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
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桂林漓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漓江景区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同时漓江也是桂林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然而,近年来漓江水质下降、枯水期流量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科学计算和保障漓江环境流量,是防治漓江水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明确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漓江水量计算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漓江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通过分析漓江水文气象数据,探讨漓江水量计算的方法,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漓江水量计算体系。
2. 漓江环境流量的保障措施研究。
通过研究漓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政策、水资源利用评价、水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漓江环境流量保障的必要措施。
3. 桂林漓江流域水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漓江的水质现状和对漓江水质影响的因素,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
对漓江流域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漓江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2. 数学模型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漓江的水流变化,预测漓江水量情况,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持。
3.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漓江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漓江流量的变化规律。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主要成果包括:1. 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漓江水量计算体系,为漓江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2. 提出漓江环境流量保障的必要措施和管理方案,为保障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3. 对漓江流域的水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漓江风景名胜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
为了保护漓江的环境,研究其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势在必行。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够容纳的游客数量,同时保持其环境质量和旅游质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在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该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旅游需求。
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并包括了桂林市七个乡村的风景区。
内外两个景区中,以外景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
这里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以山、水、洞、峰四大景观为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相辅相成。
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特有的生物种群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此外,当地历史文化遗址,如阳朔西山石刻、宝象寺等也吸引了一部分文化旅游者。
然而,随着漓江旅游的火爆,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过量开发和不合理管理导致了生态破坏,如水质污染、河道淤积、岩石环境破坏等。
游客的大量涌入不仅扰乱了当地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大量排放的废水、垃圾和尾气直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为了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需要对漓江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
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水文学特征等自然要素的研究,以了解漓江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
同时,还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次,需要对漓江的人文环境进行研究。
包括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情况、社会经济状况等。
了解当地社区和游客的需求和态度,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然后,需要对漓江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漓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漓江概况广西桂林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孕育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支流上游段的习称。
漓江流域面积为595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0mm,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390m3。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雨量充沛,水量丰富,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80%以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8月份,日平均流量变幅也较大,以桂林水文站为例(集雨面积2762 km2),保证率为10%的日平均流量达286 m3/s,保证率为90%的日平均流量仅18.7 m3/s。
历史上漓江市区段实测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m3/s(1956年12月),实测最枯流量3.8m3/s(1951年2月),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实测最大流量达5890m3/s(1998年6月),因此,漓江水多与水少问题并存。
2、漓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漓江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降雨量的时空分配极不均,导致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长期严重缺水,水量几近枯竭。
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漓江上游流域是广西桂北暴雨中心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洪水频繁,而该区又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加上桂林市城区大部分地势较低和城区防洪工程受旅游景观特殊要求限制,目前桂林市区的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洪涝灾害严重。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漓江是桂林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也是主要纳污水体。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河水质量急剧下降,如1994年1月,桂林市东镇水厂因漓江水源严重污染而被迫停产。
浅析漓江的生态贫困问题
理对策和建议 ,对建设生态漓江具有十分突 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 5 5 2 0 ) 10 1— 4 6 38 3 (09 0- 0 10
An ls f h c lgcl o et ia gR v r ayi o e oo ia v ryi Lj n ie s t E P n i
第 l 第1 9卷 期 20 0 9年 2月
梧
州 学
院
学
报
No 1 oI1 . Vl .9
Fe 2 09 b.0
J 0UR NAL0FWU HO I E ST Z UUN V R IY
浅 析漓江 的生 态贫 困问题
冯 丽 娴
( 桂林工学院
[ 摘
旅游 学院,广西
桂林
510 ) 4 4 0
降水量 2 0 m 0 0 m左 右 ,以桂林 水 文站 为准 ,上 流集
长 期 以来 漓江 被 人 们 索取 、利 用 得太 多 ,投 入 、治 理得 相对较 少 ,造成漓 江流 量逐 年递 减 、水
质 受到严 重污 染 、山水 自然 景观 退化 、生态 环境 遭 到破 坏 , 些 都严重 地制 约着 旅游业 和 经济 建设 的 这 发展 。近几年 来 桂林漓 江在 局部 上虽 几经 治 理 ,表 面上 取得 了~ 定 的效果 , 由于缺乏 对整 个漓 江 流 但 域综 合 治理 开发 的理念和 思 路 , 致使 漓江 生 态贫 困
p o i e t h o ei a d p a t a in f a c . rm n n e rt l t c a rci l g i c n c s in e
Ke r sLj n v reoo i l o e y c m rh ni ng met ywod : ia g i R e;c lgc vr ;o pe es ema ae n i ap t v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漓江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然而,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活动对漓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压力。
因此,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同时保持景区生态环境健康与稳定的能力。
