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言语技巧
第八章侦查讯问语言——讯问学课件PPT
答:“我确实没有了。” 问:“没有了?你们在南桥一带就有活动嘛。你多
分赃物,别人会满意吗?”
2、暗示性语言
用隐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 法,以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暗示犯罪 嫌疑人我们已掌握某一情况或证据。
“你真‘够义气’呵,别人在你头上拉屎, 你却还给他擦屁股。”
委婉用语
适用情况:
一是讯问感情脆弱的犯 罪嫌疑人;
二是讯问自尊心极强的 犯罪嫌疑人;
三是讯问畏罪、悲观心 理较重的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提问、应答技巧
一、提问方式
1
探索提 问
2
突入提 问
3
迂回提 问
4
循序提 问
5
跳跃提问
6
含 蓄提 问
7
借言提问
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 1.实施提问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 2.实施提问必须周密设计。 • 3.实施提问必须注意讯问效果。
3、模棱性语言
利用语词的多义性,让犯罪嫌疑人在特定的 讯问语境中,按自己的心理倾向性作出我们所希 望的理解。
“你现在只有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犯罪事实情节, 表现出好的认罪态度,才能争取从宽处理。至于 被害人嘛,公安机关是一定会尽力抢救的。”
(三)坦率用语和委婉用语
坦率用语
必须用的情况: 一是说服教育时; 二是揭露矛盾时; 三是直接用证时; 四是批驳谬论时。
海上执法教研室 单培Fra bibliotek内容大纲
概述
表达 方式
提问 应答
讯问言语与语言 讯问言语的意义 讯问言语的类型
直接用语和间接用语(含蓄用语) 精确用语与模糊用语 坦率用语(强硬)与委婉用语
侦查讯问中语言运用的探讨
侦查讯问中语言运用的探讨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被讯问人的证言,从而推动案件的进展。
在侦查讯问中,语言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被讯问人的心理状态和证言的真实性。
本文将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探讨侦查讯问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含糊不清。
因为一旦被讯问人的证言出现了矛盾或者漏洞,就会给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要使用模糊的词语或者含糊其辞。
二、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冗长或者啰嗦。
因为过多的废话会让人感到疲惫和无聊,容易引起讯问人的不耐烦,从而影响案件的侦查进展。
因此,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简洁明了,不要多说无益之言。
三、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应该连贯有序,不要跳跃或者断断续续。
因为过多的跳跃和断续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容易引起讯问人的怀疑和质疑,从而影响案件的侦查进展。
因此,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连贯有序,不要跳跃或者断断续续。
四、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必须真实无误,不能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事实。
因为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事实会给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因此,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真实无误,不要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事实。
五、语言表达的礼貌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应该礼貌得体,不要粗鲁或者无礼。
因为粗鲁或者无礼的语言会引起讯问人的不满和反感,从而影响案件的侦查进展。
因此,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礼貌得体,不要粗鲁或者无礼。
六、语言表达的自信性在侦查讯问中,被讯问人的语言表达应该自信坚定,不要胆怯或者畏缩。
因为胆怯或者畏缩的语言会让人感到不自信和不可靠,容易引起讯问人的怀疑和质疑,从而影响案件的侦查进展。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技巧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技巧菇钟口才警霹§磊嘉i冀疆i鬟暴口才11讯问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i士问,以获取真实供述和辩解的侦查活动.要想使案件侦查取得进展.顺利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公安侦察人员必须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及其对罪行的认识态度及接受讯问时的心理状态.讲究发问的方法和技巧:实际办案中,常用的讯问方法有下面几种:一,迂回发问迂回发问就是依照先易后难.先次后主,先一般问题后核心问题的顺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运用此法之前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发问之时,则要隐藏发问意图,不让犯罪嫌疑人察觉;同时还要使前后昕提的每个细节和问题都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与核心问题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以此来麻痹犯罪嫌疑人,解除其警觉,从而先获取关于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之外的问题的真实口供.