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弟子规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https://img.taocdn.com/s3/m/28f34169e518964bcf847c30.png)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30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講到: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 假如我們能夠在家庭經營一個很好的談話風氣,那家庭氣氛就會很好。
那我們假如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也要常常口吐蓮花,讓所有的同仁在談話當中,都可以如沐春風,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肯定。
我們要帶動這樣的談話風氣。
那假如是一個團體領導人,是一個政府領導人,他談話的時候都是對別人的漫罵,挖人家的隱私,都是這些攻訐的言詞,雖然逞了一時之快,那流弊、往後不好的影響確實很難估算。
因為小孩子沒有好壞判斷能力,看到領導人都這麼說話,那我也應該可以。
所以後面的後果就很難收拾。
俗話說「公門好修行」,因為處在公門影響的面都很大,一言可以興邦,一言會喪邦。
所以我們當領導者不得不在言語當中,要多加謹慎、多加考量。
只要我們有這個態度,相信也可以在言語當中,帶動社會的良好風氣。
『奸巧語』。
這個「奸」是欺騙、是機巧。
那為什麼要用奸跟巧?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言語過錯,自己沒有守信用的過失掩蓋起來。
所以孩子他假如用奸巧語,他就有可能是在撒謊。
能撒謊的孩子聰不聰明?不聰明還撒不出謊。
有一個初中生,因為跟同學常常攀比,所以都喜歡買貴的東西,母親不讓他買。
有一天說要配名牌眼鏡,他媽媽不肯,說:你本來就有一副了,還配?媽媽不給他配,他就自己去,去了一會兒回來了,配好了,然後跟他媽媽說:去付錢!聰不聰明?他可以不用帶一兵一卒,不用帶什麼錢,就可以講得讓對方相信他媽媽會來付錢。
所以很多家長,小孩子反應很好,他都說:好聰明!我很怕聽到小孩子好聰明,小孩要的是樸實、是忠厚。
現在的小孩聰明都用到哪?用到撒謊,用到達到他的目的。
比方說,有個小女孩跟她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好幾家冰店。
她走在第一家冰店就稍微腳步放緩,就跟她父親說:天氣怎麼這麼熱。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19主要内容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19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4342a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0.png)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19主要内容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19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尊敬长辈:接待客人要先从恭敬心开始,拖鞋要放在客人马上可以穿的地方。
称呼长辈时不能直接叫名字,路上遇到长辈要积极的向前去问好、鞠躬,这是见面礼仪。
2. 读书与志向:读书应该志在圣贤,而不是只为了赚钱。
范仲淹读书的目的是要找到、要把握一个可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所以他那种心境和只为了功名读书的人,念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3. 培养好习惯:教育要“慎于始”,孩子学习艺术、技能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有正确的观念。
同时,勿见能是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一个孩子懂得谦卑,他就可以无往不利。
递名片时,要双手递给别人,并且把可以看的那一面对着别人。
4. 修身养性:学会见人善就思齐,纵然相差很远只要坚持去做就会逐渐向他看齐。
见人恶要内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
5. 心态平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嫉妒不贪婪,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
总之,《弟子规》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塑造幸福人生。
【最新】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最新】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a993f0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8.png)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妈妈对待儿子可以说是特别的“关爱”,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倒好一杯凉水给孩子喝。
恰好有一天妈妈加班回来晚了,妈妈也倒了一杯水给他,孩子一喝骂道:“那么热,想烫死我啊!”,说完就把热水泼在妈妈的脸上。
试问:这样的生活过得开心吗?这样的人生能说过得幸福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家庭发生过类似的惨剧呢?悲哀啊!悲哀啊!是家庭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啊、、、、、、长此以往,我们的家庭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家庭?我们的社会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我不敢想象。
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造成这种悲哀的后果的人是谁呢?是我们的孩子吗?不是,而是我们的家长,是我们的家长肆意宠爱,太娇惯孩子了。
可见,我们的家长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给我们的家庭、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多少的悲哀啊?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二、学习《弟子规》,能使人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
