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稍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1、“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2、“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3、“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4、“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使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感到兴趣。
4、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
5、加强学生作业的展示和交流,在重视师生间与学生间互评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学生提供欣赏和评议的机会,提升学生审美评价的能力。
附:课程进度表:授课班级:一年级
第一课、大家一起画(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大家一起画》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册中的内容。
通过“大家一起画”的作画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观念十分强调学生合作学习。
2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中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不断地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媒材。
《大家一起画》可以用树枝在沙坑上画,可以用颜料在雪地上画等等。
本节课中安排了尝试——探索——练习三个步骤,重点是让学生对新媒材的探索,力图使学生在玩玩画画的游戏中初步感受、体验美术的媒材及其特性,拓宽学生对媒材的认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媒材。
通过体验感受、说出感受,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在一起玩玩画画,他们对各种绘画材料充满好奇。
让他们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体验美术媒材的特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引导他们创造性地使用媒材。
本校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更有利于开展活动式的学习。
并且学生基础较统一,活动能力较强,小组合作意识也还不错。
本课上课的地点选在实验室,由于实验室里有沙箱等多种设备可以利用,便于在教学中尝试,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三、设计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突出了美术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新精神的发展价值、人文价值等一系列新的美术教育价值观,提出了以美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有效地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然而,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重视艺术实践,只有亲身经历,学生才能有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大家一起画》这一课,可以用树枝在沙坑上画,可以用颜料在墙壁上画等等,以小组为单位自定尝试内容,各自分工。
其实分工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安排画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审美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善于创造,因此创造
需要教师培养,需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
2、我会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五、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前准备
师生用具: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七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目标
认识学具
学法:
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1、你都会画什么呀?
2、自由的作画、涂鸦。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1、添画游戏:将同桌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材料,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涂鸦。
建议:分工合作
3、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每组组员分别介绍自己“我是,我喜欢,我画的是。
”建议:
简洁明了
(3)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五、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湘版第一册美术教案)
教学重难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察学具。
(同桌相互检查,核对是否带齐东西)
二、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的添画。
2、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
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3、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
三、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教学扎记:
第二课、绕绕涂涂(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创意源于”绕线团”。
对于学生而言本课是感性认识线条的一个起点,要求学生有意识的用线画出自己所要表现的形状,以此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
它把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结合、巧妙转换,使儿童直观地感受到线和形的关系。
教材中以“小猫玩线团”的图片呈现方式,将线成形和”绕线团”这一有趣的活动联系起来,缩短学生以线画形这个认知过程。
二、教学目标
1、我知道常见物体的形状;
2、我会通过用线实物的线绕出物体的形状;
3、我能安静地画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绕或涂出物体的形状。
难点:用线绕或涂出物体的形状,并能组成有一定主题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目标
欣赏感知,展示想法(课本第4-5页)
问题:这些作品画法与我们平时画画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1、你都会画什么呀?(试绕和试涂的练习)
2、分享检测:
将同学们试绕和试涂的练习进行归纳:
(1)根据不同的物体可以选取不同的彩线和彩笔来表现物体形状。
(2)只要概括地涂或绕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注意涂、绕线时的疏密变化和线面的对比。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大胆地进行绕绕涂涂,随意地绕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形状。
研讨:怎样组合成一幅有一定主题的画?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展示主题:
方案一内容:由己作业一个分数,然后老师选出优、良、中各等级的作业各数张,先让学生说说给作业分数的理由和完成作业的经过,接着让学生互相观摩,由学生评出优秀作业十张。
结合老师的分数最后评定学生作业等级。
建议:分工合作
方案二内容:师生共评。
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什么经验?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三课、田野的色彩(2课时)
一、教材分析:田野是大自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和谐的色彩、起伏的韵律、阡陌纵横的构图,让田野像油画一样美。
本课意图是线条与色彩的情感性表达。
儿童在接触各种绘画工具后线条和色块是两种最初认识的两种手段,把它们与常见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一方面扩展了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用线和色表现事物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常用的颜色;
2、我会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3、我能认真地涂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难点: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四、课前准备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欣赏感知,展示想法。
欣赏视屏《农民伯伯的田野》
学法:
1、知识抢答。
(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2、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看完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共同尝试大片涂色(哪里也种这个呢?)、线条排列(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点点播种(表现苗、花、果子)、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研讨:1、这几片中间还留了一块画什么颜色好呢?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
提升:2、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内容:组内自评和互评。
每组推选组长展示作品。
建议:组内互评
2、内容:
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看看小朋友的画作,他们希望的田野是什么样子。
建议:师生共评。
3、内容:每组选一名组员为小组作品做个性介绍。
建议:简洁明了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四课、大眼睛(1课时)
一、教材分析:面对大自然和多姿多彩的生活,观察是获得创作素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养成观察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很重要。
本课的重点在通过欣赏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用眼、用心体会大自然中美好事物,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同时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目标
1、我能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等一些知识
2、我会刻画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我会懂得保护自己的眼睛的意义。
三、重、难点预设
重、难点:人的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
四、课前准备
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欣赏感知,展示想法。
欣赏儿童歌曲《黑眼睛》
学法: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黑眼睛,大家都说眼睛是我们人类心灵的窗口,知道为什么吗?你们都用明亮的双眼看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事物。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小游戏:猜猜看(课件播放图片)从他们的眼中猜到他们看到了什么吗?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1、互相观察一下对子的眼睛,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研讨:
2、讨论;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每个人的眼睛都一样吗?
