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冯如杯竞赛章程分析
北航机械学院保研政策
机械学院关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实施办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是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保证我院推免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依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办法。
一、推荐资格要求如下:符合以下必要条件:(1)当年应届毕业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身体健康(符合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3)实践能力较强,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平均成绩良好以上。
在此基础上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连续两年(即连续在第二、第三轮选拔中)获得优秀生资格者。
(2)学习成绩优秀,三个学年度必修课平均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30%,必修课没有补考记录,要求核心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在前20%;或必修课有一门补考记录者,要求核心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在前10%;对政治思想过硬,综合表现突出者,核心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在此基础上放宽10%;直博生在本专业必修课排名前10%。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核心课程的平均成绩必须在本专业排名30%以内。
a.参加市级(含)以上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获得市级一等奖或全国竞赛获得二等奖(含)以上、国际竞赛获得三等奖(含)以上的第一获奖者;b.优秀半脱产学生工作干部。
(4)冯如杯一等奖的第一作者,核心课程的平均成绩必须在本专业排名50%以内。
二、学院具体操作说明:学院参照上述学校的基本要求下,具体进行如下操作:“必修课平均分+综合素质加分”的排名作为资格(综合素质加分另见说明),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课排名作为保研排名;涉及直博生、校内学术硕士、校内专业硕士、校外外推的确定,学院以学生的核心课排名与学生志愿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针对冯如杯一等奖和优秀半脱产学生工作干部的保研,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发挥高校科协特色优势 推进“三型”科协组织建设
发挥高校科协特色优势推进“三型”科协组织建设作者:宗佳来源:《学会》2020年第07期[摘;要]科协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和凝聚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纽带。
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推进“三型”科协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三型”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职责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对高校科技工作者吸引力有限、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协;“三型”科协组织;人才举荐;自身建设[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7-0049-05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
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和凝聚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0余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以下简称“北航科协”)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举荐优秀人才、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北航特色优势,推进北航科协“三型”组织建设,是进入新时期北航科协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科协特色优势分析(一)学科覆盖面广,科技工作者密集高等院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重要使命,是創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教育基地。
高校科协作为党联系高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与科协其他基层组织相比,具有学科齐全、科技工作者密集、智力荟萃等优势。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普资源丰富高等院校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教师作为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主体,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前沿进展非常熟悉,科普资源非常丰富。
部分高校还依托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建有各类场馆,为开展科普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有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高校科协可以运用高校科普资源,开放实验室、博物馆、科学馆等场所,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老生常谈之冯如杯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冯如杯”━━━━━━━━━━2系生活部宣一、冯如杯基本信息1、大赛名称:“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生创意大赛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选拔赛。
2、目的(1)促进北航两校区创新实践交流,营造航空航天特色学术科技氛围,传承发扬冯如精神。
(2)培养具有学科前瞻性、结构多元化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科技项目,注重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3)选拔有潜力的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成就以中国航空先驱冯如先生命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竞赛始创于1990年,是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务处、学生处、科协、团委共同主办,科协、团委承办,在学校各学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并独具北航特色、彰显北航气韵、践行素质教育、弘扬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通过“冯如杯”竞赛选拔并培育出的优秀项目,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使我校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二届在“挑战杯”竞赛中捧杯的高校,尤其在2009年的第十一届“挑战杯”航空航天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与清华大学共捧“挑战杯”,这是我校师生共同赢得的巨大荣誉,是“冯如杯”竞赛成果最直接的体现。