这样可以堵死犯罪嫌疑人对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躲避交代的退路,最终使其不得不如实供述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某男足一农场职1,因怀疑36妻子行为不端而心生恨意,于是就在一天夜晚趁妻子熟睡时用斧头将其砍死.而后将血衣,血被褥埋在自家后院:侦查员在秘密搜查起获血衣,血被褥之后,鉴于他家所养的,一见生人即咬的狼狗在发案当晚并未吠叫的事实,对他采用了迂回发问的方法问:农场规定不准养狗.你为什么还养?答:看家问:狗又不恶.见人就摇尾.看得住家吗?答:我家的狗恶得很.连邻居都咬.问:家?答:口拴着晚上把狗放出去还怎么看从来不放,晚上就在家门问:你家的狗连邻居都咬.有它不咬的人吗?答:没有,除了我和老婆.问:你妻子被害的晚上狗没叫也没吱,如何解释?答:这……问:外人去了都咬.你妻子在家里被杀,外人可能干吗?答:我交待,我交待..侦查员先以农场规定不准养狗来刺激,引诱犯罪嫌疑人讲出养狗的目的是为了看家,这一提问表面看来似乎与其妻破杀无关,实则已开始为之设置笼套:接着又以怀疑狼狗看家能力的虚问来刺激,引诱犯罪嫌疑人讲m狼狗非常凶恶,狼狗在其妻被害的耶晚在家,狼狗一见外人就咬等事实.这样就使得犯罪嫌疑人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入笼套之中,最后无法否认其妻是自己所杀的罪行,不得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二,借题发问借题发问就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在讯问中借用犯罪嫌疑人在答话中编造的谎言作为问话◆湖南胡和平的引子,借以问出与之所讲谎言相矛盾的事实,从而使犯罪嫌疑人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如实交待. 为了得到从宽处理,犯罪嫌疑人姜某拒不交待盗窃(获赃款六千多元)的真实动机,一味强调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才去行窃的.对此,侦查员采用了借题发问的讯问方法:问:你偷来的钱怎么处理了?答:买了一些衣服.问:买的衣服多少钱一件?答:有百把块的,也有几百元的,总共花了两千多元.问:剩下的呢?答:看到彩电降价,买了一台29英寸的王牌彩电.另外,吃饭,住宾馆花了将近千把块.问:你家里原来有电视机,怎么又买?花了多少钱?答:原来的太小.买了台大的,花了三千元.问:你说你生活困难,怎么舍得花这么多的钱买彩电,住宾馆?答:我……这……(一时语塞,不能自圆其说)我看人家的生活条件好.有大彩电,有摩托车,有电冰箱什么的.吃香的.喝辣的,就也想过那样的日子.问:你这是什么思想?这是因为生活困难吗? 答:(沉默一会儿)不,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而是……贪图享受.姜某以"生活困难"作挡箭牌.企图掩盖真实的作案动机,蒙骗办案人员.侦查员借其"生活困难"的谎言作为问话的引子,设置了一组问话.使其讲述出了一个个与其"生活困难"的供述相矛盾的事实,使其不能自圆其说;然后抓住矛盾.戳穿其谎言,逼得他不得不如实交代真实动机.三,循序发问循序发问就是侦查人员对已确定追讯的某个犯罪事实,利用事物的普遍联系,互为因果的客观规律,按事件发展顺序,设计出一组分段进逼,循序推进的连贯性问话,以此来控制犯罪嫌疑人交代的顺序和方向,最终达到从外围进入核心,使犯罪嫌疑人无法否认犯罪事实的讯问目的.这种发问方法的特点是:一环紧扣一环,整个发问仿佛一根不可断开的链条侦查人员在审讯涉嫌杀妻的黄某时.就采用了循环发问的方法问:古某(黄某的妻子)是怎么落水的?答:当时她洗的衣服被水冲走.她去捞衣服时被水冲走的.问:她下水的地方有多深?答:3O公分左右.谴./5,I亥I鼗繁疆箍黼警蔡口才问:3O公分深的河水,水流的大小和速度能把人冲走?答:我……问:古某会游泳吗?答:会游.还参加过市里的游泳比赛,得了奖.问:按一般常识,人落水后是向水浅的岸边游.还是向水深的河中央游?答:当然是向水浅的岸边游问:既然这样,那古某为什么不往岸边游.却偏往河中间水深的地方游呢?何况能淹没她的地段不长.而她游泳的技术又好,稍一努力就可以脱离险境——她会被水淹死吗?答:这……问:你是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吗?答:是的.问:那你应该知道怎样抢救落水的人了?答:知道.应先对落水者做人工呼吸.然后将落水者头朝下放在坡地上.问:你把古某抱上岸后,是怎么抢救的?答:把她仰面放在河边之后,我喊人去了,问:为什么不对她进行人工呼吸?为什么把她的头朝上,脚朝下仰面放在河边?答:我……问:你不会说你不懂吧?答:(沉默不语约5分钟)我……我交代……以上对犯罪嫌疑人黄某的讯问是环环逼进的开始问古某是怎么落水的和河水的深度.意在说明古某不可能在3O公分深的河水中被冲走:接着又问古某的游泳技术,意在让黄某知道,凭古某的游泳技术和河水的实际深度,即使占某被冲走也不会被淹死;最后揭露黄某对古某以错误的方法进行"抢救"意在加速其死亡的用心=侦察人员就这样以一连串的讯问,一步一步地攻克了黄某的逻辑防线,使他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案情.除了上述讯问方法外,还有探查发问,连续发问,纵横发问,命题发问,含蓄发问等方法.在实际办案工作中,侦查员在讯问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时,既可以采用单一的讯问方法,也可以先后采用不同的发问方法——这样取得的讯问效果会更好.鑫(责任编辑梁明书)(请图片作者与本干q联系)当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窖易接受,窖易牢固地记在心里37。
运用侦查讯问语言应把握的界线
法律经纬法制博览2019年07月(下)运用侦查讯问语言应把握的界线杨志鹏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摘要:侦查讯问是一项重要的司法程序,通过侦查讯问可以向犯罪嫌疑人了解到更多关于案件的信息,在侦查讯问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讯问人该如何使用准确的讯问用语,以有效地实现讯问目的,本文将就运用侦查讯问语言应把握的界线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讯问人更好地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情况。
关键词:侦查讯问;语言;界线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1-0263-01作者简介:杨志鹏(1973-),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事执行。
