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文摘自由写作快乐写作理想写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文摘)自由写作快乐写作理想写作

————————————————————————————————作者:————————————————————————————————日期:

1

自由写作•快乐写作•理想写作(教师

中心稿)

语文综合文摘

作文难!这恐怕是不少教师学子的共同“心声”。学生害怕作文,谈写色变;老师怵头作文,劳神费时收效低。如何改革作文教学,让写作成为学生最钟情的学习活动,成为其日常生活的“甜蜜的要素”,甚至产生“一日不‘写’,如三秋兮”的期盼,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实践的课题。只有如此,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课堂这一师生共同奏响的交响乐中最快乐的旋律。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剖析范文,引导鉴赏,然后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手段实现。学生常常不得不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受尽煎熬,教师则要“负责”地一一批改,耗时费力,结果如何呢?大部分学生不过是草草溜一眼老师的评语就随手丢在一边儿,能根据老师的意见去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同学极少极少。于是,一次写作训练就这样在“过场”中“实现”了目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没有创作主体的自豪,缺少诉诸笔端的冲动,更不会产生一吐为快的欲望。写作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实际上是一块嚼之无味弃之不忍(高考的“半壁江山”)的“鸡肋”;而不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得让写作过多地染上了应试的色彩,过于强调“方法”和“技巧”,而使写作成为一种枯燥无味的“技术性操作”。如此看来,忽略写作活动自身的特点,忽略良好写作氛围的营造,忽略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才是作文教学走入歧谷的症结所在;改革作文教学,自然应该从营造良好写作氛围、激

发写作兴趣入手,才能使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活“一池春水”。

1、给学生以宽阔自由的写作空间。

写作是生活的沉淀,是情感的宣泄,是心灵的告白,伴随着写作流程始终的也应该是精神的愉悦。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题材、体裁和主题的限制。学生感到无啥可写,一般都是因为教师只留给学生一个相对生疏的领域叫他去写。所以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该十分慎重。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作为参考(当然,笔者坚决反对单纯应试目的的作文教学),这些命题科学合理,与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生活空间有较大范围的交叉重合,指向清晰,附加束缚少(平时命题的“束缚”还可更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大,会感到题材俯拾皆是,写起来自然游刃有余。对课外练笔,笔者只要求学生写真实生活、写真情实感、写哲思智想,而具体写什么,怎么写,则学生完全自主;而教材规定的写作训练的话题,我在写前指导时,也总是将其引导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包括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从而激发其倾吐的欲望。

自由的“写作空间”还包括批改的“自主权”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教会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才是正途。笔者的做法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当堂评讲,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迎合了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个性心理。选作范例的习作应具代表性,以特点突出的文儿为主。或由教师且读且评,或由同学评判提出修改意见;“中彩者”的喜悦不用说是空前的,

评判中肯受到师生一致称赞者的欣喜同样难以言表,即使被评判者也是心悦诚服受益匪浅。经过如上“示范”,学生分组互评互改。在这样高涨的气氛中学习作文,效果不言自明。(当然,教师在课后应对学生的评与改有宏观的监控)

2、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3、师生“同泳”,意兴盎然。

二、开辟多彩路径,浇灌芳菲满园。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每学期的作文一般不少于5次,各种类型的练笔每年不少于一万字。采取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为学生开辟多彩的写作路径,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场地上尽情摸爬滚打,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大小结合。“大”指的是大纲所规定的每学期至少5次的写作训练,经过统一命题、写前指导、当堂讲评、修改重做等环节实现教学目标;“小”指各种形式的练笔如周记、札记、心灵回声、清晨寄语等,可以写整篇习作,也可以写一个段落,甚至只言片语,只要笔端流趟的是真情实感的小溪,字里行间闪烁着思考和智慧的甘露,教师就应该倍感欣喜,把赞赏的目光投与学生。特别强调的是“小”作文绝不能忽略,前文笔者已谈过,在“自由”状态下写出的东西往往是内容最充实、情感最真挚、思想最深刻的佳作。

2、述作结合。此处“述”指说话练习,“作”指形成文字。实际上“述”“作”在本质上都是思想和语言的统一,它们是形式不同的写作。笔者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心理特点,设计多彩的说话练习方式,

如演讲、新闻述评、采访、答记者问、故事会等,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搜集资料、归纳解析,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既拓展了与现实生活接触的外延,又强化了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内蕴”。深刻的思想,如珠的妙语常常“横空出世”,将其稍加整理,就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刘福东同学的获奖作文《我为家乡出个金点子》就是在其调查采访之后思考的结晶。

3、读写结合。厚积薄发是写作的一般规律,只凭“灵气”和“聪明”,没有厚重的积累即便能写出较好的文章那也只是“暂时现象”,“读”可以促进写的提高。读,不是静止地看,要有吸收,有批判,用脑子去读书才可能有所收获。读哪些书,怎么读,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给学生提供一点儿“参考意见”,但切忌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畅销书”,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多多了解,这样才可能针对学生阅读中普遍性的问题适时地组织讲座或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分辩能力。前些日子,不少同学受媒体炒作的影响迷恋《三重门》,有的同学因盲目接受了书中的观点而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在浏览了全书及部分评论文章之后,我组织同学讨论,谈对该书作者韩寒及主人公林雨翔的看法,并及时引导,形成共识,认识到发展个性并不等于成为偏才,只有打好基础,全面发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讨论完毕,不少同学不由自主地敷衍成文,或谈感想,或评得失,至此读写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写作教学改革的路子千万条,笔者的努力还只是一种尝试,很多迷宫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探索。自由写作、快乐写作注意了学生心理与认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到“理想写作”的境界。只要让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深深植于科学与民主的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