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 先 从 命 题 看 : 考 试 的 题 目 ,“ 各 省 乡 试 , 由 考 官 拟 出 ”。59 但 是 , 清 政 府 也 规 定“ 科 场 出 题 , 关 系 紧 要 。 乡会经书题目, 不拘忌讳, 断不可出熟习常拟之题。”60 如果“考官若仍出熟习 拟题, 交与该部议处。”61 如 此 以来, 就防止考官 与士子串通作弊和士 子们猜题、压 题。与此同时, 考试题目的保密性亦很强, 只有少数人 知道, 有时甚至只有皇帝知道。“本朝政治, 顺天乡试、 及会试。仍请钦命题目。”62 并且只至“考试之前一日, 领交内帘。”63“殿试前一日 , 读卷官密拟策问进呈 钦 定。”64 即使是八旗翻 译考试也是如此,“向来 翻译会 试头二场题目, 均系钦命。”65 顺治十五年( 1658) 谕之 曰“顷因考试不公, 故亲 加覆阅。尔等皆朕赤子 , 其安 心毋畏, 各抒实学。朕非好为此举, 欲求真才, 故不获 已 耳 。 ”66
关键词: 八旗; 科举; 额数 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186( 2006) 011- 0089- 04 作 者 简 介 : 陈 先 蕾( 1980- ) , 女 , 河 南 驻 马 店 人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清 史 研 究 院 , 硕 士 生 ; 陈 力( 1979- ) , 男 , 湖 北 武 汉 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院, 硕士生( 北京 100872) 。
员, 岁试科、试入学肄业。朝廷复其身, 有司接以礼, 培 养教化, 贡明经、举孝廉、成进士, 何其重也? ”35“贡举 为汲引人材之途, 不得 其法则人材不进。”36 同时“用 人不可滥也。滥则爵禄不足重, 而天下有侥幸功名之 心。”37 清代皇帝们当然要考虑满族贵族的利益, 甚至 是 首 要 考 虑 的 。但 他 们 更 要 想 到 如 何 保 持 政 权 的 稳 定 与发展。“士之所以多, 而天下所以乱也。非士足乱天 下, 似士非士者之多, 而 足以乱天下也。”38 取士关 乎 江山社稷, 所以即使是科举考试中最基础的乡试, 清 统治者也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童试为士子进身之 阶, 不可不严加防范, 以端 本源而正文风。”39 乡试, 都 尚 且如此, 而作为“抡 才大典”的会试, 其重要 性, 清统治 者当然是心中有数的。“国家养士, 期于有用。古者, 兵 农礼乐, 各展其能。得一材则收一材之效。”40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几乎没有外患的大 一统 王朝, 元朝享国却仅为百年, 如流星划破长空后, 稍纵 即逝。与其他大一统王朝相比, 元朝统一后并未出现 一个呈上升趋势的盛世, 相反却过早的显露出末世之 迹象。在某种程度上, 与元没有处理好与汉族知识分 子 之 间 的 关 系 有 关 。41“ 风 俗 之 盛 衰 , 视 乎 人 才 ”, 42 这 一历史教训, 对于清代皇帝而言, 可以说是历历在目 的。顺治三年( 1646) , 殿试天下贡士时, 福临曾经语重 心 长 的 说 道 :“ 帝 王 君 临 天 下 , 莫 不 欲 国 祚 长 久 , 传 之 无穷, 乃三统代兴, 五行递王, 初皆显奕, 后渐式微, 岂 天之降命然欤, 抑人事所致也。” 43
可以看出, 除了初开科举的几年, 满蒙定额人数
89
比较多( 达到十五人) 之外。有清一代的绝大部分时间 中, 满蒙之定额最多时是十人, 最少时仅四人。尽管康 熙 二 十 六 以 后 , 不 再 定 额 ,“ 会 试 额 数 , 俟 礼 部 临 期 请 旨”, 13 但钦定人数也不会高于十人。因为在雍正十三 年( 1735) , 恩 诏“ 乡 试 大 省 加 三 十 名 , 次 省 加 二 十 名 , 小 省 加 十 名 。 ”14 八 旗 的 定 额 也 随 之 增 加 ,“ 满 洲 、蒙 古、汉军照小省例加 中”, 15 但实际上“满洲、蒙古 加六 名”, 16 比小省的名额还要少四名。而八旗乡试的定额 基数却相对于会试而言大得多。顺治八年( 1651) 定乡 试 中 试 额 数 ,“ 满 洲 、蒙 古 、汉 军 乡 试 于 顺 天 举 人 定 额 取中。”17“满洲五十名, 蒙古二十名。”18 从此可以想 见, 乡试之定额基数比会试大得多, 而增加也不过六 名。会试进士的定额增加, 也不会高于此, 相反应该大 大的少于此。
