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
徽州非遗文化的介绍

徽州非遗文化的介绍
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承地。
徽州非遗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
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徽州非遗文化包括徽派建筑、徽剧、徽州绣、徽州木雕、徽州
石雕、徽州石拱桥等众多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
其中,徽派建筑以
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瑰宝。
徽剧是徽州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
的表演风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绣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刺绣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
风格而著称。
徽州木雕和石雕则展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品精美细腻,栩栩如生。
此外,徽州石拱桥也是徽州非遗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老的石拱桥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艺术品,
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建筑智慧。
徽州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徽州非遗
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只有通过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才能让徽州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
徽州文化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等地形成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徽州文化主要以徽菜、徽州民宿、徽州民俗、徽州文化传承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黄山和婺源等地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的徽州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些条件为徽
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姓氏文化:徽州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徽州地区,姓氏文化浓郁,如黄山市的徽州张、徽州李、徽州赵等姓氏;
3. 理学文化:徽州文化中的理学文化是徽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
的内容之一。
徽州理学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人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4. 徽州工艺文化:徽州工艺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徽州陶瓷、徽州石雕、徽州木雕、徽州剪纸等。
这些工艺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5. 徽州民俗文化:徽州民俗是徽州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徽州婚礼、徽州祭灶、徽州过年等。
这些民俗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6. 徽州文化传承:徽州文化传承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徽州传统文化的传授、保护和传承,如徽州谱系、徽州古建筑保护等。
徽州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包含内容文化价值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
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
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
近年来,文化界召开了多次全国徽学研讨会以及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一位老徽学研究者对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
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
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
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文化内涵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徽州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诞生于安徽省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深厚独特。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探讨其主要特点和价值。
一、地域特色1.地理环境徽州地区地处黄山山脉下游,是安徽南部的重要地理位置。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壮观,这种山谷之间相对透明的地理特征,就演化成了徽州人喜欢用半透明的白月光和一系列浅色调相结合的建筑。
2.坊巷构成徽州古城的布局是一种独特的坊巷格局。
每个坊巷都是一个由明堂(或文庙)为核心组建的“街坊”,坊巷之间通衢有序,相对独立,起到了组织社会、组织人们生活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每个坊巷不仅有自己的文庙,而且每个坊巷都有自己的明堂。
3.民居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一种独立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产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色泽明亮,造型独特,融汇了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二、历史价值1.历史意义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
众所周知,徽州曾是中原和皖南两大文化的交汇处,在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都曾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
这里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如长曲瓶、磨莲花碗、徽派漆器、徽州牌坊等。
2.文化价值徽州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徽州的建筑、书法、绘画、工艺、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来看,徽州文化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旅游价值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徽州的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如徽州古城、黟县宏村、西递等,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而且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这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都为这里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非常明显,它代表了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徽文化简介

徽文化简介
徽文化,是指产生于中国安徽地区的文化。
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始于商周时期的徽商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建筑文化、徽州戏曲文化、徽州书画文化、徽州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
徽州文化是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代表性建筑风格是徽式建筑。
徽州建筑风格有三绝:雕、画、彩,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徽州戏曲文化则是以黄梅戏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被誉为“华夏第一声”。
徽州书画文化以黄山画派为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享有很高的声誉。
徽州民俗文化则是代表着徽州地区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比较著名的如抚州七十二庙、鼓书、拔河等。
总的来说,徽文化不仅是安徽地区的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徽文化涉及的内容

徽文化涉及的内容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古徽州人民创造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它涵盖了语言、戏剧、诗学、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古建筑等多个方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徽文化的起源和形成徽文化起源于古代徽州,其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徽州人在生存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此外,历史因素也对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徽州历史悠久,自东汉以来就有人居住,唐代以后逐渐成为文化发达地区。
在宋代以后,徽州地区逐渐成为文化重镇,特别是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使得徽州地区的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徽文化的核心内容1.语言文字徽州方言是徽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具有独特的语音、语调和词汇。
徽州方言源于古代吴语,具有发音清晰、抑扬顿挫的特点。
同时,徽州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和用法,如“汝”、“吾”、“渠”等。
2.文学艺术徽文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有独特的成就。
明清时期,徽商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兴建了许多园林和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徽州地区的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3.学术思想徽州文化中还包含了许多学术思想。
其中,新安理学是徽州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之一。
新安理学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徽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代表人物徽文化的代表人物包括程颐、朱熹、王阳明等。
程颐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思想,对徽州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心即理”、“致良知”等思想对徽州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文化涉及的内容