这次学习我被分配在和敬组,我们这一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头上还贴着止血贴,在第一天的小组分享时,老妈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特殊状况:他们一家五口来到这里,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已经退休,几年前因肺癌做了手术。
老伴是个地质学院院士,七十多岁了还在上班,连走路都要扶着手杖。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带头上山下乡,便放下五个月大的女儿让别人喂养。
有一次,女儿不幸高烧不退,造成弱智。
之后将她送到弱智学校就读,因而也能认字。
弱智女儿结婚后又剖腹生下个女儿,女婿好吃懒做,便离婚了。
如今的孙女上五年级,成绩很好,就是很懒惰、很不孝顺。
从小家人就对它百般宠爱,就像是弥补以前对她母亲的过失。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https://img.taocdn.com/s3/m/f7cbe837cc7931b765ce15dc.png)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兄弟朋友篇目录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 (3)第十六讲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9)第十七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一) (14)第十八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二) (202)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了"长幼有序",就是"兄友弟恭",举了一些我们古代圣贤人的例子,可以感受到圣贤人的兄弟之情非常的深厚,可以为了兄弟舍掉生命,更何况是其它的财物、其他的东西,都能够为了兄弟之情而懂得谦让,懂得放下的功夫,所以这值得我们好好来效法。
有一首提到叙述兄弟之情的一个诗词,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一段诗词很有味道,这一段提到了"兄弟连枝各自荣",我们看第一句,"兄弟连枝各自荣",兄弟是同气连枝,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所以就好象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很多的枝干,各自发展,各自能够延伸出来,能够枝繁叶茂。
"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兄弟之间的言语应该和睦一点,不要太冲,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当而起了冲突。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当中最容易起冲突的是什么?就是言语,所以忍耐的功夫要从哪里开始忍?慎言,谨言开始做到,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当兄弟之间有很冲的言语出来的时候,只要有一方能够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
当你能忍得下来,等对方情绪比较缓和下来的时候,他会想到我的态度不恰当,所以转而会生起一个愧疚之心,这样整个关系就不会破裂,甚至于他会因为你时时能忍能让,兄弟之间会对你产生一种佩服恭敬之心,所以要以德服人,要以德来服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三、四十岁以后,这个感觉就会很强烈了,每次相见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一次一见好象皱纹多一条,或者白头发多几根出来,所以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8b216ce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e.png)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弟子规》含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动画风格、深入浅出的儒家精髓,能够让我们提升道德修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这里这一次的讲座叫“幸福人生讲座”。
诸位朋友,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很多朋友笑了,笑是有幸福的感觉。
您常常在睡觉当中有没有睡到笑醒的?有。
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睡到笑醒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让这些欢喜在你的人生当中愈来愈多?我们假如这样去经营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得很欢喜、很快乐?有没有哪位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幸福的感觉?怎么都没有了?好东西要让好朋友分享,当我们把好东西让好朋友分享,你有没有幸福的感觉?施比受更有福。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朋友下午来听过课程,一定有人已经把你最好的朋友带过来,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当我们把最好的朋友带过来,让他在这一节课当中能够得到一生重要的观念,你的内心会觉得怎么样?很欢喜。
假如刚好这节课,他都知道如何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懂得孝道,他获得这个观念,然后他的孩子真正懂得孝,你这个朋友半夜睡觉都会笑醒。
你不只把自己的幸福自己享,还给别人享。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去回想一下,你人生所有让你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诸位朋友,你的人生曾经下对哪些抉择?人生时时刻刻都在下抉择,现在有没有在下抉择?假如现在在底下说:今天好累,我打个瞌睡好了。
那抉择打瞌睡跟认真听课造成的效果截然不同。
