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治疗研究的主 要方法与成果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如 URAT1、OAT1等与尿酸代谢相关,通过针对这些基因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调节尿酸 水平的作用。例如,针对URAT1基因的治疗研究,一些药物如利尿剂和氯沙坦钾 等被证实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 而引起的尿酸水平升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 因素。因此,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受到广泛。本次演示将探讨高尿酸血症研究现 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方 法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随机 对照试验是评价药物疗效的主要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控制实验误差,确 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系统评价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能够全面评 估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这些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 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等。
高尿酸血症研究现状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是指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清尿酸水平男性 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主要包括尿酸排泄减 少、合成增多、饮食因素、疾病或药物因素等。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主要包括诱发 痛风、肾结石、慢性肾炎等疾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的危险因素。
目前高尿酸血症研究的主要争议和不足包括:
1、尿酸阈值问题:不同地区和种族的高尿酸血症阈值存在差异,因此需要 进一步研究确定适合中国人群的尿酸阈值。
2、尿酸排泄与合成机制:尿酸的排泄和合成涉及多种因素,其机制尚未完 全明确,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相关因素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治进展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治进展

痛风
• 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 关节:急性炎症反应 - 软组织(如软骨):无炎症反应
• 血尿酸急剧波动
– 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尿酸盐; –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
晶。
• 尿酸盐结晶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 和水解酶→炎症→急性发作。
• 单体尿酸钠结晶沉积
痛风患者饮食及生活方式推荐
肥胖病人应减重,达 到BMI的正常范围
饮食指南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完全禁食
限制摄入
鼓励食用
戒烟 运动
多饮水
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 脏
高糖饮料
过量饮酒(急性痛风 关
第一次发作与二次发作的间隔
1y
62%
1-2y
16%
2-5y
11%
5-10y
6%
10y内无发 5% 作
• 痛风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 急性期(痛风) • 慢性期
常伴冠心病、脑血管和高血压等疾病, 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脏和血管意外
慢性期(约10年)
• 痛风石形成 • 临床症状不完全缓解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 痛风(1/5) • 高尿酸血症肾病 • 伴发疾病
尿酸水平
>9.0 7.0–8.9
<7.0
痛风发病率
8.0 % 0.5 % 0.1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率关系
高尿酸血症肾病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夜尿增多和尿比重 下降,氮质血症,尿毒症。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 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与感染同时存在,因此,当怀疑 存在化脓性关节液培养,明确是否合并 化脓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肾病》课件

《高尿酸血症肾病》课件

药物治疗
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 药物,以降低尿酸水平。
生活方式调整
医生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 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同时,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减轻工 作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结论
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需要综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病因分析
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导致尿酸升高。同时,患者工作压力大,经常熬 夜加班,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进一步加剧了尿酸升高。
结论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例二:治疗过程
治疗概述
患者张先生入院后,医生根据其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 划,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针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理机制,探索更加有
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临床研究
03
加强高尿酸血症肾病临床研究,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更
加可靠的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高尿酸血症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内在联系和 相互作用机制。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 劳和精神压力。
健康管理
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及时 发现并处理高尿酸血症肾 病的相关风险因素。
并发症治疗
尿酸性结石
对于尿酸性结石,可采用药物治 疗、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
进行治疗。
肾功能不全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积极控 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延缓肾 功能的恶化。
《高尿酸血症肾病》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进展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进展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70%同时合并HUA, 因此提出代 谢综合症概念的Reaven教授提出将HUA纳入代谢综 合征 。 我国一项1600人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我国代谢性 危险因素人群中HUA的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20.58%和30.55%。 HUA合并3种以上代谢性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 症)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分别高达76.92%和67.64%。 提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着密切 的复杂联系
Drugs. 1999, 58 suppl1: s19-s20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5,26(4):520-524
尿酸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素干预研究)入选中老年男性 12866例随访16年 PIUMA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观察登 记研究)入选2363例无并发症的中年高血压患者随访 14年(平均5年) 荷兰Erasmus大学医学中心的Rottedam队列研究入选 年龄大于55岁老年人4395例随访8.4年, 美国worksite研究(收缩压治疗计划)入选7978例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随访6.6年
从 头 合 成 鸟苷酸 补 救 合 成 鸟嘌呤 降 解
次黄嘌呤核苷酸
HGPRT
腺嘌呤
XOR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8-羟基腺嘌呤
XOR
2,8-二羟基腺嘌呤
PRPS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 XOR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HGPRT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APRT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 尿酸的分解
1/3尿酸在消化道由大肠细菌分解排出
急性发作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秋水仙碱(colchicine)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及早、足量使用,症状缓解后减停 急性发作时,不开始给予降尿酸药 已服用降尿酸药者出现急性发作不需停药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引言: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策略的不断更新,中国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专家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在2024年制定了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旨在规范和提升国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诊断与评估:高尿酸血症的定义为血尿酸超过男性420μmol/L或女性360μmol/L。

