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其保护措施
试论针对电子档案载体的保护技术与政策
试论针对电子档案载体的保护技术与政策一、传统档案的载体以及保护措施(一)传统档案。
主要包括金石档案、竹简档案、布帛档案以及占有量最大的纸质档案。
其中,我们主要讲的就是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是指以纸张为书写材料的?n案材料。
对于纸质档案而言,只要保护好了纸张材料,档案的信息也就得以保存,档案的记录不会损毁。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纸质档案的保护比电子档案就容易得多。
(二)传统档案的保护策略。
我国档案保护技术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在基础设施和基本保护条件的改善。
国家档案局于1986年颁发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提出了库房设计的要求对档案的保护从安全、温湿度控制、光照等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1987年又颁发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为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提出了可操作的、较具体的要求。
从这两点看来,我国在传统档案的保护策略方面做得还比较到位,具备比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然而,电子档案载体与纸质档案在根本上的不同,导致国家对于纸质档案保护的相关规定对于电子档案不一定能做到行之有效。
二、电子档案的载体(一)电子档案载体的寿命。
电子档案一般包括磁带、磁盘、胶片、光盘等主要载体的文件。
磁盘和磁带的主要物质成分是聚酯底基,聚酯底基容易产生静电,从而沾染粉尘导致弯曲变形,容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数据极易丢失。
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
目前光盘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
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
而胶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层、乳剂层、防光晕层、底层、片基和背涂层。
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乳剂层,它主要有卤化银和明胶,其中卤化银在光线下容易变形发黄,因此保存时间不长。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一般仅为5-15年。
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对于电子档案载体的保护。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档案是一种载体,是保存和传承历史信息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档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演变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载体,产生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是商代卜辞文的一种。
甲骨文是商代贵族用牛、龟甲等动物的骨或甲面上所刻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档案记录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
2. 金石文金石文是在金石上所刻的文字,包括石刻、铜器铸文等。
金石文是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金石文的产生与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向多样化、多样性方向发展的趋势。
3. 纸质文书纸质文书是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产生于汉代,随着纸的发明和普及而逐渐成为主要的载体。
汉代以后,纸质文书成为古代官方和民间记录重要事务的主要形式,记录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二、古代档案载体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1. 作为官方记录的载体古代档案载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官方记录的主要载体。
在古代中国,各级政府和官府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记录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信息,这些信息都被记录在不同的档案载体上。
这些档案载体记录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历史研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
2. 作为历史记载的工具3.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古代档案载体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档案载体记录了古代社会的众多文化传统和习俗,保留了古代文化的精髓,为后人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反映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措施
有些地方存在对档案保护工作重视不够、执行不力的问题,导致法规落实不到位。
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足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接 受过专业培训,对档案保 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 不足。
缺乏专业培 训
实践能力不 强
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实践操 作能力较差,无法熟练掌 握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 和手段。
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加强档案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建立完善的档案备份制度 ,采用多种备份方式,确 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加强档案备 份工作
加强档案恢 复工作
对于已经损坏或丢失的档 案,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手 段进行恢复和修复,确保 档案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 。
03
档案保护的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和设备
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档 案资源转化为数字格式, 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存储 、传输和管理。
档案存储技术
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如 云存储、光盘存储等,提 高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档案修复技术
运用档案修复技术,对破 损或老化档案进行修复和 保护,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
2023
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 术措施
目 录
• 引言 • 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 • 档案保护的技术措施 •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建议和改进措施
01
引言
档案的重要性
记录历史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重要
事件。
传承文化
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反 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和价值观。
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档案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环节。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综述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综述一、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类型及其保护的方法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甲是指龟的背甲和腹甲,骨是指牛的肩胛骨或其它兽骨。
甲骨是当时的占卜材料,也是当时档案的主要载体。
甲骨档案的保存采用窑藏法,即所谓“登于天府”。
甲骨档案主要出土在宗庙建筑右半穴或地下室的圆窑中,窑深一般都在2公尺左右。
金文档案青铜器上铭文铸字不自周始,在商朝就已经出现。
西周时发展到专为记事铭文而铸青铜器,这种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铭文称金文档案。
金文档案的保存也采用窑藏法,并使用草木灰作为防腐蚀防磨损的填充料。