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前面跟后面都是抉择。
“男怕入错行”,所以要抉择对什么?行业;“女怕嫁错郎”,要抉择对什么?择偶。
其实这两个有一个共同的关系,就是你要看人看得很准。
比方说你抉择这个行业,选对了行业,还要跟对了主管,他才会提拔你,他才会成就你。
所以,看人的能力重不重要?很重要!女怕嫁错郎,嫁错老公会不会幸福?很困难。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第二十三集心得体会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第二十三集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9a188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6.png)
讲到了生活中诸多方面的问题,小到站立等细微之处的做法,因为现在这些好的习惯都被我们给忽视了,让我们的心很浮躁,没有恭敬心。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一定要常常关照自己的言语,肢体动作是不是有不恰当之处,久而久之,我们的言语行为就会内化,变得知礼节,有恭敬心。
此外,还讲了做事的态度,要胆大心细,动作柔和,面对挑战不害怕,这些都需要从细微之处培养。
所以一个人要修正自己要从根本下手,就是从这一颗心开始调伏,而这一颗心的调伏,又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用心,善于学习。
俗话说“人有善缘,天必从之”当我们有善良的心,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垂爱,会有很多很有道德的长者来帮助我们!。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2听后感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2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c95f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6.png)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2听后感摘要:1.引言:对幸福人生讲座的简要介绍及个人对其的期待2.讲座内容概述:讲座以《弟子规》为主题,讲解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的关系3.个人感悟:对《弟子规》的理解,认识到自身不足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4.讲座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学会爱人、爱自己,寻找快乐的途径5.结束语:对幸福人生讲座的肯定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展望正文: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2听后感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幸福人生讲座的第二讲,主题是《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关系。
在此之前,我对《弟子规》的了解并不深入,只知道它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讲座中,讲师详细讲解了《弟子规》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深刻地意识到,传统文化并非陈旧、过时,而是包含了许多现代社会仍需遵循的道德准则。
这些准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对照《弟子规》中的要求,我发现自己在孝道、人际关系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愧疚。
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尽自己所能去孝顺他们。
此外,讲座还教导我们要学会爱人、爱自己。
这使我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需求,还要关心他人的感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世间的美好。
同时,我也学会了寻找快乐的途径,比如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充实自己等。
总之,这次讲座对我的影响深远。
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践行《弟子规》中的教诲,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
我相信,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最后,我要对幸福人生讲座表示感谢。
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瑰宝。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a9d528c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f.png)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首先先自我介绍,我姓「」,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礼旭。
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要有长辈到我们家里来,我一定会主动的去跟他问好,不管那时候我是身在何处,一听到长辈的声音,第一个反应,先放下手边工作赶快去问长辈好。
假如是阿姨来了就「阿姨好」,假如是叔叔来了就「叔叔好」,从小就养成这一个习惯。
诸位家长,这个习惯重不重要?重要。
养成以后,刚好我在大学时代,有一次坐电梯,有一位长辈跟我母亲的年纪差不多,一进电梯,刚好是我先进,她后进,我说:「你好,请问上几楼?」诸位朋友,你会这么问的举手?你在坐电梯,后面来的你会问他:「请问上几楼」。
这个问候重不重要?重要。
我们好象觉得人生有很多很重要的事,但是不一定在做,有没有这个感觉?那怎么会这样?为什么重要的事没有排在前面来做?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在这点点滴滴当中慢慢拉远的。
所以当这个问候的语,在每一个人的口中都不出来的时候,这个社会慢慢走向什么?冷漠。
