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曲折现的跨期消费和投资组合的一种解析

合集下载

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6套_背题模式

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6套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6套(105题)***************************************************************************************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6套1.[单选题]李先生向银行贷款30万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4%,则按单利和复利计算,李先生在2年后应归还银行的金额分别是( )万元。

A)32,34B)32.4,32.45C)30,32.45D)32.4,34.8答案:B解析:PV=30,t=2,r=4%,单利终值=PV(1+tr)=30(1+24%)=32.4(万元)。

复利终值=PV(1+r)^t=30(1+4%)^2=32.448≈32.45(万元)2.[单选题]期末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 )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A)期初B)期末C)期中D)期内答案:B解析:根据等值现金流发生的时间点的不同,年金可以分为期初年金和期末年金。

期末年金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发生系列相等的收付款项,即现金流发生在当期期末.3.[单选题]对客户初级信息收集的方法一般是( )。

A)税务机关公布B)交谈和数据调查表相结合C)从相关部门获取D)平时收集答案:B解析:初级信息是指只能通过和客户沟通获得的关于客户个人和财务资料。

初级信息的收集方法是交谈与数据调查表相结合。

4.[单选题]( )是指具有某一特征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A)总体B)样本C)统计量D)常模答案:A解析:总体是指具有某一特征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5.[单选题]客户信息可以分为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基于随机微分博弈的最优投资

基于随机微分博弈的最优投资

基于随机微分博弈的最优投资罗琰;刘晓星【摘要】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blem of optimal investment with model risk vi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game approach.Suppose that nature is a"fictitious"player of game,the problem is represented as the two-player zero-sum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game between the nature and investor.Through solving HJBI equations,this paper derived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optimal strategies of the investor and the optimal value function under the complete market and incomplete market with stochastic income respectively via stochastic game approach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ount of optimal investment on risky asset is zero in complete market,but the amount of optimal investment on risky asset is the negative ratio between the income flow volatility and risky asset volatility in incomplete market.%研究存在模型风险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将该问题刻画为投资者与自然之间的二人-零和随机微分博弈,其中自然是博弈的“虚拟”参与者。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两种统计估算方法_顾六宝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两种统计估算方法_顾六宝
统计研究
2004 年第 9 期
8
Statisti cal Research
No. 9 2004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 两种统计估算方法
顾六宝 肖红叶
ABSTRACT
Ther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measure of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n theory and pract ical. Up to now, there have no scientific and convincing methods for measuring it . Based on collect ing and estimating plenty of data,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wo statistical models for est-i mate the parameter and measure the intertemporal elast icity of subst itut ion.
10
统计研究
风险回避系数:
Hi =
r
e i
-
ri
n
r(
i= 1
r
e i
-
ri ) 2Pn
( i = 1, 2 ,n) ( 各年度 H值)
n
H=
r
i= 1
HiPn
上式中 rei 为含风险利率, ri 为无风险利率,
Hi 式为各年度 H值经验估算数据, 其值的时序曲
线( i = 1, 2, ,,n) 也反映了社会平均风险回避
对上式移项就有: 1H= r Ûc-PcQ= R。这是模型 K-R 设计依据的基本关系式。依据此关系式, 就 可以将拉姆齐动态最优的消费选择方程转化为 H 值的经验测度模型。就有测量跨期替代弹性的模

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多选题第901-1046题)

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多选题第901-1046题)
C.向累计超过200人的本公司股东发行证券 D.向累计超过200人的社会公众发行证券 正确答案:BCD
试题解析: 考核内容:证券法 分析思路:详见《证券法》第九条。首先,只要是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行,都属于公开发行,所以B项、D项 正确。其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也属于公开发行,所以C项正确。
试题解析: 考核内容:股票 分析思路:所有投资者均追求单期财富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并以各备选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为基础进行组 合选择。 929.自然人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适当性标准包括()。 A.申请开立交易编码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
B.具备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了解相关业务规则 C.客户必须具备至少有累计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至少有10笔以 上的商品期货成交记录 D.客户必须具备至少有累计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至少有20笔以 上的商品期货成交记录
916.东方航空公司每年因为租赁飞机需支付大量美元,为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航空公司可以采用的方式有( )。
A.利用美元收入自然对冲汇率风险 B.买入美元兑人民币的外汇远期 C.买入美元兑人民币看涨期权 D.卖出美元指数期货 正确答案:ABC 917.外汇期货套利一般包含。0 A.跨品种套利 B.跨市套利 C.套息交易 D.跨期套利 正确答案:ABD .在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外汇衍生品包括()。 A.外汇远期
A.最低成本原则 B.重在避险原则 C.管理多样化原则 D.收益最大化原则 正确答案:ABC 908.我国金融机构一般倾向于在境外发“功夫债”融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集中偿还“功夫债”的现象,造成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o A.美元升值 B.美元贬值 C.人民币升值 D.人民币贬值 正确答案:AD .以下关于汇率类结构化产品,说法正确的是()。 A.双障碍触发型汇率挂钩产品隐含了路径依赖期权 B.区间累积型汇率挂钩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是否达到预定条件的天数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模型(ppt 29页)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模型(ppt 29页)