1977年扶风法门公社发现完整的西周青铜器窑藏一处,出土青铜器具103件。
窑底与器物之间都用草木灰充填,显然是有意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故埋藏3000年之久的铜器,至今通体无锈,明光闪闪。
石刻档案石材是上古时期的书写材料,而在我国却在商周之后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秦代兴起。
这绝不是一种历史偶然,因为“石在天地之间,寿非金石匹也,其材巨形丰,其徒也难”所以古人“以舍金刻石也”。
石刻档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古人对其保护采取了任其自然的方式。
简牍档案简牍档案起源于殷商,风行于汉晋。
简牍取材木竹,南方用竹,北方用木。
为防止竹简朽蠹,就有“汗简”、“杀青”、“汗者,去其竹汁;杀青者,去其青皮”,(汉)刘向《别录》云: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之。
为保护简牍档案的内容,简牍档案装订时,加入了“赘简”,即在每册的开头,加两片不写字的简用于保护。
简册档案通常保存于“金滕之匮中”。
缣帛档案缣帛档案随着丝织业的发展而产生,战国时已有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东晋后纸张广泛用于书写材料,但少量重要的皇帝诏书仍用缣帛,如唐“赦书”,宋“告身”,明清时期“敕令”等封赠文书都用绢或绫锦。
古代缣帛档案在左右或上下有木轴,阅后沿木轴卷起来保存。
纸质档案中国早在西汉就发明了纸,到东晋时,造纸工艺日臻完善。
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
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摘要】本文将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多元化档案载体、信息化时代下档案载体的新趋势以及数字化档案等方面探讨档案载体的演变与发展。
首先介绍了纸质档案的起源和演变,然后分析了电子档案的兴起与发展。
接着讨论了多元化档案载体的出现和信息化时代下档案载体的新趋势。
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档案的快速发展。
结论部分指出档案载体的发展创新对信息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提出了未来档案载体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强调了重视档案载体的多元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为读者全面了解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档案载体、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多元化档案、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发展创新、趋势与展望、多元化发展、数字化发展1. 引言1.1 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演化的过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档案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档案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从最初的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再到如今的数据化和数字化档案,档案载体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档案的认知和管理方式,也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手段。
2. 正文2.1 纸质档案的起源和演变纸质档案是人类记录信息的最早形式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最早的纸质档案主要是记录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用于管理和传承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纸质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在古代,纸质档案主要是以手工书写的形式存在,如古代的经书、文书等。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纸质档案的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现代社会,纸质档案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和机构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
纸质档案的演变也包括了存储和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手工整理、分类到后来的档案馆建设和数字化管理。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是中国古代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档案载体是指档案的载体形式,即档案保存的材料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载体在中国古代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进行探讨。
一、竹简中国古代的第一种档案载体是竹简。
竹简是中国古代人民在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它主要由竹片制成。
竹简以其质地坚硬、易保存,成为中国古代档案保存的主要载体。
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中,各大国都有专门的档案馆来保存重要的档案资料,而这些档案资料主要是保存在竹简上。
竹简不仅是用于书写的材料,还可以被用来保存档案,因此在中国古代档案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丝织档案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竹简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便有了丝织档案的出现。
丝织档案是中国古代档案学中的一种新型档案载体,主要是利用丝织制成的档案材料。
丝织档案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主要是利用丝线织成的纱布或绸缎来保存档案。
丝织档案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它不仅可以保存档案,还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
由于丝织档案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其制作的档案也比较少,大多数是用于保存重要的档案资料。
三、纸质档案四、石刻档案石刻档案是中国古代档案学的又一种新型档案载体,它主要是利用石材来保存档案。
石刻档案主要是利用石材或石碑来保存档案,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是中国古代档案学的一大创新。
石刻档案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档案学的载体形式,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
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档案,是记录历史、保存信息的重要载体,它的起源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最早的石碑、竹简到现代的电子档案,档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本文将略论档案的起源和演变,以探究档案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档案的起源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碑和竹简。
在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重要信息和事件,以便后人能够了解和学习。
石碑和竹简作为最早的档案载体,通过刻写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信息,成为了古代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二、档案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古代,随着纸张的出现,书写成为了主要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档案的主要载体。
古代的书籍、文献成为了重要的档案资料,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成为了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档案的保存和传播更加便利。
印刷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档案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为后来的档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档案不仅包括纸质文献,还包括各种图像、声音和视频资料,如磁带、光盘、电子文档等。
档案的形式愈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为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三、档案的意义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为后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档案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具有重要的法律和证据意义。
