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水忆旧_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襄阳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一 、 — —楚 之 北 襄阳 北 枕 汉 水, 在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就 是 一 个 闻 名 的 渡 口— 津 。 秦汉时期 , 北津发展成为地区的 中 心 港 口 , 襄阳作为一个商业性的 城镇也随之兴起 。 到了东 汉 末 年 , 汉江作为南北水运通道的作用愈显 襄阳也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和政治中心 。 突出 , 西晋至南宋 , 汉江主 要 发 挥 南 北 漕 运 线 的 作 用 。 我 国 主 要 河 流 都 呈东西流向 , 为解决南北 水 上 交 通 问 题 , 秦 汉 以 来, 在我国中部曾不断 开挖人工运河以沟通自京师( 长安、 洛阳、 开 封) 至交州、 利用天然河流 , 广州的水路 。 而中游呈南北流向的汉 江 成 为 这 条 水 路 上 的 主 要 天 然 河 流, 与江汉运河一起组成 了 江 汉 漕 运 线 。 襄 阳 与 国 都 长 安 、 洛 阳、 开封 相邻 , 溯汉 江 、 白河、 丹江可到达京师附近, 因而在江汉漕运线上居于重 。唐玄宗时, 要的位置 , 汉江漕运线也因此被 称 为 “ 襄 汉 贡 道” 任山南东 治襄阳 ) 掌书记的萧颖士在 分 析 战 争 和 漕 粮 运 输 的 形 势 时 指 道节度使 ( “ 出: 官兵守潼关 , 财用急 , 必待江淮 转 饷 乃 足 , 饷道由汉沔, 则襄阳乃天 ” 下喉襟 , 一日不守 , 则大事去矣 。 襄阳 当 时 作 为 漕 运 枢 纽 的 地 位 可 见 一 襄阳虽失去地近京师 之 利 , 但作为关中通往岭南的水运 斑 。 元代以后 , 枢纽和中转要港的地 位 仍 在 。 直 到 光 绪 二 十 六 年 停 止 了 沿 袭 2 0 0 0余 年的漕运制度 , 汉水漕运线的作用才就此终结 。 《 从元至清 , 襄阳的社 会 经 济 也 得 到 新 的 发 展 。 嘉 庆 十 六 年 , 三省 ( “ …… 猪 至 川陕鄂 ) 边防备览 》 中说: 汉 中 山 区 农 民, 一 户 喂 猪 十 余 口, ” 盈千累万 , 航运至襄 阳 、 汉 口 售 之。 当时农民的大宗农副特产品 集市 , 仅就食盐一项, 在清代每年水运来襄 及日用 百 货 有 赖 船 运 出 入 境 交 易 , 阳销售给濒江人民的就有四百五 十 多 万 斤 。 光 绪 年 间 的 汉 江 中 游 纤 夫 “ 。 同治年 间 《 成群 、 帆影相接 、 万里风帆水着天 ” 襄阳县志 · 乡镇卷》 记 “ 东北乡 , 新打洪 , 距城十里 , 唐百 河 , 滚河, 清河之水, 向由此至白河 载: , ” 嘴入汉 ( 水) 往来行舟 , 夹岸停泊 , 商贾云集。 直到汉口的兴起, 分走了 加之 1 货源进一步减 少, 这种 汉江上相当的货源 , 9 0 6 年京汉 铁 路 通 车 , 景象才逐渐消失 。 新中国成立后 , 靠汉江航运的主要是沙、 石等建筑材 生活用品的运输基本上已销声 匿 迹 。 随 着 陆 路 交 通 的 发 展 , 汉江水 料, “ 位的下降 , 汉江航运功能弱化 , 万里风 帆 水 着 天 ” 的景象怕是一去不复 返了 。 城 二 、 襄阳 、 樊城分工协作 , 各 司 其 职。 政 治 管 理 看 襄 阳, 经济发展重樊 城, 这是襄阳 人 都 有 的 印 象 。 樊 城 历 史 上 的 名 气 与 襄 阳 城 相 形 见 绌 。 然而 , 今日的樊城却是襄阳经济重心之所在 。 