all rights reserved
11
3)、当事人对损益的评价是递减的,即价 值曲线为S型,表现为收益曲线为凹状; 损失曲线为凸状,这是因为随着损益水 平的上升,当事人的心理感觉递减,比 如,当事人对10元和20元之差别的评价 明显高于对110元和120元之差别的评价; 4)、当事人明显表现为损失厌恶,在图 一中就是损失曲线比收益曲线更陡峭, 这就是说损失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变化 比收益要大,即在100元收益和100元损 失之间,人们更在乎后者。
all rights reserved
19
斯特恩假定企业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这一点和前面的模 型一致,但他同时假定投资者是不理性的,这就意味 着市场可能是非理性的,无法正确发送价格信息。当 理性的经理面对非理性的市场的时候,能够选择恰当 的时机发售股票。比如,如果一个企业的股价太高, 理性经理就会利用投资者的热情发售更多的股票。相 反,如果股价太低,他就会回购股票。这就是证券发 行的“市场时机(market timing)”观点。管理者不仅在 融资方面会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来获利,而且还会同时 利用这一非理性来选择恰当的投资行为,这意味着和 前述模型不同,企业融取资金并不一定用于投资,比 如,企业抓住时机发行了股票,但不把所得资金做项 目投资,而是用于购买其它证券进行套利。结果,在 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之间出现了多重对应。
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2章,第324-339
页。国外综述参见Matthew Rabin(199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6, pp.11-46。Colin F.

【最新】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3

【最新】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3

【最新】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3考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面分析的是()。

A、宏观经济指标分析B、行业经济周期分析C、行业景气度分析D、通过研究股票成交量预测市场行为答案为D【解析】本题考查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是指通过研究金融市场的历史信息来预测股票价格的趋势。

选项D属于技术分析。

2、无论是哪一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某一时间的现金流,这体现了衍生工具的()特征。

A、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B、杠杆性C、跨期性D、联动性答案为C【解析】本题考查衍生工具的特点。

每一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某一时间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非常明显。

3、以下选项中属于权证的基本要素的是()。

①权证类别②标的资产③存续时间④行权价格⑤行权比例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为D4、为防范证券结算风险,我国设立了(),用于垫付或弥补因违约交收、技术故障、操作失误、不可抗力等造成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损失。

A、证券结算风险基金B、证券交易风险基金C、管理风险准备金D、投资者保护基金答案为A【解析】本题考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为防范证券结算风险,我国还设立了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用于垫付或弥补因违约交收、技术故障、操作失误、不可抗力等造成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损失。

5、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未分配利润中已实现部分的孰低数,如果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未实现部分为(),则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为期末未分配利润。

A.正数B.负数C.零D.以上都不对答案为B6、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之间约定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的合约。

A、现金流B、证券C、股票D、债券答案为A【解析】本题考查互换合约概述。

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之间约定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合约。

7、如果一只股票基金的年周转率为(),意味着该基金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为1年。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跨期选择精选全文

每一期禀赋(m1,m2)
m2
● 禀赋点
m1
c1
2
二、既不借款也不储蓄的消费者预算
1期预算:m1=p1c1 2期预算:m2=p2c2 最优消费组合:
c2
(c1,c2)=(m1/p1,m2/p2)
禀赋点
m2

m1
c1
3
三、消费者是一个储蓄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第十章 跨期选择
将时间引入消费者选择问题中,分析消费时 期的最优选择 1、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2、跨期中的最优选择 3、跨期中的Slutsky方程 4、实际利率
1
§10.1 跨期预算
一、跨期对预算的影响
两个时期:1和2
每期消费量(c1,c2),每一期商品视为综合商

c2
每一期价格(p1,p2)
p2c2 m2 (1 r)(m1 p1c1)
或者:(1 r) p c +p c =(1 r)m +m
11 2 2
1
2
p1c1
+
p2 (1r
)
c2
=m1 +
m2 (1r )
4
c2
●(1
r
)m 1
+m 2
禀赋终值 禀赋现值
m2/p2

m1/p1
m + m2 1 (1r)

c1
5
四、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利率为r) 他在时期1的消费为:c1且m1-p1c1<0 因此他在2期的预算约束为:
c2
slope
初始消费
(1 r)
p1 p2

2022年期货从业资格《期货投资分析》试题及答案(最新)36

2022年期货从业资格《期货投资分析》试题及答案(最新)36

2022年期货从业资格《期货投资分析》试题及答案(最新)1、[题干]下列()过程需要应用大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A.指数化投资B.市场中性策略C.商品择时问题D.金融投资中的风险管理【答案】ABCD除上述四项外,在金融投资领域、宏观经济周期和影响因素分析以及金融投资组合构建或者投资标的物的选择等方面,统计分析方法也有广泛的应用。