在司法领域,档案作为重要的证据,承担了维护法律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责任。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档案也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规范管理行为、防范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档案还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中国古代档案载体是指古代用于记录信息和保存档案的各种物质载体。
在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的档案载体是兽骨。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将兽骨制成甲骨,用来记录祭祀和卜辞等信息。
这些甲骨既是档案载体,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后来,兽骨的使用逐渐减少,被纸张和竹简取而代之。
纸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档案载体之一。
纸张的制作始于汉代,当时使用的纸是由树皮和麻纤维制成的。
纸张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保存,因此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档案记录。
随着纸张制作技术的进步,纸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唐代出现了丝绸纸,不仅具有较好的质地,且保存时间更长。
宋代后期,人们用树皮制成的麻纸逐渐改良为薄而坚韧的皮纸,这种纸张成为宋代官府档案的主要载体。
竹简也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档案载体。
竹简的制作始于先秦时期,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进后成为一种重要的档案记录工具。
竹简的用途广泛,既用于政府和各类机构的官方档案记录,也用于私人书写和个人档案记录。
竹简的制作工艺熟练、使用方便,因此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竹材易损,竹简的保存时间相对较短。
除了纸张和竹简,还有一些其他的档案载体被古代人民使用。
青铜器是商代和西周的重要档案载体,用于刻写铭文和纪念文字。
这些铭文和纪念文字记录了历代君主的政绩和功绩,是研究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绢帛、布匹等也常被用作书写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档案载体逐渐从简单的材料上升到复合的载体上。
如明代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纸皮帖和纸脊令档案更为牢固,以及用紫砂罐和长方形木盒等作为档案的保存容器。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经历了兽骨、纸张、竹简、青铜器等不同的阶段。
这些不同的载体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活动,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宝藏。
试论档案载体的演变及保护方法
试论档案载体的演变及保护方法杨子萱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档案已伴随我们走过了5000多年的历史,它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档案应运而生,这种新形式的档案渐渐取代了古老的档案记载方式,成为当今最流行、便捷的载体形式。
本文以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为切入点,强调保护档案载体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现代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档案载体演变;新型载体;保护方法1 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1、甲骨档案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
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
甲主要是指龟的腹甲或者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
由于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时间长、数量多,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
2、金石档案金石档案也称钟鼎文。
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到了西周我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青铜器质地坚固,易于长久保存,记录更为广泛详细。
故统治者凡有大事记载,便铸器铭文,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
金石档案的出现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3、简牍档案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称为简牍档案。
简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牍指方形的木片。
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
两者又可通称为简。
在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约产生于先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直至东晋末年纸张普遍应用后才被取代。
4、缣帛档案缣帛作为书写载体材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产生与演变中国古代档案载体是指古代用于记录和保存文献信息的物质介质。
档案载体在中国古代以前历经了演变和发展,起初是由竹木、简牍等天然材料制成的简策、木牍等,后来又出现了绢帛、纸张等新的材料。
最早的档案载体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竹木牍和简策。
竹木牍是从竹木中切割出来的长方形牌子,经过打磨加工后用来记录事务和信息。
而简策是用竹木或骨头制成的扁平材料,上面可以刻写文字。
这些档案载体主要用于政府机构、祭祀仪式、商业交易等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绢帛逐渐成为重要的档案载体之一。
绢帛是用蚕丝织成的质地柔软、耐久的材料,可以用来记录大量的文字和图像。
相传中国古代的五帝都用绢帛记录历史事件和政务。
绢帛档案在秦汉时期发展到了巅峰,大量的历史文献、官方文件都以绢帛为载体。
随着纸张的发明和普及,纸张逐渐取代了绢帛成为主要的档案载体。
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质地轻薄、易于书写和保存。
纸张的出现使得档案的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大大促进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宋代以后,纸张成为主流的档案载体,大量的史书、文献以及官方档案都保存在纸张上。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也对档案载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纸张上的文字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大幅提高了档案的制作效率。
在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被印刷出版,成为了档案记录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的档案载体经历了从竹木牍和简策到绢帛、纸张的演变过程。
这些不同的载体在记录和保存信息方面各有优劣,但都为古代文献的传承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这些古代档案载体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对于研究和了解古代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
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档案载体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逐渐被电子化方式取代,新型载体档案随之出现。
新型载体档案指的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档、磁带、光盘、云存储等形式。
由于新型载体档案具有易损坏、易遗失、易被篡改等特点,对其进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2. 新型载体档案保护的重要性新型载体档案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2.1 保护知识产权新型载体档案中可能包含大量的商业机密和专有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可以防止知识产权的侵权和非法复制。
2.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新型载体档案中存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书画、音乐、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对这些档案进行保护,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存。