侦查讯问是为了更好地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更多关于案件的信息,这样更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在讯问时讯问人员应该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在犯罪嫌疑人不配合时应该利用政策性语言对其进行劝解,在犯罪嫌疑人对当时情况不记得时应该利用暗示性语言对案件的某些细节进行暗示。
讯问语言是否恰当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侦破案件,但是现实讯问中有些讯问人员组织语言没有把握好界线,严重影响了案件的侦讯工作,所以为了能够及时侦破案件,讯问人员应该把握好侦查讯问语言的界线。
一、侦查讯问语言应该把握好暗示性用语在侦查讯问中使用暗示性较强的语言是为了从犯罪嫌疑人口中获取对案件有利的信息,通常运用不明确的语言提示,暗示我方证据在握,起到先发制敌,令其无法回避,向犯罪嫌疑人透露只有真实交代案情才是唯一选择的作用。
暗示性语言一定要注意:首先暗示性语言应该含有对案件有利的暗示信息而不是胡乱进行暗示;其次暗示性语言能够使犯罪嫌疑人对某些难以讲述的案件情况作出一些反应;最后暗示性用语所要表达的信息能够使犯罪嫌疑人明白并且对其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在一些团伙犯案中,由于只抓住一个犯罪嫌疑人,此时讯问人员可以这样问“你的其他同伙都已抓捕归案,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想再次向你确认,请你一定要配合。
讯问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的不同语言策略
讯问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的不同语言策略在讯问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时,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审讯过程中,警方和调查人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言语技巧,以便获得准确的信息和证据。
本文将探讨在讯问中使用的不同语言策略,包括采用开放性问题、借助非语言信号、使用情感激励等。
首先,采用开放性问题是一种常见的讯问策略。
开放性问题是那些要求被讯问者提供详细回答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引导嫌疑人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调查人员了解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动机。
比如,对一名涉嫌贪污的官员,可以问:“请详细描述你处理公款的程序和方式。
”这样的问题鼓励被讯问者提供完整的说明,有助于调查人员建立起一份可靠的证据链。
其次,借助非语言信号也是一种重要的讯问策略。
非语言信号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接触等。
调查人员通过观察嫌疑人的非语言信号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或发现矛盾之处。
举例来说,当调查人员提出关于涉案人员行为的问题时,嫌疑人可能会出现紧张的面部表情或回避眼神接触。
这些反应可能表明被讯问者对问题存在内心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引起调查人员的警觉并深入追问相关问题。
此外,使用情感激励也是一项有益的讯问策略。
通过在讯问中展现出对合作的欣赏和对真诚合作的道德认可,调查人员可以鼓励嫌疑人自愿合作并提供真实的信息。
以人为本的方法是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式。
比如,调查人员可以告诉嫌疑人,提供真实信息将有助于案件的侦破,保护社会的安全,维护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秩序。
这种情感激励可以增加嫌疑人愿意合作的动力,从而为案件的调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嫌疑人,还需要更加精细的语言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警方可能会寻求翻译人员的帮助,确保讯问过程中的准确理解和交流。
此外,了解嫌疑人所在文化的特点和偏好,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和尊重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警方和调查人员需要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创造一个非威胁、非歧视的讯问环境。
审讯常用语言
审讯常用语言
1. “你到底干了啥坏事,还不快老实交代!” 例子:警察对着嫌疑人严肃地说:“你到底干了啥坏事,还不快老实交代,难道要等我们查出来吗?”
2. “别给我打马虎眼,一五一十说清楚!” 例子:审讯员瞪着眼睛说:“别给我打马虎眼,一五一十说清楚,不然有你好受的!”
3. “你以为不说我们就不知道啦?想得美!” 例子:“你以为不说我们就不知道啦?想得美!我们可是有证据的!”审讯官一拍桌子说道。
4.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自己选吧!” 例子:在审讯室里,警察郑重地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自己选吧,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
5. “你就别狡辩了,事实都摆在眼前!” 例子:“你就别狡辩了,事实都摆在眼前,你还能说什么?”审讯员指着证据说道。
6. “快说,别磨蹭,时间可不等人!” 例子:警察焦急地催促:“快说,别磨蹭,时间可不等人,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7. “你不说实话,后果自负哦!” 例子:审讯员微微一笑,说:“你不说实话,后果自负哦,到时候可别后悔!”
8. “讲真话吧,这对你有好处!” 例子:“讲真话吧,这对你有好处!你还想瞒着吗?”警察语重心长地劝道。
9. “别装傻,我们可不是好糊弄的!” 例子:审讯员提高了声音:“别装傻,我们可不是好糊弄的,你那些小把戏没用!”