2、[题干]期货交易中,()的目的是追求风险最小化或者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效果。

A.行情预测B.交易策略分析C.风险控制D.期货投资分析【答案】D期货投资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行情预测及交易策略分析,追求风险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效果。

3、[题干]在多根K线的组合中,()。

A.最后一根K线的位置越低,越有利于多方B.最后一根K线的位置越高,越有利于空方C.越是靠后的K线越重要D.越是靠前的K线越重要【答案】C无论K线的组合多复杂,考虑问题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由最后一根K线相对于前面K线的位置来判断多空双方的实力大小。

可见,越是靠后的K线越重要。

4、[题干]企业套期保值的管理机制包括()。

A.参与期货交易的组织结构B.风险控制机制C.财务管理D.运营机制【答案】ABC企业管理机制包括参与期货交易的组织结构、风险控制机制和财务管理。

5、[题干]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该商品的需求(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答案】B6、[题干]期货交易中,()的目的是追求风险最小化或者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效果。

A.行情预测B.交易策略分析C.风险控制D.期货投资分析【答案】D期货投资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行情预测及交易策略分析,追求风险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效果。

7、[题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有()。

A.零均值假定B.同方差与无自相关假定C.异方差假定D.无多重共线性假定【答案】ABD8、[题干]期货交易采用()的集中交易方式。

A.集合竞价B.双向竞价C.公开招标D.连续竞价【答案】B期货交易采用双向竞价的集中交易方式,行情报价除了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买量、卖量、交易量之外,还有衡量市场中未平仓合约数量的持仓量,以及买卖双方平仓标识和持仓量增减,可以反映交易者参与市场的兴趣和观点分歧程度。