漓江是一个多样化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森林、湖泊和湿地等多个生态要素,其生态平衡非常脆弱。
因此,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需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特征。
漓江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漓江的喀斯特地貌,如千层峰、黄布倒影、象鼻峰等,这些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漓江还拥有梯田、湖泊以及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部分物种属于濒危或受保护物种。
因此,在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时,必须考虑到保护这些珍稀物种的必要性。
其次,需要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流量和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漓江由于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国内外的旅游团队。
游客的涌入给漓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垃圾排放、景区破坏、水污染等。
同时,大规模的游客流量对当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基础设施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还需要考虑到游客数量对场地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然后,可以通过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查,评估游客对生态旅游环境的认知和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是否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从而为景区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报告
XXXX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2006年6月1日16:07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XX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漓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漓江概况XXXX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漓江是XX的母亲河,孕育了美丽的XX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支流上游段的习称。
漓江流域面积为595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0mm,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390m3。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雨量充沛,水量丰富,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80%以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8月份,日平均流量变幅也较大,以XX水文站为例(集雨面积2762 km2),保证率为10%的日平均流量达286 m3/s,保证率为90%的日平均流量仅18.7 m3/s。
历史上漓江市区段实测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m3/s(1956年12月),实测最枯流量3.8m3/s(1951年2月),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实测最大流量达5890m3/s(1998年6月),因此,漓江水多与水少问题并存。
2、漓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漓江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降雨量的时空分配极不均,导致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长期严重缺水,水量几近枯竭。
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漓江上游流域是XX桂北暴雨中心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洪水频繁,而该区又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加上XX市城区大部分地势较低和城区防洪工程受旅游景观特殊要求限制,目前XX市区的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洪涝灾害严重。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漓江是XX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也是主要纳污水体。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河水质量急剧下降,如1994年1月,XX市东镇水厂因漓江水源严重污染而被迫停产。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地区的生态承载力面临着持续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并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旅游活动所需的资源供给能力。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漓江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河流、堤岸、山体、植被和动物。
其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对漓江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例如,水污染、土地开垦和野生动物走失等问题都在不断加剧。
为了探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评估漓江地区的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接受范围内,一个旅游目的地可以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漓江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了多少游客,以及游客的行为和消费习惯。
并根据环保要求、安全标准、健康指标等相关指标,计算出合理的旅游容量。
其次,要评估漓江地区的资源供给情况。
资源供给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漓江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山水、植被、动物等,而社会资源包括交通、通信、餐饮、住宿等设施。
通过对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漓江地区是否具备满足游客需求的资源供给能力。
第三,要评估漓江地区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最大负荷。
我们可以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水平和土壤质量等指标,来评估漓江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以及人为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最后,要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
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摘要】本文主要对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调查了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分布情况、农村污染源、农业污染现状,并分析了农业污染治理措施和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结果,提出了问题与展望,并总结了研究成果。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桂林漓江流域的农村和农业污染情况,为未来相关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农业污染治理、影响因素、总结、问题、展望、研究成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桂林漓江流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其美丽的风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该地区的农村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水、农药残留等污染源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当地水质和生态环境。
开展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源调查对于保护当地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当地农村分布情况、污染源种类和数量、污染源治理措施的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情况,探讨影响农业污染的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当地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调查桂林漓江流域农村的分布情况以及农业污染源的情况,分析农业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探讨适合该地区的污染治理措施。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桂林漓江流域农村和农业污染现状,为当地政府和农民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政策。
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和农业污染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障,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蔡德所等 : 漓江 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研 究
是喜 钙 的石 山灌木 林和 人工 林 ; 地表 水 系不发 育 。
2 2 主要 生 态环境 问题 .