二、北航“冯如杯”对学生的奖励措施奖励办法(1)颁发证书,并可能获得科研资金支持。
(2)自行申报相关奖学金。
(各种奖学金,具体见《奖学金手册》)(3)竞赛一等奖作品的第一作者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并不占学生所在学院保送研究生名额。
(创意大赛不享受此项,只有设计出实品的才能获得)(4)各项目的全体作者将获得相应的绩点学分奖励(每个项目):一等奖10、创新奖8、二等奖5、三等奖2。
所获绩点学分的分配方案将在该项目的指导教师组织下,参照各人的工作量等各方面相关因素,自行商讨决定。
无论绩点学分的分配方案如何,一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 4 分,创新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 3.5分,二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3分,三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2分。
关于开展第二十四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关于开展第二十四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各学院分团委、书院团总支、基础部团总支: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而创业则是创新的实践和升华。
为深化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共青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委员会经研究决定,即日起面向各学院、书院、基础部开展第二十四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征集工作。
创业计划竞赛旨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竞赛的手段引导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并选拔优秀创业项目予以培育孵化。
“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原名“科技园杯”创业计划竞赛)现已举办届,自年“冯如杯”启动“一杯三赛”体制改革以来,累计有项作品、人次参赛;并有项作品获奖、项作品予以培育孵化。
在此基础上,我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更是屡获佳绩,并于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两金一铜”的历史性突破。
我校始终以“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为目标,以”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
”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覆盖面广、导向性好、创新性高的创业项目选拔平台,并发挥了推介、培育效果。
为做好第二十四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项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以便各单位及早开展项目征集与培育工作。
一、本届竞赛的指导思想“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号召,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意识,提升学生创业综合素养,推动创意、创造、创业的转化和融合,促进学生创业指导工作优化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竞赛组织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青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参赛资格凡是在20XX年月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具有参赛资格。
冯如杯讲座最终版——韩家兴
有三万余人直接参与竞赛,作品数量达到一万多 项,已经成为我校声誉高、学生参与面广、参与 积极性高的一项高水平品牌赛事。
赛事介绍
今日的“冯如杯”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了融合“
创意、创造、创业”的“三创”体系的系列竞赛。
2012年第二十二届“冯如杯”竞赛首次采用“一杯三
赛”制度,即同时举办“冯如杯”学生创意大赛、“冯
科技发明制作类
材料工艺
信息技术
综合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 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经济、法律、 社会学、管理、教育
参赛说明
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类
创 业 计 划 竞 赛
生物医药类
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类 电子信息类 材料类
机械能源类
服务咨询类
作品要求
创意大赛
作品以论文(报告)的形式提交 (1)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创意主旨的阐述、创 意背景及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二部分包括可行性 的论述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状况分析,理论知识要 有依据,要注明相关的参考文献。
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类必须附带项目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 自然科学类论文须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字数在8000至20000字。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字数在3000至8000字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 查报告字数在3000至15000字之间。 英文论文在4000单词以上,同时必须提交中文对照版论文。
第22届学生创意大赛 1386 第23届科技作品竞赛 754
杰出进步奖
698
第23届学生创意大赛 1925 第24届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说明
创意大赛 赛
科技作品+论文 or 论文报告
创业计划 竞赛
创业策划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以北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例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以北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例张所鹏【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拥有科技实践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的光荣使命,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也说明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效果,与本校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为了广纳优秀生源,给国家输送更有用的人才,各大高校都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核心.本文时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得的发展进行了论述.【期刊名称】《科技传播》【年(卷),期】2010(000)021【总页数】2页(P138,137)【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者】张所鹏【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 引言迄今为止,我国学生科技实践已取得了非常丰盛的成果,各类科技作品和创新型人才的涌现,让我们更加自信,实践经验也逐步丰富起来。
