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数列练习题
8章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3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理由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B
3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用几何平均法的目的在于考察( )。
A.最初时期发展水平B.全期发展水平
C.最末时期发展水平D.期中发展水平
B
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C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
B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初人数(人)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B 292人C 295人D 300人
A.0.33倍B.0.50倍C.0.75倍D.2倍
D
16.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3%×5%×8%B.103%×105%×108%
C.(3%×5%×8%)+1D.(103%×105%×108%)-1
D
17.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12%,则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
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销售额万元1000110013001350140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ace7
时间序列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第五章时间序列练习题1、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关系的是(C)。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2、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这和等于总速度3、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 企业按产量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D. 企业生产成本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4.由两个等时期数列相应项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D)。
A.n aa∑=B.ncc∑=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bac5.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C )。
A.n aa∑=B.12121121-++++=-naaaaann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fafa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C.累计增加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7.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8.某现象前期水平为1500万吨,本期水平为2100万吨,则增长1%的绝对值为( C )。
A.1500万吨B.600万吨C.15万吨D.2100万吨9.已知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9%、8%、10%,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C )。
A.9%×8%×10% B.9%×8%×10%-100%C.109%×108%×110%-100%D.109%×108%×110%10.某车间6月、7月、8月、9月末职工人数分别为250人、265人、280人和290人,该公司三季度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D )。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章节练习题:第五章时间数列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章节练习题:第五章时间数列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时期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法B.首末折半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答案】C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是属于()。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D.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答案】C【解析】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题中,平均每人分摊绿化面积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将其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C.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取得,是通过一次性调查登记而来的D.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答案】A【解析】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
4.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题中,A、B、C项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不属于时间数列,属于统计分组。
5.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答案】D【解析】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首末折半法,其计算公式为:6.设(甲)代表时期数列;(乙)代表时点数列;(丙)代表加权算术平均数;(丁)代表“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数。
现已知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求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则该数列属于______,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______。
()A.甲;丙B.乙;丙C.甲;乙D.乙;丁【答案】D【解析】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
第五章 时间数列--2014备考初级统计师考试分章练习与答案精析

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数列的是(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 D[解析] 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题中,A、B、C项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不属于时间数列,属于统计分组。
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是属于(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D.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答案] C[解析]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指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题中,平均每人分摊绿化面积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将其按年排列的时间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已知某商业集团2008-2009年各季度销售资料,如表5-1所示。
表5-1则表5-1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1、2、3 B.1、3、4 C.2、4 D.1、3[答案] D[解析] 1、3的每个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绝对数之和,故属于时期指标数列;2的每个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故属于时点指标数列;4是把同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故属于相对指标数列。
4.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时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C.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取得,是通过一次性调查登记而来的D.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答案] A[解析] 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
