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劝父感后母
闵子骞_文言文翻译
闵子骞自幼丧母,父娶后妻,继母生二子。
闵子骞对父孝顺,对后母亦尊敬有加。
一日,闵子骞为父驾马车,不慎遗失马辔,父握其手,觉其寒,衣甚单薄。
父归家,见后母之子,握其手,温,衣亦厚。
父怒,责后母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吾子,汝去无留。
”后母悔过,闵子骞上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父默然,后母亦悔之。
闵子骞幼时,父娶后妻,后妻所生之子衣绵,而闵子骞所穿之衣,仅以芦花絮为之。
冬月,父令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受寒,几失马辔。
父责之,闵子骞不言。
父密察之,见闵子骞面色苍白,衣薄如纸,始知闵子骞受寒。
父悲叹,欲休后妻。
闵子骞泪流满面,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父惭而止。
后母悔过,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
孝子之名,闻于天下。
闵子骞不仅孝顺父母,亦尊敬师长。
孔子曰:“闵子骞,孝哉!其为父也,慈;其为子也,孝。
”闵子骞事父至孝,事兄至悌,事友至信,事君至忠,可谓德行兼备。
闵子骞一生未曾出仕,致力于弘扬孝道,传播仁爱。
其言行举止,皆以孝为先,以身作则,教化世人。
后世之人,皆以闵子骞为楷模,尊其为“孝子”。
闵子骞孝顺之事,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闵子骞文言文翻译如下: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鲁人也。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骞事父至孝,事兄至悌,事友至信,事君至忠,德行兼备。
闵子骞自幼丧母,父娶后妻,继母生二子。
闵子骞对父孝顺,对后母亦尊敬有加。
一日,闵子骞为父驾马车,不慎遗失马辔,父握其手,觉其寒,衣甚单薄。
父归家,见后母之子,握其手,温,衣亦厚。
父怒,责后母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吾子,汝去无留。
”后母悔过,闵子骞上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父默然,后母亦悔之。
闵子骞幼时,父娶后妻,后妻所生之子衣绵,而闵子骞所穿之衣,仅以芦花絮为之。
冬月,父令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受寒,。
闵子骞的美德故事
闵子骞的美德故事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他以孝行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闵子骞的两个美德故事:
1.芦花顺母:闵子骞幼时丧母,父亲娶了后母。
后母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父亲得知后,要休逐后母。
闵子骞却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2.婉拒费邑:鲁国季氏请闵子骞当费邑宰,闵子骞不同意,对来请他的人说:“如果季氏请我,那我一定要去的。
可要是请我当费邑宰,那我绝不会去。
你就说我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吧。
”来人回去报告后,季氏果然没有再来找他。
闵子骞的孝行和美德受到了后人的尊敬和传颂,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闵子骞》观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少年闵子骞》观后感800字范文五篇这个故事是这样的,闵子骞字损,我们叫他损儿。
他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个后母,这个后母带着两个孩子,分别是蒙儿和革儿,后母对损儿常常恶言恶语,再加上邻居们经常来他们家捣乱,后母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了损儿身上,损儿不但没有暗暗记仇,更没有对后母破口大骂,而是依旧对后母恭恭敬敬。
有一次,邻居不小心打碎了损儿生母留下的遗物,逃之夭夭,损儿的父母把罪过又推在了损儿身上,损儿经常跑到生母的墓前,对她说心里话,又一次,被后母看见了,后母十分生气,又打了损儿。
损儿虽然心里惧怕后母,但嘴上却从未记恨过后母,父亲让损儿跟着宋夫子去上学了,损儿十分高兴。
直到有一次,损儿在无意之中误伤了蒙儿,后母对他记恨不已,冬天,在一次要外出的时候,损儿的后母,给他们都做了厚厚的棉袄。
父亲带着孩子们出发了,一路上,损儿冻得瑟瑟发抖,就要求让自己拉车,结果,损儿的手却冻僵了,把平时自己最疼爱的弟弟们和父亲都摔了出去,损儿也摔倒在地,一直不醒,父亲以为他要偷懒,不由分说,拿起鞭子抽了他三下,当第三下抽开的时候,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损儿的棉袄里竟然塞的全是芦花,而他的两个弟弟的棉袄里,却是上等的棉花。
父亲流着泪背着损儿回到了家,对他的后母说:我一定要休了你! 当他要在雪地里当机立断的时候,损儿醒了过来,跪在雪地上为后母求情,说:有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两个弟弟也只有单衣穿了。
这样我们三个都会受冻的。
您就让母亲留下来吧! 由于过度寒冷,使他又晕倒在地,父亲见到损儿即使这样还再替后母求情,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把损儿抬上了床。
为了两个弟弟而不让后母离开,这种善良终于打动了冰雪冷漠般的后母,后母终于真心悔改。
当孔夫子来这里讲课时,后母跪下让孔夫子收损儿为徒,就在最绝望的时候,宋夫子抢上来说:不知孔夫子说的话,孝算不算其一,闵子骞可以就算得上孝。