基于随机双曲折现的投资消费及效用无差别定价

基于随机双曲折现的投资消费及效用无差别定价

基于随机双曲折现的投资消费及效用无差别定价作者:杨招军罗鹏飞来源:《经济数学》2015年第01期摘要在随机双曲折现条件下,显式地给出了具有指数函数(CARA)效用的最优跨期消费与投资组合;在非完备市场下,显式给出了基于CARA效用的收益流的效用无差别价格.结果表明:最优投资比例以及收益流的价值不受随机双曲折现因子的影响;在低折扣阶段,本文的最优消费水平高于Merton模型下的对应值,低折扣时期越短或高低折扣值相差越大,消费差距越明显.关键词随机双曲折现;投资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中图分类号 F224.0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We explicitly derive the optimal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with stochastic hyperbolic discounting for a constant absolute risk aversion (CARA) investor. After that, we explicitly present the utilitybased indifference price of cashflows received by the investor. 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investment and indifference price do not depend on the discount factor but during the low discounting period, the optimal consumption is more than that under Merton model. The shorter the low discounting period or the bigg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discount factor, the more obviou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optimal consumptions.Key wordsstochastic hyperbolic discounting;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utilitybased indifference pricing1引言很多经济决策问题都是跨期决策,需要对当前与未来报酬和消费的权衡,其中用来衡量现在与将来权重的折现率具有决定作用.例如,投资者在追求整体目标最优时,往往会在较小且较早的报酬与较大且较远的报酬中做出权衡,选择的结果决定于时间折扣率:只有当折扣系数随时间衰减足够快时,投资者才会偏好较小且较早的报酬.目前具有常数折现率的指数折现函数被广泛用来分析经济问题.这种指数折现函数确定的时间偏好是连续一致的,不会产生任何急剧变化.然而,心理行为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有大量实验证据表明:人的偏好并不是连续不变的,参见Thaler and Shefrin(1981)[1],Ainslie & Haslam(1992)[2],Kirby and Herrnstein(1995)[3],Myerson and Green(1995)[4],Dellavigna and Malmendier(2006)[5].为此,经济学家引入了随机双曲折现模型,即在未来某个随机时刻以后,时间折扣因子急剧减少.参见 Barro(1999)[6], Dellavigna and Malmendier(2004)[7], Grenadier and Wang(2007)[8], PalaciosHuerta and PerezKakabadse (2013)[9],Zou et al(2014)[10].PalaciosHuerta and PerezKakabadse (2013)[9]基于随机双曲折现模型,给出了在无限生命期内,具有幂效用(CRRA)投资者的消费投资问题,给出了最优消费和投资的解析解.Zou et al.(2014)[10]将Haris and Laibson(2013)[11]的随机双曲折现模型结合Merton(1969,1971)[12,13],考虑了在有限生命期内的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对对数效用函数给出了解析解,幂效用给出了数值解,得出与Merton模型相比较,随机双曲折现提高了消费水平,同时,投资在风险资产的比例不受其影响.上式表明:基于随机双曲线折现模型,具有随机收益流的投资者在无风险资产的比例不受随机双曲参数的影响;相比Merton模型,本模型的最优消费水平更高,当β越小或λ越大,其差别越明显.即在低折扣阶段,本文的最优消费水平高于Merton模型下的对应值,低折扣时期越短或高低折扣值相差越大,消费差距越明显.这与上文的解释相同.4结论本文研究了随机双曲折现条件下,具有指数效用(CARA)的投资者的跨期消费储蓄与投资组合,以及在非完备市场下基于CARA效用的收益流的效用无差别定价.本文得到了企业家的最优消费、最优投资以及收益流效用无差别价格的解析解.结果表明最优投资比例以及收益流的效用无差别价格不受随机双曲折现因子的影响;本文的最优消费水平高于Merton模型下的对应值,投资者越偏好当前消费,其差距越明显.考虑到资产定价与投资消费具有密切的关系、以及当投资者收益流面临较大本性风险时效用无差别定价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发展随机双曲折现条件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R H THALER, H M SHEFRIN. An economic theory of selfcontrol [J]. Political Economy,1981, 89(2): 392-406.[2]G AINSLE, N HASLAM. Hyperbolic discounting[C]//Loewenstein, George, Elster,Jon(Eds.), Choice Over Time. Russell Sage, New York, 1992.[3]K N KIRBY, R J HERRNSTEIN. Preference reversals due to myopic discounting of delayed reward [J].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6(2): 83-89.[4]J MYERSON, L GREEN. Discounting of delayed rewards: models of individual choice [J].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995, 64(3): 263-276.[5]S DELLAVIGNA, U MALMENDIER. Paying not to go the gym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3): 694-719.[6]R J BARRO, 1999. Ramsey meets Laibson in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114(4): 1125-1152.[7]S DELLAVIGNA, U MALMENDIER. Contract design and selfcontrol: Theory and evidenc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 119(2): 353-402.[8]S R GRENADIER, N WANG.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and timeinconsistent preference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4(1): 2-39.[9]I PALACIOSHUERTA, A PEREZ KAKABADSE.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rules with stochastic hyperbolic discounting[R].Spain: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 2013.[10]Z R ZHOU, S CHEN, L WEDGE. Finite horizon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decisions with stochastic hyperbolic discounting [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2014(52):70-18.[11]C HARRIS, D LAIBSON. Instantaneous gratification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128(1): 205-248.[12]R C MERTON.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continuoustime cas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9, 51(3): 247-257.[13]R C MERTON. Optimum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rules in a continuoustime model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1, 3(4): 374-413.[14]X L WANG, Z J YANG. Pricing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 with IdiosyncraticRisk[R].Changsha: School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2012.[15]王晓林,杨招军. 非系统风险与公司最优资本结构[J]. 经济数学, 2014, 31(1):21-28.。

北大 行为经济学讲义 第六章 跨期

北大 行为经济学讲义 第六章 跨期
D (k )
n0 = 其中 n 代表在时期n上的贴现率, 也就是说,贴现率将随着时期 n 的变 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在 DU 模型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所有的n, = ,这意味着 DU 模型中包含着一 个重要假定——时间贴现率在每一 期均相同。

k 1
(
1 ) 1 n
n
时间贴现率恒定的假设意味着决策者的跨期偏 好是时间一致(Time-consistent)的,也就是说 后期的偏好将可以“证实”( Confirm )前期的 偏好。更正规的,我们可以这样写成: 我们说跨期偏好是时间一致的,如果决策者面 , ) ,c 临两个消费束 (ct ,..., cT ) 和 (c ,且有 U ( c , , c ) U ( c , , c ) ct ct ,当且仅当 ( c , c , c ) U ( c , c , c ) 时,有 U 决策者需要做的就是估计出未来每一期的效用 流,然后通过一个统一的折现率 折算成现值 ,静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就转化为动态的效用现 值最大化问题。
6、即时效用 u ( c t k ) 不随时间变化 在DU模型中,经常假定即时基数效用不随时 间而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时期中 由任何活动所产生的状况都是一样的。很多 的经济学家都对这一点提出过质疑,因为很 容易看到人的偏好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 DU模型中作此假定纯粹只是为了方便而已。
t T
t 1 t 1
T
t 1 t 1
t 1
t
t t 1
t
T
t t 1 ,
T
2、正的时间偏好和递减的边际效用 在DU模型中,即时效用函数 u ( c t ) 是凹函 数,也就是说,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意 味着人们将更愿意把消费分散到各个时期 ,而不是集中于同一个时期。 同时,在 DU模型中,贴现率 是正的, 这就说明了时间偏好是正的。与边际效用 递减相反,正的时间偏好促使人们更多的 在当期消费。

202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2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2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解答。