而痛风的诊断标准为:1. 存在急性关节炎发作;2. 肾盂肾炎样复发性肾小球肾炎或间质性肾炎;3. 尿酸性结石;4. 经组织活检证实尿酸盐沉积石或痛风结节;5. 化验检测尿酸超过40 mg/dl。

痛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尿酸水平的检测。

治疗原则: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原则是降低血尿酸水平,防治痛风发作,预防尿酸结石和尿酸肾病的发生。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和体重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酒、戒烟、减少咖啡因和糖摄入等。

饮食控制主要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海鲜等)和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

体重管理主要是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肥胖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尿酸降低治疗和痛风发作治疗。

尿酸降低治疗目标是将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男性360-420μmol/L,女性300-360μmol/L)。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剂等。

痛风发作治疗主要是通过非甾体消炎药,如非布洛芬和吲哚美辛等,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来缓解关节炎发作的症状。

并发症及预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常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尿酸结石、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等。

预防并发症主要依赖于有效的尿酸降低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结语: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24)是在卫生部门和专家共同努力下制定的,对于规范和提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3治 疗 标 准 及 结 果
脑卒 中患者 由于发病后并发症 多而给其治疗 与恢 复带来 困难 ,
其 中便 秘 为 大 多数 患 者 后 期 常 见 并 发 症 。其 主 要 病 因 中 医 归结 为气 阴两虚, 阴虚 肠 燥 , 中气 虚 弱 , 动 乏 力 所 致 。西 医 学 认 为 : 脑 卒 中 推 ①
下 困难 , 继续 坚持用药 配合灌 肠法维 持 , 1 计 2例 (0 , 2 %) 总有效 率
1o o %
“ 津液不足 , 无水舟停者” 的机理 , 配合鳖甲 , 当归以助补阴之效 , 更加 黄芪 , 党参补益 中气 , 内服 与灌肠配合 , 效果显著 , 值得推广 。
编 辑 / 倩 杨
N h n综 合 征 先 天 性 x 连 锁 的 遗 传 性 疾 病 。b糖 原 累 积 症 I 为 ya 一 型
常染 色体 隐性遗传 , 由于肝脏缺乏葡萄糖一 一 酸酶 , 6 磷酸葡萄 6磷 使 一 糖不 能转变为葡 萄糖 , 而参 与旁路代谢 , 使体 内 5- "磷酸核糖 增多 , 5- "磷酸核糖是 P P R P的合成底物 , 导致嘌呤合成增 多 。
痊愈 : 大便正常 , 2 3天一次 , 每 - 质适 中, 停药后仍 正常 , 共计 2 3
例 ( 8 % )显 效 : 便 转 正 常 , 2 3 H一 次 , 适 中 , 药 后 又 转 3 ; 3 大 每 - 质 停 秘结 , 续用 药后又改善 , 2 继 计 5例 ( .%)有 效 : 便 转 通 畅 , 便 41 6 ; 大 但
常 , 天一解 , 中 , 3 质适 嘱患者增加饮食 , 增加进水量 , 周后患者吞咽 3
转流利 , 肢体肌力明显恢复 , 大便 正常 出院。