之后,孔夫子同意收闵子骞为徒。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篇1故事一:文王问安【晨则省昏则定】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故事二:陆绩怀橘【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老莱子彩衣娱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
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最好的模范。
故事四:潘京孝顺母亲【亲所好力为具】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
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
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
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
《读_有感》三年级叙事作文
《读_有感》三年级叙事作文
今天我读了,在书中看见了一件让人感动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叫闵子骞的小孩如何孝顺后母的。
闵子骞幼年时亲生母亲便离开人世,他的父亲又给他找了一个后母。
这位后母起初并没有亏待闵子骞,但在她生了两个儿子以后,小闵子骞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后母对自己的儿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却对闵子骞像仆人般差遣。
乖巧孝顺的闵子骞,虽然受到了后母的不公平待遇,但是他从来不向父亲抱怨,他怕父亲担忧。
而父亲始终被蒙在鼓里。
只到最后父亲发觉后母亏待闵子骞,要赶走后母,他连忙向父亲苦苦哀求:“父亲请您不要赶娘走,娘在家,只有我一人穿不暖,可是一旦娘离开家后,我和两个弟弟都要受饥寒阿!”后母见他这么懂事明理,于是痛改前非,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
闵子骞是一个真正知道感恩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着宽广胸怀的孩子,他不仅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还知道心痛自己的异母弟弟,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他的这种行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闽子骞文言文翻译
译文:闵子骞,字子骞,鲁国人也。
其兄弟二人,母逝之后,父再娶,又生二子。
子骞奉父之命,驾车出行,不幸遗失了马的辔头。
父亲握其手,感觉其手冰冷,衣衫单薄。
父亲归家,唤其后母所生之子,亦握其手,感觉其手温暖,衣衫厚实。
父亲对后母言道:“我之所以娶你,原是为我的儿子们,今汝欺我,令吾子受寒,汝宜离去,不得留此。
”子骞闻言,上前劝道:“若母亲留于我家,则仅我一人受寒;若母亲离去,则四子皆将受寒。
”其父听后,沉默良久,无言以对。
后母亦悔过自责,深感愧疚。
闵子骞,幼时家贫,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
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深得乡里称赞。
孔子闻其名,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由此可见,闵子骞之孝行,已深入人心。
闵子骞事父至孝,无论寒暑,始终以孝心相待。
此番事,父持其手,感其寒,衣衫单薄,实为子骞孝心所致。
然而,后母所生之子却衣衫厚实,温暖如春。
此情此景,令父亲心生疑窦,认为后母偏心,遂欲将后母逐出家门。
然而,子骞深知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他深知母亲离去后,家中的四个兄弟都将遭受寒冷。
于是,他挺身而出,以孝心化解家庭矛盾。
他劝说父亲,指出家庭和谐对四个兄弟的重要性,使得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原谅了后母。
闵子骞之事,传为佳话,被后世传颂。
他的孝行,不仅感动了家人,更教育了世人。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正含义,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楷模。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闵子骞的孝道精神,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闵子骞的孝道精神,为构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子骞单衣》有感
谦卑孝顺是美德
——读《子骞单衣顺母》有感古时候,有个名叫闵子骞的孩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看他无人照顾,就为他娶了一位继母。
继母对他很是疼爱,为他烧饭洗衣。
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儿子,便逐渐开始冷落了子骞,甚至有时还对他又打又骂,但子骞毫无怨言,对继母一如既往地孝顺。
有一年冬天,还没等父亲从外地回来,继母就已经把三个孩子的棉衣做好了,她的两个亲生儿子是用棉絮做的棉衣而子骞的却是用芦花做的,看起来厚厚的衣服,却丝毫不保暖子骞穿在身上,整天冷的直打哆嗦,子骞感到了继母对自己的不公平,但没有向谁说起过。
后来,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决定要把妻子赶出家门,子骞却向父亲求情,说要是没有继母,我就真成了没有母亲的孩子了。
我被子骞的孝顺懂事所感动了,想想自己父母陪在身边是多么的幸福啊!再想想自己的任性,和他比起来真是感到害羞啊!争着闹着妈妈给我买新衣服,新文具,新书包等等,有时还会和其他同学攀比,是多么的不应该呀!
