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下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表——公后临列
公孙通冲脉 内关阴维脉
会合于心、 胸、胃
后溪通督脉 申脉阳蹻脉
合于目内眦 项、耳、肩
八.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表——公后临列
临泣通带脉 外关阳维脉
合于外眦颊 颈耳后肩
列缺通任脉 照海阴蹻脉
合于胸、肺 膈、喉咙
九.下合穴
1. 概念——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7.五输穴五行配属——
五输穴
足厥阴
阴井木
阳井金
井 荥 输 经合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木 火 土 金水
相生
金水木
本穴 子穴
相克
火土
母穴
二.原穴
1. 概念——脏腑原气经过和流止的腧穴。
2.分布——腕踝上下,十二经各一:“十二 原”。 3. 来源——始见于《灵枢》;完善于《难经》
4.诊断——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处,故脏腑病 变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五脏有疾也,应 出十二原” 《灵枢.九针十二原》
4.五输穴分布——
“井”穴——手足之端; “荥”穴——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输”穴——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合”穴——肘膝关节附近。
5.五输穴主治特点——
•现代——“井”穴:昏迷; “荥”穴:热病; “输”穴:关节痛;“经”穴:咳喘; “合”
6.五输穴主治特点——
2. 《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提 及灸法及所灸经脉(“灸太阴”及部位 (“久足中指”),已初步形成腧穴概 念。
3. 《脉书-十一脉》(马王堆汉墓)——该 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经络穴著作,主要 论述了十二经脉中的十一条经脉(手厥
第一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皇帝内经》——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与扛鼎之 作: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前后发际
12寸
前额两发角
9寸
头部
耳后两乳突
9寸
眉心前发际
3寸
大椎后发际
3寸
2.常用骨度表二——9、8、5、8 胸剑联合
歧骨至脐中
胸腹
脐中横骨上
两乳锁中间 两肋间相距
9寸 8寸 5寸 8寸 1.6寸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常用骨度表三——12、9、8、6 腋下至季胁
季胁至髀枢
背胁
肩峰缘中线
肩胛内缘间 大椎至尾骶
12寸 9寸 8寸 6寸 21椎
七.八会穴
1. 概念——脏、腑、气、血、筋、脉、骨、 髓八者经气汇聚的腧穴。
2.分布——脏腑气会:胸腹部;骨血会:膀 胱经一侧线;筋髓会:小腿;脉会:寸口。
3. 来源——《难经》。
4.诊断——某些穴位有一定价值:胃十二指肠 病:中脘可有压痛;肝病:章门可有压痛。
5.治疗——八类疾病,八穴主治。
6.备注——虚实兼顾,“小治”热病。
第一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三.西汉(前205~25)东汉(25~220)
1. 《难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 首次提出了“奇经八脉”概念,及其对十 二经脉气血的“溢蓄”作用,并对其循行 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充实了十五络脉理论 (阴络:阴跷之络;阳络:阳跷之络); 首载八会穴(名称、主治),补充了募、 原、五输穴; 提出“补母泻子”法。
3.五输穴含义——
•井、荥、输、经、合——由四肢末端向肘膝 方向依次排列;按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到深依 次排列。
•井、荥、输、经、合—— “出井”——经气方出,水流始现; “溜荥”——经气流缓,水流尚微; “注输”——经气渐充,水流如注; “行经”——经气已盛,水流畅大; “入合”——经气深入,水流归海。
1.经络——论述了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 布、与脏腑的关系及在诊断、治疗上的作 用;论述了标本、根节、气街、四海理论;
2.腧穴——论述了腧穴的命名、定位、取穴方 法;载穴160(有说162);论述了骨度分 寸定位法;提出了特定穴;为腧穴分经奠 定了基础:“脉气所发”。
3.刺灸治疗——论述了针具、刺法及腧穴主治。
明(1368~1644)清(1616~1911)
1.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王惟一-1026 年)——首创直观教学法:1027年首铸针 灸模具:“铜人”两尊,并用于针灸教学 和考试,对针灸教学贡献巨大;首创腧穴 总概念;广泛收集腧穴文献,统一名称, 确定位置,订正讹误,详栽腧穴功能、主 治、刺灸方法等,并在重要腧穴下收载历 代名医针灸治验案例,绘十二经腧穴分布 图谱;载穴354:新增青灵、厥阴俞、膏肓 俞、灵台、阳关(腰阳关)5穴。该书为匡 缪正误的法定针灸书,由官方颁行全国。