2 2 1 上 游 非岩溶 森林 生 态分 区 .. 该 区森林 植 被 以常绿 阔叶林 为 主 , 分 地 区保 存有 较 好 的原 始 部
摘
要 : 据历年漓江 流域的调查 和研究成果 , 析 了漓江流 域的 生态环境现状 和生态 系统的结构 和功 能。 根 分
将 漓 江 流 域 划 分 为 两 个 生 态分 区 , 上 游 非 岩 溶 森 林 生 态 分 区和 中 下游 岩溶 生 态 分 区 。阐 述 了 两 大 生 态 分 区 即 的主 要 生 态环 境 问题 及 其 成 因 , 出应 针 对 两 者 生 态 结 构 、 点 和 功 能 上 的 差 异 , 取 不 同 的 生 态 修 复 技 术 与 提 特 采 措 施 , 进 流域 生 态恢 复 的 思 路 。 促
收 稿 日期 :0 70 —0 2 0 —93
基 金项 目: 国家水利部现代水利 科技 创新基金资助项 目( D 2 0 —1 ; X S 0 60 ) 国家地质调查 项 目(0 3 0 0 0 3 3 ; 2 0 1 4 0 40 ) 广西水 利“ 十一五” 点科技计划基金 资助 项 目( 重 桂水计 (0 60 ~1 号) 广西水利科技计划基金 资助项 目( 2 0 —81 ) ; 桂水计
(0 2 3 2 0 ) 0号 )
通讯联系人 : 蔡德所 (9 2 ) 男 , 1 5一 , 湖北武汉人 , 三峡 大学教授 , 博士 , 博导 。 — i cieu @vp 1 3cm E ma :a so i. 6 .o l d
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
桂林漓江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探讨作者:韦杰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22期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桂林工农业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旅游业兴起,漓江流域内也出现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下降、水土流失、枯水期延长、水生物减少、河床损坏等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桂林农业、工业、水运等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为此,分析了漓江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探讨了漓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漓江;生态环境;水污染;旅游景观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36-041漓江在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名城中的特殊地位1.1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其水源所在。
从3万年前宝积山上的先民把桂林带入人类文明以来,桂林人始终逐水而居,依赖着漓江的水源生活和发展。
是漓江造就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孕育了桂林这座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到今天,漓江依然是流域内1个市(桂林市区)4个县(兴安县、灵川县、临桂县和阳朔县)、58个乡镇、200多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
据桂林水利部门统计,桂林市区每年利用的2.5亿m3地表水总量中,有81.6%以漓江为水源;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中,有77.6%以漓江为直接水源。
流域内的4个县、58个乡镇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的来源情况与市区基本相同。
1.2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是桂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则是桂林山水的灵魂。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上游,它发源于华南第一峰——越城岭上的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临桂、桂林市区和阳朔县,在平乐县恭城河口汇入桂江,全长214km。
从桂林市区至阳朔的83km漓江河段,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和集中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景观,沿江绿峰夹岸、碧水萦回、奇峰倒影、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有“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之感,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素有“桂林旅游明片”之美誉,不仅印在了人民币上,也写入了教科书。
广西漓江沿岸竹类资源调查
