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一、简答题:
1.设计科学活动的步骤有?
步骤:(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提出他们想解决的问题;(2)准备实验:根据问题,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资源;(3)实施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动手实施实验;(4)解决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
(1)理性思维:科学思维追求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把事物归类和比较,总结出规律,用正确的逻辑去阐明结论;
(2)系统思维:科学思维是从整体上看问题,遵循系统化思维,从整体到部分;
(3)创新思维:科学思维推崇创新思维,从有到新,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改善已有方法,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二、填空题:
1.理性思维的核心是__。

逻辑原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0毫升B.10毫米C.10厘米2.关于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B.会流动C.不会溶解在水中3.自然界中水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属于水的固体状态的是()。

A.霜B.露C.云4.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①温度② 湿度③衣服大小④ 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A.①④ ⑤B.①②④C.② ③④5.冰雹一般在()容易出现。

A.夏季B.秋季C.冬季6.冰激凌里的水的形态是()。

A.固态B.气态C.液态7.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气球嘴翻套在瓶口上,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不能被吹大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C.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冰冻B.雷雨C.大雪9.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5摄氏度时,湖面结冰,这时湖水深处的水温为()。

A.4摄氏度B.零下4摄氏度C.0摄氏度D.零下25摄氏度10.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橡皮泥形态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本质上都是()的。

2.空气是一种物质,它无()无味;压缩的空气具有()性。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食盐()溶解在水中;沙()溶解在水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5.水蒸气是()的水,没有()的形状和体积。

6.测量风向的仪器叫(),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7.将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过段时间水会变成()。

8.纤细的()状云是卷。

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空才能组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组成的。

9.水的三态是:()、()、气态。

新编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新编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20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6.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二、判断:(10分)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10分)1.( C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B、黄金C、土壤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 )。

A、右边B、左边C、后面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C )的原因。

A、弹力B、推力C、重力4.自行车的( A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B、扶手C、轮子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C )。

A、凹面镜B、凸透镜C、平面镜四、简答题:(10分)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

答: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土壤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等。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答:增大摩擦力如:鞋子底上花纹,自行车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冰雪天在马路撒沙子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露珠逐渐消失B.电熨斗冒“白气”C.冰雪遇暖消融2.如果我们把纸撕碎,那么纸发生的变化是()。

A.颜色B.状态C.形状3.空气流动会形成()。

A.气泡B.风C.云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体积会变大B.水结冰是由固态变成了气态 C.水沸腾的温度是90℃5.夏天,人们穿着深色的衣服,大量出汗后,衣服会出现许多印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汗水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无机盐便留在衣服上B.空气中的尘土吸附在衣服上C.制作衣服时用的原料6.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那么会出现()。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B.“白汽”不见了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7.我们测量气温要选()的地方。

A.阳光直射处B.阴凉通风处C.随处都可以8.早晨,小明看到红旗飘向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所以风向是()。

A.东风B.西风C.西北风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应该用内焰加热B.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C.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实验法10.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蒸发()。

A.冰雪融化B.湿衣服晾干了C.水烧开时会冒出许多“白汽”二.填空题(共10题,共37分)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2.慧眼读图。

读作:()写作:()读作:()写作:()读作:()写作:()3.在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我们需要用()来测量温度,计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4.溶解是指物质()、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分离出来。

5.未来的天气状况是能够()的。

6.用()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

7.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8.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的性质。

9.气温计在使用时,要放在()且()的地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质量测试卷A (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质量测试卷A (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测试卷A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提供的。

2.从一粒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生命。

3.有些植物用、茎、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繁殖后代。

4.植物根的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将植物在土壤中。

5.有了,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

6.电流从电池的流出,通过导线流经,回到电池的,形成闭合回路。

7.用多种感官来比较沙土和黏土,方法有、、等,沙土摸起来比较,黏土通气性能。

8.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基岩碎屑和基岩。

其中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十分丰富。

9.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和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的。

10.地面上死亡的、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

它是植物生长的,它越多,土壤越。

二、判断题。

(每空2分,共20分)1.一般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有2-5粒种子。

( )2.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美观。

( )3.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 )4.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 )5.在简单的电路中,没有开关,小灯泡就不能亮。

( )6.只要把小灯泡和电池连接在一起,小灯泡就能发光。

( )7.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 )8.修筑梯田也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好方法。

( )9.颗粒大、土粒粗糙的土壤是沙质土。

( )10.土壤中的塑料物质不是土壤的成分。

(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剥离凤仙花种子的种皮不容易,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浸泡种子把种皮泡胀 B用刀把种皮剥开 C. 放到锅里煮2.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