小结与思考—
1.本讲主要内容
特定穴:概念、分布、诊断、治疗等
2.本 讲 思 考 题
五输穴有何含义?如何与五行配属? 十类特定穴分别善于治疗什么病证?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概念——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取穴法)。
组成——体表标志、骨度分寸、指寸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标志为 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体表标志有骨性、 肌性两种,每种又分为固定、活动两类。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概论(下)
第三节 特定穴
概念——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 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组成——五输原络交俞募,八脉八会郄下合。
一.五输穴 1.概念——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 输、经、合五类腧穴。 2.来源——《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 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
1.直指寸(中指同身寸)——中指屈曲,中节 内侧上下两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大全》
2.横指寸:
(1)拇指横寸——拇指第一节横度为1寸,即 古人所谓“一横指”。《千金方》
(2)四指横寸(一夫法)——2~5指并拢,中 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处的四指宽度为3寸 (1夫)。“医者指代,纠正误差”。简易法:
八.八脉交会穴
1.概念——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 原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八脉八穴。
2.分布——腕踝上下,手四足四。
3. 来源——《针经指南》-窦杰-宋金 时期 4.诊断——临床诊断意义较小。 5.治疗——既治本经病,亦治奇经病,单取疗 效可,双取效更佳。
6.备注——窦汉卿创“灵龟八法”: 按日、时 以干支来推算八穴的开合:按时开穴法。
5.治疗——善治脏腑病;善治虚实证;原络若 相配;疗效定提高。
6.备注——阳经原穴独立,阴经以输为原。
三.络穴
1. 概念——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的腧穴。 2.分布——肘膝以下,腹、胁、骶部。
3. 来源——《灵枢.经脉》。 4.诊断——临床诊断意义甚微。 5.治疗——善治表里病;善治本络病;可单更 可双;病候当牢记。 6.重点——丰隆、公孙、支正、蠡沟、内关。 7.备注—络穴未必是治疗相表里经病的最佳穴。
1. 概念——两经或数经相交回合的腧穴。 2.分布——头面、躯干为主,四肢亦见。
3. 来源——始见于《灵枢》:“三结交者,阳 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完善于《甲 乙经》《铜人》、《发挥》、《大成》等。
4.诊断——甚微。 5.治疗——(部分)善治交会经及所属脏腑病。 6.备注——一般阳经与阳经交会,阴经与阴经 交会。
1.固定标志——人体由骨骼、肌肉所形成的突 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 头,肚脐等。很多穴位用其定位:阳陵泉、臂 臑、睛名、印堂、素髎、膻中、神阙、大椎。
一.体表标志法
2.活动标志——人体各部由关节、肌肉、肌腱、 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尖 端等。很多穴位用其定位:如张口取耳前三穴, 闭口取下关,屈肘取曲池、尺泽、曲泽等。
-古代
❖《灵枢》:“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 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经满而血者, 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 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难经》:“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 秋刺经,冬刺合”。 ❖《灵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
2.分布——小腿部:“胃三膀二胆一”。
3. 来源——《灵枢》“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 4.诊断——有一定临床诊断意义:胆病:阳陵 泉可有压痛;胃病:足三里可有压痛。
5.治疗——《灵枢》:“合治内府”,善治腑 病。
6.备注——《灵枢》“ 大、小肠皆属于胃”, 故其下合穴上、下巨虚在胃经;三焦主水,
十.交会穴
五.背俞穴
1. 概念——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
2.分布——第一侧线、线状分布、“水平相 当”。 3. 来源——始见于《灵枢》;明确于《脉经》;
补充于《甲乙经》(三焦俞);完善于《千金 方》(厥阴俞),历时1000余年。
