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成孔根管建筑施工办法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工程地质条件 3

1.2锚索施工现状 5

2锚索施工难点 6

2.1钻孔质量技术指标要求高 6

2.2地质复杂 6

3应对的施工措施与分析 6

4根管钻进施工工艺 6

4.1根管钻进目的 6

4.2施工工艺流程 6

4.3根管成孔施工工艺7

5根管工程量 9

6结束语9

锚索根管成孔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⑴在一期和二期加固区内增设锚索

C区和F3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该区位于高程930.00m~980.00m,间隔增设长65m~70m、1500kN锚索,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60根。

F1区和F2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5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70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52根。

F4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7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9根。

⑵新增设的区域

H区:该区为初次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等。该区位于高程985.00m~1000.00m。对于岩石边坡区域,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对覆盖层区域,以框格梁和锚索支护为主,为减少扰动和破坏植被只需在框格梁及锚索部位进行清坡。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70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02根锚索。

J区:该区为新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该区位于高程870m~880m。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55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8根锚索。

⑶裂缝封闭和损坏排水沟修复

后缘截水沟回填粘土并夯实,同时对后缘截水沟已有的截排水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截水沟两端排水分别进入上、下游的小张沟和小辜沟。

1.1工程地质条件

拉裂变形体位于瀑布沟水电站右岸坝轴线上游约780m左右。拉裂变形体的前缘高程为730m,后缘高程为1187m,前后缘平面长约400m,宽约360m,高差达450m,两侧有深10~35m冲沟切割;自然谷坡大致走向为近SN向,谷坡总体呈折线状,地形上呈陡—缓—陡-缓(下陡上缓)的变化,地貌上呈现出槽脊(沟梁)相间的梳状地貌形态。谷坡坡度在980m高程以下近50°,980m高程以上近40°。

拉裂变形体坡体后缘(高程约1180m)与区域内发育的最后一级夷平面高程接近。其中:970m~1090m高程坡段坡度相对较变缓,该缓坡段与河谷发育的Ⅴ级侵蚀阶地高程大致对应,形成于Q2末到Q3早期,河谷下切幅度达150m~180m;820m~970m高程段坡度变陡,形成于Q3早期至Q3末期,该阶段地壳上升速率较前期更快,该期下切深度接近现代河床谷底;坡体760m~820m高程段坡度稍缓,而760m以下坡度又变陡,为Q3末至Q4以来地壳短暂停留后形成。

2003年2月以来在拉裂变形体的中下部坡体浅表层中出现了滑塌变形,随后发生向高高程发展的逐渐后退式的解体破坏,并在坡体上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滑塌槽。

其中上游侧滑塌槽2003年5月份后缘发育到高程850m附近,现在其后缘发展到高程1000m 左右。6号洞下方,目前已发育一浅表层的滑塌体,并有进一步后退破坏的趋势。

拉裂变形体下游侧和古拉裂变形体前部的Ⅱ、Ⅲ级阶地保存较完整,阶地堆积物层状堆积特征明显。表明古拉裂体形成于Q3初期,并于III级阶地(Q3中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拉裂变形体岸坡出露地层在高程980.00m以上为近源堆积的崩坡积块碎石土,根据钻孔揭示深

度约6米左右。下伏地层为中前震旦系浅变质玄武岩和震旦系下统中基性火山岩,夹多层凝灰质砂砾岩,似层面产状总体为北西走向中陡倾坡内(倾南西),在大面积内保持稳定,仅厚度上有变化。

从低高程到高高程岩体结构的优势发育方向有以原生和构造结构面为主逐步转变为风化卸荷裂隙面为主。在低高程陡倾角裂隙发育,岩体多出现倾倒拉裂;中高程坡体中缓倾角裂隙发育程度增高,与陡倾角裂隙面组合后形成滑移拉裂或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如8#平硐中EW/N∠25o~35°结构面、12#平硐中的N26W/NE∠35o~40°较为发育,基本成为洞内岩体变形的控制性结构面;高高程岩体则又以陡倾角裂隙(陡倾坡内或坡外)占明显优势,卸荷特征明显,强卸荷段岩体呈碎裂-散体结构,岩块之间充填岩屑等,体现了岩块间有相互错动现象。

坡体浅表层呈碎裂-散体结构的岩体发育深度随高程增加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岩体卸荷、松弛较强烈,最大卸荷、松弛深度达90m。卸荷、松弛岩体中局部充填次生泥和次生泥膜。水平方向上卸荷松弛深度总体由强变弱,风化卸荷裂隙的发育程度减弱,但卸荷松弛岩体与嵌合岩体往往相间分布,一般由表及里依次出现:表生复合改造松弛带——应力集中式紧密挤压带——浅生改造松弛带——正常嵌合岩体。

岩体以弱风化为主,岩体卸荷、松弛较强烈,岩体强卸荷深一般为30m~60m,最深约70m;弱卸荷一般为65m~90m,最深约100m。岩体卸荷主要表现为沿中陡倾坡内的倾倒拉裂及其与顺坡结构面组合形成滑移拉裂。卸荷、松弛岩体中局部充填次生泥和次生泥膜。根据平硐及钻孔资料分析,拉裂变形体由表及里分为三带:浅部松动带,呈碎裂~散体结构,松动带水平深度10余米至50余米不等,由低至高增厚;中部拉裂变形带;以里正常岩体。

根据前期对拉裂变形体安装监测设备得出的监测成果及地表地质调查:

⑴Ⅱ区加固区域变形出缓慢的增加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基本趋于稳定。除局部靠近小张沟附近存在表观监测台阶型变形现象外,Ⅱ区通过两期支护处理后,边坡整体稳定;Ⅰ区上游侧及后缘变形现象明显,并已形成贯通性的裂缝,小辜沟后缘表观累计变形量小,地表宏观变形不明显,下游侧向边界和前缘变形宏观现象不明显。监测成果也表明Ⅰ区,特别是Ⅰ-1区变形增加趋势明显,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⑵从外部变形观测墩测值来看,位移随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宏观变形裂缝范围内的T17、T18、T19等测点竖向位移增加速率较快。拉裂体上部未加固区域边坡向临空面、向上游侧的位移,且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总体变形方向为N80E。

⑶从测斜仪观测数据分析结果看,在原卸荷松动带内发生浅层松动变形带斜向上游渐进式的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变形深度从下游高高程的30m(IN02)、24m(IN01)至上游低高层逐渐变浅,至IN09附近约10m。变形方向为向临空面、向上游侧的位移,总体变形方向为N80E,与表观监测分析的变形方向基本一致。

⑷据现有监测成果分析,整体上处于已加固区域的测点位移过程线基本趋于稳定,表明97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