樊城建城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 于 樊 国 , 居今已有2 8 0 0多年的历史 了 。 自元代起 , 襄阳的经济 重 心 开 始 北 移 , 樊城逐渐成为“ 贸易百货之 。 明弘治年间 , , 区” 樊城已是 “ 楼堞 纷 絮 , 万 家 灯 火” 各地贾客和商船纷 “ 沓而至 , 杂九地之人 , 扬布挂席 , 樯鸟往来, 朝去而暮来者, 盖不知其几 , 也” 形成官运船只多泊 于 襄 阳 , 商 贾 船 只 多 停 靠 樊 城 的 格 局。 由 于 樊 为加 强 襄 阳 、 樊 城 之 间 的 联 系, 明代还在汉江上修 城城镇经济的发展 , 筑了长达一里的 “ 济汉 ” 浮 桥。汉 水 修 桥 汇 说, 在襄阳与樊城间架桥是 “ 。然 不为一时之计 , 而为千 百 年 之 计 ; 不 为 一 方 之 利, 而 为 千 万 里 利” 而, 因为依仗汉江通航之便, 樊城才成为货物集散地并发展了繁荣的工 商业 , 所以 , 樊城经济有很明显的 港 口 特 点 : 街巷。明清时期, 樊城出 1.
1 6
思 三 、 襄阳历代在全国的城市地位都很 高 , 特别是唐宋时, 其城市地位仅 次于长安 、 洛阳等京城 。 其地位下降 始 于 元 朝 全 国 政 治 中 心 的 北 移 , 进
一步衰落则发生在汉口兴起及京汉铁路通车之后 。 历史上襄阳的发展过 于 依 赖 它 的 地 理 区 位 , 因而缺乏一种积极主 动的开拓精神 。 千百年来 , 襄阳仰仗 汉 江 赐 予 的 天 赋 , 等待江水送来南 来北往的商客 , 却几乎从未着手改变 这 种 被 动 状 态 , 去开拓更加广阔的 经济腹地 。 当以内河航运 为 交 通 大 动 脉 的 时 代 结 束 时 , 襄江两岸的码 居 然 没 有 什 么 人 工 雕 饰 的 痕 迹。 襄 阳 曾 自 诩 头仍多半处于天然状态 , “ “ , 南船北马 ” 七省通衢 ” 其商业也确 实 因 航 运 便 利 而 有 过 短 暂 辉 煌 , 但 这种内河港口 的 经 济 特 征 也 养 成 了 襄 阳 城 市 性 格 上 的 些 许 保 守 和 短 视 。 比如 , 在创建历史文化 名 城 时 , 襄阳忘了充分发挥它“ 山水城古风 公园 ” 的独特魅力 , 却把筹 码 几 乎 全 部 押 在 “ 诸 葛 亮” 身 上; 一边斥资修 一边又拆除汉江两岸的会馆、 河街等 筑所谓具有荆楚之风的人工雕塑 , 业已存在的旅游资源 。 当前 , 西部大 开 发 战 略 的 提 出 , 给予了襄阳历史 性的机遇 。 如何扬长避短 , 如 何 合 理 定 位 城 市、 发 掘 城 市 特 色, 如何把 襄阳打造成 “ 秦巴经济走廊 ” 中的核 心 城 市 并 成 为 中 西 部 结 合 处 承 东 启 西经济带中的一极 , 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新课题 。 参考文献 : [ ] , 襄樊港史编写 委 员 会 . 襄樊港史[ 北 京: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1 M] 1 9 9 1. [ ] ] 华夏强 . 襄樊水运业概略 [ 樊城文史第二辑 . 2 J . [ ] ] 叶明新 . 民国时期的樊城印象 [ 樊城文史第二辑 . 3 J . [ ] ] 彭毅生 、 龚焕章 . 樊城会馆 [ 襄樊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4 J . [ ] ] 杜汉华 . 襄樊旅 游 城 的 形 象 定 位 与 开 发 [ 襄 樊 学 院 报, 5 J . 2 0 0 4 ( ) 3 . [ ] ] 袁本华 . 在西部大开发条件下襄樊的区位优势分析[ 经济 6 J . ( ) 师, 2 0 0 3 8 . [ ] ] 邓 卓 海. 关于振兴襄樊水运的调查报告[ 襄 樊 论 坛, 7 J . 2 0 0 5 ( ) 1 .