顺 治 年 间 定 有 满 洲 、蒙 古 进 士 中 试 额 数 。“ 八 年 题 准: 八旗复行乡试。满洲 、蒙古编满字号, 汉军编 为合 字号。”④顺治九年( 1652)“加中满洲进士十名, 蒙古进 士五名。”⑤十三年( 1656) 八月“减考取满洲举人额十 名, 进士额五名; 蒙古举人额五名, 进士额五名”。 ⑥由 此 可 以 得 出 满 洲 、蒙 古 的 进 士 定 额 共“ 取 中 十 名 ”。⑦康 熙 八 年( 1669 ) 恢 复 八 旗 科 举 考 试 后 , 在 康 熙 九 年 ( 1670) , 会试“编满、合字号, 如乡试例, 取中四名”。⑧康 熙十五年( 1676) “ , 恩诏满洲、蒙古进士加中二名。”⑨如 此以来, 满蒙中试定额增加为六名。康熙三十二年 ( 1693) , 国 子 监 祭 酒 吴 苑 奏 言 :“ 八 旗 之 人 , 学 习 制 艺 者日多, 而中式之额太少, 请加名数。”⑩所以, 从此 以 后 不 再 固 定 满 蒙 会 试 中 试 名 额 ,“ 满 洲 、蒙 古 、汉 军 及 各直省俱系临期, 按照人数多寡, 请定中额。”1“ 1 临时 钦定, 不限成额。”12
表一 清代各省进士人数对比表
省区 清初进士人数
江苏
48
浙江
46
山东
18
河南
17
福建
15
陕西
13
湖北
9
江西
9
湖南
5
安徽
4
广东
4
云南
4
贵州
3
四川
2
广西
1
甘肃
1
奉天
0
台湾
0
合计
268
百分比 17. 84 17. 1 10. 87 8. 18 6. 69 6. 69 6. 32 5. 58 4. 83 3. 34 3. 34 1. 86 1. 49 1. 49 1. 49 1. 12 0. 74 0. 37 0. 37
90
华在科目, 科目之精华在程墨。进士第一人, 必确然天下 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师之。”54“国家得人矣, 此使 者之所厚望于天下。而不能无望于二三子者也。”55
顺治十四年( 1657) 谕“国家登 进才良, 额设科 目 , 关系甚重。况京闱乃天下观瞻, 必典试各官, 皆矢公矢 慎。严绝弊窦。遴拔真才, 始不辱求贤大典。”56 康熙 帝曾经上谕,“较定前后 名次, 必须凭文论定。若 稍存 私意, 人心即不 悦服”57“三代之制, 以德诏 爵, 以功诏 禄。诚以人材不可不爱养, 而名器不可不慎重也。”58 因此前三甲可以说完全是公平竞争了。
“国家用人, 不拘资格, 而以科目取士, 其制最 重 。”22 因为清统治者明白 ,“盖闻民俗转移, 权操自 上”, 23“士习所趋, 如众水 汹汹东下 ”。 24 而 士 子 的 地 位又非常特殊,“士子乃百姓之坊表”, 2“ 5 乃四民之首, 一方之望。凡属编氓, 皆尊之奉之。以为读圣贤之书, 列胶庠之选。其所言所行, 俱可以为乡人法则也。”26 “ 士 子 者 , 百 姓 所 观 瞻 ”, 27“ 处 则 式 化 百 乡 里 , 出 则 齐 治 百 姓 。 ”28 所 以 , 从 这 个 方 面 说“ 士 心 得 , 则 民 心 得 矣。”29“帝王之治天下, 使天下之人皆踊跃鼓舞, 自奋 于功名。而国家因以收用人之效。”30 但从另一个相反 的角度来看, 可以说失士之心则失天下。今人亦有此 论“若说政权, 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 人政权, 政府大权 都 掌握在士— ——读书人 手里”。31“中国 是 一 个 广 大 众 民的大国, 从下层社会影响到政治, 总不如从上层政 治影响到社会, 更易有效, 至少是更应尽先着力。”32 如 果失去士人之心, 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提到“八旗子弟”, 首先出 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往 往 不是骁勇善战的骑兵, 而是《 茶馆》中松二爷一类的形 象 : 提 笼 架 鸟 , 无 所 事 事 , 不 学 无 术 , 好 安 逸 、好 享 受 , 手无缚鸡之力, 落魄而孱弱。总而言之,“八旗子弟”就 是不学无术的代名词。事实是否如此呢? 先看下表: ①