5.根据时期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法 B.首末折半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答案] C[解析]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将各时期指标数值的总和除以发展水平值个数,其公式为:6.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 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290+295+293+301/4B.290+295+293/3C.290/2+295+293+301/2/4-1D.290/2+295 十293+301/2/4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9.2%×%×%×%B.%×%×%×%-100%%×%×%×%-100%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A.13%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今年某月发展水平除以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年距发展速度14.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15.若无季节变动,则各季的季节指数为A.0 % C.小于100% D.大于100%二、多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E.绝对数时间数列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C.指标单位 D.现象所属的时间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的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5.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时间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6.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7.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8.某水产公司2001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产值为2001年的300%,则该公司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B.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E.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A.季节比率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时距扩大法三、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该企业2008年全年平均职工人数;2.某企业2008年各季度实际完成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某企业集团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4.某企业2003-2008年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2计算200-2008年间该企业的年平均产量、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5.2008年末我国人口为亿人,为争取2020年末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人之内,要求:1计算年人口平均增长率;2若从2009年起今后年人口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之内,试计算2020年末我国人口数;6.某市制定城市社会发展十年规划,该市10年后人均绿化面积要在2000年的人均4平方米的基础上翻一番,试问:1若在2010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多少2如果希望提前两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多少3若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0%,那么后8年应该以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7.2004~2008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试计算广东省这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若按照此速度发展,广东省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8.某企业连续6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1.试用最小平方法建立恰当的趋势方程;2.试预测该企业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额;四.分析题:某市2006~2008年水产品销售量情况如下表资料;单位:千吨要求:1试判断用“按月季平均法”还是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为什么用你选择的方法计算季节指数;2若2009年预计该市水产品的销售量可达到40千吨,试预测2009年各月的水产品销售量;3若2009年1~4月份该市水产品的实际销售量为千吨,试预测2009年5~12月的水产品销售量;答案一、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B二、1.A,C,D 2.B,D 3.B,C,E 4.B,C 5.B,C,E 6.B,E 7.A,D 8.A,C 10.B,C,D 三、 1.2.(860887875898)/4131.78%860887875898()/4130%135%138%125%+++==+++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1(800084009000)/31.8195(/)46404600(46604680)/(41)22++==+++-第三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12=万元/人 4.12年平均产量为万件,年平均增长量为47万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10.010210.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12202013.28(11%)14.96()=⨯+=年末我国人口数亿人6.11.0718107.18%G X ====2119.05%==平均增长速度3106.48%G X ==,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为% 7.114.1%==平均增长速度G X == 1ln ln 4G X n = ln 4ln 411ln ln1.141G n X ==≈年 8.10t =∑令,98.85 2.66c y a bt t =+=+ 2(2009)98.85 2.667117.47c y =+⨯=万元,(2010)98.85 2.669122.79c y =+⨯=万元四.1从资料可以看出,水产品销售量不仅有季节性变动,而且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的趋势,所以需要用移动平均趋势剔法来计算季节指数;采用十二期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出经调整后的1~12月的季节指数分别为%,%,%,%,%,%,%,%,%,%,%,%; 22009年1月的销售量40117.35% 3.9112=⨯=千吨 2009年2月的销售量4097.63% 3.2512=⨯=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32009年5月的销售量59.80%9.5 1.54117.35%97.63%83.53%69.33%=⨯=+++千吨2009年6月的销售量70.04%9.5 1.91117.35%97.63%83.53%69.33%=⨯=+++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6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间序列的是()。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C、工业企业按产值高低形成的数列D、降水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和8%,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x 105%x 108%B、102%x 105%x 108%-100%C、2%X5%X8%D、2%X5%X8%-100%3、某小区新增住户2%,每家住户用量比上年提高了5%,贝卩该小区用电量总额增长()。
A、7%B、7.1%C、10%D、11.1%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子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5、平均增长量是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或减少)的()数量。
A、相对B、绝对C、累计D、平均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平均数。
A、环比发展速度几何B、环比发展速度算术C、定基发展速度几何D、定基发展速度算术8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减1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连乘积减19、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式是()。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定基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10、某企业采煤量每年固定增长10吨,则该企业采煤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不变D、无法判断11、某企业的产品产量2000年比1995年增长35.1%,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产品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5 35.1%B、5 135.1%C、6 35.1%D、6135.1%12、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第五章 时间序列练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间序列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

17. 在趋势性检验中,进行单位根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单位根检验就是根据已观测到的时间序列,检验产生这个时间序列的随机过程中的一阶 自回归系数是否为一,这个检验实际上就是对时间序列是否为一个趋势平稳过程的检验,如 果检验表明没有单位根,则它是一个趋势平稳过程,否则,它是一个带趋势的单位根过程。
①( 均值为常数 ) ②( 协方差为时间间隔 的函数 )
则称该序列为宽平稳时间序列,也叫广义平稳时间序列。 8. 对于一个纯随机过程来说,若其期望和方差(均为常数),则称之为白噪声过程。白 噪声过程是一个(宽平稳)过程。 9.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按其采用的手段不同可概括为数据图法,指标法和(模型法)
19. 线性趋势平稳的特点:当我们将时间序列中的完全确定的线性趋势去掉以后,所形 成的时间序列就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
20. 如何以系统的观点看待时间序列的动态性? 系统的动态性就是在某一时刻进入系统的输入对系统后继行为的影响,也就是系统的记 忆性,描述记忆性的函数称为记忆函数。
三、证明题
1. AR(1)模型: X t 1 X t1 at ,其中 at 是白噪声,且 E at2
37. ARMA(n,m) 的逆转形式 X t I j X t j at 。 j 1
38.