我想把子骞的故事告诉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向他学习,做一个勤俭孝顺的孩子。
作者:湖村小学六(2)班
学生:张鸿
指导老师:揭晓。
24孝的名子谦的故事
24孝的名子谦的故事
“24孝”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24个典型孝行故事,在“24孝”中有“闵子骞劝父留后母”,主人公是闵损,字子骞。
闵子骞的故事如下:
闵子骞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他以孝顺闻名。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闵子骞的生母早逝,父亲续娶了后母,并且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
一次冬天,后母给亲生儿子用棉絮做内衬的厚衣服,而给闵子骞做的却是装着芦花的破旧衣服。
结果在寒冷的天气中,闵子骞拉车时因寒冷发抖引起其父注意。
其父发现真相后非常愤怒,想要休掉后母,但闵子骞却跪下为后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意思是现在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三个孩子都会失去母爱而孤单。
这番话语感动了他的父亲,也使后母深感愧疚,从此以后对闵子骞如同己出。
这个故事体现了闵子骞深明大义、至诚至孝的品格,被收录于《二十四孝》中,成为千古流传的孝道典范。
闵子骞孝母读后感
闵子骞孝母读后感
读了闵子骞孝母的故事,我就像吃了一大碗暖心又醒脑的热汤面,那滋味,真是够劲儿。
这个闵子骞啊,可真是个纯纯的大孝子。
你想啊,他那后妈对他那么不好,大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那芦花看着厚,实际上一点不保暖,就像纸糊的盔甲,中看不中用。
他爹还让他赶车,他冻得瑟瑟发抖,那小手估计都快没知觉了。
一般人要是遇上这事儿,不得跟后妈大吵大闹,跟爹哭诉个没完没了啊。
可闵子骞呢,他没有。
他爹要把后妈休了的时候,他反而为后妈求情。
这可真是让我惊掉了下巴,这得是多大的心啊。
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就这一句话,我都能想象到他那善良又真诚的小脸蛋。
他不怨恨后妈,还想着后妈走了,弟弟们也会受冻挨饿,这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宽广。
这故事让我觉得,孝顺这个事儿,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
闵子骞是用自己的行动和一颗宽容的心在诠释孝顺。
和他比起来,我可就差远了。
有时候我妈让我干点家务,我都能嘟囔半天,嫌累嫌麻烦。
我爸说我两句,我还能顶嘴。
我哪有闵子骞这觉悟啊。
而且啊,这个故事还告诉我,家庭关系有时候挺复杂的,但宽容和爱就像一把万能钥匙。
闵子骞的后妈那样对他,他都能用爱去化解,那我们生活里那些小摩擦算个啥呀。
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不足。
以后我可得向闵子骞学习,对待家人更包容,更孝顺,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者心存怨恨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老老的故事了,但就像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越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里,找到那个关于亲情和孝顺的真谛。
少年闵子骞读后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
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
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
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
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
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
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
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
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
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
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
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
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
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弟子规之二感恩篇
《弟子规》<感恩>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父母有事呼唤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即回答,不可延迟;父母要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要洗耳恭听,铭记在心;父母指责我们的过错,我们应该顺从接受,不可文过饰非。
【小故事】逆子堕化成驴周拔,是明代正德年间浙江省平阳县人。
自幼读书,过目不忘,七岁能文,还擅吟诗,有小神童之称。
到十六岁的时候,诗文更有不平凡的造诣,名噪一时,在当地获得'平阳才子’的美誉了。
可是很可惜的,因为他天才很高,大家都称赞他,父母更溺爱他,养成他狂妄骄傲的性格,目中无人;暴躁如雷的脾气,动辄发怒。
邻居的伯叔们,家中的兄弟们,都为了爱他的天才,于他的坏脾气,处处容忍、时时让步。
就是他的父母亲,也对他千依百顺,深恐他发怒,对于他的坏脾气,从来不敢加以训斥。
哪知这样不仅不能造就他的天才,反而害了他的终身。