4.诊断——《难经》:“阴病行阳”(脏腑病 均可)
5.治疗——《素问》:“阴病治阳”;阳病亦 可治阳;相关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病亦可治
六.募穴
1. 概念——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2.分布——胸腹部:肝胆肺、肝胆胃、任脉。
3. 来源——始见于《素问》(无穴名);完 善于《脉经》(10穴)、《甲乙经》(补石 门)、后人补膻中。
4.诊断—— 《难经》:“阳病行阴”,有一 定临床诊断价值。
5.治疗——《素问》:“阳病治阴”;善治腑 病。
小结与思考—
1.本讲主要内容
腧穴定位方法:标志、骨度、指寸、简易
2.本 讲 思 考 题
临床常用“骨度”有哪些? 临床如何应用“指寸法”才能保证取 穴的准确性?“定位四法”如何结合应
第三章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
学术发展
第一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一.战国以前
1. 《脉法》(马王堆汉墓)——主要论述 脉法,提及灸法及所灸部位,但无穴名。
(《千金要方》652年、《千金翼方》约 660年-唐-孙思邈-581~682年)—首创同身 寸:“以病人指寸量之”;首提阿是穴: 对后世奇穴发展有贡献;首绘彩穴图:依 据甄权等新撰的《名堂图》重新编绘了 《名堂经图》三幅:仰人图(正面)282穴,
二. 宋、元、明、清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宋(960 ~1279)元(1206~1368)
二.骨度分寸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 定尺寸,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用以确 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1.“骨度”首见于《灵枢-骨度》主要用于测 量人体各部长短、宽窄、大小;用于腧穴定位 始自隋唐-《皇帝内经太素》-616-杨上善;现 用骨度为《灵枢》经历代修改补充而来。
2.常用骨度表一——12、9、9、3、3
2.常用骨度表四——12、9
腋前纹头
至肘横纹
9寸
上肢
腋后纹头
至肘尖
9寸
肘横纹至
腕掌横纹
12寸
肘尖至腕
背横纹
12寸
2.常用骨度表五——19、18、14;16、13、3
髀枢至膝中
19寸
横上内辅上
18寸
下肢
臀横纹膝中
14寸
膝中外踝尖
16寸
内下内踝尖
13寸
外踝尖足底
3寸
三.指寸定位法(手指比量法)
是指以病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分寸, 用以比量腧穴位置的方法。称为“同身寸”。
四.郄穴
1. 概念——经气在四肢部深聚之处的腧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梁丘除外)。
3. 来源——《甲乙经》。 4.诊断——对某些脏腑急症有诊断意义。 5.治疗——阴郄善治血证:阴郄-吐血、衄血, 地机-月经不调,中都-崩漏;阳郄善治急 痛:温溜-头痛,梁丘-胃痛,外丘-胆绞 痛。
6.备注——阴、阳郄均善治脏腑顽固性疾病。
一. 魏晋、隋唐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2.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名堂图》 ) (晋?——早于《甲乙经》:由上书与 《内经》类编而成)——腧穴专著?有穴 有图?惜已轶失:内容散见《甲乙经》。
3. 《脉经》(晋-王叔和)——对我国最早的 脉学专著:充实了兪募穴理论,记载了6个 兪募穴可灸百壮。
4. 《肘后方》(晋-葛洪)——对腧穴定位方 法有贡献;详述、倡导灸法,最早记载隔 物灸,并将灸法用于治疗急症,如疟疾。
2. 《伤寒论》(张仲景-东汉末年)——创立 了六经辩证理论,并首先将经络理论应用 到内科领域;提出了刺灸原则:“三阳宜 针,三阴宜灸”。
第二节 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一. 魏(220~265)晋(265~420)南北朝 420~589 隋(581~618)唐(618~907)
1. 《甲乙经》(晋-皇甫谧-约成书259年)— —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第二次系统总结: 全面论述了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生理功 能、走向规律、循行路线、发病特点等; 载穴共349,并对全身腧穴的排列顺序经 行了整理:头面躯干以部划线排列,四肢 以三阴三阳分经排列; 全面论述穴名、别 名、定位、取法、功能、主治、归经、与 何经交会、针刺深浅、刺灸方法及禁忌等; 首载郄穴、交会穴,补充特定穴; 总结大 量临床经验;隋唐前后传至日本(562年)
5.《刘涓子鬼遗方》(晋-王叔和)——对我 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重视脏腑兪穴理论, 对俞穴定位的准确性略有贡献。
一. 魏晋、隋唐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6. 《皇帝内经太素》(唐-杨上善-约610 年)——开创循经考穴先河:将经脉、腧 穴按气血流注次序排列,对完善经穴理论 有贡献。
7. 《千金方》“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 之,德逾于此”;“輗軏相济,羽翼交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