徽文化涉及的内容
徽文化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艺术: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繁复的装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布局,注重空间的分割和组合,以及精致的雕刻和彩画装饰。
2. 园林艺术:徽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传统流派之一,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园林工艺而闻名。
徽州园林注重构思和空间布局,以及山水、建筑、树木、草坪、水池等元素的巧妙组合。
3. 文学艺术:徽州文学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徽州曲艺、评弹、木兰词等。
徽州曲艺是徽州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包括秧歌、诗词朗诵、相声等表演形式。
4. 绘画艺术:徽派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传统流派之一,徽派画师注重刻画人物神态和情感表达,以及足迹、房舍、衣饰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
徽派画作品以其细腻、精确的画风而闻名。
5. 工艺美术:徽州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漆器、绣品、银器等多个门类。
徽州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有徽派木雕、徽派石雕、徽派绣品等。
6. 宗教信仰:徽州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
徽州的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是徽派建筑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上仅列举了徽文化的部分内容,徽州文化还包括饮食、服饰、民俗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徽州文化。
徽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

徽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
徽州古城,又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
它始建于唐朝初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一座典型的以徽派建筑为主体、融古城墙、古城门、古街巷、古城楼、古桥港、古书院、古道巷陌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被称为“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的砖刻艺术珍品,还有
被誉为“徽州文化象征”的石牌坊,更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四百余栋。
古城内古城墙高约8米,长约2000米,整个城池由北门、南门、小南门和东门桥四座城门和东西城墙组成。
城内外还分布着众多古建筑。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巷弄交错,古石桥港纵横交错。
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曾有“半个徽州都在此”之说。
城内外古民居密集分布,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 1 —1 —。
徽州文化传统

徽州文化传统
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充满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地方。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徽州文化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工艺技艺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徽州文化传统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而闻名,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徽派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的仿木结构建筑,屋顶呈马脊状,飞檐翘角,装饰华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徽派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别具一格,在内部装饰上也富有特色,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湛,展现出徽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除了建筑艺术外,徽州文化传统还包括徽州绘画、徽州医药、徽州茶道等多种艺术形式。
徽州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色彩鲜艳,构图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徽州医药则以中草药为主,秉承古代医药传统,对疾病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
徽州茶道则是徽州人民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茶艺表现出徽州人民的礼仪之美和审美情趣。
徽州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为世人所称道。
如今,徽州文化传统正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希望这份珍贵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世人能够更好地领略徽州文化的魅力。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徽州文化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的地方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特色:徽州地区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被誉为“徽派建筑艺术”。
徽派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重视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和装饰细节等方面的设计,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徽派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以庭院为中心,分为正厅、东西厢房和后院等不同功能区域。
2.曲艺传统:徽州地区是中国曲艺的发源地之一,曲艺是流行于中国江浙地区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集声、旋律、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其中,以徽州花鼓戏和皮影戏最为著名。
徽州花鼓戏以徽州地区的方言演唱,以花鼓为主要乐器,展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
皮影戏则是一种以皮影为影戏媒介的表演形式,技巧独特,操纵灵活,寓教于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3.宗教信仰:徽州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
徽州地区的儒家文化极其发达,以孔子和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和道教在徽州地区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妙高山、花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观吸引了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此外,徽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也是一大特色,人们信奉祖先、土地、山神等,举办各种祭祀活动。
4.壁画艺术:徽州地区以壁画艺术而闻名,尤以宏村、西递等古村落的壁画最为出名。
徽州壁画以浓墨重彩、细腻逼真的风格著称,其内容包括民俗、神话、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壁画艺术在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红色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徽州地区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和纪念碑等方面,如西递乡的八卦田会议纪念馆和宏村乡的朱德纪念馆等。
这些红色遗址见证了徽州地区人民在革命年代中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文化

