 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
野外考察:观察和记录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选择合适的野外考察地点, 如山区、河流流域、海岸带 等,确保安全并具备丰富的 自然地理要素。
准备必要的考察工具,如地 图、指南针、GPS定位仪、 观测记录本、相机等。
指导学生观察当地的地形地 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自然地理要素,并记录相关 数据和现象。
观察和描述能力训练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与地理实地考察,观察自 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景观,培养观 察力和描述能力。
地理实验
设计地理实验,如模拟水循环、土壤 侵蚀等,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描述 地理过程。
地图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各类地图,包括地形图 、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训练从地 图中获取和描述地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当地自然地理 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探讨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 影响。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2)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课时1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2.运动特点判断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
( √ ) 2.极点上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 √ )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 × )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1)成因①昼夜现象是基础: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就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就是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
②地球自转是根源(2)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3)意义①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气温的日变化不剧烈,保证了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②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生物钟”现象)。
(4)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圈)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思考 在下面示意图中用实线箭头标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后的方向。
答案探究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点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危害极广的血吸虫病时,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欣喜之情化作了不朽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答案 赤道。
2.请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分别画出侧视图、北极点俯视图、南极点俯视图。
答案 自西向东。
3.试总结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答案 (1)纬度(同一海拔)⎩⎪⎨⎪⎧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2)海拔(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讲义-版新课标)-(1)
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讲义-2017版新课标)-(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锋与天气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标1.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面系统。
2.运用示意图,分析不同锋面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一、气团和锋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如上图气团B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如上图气团A(3)天气特征: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天气现象单一,多晴朗天气。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
二、锋面分类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判断1.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低。
( × )2.受暖气团控制时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时多晴朗天气。
( × )3.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降水。
( × )4.冷锋雨区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区主要在锋前,但都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 √ )探究点锋与天气2018年2月13日,加拿大多伦多受冷锋影响,气温跌破-25 ℃,白天有降雪,并伴有80 km/h的大风。
据此回答问题。
1.描述本次冷锋的形成过程。
答案北方冷空气南下,遇到南方的暖湿气团,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雨雪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气温差异大,气压差也大,形成大风。
2.判断以下天气现象是由哪个天气系统带来的。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一场春雨一场暖”③“一场秋雨一场寒”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⑤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⑥冬春季节的沙尘暴⑦寒潮⑧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冷锋__________;暖锋__________;准静止锋_________________。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2)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29)
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8·广州重点中学高一期中)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图”,回答1~2题。
1.图中④表示的是()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2.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③冷暖空气相遇,冷空气下沉C.⑤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D.⑥高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答案 1.C 2.B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4.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读图,图中35°S处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
甲地位于高压的南部且气压低于35°S处,根据南半球向左偏,可知甲地此时近地面吹西北风,故B正确。
第4题,图中35°S处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
因而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冬季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A错;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越冬时期,B错;南极处于极昼,冰川融化速度快,C对;印度半岛冬季吹东北风,D错。
(2018·河北邢台高一月考)2016年11月20日,中央气象局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寒潮影响,20日至24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先后出现大范围雨雪及大风降温的天气,平均气温普遍下降6~10℃。
11月22日西安市迎来入冬以来的首次降雪。
据此完成5~7题。
5.形成西安市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 5.C 6.D7.C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中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寒潮、雨雪等天气出现,可判定为冷锋过境,选C。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24)
区域地图
气候资料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山地年均降水量超过1 600 mm,其中9月至次年1月最为湿润。
日本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山地年降水量800 mm左右,其中11月至次年3月降水偏多,有“雪窝”之称。
农业发展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棉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农业极其发达,传统稻作农业是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稻米亩产不高,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交流讨论
1.分别说明两国北部山地冬季降水偏多成因的异同。
答案异: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冬季风)的影响;英国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
同:都受山地影响,气流抬升,多地形雨;风都经过海洋,水汽含量增加。
2.试分析日本发展水稻种植的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小型农业机械发达,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高;种植历史悠久,基础好;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食粮。
3.分析英国棉花种植业未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英国纬度位置偏高,热量不足;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新课标) (2)
课时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
2.案例判断1.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
( √ )2.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 √ ) 二、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纬度增高→获得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2.大气环流: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配。
3.下垫面:使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气温不同。
(1)海洋和陆地⎩⎪⎨⎪⎧靠近海洋,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小远离海洋,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大(2)地形: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低。
(3)地面的物质组成、植被覆盖状况、洋流等,也会产生气温及其变化上的差异。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中释放热量。
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探究下列问题。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有哪几种?答案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2.哪些气候类型是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答案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3.亚欧大陆40°~55°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亚欧大陆40°~55°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亚欧大陆40°~55°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状况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大方面,而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36)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思考 “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答案 不对。
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以某种作用为主。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A 为欧亚板块、B 为太平洋板块、C 为印度洋板块、D 为美洲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 为消亡边界、N 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b、c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海沟、岛弧、山脉。
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
(2)主要类型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其中A处叫背斜。
B处叫向斜。
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判断1.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 √ )2.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
( × )3.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向斜和背斜。
( √ )4.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 )探究点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答案太平洋板块。
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板块边界处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答案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
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11)
课时3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夏季为例)(1)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2)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赤道上:昼夜等长。
2.四季更替(1)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2)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3)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判断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 √ )2.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 ×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 √ )3.五带(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五带的划分探究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但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活在极地地区,要面对极昼或极夜的困扰。
极昼期,人的生物钟紊乱;极夜期,长时间的黑暗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1.在下列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及晨昏线,用阴影标注夜半球。