Abstract: The bamboo resources along the Lijiang River are investigatedꎬ and 37 bamboo speciesꎬ varieties and form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 Jianchun 1 ꎬ Huang Dayong 2 ꎬ Li Lijie 2 ꎬ Xu Zhenguo 2
(1 Guili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ꎬ Guilin 541004ꎬ Guangxiꎬ Chinaꎻ
东经1101710????431103351????57?北纬244628????78252730????25?沿江海拔115165m?江边孤峰峰丛高150450m?2调查区域和方法本次调查的江岸指介于江水与陆地之间?沿江岸延伸至江水影响的消失的地域止1?实际宽度从水面至岸边距离约100m内的区域带?调查河段北端为灵川县三街镇普贤村老荣屯?南端为阳朔县福利镇福利村林家榨屯?全长118????1km?南洲大桥净瓶山大桥河段约11????3km的城区段?采用徒步全面调查?记录两岸及蚂蝗洲訾洲尾伏龙洲的立竹丛数生长现状等?三街南洲大桥21????3km净瓶山大桥阳朔县福利镇福利村砧板榨屯约85????5km的漓江两岸?采用抽点调查?每样点沿岸调查长度约100m?从北往南抽取了老荣屯周家岭大面村南洲村樟木村吴家口大龙门村石家渡陇上屯省里屯上茯荔村渡船口冠岩小河背屯林家榨屯等14个靠近江边的村屯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涉及灵川县阳朔县和5个城区的沿江两岸?包括了漓江中下游精华旅游区段?3调查结果3????1竹种资源漓江沿岸地区热量丰富?雨热同季?竹类资源较丰富?2019年沿着漓江分阶段进行竹类植物调查?结合前期科研人员对沿岸竹类调查结果?发现竹子7属37种变种或变型5表1?以箣竹属bambusa刚竹属phyllostachys较多?其中?箣竹属有17种变种或变型?占调查竹种数量的45????9?刚竹属8种?占21????6?丛生竹23种?占竹种资源量的62????2?散生竹占37????8?从立竹胸径大小分?胸径在8cm以上的大型竹有吊丝球竹车筒竹麻竹大绿竹挂绿竹大佛肚竹毛竹等7种?占竹种数量的18????9?胸径38cm的中等型竹有粉单竹撑篙竹荔波吊竹吊丝竹花吊丝竹等13种?占竹种数量的35????1?孝顺竹观音竹唐竹箭秆竹等小型竹14种?占46????0?3????2竹子分布3????2????1自然分布特点调查到的竹种在漓江全段均有自然生长或引种种植?本次调查区域南北距离和海拔高差跨度较小?且受漓江水气调节?全段气候环境差异不大?多数竹种如吊丝球竹撑篙竹青皮竹麻竹吊丝竹粽巴箬竹等在全段均有种植或自然分布?虽然同一竹种在有些地方生长矮小?有些地方秆形高大?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采笋砍竹等人为干扰的影响?并非受气候影响而生长不良?3????2????2区域分布特点从区域看?调查江段分为城区以北的郊区段城区段和城区以南的阳朔景观段?各
保护漓江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展漓江水质污染综合整治
治理漓江沿岸工业污染源 1979年—1996年,桂林市先后关、停、并、 转、迁了49个严重污染的工厂和车间 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源
认真抓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 桂林市区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9%
治理市区漓江支流
去年8月至今,我市各地降雨量持续偏 少,全市受灾人口达37.6万,饮水困难 人口13.3万,农作物受灾面积2.39万公 顷,绝收面积1509.6公顷
(2)上游水源林区的阔叶林面积还在继续 减少,降低着上游的蓄水量
漓江森林植被分布主要集中在兴安、灵 川2县和猫儿山、海洋山、青狮潭3个自然 保护区,总面积470320.5hm2,其中森林 面积337350.9hm2,森林覆盖率71.7%。 在森林面积中阔叶林占森林面积34.7%,针 叶林占36.9%,竹林占10.4%,经济林占 5.0%,灌木林占13.0%。
造成漓江缺水的原因
(1)自然环境条件,造成漓江丰水和枯水期巨大反差
漓江属雨源型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
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漓江每年3—8月为汛期,降 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6%,径流量占年径流81.9%;9 月至第二年2月为枯水期。枯水期间,“山光水影” 的漓江常常“缺水”,导致从桂林至阳朔83公里的 漓江游程缩短为63公里,航程最短时曾缩至6公里。
从桂林市区到阳朔兴坪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的图案
二、漓江对桂林经济社会的影响 及保护成就
漓江对桂林经济社会的影响
1. 漓江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是流 域内近200万人口、工农业生产和旅 游赖以生存的源泉
漓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二 、漓江 保 护 与 开 发 利 用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及 分 析
随 着 桂 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以 及 人 口 数 量 大 幅度 增 加 , 江 生 态 承 载 力 也 面 临 危 机 。 漓
5 调 整 城 市 发 展 战 略 。 首 先 调 整 三 次 产 .