模型适应性检验的相关函数法,在显著性水平
0.05 下,若
k
1.96 /
N,
则接受 k 0 的假设,认为 at 是独立的。
39. 模型适应性检验的 2 检验法,在显著性水平 下,若统计量
G12
G22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

第八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 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数列,一般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和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平均数,或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各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增长量。
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统计学时间序列统计学练习题课件

20、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D、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21.若无季节变动,则各月(或各季)的季节比率是( ) A、0 B、1 C、 大于1 D、小于 22.元宵的销售一般在“元宵节”前后达到旺季, 则“元宵节” 所在月份的季节指数将是(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 等于100% D、大于1200%
ty A、a= n ty C、b= t y D、a= n
y B、b= t
2
ty E、b= t
2
12、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R x C、 n an a0 D、 n
n
an n B、 a0
E、 x
n
13、时间序列按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 )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期数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4、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B、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 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D、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E、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
2月
28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月
280
四月
300
五月 六月 七月
302 304 320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月平均人数( )
A、345
B、300
C、201.5
D、295
1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某高校“十五”期间毕业人数 B、某高校“十五”期间各年利税额 C、某地区“十五”期间年末人口数
D、某地区“十五”期间粮食产量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 度为_______; 8.增长量分为——和——,两者的关系为 ____。 9.季节变动是分析现象在呈现出 _______季节变动的情况下,为了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

第八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______ 数列,一般由 _______ 和________ 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___________ o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_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____________ ,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数,或 ________ 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_______ 增长量和________ 增长量,各 ______ 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 _________ 增长量o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______________ ,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 ________ 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__ 法和 _________ 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________ 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o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 __________ 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__________ ,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o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 _______ 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______________ ,以扶正其位置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_________ o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 ____________ 趋势方程。
第九章时间数列及指数分析练习题

补充:时间数列分析练习题1.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分析测度现象的( C )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 季节变动是指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B . 季节变动是一种无规律的的周期变动C . 季节变动仅指现象在一年中四个季度周而复始的波动D . 季节变动是每年各不相同的变动3.已知各期循环增长速度分别为2%、5%、8%和7%。
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 .102%×105%×108%×107%-1B .102%×105%×108%×107%C .2%×5%×8%×7%-1D .2%×5%×8%×7%4.已知某企业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各月初的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8人和200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月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C )A .1901951982004+++ B .1901951983++C .1902001951982241+++-D .190200195198224+++ 5.具有可加性的时间序列是:( B )A .时点序列 B.时期序列 C.平均数序列 D. 相对数序列6.下列哪种情况,不宜计算增长率( B )A . 已知某地各年人口数,计算该地年均人口递增率;B . 某企业连续5年的利润额分别为10、8、0、-5、2万元时,计算该企业利润年均递增率;C . 已知某产品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销售额的月均增长率;D . 根据某地10年来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平均工资增长率7.已知某地2004年年末人口总数为9600万,而1984年末人口数为8000万,该地1984-2004年人口年均递增率为:( C )A .9600100%8000⨯C. 1- B .9600100%18000⨯- D. 8.下列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B )A . 某企业连续3年的月度销售额;B . 某企业各月末职工人数;C . 某地2000-2004年各季度GDP 资料D . 我国连续十年职工平均工资数据9.已知某企业2001-2004年产值连年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0%、20%、28%及35%,这四个增长率是( A )A . 环比增长率;B . 定基增长率;C . 平均增长率D . 年均增长率10.当时间序列存在明显趋势时,可以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B\C )A . 移动平均法B . 指数平滑法C . 线性趋势法D . 简单平均法11. 某公司2000、2001、2002年的发展速度分别为1.1、1.2、1.3,则这三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B )。
时间数列练习题及解答

《时间序列》练习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 A、B、C、D)填入题干后边的括号内。
1、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时间和指标数值 D 、时间和次数2、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B、绝对数数列 C 、相对数数列D、均匀数数列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B、期间数列 C 、均匀数数列D、时点数列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好是总量指标B、只好是相对指标C、只好是均匀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能够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向剖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B、均匀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均匀发展速度6、由中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均匀数,其假设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A、连续的B、中断的C、稳固的 D 、均匀的7、序时均匀数与一般均匀数的共同点是()。
