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成为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

”生活充满人生百味,为写作提供着用之不竭的素材。

可是作文课上我们看到的还是学生的眉头紧锁,听到的还是“没什么可写的”的抱怨,作文简直让学生谈之色变。

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的只是对生活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所以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就得引导他们走进生活。

1改变观念,贴近生活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致力于考场作文的训练,学生一味的追求华丽的辞藻、新鲜的材料、独特的结构、新鲜的开头结尾,甚至套用一个个模式来完成自己的作文。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没兴趣,作文也没有了鲜活灵动的思维和朴实的生活气息。

这种写作观念已经为社会所诟病,因此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改变模式化观念,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留心周围的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往大了说可以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如钓鱼岛事件、雅安地震、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各地的雾霾天气、“光盘行动”等等。

往小处说更要留心周围的生
活,困难时同学伸出的援助之手,低落时朋友小心的轻声安慰,彷徨时父母的关心和指引,大街上陌生人会心的微笑,大树下孩子们追逐打闹,甚至路边的一棵小草、秋风吹落的黄叶,这些不都值得一写吗?
2学会思考,积累素材
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我们的世界每天都有不同。

但只是发现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学会思考。

思考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言之有物的前提。

如何思考呢?首先,要训练学生看问题全面的思考能力。

一件事的成功或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要注意主观内因,也要注意客观内因;既要关注主要矛盾,也要关注次要矛盾。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系,发散思维,使思考更加深入。

比如我曾尝试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一棵树,学生看到的只是它的外形,再深入一点的能想到它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精神。

我试着引导他们把这棵树和其他的植物进行对比,比如艳丽的玫瑰、攀援的牵牛花,通过思考学生挖掘出这棵树身上更多的精神内涵。

第三,要求学生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只有反复观察、思考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丰富的素材也就积累下来了。

3把握灵感,抒写真情
经过了仔细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甚至呼之欲出,不吐不快。

写作灵感出现的时候就是我们该下笔成文的时候了,这时候老师要恰当点拨,让学生有一种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同学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有了倾吐的需要。

特别是遇到高兴、自豪或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时,可以建议他们用日记记录下来,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与好朋友、老师交流。

这样他们既舒展了心灵,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次练笔。

同时也要利用好各种平台,如班级的学习园地、黑板报、校报、征文、班级博客等许多地方都可以成为同学们展现自我、关注社会、表达思想的阵地和舞台。

其实即使是性格比较内向或写作能力不是很强的同学也都渴望自己及自己的习作被发现、被肯定,这是同学们自然的心理需求,而这一需求,恰恰就是他们写作的动力。

好的作文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没有内容形式再好也是华而不实,尽管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是真正的好作文。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主动表达思想,生活的沃土就一定会成为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