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
“人生远足”教育活动纪实
编者按:
道德教育应该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而且只能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来履行自己的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却恰恰相反,道德教育的目标存在高、大、全现象,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差较远;道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灌输和说教,缺乏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道德教育的内容抽象化、教条化,存在假、大、空现象,严重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道德教育的途径狭窄、单一,学校和课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成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问题和根本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德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中小学德育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周的这会实践,完成社会实践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6个学分。
中小学社会实践的状况如何?症结何在?出路如何?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经过近5年的探索,闯出了一条综合社会实践的新路子,而且赋予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非常美丽贴切的名字“人生远足”。是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远足,希望所有学生都能走好。
第一部分: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一所86年历史的老校、名校,经过了崇祯学园、女子四中、朝阳中学和陈经纶中学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诞生、发展、壮大以及起伏降落的多重考验,正在走向首都名校的行列。
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建立学校发展愿景、树立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自信、全面改革创新学校工作、突破学校德育瓶颈四个方面入手,整体推动推动学校快速提升和发展。在张校设计的全面改革的棋盘中,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和棋子,各项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
1.提出了清晰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2002年是陈经纶中学非常关键的一年,我校幸运成为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申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使陈经纶中学从一所普通中学一跃成为市级示范校。
跨入市级示范校平台,是荣誉,更是责任。学校把建设示范校的过程视为自身向着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时,我们一直在思考,站在示范校平台上的陈经纶中学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入。2002年以后,我们对我校示范校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重新规划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的德育工作定位在“做人”教育上,并以做人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学校的校训“老实、宜强、勤奋、创新”为基础,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做人”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也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学校必须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应该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校园必须充满青春的气息,建设青春校园成为做人德育基础上德育的另外一个工作目标,青春校园的表现是让校园充满笑声、歌声、读书声。从2002年开始,学校正式把“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和开展。
2.建构起具有经纶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
2003年是陈经纶中学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经过了近3年的磨合与酝酿,深思熟虑的张德庆校长推出了《陈经纶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方案》,从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到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物业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激活了学校的一潭死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德育管理改革中,“年级平台打造”和“三构建一加强”德育工作模式的提出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内容。“年级平台打造”是指把年级组作为教育教学整合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平台,配备专门的、有中层以上工作经验的干部承担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有人事权、考核权和适度的财权,年级主任两手抓、两手要硬,对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负全责,两处对年级发挥指导和服务职能,推动年级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三构建一加强”是指构建三个凸显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德育工作体系(简称“三构建”),加强以青春校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简称“一加强”)。
(1)构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体系”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力为内力,变自发为自觉。因为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主体充分参与,尊重主体的需求,双向互动,学校德育
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健全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明确学生自主教育内容,畅通学生自主发展渠道,拓宽学生自主发展平台,构建起以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学生组织为主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班级值周活动和“八好班集体”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体系,并在学生中形成了互感互喻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互感互喻中学会做人。
(2)构建“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教育系统”
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仁爱之心是各种道德内容的核心,有了爱就会有孝道,就会有帮助,就会有尊重,就会有诚信,就会有责任……为了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能够实现全员参与,解决志愿服务的时间、基地、管理等冲突,我校把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由原来的社会为主拓展到家庭、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五个方面,并通过评选“家庭之星”、“班级之星”、“学校之星”、“社区之星”、“社会之星”等,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还通过实践总结提升出学校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这一理念的提出利于广大师生把握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促进做人德育的有效落实。
(3)构建“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教育系统”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教育,人生就是一次远足。为了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教育的力量,学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人生远足”活动,并将“人生远足”作为德育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探索学生体验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目的是,在完成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培养和加强校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通过对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等方面的考察、参观和瞻仰,强化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质、意识、品质和精神的培养和教育;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最直观、最直接地教育、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游历中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在道德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交往。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青春校园,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