实证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襄水忆旧
— — —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襄阳经济的发展
潘亚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 历史上 , 襄阳的发展依赖汉水 。 内河航运不仅使襄阳一度成为漕运枢纽 , 也令其商业有过短暂辉煌 , 然而内河港口 的 经 济 特 征 也 养 成 【 造成襄阳目前发展后劲不足 。 如何扬长避短 , 成为促进襄阳经济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 了襄阳城市性格上的保守和短视 , 【 关键词 】 襄阳 汉江 港口文化 原名襄樊 , 位于 湖 北 省 西 北 部 , 居 汉 江 中 游, 以 古 襄 阳、 古樊 襄阳 , 城为中心 , 两城隔汉江南北相望 。 汉 江 , 古代又称沔水, 夏水, 是长江最 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 , 于汉口注入长江。汉江流经襄阳 的 大的支流 , 一段又被称为襄江 。 襄 阳 自 古 就 是 “ 南 船 北 马” 的 交 替 站。 依 托 汉 江, 襄阳从南来北往的渡口 , 继 而 发 展 为 军 事 港 邑, 以 后 又 成 为 港 镇 县 邑, 。 城因水兴 , 水因城用 , 襄阳的发展 “ 利赖汉江 , 功厚航运 ” 现河街 , 长约 3 公里 。 河街 沿 河 而 建 , 码 头 与 街 相 连, 形成“ 前 街 后 港” 的格局 。 河街的 出 现 , 带 动 了 商 业、 手 工 业 向 城 区 纵 深 发 展。 民 国 初 期, 为好停船装卸货物 , 樊城的商店逐 步 沿 着 河 道 在 从 中 山 前 街 至 梯 子 口, 从山陕 馆 至 铁 匠 街 这 两 条 街 ( 中山前后街) 上发展, 形成了家家都是 — —何 庆 大 美 孚 石 商店门面的 景 象 。 其 中 还 有 三 家 外 国 公 司 经 销 号 — 中孚公司英美纸烟 、 廉信颜料 。 樊 城 原 来 的 九 街 十 八 巷 也 扩 展 到 二 油、 许多年来樊城 十五条巷 。 也正因为商业 发 展 过 于 依 赖 内 河 港 口 贸 易 , 经济都只以手工业为主 。 会馆 。 会馆就是作为同乡会的会 址 和 招 待 本 帮 过 往 乡 亲 的 临 时 2. 住所 。 樊城是汉江中上游物资集散 地 和 贸 易 中 心 , 明代以来, 本省各县 小商小贩相 继 进 入 , 客户增多, 商业扩大, 商户们 以及外省的手工匠人 、 为了各自的利益 , 便联络同籍乡亲 , 互相帮助, 逐渐形成帮会, 相继修建 了各自的会馆 。 樊城的会馆有 1 如武昌会馆、 黄州 会 馆、 山峡 9处 之 多, 会馆 、 四川会馆 、 福建会 馆 等 。 会 馆 在 樊 城 出 现 , 表明外地商人把商品 交换的场所定在樊城 , 也反映了樊城经济发展的港口性特点 。 时至今日 , 汉江上 “ 帆影相接 ” 的景象不复存在, 樊城的商业中心深 入市区而远离堤岸 。 沿 江 修 筑 了 滨 江 大 道 , 会 馆 大 都 被 高 楼 代 替。 偶 尔见到些河街 、 会馆的遣迹 , 不是些 断 壁 残 垣 , 就是些昏街狭巷, 很少有 人问津了 。 这些古迹的破坏 , 对想了 解 樊 城 历 史 的 人 们 来 说 , 不能不是 个遗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