名人荟萃
安徽自古人杰地灵,这块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佗,现
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中国药材交易中心;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
相关景点:杨振宁旧居
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庄子,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
相关景点:吴敬梓纪念馆
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时期执法如山、为官清廉、被百姓誉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等。
相关景点: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宗族墓群、包公园(包河秀色)、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刘铭传故居
此外,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中的珍品,从唐、五代时就名噪艺林,一直享誉至今,人称“安徽文房四宝”。
推荐购买地:黄山、歙县。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

徽州文化形成介绍徽州文化是指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
徽州地区包括黄山市、歙县、休宁县、黟县等地,这片地区的文化在历史上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
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徽州地区位于江淮中游地区,自古就是汉族聚居区。
徽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居民是属于古越族的越人。
在东汉时期,这片地区开始有了完整的行政组织,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徽州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
徽州文化的特点徽州文化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包括风水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和文人文化等。
1. 风水文化徽州地区是风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徽州人对风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追求,他们相信风水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家庭的运势和命运。
因此,徽州的传统建筑、村庄规划和墓地布局都十分讲究风水。
著名的黄山就是徽州地区最典型的风水胜地之一,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学者前来探讨。
2. 商业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商业重镇之一。
自古以来,徽商就是中国商界的代名词之一。
徽商以其勤劳、聪明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两袋皮”),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徽州的商业文化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和商业道德。
3. 建筑文化徽州地区的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
徽州建筑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徽州地区自身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注重平衡和和谐,注重细节和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
4. 文人文化徽州地区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和学者,他们对徽州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徽州的文人文化不仅表现在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上,还表现在社会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积极参与中。
徽州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被誉为”文人之乡”。
徽州文化形成的原因徽州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徽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它以徽州地区为中心,影响及辐射范围覆盖全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和了解,不难发现徽州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传承价值。
一、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特点徽州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重镇。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而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徽州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书法、民俗等多方面,它最为著名的是徽派建筑和徽派画,徽州还是名家辈出的老中医之乡,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二、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徽州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历代徽州人民的不懈努力,而且需要许多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针对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已经被采取,例如修缮文化古迹、推广民俗艺术和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努力。
另外,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新时代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徽州文化更是需要紧密结合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挖掘和发掘徽州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三、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在徽州地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建筑方面,徽派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就连现代的建筑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徽派建筑的影响。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徽派书画是很多中国画家和书法家的必修课程,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都是从徽派书画中获得灵感和能量,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音乐方面,徽州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也是享誉全国的。
徽州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和锣鼓等,在中国乐器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古桥、古塔、古道等。
1.古建筑:徽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徽派民居、祠堂、牌坊等。
这些建筑风格
独特,装饰精美,体现了徽州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工艺水平。
2.古村落:徽州有许多古老村落,如西递、宏村、呈坎等。
这些村落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都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特点,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3.古桥:徽州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如紫阳桥、万年桥等。
这些桥梁造型优美,结构巧
妙,体现了古代徽州人民的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
4.古塔:徽州有许多古老的佛塔,如七宝玲珑塔、文峰塔等。
这些佛塔造型各异,雕刻
精美,是古代徽州人民的文化遗产之一。
5.古道:徽州有许多古老的古道,如徽杭古道、仙源古道等。
这些古道是古代徽州人民
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徽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介绍,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徽州文化的瑰宝。
徽州文化的故事

徽州文化的故事: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这里产生的文化被称为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以下是徽州文化中的一些详细故事:1.徽州金扁担的传说:这是一个在徽州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
传说中,徽州的一处岩壁上突然出现了一百个梵文,谁能一口气读完,谁就能得到一根金扁担。
这个消息吸引了四乡的文人才子前来尝试,但无人能一口气读完。
直到有一天,一个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来到这里,他自称能毫不费力地一气读完。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开始朗读。
当他读到第九十八个字的时候,岩壁突然裂开一条缝隙,露出了一段耀眼夺目的金扁担。
然而,在即将得到金扁担之际,书生因贪心而忘记了读最后两个字,急忙伸手去抓金扁担,结果金扁担立刻缩了回去。
书生最后只得到了一颗扁担占(嵌在扁担头的竹钉)。
这个故事意在劝诫人们不要见利忘义、贪图身外之物。
2.徽商的故事:徽商是徽州地区的商人,他们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道德而闻名于世。
徽商的商业模式以“四通八达”为基础,通过建立商业联盟和商业网点,将徽州地区的商品运往全国各地。
他们的商业道德以“诚信”为核心,讲究信用和信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徽商的这种经营理念和道德标准对后世的商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徽州古村落和建筑的故事:徽州地区的古村落和建筑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村落和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布局合理、风格独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宏村、西递等古村落以及徽州的马头墙、亭台楼阁等建筑风格。
这些村落和建筑不仅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也展示了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4.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已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它被誉为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徽州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只是徽州文化中的部分故事和元素,实际上徽州文化还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和细节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什么是徽文化