3、小游戏:请大家观察一下屏幕上的几双眼睛,猜猜他们分别是什么人的眼睛?能说出原因吗?
提升:
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和方法,画一幅“亮眼睛”表现出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等。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看看谁画的眼睛最亮、最有神。
2、内容: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建议:
巧妙运用各种不同材料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
结束语预防近视、珍爱光明。
同学们,让我们保护好自己的亮眼睛,更好的观察、享受我们美丽的世界吧!
建议:简洁明了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五课、我的太阳(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带入主观情感,从而表现出具有个性的“我的太阳”的形象。
“我的太阳”从激发主体热情和本原意识出发,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本课的难度很大,但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却很大。
从平时学生画的太阳来看,往往显得简单、模式化。
如何使这一课学生感兴趣而又不概念化,教师的引导就是关键了。
教材范图中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和学生课堂作业,画面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教师从课外寻找和自己创作的“我的太阳”范图主要是在太阳的圆形内部及光芒上求变异,展示各式各样的太阳大概有二十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样式,拓展了学生的创作视野。
作业要求宽泛,体现了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生创造表现活动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
二、学习目标
1、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
2、我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个性的太阳的形象。
三、重、难点预设
重点:我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
难点:抓住太阳的外形的特征。
四、课前准备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解读目标
欣赏作品、了解太阳的外形特征,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1、谈一谈一年四季的太阳给人什么不同的感受。
2、试一试:我会在自己准备的白纸上用绘画工具随意的画一画。
3、想一想:怎样装扮太阳让太阳变的更可爱。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大胆地进行绕绕涂涂,画一画,随意地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太阳。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内容:说一说:我画的太阳最漂亮!
2、内容: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建议:巧妙运用各种不同材料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
3、内容:每组选一名组员为小组作品做个性介绍。
建议:简洁明了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六课、我和月亮做朋友(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科学习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说我和月亮之间的故事并大胆地描绘出来,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范畴。
学情分析:由于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其创作热情很高,作业效果往往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二、学习目标
1、我知道月亮变化的自然景象,
2、我会用拟人方法画出心中的月亮;
3、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难点预设
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四、课前准备
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欣赏感知,揭示课题。
学生看图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小游戏:猜猜看(课件播放图片)从他们的眼中猜到他们看到了什么吗?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1、知识抢答。
童谣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你能用最简单的几笔画一画吗?
3、畅谈构想,引发创作。
小组内交流讨论构想,并交流。
代表发言交流总结。
4、学科组长负责
A、看:把完成的画粘贴在展示区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内容:组内自评和互评。
每组推选组长展示作品。
建议:组内互评
2、内容: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看看小朋友的画作,他们希望的月亮是什么样子。
建议:师生共评。
3、内容:每组选一名组员为小组作品做个性介绍。
建议:简洁明了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七课、七彩飞虹(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借画“七色彩虹”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绘画表现中初步认识使用常用色,是色彩知识的初始课。
当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七色彩虹有了清楚认识之后,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对彩虹的情感以及人与彩虹之间的故事。
学情分析:本课由有趣、美丽的自然景观导入,再到自由描绘彩虹美景。
因此学生基本能掌握光色的排列规律,准确辨认并牢记这几种常用色的名称,从而画出想象力丰富的作业。
二、学习目标
1、我知道彩虹的七种颜色及排序;
2、我能画一幅有彩虹的画;3:我能了解更多的自然常识。
三、重、难点预设
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大胆有趣地创作想象。
四、课前准备油画棒、彩笔、纸张、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欣赏感知,揭示课题。
学生看图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二)、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1、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
2、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1、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2、认色游戏:快速从彩笔盒中找出和彩虹相似的颜色并排序。
3、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4、你能有更奇特的想法吗?