2.3 保护个人隐私随着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容易被存储在新型载体档案中。
对这些档案进行保护,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3. 新型载体档案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新型载体档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和云存储设施,确保新型载体档案的存储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
3.2 制定安全政策和流程制定并实施新型载体档案的安全政策和管理流程,包括对档案的分类、访问控制、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3 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使用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对新型载体档案进行保护。
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获取档案内容,数字签名技术可以验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4 定期备份和灾难恢复定期对新型载体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性。
同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以便在遭受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档案。
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型载体档案保护的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档案,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问题。
浅论档案载体的变化及其保存方法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上接第206页)对于图书馆而言就是要保障社会大众每个人,特别是普通百姓、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权利,以促进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转变,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供有利的平台。
图书馆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激发读者求知欲望的有利因素。
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锻炼,智能的提高的过程。
和谐社会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的和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不断适应社会潮流和大众需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发展图书馆自身的事业,,全面地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用的作用。
[1]夏曙霞.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OL].中国图书馆网.[2]刘霞.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原动力[J].武大图书馆馆刊,2006(5).[3]郭星寿.试论图书馆智力资源的开发[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2).[4]杨挺.论图书馆的智力开发[J].图书馆学刊,1996(12).[5]李丽.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2006(6).[6]张秀敏.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加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7]王红.论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责任[J].图书馆论坛,2006(10).[责任编辑:汤静]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传统档案的主要载体是纸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胶片和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传统档案中的纸质档案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纸张是用植物纤维组成的,而植物纤维容易在酸、强光、氧化剂、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产生氧化和水解反应,从而降低纸质档案的耐久性和强度。
档案载体的发展趋势
档案载体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正在逐渐被数字化档案所取代。
下面将从数字化档案的优势、数字化档案的发展趋势以及纸质档案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数字化档案相较于纸质档案具有很多优势。
一方面,数字化档案可以将大量的纸质文档进行电子化转换,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物理空间,还方便了档案的存储和管理。
另一方面,数字化档案可以做到全文检索,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利用价值。
其次,数字化档案正逐渐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数字化档案可以方便地进行在线共享和远程访问,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协同利用。
此外,数字化档案还可以通过数字鉴定、数字存证等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另外,数字化档案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字化档案的技术问题。
由于档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数字化档案的转换和保存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问题。
数字化档案的泄露、篡改和丢失等问题对档案的保护和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提高数字档案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纸质档案仍然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尽管数字化档案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纸质档案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珍贵手稿等无法进行数字化转换,只能保存在纸质档案中。
此外,纸质档案也更适合长期保存,可以确保信息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档案载体的发展趋势上,数字化档案和纸质档案将会共存并相互补充。
数字化档案将成为主流,但纸质档案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需要。
档案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档案载体,综合考虑数字化档案和纸质档案的优势和局限性,合理规划和利用档案资源,推动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效益。
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措施
开展针对不同对象的档案保护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03
档案保护的技术措施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储存
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便于永久保存和检索利用。
数字加密
采用数字加密技术,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防灾技术
灾害预防
建立完善的灾害预防体系,防止档案在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 中受损。
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和展示机构,其 档案保护工作对文物的传承和保护具 有重要意义。
要点二
博物馆档案保护的策 略
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制 度,加强文物信息的收集、整理、保 管和利用工作,提高文物的完整性和 安全性。
要点三
博物馆档案保护的技 术措施
采用数字化、虚拟现实、3D打印等先 进技术手段,提高文物档案保护水平 。
强化档案利用与开放利用的管理
加强档案利用管理
制定档案利用规定,明确利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确保档 案的安全、保密和完整性。
推进档案开放利用
制定档案开放利用计划,积极开展档案开放利用工作,促进 档案信息的社会利用和共享。
定期开展档案保护宣传教育
开展档案保护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开展档案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档案保护 意识和知识水平。
。
THANK YOU.