如 果 说 乡 、会 试 有 固 定 的 名 额 , 是 满 清 的 政 治 权 力起了作用, 清政府给予旗人许多特权。但是鼎甲和 传胪( 二甲第一名) 一般是不授 予旗人的, 目的就在 于 “以振拔单寒为苦志 力学者”。52 不至于出现旗 人因 特 权而“妨孤寒 之路”。53 清代有如此说法:“天 下 之 精
“古之有天下者, 必求圣贤以共之。以为非此不能 安亿万之众也, 且以为非此不能居亿兆之上。”44“国家 最重者, 惟人才。人臣最急者, 亦惟人才。”45“夫科目之 设, 所以网罗天下人材。分资治理。”46 清统治者设科举 之意亦在于此“ , 以鼓励天下之人使之向学, 以成其才 也。”同时以科举“试学者之才不才, 择而用之也”。47
故 而 在 确 定 满 、蒙 定 额 中 试 人 数 时 , 清 统 治 者 是 相当谨慎的, 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国家之用而 必限额数为去取, 俾知科目足重。无才者不能混淆。作 士气慎廉。”48 清统治者明白, 如果过度的增加满蒙中 试的定额, 一方面会引起汉族士大夫的不满, 另一方 面他们知道“额广, 则取必滥。滥则人不贵士。”49 所以 清统治者在用人方面, 采取的是“择之精而取之严”50 的 方法,“古之取士也宽, 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 其 用 士 也 宽 。 ”51
0 0 100
清末进士人数 23 25 21 23 17 10 17 20 14 15 22 15 17 16 12 11 13 13 9 3 2 316
百分比 7. 28 7. 91 6. 65 7. 28 5. 38 3. 16 5. 38 6. 33 4. 43 4. 75 6. 96 4. 75 5. 38 5. 06 3. 80 3. 48 4. 11 4. 11 2. 85 1. 95 0. 63 100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11 期( 总第 143 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11,2006( Serial No.143)
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
陈先蕾 陈 力
摘 要: 在清代,“不分满汉, 但问民旗”, 旗人的政治地位很高。旗人享有诸多特权, 在参加科举考试时, 不仅满汉 二榜分别录取, 而且有固定的中试名额, 保证了他们广泛参与政治的可能性。然而, 中试定额是非常有限的, 并没有后人 想象的那样多。
所 以 在 选 士 这 个 问 题 上 , 清 代 皇 帝 认 识 到 ,“ 夫 乡 、会 科 名 , 乃 抡 才 大 典 , 关 系 尤 钜 ”, 33 科 举 关 系 到 “风会之变迁, 系乎人才之盛衰, 朝政之得失。述其大 者, 不可阙也 。”34 同时, 清代皇帝们也 明白,“国家崇 儒重道, 各地设立学宫。今士子读书各治一经, 选为生
再从翻译科考试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科会试的 满蒙进士的定额。翻译科考试是特别为旗人设制的, 但 其 定 额 也 同 样 非 常 少 。翻 译 科 乡 试 京 畿 八 旗“ 每 五 、 六人名取进一名, 至多不得满八名。”19 而驻防八旗翻 译考试则更为严格,“中 额每十名取中一名, 过 半者增 中一名, 至多 不得过三名, 以示限制 。”20 即使是翻译 童 试 也 同 样 严 格 ,“ 各 省 驻 防 翻 译 童 试 , 满 洲 、蒙 古 童 生五、六名取进一名, 至多不得过五名, 以示限制。”21 从旗人的文科和翻译科乡试中, 我们可以看出, 会试 中的满蒙之定额是非常有限的。