A.保持植物身体的平衡B.能更大限度地接收太阳光C.美观3.凤仙花生长发育需要( )。

A.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B.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C.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4.在自然条件下,有些植物可以用( )繁殖后代。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哪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A.室内温度B.室外荫凉处温度C.阳光下温度2.下列使用气温计的步骤,不正确的是()。

A.放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B.悬挂在空气中C.保持湿润3.熄灭酒精灯的正确做法是()。

A.用嘴吹B.用水浇灭C.用灯帽盖4.夏天,当你游泳之后上岸时,身上会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

A.岸上有风B.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C.身上的水蒸发带走了皮肤表面的热量5.下列物体的变化在性质上与水结冰相似的是()。

A.放烟花B.将纸撕碎C.铁生锈6.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

A.体温计B.温度计C.寒暑表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食盐()溶解在水中;面粉()溶解在水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2.溶解得快慢与许多因素有关,要使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快一些,可以采用()、()、()等方法。

3.气象工作者将气温计放在()内测量气温。

4.()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5.水结冰后,重量不变,()变大。

6.两种物质如果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是不易分离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风旗与风向标测量风向时所指的方向是相同的。

()2.水和空气都不能占据空间,只有石块能占据空间。

()3.袋子能飞到空中是因为袋子会飞。

()4.水枪和弹弓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5.一块红色橡皮泥和一块蓝色橡皮泥捏在一起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

()6.雨量器在制作时,刻度条不用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小心把一些物体混合到一起了,你有什么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吗?请将正确方法和相应物体用直线连接起来。

绿豆和沙子溶解过滤食盐和沙子用磁铁吸引铁钉子和木屑用筛子筛盐和水加热蒸发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以下关于溶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后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做溶解实验时,不用静置片刻,立刻可以判断物质是否溶解C.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2.用于测量空气质量的仪器是()。

A.蒸发皿B.搅拌棒C.天平3.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吉林四季分明B.通榆明天有大雪C.昆明四季如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给自行车打气时要尽量多打气B.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占据空间C.充气拱门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5.下列属于冰和水的共同点的是()。

A.都有一定的体积B.温度相同C.都有颜色6.对于空气的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没有重量B.空气有重量,整个大气层的重量超乎想象C.空气不仅没有重量,还向上托起飞机、小鸟等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B.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空气粒子变小了C.水不能被压缩是因为水是固体8.如图所示,蜡烛可以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点燃,说明空气()。

A.可以被加热B.可以帮助燃烧C.会流动9.常温下,水是一种()。

A.固体B.液体C.气体10.我们观察时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10℃C.-10℃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石头和空气比较,都会占据空间,但是石头占据的空间()改变,空气占据的空间()改变。

(填“会”或“不会”)2.当环境温度低于()摄氏度,水的温度()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状态变成了()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

3.扇扇子实际是用扇子带动空气(),形成风,使人感到()。

4.悬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的“纸蛇”,是()流动产生的力量让它转动的。

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转动。

5.水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需要经历()、()、()三个主要过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空气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

A.石头最轻B.水最重C.空气最轻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刮的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3.下列各种现象不能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树叶飘动的方向B.炊烟移动的方向C.汽车移动的方向4.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

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在安装空调时,要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B.下部C.中部5.环卫阿姨很难把落叶扫成一堆,说明这时风力至少是()级。

A.二B.三C.四D.五6.下列关于加快水的蒸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B.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快7.下列关于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B.空气是无色无味的C.水里没有空气8.仔细观察如图的玻璃杯,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杯中装着水B.杯中的水洒了半杯C.杯中有半杯液体9.吃火锅时,锅里的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锅里的盐没有完全溶解B.锅里的水分蒸发导致C.不断往里加盐的结果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高的地方水蒸发得快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在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我们需要用()来测量温度,计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2.天气状况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有时候变化比较()。

3.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给物体加热。

4.风向是()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描述。

5.如果加热袋子中的空气到一定程度,那么袋子就会()。

当温度()后,袋子就会掉下来。

6.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做()。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工具不属于测量天气的是()。

A.雨量计B.血压计C.温度计D.风向标2.环卫阿姨很难把落叶扫成一堆,说明这时风力至少是()级。

A.二B.三C.四D.五3.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0°CB.高于0°CC.低于0°C4.我们在称量空气时用到的工具是()。