所以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所以当我们在看到社会人情愈来愈淡薄的时候,我们要回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很懂得主动关怀别人,很懂得尽一分人情味。
所以社会的整个风气,绝对是每一个人的影响,所以中国话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所有的社会状况、社会风气都是每一个人形成的。
所以当社会风气要好,绝对不是去怪别人,而是首先怎么样?从我们开始做起。
诸位朋友,下一次我们坐电梯的时候,后面进来的人,我们都懂得先问他什么?「请问你上几楼?」所以假如今天大家回去都做了,今天高雄市的整个气氛会不会不一样?突然会有很多人觉得说,这个世界很温暖,都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所以我问了她以后,她也很亲切,刚好跟我上的楼层是一样的。
因为是长辈,我又主动跟她问好,自我介绍,我说:「你好,我叫礼旭」,她说:「你好,我叫丈母娘」。
她跟我母亲年纪差不多,后来聊起来,她女儿跟我是同一届的高中同学,都是雄中的同学。
52-116-0037_zh_CN细讲弟子规文字版。37集。
![52-116-0037_zh_CN细讲弟子规文字版。37集。](https://img.taocdn.com/s3/m/ed24adc86137ee06eff9183c.png)
『过不规,道两亏』。假如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那我们就失去,比方说当朋友、或者当先生、或者当儿子的本分就没有尽到。所以这个何时规劝,我们也要抓对时机,还要有正确的方式态度,这我们之前也已经很深入来研究过,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说。那当我们都可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很祥和的风气,又能「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一个团体假如能够非常的和睦、和谐,这个团体一定会非常兴旺。所以我们处众当中必要以和为贵,然后在该规劝的时候再抓住机会,要「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也要顾及他人的面子。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句经文,一起把它读一遍:
所以什么是情?什么是智?有真情者必有真智,有真智者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所以明明是一个真实的真心,把它讲得那么多,让我们都不知道往哪一条线拉上去。所以卢叔叔他每一个礼拜再怎么忙,他都坚持礼拜天一定陪家里的人吃饭。请问是情商还是智商?对!因为对妻子儿女有真感情、有真理智,他才能够排除万难来经营他的家庭。所以我们学习圣贤的这一些道理,这一些做人的态度,才叫真情、真义、真智来过一生。诸位朋友,你觉得我情商好还是智商好?所以我们不要再,还是「依法不依人」,好好的跟著《弟子规》、跟著四书学习,不要再钻到这些专有名词去,会跳不出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有这一分理智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就不会强加於人。
我记得杨老师有一次包了一个小红包给我,上面写著:蔡老师,你辛苦了。我看了以后,当场眼泪都掉下来。因为这一生能够有这么幸运,能够走向中国文化的推广这一条路,也是杨老师成就的。而在这一路上,虽然她没有在我的身旁,但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点点滴滴给我提携照顾。假如没有杨老师狠心把我放在海口,我就没有这种历练的机会。而且因为老师已经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她运筹帷幄,把很多的前期发展的愿景都规划好,我只是做一个教学的工作而已。而往后的这个安排,杨老师也是处处替我们这些晚辈著想。所以我们能够就是跟随这一些善知识学习,这些恩德要念念不忘。那回报这一些长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依教奉行。所以我送卢叔叔礼物,他可能也不缺,最重要的他能够看到我们这些晚辈,能够听从他的教诲去立身行道,将是带给他最大的安慰。所以我们要时时念父母之恩,时时念师长之恩,时时要念几千年来我们的圣贤之恩。
弟子规心得体会4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a9dea7ec3a87c24028c4c2.png)
弟子规心得体会4篇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
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
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
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
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弟子规讲座幸福人生
![弟子规讲座幸福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15e80a3480eb6294dc886ce4.png)
“安东”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我们真的愿意设置安东暴露我们大家的问题吗? 拉安东的权力给基层员工我们信得过吗? 安东拉错了,员工判断错了,我们会怎样对待? 员工出错了,没人看到,能自觉拉安东暴露错误吗? 拉了安东,真的上级领导和部门支持者立即到来吗?
我们的安东将来真的有效吗? 不是安东的问题,而是由我们的思想和文化决定的。 (不只安东,TPS本身就是暴露问题的系统工具)
九世同居 十三世同居 八世同居 七世同居
七百余 百余口
上下亲睦,人无间言。 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 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陈昉百犬》
家和万事兴
道德
道 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是之为道。 德 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逾越地做人,是之为德。
道德
超越时空,亘古不变
如 星球轨迹 如 交通道路 如 养生之道 如 五伦大道
伦常大道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君臣 夫子 夫妇 兄弟 朋友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夫义妇德 兄友弟恭 长惠幼顺
幸福人生
夫妻不和 幸福吗?
子女不孝 幸福吗?
和父母有矛盾 幸福吗?