从 表 中 可 知 , 除 了 江 苏 、浙 江 几 个 传 统 的 教 育 大 省之外, 八旗子弟②考中进士的比例还是 相当高的, 占 第五名。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从 清初到清末近二百 年 间, 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这是因为八旗子弟参加乡 会试, 有固定的录取名额。由是可知, 在八旗科举家族 举起的过程中, 政治权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这种 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所谓“固 定的录取名额”到底有 多少? 从而判断政治权 力在满 人参加科举中起多大的作用。
关键词: 八旗; 科举; 额数 中图分类号: K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186( 2006) 011- 0089- 04 作 者 简 介 : 陈 先 蕾( 1980- ) , 女 , 河 南 驻 马 店 人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清 史 研 究 院 , 硕 士 生 ; 陈 力( 1979- ) , 男 , 湖 北 武 汉 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院, 硕士生( 北京 100872) 。
员, 岁试科、试入学肄业。朝廷复其身, 有司接以礼, 培 养教化, 贡明经、举孝廉、成进士, 何其重也? ”35“贡举 为汲引人材之途, 不得 其法则人材不进。”36 同时“用 人不可滥也。滥则爵禄不足重, 而天下有侥幸功名之 心。”37 清代皇帝们当然要考虑满族贵族的利益, 甚至 是 首 要 考 虑 的 。但 他 们 更 要 想 到 如 何 保 持 政 权 的 稳 定 与发展。“士之所以多, 而天下所以乱也。非士足乱天 下, 似士非士者之多, 而 足以乱天下也。”38 取士关 乎 江山社稷, 所以即使是科举考试中最基础的乡试, 清 统治者也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童试为士子进身之 阶, 不可不严加防范, 以端 本源而正文风。”39 乡试, 都 尚 且如此, 而作为“抡 才大典”的会试, 其重要 性, 清统治 者当然是心中有数的。“国家养士, 期于有用。古者, 兵 农礼乐, 各展其能。得一材则收一材之效。”40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几乎没有外患的大 一统 王朝, 元朝享国却仅为百年, 如流星划破长空后, 稍纵 即逝。与其他大一统王朝相比, 元朝统一后并未出现 一个呈上升趋势的盛世, 相反却过早的显露出末世之 迹象。在某种程度上, 与元没有处理好与汉族知识分 子 之 间 的 关 系 有 关 。41“ 风 俗 之 盛 衰 , 视 乎 人 才 ”, 42 这 一历史教训, 对于清代皇帝而言, 可以说是历历在目 的。顺治三年( 1646) , 殿试天下贡士时, 福临曾经语重 心 长 的 说 道 :“ 帝 王 君 临 天 下 , 莫 不 欲 国 祚 长 久 , 传 之 无穷, 乃三统代兴, 五行递王, 初皆显奕, 后渐式微, 岂 天之降命然欤, 抑人事所致也。” 43
可以看出, 除了初开科举的几年, 满蒙定额人数
89
比较多( 达到十五人) 之外。有清一代的绝大部分时间 中, 满蒙之定额最多时是十人, 最少时仅四人。尽管康 熙 二 十 六 以 后 , 不 再 定 额 ,“ 会 试 额 数 , 俟 礼 部 临 期 请 旨”, 13 但钦定人数也不会高于十人。因为在雍正十三 年( 1735) , 恩 诏“ 乡 试 大 省 加 三 十 名 , 次 省 加 二 十 名 , 小 省 加 十 名 。 ”14 八 旗 的 定 额 也 随 之 增 加 ,“ 满 洲 、蒙 古、汉军照小省例加 中”, 15 但实际上“满洲、蒙古 加六 名”, 16 比小省的名额还要少四名。而八旗乡试的定额 基数却相对于会试而言大得多。顺治八年( 1651) 定乡 试 中 试 额 数 ,“ 满 洲 、蒙 古 、汉 军 乡 试 于 顺 天 举 人 定 额 取中。”17“满洲五十名, 蒙古二十名。”18 从此可以想 见, 乡试之定额基数比会试大得多, 而增加也不过六 名。会试进士的定额增加, 也不会高于此, 相反应该大 大的少于此。
