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正确
3: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错
4: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对
5: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错
6: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7: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8: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错
9: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正确
10: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对
1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
12: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13: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错
14: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15: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错
16: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17:出现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马家爵因打牌而残杀四位学友等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刘、马等人的个人品质、素质低下,与社会风气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关系不大。错
18: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错
19: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2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错
21: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错
22: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错
23:“苹果广告”说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对
24: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错)
25:进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需求。正确
26: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错
27:学生无权评价教师。(错)
28: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正确
29: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正确
30:一般认为,强调三维目标就意味着否定“双基”。错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 )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
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5.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7.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
8.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9.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10.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3.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B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16.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
17.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1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1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20.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2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
23.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 )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2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
A.唐代B.清末C.民国初期D.新中国成立
2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
27.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8.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9.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3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3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3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