周拔的狂焰,一天比一天的高涨;周拔的脾气,一年比一年的暴躁了。
有一年,周拔准备赴京应考。
他的父母千方百计,东借西凑,替他筹划赴京的旅费。
延请裁缝,裁制赴京的新衣。
在他父母来说,为他赴京应考的准备,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可是从来不知满足的周拔,还是百不称心。
他嫌旅费太少,又嫌新衣不称身,袍子太宽,裤子太长,帽子的式样太旧,鞋子的颜色太深。
总之,这样不对,那样不是,父母费了很多的心计,反而招致他满口的牢骚,满腹的怨恨。
他的父亲实在忍不住了,才教训他说:'拔儿!你不要嫌旅费不够多,也不要嫌新衣不漂亮,要知父母为你准备赴京,筹划旅费,缝制新装,已经伤尽了脑筋,添了多少的白发,像你这样的不知满足,我是没有办法的了。
’周拔听了父亲的话,不仅没有感动,反而咆哮著大言不惭的说:'我是天上下凡的文昌星,我是一个大贵子,像你这样一个草包的土老儿,还有资格做我父亲吗?我不是你生的,你没有资格做我的父亲。
孝敬的典故——精选推荐
芦衣顺母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翻译: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又摸了摸其他两个儿子的衣服,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根据《弘治宿州志》记载,闵子,是宿州人。
宿州古代七乡之中,以闵子命名的有两个,闵子乡(闵贤)据说就是闵子的出生地。
闵子,名损,字子骞,七十二贤之一,德与颜渊齐名,后来也被封为了圣人,称“畿圣”。
……我这样吊着我的书袋。
闵子以孝名天下,在明代的《二十四孝图》中,他是第五位,前面四位,两个是皇帝(舜和汉文帝),两个是他的大师兄(曾子和子路)。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后迁居宋相邑东(即今安徽省宿州市闵贤集)。
闵子骞从师孔子,学习勤勉,德行与颜渊齐名。
闵贤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叫“鞭打芦花”。
闵子骞十岁失去母亲,父亲续娶,但这个后母偏心,对闵子骞并不好,对自己亲生的两个小孩却十分溺爱,不仅让他干很多重活,还在父亲面前说难听的话,冬天到了,后母做棉衣,两个亲儿子衣服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却是芦花。
一次,父亲带他们兄弟三个驾牛车外出,发现闵子骞衣服很厚,却比弟弟还冷,很生气,就用鞭子抽打闵子,衣服被抽得开花,漫天飘满芦絮,父亲终于知道真相,决定休妻。
少年闵子骞观后感
少年闵子骞观后感第1篇:少闵子骞观后感【篇1《少年闵子骞》】闵子骞在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得了重病,最后在马车里死了,小闵子骞答应了妈妈要做好人。
他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有两个孩子,她对闵子骞非常不好,经常打骂他,而父亲在外面挣钱,很少回家,有一次他回家,看闵子骞鼻青脸肿,问怎么了,闵子骞回答是自己摔破的。
闵子骞的左邻右舍都知道他后妈打他,所以非常不解闵子骞说爸爸出去挣钱不容易我不想让他生气。
但有一次他们在严冬外出,闵子骞冻得瑟瑟发抖他爸爸说“你太娇气了,还不如你的两个弟弟。
但闵子骞已经晕了,他爸爸用皮鞭打他把新棉袄打坏了,原来里边装的全是芦花,他的弟弟却全是棉花。
闵子骞爸爸非常生气要把后妈休了,但闵子骞求情所以才没休,他后妈变好了,为了让他当孔子的学生,他后妈苦苦哀求并且给孔子跪下了。
闵子骞是二十四孝排名第三的,他非常体谅母亲和父亲,他和孔子周游列国,还经常挂念父母,是中国和全世界的榜样,他被母亲打时还想到自己的错误。
他的行为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
他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孝心会永远传下去。
我借用几句真情感继母,悔过向良善,孝子闵子骞,深得后人赞。
【篇2《少年闵子骞》观后感】看了电影《少年闵子骞》,我有许多感受。
闵子骞,原鲁国人,后因三桓专列,随父母到宋国,母亲因病重吐血而死。
他幼年丧母,他父亲又找了个后娘,他后娘极坏整天打骂他,他苟剩叔趁他父亲喝醉偷了钱包,打碎镜子并赖在闵子骞身上,他后娘打他打的半死,幸好他两个弟弟及时挡住。
他还热爱学习,每天偷看别人学习,夫子提问苟世义唐诗,他不会背,闵子骞背了起来,当夫子追他问他名时,他跑开了,后来宋夫子欣赏他,上了学堂。
最终闵子骞以宽容和顾全大局的胸襟感化了后娘,成为慈母。
闵子骞幼年丧母,好可怜的,有句诗歌唱的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离开妈妈真的好痛苦,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吧!没想到爱也能感化人,就像闵子骞用爱、宽容感化了他后娘一样。
中小学作文素材:读《闵子骞谏父》有感300字
读《闵子骞谏父》有感300字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常受到继母的虐待。
有一次,在冬天继母的两个儿子穿着保暖的棉衣,可闵子骞去穿着芦花做的衣服。
有一次,闵子骞在干活的时候冷得发抖,但另外的两个儿子却面色红润,父亲以为闵子骞在偷懒,拿起鞭子就抽,父亲把闵子骞的衣服抽烂了,一看是用芦花做的,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父亲下决心赶走继母,闵子骞请求父亲不要赶走继母,如果赶走另外两个兄弟就没人照顾了,如果继母在的话就只有我一个人受冻,父亲觉得闵子骞说的有道理,就没有赶走继母。
从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闵子骞的大度,能为他人着想,如果我是闵子骞,可能做不到像他那样大度。
闵子骞的宽厚和大度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他对父母非常孝顺,不论他们是如何对待他,他依然以礼相待,让人感动。
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Tips: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体现。
写作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离不开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勤快的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闵子骞孝母读后感