档案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01
02
03
传承文明
档案保护有利于传承人类 文明和知识,维护文化多 样性。
提供利用
通过档案保护工作,便于 社会各界获取、利用档案 信息,支持科学研究、文 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维护权益
档案保护能够维护相关权 益,包括知识产权、隐私 权等,促进社会公正与公 平。
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措施
分类管理应根据档案的内容、形 式、载体等特点,制定合理的分 类标准和方法,确保档案分类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档案定期检查与修复
定期检查与修复是档案保护的重要措 施,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档案的损坏 和老化问题,防止档案进一步损坏。
检查与修复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采用 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档案的安全 和完整性。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档 案保护挑战,分享档案保护的经 验和技术,推动全球档案保护水 平的提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针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操 作规范,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可靠和长期保存 。
05
档案保护的未来展望
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保护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技术, 如数字扫描、数字存储和数字备份等。
智能化技术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档案保护 的效率和准确性,如智能分类、智能检索和智能监测等。
02
03
知识产权法
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 档案列为文物,强调其不可替代 性和永久保存价值。
保护档案中的知识产权,如专利 、商标、著作权等,防止侵权行 为。
档案保护的国家标准
档案整理规范
对档案的分类、编目、排架等环节制定统一标准 ,确保档案的科学管理。
档案保管技术标准
针对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档案,制定相应的保 管条件、技术要求和维护规范。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档案保护提供新的手段,如DNA存储、生物降解 等,以满足特殊档案的保护需求。
档案保护管理模式的创新
多元化管理模式
档案保护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而是向着多 元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如跨部门合作、跨领域合作等 。
档案载体的演变及保护技术
档案载体的演变及保护技术作者:韩晓华来源:《档案天地》2011年第10期档案的载体是档案信息借以记录与存在的物体,是存贮、传递档案信息的工具。
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以青铜器、简牍、金石、缣帛等为载体的档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纸张、胶片等逐渐取代了古老的档案记载媒介;时至今日,电子档案愈发普及。
档案载体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科技的进步,也促使我们不断研究学习对各种类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技术,进而做好对档案的保护工作。
一、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1、以甲骨为载体的甲骨档案中国古代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
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
甲,主要是指龟腹甲或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
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年代久远。
2、以金石为载体的金石档案以青铜器作为载体,在其上铭文铸字最早出现在商朝。
到西周,中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
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坚硬利器的产生,便于在以石为质地的档案载体上刻写文字,这样形成的档案就是我们现在叫的石刻档案。
3、以简牍为载体的简牍档案从西周末年和春秋战国时期以至于后来的秦汉魏晋,相当长的时期里竹木简尤其是竹简一直普遍作为书写一切文书的载体,以其为载体形成的档案称为简牍档案。
这是档案载体材料的一次变革。
4、以丝绸为载体的缣帛档案中国是丝绸的故乡,随着丝织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已开始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秦汉时使用更多。
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有许多优点,可以随意裁剪,质地坚韧轻柔,便于携带和保管,故多用于绘制舆图或抄写经典。
由于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缣帛的使用量锐减。
但是封建王朝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用丝织品书写。
直到清代,朝廷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赦命等封赠文书还在使用绫锦。
5、以纸张为载体的纸张档案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和造纸术的改进,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档案载体演变带来一次巨大革命。
档案载体老化原因与防治研究
档案载体老化原因与防治研究周文红摘要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档案载体会面临着老化问题,要予以重视,把档案载体老化包括实体老化和信息老化作为研究对象,对档案载体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档案载体老化的预防和治理。
关键词档案载体档案老化治理档案载体老化一般包含两方面,一为物理老化指的是实体老化;即档案载体在光、热、有害气体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如胶片的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纸张发黄和变脆等。
二为逻辑老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渐渐地降低直到可能根本不再拥有使用价值。
本文探讨的事档案物理老化问题。
