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认为科学是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为什么?
人对某问题的见解之所以谓“观点”,皆因其取决于持该观点之人看世界的立足点。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独特贡献”的判断必然与理解科学的特征有关。而对于“科学是什么”,我赞同吴国盛教授提出的从宽到窄三个定义:最宽者,把科学定义为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其最原始形态为博物学;其次,把科学定义成由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最窄者,把科学定义成“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个定义。介于最宽与最窄之间的第二种科学,特征是以逻辑、理智而非直觉、反理智的方式进行论证。其范围比近代科学广,如包括西方传统哲学。
而最宽意义上的科学,不要说中国有,每一个成形的文明都有。而且这种意义上的中国科学并不比西方科学逊色,例如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异常天象记录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医或许是世界上采用人数第二多的医学形式,中国的农业知识也非常丰富,等等。
因此,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确实要看对科学特征的理解。
2、牛顿是靠哪些方法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如何评价近代科学?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
?
3、观察与实验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是什么?
有区别。观察是一种用于搜集事实的研究方法,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使某一些事物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事物现象、事物性质、事物规律。实验就是一种具有某种目的而促成的观察。
4、实验有什么功能?实验的起点是观察还是假设抑或理论?还是两者兼有?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看待科学家们的“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先入之见指什么?)这与培养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有何关系?
①实验是对事实进行的推理、比较和查考,并从中得出答案,对它们逐个加以检验,实验是我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性质需要掌握的一种方法。实验是人类认知的唯一源泉,思想本身只是对事物必然关系的感觉,而它只能通过实验认知这种关系的形式。
②实验的起点是两者兼有。实验观念可以由一件事实的偶然观察,也可以由既成的理论的必然结果来产生。实验的观念不是先天的,必须由外界的激发或偶然性触动,要对于事物产生第一个观念,必须先观察这个事物;完成一个观察后,思想中就有了与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有关的观念,顺着这个观念再加以推理,形成假设,或从现有的理论上寻求解释,便成为了实验的起点。
③先入之见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从正面影响而言,我们知识掌握得越多,修养的条件就愈加适宜完成重大发现。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相信先入之见,过于相信先入之见的人不只是不适于发现新的真理,而且还会进行十分错误的观察。他们总是带着一种预想的观念从事观察,当他们动手去作某种试验时,只愿意看见证实自己理论已面的结果。这样,他们歪曲了观察,而且常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事实,这些都将严重妨碍实验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并保持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警惕自己的先入之见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④一个从事自然现象研究的科学家应当具备的第一条件就是建立在哲学怀疑态度上的保持完全的精神自由。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事物之间绝对而必然的联系,但是同时应当确信,我们掌握的理论不能代表不变的真理。只有在经得起实验证明的条件下,才可以相信我们的先入之见。如果我们太相信先入之见,精神就很容易与他自己推理的结果相联,而受到限制;研究者就会失去了行动自由,失去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5、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二者具有什么关系?
归纳法是由特殊推到普遍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演绎法是由普遍到特殊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从已知的一般前提推出未知的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一切科学的真理都是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6价值是什么?如何理解价值中立?科学是否价值中立?为什么?
①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所用的“价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哲学中,价值就不仅关系到人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涉及价值存在的基本属性、不同形态,涉及价值
范畴的所有方面。
②价值中立”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划分,他认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明确地提出了“价值中立”说,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方法论规范原则,认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价值中立原则的确立反衬的恰恰是现实中科学研究价值介入的无处不在,它反映的是科学一种欲迅速与过去告别,确立自己地盘的急迫心情,作为一种自觉的规范立场,价值中立本来就是人们对待科学研究众多态度中的一种。它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而不应该怎么样。价值中立已日益成为一般性的价值原则。但是无论是从自我发展还是社会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这都是危险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在价值观教育中,首要的就是要使人获得价值判断的勇气,敢于进行价值判断。
③在科学世界中,非常有必要再来一次启蒙,它的主题就是让人们认识到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是“不成熟状态”,鼓励人们勇敢地进行价值判断,要有价值判断的勇气。因此,无论是从自我发展还是社会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来看,不加限制地进行价值判断的规避是不足取的。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在内心没有对世界有所价值判断,而是出于种种原因,归根到底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愿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对于社会来说,则是一种不愿承担责任的表现。说到底,是一种堕落。在把价值中立当作一般性的处世哲学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现代、文明、理性,有教养的表现。的确,对待事物我们要采取理性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但理性和宽容决不是价值中立或无所价值判断。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宽容本来意味着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宽容的心态恰恰有利于正确价值判断的形成。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宽容地对待别人的价值判断。这本身就为价值判断的勇气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当大家走出封闭,敢于呈现自己的价值判断,才能在交往、对话中融合出新的视阈,那是公共的方向,也是属你和我的方向
7、哲学、宗教是否与科学有关系?如果有,你认为具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体会。
科学为人们创造着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况。科学带给人们的实际的好处使科学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左右着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然而,科学的发达是否意味着宗教的消解与哲学的死亡?恰恰相反.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危机和精神恐慌。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困难本身似乎就是这种社会进步所造成的。要消除人们对未来科学的怀疑并重新确立科学的意义与必要性并不能仅仅依靠科学本身。就个人来说,纵有万贯家财.纵有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上的沟通,心灵还是孤独的,精神还是荒芜的。即科学忽视了对“善”和“美”的关注。然而人类的天性是要追求“真、善、美”,。科学关注“真”,为我们创造物质的天堂,然而仅有物质的生活是苍白而缺乏灵性的,是没有色彩的。要建构人类赖之存活的的精神家园,消除科学带来的种种危机和个体生命的虚无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哲学、宗教的功用,哲学与宗教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宗教生活为人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现代的哲学是面向思的事情,那么最后的哲学是通达人的心灵的哲学。科学越发达,宗教也会越发达,也越离不开哲学的“思”。科学、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是相互作用,彼此不可缺少的,是永恒的共生与互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