作业:小组内自由组合,共同创作一幅有彩虹的美丽图画。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
1内容:组内自评和互评。
每组推选组长展示作品。
建议:组内互评
2、内容: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看看小朋友的画作,他们创作的彩虹是什么样子?
建议:师生共评。
3、内容:每组选一名组员为小组作品做个性介绍。
建议:简洁明了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第八课、《奇妙的撕纸》(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来看,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是凭借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中形状相似的事物的联想,然后通过在纸片,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是综合了撕纸、联想、粘贴、的学习活动中。
撕纸时,让学生大胆肆意不受形象约束的随意撕。
同时,将纸片转动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更多联想。
贴画时,依托纸片已有形状完整造型,这样将手工的方法既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又增加了绘画的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撕纸,使学生初步掌握撕纸、粘贴等综合作图的方法。
2、能力目标:借助学生对纸形有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想象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对纸形的想象。
难点:撕纸后贴画表现。
四、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若干
学生:彩纸、废纸、胶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范作,学生欣赏。
问:猜猜老师是怎样完成它的?
2、出示课题:奇妙的撕纸。
二、拓展思维。
1、引导学生撕纸,随意撕,
2、拿出一生撕的纸,问:你们看,它像什么?还像什么?转一个方向,又像什么?反过来瞧瞧,还像什么?
3、撕出四张色彩不同,形状一致的纸,看一看,想一想,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别想象成什么,像什么,根据它的不同颜色,贴成不同的事物。
4、课件展示撕纸添画作品,开阔学生思维。
三、合作探究。
1、互说。
和你身边的同学谈谈,你撕的纸像什么?
2、小组合作,把自己撕的贴纸贴在本子上,可单独成画,也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
四、展示评价。
1、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谁来夸夸自己的画?
3、你喜欢谁的画?(欣赏)
五、小结延伸。
1、今天学会了什么?
2、动动脑,我们还可把这些撕纸用在哪?(衣服、墙壁……)
3、小结: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撕、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制作成图画?讨论总结出:布、线、壳等,课后请大家去试试。
(课件展示不同材料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
第九课、撕纸添画(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综合了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等学习内容。
既有手工又有绘画,是巧妙有效的学科内容综合课型。
和第8课相比,本课是无意撕纸,对纸片形状没有预设形状。
教材列举了“外部添画方法”和“内部添画方法”给学生的创作予以提示。
这样的呈现方式即为学生提供了创作思维途径,也体现了学习与心智发展的相容性。
学情分析:撕纸画以薄纸为材料,制作简便,操作起来安全有趣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喜爱,撕出的作品质朴豪放,形态似是而非,耐人寻味。
二、学习目标
1、我能观察生活中的人和物,并进行再现。
2、我能撕出色纸的形状并积极进行想象、添画。
3、我能运用各种形式大胆表现。
三、重、难点预设
重点:体验撕纸添画的乐趣,能关注并撕出物体的色彩和形状。
难点:能够有创新思维,大胆有趣地创作想象。
四、课前准备胶棒、彩笔、彩纸、描线笔等
五、学习过程:
(一)、欣赏魔术,揭示课题。
老师表演“变废为宝”的魔术(将一张废纸变成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初步尝试
选择你面前的各种色纸尝试撕出你想要的造型。
1、认真观察各种色纸,选择适合的颜色和纸质进行撕纸尝试。
2、自主探究,独立完成撕纸过程。
(三)、合作探究,创作表现
同学相互检查完成情况:
1、撕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在撕纸时是否边线整齐。
合作研讨重难点内容:
3、观察书中作品,撕纸的装饰方法有哪些?
4、你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进行添画和装饰?
(四)、展示品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