什么是徽文化?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
徽即徽州,府治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
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
自古新安人才辈出,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
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
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
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
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
她既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又有一定的时间界限。
就空间范围而言,徽州文化主要产生并植根于徽州本土,并在明清时期徽商和徽州士人的传播与拓展下,向外辐射,远播海内外。
徽派文化有哪些?

徽派文化有哪些?(一)徽派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如在建筑、工艺、人物、戏曲、民俗、科技、文学琴棋书画、农耕餐饮等方面。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下建筑方面的文化吧。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及泛徽州地区。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三绝”。
一、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
古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被誉为“牌坊之乡”。
典型代表:棠越牌坊群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理的概貌。
它一改以往牌坊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
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一座一座直冲云霄。
二、民居徽州特色古民居以天井、高墙、镂空石雕窗等为元素,在新安江至钱塘江流域一带以古时徽商的商业为纽带形成的地域环境内得以发扬。
典型代表:西递、宏村它们是皖南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它的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西递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
三、祠庙祠堂祠堂是古徽州宗族的象征,是一村一族中最重要最注目的大型建筑。
它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徽派建筑艺术的典范。
宗祠一般采三进七或五进七开间构造。
典型代表:呈坎罗东舒祠它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
其“宝纶阁”,阁楼以珍藏历代圣旨、黄榜、浩封等恩论为主。
且女入祠,开全国之先例。
现代徽州还有一绝就是合肥的“捞痴”火锅城特,它以酸汤为特色。
传统的酸汤都是采用一些作料来配制,而捞痴的酸汤鱼则以西红柿为原料自然发酵20多天,味道醇厚,鱼肉放进去味道又滑又嫩。
徽州文化概述总结

徽州文化概述总结引言徽州,又称徽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起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
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对徽州文化进行概述总结,介绍其历史渊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渊源徽州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徽州地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随着宋、元等朝代的交替,徽州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
元代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当时,徽州地区的一些商贾纷纷迁往南方的商业中心,成为了南北商贾的纽带。
他们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带动了徽派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明代是徽派文化的鼎盛时期。
徽州人文风气雅致,崇尚书院文化,推崇孔子及其学说。
当时徽州儒学发达,书院遍布各地。
此外,徽州还以商业繁荣和手工艺业的发展而闻名。
清代是徽派文化的软化和衰落时期。
尽管清政府对徽派文化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徽州商贾的影响力仍然久著,徽派文化在江南地区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徽派文化的影响力有所衰退,但徽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在一些地方得以保留和传承。
特点与内涵徽派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下面将从建筑、书法、绘画和工艺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1. 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
徽派建筑以宏伟、精美而闻名,主要有徽派民居、徽派宏伟的古城和庙宇等。
徽派民居突出了徽派人的精细、纤巧和精致,具有浓厚的徽州地方特色。
徽州古城规模宏大,城墙高大厚实,表现出徽州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刚毅坚韧的性格。
2. 书法与绘画徽派书法与绘画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徽派书法以工整、苍劲、磅礴而著称,徽州的历代文人学士都十分重视书法和绘画,徽派书画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 工艺徽州工艺以木雕、砖雕和石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徽州的木雕制作技艺独特,尤以徽派家具最为出名,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影响与传承徽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徽文化赏析