A、二者均是反应同一整体的一般水平B、都是反应现象的一般水平C、二者均可除去现象颠簸的影响D、共同反应同质整体在不一样时间上的一般水平8、时间序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A、发展速度B、均匀发展速度C、增添速度D、均匀增添速度9、依据采纳的对照基期不一样,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与积累发展速度C、逐期发展速度与积累发展速度D、积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10、假如时间序列逐期增添量大概相等,则宜配合()。
A、直线模型 B 、抛物线模型 C 、曲线模型 D 、指数曲线模型11、某商场第二季度商品零售额资料以下:月份 4 月 5 月 6 月达成商品零售额(万元)506278达成计划( %)100124104该商场第二季度均匀达成计划为()。
A、 100%124%104%108.6%3B、506278108.6% 506278100%124%104%50 62 78C 、 100% 124% 104% 92.1%50 62 78D 、50100% 62 124% 78 104%109.5%50 62 7812、增添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
统计学习题(动态数列)

第五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就是( )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得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得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得就是( )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就是( )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时点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4、时间数列中得发展水平( )①只能就是绝对数②只能就是相对数③只能就是平均数④可以就是绝对数,也可以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5、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得关系就是( )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③定基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④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6、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同比发展速度就是因为( )①资料易于取得②消除季节变动得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得影响④方便计算7、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53、5%,2004年比2000年增长40、2%,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 )①9、5% ②13、3%③33、08% ④无法确定8、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得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与832件,分别超计划0%、2%与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得百分数为( )①102% ②2%③2、3% ④102、3%9、某网站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分别为84人、72人、84人、96人,则第二季度该网站得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①84 人②80人③82 人④83人10、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得大小( )①不受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得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得影响③只受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得影响④既受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得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得影响11、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得实质( )①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得实际水平②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得实际水平③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得各期理论水平之与正好等于各期得实际水平之与④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得各期理论水平之与正好等于最末期得实际水平12、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得平均增长速度为( )①1008.01.0⨯②1081.110-⨯③()()105508.01.0⨯④()()108.11.11055-⨯13、直线趋势方程bxay+=ˆ中,ba和得意义就是( )①a表示直线得截距,b表示0=x时得趋势值②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得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③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得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④a就是直线得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得趋势值;b就是直线得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14、若动态数列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5、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得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得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得方程就是(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6、若动态数列得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17、移动平均法得主要作用就是( )①削弱短期得偶然因素引起得波动②削弱长期得基本因素引起得波动③消除季节变动得影响④预测未来18、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得季节比率之与应等于( )①100% ②400%③120% ④1200%19、已知时间数列有30年得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得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得时间数列有( )得数据?①30年②28年③25年④26年20、序时平均数中得“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①时期数列得资料②间隔相等得间断时点数列得资料③间隔不等得间断时点数列得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得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21、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得就是( )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2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总速度得指标就是( )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得原则( )①时间长短要统一②总体范围要一致③指标得经济内容要统一④指标得计算方法要一致⑤指标得计算价格与计量单位要统一2、时点数列中( )①各个时点得指标数值连续累加有实际得经济意义②各个时点得指标数值连续累加没有实际得经济意义③各个时点得指标数值一般靠一次性得调查登记取得④各个时点得指标数值一般靠经常性得调查登记取得⑤各个时点指标数值得大小与其对应时点得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3、下列属于时期数列得有( )①河南省历年出生得婴儿数②河南省历年年末人数③河南省历年固定资产投资额④河南省历年固定资产原值⑤河南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4、将不同时期得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得平均数称为( )①序时平均数②动态平均数③静态平均数④平均发展水平⑤一般平均数5、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得主要区别就是( )①计算时所依据得资料不同②抽象掉得差异不同③反映得一般水平不同④动态平均数不就是平均指标,而静态平均数就是平均指标⑤动态平均数根据时间数列计算,静态平均数根据分布数列计算6、分析时间数列得水平指标有( )①发展水平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量④平均发展水平⑤平均增长量7、用公式n aa∑=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适用于下面哪些情况得时间数列( )①时期相等得时期数列②时点数列③间断得时点数列④连续得时点数列⑤间隔相等得连续时点数列8、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得关系( )①两者仅相差一个基数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③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得连乘积④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⑤定基增长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得连乘积-19、若两个相邻时期得环比发展速度皆为106%,则( )①这两个时期得逐期增长量相等②这两个时期得定基发展速度相等③这两个时期得发展水平相等④这两个时期得环比增长速度相等⑤这两个时期得平均发展速度为106%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得几何平均法与方程式法得区别( )①理论依据不同②侧重点不同③适用范围不同④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平均发展速度,可以保证用这一速度推算出得最末一期得理论水平与其实际水平相等,而方程式法则不能⑤用方程式法计算得平均发展速度,可以保证用这一速度推算出得最末一期得理论水平与其实际水平相等,而几何平均法则不能11、计算与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 )①根据研究问题得目得与研究对象得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②基期得选择要适当③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环比速度得变动情况④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说明总得平均速度⑤平均速度还应与时间数列中得其它分析指标相结合12、影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得因素主要有( )①基本因素②偶然因素③季节因素④变量值水平⑤权数大小13、测定长期趋势得意义( )①测定长期趋势得走向,以便认识与掌握现象发展变化得规律性②利用现象发展得长期趋势,可对未来得情况做出预测③对时间数列进行修匀④拟合趋势线⑤测定长期趋势,还可以将长期趋势从时间数列中分离出来,以便更好得研究季节变动与循环变动14、计算移动平均数时,采用得项数( )①可以就是奇数项②可以就是偶数项③一般多用奇数项④一般多用偶数项⑤奇数项与偶数项并用15、应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应考虑( )①现象得变化就是否有周期性②原数列项数得多少③原数列得变化趋势④就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数列得首尾数值⑤就是时期数列还就是时点数列16、用按季或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 )①方法简便②在原数列不存在明显长期趋势时采用③在原数列存在明显长期趋势时采用④计算出得季节比率比长期趋势剔除法准确⑤计算出来得季节比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17、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得数学依据就是( )①)ˆ(2=-∑yy②)ˆ(=-∑yy③=-∑2)ˆ(yy最小值④=-∑)ˆ(yy最小值⑤)ˆ(2<-∑yy三、填空题1、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就是( );二就是( )。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7

第七章时间数列一、本章重点1.时间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时间数列是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时间数列有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基础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又分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序时平均数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区分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在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由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一般平均数时间数列和序时平均数时间数列两种形势。
3.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平均发展速度是速度指标的基础,平均增长速度就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出来的。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法(累计法)。
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要弄清楚。
4.长期趋势的测定,主要是移动平均法。
长期趋势的测定是时间数列分解的基础,有时距扩大法和移动平均法两种,同时应掌握季节变动测定的两种方法:按月(季)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二、难点释疑1.对于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关键是要掌握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果是时点指标,要分清是连续时点还是间断时点。
凡是逐日登记的,就是连续时点指标,若是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则是间断时点指标。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理清头绪,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2.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只要把握住各自的使用条件就可以了。
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和()。
2.如果某种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比较稳定,则宜利用()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3.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和()。
4.时间数列按其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时间数列、()时间数列和()时间数列三种。
其中()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数列。
2012年《统计相关知识》时间数列习题

⼀.单选题 1.下列数列中哪⼀个属于动态数列( ) A.学⽣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按⼯资⽔平⾼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答案:D 2.增长量同作为⽐较基准的数列⽔平之⽐,就是( ) A.总速度 B.平均速度 C.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答案:D 3.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答案:C 4.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发展速度连乘积的⼏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 100% 答案:C 5.增长 1% 的绝对值是( ) A.⽔平指标 B.速度指标 C.速度与⽔平相结合的指标 D.以上三种均可 答案:C 6.时间序列是( ) A.将⼀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形成 D.将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形成 答案:C 7.下列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
A.某地历年⼯业增加值 B.某地历年⼯业劳动⽣产率 C.某地历年年末城镇总⼈⼝数 D.某地历年⼯业产品进出⼝总额 答案:C 8.时间序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时点序列 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 答案:B 9.时间序列中的发展⽔平( )。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答案:D 10.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其平均库存量为( )。
A.10868.1 B.10745.8 C.9056.75 D.12895 答案:A11.下表是我国1992~1997年第三产业从业⼈员数的有关资料,则第三产业从业⼈员数占总从业⼈员数⽐重的年平均数为( )。
A.23.53% B.23.66% C.23.58% D.23.66% 答案:B 12.根据公式 ,计算的⽔平指标是( )。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27章 时间序列分析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是()。
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水平D.动态平均数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水平的含义。
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所以选C。
2.某市财政收入2014年比2009年增长了72.6%,则该市2009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B.C.D.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先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再减1即是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是D。
3.(2016年)如果以Y t表示第t期实际观测值、表示第t期指数平滑预测值、α表示平滑系数,则指数平滑预测法的计算公式为()。
A.F t+1=αY t+1+(1-α)F1B.F t+1=αY t+(1-α)F1C.F t+1=α(F1+Y t)D.F t+1=αF1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利用过去时间序列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即使得第t+1期的预测值等于第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F t+1=αY t+(1-α)F1。
4.(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时间序列属于()。
A.时点序列B.相对数时间序列C.时期序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分类。
时期序列中,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序列。
5.以2010年为基期,2011年和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别为10.25%和12.15%。
2012年对2011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0.39%B.14.63%C.100.39%D.101.72%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环比发展速度的计算。