一、载体档案老化的原因分析(一)档案库的保管条件限制首先库房建设不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将库房建设在办公室的顶层和底层,这会造成库房的温度上升、季节性漏雨、潮湿;若把它建设在办公室的南面和西面,也无法阻挡屋顶表面受到的太阳直射,屋内没有合适的地方通风把热量排出去,使档案发霉、生虫;有些档案人员办公室和生活间通常没有分隔开,随处放置收集到的档案,形成灰尘和空气中微量的固体杂质,对档案的载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字迹会受到污染,形成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尤其是照片类的档案,当灰尘固体颗粒依附在胶片上不但让胶片受到伤害,严重的会造成退色,产生污斑。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档案的老化。
其次档案装具配备简单,如木质档案柜易吸潮、虫蛀,对档案的存放也会造成影响;有的没有选择不含酸的档案盒,更有甚者装订档案卷皮都没有达到标准,大部分没有封装,裸露在空气中,档案装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有的档案载体室想减少工作,仍然没有完成卷改件,在使用档案时把案卷整卷拿出来,会使卷内所有文件受到破坏和造成了信息的泄漏。
此外照明灯具防光考虑少,部分档案载体库房采用的是含紫外线较多光源,也没有在窗户上采取防紫外线和安装任何遮阳措施,不少老库房的电线系明线老化,不利于防火、防光。
(二)档案载体利用环境不理想档案库房温度按要求应控制在14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45%~60%之间,并且有防有害气体、防虫、防盗、防光、防火、防热、防霉、防尘及防潮等有效保护的功能。
档案载体多元化的保密措施
档案载体多元化的保密措施档案载体多元化的保密措施是指对档案材料所采用的不同载体进行综合保护,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信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载体已从传统的纸质载体向电子载体、光盘、磁带等数字化载体多元化发展,因此对不同形式的档案载体制定适当的保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纸质载体的保密可以使用封条、柜门、防火门等物理封闭措施进行保护。
要求存放纸质档案的柜子、架子具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功能,可以采用特殊的材料来保护档案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威胁。
其次,对于电子载体的保密可以采取加密技术、防火墙、网络隔离等措施。
对于涉密的电子档案,可以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设置密码、权限等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看、修改和复制档案内容。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补丁,定期备份档案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和被黑客攻击。
再次,对光盘、磁带等数字化载体的保密可以通过严格的存储管理和使用限制来实现。
在使用光盘、磁带等数字化载体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存储数据库,记录和管理各类数字档案的存储位置、使用情况和存取权限等信息,以防止档案丢失或被非授权人员使用。
此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档案保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
包括进行档案密级划分,对涉密档案实行严格的审批和权限管理,制定档案的流转制度,确保档案在保存、传输、借阅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保密的控制和监督。
此外,在处理档案时也需要遵守保密的有关法律法规,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追究责任。
最后,应加强对档案保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档案保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保密意识和遵守保密规定的能力,对档案载体的保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要有深入了解和掌握。
定期组织培训,更新知识,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保密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之,档案载体多元化的保密措施是对不同形式的档案载体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完整和可信。
这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封闭措施、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网络安全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档案保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档案的保密工作得到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其保护措施
我国档案已伴随人类走过5000多年的历史,档案保护技术一直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在基础设施和基本保护条件的改善。
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提出了库房设计的要求对档案的保护从安全、温湿度控制、光照等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为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要求。
本文首先对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现代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标签:新型载体档案保护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档案已伴随人类走过5000多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
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一、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
下面让我们简要回顾人类有史以来璀灿的档案文化遗产。
档案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通过自己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本身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历史的档案中年代最久远的,出土数量达十五万片以上。
商代留给我们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就是这种甲骨档案,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该种档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远,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看也是绝无仅有的。
金文档案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后又一种珍贵的历史档案。