闵子骞孝母读后感读了闵子骞孝母的故事,我那心里就像被小火苗烤着似的,暖烘烘的,同时又像被小锤子敲了几下,有点惭愧。
闵子骞这小子,可真是个大孝子啊。
你看他,小小年纪就受了那么大的委屈。
他那后妈对他可真不咋地,大冬天的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看着厚,其实一点都不暖和。
这要是搁在一般小孩身上,早就又哭又闹,或者跑去找亲爹告状了。
可闵子骞呢,他一声不吭,默默忍受着寒冷。
直到他爹发现真相,要赶走他后妈时,他还站出来替后妈说话。
这得多宽广的胸怀啊,就像大海一样,能装下那么多的委屈和不公平。
我就想啊,要是我在他那位置上,估计做不到这样。
我可能早就气得跳脚了,哪还管什么家庭和睦,先把自己的委屈倒出来再说。
可是闵子骞他知道,要是后妈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弟弟妹妹们就没妈了。
他虽然冷在身上,可心里还装着这个家呢。
这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的不足。
在生活中,我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跟爸妈顶嘴。
他们可能就偶尔唠叨我几句,或者没满足我一个小愿望,我就觉得他们对我不好。
跟闵子骞比起来,我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人家闵子骞在那么恶劣的家庭环境里都能这么孝顺,我在这么好的家庭里,还挑三拣四的,简直太不应该了。
从现在起,我得向闵子骞学习。
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他们每天忙里忙外的,不就是为了让我过得好吗?我可不能再因为一点小脾气就伤了他们的心。
我要像闵子骞那样,心里装着家人的感受,做一个温暖的、懂得孝顺的人。
要是每个人都能像闵子骞这样孝顺,那这个社会得多和谐啊,家庭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没有那么多的争吵和矛盾。
这故事啊,虽然简单,可真的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有意义的课呢。
弟子规解释的现代故事
弟子规解释的现代故事弟子规解释的现代故事弟子规(闵子骞谏父)的故事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
他是孔子的学生。
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子骞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
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
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
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
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2006年以来,和谐中国的网总编、台湾孔子学院特聘教授李耀君在学习研究《弟子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修订,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并应邀在全国各地讲解《弟子规》数百场。
孝顺的历史典故:闵损芦衣救母
孝顺的历史典故:闵损芦衣救母孝顺的历史典故:闵损芦衣救母学生阅读古代名人孝顺的历史典故,有利于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闵损芦衣救母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闵子的简介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
生于鲁国萧邑,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1074年,济南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
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闵损芦衣救母的故事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
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
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平时对子骞很不好。
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
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
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
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辔鞍就掉了,这导致了马车发生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教训。
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
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
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这样的冷冻这样的`苦,是自己没有做到作父亲的责任啊!父亲更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恶劣,居然对一个孩子都如此狠毒。
闵子骞文言文翻译
闵子骞孝顺之事,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娶,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
闵子骞在父亲身边驾车,一日失辔,父亲握着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冷,衣服也很单薄。