业 结构 , 点 发 展 高 新 产 业 、 环 农 业 ( 牧 、 重 循 畜
水 产 ) 以 旅 游 为 龙 头 的 第 三 产 业 , 轻 产 业 和 减 发 展 对 漓 江 的 污 染 。其 次 着 力 实 施 “ 护 漓 保
也 因 为 漓 江 得 到 很 大 提 升 , 境 质 量 指 数 在 环 1 3个 国 家 重 点 环 境 保 护 城 市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定 1
量 考 核 中 名 列 前 矛 , 后 获 得 “ 家 环 境 保 护 先 国
胁 ; 水 期 漓 江 缺 水 严 重 , 上 漓 江 河 床 属 岩 枯 加
外 游 客 。 目 前 , 发 了 漓 江 一 日 游 、 朔 刘 开 阳
库 水 源 林 及 珠 江 水 系 防 护 林 累 遭 破 坏 , 护 现 保
状 令人担 忧 ; 次 , 库 及 水 利设 施 年久 失 修 , 再 水 全 市 近 9 的 水 库 中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安 全 隐 O
3 漓 江 生 态 压 力 逐 渐 增 大 。一 是 城 市 污 .
体 系 等 国际 管理 体系认 证 , 评 为 国家 5 被 A
级 旅 游 景 区 。 近 5年 , 政 府 批 准 的 漓 江 三 市
( )漓 江 水 环 境 状 况 不 容 乐 观 一
漓江生态保护报告
漓江生态保护报告概述漓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漓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漓江的生态保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漓江的生态环境问题漓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河床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漓江经常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危害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还会对周边土壤和植被造成损害。
同时,由于漓江的河床淤积严重,导致水流受阻,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漓江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漓江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1. 加强污水处理首先,需要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污的处理。
建立高效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漓江的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
此外,需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广使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清淤疏浚河道为了解决漓江河床淤积的问题,应该定期进行清淤疏浚工作。
这不仅可以改善水流的通畅性,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提供更适宜鱼类和水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
3. 加强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漓江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
增加保护区的覆盖范围,确保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查和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盗挖野生动植物的行为。
4.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漓江生态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鼓励大家行动起来,为漓江的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推出相关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
结论漓江的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才能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并促使相关部门采取切实的行动,共同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一、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现状分析1. 自然环境的破坏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许多旅游设施的建设对漓江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道路、停车场、餐厅等建筑物的兴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活。
2. 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漓江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代的村落、古建筑等。
然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不足,部分古建筑物正面临着破损和消失的危险。
3. 游客影响的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涌入漓江风景名胜区,但游客数量过多和管理不善会对景区的保护带来很大影响。
游客的垃圾乱扔、人为破坏等行为破坏了漓江的整洁和原有景观。
二、漓江风景名胜区利用现状分析1. 旅游业的繁荣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2. 文化交流与传承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和学者,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对于推动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思考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关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对于任何破坏环境和文化的行为进行处罚。
2.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合理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以避免对景区的破坏。
3.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设施建设为了保护漓江风景名胜区,需要加大对保护设施的投入,建设环保的停车场、餐厅等设施,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增加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加大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对景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游客的文化素养,提高旅游意识,从而减少对景区的破坏。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摘要: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展示自然风光和传播自然、人文知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如何保护和管理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漓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素有“漓江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漓江流域景色优美,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是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实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和评估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如漓江)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旅游压力。
评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三、漓江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漓江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南部,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漓江流域还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名的山水画家刘大白曾在此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山水画作。
四、漓江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漓江欣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接待能力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一些不良的开发行为也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管理好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为了评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