10. “你还想隐瞒到什么时候?” 例子:“你还想隐瞒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我们全都查出来吗?”警察严厉地问嫌疑人。
结论:审讯常用语言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在审讯过程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获取关键信息。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侦查讯问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来获取犯罪嫌疑人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和证据。
正确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对于提高侦查工作的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成功讯问的基础。
侦查人员要尽量让被讯问者感到自己是一个有权威和可信赖的人,并且能够保证他们的言行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二、选择合适的讯问环境讯问环境对于成功获取信息非常重要。
侦查人员应该选择一个安全、无外界干扰、保密性好的环境进行讯问。
同时,环境的温度、照明、气氛等也要舒适,以促进被讯问者的开放和配合。
三、有效运用沉默沉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讯问技巧。
当被讯问者对一些问题回答不确定、含糊或模糊时,侦查人员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引导被讯问者继续表述,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创造压力和焦虑有时候,为了让被讯问者透露真相,侦查人员可以创造一些压力和焦虑。
例如,暗示证据已经非常充分,可以迫使被讯问者透露更多信息。
但是要注意,创造的压力和焦虑不能过度,以免让被讯问者产生逃避的心理。
五、采用开放式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该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让被讯问者进行自由表述。
开放式提问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不受限于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
六、提供选择题有时候,为了更精确地获取目标信息,可以采用提供选择题的方式。
例如,“是A还是B?”、“是昨天晚上还是今天早上?”这样的问题可以迫使被讯问者在两个选项中选择,并通过回答揭示真相。
七、倾听和观察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和观察,通过被讯问者的言语、姿态、表情、语气等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倾听和观察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察觉到被讯问者可能隐藏的信息,并根据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深入讯问。
八、针对性追问和碎片化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可以根据被讯问者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追问,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问题,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碎片化提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技巧,可以将一个问题拆分为几个部分,逐步获取被讯问者的回答。
侦查讯问中的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
三、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在讯问中的作用
讯问中的言语行为,由于其自身可以直接反映行为者的思 想内容,因而一直以来是司法实践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最为关注 的。
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由于其反映行为者的心理活动具有 间接性的特点,需要进行观察、思维等认知加工,因而其重视 程度与被认可程度要低于言语行为。
随着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越来越多地以虚假的言语行为欺 骗侦查人员,非言语行为具有的一些特点和作用使其越来越受 到重视。
CPPSU
第一节 概述
一、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概念 二、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三、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在讯问中的作用
CPPSU
一、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概念
1
2
3
语言、言语与 非言语行为
讯问中的 言语行为
讯问中的 非言语行为
CPPSU
二、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区别
CPPSU
(二)侦查人员言语行为的特征
冲突性
严肃性
目的性
策略性
特征
艺术性
逻辑性
CPPSU
二、语义的运用
1
明确语义 与
模糊语义
2
直言语义 与
含蓄语义
3
强硬语义 与
委婉语义
4
简略语义 与
繁复语义
CPPSU
明确语义
明确语义是指侦查人员所表达的词语或句子的语义是确定的,侦 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对特定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都有准确、共同的理 解和认识。适用:涉及到具体的人物、地点、时间;追问作案的手 段、后果、目的、动机等;直接使用证据、揭露谎言时;运用科学 定理和公理、阐明道理时。
CPPSU
借言式提问,指的是借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说过的某
侦查询问语言使用的要求和技巧_梁爱清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总第66期)侦查询问语言使用的要求和技巧梁爱清(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23)摘 要:侦查询问语言是询问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工具,正确选择和运用询问语言,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就可以把握询问的主动权,消除被询问人的各种心理障碍,促使证人和被害人如实陈述案件事实。
侦查询问语言使用的要求技巧主要有:寻找话题,拉近距离;正确引导,矫正心理;隐蔽意图,全面出击;主次兼顾,细节关联;深究细问,查明要素;揭露伪证,正言威慑等。
关键词:询问;语言;要求;技巧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9438(2004)01-0030-04收稿时间:2004-06-20作者简介:梁爱清(1957—)女,广西玉林市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一、询问语言的作用随着“沉默权”等司法理念的不断推新,侦查人员要“以不变应万变”,应作好询问证人等取证工作。