与兄弟、妯娌有冲突 人生幸福吗?
没有朋友的理解和帮助 人生幸福吗?
身体不健康
人生幸福吗?
得不到领导、同事的信任与支持 工作快乐吗?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
我们真的愿意设置安东暴露我们自己的问题吗?
闻誉恐,闻过欣
拉安东的权力给基层员工我们信得过吗?
人之初,性本善(尊重信任)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安东拉错了,员工判断错了,我们会怎样对待?
虽贵端,慈而宽
财务轻,怨何生
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62c6c2c281e53a5902ff16.png)
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刻认识到做人的根本是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奉事师长,仁爱、谦虚、诚实守信、恭敬一切。
反观自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够,惭愧之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心得。
第一、入则孝。
百事孝为先,入则孝是先人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养育的付出。
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回报。
今天能够有幸读到圣贤人的教诲,就应尽心尽力做好为人子之道。
孝敬父母: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来做。
1、养父母之身:在生活中孝养父母,孝顺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让父母顺心。
平时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照顾好父母饮食、起居以及身体健康。
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力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
2、养父母之心:生活中要多与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工作,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放心。
在生活中、工作上,多听父母给我们的意见。
3、养父母之志:我们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
在生活中,只要是父母对的意见,一定随顺父母的意思;即使父母的认知错误,我们也不能顶撞,要恭敬谦虚应诺,找机会再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想法规劝父母。
第二、出则悌。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友爱兄弟姐妹,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身边相处的人。
扩大自己的心量,以谦卑、仁爱、智慧之心,言语上忍让,广结善缘。
以自己的德学做周围人的榜样,真诚、恭敬、忍辱。
对长辈有礼貌,做到长幼有序,处处要谦虚礼让,见到长辈要恭敬问候,不可以随便就座,长辈坐我们才可以从坐,说话要注意要声音大小,谦恭礼貌。
再把这份存心提升到对待所有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恭敬与爱护,才算是做到出则悌。
第三、谨。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珍爱生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穿着要整洁、稳重,适合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考虑家中的经济情况。
对饮食不挑不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第1-10集笔记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第1-10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0ab28d3ad51f01dc281f1dd.png)
第一集幸福其实是下对了抉择,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
六方面:择偶(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入对行业,跟对主管才能事业有成);择食(身体健康才会幸福);择友(交对朋友很重要,家庭才会幸福,出外靠朋友);教育(轻重缓急,至要莫若教子,身教)。
择念,思想观念西方企业由全面品质(产品)管制到全面道德伦理管理发展。
教育不是金钱万能,不是理论越多。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
例子(生日感恩孝顺,饭前祈祷文)孝才幸福。
施比受幸福。
第二集理智、智慧——判断力——抉择家庭是教付出、感恩、认知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
中国文化经历几千年印证,圣贤智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抉择当中择念最重要,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决定——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人与人冲突的根源在思想,因为现在人思想普遍是自我为中心(即自私)(受功利主义、欲望、物质的影响)——(损人利己)竞争——斗争——战争——末日解决21世纪的问题要用孔孟学说(核心仁爱)和大乘佛法(核心慈悲)。
西方圣者(核心博爱)仁爱——互助——互爱——大同奢侈——物质的奴隶天堂——战场——坟墓生涯规划(仁爱):从小培福、积福——年轻造福——老年享福从自身做起,一定可以影响周围和社会福田心耕第三集读书志在圣贤,道德学问奉献社会,仁爱,处处为别人着想。
人生格局的经营,垂范后世还是不饿死就行?仁慈的根本是孝。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名为悖德。
不学孝道,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
长利害(好恶),离婚率上升,带来犯罪率。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贵立志。
学贵力行。
佛即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即明白道理的人。
学佛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道:辶即实践。
道,首先实践。
道是做到的意思。
教育要慎于始。
第四集《三字经》说,小学终,至四书。
学要重视次序。
学一句做一句。
林则徐在《十无益》中说,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第31-40集笔记
![幸福人生讲座 细讲《弟子规》第31-40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9ea3128192e45361066f5dd.png)
第三十一集急事缓办。
对别人的请求要听清楚,判断自己的能力,对方的能力,不要听片面之词。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要利益他人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因为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
都为拉拢、诋毁。
要保持中立。
攻人之恶勿太严,当思其堪受。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到善的事情,主动去学习,甚至主动去帮忙。
利益大众。
心念。
善的标准:《弟子规》,《了凡四训》对善的道理讲得也很清楚。
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端有曲。
(存心,影响)《了凡四训》将善归纳为十件事:爱敬存心。
敬重尊长。
与人为善。
劝人为善。
成人之美。
救人危急。
兴建大利。
舍财作福。
护持正法。
爱惜物命。