漓江污染整治工程方案最新
漓江污染整治工程方案最新一、工程背景及意义漓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素有“漓江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游客络绎不绝。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漓江水质逐渐受到污染,给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漓江进行污染整治工程。
这不仅是对漓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漓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污染原因分析1. 工业排污:漓江上下游有一些工业企业,它们的废水排放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漓江,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2.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漓江周边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直排漓江,使得漓江的水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3. 垃圾污染:游客带来的垃圾乱丢乱扔,也对漓江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 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地区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径直流入漓江,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整治目标1. 提高漓江的水质,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2. 减少工业排污对漓江的影响,提升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
3. 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阻止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漓江。
4. 完善漓江周边的环境卫生设施,减少垃圾对漓江环境的影响。
5. 促进农村地区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漓江环境的影响。
四、整治措施1. 工业排污治理(1)严格控制工业排污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所有排放的废水经过合法的处理设施后才能排入漓江。
(2)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漓江的污染。
(3)投入资金建设漓江上下游的工业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工业废水不直接排入漓江。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对漓江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排查,逐一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漓江的直接排放。
(2)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减少对漓江的污染。
(3)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保督查,对于违反污水处理规定的农村地区进行处罚,并对其进行整改。
桂林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调研报告
第24卷第2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01.24N o.2 2013年6月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X I R A D I O A N D T V U N I V E R SI T Y--———————————————————————————————————————————————————————————————一桂林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调研报告贺乔林时怡欣(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文章通过对广西桂林漓江边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别进行分析,以及对生活污水排放漓江的调查,分析了破坏漓江生态环境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漓江生态环境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656(2013)02-0040-03漓江是桂林最独特而美丽的风景之一。
这条江流点缀了两岸的青山,映衬了蔚蓝的天空,孕育了淳朴秀丽的桂林人。
作为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桂林每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
游人的数目在不断增多,但是漓江的环保质量却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有相应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为了使人们意识到保护漓江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还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傻》…,从我们所调查的结果看来,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注意和加强。
1“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小组”调研方案的制定我们利用假期,组织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等学生组成“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小组”,紧靠桂林市区的漓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时间:2013年2月5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调研地段:桂林市漓江桥到安新南区的这一段流域,大约2公里。
调研方式:捡拾漓江沿岸污染物并记录种类数目、观察生活排污状况等;调研目的:通过捡拾污染物、观察了解生活排污,并对污染物进行分类,分析来源,结合周围漓江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针对这些污染问题[收稿日期]2013-03-12的解决方案,并把我们的调查结果和问题向政府有关机构反映,为漓江生态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摘要:回溯了漓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历史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
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解决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对策一、概况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人的母亲河,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
漓江早已闻名遐迩。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据了解,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至黄柏江,西纳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桂林有478万人的生活饮水都是依靠漓江,所以,随着桂林人民的健康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影响桂林的经济发展。
现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已被世人关注和重视。
根据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和自己亲自细心调查,大部分老百姓已经认为漓江水质大幅度降低,许多老百姓对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关系着桂林工业和20.34万km2农田的生产用水以及478万人的生活饮水,关系着桂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桂林国际旅游地位的巩固和提高。
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为世人关注和重视。
二、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好漓江这块国之瑰宝,多年来中央、自治区、桂林市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整个漓江流域的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漓江枯水期逐年延长,两岸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自然景观遭受破坏严重,水质有进一步污染的趋势等等。