顺 治 年 间 定 有 满 洲 、蒙 古 进 士 中 试 额 数 。“ 八 年 题 准: 八旗复行乡试。满洲 、蒙古编满字号, 汉军编 为合 字号。”④顺治九年( 1652)“加中满洲进士十名, 蒙古进 士五名。”⑤十三年( 1656) 八月“减考取满洲举人额十 名, 进士额五名; 蒙古举人额五名, 进士额五名”。 ⑥由 此 可 以 得 出 满 洲 、蒙 古 的 进 士 定 额 共“ 取 中 十 名 ”。⑦康 熙 八 年( 1669 ) 恢 复 八 旗 科 举 考 试 后 , 在 康 熙 九 年 ( 1670) , 会试“编满、合字号, 如乡试例, 取中四名”。⑧康 熙十五年( 1676) “ , 恩诏满洲、蒙古进士加中二名。”⑨如 此以来, 满蒙中试定额增加为六名。康熙三十二年 ( 1693) , 国 子 监 祭 酒 吴 苑 奏 言 :“ 八 旗 之 人 , 学 习 制 艺 者日多, 而中式之额太少, 请加名数。”⑩所以, 从此 以 后 不 再 固 定 满 蒙 会 试 中 试 名 额 ,“ 满 洲 、蒙 古 、汉 军 及 各直省俱系临期, 按照人数多寡, 请定中额。”1“ 1 临时 钦定, 不限成额。”12
表一 清代各省进士人数对比表
省区 清初进士人数
江苏
48
浙江
46
山东
18
河南
17
福建
15
陕西
13
湖北
9
江西
9
湖南
5
安徽
4
广东
4
云南
4
贵州
3
四川
2
广西
1
甘肃
1
奉天
0
台湾
0
合计
268
百分比 17. 84 17. 1 10. 87 8. 18 6. 69 6. 69 6. 32 5. 58 4. 83 3. 34 3. 34 1. 86 1. 49 1. 49 1. 49 1. 12 0. 74 0. 37 0. 37
90
华在科目, 科目之精华在程墨。进士第一人, 必确然天下 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师之。”54“国家得人矣, 此使 者之所厚望于天下。而不能无望于二三子者也。”55
顺治十四年( 1657) 谕“国家登 进才良, 额设科 目 , 关系甚重。况京闱乃天下观瞻, 必典试各官, 皆矢公矢 慎。严绝弊窦。遴拔真才, 始不辱求贤大典。”56 康熙 帝曾经上谕,“较定前后 名次, 必须凭文论定。若 稍存 私意, 人心即不 悦服”57“三代之制, 以德诏 爵, 以功诏 禄。诚以人材不可不爱养, 而名器不可不慎重也。”58 因此前三甲可以说完全是公平竞争了。
“国家用人, 不拘资格, 而以科目取士, 其制最 重 。”22 因为清统治者明白 ,“盖闻民俗转移, 权操自 上”, 23“士习所趋, 如众水 汹汹东下 ”。 24 而 士 子 的 地 位又非常特殊,“士子乃百姓之坊表”, 2“ 5 乃四民之首, 一方之望。凡属编氓, 皆尊之奉之。以为读圣贤之书, 列胶庠之选。其所言所行, 俱可以为乡人法则也。”26 “ 士 子 者 , 百 姓 所 观 瞻 ”, 27“ 处 则 式 化 百 乡 里 , 出 则 齐 治 百 姓 。 ”28 所 以 , 从 这 个 方 面 说“ 士 心 得 , 则 民 心 得 矣。”29“帝王之治天下, 使天下之人皆踊跃鼓舞, 自奋 于功名。而国家因以收用人之效。”30 但从另一个相反 的角度来看, 可以说失士之心则失天下。今人亦有此 论“若说政权, 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 人政权, 政府大权 都 掌握在士— ——读书人 手里”。31“中国 是 一 个 广 大 众 民的大国, 从下层社会影响到政治, 总不如从上层政 治影响到社会, 更易有效, 至少是更应尽先着力。”32 如 果失去士人之心, 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提到“八旗子弟”, 首先出 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往 往 不是骁勇善战的骑兵, 而是《 茶馆》中松二爷一类的形 象 : 提 笼 架 鸟 , 无 所 事 事 , 不 学 无 术 , 好 安 逸 、好 享 受 , 手无缚鸡之力, 落魄而孱弱。总而言之,“八旗子弟”就 是不学无术的代名词。事实是否如此呢? 先看下表: ①
如 果 说 乡 、会 试 有 固 定 的 名 额 , 是 满 清 的 政 治 权 力起了作用, 清政府给予旗人许多特权。但是鼎甲和 传胪( 二甲第一名) 一般是不授 予旗人的, 目的就在 于 “以振拔单寒为苦志 力学者”。52 不至于出现旗 人因 特 权而“妨孤寒 之路”。53 清代有如此说法:“天 下 之 精
