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菌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于腹腔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课件

关于腹腔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课件
关于腹腔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 菌药物的应用
腹腔感染定义
(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 狭义:腹腔感染是指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 广义:腹腔感染包括了腹膜腔感染、腹膜后感染和 腹部器官的感染性外科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 胰腺炎、肝脓肿
• 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 畴,是指感染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进入腹腔, 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此类感染单靠手术不能治 愈,必须辅以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腹腔感染时必须覆盖的靶细菌
• 在上腹部,主要针对肠道杆菌科细菌, 兼顾厌氧菌和G+球菌,甚至鲍曼不动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
• 在下腹部(下消化道),主要针对肠道 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有时需要兼顾不 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G+球菌
• 腹腔脓肿,更要加强抗厌氧菌药物治疗
治疗腹腔感染通常需要覆盖厌氧菌
抗生素在治疗腹腔感染中 的应用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提出处理腹腔感染原则:
一是手术对原发病灶的处理;
二是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应结合腹腔感 染的病因、类型、严重程度、细 菌与药物敏感状态的流行病学现 状和抗感染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 动力学特点等,合理选择药物, 制定用药方案。
• 可合并休克、脏器功能损害,多为重度腹腔感 染
• 可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或条件致病菌, 细菌谱较复杂,不易预测,多为耐药菌。如产
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的大肠杆菌,铜
绿假单胞菌等
第三型腹膜炎
• 继发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48 小时后症状复苏
• 特点:
– 医院获得性感染 – 多为耐药菌 – 可能为肠道菌群易位

沙门氏菌属ppt课件

沙门氏菌属ppt课件

水处理
采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 中的沙门氏菌。
水质监测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 全。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在处理食品和接触宠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沙门氏菌的传播

注意饮食卫生
02
避免食用未经烹煮或未彻底烹煮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
03
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将沙门氏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水源传播,如 饮用水、游泳池水、河流和湖泊
等。
水源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可能是由 于动物粪便、污水排放或雨水冲
刷等途径。
通过水源传播的沙门氏菌可能导 致急性肠胃炎、伤寒等病症。
接触传播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尿液传播。
在护理或照顾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时,如处理粪便或尿液等排泄物时,若防护措施不 当,容易发生感染。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在动物与人之间传 播,引发人类疾病。
对环境的危害
污染水源
沙门氏菌可在水中繁殖 ,污染水源,影响人类 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
污染土壤
沙门氏菌可在土壤中存 活,污染土壤环境,影 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
全。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通过污染环 境传播疾病,影响人类
和动物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沙门氏菌的大量繁殖和 传播可破坏生态平衡,
抗原结构
沙门氏菌具有O抗原、H 抗原和Vi抗原,其中O抗 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抵抗力
沙门氏菌对理化因素的抵 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 ,在水、牛奶、肉类食品 中能生存数月。
沙门氏菌属的分类
根据O抗原不同
沙门氏菌可分为A~Z共20个血清 型,其中A~F等6个血清型为非 病原性,G~Y等15个血清型为病 原性。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细菌
真菌
病毒
原虫
4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微生物大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肉眼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原核细胞型
病毒
5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
细 胞 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6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作为正常菌群,维持人体正常功能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UU)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MG)
55
支原体---特点和致病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 无细胞壁
✓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 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感染,不孕,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均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2.细胞膜
磷脂双层生物膜
3.细胞质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4.核质
核质包含染色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21
请说出下面细菌的结构
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22
连连看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膜
DNA
细胞质
肽聚糖
核质
脂质双层生物膜
23
目录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非典型病原体的概念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45
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甲沟炎PPT课件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甲沟炎PPT课件
9
病因
• 病菌的致病因素
• 粘附因子、荚膜 • 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
• 人体受感染的原因
• 局部情况:①皮肤粘膜缺损 ②管腔阻塞 ③ 血循障碍 ④先有其它病变
• 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激素、放 化疗、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AIDS
10
临床表现
•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白细胞计数↑ • 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 特异性表现
肿热痛,全身反应重。可使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出现呼吸 困难甚至窒息。 •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病菌为厌氧菌,炎症仅在皮下层,初 期同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但进展快,且有捻发音。 • 治疗:手术切开减压、引流,抗生素
22丹毒
• 概念: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 急性炎症,多见下肢、面部。
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概念: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 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 于颈项、背等皮肤厚韧处。
• 致病菌:以金萄菌多见。 • 临床表现:初起为红肿,可见
数个脓点,继之红肿扩大,脓 点增大增多,中心处坏死。 • 治疗: 1.及时应用抗生素, 防止脓毒症
2.局部处理:初期可 外敷(鱼石脂、金黄散);成脓 后“十”字切开
多菌一病 有共同特征
按病种和病变 性质分
特异性感染:结
核杆菌、破伤风 梭菌、产气夹膜 梭菌、炭疽杆菌 等。 特点:一菌一病 临床表现和防治 原则均不同。
7
继发性感染 B
原发性感染 A
按感染发 生情况分
C 条件性感染
医院内感染 E
D 二重感染
8
按感染病程分
急 性:3周以内 亚急性:3周~2月 慢 性:2月以上
25