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4、提高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疼痛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中西医结合诊疗注意事项
1、强调早期干预: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急性 关节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监测病情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4、注重生活调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 嘌呤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5、避免过度用药: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切忌盲目加大剂量或长 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总之,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有需求的患者来说,应 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避免病情加重和私自用药。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疲劳过度、肾虚等。饮 食不节可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聚湿生痰,影响尿酸排泄;疲劳过度可损伤 肾脏功能,影响尿酸排泄;肾虚则可导致肾气不足,影响尿酸排泄。现代医学研 究也发现,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医药 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应注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目录
01 高尿酸血症研究现状
02 高尿酸血症研究方法
03
高尿酸血症研究成果 与不足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 而引起的尿酸水平升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 因素。因此,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受到广泛。本次演示将探讨高尿酸血症研究现 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痛风发作时,炎症反应会刺激肾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同时,痛风患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 药物也会影响血尿酸水平。
02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全球流行病学概况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 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更为显著。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存 在差异,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 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综合管理
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05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与建议
健康饮食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肉类、海 鲜、动物内脏等,增加新鲜蔬菜、水 果的摄入。
适度运动
保持适度的运动,控制体重,增强身 体代谢能力。
限制饮酒
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等含有大量嘌 呤的酒类。
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研 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02
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干预 措施,提高我国痛风与高尿酸血
症的防治水平。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研 究进展。
03
分享我国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防 治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国际社会
提供有益借鉴。
04
环境因素
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对痛风与高尿酸血 症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影响。
代谢因素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与痛风和高 尿酸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03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尿酸代谢与排泄
尿酸代谢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并由肾脏排泄出体外。尿酸代谢紊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特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疾病诊疗报告

特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疾病诊疗报告

特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疾病诊疗报告一、疾病概述特发性高尿酸血症(Primary Hyperuricemia)是指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由于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病症。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二、病因分析1. 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性代谢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2. 外源性因素:如高嘌呤饮食、饮酒、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

三、临床表现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升高,但无明显症状。

2. 急性痛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剧烈疼痛、红肿。

3. 慢性痛风:长期尿酸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

4. 尿酸性肾病: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引起肾功能损害。

四、诊断标准1. 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如肾脏疾病、肿瘤等。

3. 结合临床表现,如急性关节炎、慢性关节损害、肾脏损害等。

五、治疗原则1. 生活方式改变:低嘌呤饮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运动。

2. 药物治疗: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苯溴马来酸、非布司他等。

3. 对症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等缓解炎症。

六、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啤酒等。

2. 充足水分:每日饮水2000-3000ml,促进尿酸排泄。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及时发现和干预。

七、预后评估特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预后取决于病情控制情况。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和肾脏损害的风险。

八、随访与监测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监测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痛风发作或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九、患者教育教育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十、研究进展目前,研究者正在探索新的降尿酸药物和尿酸生成抑制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进展及相关思考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进展及相关思考
者管理 的进展 , 以期 为 巾同 医师 正确 合理 地 制 订 无 症状高尿 酸血症人 群的管理 决策提供 参考依据 。 1 病程—— 制订高 尿酸血症治 疗决 策的关键
2 2 降尿酸 治疗 进展—— 高 尿 酸 血症 的药 物 治疗 .
綦 础
根据 2 0 0 6年 E L R和( S I s 或皮质 激素 。 N AD )
肾功能 正 常 的患者疼 痛 发生 时 , 早使 用秋 水 越
fl 碱或 N A D , 解症状 的效果越 好 。 口服糖皮 质 J l S I s缓 激 素一 般只用 于 不能 耐受秋 水仙 碱和 N A D 或 有 S Is 相 对禁忌证 的多关节 炎患 者。对单个 或两个关节受 累者 , 关 腔 内注射 皮质类 同醇可缓解 症状 。 肾功能 不 全 的患者 发作 急性 痛风 时 , 不宜选
理 的治疗有助 于控 制症 状 , 但不 能 阻止 痛 风 的病 程 进展 。常用 的急性期 治 疗药 物 有秋 水 仙碱 、 甾体 非
D I 1 . 9 9 ji n 1 0 —4 0 2 1 6 0 2 O :0 3 6 /. s . 0 75 1 . 0 0 0 . 1 s
别 嘌醇或 苯 溴 马 隆 ( e zrm rn ) 已 服用 降 尿 b nbo aoe 。
增加依 从性 。
2 2 1 降 尿酸治疗 的指征 和时机 . .
治疗指 征 : 每年
发作 2次以 l 的急 性痛 风 患者 , 问歇 期 开始 降尿 存
酸药物 治疗最 为经 济 合理 。此 外 , 该指 征 还用 于痛 风石痛 风 、 像 学 显 示 侵 蚀性 关节 炎 、 酸性 肾病 影 尿
酸药 物荇 现急性痛 风发作 时不必停药 。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概括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概括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概括高尿酸血症目前在全球和国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作为一种风湿性和新陈代谢性的跨学科疾病,它与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等息息相关。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报道相继出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