A.雨量器B.简易天平C.量角器5.下面哪一种糖溶解的更快一些?()。

A.冰糖粉末B.小块冰糖C.大块冰糖D.以上都行6.由北吹来的风是()。

A.南风B.北风C.东风二.填空题(共6题,共31分)1.看图填空。

()()()2.我们可以通过()来去除食盐水中的沙子:也可以用()的方法获取食盐水中的食盐。

3.记录的天气种类有()、()、()、雨等多种天气。

4.大面积焚烧秸秆,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

5.写出下温度计的读数。

()()()6.雨的等级一般分为()、()、()、暴雨、()、特大暴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通常我们将低于40℃的水称作冷水。

()2.所有的气球都能升空。

()3.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使人心情舒畅。

()4.测量气温要定好时间和地点,在阳光下测量最准确。

()5.用橡皮泥做了各种卡通人物,橡皮泥变得更漂亮了,不再是原来的物质。

()6.我们在做加速溶解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倒入水中。

()四.连线题(共2题,共6分)1.把水、水蒸气、冰与它们各自特点用线连起来。

水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蒸气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冰气态,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2.用连线的方法说明怎样将食盐和沙分开。

方法步骤目的和效果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加水,搅拌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用滤纸过滤混合物使食盐溶解在水中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把沙子分离出来五.简答题(共6题,共40分)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2.蜻蜓什么时候会飞得很低?3.这做的是什么实验?做这个实验时该注意什么?4.请你说一说测量降雨量的工具以及该工具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培优a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培优a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小车中较容易停下来的是( )。

A.速度很快的车B.载重很重的车C.速度很慢的车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对动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B.太阳、月亮、星星等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C.在白天同样可以看到月亮和星星3.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 )。

A.星星睡觉了B.太阳光太亮了C.星星被乌云遮住了4.下列天体中( )体积最大。

A.月亮B.太阳C.地球5.下列表示雨天的符号是( )。

A.B.C.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太阳是从( )方升起,( )方落下的。

2.透过红色玻璃纸看娃娃的白衣服,白衣服就变成了( )的,透过蓝色玻璃纸看娃娃的白衣服,白衣服就变成了( )的。

3.太阳、月亮、星星,一般出现在( ),而在( )看不到它们。

4.望远镜的使用方法是:(1)( );(2)调整望远镜筒身的( ),直到看清( )。

5.不同的日子,月亮会有不同的(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农民伯伯非常关注天气的变化。

( )2.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外面世界,多姿多彩。

( )3.我们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月亮。

( )4.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

( )5.白露、处暑是秋季的两个节令。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家庭装修时应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连一连。

书橱门衣柜门浴室门阳台门大门卫生间门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五.简答题(共3题,共14分)1.我们利用太阳的位置变化可以做什么?2.要想看到满天繁星应该怎么做?给你的选择打√。

城市()旷野()月牙()晴天()阴天()圆月()3.请你给运载火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按起飞推力的大小排排序。

六.综合题(共2题,共26分)1.根据提示,完成实验内容。

(1)探究手电筒放置的________与光斑的关系(2)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

(3)用手电筒竖着照射桌面,会出一个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word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word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教室里的空气()水蒸气。

A.有B.没有C.无法确定2.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A.有B.没有C.下雨天有,晴天没有3.小明将一只气球套在了塑料瓶内,如图所示,他能将气球()。

A.吹大到整个瓶子B.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C.不能吹大4.如图①-④,制作一面风旗,根据风旗的飘动情况对风力大小做出判断,其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②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不动,表示无风,风速等级为0级B.图③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大动,表示大风,风速等级为2级C.图④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微动,表示微风,风速等级为1级5.以下表示阴天的天气符号的是()。

A. B. C.6.下列方法中,能加快水蒸发的是()。

A.把水放入冰箱里B.把空气变得湿润C.用吹风机吹7.纤细的羽状云是(),它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A.积云B.层云C.卷云8.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的风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9.下列属于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

A. B. C.10.我们在称量空气时用到的工具是()。

A.雨量器B.简易天平C.量角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图的云量表示今天是()。

2.压缩的空气有()性,可以产生弹力。

3.()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

4.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是()。

5.用湿布擦黑板,过会儿水干了,这是()现象。

6.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

7.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等,气体有()等。

8.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它是()、()、()。

9.风向是指()。

如北风是由()向()吹来的。

10.科学家利用工具()天气,发现(),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 A 卷姓名:陈燕梅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81201803464874学习中心:广东汕头澄海奥鹏成绩: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60 分)12345678910 C C C C C C A A A D 11121314151617181920 B C A B C C B A D C 21222324252627282930D A D B A A B D D A1.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 思考B. 观察C. 探索D. 表达2.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相结合。

A. 科学精神B.科学知识C.日常生活D.科学方法3.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 可行性B. 挑战性C. 理智性D. 适应性4.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B.线性思维C.逻辑思维D.非线性思维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价值规范结构三个方面。