球菌、肠道杆菌PPT课件

球菌、肠道杆菌PPT课件

抗生素治疗
针对不同病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控制策略与措施
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并控制疾病传播。
隔离治疗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 病传播。
公共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球菌、肠道杆菌的分类学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
总结词
机会致病菌
详细描述
表皮葡萄球菌通常为机会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其感染多与医疗操作、植 入物等有关。
脑膜炎球菌
总结词
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详细描述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感 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球菌和肠道杆
菌被精准地分类和鉴定。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02
针对球菌和肠道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
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肠道杆菌的毒力因子研究
03
揭示了肠道杆菌的毒力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肠道杆菌感染提供
了理论依据。
研究热点与难点
1 2
新型检测方法的开发
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 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
学等。
临床应用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 转化,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
多有效手段。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常见病原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常见病原菌

第三章常见病原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第二节肠道杆菌第三节弧菌属第四节厌氧性细菌第五节分枝杆菌属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一、化脓性球菌概述二、葡萄球菌三、链球菌四、肺炎链球菌五、脑膜炎奈瑟菌六、淋病奈瑟菌1.列出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说出血浆凝固酶、抗O试验的临床意义;3.了解其他化脓性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化脓性球菌概述病原性球菌因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见图1-3-1)。

图1-3-1 化脓性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菌体呈球形,平均直径1µm,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

2.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有色菌落。

在血平板上,致病菌株可形成透明溶血环。

3.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4.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在干燥的脓汁、痰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才被杀死;耐盐性强;对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但本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包括: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包括: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根据不同疾病,可采集脓汁、渗出液、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根据镜下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作出初步诊断。

再经培养后根据菌落特点、凝固酶试验等鉴定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

(四)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三、链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呈链状排列。

2.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表现不同的溶血现象,据此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器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培养特性
1、兼性厌氧/厌氧 2、营养要求高,含10-12%血清培养基 3、高pH(7.8-8.0) 4、“荷包蛋”状典型菌落
“荷包蛋”状菌落
主要致病支原体的生化反应特点
支原体
葡萄糖
肺炎支原体
+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
穿透支原体
+
溶脲脲原体

精氨酸 — + — + —
防治
疫苗: 部分病原体在研制过程中 抗菌素:四环素、利福平
螺旋体目的类别
密螺旋体属
苍白密螺旋体 品他密螺旋体
螺旋体科 螺旋体目
疏螺旋体属
伯氏疏螺旋体 回归热疏螺旋体 杜通氏疏螺旋体 赫姆斯疏螺旋体 奋深疏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科 钩端螺旋体属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2、外膜蛋白抗原:种特异性
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抗原交叉
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Q热柯克丝体 五日热巴通体
OX19 +++ +++ — — —
变形杆菌菌株
OX2
Oxk
+