但现实又提醒着我们,这些都还有待改善,比如说,在大学四年中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实践环节还相当薄弱,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于培养科技实践类作品及创新型人才,我国还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科技作品的管理机制也有待健全;好多新奇创新的想法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实施等等。
1 我国科技实践活动情况我国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比较受国家的重视,有很多种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措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类活动。
有许多积极参与的学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想法,不仅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让全国学生都参与其中的制度上仍有一些不足。
国家级科技实践类的竞赛主要有“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电子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
其中“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行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学生创意大赛章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学生创意大赛章程(意见征求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意大赛是“冯如杯”系列竞赛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的科技竞赛。
创意大赛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务处、学生处、科协、团委共同主办,由大学生科协承办。
第二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意大赛的宗旨: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创新。
第三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意大赛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科技实践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科研能力,发现具有可塑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创意项目,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良好科研潜质的优秀人才;营造学校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打造航空航天特色大学文化,完善优良的育人环境。
第四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意大赛的基本方式:我校低年级学生通过网络申报项目,各学院负责对本学院的上报项目进行资格有效性审查,由评审委员会进行网上评审并确定进入一等奖答辩名单和二、三等奖名单。
由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一等奖答辩并确定一等奖名单,未通过项目自动补充为二等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务处、学生处、北航科协、团委负责人及各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副主任)和各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组成。
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一名。
组委会成员负责指导竞赛活动,有权对竞赛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各个项目类型的具体竞赛情况调整各个项目类型评奖数量及比例,并对各学院提交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2、协商议决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4、判定受到质疑和投诉的作品或作者;5、议决其它应由组织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第七条评审委员会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聘请各相关领域杰出青年教师、优秀博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理事会代表共同组成。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评审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下设七个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名,每组评审秘书2-3名。
第十届冯如杯获奖作品
E1602002 E1602030 G1602001 D1602016 D1602017 D1602019 D1602020 D1602023 D1602024 D1602026 D1602027 D1602028 D1602031 D1602032 D1602033 D1602034 D1602036 D1602038 D1602040 D1602042 D1602043 D1602045 D1602052 D1602060 E1602005 E1602009 E1602015
龚亚信 三等奖
第十二届“冯如杯”获奖人员名单:
项目名称
第一作者 获奖等级
手动发电电筒
邢大海 二等奖
多用户电话录音系统
袁炜 二等奖
座舱多功能显示器飞行员操作程序一体化设计与评估系 统
魔方
夏雄 何锋
二等奖 二等奖
光控百叶窗
李健 三等奖
行人自控交通灯系统
邵佳蕊 三等奖
基于电力网的分布式电话系统
何岷 三等奖
三维可视化虚拟北航校园
董旭 三等奖
自动识别解说仪
马贤芳 三等奖
应用于公交系统的自助寻路装置
林研斯 三等奖
便携式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马拂晓 三等奖
无人公交报站系统
陈治科 三等奖
光控自动调光台灯
闫夏莉 三等奖
简易汽车防盗报警器
周丽娜 三等奖
公交线路效率提升系统
张正文 三等奖
全功能通用家电遥控器
陈立江 三等奖
新一代信息标识技术市场营销与产品推广方案 冯洪涛 二等奖
Baby—Care 全方位婴儿监控照料系
冀婷 二等奖
多功能盲人用电子手杖
屠宁杰 三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在200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在200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日期:2009/9/18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教师们、各国友人们、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第一次作为校长在这里欢迎你们,北航的新成员!再过12天,我们将迎来祖国60周年华诞,在这充满激情与期待的喜庆日子里,你们开始了新生活,这里将是你们成就梦想的新起点,你们从此也有了一个令人向往与自豪的名字——“北航人”!在此,我谨代表北航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成长的家长与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感谢!今年,我们共迎来了包括港澳台在内,来自全国各地1547所中学的3327名新同学,以及来自18个国家的85名留学生。