(提示:太阳光线画在右侧,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答案2.图a为“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分布图”,总结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答案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图b为“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分布图”,总结冬至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答案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图c为“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分布图”,总结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答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5.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答案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8)
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分别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答案 1.C 2.B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上最大,大约为1 670 km/h;60°纬线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上的一半,故M点为60°(纬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处都相等,极点上为0。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由此可知N点为7月初。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和图乙)”,回答3~4题。
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4.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B.②表示立春C.③表示秋分D.④表示芒种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故北京在这两天昼长时间最接近。
第4题,依题意,图中③表示切点位于北极圈,则可能是冬至或夏至。
若为夏至,则①为冬至后、②为春分后、④为冬至前节气,结合题中选项分析都不符合;若为冬至,则①为夏至后、②为秋分后、④为夏至前节气,结合选项分析,唯有④表示芒种合适。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1)
123456
(2) 在 地 貌 上 , 乙 地 是 _谷__地___ , 在 甲 、 乙 两 地 地 貌 差 异 形 成 中 起 主 导 作 用 的 是 _内__力__作__用___(填“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
(1)图中表现的内力作用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形成背斜构造,所以有褶皱作用;众多岩 层发生断裂,同时有明显的花岗岩层,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选B。
(2)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典型例题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读图完成下题。 判断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析题过程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读图完成下题。 判断该区域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 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 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 (10)
课时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为90°。
2.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
3.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上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判断1.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 )2.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 √ )3.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 √ )4.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 )探究点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影响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 m”的宣传广告,我国华北某市一些市民先后在该市某小区购买了商品房。
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层数没变,但楼房的间距仅剩下30 m。
为此,该小区的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1.你认为小区业主投诉开发商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因为开发商缩小了楼间距。
在楼层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条件的好坏。
楼间距缩小,北面的楼房很可能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影响采光。
2.该小区的楼房一年四季的采光效果一样吗?为什么?答案 不一样。
因为一年四季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面的楼层对北面的楼层遮挡阳光最少,采光效果好;而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面的楼房最容易被南面的楼房遮住阳光,采光效果最差。
3.下表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把表格补充完整。
答案4.我国南方和北方对楼间距的要求一样吗?为什么?答案 不一样,总体来说北方的楼间距要大于南方。
因为南北方纬度不同,同一时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不相同。
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要高,楼间距设置的小一些也可以保证良好的采光效果。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 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解析 位于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
123456
读下图,回答4~5题。 4.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解析 注意理解概念,区别“地质构造”和“地貌”两个概念,从图上可看出乙地 应为谷地,形成甲、乙两地地貌的主要作用应为内力作用,即地壳受水平挤压或者 拉伸。
123456
(3)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_石__油__和__天__然__气__。
解析 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比较封闭,利于油、气的储存。
跟踪训练
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即图中的①。
实例 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吐鲁番盆地、_渭__河__谷__地___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常形成_火__山__锥__、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判断
PANDUAN
1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2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 3 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向斜和背斜。 4 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 从图中山地形成的示意图可知,图中山地属于断层形成的地垒,山地类型为 断块山。
123456
5.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解析 断块山在我国的典型代表是庐山、华山、泰山等,而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 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
123456
6.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23456
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图示
实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 洲东部的岛弧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 形成巨大的裂谷
彼此 生长 分离 边界
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 往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中脊
跟踪训练
(2019·山西太原检测)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答案 太平洋板块。 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板块边界处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答案 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 裂谷、断层等。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 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 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思考
SI KAO
“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以某 种作用为主。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A为_欧__亚__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__度__洋___板块、D为美洲板块、 E为非洲板块、F为_南__极__洲__板块。 (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为_消__亡__边__界___、N为生长边界。
找
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析
(1)根据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区域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 为向斜。 (2)看图可知,由C岩层至K岩层都有弯曲,K岩层以上部分没有弯曲,因此K 岩层为界线,在K岩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4.假设该地地下有煤层,在甲、乙两处挖煤易发生哪些事故? 答案 甲处易透水,乙处易瓦斯爆炸。 5.丙处两侧岩石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丙处两侧的岩石一侧向上运动,一侧向下运动。 6.如果丙处两侧岩石的移动幅度很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部分又会 形成什么地形? 答案 上升的部分形成块状山地,下降的部分形成谷地。
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掌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A.岩浆的侵入 C.页岩的沉积
B.断层的发生
√D.褶皱的发生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是:先是众多岩层发生褶皱弯曲,然后 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再之后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最后在表层发生页岩的 沉积,故本题选D。
达标检测
DA BIAO JIAN CE
04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专项提能3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达标检测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01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 特点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来自__地__球__内__部__
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_太__阳__能__
表现形式 __地__壳__运__动__、岩浆活 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_堆__积__ 动、地震等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欧亚板块
解析 根据板块分布状况,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为印度洋板块,乙为非洲板块。
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①
解析 结合板块分布可知,M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上,N位于欧亚板 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1)图中表现的内力作用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形成背斜构造,所以有褶皱作用;众多岩 层发生断裂,同时有明显的花岗岩层,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选B。
(2)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如图中a是_大__陆__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_喜__马__拉__雅__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b、c是海洋板块与_大__陆__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_海__沟__、岛弧、山脉。 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_张__裂__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_地__壳__运__动___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 (2)主要类型
探究导引
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017年1月12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背斜首口页岩气预探井开始压裂施工。背斜是褶 皱的基本形态之一,多埋藏有石油、天然气。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地质构造的名称。 答案 甲:向斜;乙:背斜;丙:断层。
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答案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 蚀,反而形成山岭。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答案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 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 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典型例题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读图完成下题。 判断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析题过程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 读图完成下题。 判断该区域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褶曲类型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C.C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4.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③是背斜构造。
专项提能3——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ZHUAN XIANG TI NENG 3 DI ZHI GOU ZAO TU DE PAN DU
03
图表特征:地质构造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 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核心归纳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