第三十二集教人以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立德,立功,立言。
兴建大利:桥、路,有石头移开,有洞给相关部门打电话。
随缘随份做善事。
舍财作福:内财——义工。
劳力、经验、智慧。
护持正法:认真听。
带朋友来听。
爱惜物命:爱惜东西。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爱惜生命。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当仁不让于师,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李炳南老师说,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
净空法师开示:以后看到别人的错,就说都是我的错。
这样才能不见人恶。
改过要发三种心:1、耻心2、畏心3、勇心从心上改过演天地之德。
大地之德,地为母:长养万物,心胸非常宽广、非常平等。
举头三尺有神明弥天罪恶,也当不得一个悔字。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成长的喜悦,行善的快乐才持久。
物质的享受不要太在意。
第三十三集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恭敬谨慎小事小地方都能恭敬谨慎的人才能办大事。
德是做事的根基,德也是万福的根基。
德才兼备,德在才之前。
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又无才会毁才。
广厦千万间,夜眠也仅六尺。
弟子规幸福人生
![弟子规幸福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52b08d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3.png)
弟子规幸福人生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规范了孩子们的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么,如何通过弟子规塑造一个幸福的人生呢?第一,诚实守信。
弟子规中提到,“爱人如己”,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别人保持诚实和守信。
诚实不仅仅是不说谎言,更是要言行一致,言者必行。
只有通过诚实和守信,我们才能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这也是幸福的基石之一。
第二,尊敬长辈。
在弟子规中,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规则。
尊敬长辈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对家庭关系的维护。
尊敬长辈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同时,长辈的关爱和指导也会让我们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第三,勤奋努力。
弟子规中有许多关于勤奋的规定,如“上学迟,小饼散”、“勤补拙”等。
勤奋努力是成功的典型特征,也是实现自己目标和理想的必经之路。
通过勤奋努力,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
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尊重他人。
弟子规中提到,“人不闲,虽穷必不贱”。
尊重他人是我们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更表现在我们对别人的尊重和关心上。
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
第五,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弟子规中,感恩的观念贯穿始终,如“溺水救命,感恩戴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学会感恩,我们能够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更加真实地体验生活的美好。
同时,感恩还能够让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总之,弟子规是培养幸福人生的良好指南,它教会我们如何处世、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勤奋努力、尊重他人以及学会感恩,我们可以塑造一个幸福、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d095b7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b.png)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弟子规的心得体会1初次接触《弟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
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
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
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
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第一集内容
![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第一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e4bb4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8.png)
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第一集内容
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假如欢喜愈来愈多,我们的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你人生中所有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也都是关乎抉择。
“男怕入错行”,所以要选对行业;“女怕嫁错郎”,所以要选对老公。
其实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要看人看得很准。
人生当中什么事情要先做,什么事情后做,这先后顺序也要下对抉择。
我们常说“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
什么叫教育?“上所施,下所效”叫教;“养子使做善也”叫育。
才两行字,把教育的核心都点出来了。
诸位朋友,你对老祖宗智慧的信心,绝对取决于你对经典的深入。
你真正去领受教诲,你愈读就会愈佩服。
所以教育里面最重要的,第一个,要教对的东西,“使做善也”。
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他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会幸福。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4725db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f.png)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为了过上幸福的人生,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
在弟子规中,尊师重道是其中一条重要的规则。
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对长辈和师长的敬重,还包括对所有人的尊重和友善。
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尊重他人的态度,例如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感受以及乐于助人。
通过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过上幸福人生的关键。
在弟子规中,有一条规则是“见贤思齐”,意味着我们应该向优秀的人学习。