你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共同融入北航的大家庭,共同见证与实践北航培养领导者与领军人才的育人理念,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也要再次向大家表示祝贺,祝贺你们,是因为历年考入北航的学生都是全国优秀的中学生。
今年,全国共有1010万考生,我校排名各省前1000名考生的比例达到了91%,你们是中国青年人中的杰出代表!其次,我祝贺你们选择了北航,北航是大家追寻梦想的新开端、实现理想的大舞台,她将会以自己的卓越告诉大家:你们的选择是明智的,而且将会是无比精彩的!因为北航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杰出代表,始终把握国家发展需求,始终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前沿,始终把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更肩负着培养国家领军与领导人才的历史责任,励精图治、精研学术、培育英才、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你们是优秀的,生逢盛世,也是幸运的。
因此,作为祖国青年一代的精英代表,你们应该、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人生理念与远大目标!因为,你们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今天,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面对你的新生活,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准备成为未来的领军与领导人才?作为校长,我告诉各位,为了你们,北航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参赛作品资料
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参赛作品资料仪器光电协会竞赛部A类项目编号:Ba2117001项目名称:第一视角遥控低空无人侦察机第一作者:宋晓瑞39171101其他作者:张谦张燕琴指导教师:冯仁剑项目简介:此无人侦察机采用第一视角操纵方式,不需要人员在目视距离内遥控操作,可进行超视距飞行作业,扩大了其作业半径。
飞机整体设计为滑翔机结构,有较大推重比,以保证无动力滑翔时平稳低速获取清晰有效的图像信息,遇到紧急情况时可迅速爬升。
该飞行器上将加装OSD屏幕叠加模块,实时显示飞行数据,有利于地面控制者操纵。
一个人即可完成整个侦察过程,不需另外的云台手或导航手协助。
不同于通常的第三视角航拍无人机和造价昂贵的自动驾驶无人机,此飞机以第一视角方式操纵可用于农业监控、事故搜救、军事侦察等不同场合,且航线比计算机程序操纵的无人机更加灵活,也更能适应各种条件恶劣的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任务,且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普及性强。
项目编号:Ba2117002项目名称:新型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第一作者:胡军39173122其他作者:宋文帅梁嘉豪指导教师:杨明伟项目简介:该项目名为新型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系统,采用不同于现在普遍的无人机系统。
该无人机靠四个独立旋翼提供飞行动力,这和现在的直升机相似,但制动和转向方式不同。
该无人机取消了普通直升机的副旋翼及可偏转的主旋翼,直接利用四个旋翼改变转速来制动和转向。
这大大简化了直升机的转向系统,并且更加灵活。
在该无人机上还配备了一个可转向的摄像头,可360度监视和探查周围情况,并通过无线设备让远处的人员了解无人机附近的情况。
该新型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的起降,还可以进行空中悬停,并在空中进行拍摄和监视,完成一系列遥控动作。
项目编号:Ba2117003项目名称:微小卫星伸杆机构的设计与仿真第一作者:雷宜安37172218其他作者:无指导教师:无项目简介:项目来源于国防科技卫星项目,为了避免卫星本体剩磁的干扰,需要通过卫星表面向外的伸杆安装传感器。
北航华罗庚班大二下学期计划
华罗庚班大二下学期计划(初稿)一、组织构成:1、班委●班长:高哲明●团支书:林渠远●副班长:(戴伟斌)●学习委员:(张旭成)●体育委员:周家伟●生活委员:黄浩楠●文艺委员:刘洪澎●宣传委员:薛冠扬●发展辅导委员:马召灿2、锯组组长:张旭成名誉组长:杨奎坚副组长:冯奇行动队队长:李嘉然副队长:马召灿3、课代表●复变函数:●数值分析:●概率统计:(冯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竞赛专管:(张旭成,黄炎鹤)二、学期计划:1、开学杂务:●副班长、学习委员:书单两天之内确定。
课程表要按时执行。
●生活委员:计算上学期班费结余,并收取本学期班费(人均50)。
三天之内到账。
印制3月自习表格。
●竞赛主管:确定本学期冯如杯始末时间,3月6日之前发给全班同学,从速!●各科课代表:及时熟悉老师,尤其是概率统计课代表。
探明本学期各科考核方式,计分规则等等。
●体育委员:组织比赛。
2、学期大事:✧冯如杯✧期中考试✧6级考试✧球赛✧期末考试✧搬家3、备注:本学期课程很少,很少,很少。
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副业,不要宅宿舍。
本学期形势政策分数考核有变。
60分为博雅课堂,30分为冯如杯,10分为李轩昂的印象。
请各位注意。
本学期是在沙河的最有一个学期,希望大家能在这片净土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珍惜剩下的时间。
学院路校区真的不是天堂!。
冯如杯专项竞赛
关于第二十五届“冯如杯”竞赛专项竞赛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精神,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与社会需求,弘扬航空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凸显我校航空航天特色,本届“冯如杯”竞赛设置“节能减排”“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绿色航空”三类专项竞赛。
一、申报说明申报本届“冯如杯”竞赛的各类作品,可同时申报参加专项竞赛,网上申报时勾选“专项竞赛”复选框即可。
专项竞赛单独评审评奖,与“冯如杯”学生创意大赛、“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与评奖互不干扰。
二、题目设置(一) “节能减排”专项竞赛1. 设题背景当前国际环境下,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恶劣的气候灾难冲击着人类的家园。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将能源效率列为重中之重,将“节能减排”提上了中国复兴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保障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的不断提升、进步,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教发[2007]19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并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我校以此为契机,在本届“冯如杯”竞赛中设置“节能减排”专项竞赛,选拔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与全国竞赛。