标签:高尿酸血症;中医药;临床;综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3],WHO已证实,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重视中医药控制尿酸水平、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是一项十分有研究意义的公共健康问题。

笔者检索了近5年的有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1.中医病机探讨与治疗经验高尿酸血症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病名记载,其证候又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中描述的“历节病”和《格致余论》提到的的“痛风”不尽相同。

目前中医普遍认为其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化失常,开合不利,而后天失养,恣食肥甘,以酒为浆,伤脾失运致病。

王氏[5]从“伏邪”论治,提出远肥甘醇醪、勿使劳倦,健脾益肾、“先”“后”同养,祛瘀泄浊、解毒通络三法。

王诗源[6]也认为其病由肾虚脾困,湿热之邪趋下黏滞缠绵,久致脉瘀,主张“三清”之法。

叶传惠教授则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从脾肾痰瘀论治无症状高尿酸血症[7]。

2.中药方剂临床应用2.1古籍方化裁张氏[8]以当归拈痛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42例,发现血尿酸水平、TNF-α、CRP有明显改善,且远期疗效优于别嘌呤对照组,考虑其能抑制炎性因子表达。

李氏[9]等以健脾四妙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28例,发现近期疗效(8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远期疗效(半年后)有效率为95.3%,优于对照组53.1%。

2.2自拟方应用2.2.1尹氏[10]以金钱草加味汤治疗高尿酸血症30例,不仅总有效率93.67%,优于对照组80%,且相较于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HOl、TG(P<0.05);孙氏等[11]等自拟清热解毒、利湿泄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有效率83.3%,优于别嘌呤醇对照组63.3%的有效率,且降低肌酐程度也优于对照组。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标准答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标准答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标准答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引言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针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2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帮助执业药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概述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长期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会诱发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结晶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关节炎性疼痛和炎症反应。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进展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

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2.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合成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尿酸的产生,减少血尿酸浓度。

常见的尿酸合成抑制剂包括麦角酸和烟酸。

3.尿酸排泄增加剂:尿酸排泄增加剂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

常用的尿酸排泄增加剂有丙磺舒和阿洛普尼酸。

4.碱化剂:碱化剂通过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减少尿酸结晶的产生。

常见的碱化剂有小苏打和柠檬酸钾。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饮食调整: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减少尿酸的产生。

建议患者多食用低嘌呤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

2.减轻体重:研究发现,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风险相关。

减轻体重可以缓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症状。

3.增加运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尿酸的代谢和排泄,有助于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作。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究的深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手段。