这一规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榜样,并从他们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和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努力,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这样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将使我们更加坚韧和充满动力,从而走向幸福的人生。
要过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还需要保持身心的健康。
在弟子规中,有一条规则是“戒游戏”,提醒我们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和虚拟世界中。
这条规则的目的是告诉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身心的健康。
除了避免沉迷于游戏,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身体的健康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标。
要过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弟子规中,有一条规则是“爱美”,告诉我们要欣赏美丽的事物,并努力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
通过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要过上幸福的人生,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在弟子规中,要求我们要“明辨是非”,意味着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过上幸福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过去的日子你觉得幸福吗?讲座说,学了《弟子规》,能按《弟子规》上面的要求去做,人生就能幸福。因为《弟子规》不仅是教子宝典,也是为人处世的经典。
开始学习之前,和大多数人初闻《弟子规》的想法一样,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行为规范,大人学了没有多少用,尤其像我们现在,自己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或者说觉得自己的品德及行为习惯都已经形成了。听了讲座后发现《弟子规》不仅仅是学童们的行为规范,对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也有指导作用。小时候没有学到,现在补上虽有亡羊补牢之嫌,但也为时不晚。
蔡老师面带微笑的面庞留给人清新的印象。他的语言也是通俗易懂,自然明了。但是他的所讲诉内容却十分深刻,幸福人生于我们手中创造。
蔡老师说:“当你以佛的心态对整个世界,一切都会变得美好。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嗔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入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仔细看。。。仔细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孩子。幸福,快乐都是自己的感觉!人都有自己的悲伤,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都会有想哭的感觉!
但,如果让悲伤包裹住自己,让自己的悲伤带著自己走未来! 让哭的感觉一留着,幸福,是遥远的! 为什么有的人只看到别人的快乐、幸福,却在哀告自己的不幸福!快乐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同样悲伤也是自己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所以每一个学习圣典,效仿圣典的人都应该学习的。《弟子规》没做到的,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弟子规》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而嘉汇中学发给每一位学子的《弟子规》讲座中,蔡老师很透彻地帮助我们分析了《弟子规》的每一句话。
《弟子规》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浅谈什么是幸福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幸福是什么? 没有解释!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简单却让人遥远的词!下面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对幸福的看法及了解。
许多人都在问:幸福是什么?
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
拥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历史、从而爱国守法,学科学干好本职工作,必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在上学期的寒假里,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名称叫《幸福人生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感谢学校,感谢刘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观后感触。
《弟子规》虽是教子宝典,但我们现在开始学也算不晚,因为孩子不管多大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或引导,况且我们还有教育下一代的职责。说《弟子规》是为人处世宝典,现在学就更不晚,学会如何与长大成人的孩子相处,学会如何与家人或朋友相处,学会如何与同事或领导相处,更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谐相处。
现在常常会听到说如今的人没有道德感,医生没有医德,老师没有师德,商家没有商德,官员没有官德,奥巴马也曾经说过华尔街的金融高管视金融危机而不顾仍拿着天价高薪也为不道德的行为。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而要想人有道德讲道德,首先是要人先明白什么是道德,良好的品德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先知道了,才能后做到有道德。
首先,关于《弟子规》这本书,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它在教导人生哲理、规范世俗行为上是一部好的伦典。《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乃“夫见”的意思,是君子的见解。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拥有了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没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错和过失,这就使自己远离了幸福。。正如劳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我们要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的感化他,而不是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像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远离了幸福的人生。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仙人指路。那么这仙人是谁呢?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弟子规》。
《弟子规》讲座观后感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年六班 杨诗琦
这个寒假,我同妈妈一起观看了蔡老师关于《弟子规》的讲座,我感到受益匪浅。
这个讲座的主题是“创造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