侦查询问是查明案情、发现并确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措施,它是侦询人员为获取证据,对询问对象就案件有关情况进行当面查询的一种侦查手段,是一种重要的取证方法。
询问离不开语言,询问人员和被询问人的问和答都体现为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询问语言是询问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工具。
在刑事诉讼法定的七种证据中,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就涉及到询问语言的使用,侦查人员使用询问语言合法、准确和规范,才能准确表达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促使证人和被害人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客观准确地取得证据,有力地证明犯罪,打击犯罪。
二、侦查询问语言使用的要求询问语言使用具有特定的要求,归纳起来总要求是:文明合法、准确规范和简明灵活。
(一)文明合法。
文明合法是侦查人员询问语言使用的最基本要求。
语言文明即用语文雅、和气、庄重、措辞妥帖,有礼有节。
合法指询问用语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表述的内容有法律的范围限制,于法有据,体现取证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目前一些侦询人员询问证人时,用语没有做到文明合法,表现在:一是用脏话进行询问,不尊重被询问人,态度生硬,语言粗俗。
侦查讯问技巧与典型案例
侦查讯问技巧与典型案例讯问是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经常、普遍进行的一种重要的侦查行为,恰当的运用侦查讯问手段可以提高各种案件的办案效率,这就对侦查讯问的策略性和技巧性提出了高要求。
侦查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具有鲜明的特性,它必须在遵循侦查讯问活动的特殊规律上,使讯问言语具有极强的策略性和技巧性,以充分了解案情线索,掌握更充足的证据,推进侦查工作的进展。
一、侦查讯问的作用侦查讯问是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典型的刑事侦查手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案件的侦破和办案中,侦查人员要善于熟练应用侦查讯问的谋略和方法,以提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效果。
就言语而言,讯问言语可对被询问人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极为重要,运用得当可以加快案件的审查,运用不当则会引起当事人的抵触和反感。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非法取证的行为,认为欺骗、威胁、引诱的讯问方法会导致虚假口供,不恰当的侦查询问谋略和方法,将会导致违法的取证行为并影响到证据的效力,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为了更好的指导侦查工作开展,必须要注重侦查讯问中的策略和技巧。
二、侦查讯问的过程和策略1、讯问前,做好准备,理清思路在讯问之前,应该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并理好思路,也是利于侦查讯问中的谋略计划的制定。
首先了解被讯问人的个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爱好、家庭关系好坏、人缘好坏、工作环境、作案原因、涉嫌罪名等。
根据被讯问人的性格和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语气。
其次对于整个案情要很熟悉,了解被讯问人与本案关系,有目的性的去讯问一些情况和问题。
再者现有的证据情况,包括工作人员已掌握的证据,这些证据哪些可以印证,哪些不可以印证,哪些是需要通过讯问才可以得以解决的。
大概是在汽年之前一房高校社八的反思“余样林案”的掰讨会上,作者曾说:如果我们现行司法运作的就制不改变,?格依法司法的质念不确立,可能L成司法违法的就制因素不努J予以消除,球怕法律非常完善,类似“余祥林冠案”的案件在今后还会不断出现..平心而论,我们的内心是不希望看到悲剧重演的.仙不幸的是,冤案还在发生.近日经山媒体层光的河南“赵作海案”,被告人被以故盘杀人罪终审判处“死缓”并获得高级人民法院的复核.而在他服刑11年后,“死者”i该案中的被害人)竟然又奇迹段地“复生”了m人们虽然关切着冤终当事人的蜕逝,也急切地想知道乓舔案情的细节,但我觉得,不幸的案件当事人虽然各有不同,个案情节也会千差万别,但冤案形成的机理或许始终如,那就是:虽然我们的法律特划是刑事诉讼法早已发生了变化和像.收,但不少司法者的则事法治观念却并没有与法同行、与时惧进,我们刑事司法的实际运行机制父化不大、甚至依然故我。
从模糊到精确:侦查讯问的话语策略
改 恶从 善 的教 育 。( 5)收 集犯 罪资料 ,研 究 掌握 刑
”(  ̄2 0 :7 - 6)简言之 ,侦 辩 证统 一 关 系。侦 查讯 问在 整 个刑 事侦 查 过程 中 占 事犯 罪动 态。 马 海: 0 6 5 7
还 要 落 实到 几 点钟 ,甚至 几 分几 秒 。 因此侦 查讯 问
的 过 程 就 可 以被 看 做 是 :通 过 警 察 的 问 与 犯 罪嫌
一
、
从 模 糊 到精 确 :侦 查 讯 问的 交 际 目的
疑人 的答使 得 互 动 参与 人 的话 语精 确 度 增 强 ,模 糊 度 降低 的动 态 变化过 程 。在 该 过 程 中,问话 人 ( 警
来 ,越 来越 多的 学者 对职 业 和机 构语 境 下的 言语 互 效地 达 到 自己的 目的 。从 问话行 为本 身 来说 ,问的 动进 行 研 究 。不 同 学科 对 机 构性 话语 的定 义 不 同 , 策略 和技 巧 的关键 在 于 :在 丰 富 多彩 的潜 在 的 问话
但是 达 成 共识 的是 :机 构 话语 不 同于 日常会 话 , 日 形 式 中 ,选 择 哪样 一 种 形式 的 问话 ,它能 使 答话人 常会 话 发 生 于非 正式 背景 下 ,如 家庭 成 员 、朋 友 等 以 最有 效 的和 最合 作 的 方式提 供 能最 大程 度地 满 足 之 间的 谈话 ;而机 构话 语 发 生 于特 定 的机 构场 所 和 问 话 人 要 求 或 者 实现 问话 人 目的 的 回 答 。 选择 一 ”( 背 景 下 , 受机 构 的 影 响 和 限 制 ,如 :法 庭 审 判 、 定 的 问话 形 式 意 味 着 选择 了一 种 策 略 。 廖 美珍
侦查讯问提纲
侦查讯问提纲(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及职责)1、开场白:某某市、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示证)。
