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2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高考历史2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主题: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两条主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三个重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考点1|从“末日来临”到“走出梦魇”——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激化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分期付款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3.表现(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5.影响(1)世界经济: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2)国际关系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大打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3)社会政治: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胡佛在奉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同时,也部分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

2.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三、罗斯福新政1.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改革(Reform)。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针对性训练
1.(2023·海南省·月考试卷)1890年7月诞生的《谢尔曼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
反垄断法,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1911年,最
高法院依据此法案判决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标准石油公司违法,公司被解散分拆成
34个独立的公司。这表明美国( )
A.不再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的手段,而不是实质,故D错误。
3.(2022·湖北省·模拟题)“这个计划是个大胆的计划,它标志着里根 政府同罗斯福新政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实行了根本的决裂, 对美国未来的经济、政治生活和人民的福利,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这 一计划导致美国( ) A. 发展成为高福利国家 B. 小政府少税收少开支 C. 国有经济进一步壮大 D. 知识经济的快速兴起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标志着里根政府同罗斯福新政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 思想和政策实行了根本的决裂”,可知这是指里根政府不再用凯恩斯政 策去解决经济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根政府采用了供给学派的主张, 主张减少支出,减少税收、通货紧缩等来解决问题,B项正确;里根政府 的政策会减少福利支出,排除A项;里根政府的政策是减少政府的干预, 排除C项;知识经济是90年代兴起的,排除D项。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彻底放弃苏联模式,急于求成的激进 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思 维”,这一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 政命令,但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配套措施。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6.毛泽东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渐由新 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7.邓小平的实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指出改革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市场和计划都 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7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7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

c.调节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
用 04 _行__政___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作用:遏制了大萧条,把美国经济引向复苏;使美国
从自由放任型经济转变为国家干预型经济。
(2)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 ①措施
开展紧急社会救济,以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 直接救济
食品和其他物资 实施“以工 作为一种救济方式,“以工代赈”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创设工作岗位,
6.影响 (1)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02 __黄__金__时__期__”。 (2) 到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 美 国 和 西 欧 主 要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出 现 “ 03 _滞__胀____”现象。 (3)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 04 _混__合__经__济__”。
[问题探究 2] 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的主流经济思想分别是什么?
提示: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问题探究 3] “新政”为何能取得成功? 提示:(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 求。 (2)美国有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 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 障。 (4)20 世纪 3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 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历史
第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政策的调整和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
宏观览要
内容
主旨
1918- 1929 年

高三历史一轮 第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 第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文字材料型试题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文字材料型试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主要的题型之一,这类 题目非常符合高考中“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考查 理念。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 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 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 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局部文字材料作为 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 史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高考试题 来看,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和文字材料型非选择 题两类。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思维。以“民主社会 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认。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 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方案和市 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开展生产 力的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政策 胡佛反危机失败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新 变化
内容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发展
“新经济”出现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三点 五十分。
•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立足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政 治经济特点。C项是对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可 以直接排除。苏联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关键在于 有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这一制度作保障。在这一体制 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方案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开展。在这一体制下,国 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因此排除A项。这种体制的弊端也一直没有及时纠正才最 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因此排除B项。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整合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6张)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整合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6张)

二轮通史历史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 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 速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4.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 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 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
二轮通史历史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②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 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0 世 纪 30 年代 2.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 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 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轮通史历史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社会 主义 建设 的发 展斯 大林 时代
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 (1)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 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 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3)评价 ①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 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 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成为后来苏联 解体的重要原因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 (2010·福建文综.T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命题立意】本题借助西方媒体的新闻评论,主要考查苏联改革进程的历史阶段特征。

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而以新闻评论来折射时代变迁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角度,体现了新课程试题的灵活多变和贴切实用。

【规范解答】选C。

首先要意识到西方媒体的新闻评论,实际上成为观照当时苏联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至于当时苏联的模样,需参照新闻标题来推断。

从题干列出的三个新闻标题当中,可以侧重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并组合排列出来:“西方的援助”、“改造苏联”、“莫斯科的机会”和“俄国走资本主义”。

据此,即可推断当时的苏联改革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能够续存的关键时期。

故正确选项为C项。

2.(2010·天津文综.T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命题立意】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 。

联系罗斯福新政:美国政府通过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整顿财政金融的措施,增加了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使得农民等债务人的负担大大减轻。

结合题干中的“海外市场”,“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等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B、C、D材料均未体现。

3.(2010·上海单科.T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高中历史单元质检九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中历史单元质检九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质检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1.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立国之初所形成的吃苦耐劳、集腋成裘的精神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快速致富。

“成功”的说教,制造了盲目的信心:衰退是反常的事情,繁荣无须解释。

此现象()A.表明盲目追求致富会引发经济危机B.揭示出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C.反映出了大危机爆发前人们的心理D.论证了衰退和繁荣间的必然联系2.(2020山东模拟)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英、法三国组成排他性经济集团,如英国的“英镑集团”、美国的“美元集团”和法国的“金本位集团”。