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因此,本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一: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所以分别为110.25%和112.15%。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叫时间序列,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21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P1273.时间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P124-1254.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P1365.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说说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思路,各在什么情况下选用?P1386.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测定的目的是什么?P1367.实际中如何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的数列特征来判断合适的趋势方程形式?P1458.影响时间序列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有哪些?P140二、判断题1.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形式。
(×)【解析】时间序列是数列,而变量数列是静态数列。
2.时间数列和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3.所谓序时平均数是指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解析】序时平均数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4.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解析】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5.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
(×)【解析】平均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6.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越好。
(×)【解析】移动平均法所取项数的多少,应视资料的特点而定。
8.某一时间序列有25年的数据,若采用五项移动平均,则修匀后的数列缺少4项数据。
(√)9.如果时间序列是年度数据,则不存在季节变动。
(√)10.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则得到的趋势方程也不同,但趋势预测值不变。
(√)三、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2. 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
A.年年增长
B.年年下降
C.年年不变
D.无法确定
3. 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A.一项数值
B.二项数值
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
4. 报告期比基期劳动力增长10%,工资总额增长21%,则平均工资增长()
A.11%
B.10%
C.33.l%
D.20%
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度
6.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7.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增长1%的水平值(
A.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
B.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等于前期水平除以
D.等于前期水平乘以
E.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再除以100
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D.我国历年黄金储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3.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4.、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计算题
试计算该工地各季度及全年的平均水泥库存量。
2、某地区2005年底人口数为2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2005年粮食产量为120亿斤,要求到201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度计算2010年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
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齐;
(2)计算2004—2009年间该企业产量的年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4、已知某地区1990年年平均人口数为1250万人,年人均收入为1500元;2009
试计算:(1)2009年的平均人口数;
(2)1990至2009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并预测2010年的年平均人口数;(3)2009年与1990年相比人均收入翻了几番?
试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值;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时间数列
一、判断题
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
( )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
4、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 )
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 )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 )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8.12%×6.42%×5.91%×5.13%
B、 8.12%×6.42%×5.91%×5.13%-100%
C、1.0812×1.0642×1.0591×1.0513
D、1.0812×1.0642×1.0591×1.0513-100%
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
4.0,3.6,3.4,4.2,4.6,
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 5.2
B、 4.1
C、 4.133
D、 5
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 103%
B、 101%
C、 104.5%
D、 113%
5、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8%、8.6%、9.4%和8.5%,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A、-1
B、
C、
D、(9%+7.8%+8.6%+9.4%+8.5%)÷5
7、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
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8、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A、 102/2+108+119/2
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
D、 102+108+119
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10、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分子为时期指标的有()
A、人均粮食产量
B、人均钢铁产量
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
D、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
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
4、平均增减量是()
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
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
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
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
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
5、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
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
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
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
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C、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D、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E、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四、计算题
1
计算2月份的商品流转次数,一季度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该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2
计算年平均流动资金占用额。
3
补上相应数据,并计算1989-1994年间年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速度
4
计算:(1) 1993年的逐期增长量(2) 1994年的累计增长量
(3) 1992年的环比发展速度(4) 1993年的定基增长速度
(5) 1991到1995年的年递增率(6) 按此速度,1997年将是多少
5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若以此速度发展,预测2003年产量。
6、某工厂的工业总产值1998年比1997年增长7%,1999年比1998年增长10.5%,2000年比1999年增长7.8%,2001年比2000年增长14.6%;要求以1997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至2001年该厂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