父亲回家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发现手是温暖的,衣服也很厚。
父亲便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
”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
”父亲默然,后母也后悔自己的做法。
这个故事展现了闵子骞的孝顺品质。
他在面对父亲和后母的误会时,没有怨言,而是用宽容和理解去化解矛盾。
他认为,母亲的存在对家庭和睦至关重要,如果后母离开,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
这种孝顺之心,令人敬佩。
闵子骞不仅在家庭中孝顺,在学业上也有出色的表现。
他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
他深知孝道是仁德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以身作则,践行孝道。
在闵子骞的童年,他的父亲再娶后母,后母对他并不公平。
后母给亲生儿子做的冬衣是棉衣,而给闵子骞的却是用芦苇花絮做的。
父亲不知道这个情况,寒天里还让他驾车。
闵子骞忍受不了寒冷,几次拿不稳强绳,父亲因此而斥责他。
但他始终不作申辩,而是默默承受。
后来父亲仔细观察,发现他面色很差,像在挨冷;于是用手摸摸他,发现闵子骞穿得非常单薄,撕开他的衣服一看,发觉他穿的原来不是棉衣。
父亲感到非常悲痛,于是要休掉后妻。
闵子骞流着泪劝父亲不要这样做,因为后母被休,三个儿子都会受寒。
父亲惭愧而止。
后母悔过,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
孝子闻于天下。
闵子骞的孝顺事迹传遍天下,他的品德深受世人敬仰。
他的一生,践行了孝道,传播了仁德,成为了儒家文化的典范。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践行的道德准则。
总之,闵子骞是一位杰出的儒家学者,他的孝顺品质令人敬佩。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是家庭和睦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闵子骞谏父
闵子骞谏父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
他的生母早已过世,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儿子做了棉絮做的棉袄,给闵穿的棉袄却是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外出。
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不小心,将赶车用的鞭子掉在地上。
他的父亲认为儿子太粗心,于是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个中缘由。
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
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解: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参考人间佛教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子骞劝父感后母》读后感
高092班唐柳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如此美丽。
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绽放。
常言到:“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是啊!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想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是谁给予我们的生命?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上。
特别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
自从我们来到这人世间,父母又要给我们换尿布,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
如果有人问我的启蒙老师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父母!”等到大一点,父母就教给我们一些道理,送我们上学,让我们有更好的教育。
而且,父母每月还要给我们零花钱。
可我们却不知好歹,乱用零花钱,一点都不了解父母的心思。
当我们做错事惹父母生气时,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奖励我们;当衣服弄脏时,是父母用双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我们考试考砸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下次再努力;当我们……
父母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们在我们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凝聚了他们多少血汗!他们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岁月无情,如流水飞逝,留给父母的只是苍老。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
对爸爸多一点关心,对妈妈更耐心一点,对兄弟姐妹多包容一点,对爷爷奶奶更上心一点......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有遗憾!而且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我们应做到而且一定可以做到。
只要我们人人心怀一颗孝心,世间将会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