作为执业药师,应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治疗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科学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断治疗进展【57页】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断治疗进展【57页】
HUA患者SUA的控制目标及治疗起点
控制目标:SUA<360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SUA<300μmol/L治疗起点:SUA >420μmol/L(男性)SUA >360μmol/L(女性)
HUA的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指导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健康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改变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对伴发症(例如CHD、肥胖、MS、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的管理。积极开展患者医学教育,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HUA的诊断标准
HUA的分型诊断
(注:尿酸清除率Cua=尿尿酸*每分钟尿量/SUA)
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的HUA分型
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根据Cua/Ccr比值对HUA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
尿尿酸
肾脏排泄 2/3
肠内分解 1/3
进入尿酸池
60%参与代谢
每天排泄500-1000mg
肾脏排泄尿酸
流行病学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HUA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疾病 (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HUA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以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关注和筛查高危人群: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静坐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测SUA,及早发现HUA
避免各种危险因素: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的肉汤等,饮酒(尤其是啤酒)等均可使SUA水平升高。药物因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服用<325mg),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A、麦考酚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均可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排泄从而升高SUA。疾病因素:HUA多与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伴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注意对这些患者进行SUA检测,及早发现HUA。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5.12±2.68
4.54±2.77
5.23±1.96
8.93±4.16*
EuaGF(mg/dl/1.73 m2)
0.28±0.16
0.14±0.08*
0.32±0.14
0.39±0.19
Uua/Ucr
0.49±0.23
0.26±0.14*
0.43±0.14
0.49±0.18
研究结果二 肾小球尿酸负荷均下降;苯溴马隆组清除率和排泄分 数显著增加;XOI组肾小球功能改善明显
促进尿酸分解药
血尿酸<300μmol/L(5 mg/dl)
2006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
有痛风石者
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血尿酸<360μmol/L(6 mg/dl)
控制目标
降尿酸靶目标
01
降尿酸治疗是连续、长期的,甚至需终生接受治疗
02
必须使血尿酸维持在稳定状态(< 360μmol/L)
谢谢!
汇报人姓名
HLA-B*5801 基因突变阳性率
中国汉族
10.5%
韩国
12.6%
欧洲
1.6%
日本
1.2%
可用于对别嘌醇过敏、有肾结石、eGFR<30ml/min的CKD患者
05
口服后1h吸收率达到85%,半衰期8h
03
非布司他(Febuxostat)
01
经过肝脏、肾脏双通道代谢,49%经肾脏排泄,45%经肝脏代谢,轻中度CKD以及轻中度肝功能不全不需减量
研究目的:
评价指标:
研究方法:
FOCUS 研究
FOCUS研究受试者血尿酸的变化
7%
(mg/dl)

高尿酸血症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04020106)△通信作者。

E -mail :zhangwater@tom.com高尿酸血症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马金魁1,张宏斌2△1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广东肇庆526061);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广东广州51001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关系密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中医药及生物类药物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本文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机制;治疗药物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且非同日2次空腹的血清尿酸水平男性超过420μmoL /L (7mg /dL )、女性超过357μmoL /L (6mg /dL )时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1]。

HUA 是一种因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血液中尿酸增高的疾病,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 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

HUA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痛风,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尽管HUA 不属于致命性疾病,但能诱发如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多种重大疾病。

因此,HUA 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随着人们对HUA 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治疗HUA 的新靶点不断被发现和报道,多种新型治疗药物也陆续上市,本文就HUA 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疾病和治疗新药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开发治疗HUA 新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1HUA 的发病机制HUA 的发生主要与尿酸过度产生和尿酸排泄不足有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HUA 主要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或某种原因的分子缺陷而导致,常伴不同类别的一种或多种代谢综合征;继发性HUA 主要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而引起。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尿酸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由于尿酸在体内沉积引起的。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如果尿酸在体内过多积累,就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引起肾脏炎症和损伤。

尿酸性肾病患者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但传统西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尿酸性肾病的患者至关重要。

中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近年来在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能够通过调节体内的环境和改善肾功能,对尿酸性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深入研究中药在尿酸性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尿酸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不佳。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对于尿酸性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对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并深入研究中药在治疗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推动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中药在治疗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和验证,其疗效显著且安全。

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足之处的探讨,有利于完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推动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对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和指导。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诊治进展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诊治进展