一、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假如一个垄断厂商试图采用价格歧视的方法来销售其产品,那么需要具有什么前提条件?航空公司往往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你如何解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答:(1)价格歧视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有以下两个前提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这样,厂商才有也许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互相隔离的。

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对同一条航线的不同时段的机票采用差别定价,这是由于同一条航线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这种情况为三级价格歧视,即根据消费者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从而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称于将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

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工等。

他们对乘机时间规定较高,对票价不计较。

因而,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予优惠,允许他们提前一天定票。

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

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规定不高,但在乎票价。

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规定对航空公司有利。

这样,可以充足运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长公司收益。

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退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8套_背题模式

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8套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8套(119题)***************************************************************************************证券投资顾问考试_证券投资顾问业务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8套1.[单选题]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修正过程是对现有各个支撑线和压力线( )的确认。

A)影响力B)重要性C)走势D)估值答案:B解析: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修正过程是对现有各个支撑线和压力线重要性的确认。

2.[单选题]( )是指在同一市场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另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两个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价差出现有利变化时以对冲平仓获利A)期现套利B)跨期套利C)跨商品套利D)跨市场套利答案:B解析: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另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期货合约。

以期在两个不同月份的欺货合约价差出现有利变化时以对冲平仓获利3.[单选题]信用利差是用以向投资者( )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

A)补偿利率波动风险B)补偿流动风险C)补偿信用风险D)补偿企业运营风险答案:C解析:信用利差是用以向投资者补尝基础资产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

4.[单选题]对于加工型企业,所属的风险敞口类型为( )。

A)上游闭口、下游敞口型B)上游敞口、下游闭口型C)双向敞口类型D)上游闭口、下游闭口型答案:C解析:对于加工型企业,所属的风险敞口类型为双向敞口类型.5.[单选题]当股价下跌到某价位附近时。

跨期选择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心理机制

跨期选择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心理机制

跨期选择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何贵兵;陈海贤;林静【摘要】时间折现是跨期选择研究的核心问题.指数折现效用模型(DU模型)是描述时间折现现象的基本模型.跨期选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的大量违背DU模型的反常现象表明,DU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在跨期选择中的真实行为.文章从时间知觉、建构水平、参照点和价值函数、情绪激活、情绪麻木、期待效用等角度探讨了造成各种反常现象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期刊名称】《应用心理学》【年(卷),期】2009(015)004【总页数】8页(P298-305)【关键词】跨期选择;反常现象;时间折现【作者】何贵兵;陈海贤;林静【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哲学政法应用心理学2 ∞9 年第 15 卷第 4 期,298-305跨期选择中的反常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何贵兵陈海贤林静(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 )ChineseJoumalofAppliedPsychology2009.VoL15.No.4 ,298-305摘要时间折现是跨期选择研究的核心问题。

指数折现效用模型 (DU模型 ) 是描述时间折现现象的基本模型。

跨期选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的大量违背 DU 模型的反常现象表明, DU 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在跨期选择中的真实行为。

文章从时间知觉、建构水平、参照点和价值函数、情绪激活、情绪麻木、期待效用等角度探讨了造成各种反常现象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关键词:跨期选择反常现象时间折现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9)-04-0298-08组织和个人的许多决策的结果都是分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个或多个时间点上,没有一种结果能够脱离时间而存在。

归纳演绎法()

归纳演绎法()

归纳演绎法旅游2013付鑫鑫程月蘋学号:120133606006120133606038电话: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比较和发展内容提要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资产定价理论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类进行比较。

在现实中的资本市场上, 代表性理性人假设并不完全成立, 使得以技术分析为代表的归纳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演绎法以精确的数理模型为基础,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 正在逐步趋于完善。

行为金融学和成交量驱动的股价序列模型是资产定价理论的两个重要的新发展。

归纳法和演绎法相互融合, 代表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资产定价理论归纳法演绎法行为金融学一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比较分析在资本市场上为金融产品定价的方法多, 根据它们形成时的逻辑推演过程的不同, 可以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类。

其中归纳法主要用于预测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动趋势, 即模糊定价, 演法主要用于精确定价。

( 一)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类自下而上的推演方法, 在逻辑学上的定义是指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以技术分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

1. 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目前在股票、期法。

技术分析法认为历史将会不断地重复, 因此可以用过去的规律来预测股票未来的价格走势。

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是技术分析法的延伸。

人工智能中的各种逻辑推理技术如专家系统、模糊逻辑、模拟仿真、定性推理、基于案例的推理等, 能够将定性知识转化为规则、隶属度、定性微分方程、案例结构等不同特定形式, , 不仅提高还可以在各种金融数量模型中直接加入决策者或专家的定性意见, 从而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弹性。

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以技术分析法为代表的归纳法颇受主流经济学的排斥, 但它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至今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目前, 以数理金融学为代表的演绎法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一种困境, 即虽然在理论形式上不断完善,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却不断受到质疑。