+


+++




抵抗力
1、无体外生活阶段 2、对抗菌素敏感
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一、所致疾病 二、致病物质与机制
幼儿肺炎 对磺胺敏感 + 自然宿主 人、小鼠
血清型
18
肺炎
肺炎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鸟类
牛、羊
低等哺乳动物
1
不明
3
致病物质与机制
1、内毒素 2、外膜蛋白(MOMP)
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感染局部组织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 直接镜检(包涵体) PCR
抗原结构
1、脂多糖抗原:属特异性 2、外膜蛋白抗原:种特异性、型特异性
抵抗力
1、热敏感(60 ℃ 5-10min) 2、对抗菌素敏感 3、化学消毒剂敏感
衣原体的致病性
一、所致疾病 二、致病物质与机制
主要致病衣原体所致疾病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类疾病 沙眼 性病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螺旋体目的生物学特性
1、培养特性 2、抗原结构 3、抵抗力
培养特性
苍白密螺旋体 :毒力株:家兔单层上皮细胞 非毒力株:人工培养基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微需氧,28-30 ℃ , pH7.2-7.6 Korthof培养基
抗原结构
苍白密螺旋体 :密螺旋体抗原(属共同抗原)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 血清学测定 PCR
防治
疫苗: 研制过程中 抗菌素:四环素、红霉素
Howard Taylor Ricketts
立克次体目
立克次体目的类别
立克次体属 柯克斯体属
斑疹伤寒群 斑点热群
东方体属 埃立克体属 巴通体属
恙虫病群
犬埃立克体群 腺热埃立克体群 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
立克次体目的生物学特性
性状 大小(m) 细胞壁 代谢活性 胞外稳定性 感染性 繁殖力 毒性
原体 0.2-0.4
+ — + + — +
始体 0.5-1.0
— ++ — — + —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发育周期
0h
48 h
0h
30 h
包涵体
始体 原体
8h 24 h
培养特性
1、专性细胞内生长 2、6-8天鸡、鸭胚卵黄囊繁殖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脂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糖-蛋白复合物(型特异性抗原)
抵抗力
苍白密螺旋体 :极弱,对热、干燥敏感 化学消毒剂敏感 抗菌素、砷剂敏感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弱,对热、干燥敏感 湿土、水中存活数月 化学消毒剂敏感 青霉素敏感
螺旋体的致病性
病原体
所致疾病
立克次体属 斑疹伤寒群(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
加拿大斑疹伤寒)
斑点热群(洛矶山斑点热、纽扣热、昆士兰热、
立克次体痘、北亚蜱传斑疹伤寒)
柯克斯体属 Q热 东方体属 恙虫病群(恙虫病)
埃立克体属 犬埃立克体群(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腺热埃立克体群(腺热埃立克体)
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巴通体属 战壕热、猫抓病、Oroya热、秘鲁疣、杆菌性血管瘤、
心内膜炎
致病物质与机制
1、内毒素 2、磷脂酶A
立克次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血液
检测方法:动物接种 血清学测定
防治
疫苗: 部分病原体已有 抗菌素:四环素、氯霉素
衣原体属的类别
衣原体属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一、形态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抗原结构 四、抵抗力
形态结构
1、形态:G - ,多形性,0.3-0.6x0.8-2.0m
2、结构:细胞壁(同G - 菌) 细胞膜(同G - 菌) 微荚膜
立克次体
柯克斯体
培养特性
1、专性细胞内生长
2、以动物体内、鸡胚、细胞接种 为主要培养方式
抗原结构
1、脂多糖抗原:群特异性 (与变形杆菌有交叉)
支原体目的类别
支原体目
支原体科 无胆甾原体科
支原体属 脲原体属
螺原体科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抗原结构 四、抵抗力
形态结构
1、形态:G - ,高度多形性,80-300nm (最小胞外繁殖微生物)
2、结构:细胞膜(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荚膜(多糖) 环状双链DNA
支原体
沙眼亚种 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鼠亚种
兽类衣原体
衣原体属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2、发育周期 3、培养特性 4、抗原结构 5、抵抗力
形态结构
形态:原体,球型或梨型,0.2-0.4m Macchiavello染色—红色
始体,圆型,0.5-1m Macchiavello染色—蓝色
原体与始体的性状比较
吸附细胞 RBC — — RBC 、Tly、M —
引起疾病 肺炎、支气管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继发于AIDS 泌尿生殖道感染
致病物质与机制
1、细胞膜损伤 2、有毒代谢产物
神经毒素、H2O2、超氧离子 3、共同抗原
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感染局部分泌物
尿素 — — — — +
抗原结构
1、蛋白质抗原:血清学分型依据 2、糖脂抗原
抵抗力
1、弱,对理化因素较细菌敏感 2、对醋酸铊、结晶紫有抵抗 3、化学消毒剂敏感 4、对干扰细胞壁的抗菌素耐药 5、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敏感
支原体的致病性
一、所致疾病 二、致病物质与机制
人类主要支原体所致疾病
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