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二章 腧穴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腧穴概述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灵枢·本输》论列各经五输穴,《素问·气府论》列各经“脉气所发”穴,《灵枢·经脉》论列各络穴,这是经络在四肢的基本穴,说明《内经》书中已为腧穴的分经奠定了基础。《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其载有穴名者约:160穴左右;经穴专书《针灸甲乙经》载古代《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共349穴《千金翼方》所载相同);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同)穴数有所增加,穴名数达354;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才达361。目前经穴总数即以此为准。穴位有单穴和双穴之分,任、督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历代代表性针灸医籍所载经穴数见表2—1。、
表2一1历代医籍记载的十四经穴数
(二)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症的治疗篇中。但这时没有“奇穴”这一称法,只因其取穴法不同于经穴,近人都把它算成奇穴。明代《奇效良方》才专列“奇穴”,收集了26穴。《针灸大成》始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35穴。《类经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穴。《针灸集成》汇集了144穴。可见,历代医家对奇穴颇为重视。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灸痨穴就是心俞二穴(据《针灸聚英》说)。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通常是指该处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只是按压痛点取穴。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处。
“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其名虽异,意义则同。这种取穴法,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也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
《素问·骨空论》还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说明或痛、或快、或特殊反应处,都有阿是之意。本来取经穴或奇穴时也注意压痛等反应。如《灵枢·背腧》:“……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乃其腧也”;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初时也是以所在部位的压痛或特殊反应作取穴根据的。临床上对于压痛取穴,凡符合经穴或奇穴位置者,应称之为经穴或奇穴名,都不符合者才可称“阿是穴”,用此名以补充经穴、奇穴的不足。
二、腧穴的命名
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故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有关腧穴命名含义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素问·骨空论》:“憶譆背下侠脊旁三
寸所,厌之令病者呼憶譆,憶譆应手”,故称憶譆穴。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十五络穴的穴名也有较完整的释义,如通里,“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内关,“手心主至此太阴少阴之内,起于别络内通心包,入于少阳,故曰内关也。”唐王冰《素问》注对鸠尾穴的释义:“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穴名意义常反映腧穴的部位和功用。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一定的名称。清代程知(扶生)著《医经理解》对腧穴命名意义曾作以下概括:“经曰: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谓经气会于孔穴,如水流之行而会于溪谷也。海,言其所归也。渊、泉,言其深也。狭者为沟、渎。浅者为池、渚也。市、府,言其所聚也。道,里,言其所由也。室、舍,言其所居也。门、户,言其所出入也。尊者为阙、堂。要会者为关、梁也。丘、陵,言其骨肉之高起者也。髂,言其骨之空阔者也。俞,言其气之传输也。天以言乎其上,地以言乎其下也……。”现将腧穴命名归纳介绍如下。
(一)天象地理类
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如承山、合谷、大陵、梁丘、丘墟等。
3.以大小水流命名如后溪、支沟、四渎、少海、尺泽、曲池、曲泉、经渠、太渊等。
4.以交通要冲命名如气冲、水道、关冲、内关、风市等。
(二)人事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攒竹、禾髂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如人迎、百会、归来、三里等。
(三)形态功能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如脏腑背俞和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
3.以经络阴阳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都(腹)、阳纲(背)、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迎香、廉泉、劳宫、气海、血海、光明、水分等。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其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一)诊断
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张介宾《类经》注:“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可知,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有时并可在第5至第8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这就是《灵枢·官能》“察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