与之相反, 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技术分析能够提供价格之外的增量信息, 在资本市场上具有实用价值( Lo and MacKinlay, 1999; Lo et al . ,2000; 赵宏等, 1997; 戴洁、武康平, 2002) 。

《金融资产定价》第8讲 CCAPM I

《金融资产定价》第8讲 CCAPM I
我利用基本定价方程的简单处理来引入 金融中的经典结果:利率经济学,风险 调整,系统风险对异质风险,期望收益beta 表达式,均值-方差前沿,均值- 方差前沿的斜率,时变期望收益,以及 现值关系。
pt = E t (m
u ' (ct +1 ) mt +1 = β ' u (ct )
t+1
x t+1 )
• 阿罗-普拉特绝对(相对)风险规避度量 •
γ 参数的经济含义:风险规避的程度
σ =
1
• 消费的瞬时替代弹性或跨期替代弹性 • 滑消费)
γ 变动的两种解释(凹性-曲率、匀
γ
最优一阶条件
把两个线性方程代入,对 ξ 求导数,并 令它为零,就得 • 求解(数学期望与导数交换顺序;连续函 数)
p tu '(ct ) = E pt = E
主要内容
CCAPM模型概述
以消费为基础资本资产定价模 型(CCAPM): 概述
CCAPM的基本思想
在CCAPM模型中,金融资产允许消费者匀滑不 同时期的消费:售卖资产来为“萧条”时期的消费 进行融资,在“繁荣”时期进行储蓄。 那些收益与消费之间条件协方差为负且值很大的 资产,即使预期收益很低人们也愿意持有。这是 因为,在最需要这些资产的时候,即消费很低的 时候,这些资产能“转化为现金”,因此,额外消 费产生了更高的边际效用。 CCAPM模型将资产的系统风险与经济状态(即 消费)联系起来。
模型的出发点
单期标准CAPM模型假设投资者的目标函数完全由(单期)投资组合 的标准差和预期收益来确定。所有投资者选择风险资产的份额来最大 化夏普比。因为所有投资者都有相同的预期,所有资产都被投资者持 有,均衡收益产生。 CCAPM模型给出了确定均衡收益的另外一种观点。在这个模型中, 投资者最大化预期效用,而预期效用仅仅依赖于当前和未来的消费 (参见Lucas(1978),Mankiw和Shapiro(2001),Cochrane (2001))。 金融资产在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匀滑不同时期的消费。持有 证券的目的在于将购买力从一个时期转移到另一个时期。如果投资者 没有任何资产,也不允许他积累资产,那么她的消费就由当前收入来 完全决定。如果她持有资产,那么在当前收入很低时,她可以通过变 卖这些资产来为消费融资。所以,当预期消费很低时,如果个体资产 的预期收益很高,那么这些个体资产就是更为“合意”的资产。 因此,资产的系统风险由资产收益与消费之间的协方差(而不是像 “标准”CAPM模型中那样由资产收益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 差)来确定。

《金融资产定价》第8讲_CCAPM西南财经

《金融资产定价》第8讲_CCAPM西南财经

《金融资产定价》朱波西南财经大学2009 年以消费为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CAPM )引言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和 Carhart 四因子模型在实践应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在线性因子模型中居于领导者地位。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和 Carhart 四因子模型分别在模型中引入了 “ 规模 ” 因子、 “ 价值 ” 因子和 “ 动量 ” 因子,相应因子的收益序列的构造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中信风格指数的编制是以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为基础的,基于中信风格指数的投资机会挖掘和投资策略选择实际上就是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的具体应用。

引言至此,我们已经学习过 CAPM 、 APT 、 SIM 、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 Carhart 四因子模型等线性因子模型。

如何选择因子是线性因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常见的因子来源有:统计因子、宏观经济因子、基本面因子和产业因子。

Cochrane 等主张从宏观经济层面选择风险因子, (这种思想在当今的资产定价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思想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几次课程里面,以主流资产定价理论 ——CCAPM/SDF—— 为主线来系统地讨论这种定价思想,试图更好地理解资产定价思想。

引言以消费为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CAPM 模型),是比上述线性因子模型更为一般的资产定价框架 (主流资产定价理论) 。

在 CAPM 这个绝对定价模型中,包含相对的成份,它没有对市场投资组合的收益进行解释,这是 CAPM 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

而 CCAPM 则能对市场投资组合的收益进行解释。

在这个模型中,投资者不像标准 CAPM 模型那样在 单期收益 的均值和标准差基础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个模型属于 跨期模型 ,模型中的投资者 最大化当前和未来消费 的预期效用。

CCAPM 的 跨期 视角更接近金融现实(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主要内容CCAPM 模型概述以消费为基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CAPM ):概述CCAPM 的基本思想在 CCAPM 模型中,金融资产允许消费者 匀滑 不同时期的消费:售卖资产来为 “ 萧条 ” 时期的消费进行融资,在 “ 繁荣 ” 时期进行储蓄。