开始,足量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7-10天后停药。
ACR痛风治疗指南(2012)
痛风的预防用药
• 降尿酸的同时抗炎治疗。 • 首选秋水仙碱0.5mg bid 或qd,肾功能损害 酌情减量,或小剂量NSAID。 • 上述药物禁忌或不耐受时小剂量泼尼松 ≤10mg/d。 • 指南指出,只要有疾病活动迹象,就应预 防性抗炎治疗。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 影像学证实的不对称关节内肿胀; 影像学证实的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 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综合性治疗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间歇期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痛风的非药物治疗
痛风患者中高血脂的发病率高达40%,因此降脂治疗也
是痛风重要治疗措施。原则是尽量选择即降脂又降尿酸
的药物。 (1)单纯高TG血症:首选非诺贝特类药物,因为该类药物 不但 可强效降甘油三酯,且可明显降尿酸。 (2)单纯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药物, (3)混合型高脂血症:甘油三酯升高为主,首选贝特类药 物;
痛风诊断—1997年ACR标准




1 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或 2 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含 有尿酸盐结晶,或 3 符合12 条中6条: 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 1天内炎症反应达到高峰; 单关节炎发作; 关节发红; 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
痛风诊断—1997年ACR标准
• 痛风性肾病: –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由氮 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 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 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死亡。 – 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 石,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尿酸性肾病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尿酸性肾病与肾脏虚损、湿热内蕴有关,所以治疗时要调理肾气、疏通经络、清除湿热。

1. 清热类中药:如黄芩、鲜板蓝根、竹叶、雄黄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可以清除体内的湿热,促进尿酸排泄,达到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效果。

2. 利尿类中药:如车前子、木通、豆腐渣等具有利尿作用的草药,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量,帮助清除体内的尿酸,缓解尿酸性肾病的症状。

3. 肾阳虚类中药:如鹿茸、枸杞子、淫羊藿等具有补肾阳、温肾阳的作用,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促进尿酸代谢,治疗尿酸性肾病。

4. 祛风湿类中药:如桑枝、羌活、藁本等具有祛风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关节疼痛。

近年来,研究者还通过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的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活性成分:1. 黄酮类化合物:如栀子、雷公藤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尿酸生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

2. 黑蝉蜕素:具有降低尿酸血症的作用。

3. 牛膝、天麻中的皂苷类成分:可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达到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效果。

一些中药复方的应用也得到了一些研究支持,如感冒灵颗粒、消食利尿胶囊等,这些复方药物由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可以综合调理尿酸代谢,提高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

尽管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研究还不够详尽,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需要长期观察,疗效评价的标准还不够明确,临床应用的规范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尿酸性肾病的中药治疗在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尿酸性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晶破坏溶酶体膜,致细胞溶解,引 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尿酸盐刺 激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滑膜或纤维 细胞产生的前列素、白介素-I、胶原 酶可以导致慢性关节损伤及坏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影响肾脏对尿酸转运因素:年龄、 细胞外液量、尿流率、尿PH、内分 泌激素、药物等。
[临床表现]
[流 行 病 学]
另报道879例痛风中,男性807例(占 91.8%),女性72例(占8.2%),与国 外资料基本相符。
[流 行 病 学]
影响血尿酸水平增长趋势可能与人群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的改 变等有关。
[流 行 病 学]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发病率
血尿酸(mg/dl)
年发病率
<6.0
0.8%
高尿酸性肾病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 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 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使血尿酸升高.


尿酸盐在血中浓度过饱和状态可沉淀于肾脏引起 肾病变,称高尿酸性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 正常人血尿酸水平:
男性最高为420ummol/L(7.0mg/dl),女性最高为 360ummol/L(6.0mg/dl),一般认为血清尿酸超过 390ummol/L(6.5mg/dl)即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一、肾外表现 二、肾脏表现
一、肾外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 4.其它
一、肾外表现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无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表现, 血尿酸>390ummol/L,无肾脏损害, 常在体检或普查中发现,容易漏诊。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约80%病例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病 变,故关节病变是痛风性肾病的主要 肾外表现,主要表现为暴发性下肢关 节疼痛。
1.慢性痛风性肾病
通常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男女之 比20:1,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发病。 4%~5%患者有遗传家族史。