保护漓江必须从源头、从上游开始,漓江流域应从根本上解决漓江的保护、规划、建设和利用等问题,适应桂林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1、漓江季节性枯水严重。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径流为降雨所形成,每年3—8月降雨集中,水量过剩;9月至次年2月,降雨骤减,水量不足,加之水资源开发不足,工农业和城市用水量增加以及上游水源林蓄水功能下降等综合因素,导致漓江枯水平均流量只有10立方米/秒,遇上严重干旱季节,桂林水文站流量下降至10立方米/秒以下。
漓江枯水不仅会失去山水景观,危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还造成水生物环境恶化,浮游植物繁殖,渔业资源濒于枯竭。
2、漓江及其支流水质污染仍比较严重。
由于水源枯竭,枯水期水量减少,江水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水环境质量迅速恶化。
桂林市区五条支流(小东江、桃花江、宁远河、南溪河、相思江)有不同程度污染。
3、漓江河道内乱采乱挖沙现象严重。
导致河床毁坏,河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漓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为了制止因采沙严重破坏漓江河床和河岸的行为,1996年9月,桂林市成立了“桂林市整顿漓江河道采沙秩序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禁止在漓江河道内采沙的通告》,成立检查组,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专项治理。
现在漓江河段内采沙船基本上已停止作业,乱采乱挖沙得到初步遏止。
但漓江河道仍有乱采乱挖沙现象。
三、生态环境问题对策与措施1978年,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十三条江河之一,1979年,国务院批示我们:“尽早恢复并很好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貌”。
1981年,国务院确定我市为社会主义风景旅游城市,明确要求:“要按照风景旅游城市的情况和特点,作出规划,严加管理。
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制止破坏自然景观,逐步恢复破坏的风景点。
”1982年漓江风景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国务院针对桂林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城市和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要结合详细规划,着重把山水、文物的规划进一步搞好,不仅要保持山水、文物等景物本身,而且要重视其环境景观的保护。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要求桂林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切实保护好桂林山水资源和环境资源。
影响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对策。
目前影响漓江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矿业和农林业矛盾,因此漓江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以教育保护生态资源为中心,加大宣传社会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和认识力度,特别是对与经济利益有重要关系的矿业和竹业的教育和宣传;以加强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资源保护性利用为重点;以协调保护区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为目标,利用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投入停止矿业使其产业转向和控制竹业的补偿资金,使矿工和农民逐步转向实施生态经济产业,实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1、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对海洋山、青狮潭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总体规划,明确边界,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机构。
加大对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实际,不断完善保护区功能区划,既要做好保护区的保护,又要兼顾地方经济发展〔1〕。
2、履行环境责任,节约水资源。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环境责任应是履行环境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
为履行环境义务,每个国家应完善立法,加强绿化,强化环保意识。
建议对漓江上游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规划与治理,并列入政府的重要议程。
在水环境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控制单元,确定规划目标,设计规划方案,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与决策。
在漓江上游两岸逐步建立高标准节约水资源型的农田网,减少水资源的大量流失,从而为漓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漓江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各学科协同作战,重视发挥各类专家的作用,让他们直接参与课题及学术研究与实施,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机遇,借鉴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突出后发优势。
加强和不断深化对漓江流域的全面保护、综合整治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调研,进一步强化漓江流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尽可能减少漓江水体污染,巩固流域内工业企业“一控双达标”成果,鼓励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持续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旅游区环境质量,增强其自我调节功能。
4、积极开展漓江水质污染综合整治抓好沿江污染源治理和截污工作,是保护漓江水质最重要的途径。
我们以治理工业、生活、旅游污染源以及各分支流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综合治理,确保了漓江环境用水和旅游通航用水的水质大部分指标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5、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依法加强对漓江流域环境和水资源利用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依法加强对漓江流域和水资源利用,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坚决执行国家有关环保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并结合漓江流域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实施了《桂林市环境保护条例》、《桂林市漓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关于结合治理漓江河道的通告》、《关于禁止在漓江河道采砂的通告》、《关于严禁在我市辖区内水面上经营水上餐厅、旅社、商店的决定》、《关于加强漓江旅游船排污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禁止在漓江和市辖区部门河段设置网箱养鱼的通告》等二十多个地方规章。
6、强化漓江两岸生态建设漓江两岸绿化应以美化和保护环境为前提,根据旅游的特点,做到绿化、美化、花化、香化相结合,自然景观和点缀景观相结合,通过人工栽培树种、花卉搭配,把两岸建成一个点、线、面多功能的绿化体系。
特别要在环境较脆弱的石山岩溶荒漠区,加大绿化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坚决制止违法挖采河沙、违法开山取石严禁在漓江两岸放养山羊和江内网箱养鱼拆除严重影响两岸景观的各类建筑物继续实施防止两岸水土流失的护岸工程。
7、搞好技术与人才引进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引进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以满足我国实施可持续展战略和人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桂林国际旅游发展的要求〔7〕。
8、增加自然保护区域不断扩大和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将漓江流域所有高山大岭(海拔800m以上)人迹罕至的大山全部划为自然保护区,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具,实行集约经营,以满足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要求闹〔6〕。
参考文献〔1〕易春林,陈善文,现代教育教学探索〔N〕第9期供稿,2009〔2〕徐化成,林业的目标、原则和道路〔J〕世界林业研究,1991〔3〕罗菊春,论森林与水的关系,面向21世纪林业〔M〕北京中国农科技出版社,1998,36-38〔4〕董广平,日本的天然林管理和天然林更新〔J〕世界林业研究, 2001,(4):57-59〔5〕王永安,论我国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几个问题〔J〕水保持学报,1989(4):74-82〔6〕郭晋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原则〔J〕世界林业研究,2001.(4):37-38〔7〕栗景玉,大连市生态环境建设跃居全国领先水平〔J〕中国林业,2001,(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