徽文化赏析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中国安徽省徽州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徽文化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马头墙、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而著称。
徽派建筑风格注重实用性、美观性和寓意性,充分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2.徽州三雕:徽州三雕指的是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石雕和砖雕。
这些雕刻作品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富有寓意,既展示了徽州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
3.徽州民间艺术:徽州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徽州版画、徽州剪纸、徽州刺绣等。
这些艺术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寓意美好,体现了徽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徽州茶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盛产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名茶。
徽州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是徽州地区重要的社交场所,茶道、茶艺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5.徽州民俗风情:徽州地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徽州婚嫁、徽州节庆、徽州民间信仰等。
这些民俗活动既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习俗,也传承了徽文化的优良传统。
通过欣赏徽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
同时,徽文化也为现代
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灵感,可以融入到设计、艺术、旅游等多个领域,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什么是徽州文化?徽州所辖区域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内称兴安府外,其余时期因朝代更迭而称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清),但“徽州”之名却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一名遂废,直到1949年5月设立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徽州专区),但因管辖范围发生变动(徽州六县之一的婺源划属江西),其含义已与历史上的“徽州”也即“古徽州”有所出入。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旧徽州府所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而“徽州文化”就是指由古徽州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徽州文化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派建筑、徽菜等等,也有精神上的,比如新安理学、徽剧等等。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
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
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
近年来,文化节召开了多次全国徽学研讨会以及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一位老徽学研究者对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
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
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
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内涵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近代的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4、徽州篆刻。
徽派篆刻始于明朝的何震。
其后著名的有汪关和以程邃为首的"歙中四子"、以黄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
徽州篆刻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章法整齐活泼,一改当时篆刻庸俗怪异、擅改篆字型义、趋向屈曲乖缪的风格;5、徽派版画。
这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
肇端于墨模镂刻,于明万历始兴。
徽派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有"徽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之说。
从明万历到清初的近百年中,黄姓有300多人从事刻书,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
明代胡正言(休宁人)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长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6、徽剧。
这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
"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
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
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7、徽州刻书。
它始于中唐,盛于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
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跃居全国之首。
徽州刻书有坊刻、官刻、家刻和书院刻。
著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的《天原发微》5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著名有家刻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刊有自撰的各种图书12种,近300卷。
家庭出版社在古徽州各县都有;8、新安医学。
"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
(徽州地区简志)著名的有宋代张杲撰写的《医说》10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祁门汪机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的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辑《名医类案》12卷,搜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蓍。
"(徽州地区简志);9、徽派建筑。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代表:菊径村,黄山宏村10、徽菜。
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结果。
徽菜重(讲究)油、重色、重火功,而且选料精良,制作考究,尤其注重原料的产地、季节、鲜度、部位、品种等,擅长炒、炸、烧、炖、溜、焖、,加上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引香,使徽菜的风味更加鲜明。
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清蒸石鸡、虎皮毛豆腐、凤炖牡丹、红烧划炎、香菇盒等。
一九四九年以前,烹调之乡的绩溪县,到外地开饭店有222家,如上海的大中国、大中华、大富贵,武汉的大中华等皆是。
此外,还有徽派雕刻、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编、文房四宝(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汪伯立笔)、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这些都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
范围包括今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及黄山区的一部分,以及现属于安徽省宣州地区的绩溪县、属于江西省的婺源县。
徽州社会和文化是在南宋以后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与繁荣,清末以后衰退的。
历史上有纷呈的学派与流派,内容几乎涵括文化的所有领域。
其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徽州共建有书院、精舍等260多所;社学明初有462所,清康熙时达562所,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
科举及第者众,仅明清两代徽州本籍中举人者996人,中进士者618人,状元数仅清一代本籍加寄籍有18人,曾涌现出了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朱升、江永、戴震、俞正燮、王茂荫、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更有影响深远的徽商,成为人们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
徽州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学术意义。
一、考证中国农村封建社会的真情可籍以史志官记述历史,尽管多为公正或诚实,但多少带有文饰或烙上个人主观意见,且记述的亦多为上层社会大事、国家民族大事或地方区域大事,民间的、老百姓的事则很少问及。
即使是正直文人、学富五车的彦儒、文士,记述了下层社会的一些事件,也总难免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在不自觉的影响而存有偏见,或囿于一叶障目。
于是,对反映作为一个世界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文化和现实的资料甚少,有也是加了选择和文饰的,而这恰是徽州社会与文化存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