2、你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职级,政治面貌,是否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住址,联系电话,前科情况)3、你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4、其它亲属的基本情况?(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父母、岳父母、王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亲家及女婿,养子女)5、你的工作经历?6、你的工作职责?(第二部分:受贿情况)1、你是何时因何事被采取“双规”措施的?2、你在“双规”过程中向组织交待的情况是否属实?3、你把与他人之间不正当的经济往来情况说一遍? (每个行贿人的事实讲完后发问)(1)、行贿人送钱的目的是什么?(2)、你是否帮过忙或提供帮助?(3)、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是不是人情往来或债权债务关系?(4)、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你有没有退给他或是上交给纪委等有关部门?(5)、你刚才所讲的是否都是事实?(第三部分:财产情况)1、你们家的财产管理模式?2、你的家庭财产情况?(1)、银行存款(2)、不动产(3)、股票(4)、债权(5)、保险(6)、暂放款3、你的家庭开支情况?(1)、瞿璐留学费用?(2)、人情开支?(3)、购房开支?(4)、婚、丧开支(喝茶)?(5)、日常开支?(6)、给情妇的钱款?4、你的家庭收入情况?(1)、工资、奖金(2)、租金(3)、社会活动,如剪彩(4)、讲课、稿费(5)、红包礼金(6)、烟酒处理(7)、受贿犯罪收入(8)、入股分红、投资、彩票(第四部分:反调查情况)1、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组织上在对你进行调查的?2、你进行了哪些反调查活动?3、你都找了哪些行贿人进行了串供?4、你都进行了哪些财产转移活动?。
论刑事侦查中的讯问技巧
论刑事侦查中的讯问技巧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刑事犯罪日益呈现出智能化的特征,手段日益隐蔽和狡猾,使得警察的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巧妙的询问技巧,不仅有助于侦查人员获取罪犯的直接证据,以及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
而且对于侦查人员改变执法理念,不断完善讯问技巧,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从刑事侦查中的讯问技巧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为刑事侦查工作的改善,以及案件的侦破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
标签:刑事侦查;讯问;技巧当前,讯问技巧作为侦查人员了解案情与侦破案件的手段和方式,对于刑侦人员进行犯罪线索的掌握,以及促进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当前在侦查人员进行刑事案件侦破的过程中,由于犯罪手段和方式的隐蔽,给案件的侦破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侦查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采用合理有效的讯问技巧,促进案件的侦破,为人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讯问技巧的概述(一)讯问技巧的定义讯问作为一种侦查活动,是刑侦人员与犯罪嫌疑人进行博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和惩处,试图通过隐瞒犯罪过程,以抗审的方式与刑侦人员进行博弈,而刑侦人员则会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达到对犯罪嫌疑人的态度进行改变,使其可以交代犯罪事实的目的。
而讯问技巧作为一种刑事案件侦查措施,是指刑侦人员为达到了解案情、破获案件而采用的策略。
在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侦查部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率,对于促进案件的侦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讯问技巧的特征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了解到讯问技巧作为一种刑事案件侦查措施,对于促进刑侦人员进行案件的侦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讯问技巧的特征进行了解,对于方便刑侦人员进行案情和犯罪线索的分析,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訊问技巧的特征具体来说具有三点:一是,讯问技巧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由于形式案件的侦破工作,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需要侦查人员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进行案情和线索的甄别和分析,同样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去粗取精,再进行方法的总结形成讯问技巧。
侦查询问技巧
侦查询问技巧《说说侦查询问那些事儿》嘿,咱今儿来聊聊侦查询问技巧,这可是个相当有趣又特别重要的事儿!想象一下,你是个侦探,面对嫌疑犯或者证人,就像是在解开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
这可不是随便问问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技巧啊,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呢,你得有个好态度。
别一脸凶巴巴的,让人一看就害怕,那人家还能好好说话吗?得像个亲切的老邻居一样,让对方放松下来,这样才能打开话匣子嘛!比如说,你可以笑眯眯地开场:“嘿,老兄,咱就是随便聊聊天,别紧张哈!”这种轻松的氛围会让对方觉得,诶,也许这没那么可怕。
然后呢,得学会倾听。
别对方还没说两句呢,你就噼里啪啦地打断。
让人家把话说完,哪怕中间有点啰嗦,有点跑题,也别急着打断,说不定那看似无关紧要的话里就藏着关键线索呢!就像挖宝藏,得慢慢来,可别一锄头下去把宝贝给砸坏了。
观察也是超级重要的一点!对方说话的时候,眼神、表情、小动作,这些都可能泄露出重要信息。
假如他说话的时候眼神飘忽不定,说不定就在说谎呢!或者他老是不自觉地摸鼻子,这也可能有文章哦!就像看电视剧,那些特务老是有一些小细节出卖他们。
提问的时候要有技巧,别一个劲地问“是不是”“对不对”。
那样容易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说不定还不小心就掉进你的陷阱里了呢!要多问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对方尽情地说,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信息。
有时候还得学会装傻。
别表现得自己啥都懂,偶尔装装傻,让对方觉得自己比你聪明,他就会得意忘形,说不定就把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
比如说:“哎呀,这个我不太懂呢,你来给我解释解释嘛!”这样对方可能就会滔滔不绝啦。
侦查询问真的就像玩游戏一样,有策略,有技巧。
掌握好了这些,你就能像个真正的侦探大师一样,从那些话语中找出真相的线索!哈哈,是不是感觉特别酷呢!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感受和见解,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门道呢!让我们一起在这侦探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吧!。
侦查人员讯问技巧
(2)有必要的话可以亲临现场进行复勘,或对实物进行分析, 以消除疑问;