情绪对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探究

情绪对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探究

情绪对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探究贾思雪【摘要】情绪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变量,对人们的决策行为极易产生影响.本研究运用实验法,针对消费者跨期决策行为中时间偏好和愿意等待时长两个方面,试图发现情绪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立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降低了人们对时间的看重程度且当期最为显著;同时,积极情绪让人愿意等待更长的时间,而消极情绪则会让人减少愿意等待的时长.【期刊名称】《上海管理科学》【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5页(P105-109)【关键词】情绪;跨期决策;时间偏好;贴现率【作者】贾思雪【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92跨期决策讨论的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点对成本和收益间的权衡,而时间偏好则是其中被研究较多的一个方面,它也是消费者在跨期决策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理论核心内容是人们存在时间偏好的原因及时间偏好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作为跨期决策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时间偏好广泛涉及消费(Laibson, 1997)、经济增长(Barro,1999)等经济金融领域。

Bohm-Bawerk(1889)将时间偏好原因归结为人们对将来的认知能力的不足,表现为不同时期消费满意度的替代,并正式提出时间偏好率就等于各期消费的边际替代率。

简要概括起来,时间偏好理论分析框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于19世纪的古典时间偏好理论,这一阶段的学者们主要从情绪、动机与认知特征等心理学方面解释了人们时间偏好的多样性,大多是定性分析。

第二阶段是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其标志是Samuelson(1937)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指数贴现效用模型,并通过固定贴现率假定,Samuelson得到了时间偏好严格一致的结论,这与新古典一般均衡相一致,也成为了研究跨期决策的标准框架。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贴现率递减等许多市场“异常”的发现使该模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某财经学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考试试卷(785)

某财经学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考试试卷(785)

某财经学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组合型选择题(21分,每题1分)1. 下列关于保险市场在个人理财中的运用,说法错误的是()。

A.保险的投资风险低,且能保障家庭幸福,帮助人们解决疾病、意外事故所致的紧急开支等B.很多保险产品能为客户带来稳定的保险金收入C.个人保险已经成为个人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目前具有储蓄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个人客户的青睐答案:D解析:D项,目前集健康保障、养老、教育、意外伤害保障、财富传承、储蓄投资等功能于一身的保险产品、组合及规划受到越来越多个人客户的青睐。