A. 方法结构B.技术结构C.能力结构D.系统结构6.STS教育是以突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A.科学态度 B. 科学精神 C. 科学探究A. 科学精神B.技术C. 科学D. 工程17.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7.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

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A. 全体学生B.社会大众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D.未 A. 课程标准 B. 行为动词 C. 学生特点来科学家18.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课堂8.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和学生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和双方面的发展。

学习”和“意义学习”。

A. 社会B. 教师C. 家长D. 教育者 A. 接受学习 B. 探究学习 C. 合作学习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19.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A. 科学素养B.科学精神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未来本环节构成。

科学家 A. 机械学习 B. 观察 C. 思考 D. 探究10.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20.实验探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在进行探索、质疑和()。

形式或()。

A. 分析B. 思考C. 总结D. 研究 A. 探究研讨 B. 情景模拟 C. 独立实验11.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21.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某类问题;二是指向(),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秘。

质是一种()。

A. 科学精神B.科学的本质C. 科学方法D. 科学内容 A. 教育测量 B. 主观感受 C. 客观分数12.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22.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件性资源两大类。

动和外在表现。

A. 素材性资源 B. 非条件性资源 C. 电A. 核心素养B. 科学素养C. 基本信念D. 科学态度资源13.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也可以23.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普读物 B. 电视媒体 C. 课外书籍 DA. 积极作用B.经济效益C. 社会影响D. 伦理道德问题24.酸奶主要由()发酵而成。

由于乳酸14. 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的教育,关保证一个厌氧环境,比如密闭容器。

注科学能力的培养。

A. 大肠杆菌 B. 乳酸菌 C. 金黄色葡萄A. 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 核心素养D. 科学知识25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

15.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部分。

26.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的重要指标A. 科学与技术B.化学C. 生命世界D. 地理规项目。

1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 A. 生长发育 B. 生理疾病预防 C. 心理态度与价值观。

育▆丰富的机27.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A. 量的变化B.形态C.质的变化D.功能的变化28.电、光、热、声、磁等都是()的不同表现形式。

A. 物质B. 大自然C. 数据D. 能量29.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A. 地壳B. 地幔C. 地壳D. 岩浆30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小时。

A.24B.12C.22D.18二、判断题 ( 打“√”或“×”,(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20 分)12345678910×√√×√√√×√√1.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中心。

2.物体是非常具体的,可以用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感官体验去描述。

3.STS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4.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5.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6.“有意义接受学习” 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概念。

7.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探究”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8.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9.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10.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简答题( 20 分)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

同答: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包含以下四点:知道,按这个科学探究步骤去做,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专业态度: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取决于他的专业理想,第二个方面是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精心准备,灵活有了这种专业理想,才能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自入感,才能乐意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才能愿意为科学教学学探究的步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教事业奋斗终生。

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就相当于让学生有二、专业知识:一个科学。

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多或少对教学金的手指头”,让学生终生受用,成为持续发展的工作起着决定的作用,必须对教育的目的、性质和特征做到真正的面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运用科学探究步骤的能力理解。

教育是一种服务,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服务的对象是制作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情况的学生。

要提供一流的服务,科学教师就必须掌握这门学科的所有知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识,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如果这方面知识掌握的不全丰富的素材。

第四个方面就是回头看,也就是教学面、不广博,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提出许多你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训与经验,以及如何避免教学中的失误,从中吸教师不解释清楚,能行吗?所以,一个科学教师必须掌握与科学学学方法,到取得成功的经验等等,都能使自己的教科有关的所有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人体、数高。

总之,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取决于科学教师对教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知道许多科学家的事迹。

总之,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特有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这些的知识少了,是不行的。

只有掌握得越多越好,另外还有很多知识握自己教学的脉络,从而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这就要靠边教学边积累。

业素质。

三、丰富的教育知识:有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同做好教学工作要做到以下四点: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一、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

教师要走进新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

因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不仅必标,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实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成知识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科学的条件性知识。

科学教师要掌握:础。

( 1 )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知识。

(2)普通心理学、教育心二、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理学知识。

( 3)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

作为一位科学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课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质。

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四、专业技能: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备条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件,对于一个科学教师来说,就是科学教学技能。

这应该包括利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栽培能力、养殖能力、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步骤来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及进变自己成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行反思的能力,并形成文字,不断探索与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

体现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第一个方面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是抓住教学思想“做中学”和教材中最突出的环节“过程与方法”,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这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即提出问题——寻找可能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

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

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

学生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交流,或挑战权威。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