这些经济集团均在内部实行关税互惠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排斥其他国家。

这一做法()A.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引发了国际市场的恶性竞争C.激化了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D.维护了殖民体系的内部团结3.(2021山东菏泽模拟)1934年,学者姚绍华在《美国史》中写道:“(新政)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

”这表明()A.该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B.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D.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4.到1942年,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的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

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的主要效果在于()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D.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5.1933年5月,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1934年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

这一变化()A.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B.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C.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D.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6.(2020山东卷,13)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7.《全球通史》在描述苏俄的经济时提道:“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归纳(guīnà) 知识整 合
第七页,共39页。
一、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实行过程 ①产生于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时得到强化。 ③“二战”后普遍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
第八页,共39页。
(2)主要表现 ①国有企业发展。这些国有企业一般都是投资高、利润低, 风险较大的行业或部门。 ②国家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升高,很多国家的财政开支 占国民经济总值的一半以上。 ③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 调节。 ④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即加强计划。
第十八页,共39页。
第十九页,共39页。
(1)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 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 规范 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解答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 社会主义。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 作用同时发挥)
第十一页,共39页。
二、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模式 西方模式
斯大林模式
内容
(英国)
中国模式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公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所有制 私有制

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 先轻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
农、轻、重协调发展
路 后重工业

资本主义
农业制度
集体化农庄
大农场
家庭承包责任制
第十二页,共39页。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2)当今,随着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经济危机不仅会影 响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经济体,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往往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更大的困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相同 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 点 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 不同 人,巩固新生的苏维 目的 点 埃政权,实现向共产 主义的直接过渡 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 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 盟,以摆脱严重的经济 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
戴高乐执政11年,其政府共制定了3个中期计划。密特朗政 府强调要把计划作为经济“总的调节因素”“主要手段之一”,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缩减地区差别”和“保持各部门平衡” 。此外,像投资公共基础设施,也是政府主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 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用什么手段调整经 济?有什么影响? [教你读史] 抓住图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国营”,文字材 料中的“计划”信息,从中获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 义、手段,再结合教材知识“国家干预”信息理解其影响。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推行社会 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
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
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工业化道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 控提供了借鉴,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 深刻影响,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
、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充分反映了社会 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分别是工 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 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 、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__国__家__干__预__的经 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初,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出现“__滞__胀___”现象。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__国__家__财__政__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 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①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改善了资源配置。 ②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 的变化。
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最新考纲 考题统计 命题角度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的
危机
2014·全国卷 Ⅱ,34
经济大危机社会保障
罗斯福新政
2013·全国卷 Ⅰ,31
罗斯福新政 对胡佛干预 经济的借鉴
考情分析
(5)对策。 ①措施:胡佛固守传统的“_自__由__放__任__”政策。 ②结果: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及 _胡__佛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2)特点:国家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 ①金融: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 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3.“斯大林模 式”要关注其 特点、影响以 及与当时国际 经济环境的关 联 4.苏联社会主 义改革从未在 全国卷中出现 预计以后出现 的可能性也较 低,建议复习 时淡化处理

专题 资本主义调整和社会主义

专题  资本主义调整和社会主义

专题: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1、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基础回顾】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实质、影响?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方式的新变化有哪些?4、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表现有哪些?5、福利制度的原因、特点、影响是什么?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内容、作用?7、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经验教训。

8、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有哪些?内容及失败原因是什么?【主干知识整理】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A 具体原因:①贫富差距扩大;②过度信贷消费③股票投机过度B 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强。

(3)影响:①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国内社会矛盾严重(人民示威)②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③资义制度遭到怀疑———资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④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罗斯福新政(1)实施背景: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动荡。

③美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摆脱经济危机。

④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两个阶段:①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②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3)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①整顿财政金融: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制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高三历史 模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高三历史 模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看高考怎么考]
1.(2012·广东高考)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解析:选 A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改善工人待遇,A项正确,B项错误;新政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3.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 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 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4.新的模式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 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 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谋定高考快行动]
近几年高考侧重于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
常考点
的新变化的考查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
预测点
影响仍有较大的命题空间
1.下面是讽刺胡佛总统的漫画,图中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 “关税”“水灾”“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 代表民主党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着关于“美好的过去”的 歌曲。胡佛之所以手忙脚乱是因为 ( )
【史论必记】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以罗斯福新政为中心,分成新政前的自由放任,新政时期 的国家干预,新政后的资本主义新变化三个阶段。从罗斯 福新政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一是市场 的调节,二是政府的干预。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差异仅
仅是程度上的不同。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 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 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 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取消一切自由贸 废除实物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
易,一切生活必需 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 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 经济。
三、[中外关联]
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
类型
斯大林模 式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形式 公有制 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 优先发展 农、轻、重按比例协
道路 重工业
调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业生 产形式
集体化农 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西方模式
生产资料私有 制
先轻工业后重 工业
资本主义大农 场
经济 体制
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 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政治 制度
苏维埃代 表大会 制,一党 制,终身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两院制、内阁
制等
知识“路线图”