2. 可行域满足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左边界必然()的曲线。

A.向内凹B.会出现凹陷C.呈平行D.向外凸或呈线性答案:D解析:证券组合的可行域表示了所有可能的证券组合。

可行域满足一个共同的特点:左边界必然向外凸或呈线性,即不会出现凹陷。

3. 下列()不是常用的收益率曲线策略。

A.水平策略B.梯式策略C.子弹式策略D.两极策略答案:A解析:常用的收益率曲线策略包括子弹式策略、两极策略和梯式策略三种。

其中,子弹式策略是使投资组合中债券的到期期限集中于收益率曲线的一点;两极策略则将组合中债券的到期期限集中于两极;梯式策略则是将债券到期期限进行均匀分布。

4. 假定某公司在未来每期支付的每股股息为8元,必要收益率为10%,而当前股票价格为65元,则每股股票净现值为()元。

A. 15B. 20C. 25D. 30答案:A解析:股票现值=年金÷年利率=8÷0.10=80(元);而当前股票价格为65元,则每股股票净现值为:80-65=15(元)。

5. 如果某投资者的效用-财富函数是下凸函数,那么,该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

双曲贴现效应:时间价值的心理折扣

双曲贴现效应:时间价值的心理折扣

培养理性的决策习惯
培养理性的决策习惯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
• 个体可以通过理性的决策习惯,更好地评估风险和收益,避免受到双曲贴现效应的影响,做出 更有利于长期利益的决策
培养理性的决策习惯可以帮助个体在面临决策时,更加关注长期价值
•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更多关于决策方法和技巧,如概率论、统计学等 • 通过培养理性的决策习惯,个体可以更好地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减少双曲贴现效应的负面影 响
•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强调产品的短期价值,吸引那些更关注近期价值的消费者 • 同时,企业也可以强调产品的长期价值,以吸引那些更关注长期价值的消费者
双曲贴现效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激励机制来应对员工的双曲贴现效应
•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短期激励(如奖金、晋升)和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退休金)相结合的 方式,激励员工关注长期价值 • 同时,企业也可以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以吸引那些关注长期利益的员工
环境因素
• 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会影响个 体的双曲贴现效应 • 例如,在经济增长较快的环境下,个 体可能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和储蓄
情境因素
• 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双曲贴现效应的 程度可能不同 • 例如,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个体可能 更倾向于立即消费,而非长期规划
双02曲贴现效应对个人决策的影 响
双曲贴现效应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双05曲贴现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 望
双曲贴现效应的研究历程
• 双曲贴现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 经济学家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了双曲贴现效应的概念, 用以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中的时间偏好问题 • 随后,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等对双曲贴现效应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丰富了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双曲折现的跨期消费和投资组合的一种解析
作者:陈前达杨湘豫
来源:《经济数学》2017年第04期
摘要通过在默顿(1969年,1971年)的经典模型中引入Harris和Laibson (2013年)的随机双曲偏好,研究得到了针对常绝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的解析解.与默顿的结果相比,发现消费与财富尽管仍有线性关系,但其比例再也不是一个常数.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比例也非固定常数,但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总价值保持不变.
关键词双曲折现;跨期消费;投资组合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stochastic hyperbolic preference of Harris and Laibson (2013) in the classical model of Merton (1969, 1971),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on the constant absolute risk aversion utility function was 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erton, we find that consumption and wealth even though is still a linear relationship,but its ratio is not a constant. The ratio of investment to the risk assets is also not fixed, but the total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in the risky assets remains unchanged.
Key words hyperbolic discounting; cross period consumption; investment portfolio
1 引言
大多数的经济决策是跨时期的,并且涉及当前和未来的回报之间的权衡.跨期消费储蓄和投资组合选择问题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的一个重要问题,Merton(1969,1971)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2].他首先提出了最优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和消费规则,在这个连续时间模型中,个人投资者的收入是由随机的资产回报或瞬时增长率刻画.
折现效用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分析跨期选择问题的标准框架.这个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折现函数,有常数折现率的指数折现函数是文献中使用最广泛的折现函数.根据Strotz (1955),这也是唯一一个导致时间一致偏好的折现函数[3].
然而,大量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证据指出,时间不一致性是人类偏好标准[4,5].双曲折现模型已成为经济学中刻画时间一致偏好的最为被广泛接受的框架.Prelec(2004)认为,“很少有经济假设从边缘到成为主流理论能像双曲折现这般迅速”[6].大量的文献讨论解决了基于双曲折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学问题[7-9].
在本文中,研究了有时间不一致偏好和有限生命的个人的跨期消费储蓄和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得到了针对常绝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的两资产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问题的解析解.以往的跨期消费和投资组合问题中假设了具有常数折现率的指数折现函数,从而意味着时间一致偏好.通过在默顿的经典框架中引入Harris和Laibson (2013)的随机双曲折现模型[10],得到了更贴近现实的结果.且使用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一类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跨期经济学问题.
本文对已有文献有几个重要的贡献.首先,连续时间情形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跨期
消费策略一直由随机动态规划给出,引入Karp (2007)的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的选择Hamilton-Jacobi-Bellman(以下简称HJB)方程[11].第二,得到了针对常绝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的闭式解.与默顿的结果相比,发现引入随机双曲线折现后,消费与财富尽管
仍有线性关系,但其比例再也不是一个常数,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比例也非固定常数,且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总价值保持不变.原有文献中虽然研究了针对具有无限生命的微观个人在随机双曲
折现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规则,但是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不能应用于有限时间情形,而本文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无限时间情形.
5 结论
本文把默顿的经典消费储蓄和投资组合选择问题扩展到了对象有时间不一致偏好,那么个人在做决策时就需要考虑自己偏好的改变.本文用较简单的方法得到了有限时间和无限时间情
形下的HJB方程.还得到了针对具常绝对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的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的解析解.此模型还可以做进一步扩展,首先,仅假设了两个资产,可扩展到多资产的情形;其次,本文與默顿模型一样假设了完备市场,还可以考虑具有多种市场摩擦的不完备市场,这将与现实更贴近;最后,也可以考虑个人投资者的生命是一个随机变量,可以预见的是,这将大大增加模型的复杂程度,但会得到更合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MERTON R C.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continuous-time cas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9,51(3):247-257.
[2] MERTON R C. Optimum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rules in a continuous-time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 1971.:3(4), 373-413.
[3] STROTZ R H. Myopia and inconsistency in dynamic utility maximiza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5, 23(3):165-180.
[4] THALER R H,SHEFRIN H M. An economic theory of self-control[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2):392-406.
[5] DELLAVIGNA S,MALMENDIER U. Paying not to go to the gym[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96(3):694-719.
[6] PRELEC D. Decreasing impatience: a criterion for non-stationary time preference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106 (3):511-532.
[7] BARRO R. Ramsey meets Laibson in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mics,1999,114(4):1125-1152.
[8] O′DONOGHUE T, RABIN M. Doing it now or later[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89(1):103-124.
[9] GRENADIER S R, WANG N.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and time-inconsistent preferenc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84(1):2-39.
[10]HARRIS C, LAIBSON D. Instantaneous gratificat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128(1), 205-248.
[11]KARP L. Non-constant discounting in continuous time[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7,132(1):557-5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