(3)可向侦查人员、抓捕人员、管区民警、当地治保人员及其 他知情而不会影响案件的人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我本人向来反对在与被审讯人员刚一照面时,就马上开始语言上 的交锋。我认为在此时,还应有一个很重要的“相面”阶段。具 体做法有点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
(四)对累犯、惯犯的审讯对策。对累犯、惯犯由于与我们公安 机关交锋较多而产生了一套较强的反审讯手段,他们对我们的审 讯手段很熟悉,善于伪装,善于欺骗,达到了“不见棺材不掉泪、 见了证据也不轻认”的地步,比较顽固,功利心明显。因为这种 人有很好的反审讯伎俩,审讯员必须稳住阵脚,决不能在言语中 暴露我方意图,对这种人最好的方法是“扮猪吃老虎”,激发其 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心态,让其吹牛皮,同时统统纪录在案, 再回过头来细细研究,找其矛盾,主意反驳;其次要慎用证据, 使用前要想想对方会如何自圆其说,使用证据要形成系列,环环 相扣,尽量不让其找到喘息及狡辩的机会。对于那些知道自己已 犯下死罪的被审讯人员,我们要主动“送”其一些“救命稻草” 给他。千万不能让其产生“反正玩完了”的心理,要让他自己觉 得还有一线生机,为了活命,尽量开口,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
(三)对有一定社会地位被审讯人的审讯对象。有一定社会地位 的被审讯人受审后,一下子从原来的领导干部、教师、公务人员、 社会名流沦落为“阶下囚”,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类人 在交代问题时往往存在怨恨、虚荣及防御心理。他们会怨恨某某 人(可能是其原来的朋友或手下)如此无情、过河拆桥;会认为 是有人要陷害他,组织上对其“不公”;会认为自己对人民有功, 时时先想摆摆老资格;他们会把贪污、受贿说成经济不清,把嫖 娼说成男女作风党龄、社会名誉地位会付之东 流,一切原有的优厚待遇将不复存在等等。他们由于个人的理论 水平较高、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在交锋中往往显得能言善辩,善 于步步为营、谨慎小心。因为害怕打击,他们患得患失、疑神疑 鬼。为了赢得最后一搏,他们的“表演”,看上去非常“义正辞 严”,具有相当大的欺骗迷惑性。
侦查讯问方式及技巧
侦查讯问方式及技巧摘要侦查讯问是法律赋予有侦查权的机关和部门的权力,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强制性侦查活动。
实践证明,案件中的具体情节非经当面讯问是很难查清的,讯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讯问这种方法进一步追查、核实犯罪嫌疑人的嫌疑事实,查清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情况。
同时,通过讯问听取辩解,结合调查取证,可以澄清嫌疑,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从而达到查明案件全部真相的目的。
关键词侦查讯问语言思维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一、提问的方法提问方法是指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提问的步骤、秩序等。
提问必须包含两个部分,已经知道什么(提问的基础,是论据)、需要知道什么(提问部分)。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一)问答法。
问答法是指在讯问中,侦查人员围绕案件事实,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就某一事实或情节而进行的一问一答的提问方法。
在讯问中,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大多采用问答法,因为讯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带有冲突性质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愿主动交代罪行,通过问答法进行提问,可以强制犯罪嫌疑人回答问题,填补犯罪嫌疑人在自由陈述中留下的空白和不清楚的地方,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
问答法具体方法有:(1)特殊疑问。
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部分的疑问句,要求犯罪嫌疑人就疑问代词部分作出答复。
这种提问法,问题不带有任何倾向,排除了暗示性,怎样回答完全取决于犯罪嫌疑人。
(2)选择疑问。
提出几种看法,让犯罪嫌疑人选择一种来答复。
使用这种发问方法时,对提出的几种看法,尽量包括了全部的可能性。
(3)是非问或正反问。
这种发问方法,暗示性强,回答没有第三种选择,使用时要把握住前提条件,同时要观察回答问题的反应。
(4)反诘问。
提出两种看法,并暗示其中一种是可能的,让犯罪嫌疑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这种发问,暗示性强,使用时要格外慎重。
(5)猜度问。
侦查人员对不能确定的某些事实,按照自己的分许判断说出事实经过,然后向犯罪嫌疑人发问。
(二)命题提问法。
命题提问法又称自由陈述法,是指侦查人员围绕案件事实提出一个方向明确、范围清楚的问题,让犯罪嫌疑人就指定的内容作出详细供述的提问方法。
论侦查讯问中的发问技巧与应答技巧
摘要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和侦查讯问应答技巧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和辩解,最终查明案件的真实真相,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的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说如何使用讯问发问技巧,是每个侦查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
实践证明,在具体的侦查讯问环节中讯问人员不能消极的等待犯罪嫌疑人的主动交待,而需要以各种语言情景上的技巧来对犯罪嫌疑人的思维逻辑进行攻击,从而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中出现矛盾点,并从这点切入进而掌握到事情的真相,而这其中对于发问和应答的技巧的学习就是侦查人员必须要完成的课题,但同时我们也在看到,无论是课本上的还是书面研究上的技巧都存在一部分不实际的内容,我们需要以实践来对各种理论进行验证,本文正是试图将理论联系到实际运用中,以实践上的各种实例来对这个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应答技巧目录1.讯问语言概述 (4)1.1侦查讯问的语言 (4)1.2侦查讯问的语言要求 (5)1.2.1 讯问语言的合法性 (5)1.2.2 讯问语言的冲突性 (5)1.2.3 讯问语言的合作性 (6)1.2.4 讯问语言的跳跃性 (6)2. 侦查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的相关理论 (6)2.1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技巧的主要内容 (6)2.1.1侦查讯问的发问技巧的基本内容 (7)2.1.2侦查询问中应答技巧的基本内容 (8)2.2 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的作用 (8)2.2.1侦查讯问中发问的作用 (9)2.2.2侦查讯问中应答的作用 (9)3.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0)3.1发问目的不明确 (10)3.2发问的方式过于模板化缺乏技巧 (10)3.3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的讯问对象的讯问策略 (11)3.4在回答犯罪嫌疑人的问题时过于公式化 (11)3.5讯问中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缺乏技巧 (12)4.