历史十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2.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人民版

历史十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2.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人民版

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局势紧张。 _________________
4.胡佛政府对策: 自由放任主义 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1)对策:继续奉行_____________ 经济;大幅提高关税。 (2)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困苦,总统竞
选失败。
【名师指津】 2.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 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的自我调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
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与销售 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___________
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2.概况: 股票价格 暴跌。 (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_________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 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名师指津】 1.经济大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主要原因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对其他
微观自主”的经济 低,美国进入了一个 新经济 ”时代 “_______
政策
【易错提醒】
2.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 西方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是对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是建立公有制经济。并不 是公有制经济其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
成一群资本家占有,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
节功能,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并未摆脱“自由放任”的旧模式。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最新考纲】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5、斯大林模式6、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自主学习】结合资料和必修2,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l929)在曼海姆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l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材料二1929年的美国,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材料三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迄今在全球32个国家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其汽车产品销往192个国家。

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成功收购休斯飞机公司,该公司是公认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电子公司。

此后,它将作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而被管理,从而成为又一个由通用汽车公司完全控股的子公司。

德科电子公司则正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

(1)分析三个材料的历史背景(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汽车发展过程与技术革新过程是怎样同步的。

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

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

……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C )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解析:1925年,苏联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1927
年,苏联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农业集体化是与工业化相
配合的重大举措,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1.相似之处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 农村生产关系。 2.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 1953 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苏联是 1925 年的联共(布)十四大。
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B )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 年改革 D.1861 年改革/圈地运动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日本明治维新废
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而十月革命废除
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 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故选 C 项。开创了改革先河的是 赫鲁晓夫,A 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是在经济方面,B 项错误;他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 项错误。
疑难突破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1.经济状况:战后初期西欧各国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及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实现了经济的恢复。20 世纪 50~70 年 代,欧美各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实现了经济的
之间”可以反映出其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体现在
固定的粮食税、自由贸易措施上。
7.(2009 年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
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
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D(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
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由于脱离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而失败。
8.(2009 年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
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C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勃列日涅夫政府只是试图
高速发展。70 年代以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经济模式:战后各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
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加强国家向投
资大、风险大的重要工业部门的投资,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 政策,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等措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3.开始改革:中国是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 是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4.改革结果: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5.结果不同的原因 (1)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 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2)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 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 义,引起思想混乱。
续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1)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 (1)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 (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 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 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
评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到了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 化
价 (2)违背经济规律,损害了农民 的正确途径
(2)存在一些弊端,后来
解析: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 保卫战时期(1941—1942)。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 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没有对外资本的 依赖,也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所以世界经济危机 对苏联的冲击不大。第三个五年计划没有实施。
答案:D
跟踪训练
1.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 美国等国家的资本 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
课标
“战时共产主义”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
政策和新经济 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政策
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答案:D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1)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
(1)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
背 景
武装干涉
(2)国内战争爆发
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 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
体化,实施五年计划,取
消新经济政策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内 (3)流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容 配给制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在勃列 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 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故选 D 项。
从赫鲁晓夫改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
革到戈尔巴乔 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
夫改革
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网络构建
网络构建
时空定位
真题研习
1.(2009 年广东单科)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 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 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 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根据材料,指出 1926~1985 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变化:低—高—低。 低—高的原因: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5.(2011 年上海单科)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 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
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
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
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从“应当使苏联实 行改造而非改革”的角度看,A、B 两项均是在维持斯大林体制 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可以排除;从“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 吗?”、“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看,这些观点的出现,与戈尔 巴乔夫提出的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相关, 因为这一思想已经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故 C 项正确;普京 执政时期苏联早已解体,D 项错误。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政府增加开支”是一种国家干 预的方式,这表明当时已有人提出新政的理念,但此时的罗斯 福并不赞同这一主张。因此 A、D 两项错误。“以便舒缓经济 衰退”说明当时已经出现经济衰退,B 项错误。
4.(2010 年广东文综)(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英美进口关税率(%)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
课标
1929~1933年资本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罗斯福新政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 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坠入深渊,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 经济危机,为解决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利益,在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2)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后,引发新的经济、政治危机 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典例分析:(2010 年重庆文综)下图是一
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3.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 资本主义各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典例分析:(2011 年5 月北京顺义二模)有人认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遭到重创 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 的是( )
(4)分配方式:强制劳动,实行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1)农业方面:粮食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解除工业国有 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
(3)贸易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