常染色体遗传,少数伴性遗传,一组 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患。 80年代认为早期肾损为小管间质病变, 近年报导有小球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关 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肾 结石及急性高尿酸性肾病。
[流 行 病 学]
发病率0.13%~0.37%,男0. 3%~0.5%,女性 0.1%。 欧美移植中心报导终末期肾衰由痛风引起者 0.6%~1.0%。 发病率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约2~18%,亚洲有 逐渐增高倾向,台湾埔里社区研究表明,30 岁以上成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7.3%。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起病急骤,2-6小时疼痛达高峰,多以 夜间关节剧痛,>75%首次发作为单关 节,常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和拇趾关节, 然后发展至足跟、踝、腕、指、肘关 节及腱鞘炎、滑膜炎、蜂窝组织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运动受限, 少数患者伴高热、白细胞增多、血沉 增快等感染征象。 首次发作在3~10日内症状消失,关节 肿退,关节功能恢复。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1.2g,其 中60%在运转,每天产生约750mg,排 出500~1000mg,其中2/3由肾排泄,余 1/3由肠道排泄或降解。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体内尿酸的来源:内源性(占 80%),外源性—富含嘌呤或核酸 蛋白食物(仅占20%)。
[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浆中的尿酸钠浓度决定于痛风病人 尿酸的产生、排泄及消耗。尿酸盐在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时升高,大部 分尿酸盐由肝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 黄嘌呤及黄嘌呤而产生。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痛风中99%为特发性,发病 机制主要为肾排泄尿酸减少以及尿 酸盐生成增加,呈多基因遗传。仅 少数(1%)由于特异性酶缺陷引起。
其他
嘌呤代谢异常伴脂肪代谢障碍可引 起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病变,包括高 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病 及心力衰竭。
二、肾脏表现
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肾髓质或间质 中,通常引起高尿酸性肾病,在原发 性高尿酸血症中30%有肾脏损害。
1.慢性痛风性肾病
起病隐匿,有1/3原发性痛风患者会 出现等渗尿和轻度间歇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进展缓慢,肾病与痛风的 严重度往往无关。
6.0~6.9
0.9%
7.0~7.9
4.0%
8.0~8.9
8.4%
9.0~9.9
43.2%
>10.0
70.2%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脏排泄尿酸由三个系统调节,即肾小 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最终尿 酸由肾脏排泄约为肾小球滤过量 6%~12%。 高尿酸血症形成原因:1、尿酸产生过多 (占10%);2、尿酸排泄减少(占90%)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有报道早发高尿酸血症、痛风、进 行性肾衰(可伴或不伴高血压)的 发病有家族性,其它导致高尿酸血 症、痛风的因素是通过肾机制起作 用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痛风中的主要介质为中性粒细 胞:痛风石结晶进入中性粒细胞导 致其释放白介素-1、C5a、白三烯B4 和一种糖蛋白“结晶趋化因子”, 溶酶体酶。
骨、软骨缘近关节处骨质穿凿样透亮缺
痛风石
痛风石通常被发现于关节、软骨、 滑液、腱鞘粘液囊和其它关节表面 结构,骨骺、皮下组织、肾间质。
痛风石
经典但相对少见的痛风石的部位是外 耳轮或对耳轮,称为耳轮痛风石。 痛风石引起骨和软骨的损伤在X-ray下 显示有凿孔样损伤的表现。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病变
痛风的特征性病变,为针样锐利的尿酸钠结 晶,沉积于组织引起慢性异物反应,周围以 慢性单核细胞反应及上皮细胞、巨细胞组成 的多核的异体肉芽肿。造成组织断裂和纤维 变性,组织破坏以骨和软骨最明显,骨质侵 蚀以致骨折、关节僵直及结节肿胀畸形、破 溃等。
[流 行 病 学]
正常儿童血清尿酸值3.6mg/dL, 青春期开始上升,男性高于女性,
[流 行 病 学]
美国95%的人血清尿酸值成年男性 2.2~7.5mg/dL,绝经前成年女性 2.1~6.6mg/dL,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绝经后女性达男性水平。
[流 行 病 学]
我国男性上限380umol/L(6.4mg/dL), 女性上限绝经前290 umol/L(5.2mg/dL), 绝经后值与男性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