应对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问题的策略 (12)4.1做好前期准备,明确发问目的 (12)4.2在侦查目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发问方式 (13)4.3总结经验,针对不同讯问对象采取针对化的讯问策略 (13)4.4应更为注重对于应答技巧的掌握 (14)4.5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应当改进 (14)5.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讯问语言与一般的语言运用存在很大的区别,其中所要求的逻辑性,感情性等都是一般的语言运用所不会涉及的,因此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很难运用好这种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以肯定的语气说:‚陆某某, 你不要把自己的后路断得太早,据 我们所掌握,你还有问题没有交 代!‛答:‚我确实没有了。‛问: ‚没有了?你们在南桥一带就有活 动嘛。你多分赃物,别人会满意
实现方式:
(二)含蓄性语言
即用隐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 手法,以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暗示犯 罪嫌疑人我们已掌握某一情况或证据。 例: 一流氓团伙嫌疑人,由于迷信攻 守同盟和江湖义气,讯问中极力包庇 掩盖同伙的罪行。讯问人员为了制造 矛盾,分化瓦解,说道:‚你真‘够 义气’呵,别人在你头上拉屎,你 却还给他擦屁股。‛
二、模糊表达
运用外延边界不清或内涵上笼统、概括、多义的 概念、语言进行表达。 基本特点: 表达意思具有不确定性。 或一言多义,让对方自己去理解; 或言此意彼,暗示对方某种信息; 或范围不定,让对方捉摸不透。 实现方式: 例:一盗窃团伙嫌疑人在交代了两 宗盗窃案后即封口说没有了,讯问 (一)模糊性语言
第八章 侦查讯问言语技巧
讯问言语概述 讯问言语的表达方式 提问技巧 应答技巧 论说技巧
第一节
讯问言语概述
讯问言语与语言 研究讯问言语的意义
讯问语言的运用要求
一、讯问言语与语言
语言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 来的通用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 具,具有全民性、普遍性。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活动,是各个社会成员在交际中对全民语言的具 体运用和个别体现,具有特殊性、个别性。 侦查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具有鲜明的 特性,它必须遵循侦查讯问活动的特殊规律,使讯问言 语具有极强的策略性、技巧性。 讯问言语技巧包括提问言语技巧,应答言语技巧和 论说言语技巧。
o 模糊表达一般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
一是我们掌握的情况和证据不确实、不具体,无法确
切表达,因而必须用模糊表达。
二是我们已掌握有确切的情况和证据,出于讯问策略
的需要,故意将确切的情况模糊化,造成引而不发、 软打内伤的效果而采用模糊表达方式。
三、冲击式表达
即用强刺激性的语言,配合加重的语气,对被讯问 人进行提问、驳斥、批判、警告,以造成凌厉攻势, 迫敌就范。 这种表达方式常在使用单刀直入的策略时采用和攻 坚突破阶段运用。
实现方式:
(三)模棱性语言
利用语词的多义性,让犯罪嫌疑人在特定的讯问语 境中,按自己的心理倾向性作出我们所希望的理解。 例:
一杀人嫌疑人不知被害人是否死 亡,讯问中意欲探询结果。讯问人员 知其意图后用模棱性语言回答:‚你 现在只有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犯罪事 实情节,表现出好的认罪态度,才能 争取从宽处理。至于被害人嘛,公安 机关是一定会尽力抢救的。‛
四、委婉表达
顾全面子、表示尊重的委婉语 表示同情、理解的委婉语 表示鼓励的委婉语
委婉表达方式可以避免使被讯问人感到难堪、紧张和反感, 减轻对立抵触情绪和畏罪紧张心理,有利于实现心理接触。
五、非语言表达
即运用手势、表情、体态、空间位置等非语言性的符号系 统来表达一定的意思,传递一定信息的表达方式。
二、研究讯问言语的意义
讯问言语是实现讯问策略,实施讯问方法的基本途径, 也是讯问策略方法的直接体现 (讯问言语与讯问策略 方法的关系) 。 讯问言语是对被讯问人进行心理影响的主要方法(讯问 言语与心理的关系)。
三、讯问语言的运用要求
1. 合法、文明
2. 简练、清楚 3. 略、灵活
第二节
第三节
提问技巧
提问的作用 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的作用
控制作用 探测作用
揭露作用
二、提问的技巧
直接式提问
用确切表达的方式,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要问的问题, 不需遮掩、迂回。 探测式提问 也叫侦察式提问,这是以试探对方态度,摸清对方底细,或印 证某一情况和判断为目的的一种提问方式。 循序式提问 由若干互有联系的单一问题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合起来,形成 一个问题系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提问。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 问题打下基础,作出铺垫,提供前提,后面的问题则揭示实质,作 出结论。 跳跃式提问 打破讯问的常规顺序,跳过一些问题的逻辑环节,直插犯罪嫌 疑人防御的无备之地,打乱其防御部署的提问方式。 命题式提问 讯问人员提出一个方向明确、范围清楚的题目,让犯罪嫌疑人 作详细具体的供述。多用祈使句或‚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 特殊疑问句表达。
讯问中常用的非语言有以下几种:
手势语:用手的动作,配合口头语,表达特定的含义,体现讯问 的意图。 体态语:用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传递一定的信息。包括讯问人员的 坐姿、站姿和行姿。它能巧妙地加强口语功能并能直接表达一 定的意义。 表情语:通过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来表达特定的态度和情感, 输出某种信息。 副语言:即笑声、叹声、语速、音幅、声调等语言辅助因素。它 们可以起到渲染某种讯问气氛,体现讯问人员态度等作用。 空间语:即通过调整、交换讯问人员和被讯问人双方的距离和位 置关系来表达一定的意思,给被讯问人以一定的心理影响。
讯问言语的表达方式
确切表达 模糊表达 冲击式表达 委婉表达 非语言表达
一、确切表达
用意思明确,语义单一的精确性语言进行提问、应答或论说。 精确性语言的特点: 含义简单、明了、确切; 概念内涵清楚,外延明确; 没有歧义、多义、转义等语言现象 表达效果: 使犯罪嫌疑人易于理解,无可置疑,无法回避,必须正面回 答或接受,具有直接性。 适用情况: 1) 讯问简单、明了,被讯问人愿意回答的事实,如讯问犯罪嫌 疑人的基本情况,人所共知的案件的一般情况等; 2) 犯罪嫌疑人没有拒供心理或拒供心理不强,愿意如实供述罪 行时,讯问犯罪的具体事实情节; 3) 犯罪嫌疑人企图回避问题,而讯问人员掌握证据材料比较确 实有力的情况下,讯问犯罪的主要事实情节,也可用确切表 达方式,进行单刀直入的正面突破; 4) 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较差的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