“古之有天下者, 必求圣贤以共之。以为非此不能 安亿万之众也, 且以为非此不能居亿兆之上。”44“国家 最重者, 惟人才。人臣最急者, 亦惟人才。”45“夫科目之 设, 所以网罗天下人材。分资治理。”46 清统治者设科举 之意亦在于此“ , 以鼓励天下之人使之向学, 以成其才 也。”同时以科举“试学者之才不才, 择而用之也”。47
故 而 在 确 定 满 、蒙 定 额 中 试 人 数 时 , 清 统 治 者 是 相当谨慎的, 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国家之用而 必限额数为去取, 俾知科目足重。无才者不能混淆。作 士气慎廉。”48 清统治者明白, 如果过度的增加满蒙中 试的定额, 一方面会引起汉族士大夫的不满, 另一方 面他们知道“额广, 则取必滥。滥则人不贵士。”49 所以 清统治者在用人方面, 采取的是“择之精而取之严”50 的 方法,“古之取士也宽, 其用士也严。今之取士也严, 其 用 士 也 宽 。 ”51
0 0 100
清末进士人数 23 25 21 23 17 10 17 20 14 15 22 15 17 16 12 11 13 13 9 3 2 316
百分比 7. 28 7. 91 6. 65 7. 28 5. 38 3. 16 5. 38 6. 33 4. 43 4. 75 6. 96 4. 75 5. 38 5. 06 3. 80 3. 48 4. 11 4. 11 2. 85 1. 95 0. 63 100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11 期( 总第 143 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11,2006( Serial No.143)
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
陈先蕾 陈 力
摘 要: 在清代,“不分满汉, 但问民旗”, 旗人的政治地位很高。旗人享有诸多特权, 在参加科举考试时, 不仅满汉 二榜分别录取, 而且有固定的中试名额, 保证了他们广泛参与政治的可能性。然而, 中试定额是非常有限的, 并没有后人 想象的那样多。
所 以 在 选 士 这 个 问 题 上 , 清 代 皇 帝 认 识 到 ,“ 夫 乡 、会 科 名 , 乃 抡 才 大 典 , 关 系 尤 钜 ”, 33 科 举 关 系 到 “风会之变迁, 系乎人才之盛衰, 朝政之得失。述其大 者, 不可阙也 。”34 同时, 清代皇帝们也 明白,“国家崇 儒重道, 各地设立学宫。今士子读书各治一经, 选为生
再从翻译科考试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科会试的 满蒙进士的定额。翻译科考试是特别为旗人设制的, 但 其 定 额 也 同 样 非 常 少 。翻 译 科 乡 试 京 畿 八 旗“ 每 五 、 六人名取进一名, 至多不得满八名。”19 而驻防八旗翻 译考试则更为严格,“中 额每十名取中一名, 过 半者增 中一名, 至多 不得过三名, 以示限制 。”20 即使是翻译 童 试 也 同 样 严 格 ,“ 各 省 驻 防 翻 译 童 试 , 满 洲 、蒙 古 童 生五、六名取进一名, 至多不得过五名, 以示限制。”21 从旗人的文科和翻译科乡试中, 我们可以看出, 会试 中的满蒙之定额是非常有限的。
从 表 中 可 知 , 除 了 江 苏 、浙 江 几 个 传 统 的 教 育 大 省之外, 八旗子弟②考中进士的比例还是 相当高的, 占 第五名。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从 清初到清末近二百 年 间, 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这是因为八旗子弟参加乡 会试, 有固定的录取名额。由是可知, 在八旗科举家族 举起的过程中, 政治权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这种 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所谓“固 定的录取名额”到底有 多少? 从而判断政治权 力在满 人参加科举中起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