青铜器上铭文铸字在商朝就已出现,到了西周,中国的青铜器进入极盛时期,此时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数量增多,记事广泛,具有了书史的性质。
古代先民以金属统称为“金”,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做“金文”或“铭文”,具有书史记事特点的青铜器铭文就称为“金文档案”。
从出土的金文档案记事范围看,它比甲骨档案更为广泛而详细,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缣帛档案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缣帛档案自然也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丝织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已开始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秦汉时使用更多。
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有许多优点,可以随意裁剪,质地坚韧轻柔,便于携带和保管,故多用于绘制舆图或抄写经典。
由于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纸张的广泛应用,缣帛的使用量锐减。
但是封建王朝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用丝织品书写。
直到清代,朝廷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赦命等封赠文书还在使用绫锦。
简牍档案简牍档案是指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简”是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牍”是指方形木片,主要用于一般公务文书。
“策”是指若干片简编联在一起,用于国家重大政事和书写典籍。
从现存史籍看,由于纸张出现之前,竹片、木片多用作书写材料,因而文书档案常被称做“册”、“典”、“中”、“简册”、“简牍”、“典籍”等。
石刻档案树碑立传的传统习俗,使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的遗存多姿多彩,浩如烟海。
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用石材作为记事材料,到了秦朝,石刻不仅形制扩大,且数量增多,内容广泛。
此时的刻石完全具有了档案的性质。
石刻档案自秦代大兴后,历代都把刻石作为发布政策、记载国政大事的最好的传世材料。
这是因为刻石取材容易,传世久远,便于保存,弥补了青铜器需要铸造,易于腐蚀,容字有限之不足。
与甲骨、金文、简牍档案不同的是,这三者因时代进步而随之逐渐作古,只有石刻档案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纸质档案我国档案载体从纸质档案起发生了重大变革,取代了简牍,成为国家正式书写材料,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开始出现声像档案,如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等。
20世纪中期以后,档案载体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以代码形式记录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文件,这些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称为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产生,是档案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
二、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措施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被逐渐地应用于档案的载体和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档案管理这些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问题也日益显露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各种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利用及保护
新型载体档案因其载体制成材料各异化学稳定程度不同在保管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尽量按类别做到分库保存统一管理。
不同载体的保管方法有许多相同的方面防光、防尘、防水、防霉、防虫、防潮、防盗是其共同性根据其特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库房内一般应配备强制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使其处于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中各种不同载体的存贮应配备专门柜架例如影片通常使用金属柜架录音和录像材料应使用木制柜架和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柜架再就是各类新型载体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修复或需要进行其他保护性处理。
2、几种特殊载体档案的一般保护技术
(1)照相底片底片是一种化学感光材料极易引起化学变化和自毁它又属于胶质材料极易起火熔化和变质其保护条件要求较高。
通常应配备空调设备控制温度并给予附加的防潮措施如放置中性吸湿剂。
(2)照片照片档案的保护应着重于抑制霉菌的生长可调节库内环境的pH值添加必要的防霉剂。
(3)缩微片保管环境需有适宜的温湿度且不含有害气体。
缩微片中最常用的银盐胶片的最佳环境温度不含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以防缩微品发生粘连、霉变、发脆、变硬、图象失真和乳胶层脱落等变质损坏现象。
另外要选择适当的保管器具和存放位置。
为减少其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常选用密封较好的金属容器存放并把盖子处用胶带密封。
存放缩微品的柜架要求距地面15米以上以免潮湿和浸水。
不常用的胶片最好立站以免挤压变形或磨损。
使用中避免污染和刮伤图象表面拿胶卷时手不要触及药膜只能拿胶卷的上下边缘。
缩微片连续阅读不能超过规定时间以免设备过热胶片受热易发脆变形。
保存中胶卷不应卷得过紧不能加橡皮筋缠绕,不同种类的胶片应分开保管以避免产生化学反应等。
(4)磁带磁带的保护应注意避免灰尘的侵蚀要远离磁性物体防止磁带消磁对于长期存放不用的磁带要定期绕动防止磁带粘连与生霉。
录制孔应打开以防误操作抹掉信息。
(5)软磁盘软磁盘需防磁、防折、防潮。
不能直接用硬笔在磁盘上写标签不能触摸数据读写区磁盘保存中要立放防止挤压变形写保护口置于写保护状态。
(6)光盘光盘的保护应着重预防划伤预防受热、受挤压变形和老化。
其信号稳定性方面比磁盘好得多但由于其数据密度比磁盘也大许多倍要求定位准确度更高尤其数据光盘一旦划伤或变形将可能导致整张盘的数据无法读出。
光盘在使用中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数据面放置时数据面朝上平放以免弄脏或划伤用完后及时放回保护套或盒中保存中要放在保护套或盒中立放。
光盘若被弄脏用无腐蚀性的清洁剂清洗干净还可正常使用。
由于新型载体档案的自身特点,为安全的保护和利用它们,应专门建立新型载体档案的借阅利用制度并严格审批手续。
磁性载体文件应一式两份归档应将其中一份作为保存件不得外借。
利用率高的档案应另制做复制件利用中使用复制件妥善保存原件。
录像片也应另归档一套可供借阅的备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