2. 竞赛主题绿色北航,美丽中国3. 竞赛内容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4. 参考方向本届“冯如杯”竞赛“节能减排”专项竞赛提供参考方向,参赛作者可以参考但不限于以下方向:航空科技“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多能互补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天然气、煤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制备与应用技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发电机组通流改造、冷却塔循环水系统优化、冷凝水回收利用;电机系统的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技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技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电机系统节能;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检测技术;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技术;优化蒸汽、热水等载能介质的管网配置,输配电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电能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煤炭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有色金属生产与回收“节能减排”技术;石油生产的“节能减排”技术;化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建筑材料生产、加工“节能减排”技术;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农业和服务业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清污分流和高浓度废水预处理技术;醇醚燃料、生物柴油等车用替代燃料技术;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交通物流运输优化模型建立;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大型客运站能耗综合管理技术;节能环保汽车加气站、充电站配套设施规划;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
北航计算机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4版)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13:13|作者:(试行)一、专业简介本专业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科学型与工程型相结合”的宽口径人才。
本专业重视未来高水平人才所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强化数理知识及学科基础理论,秉承“寓教于研”的办学理念,依托学院已有优势课程构造和优化专业课程,注重系统级知识体系的建立并强调基础科学理论与复杂工程开发的结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体现研究性大学的特色。
专业培养特点概述如下:1)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可以充分结合发展规划和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的专业课程选修方案。
2)1~2年级以数理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
除数理课程为外,本专业基础课具有门数少学时多、知识融合、实验综合等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系统观点和开发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3~4年级以专业选修课程学习为主。
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院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程群模式提供多种选择参考,强调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学习系统性。
4)注重人文素养培养。
通过6门次覆盖哲学、历史、艺术、法律等方面的小班化人文通识课,使得学生在形成性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塑造其自由人格、提升思辨力与想象力,增强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5)注重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在1~3年级设置连贯性的科技实践与成果表达训练环节,不仅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创新意识,还培养其在公众面前有效表达观点与思想的能力。
6)注重国际化交流能力培养。
除了英语课程学习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外学者讲授的暑期公开课、国外优质MOOC课程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联合课程设计、交换学生计划及国外大学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7)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通过多门专业课程及各类讲座类,培养学生具备职业道德和伦理,了解科技对于自然及社会的影响。
8)实施本研一体培养。
对于保送本专业的学生,鼓励学生选修研究生课程,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期,需完成硕士开题报告。
第十六届“冯如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项目汇总表do
指纹识别系统开发 用 555 制作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智能餐厅的顾客点菜终端 盲信号别离实验平台
基于数字水印的电子防伪技术 住院病人生理指标监控系统 三维可视化虚拟北航校园 基于单片机和 FPGA 的信号发生器
自动识别解说仪 应用于公交系统的自助寻路装置
便携式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基于蓝牙的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
D1602061
D1602062 D1602063 D1602064 D1602065 D1602066 D1602067 D1602068 D1602069 D1602070 D1602071 D1602072 D1602073 D1602074 D1602075 D1602076 D1602077 D1602078 D1602079 D1602080 D1602081 D1602082 D1602083
工程名称
Light Home——一种新的家庭多媒体交互解决方案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语音导航系统 超声定位 立体视讯智能终端 新概念舞台 校园短信查询系统
CLASS-EOM 教室节能监控、状态网络查询系统 “E-CAR〞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 xscale 的机场场面监视系统
基于 DTMF 与 SMS 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小区智能管理系统
D1602084 D1602085 D1602086 D1602087 D1602088 D1602089 D1602090 D1602091 D1602092 D1602093 D1602094 D1602095 D1602096 D1602097 D1602098 D1602099 D1602100 D1602101 D1602102 D1602103
张家瑞 李少松 姜哲 杨蓝 铁力 武伟 董旭 姚黎帆 马贤芳 林研斯 马拂晓 陈明玉 易巧玲 陈治科 闫夏莉 周丽娜 张正文 陈亮 陈立江 李卓 张旭 向巍 王宇恒 李少松 卢立武 付铮 刘添君 张腾 陈治科 张佶 任毅 李晶 丁演文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条例-北航机械学院-北京航空
(二) 以同一项目或研究课题在同一年度获得不同奖项者,不重 复计分,只取最高成绩;同一人参加不同项目、在同一比赛多次获奖 者,分数可累加(原则上每人在同一比赛参与项目不超过 2 个)。
(三) 凡代表学校参加高水平国家(含国际)级、省部级创新创 业竞赛,获特、一、二、三、优秀奖及参赛未获奖者,积分细则如下:
(七) 发表学术文章及申请专利 在各级各类期刊、会议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或申请相 关专利,作者单位署名为北航者,学生第一作者或老师第一作者学生
3
第二作者可获得相应综合测评加分:
级别 SCI 期刊论文 SCI 会议论文
分值 80 分/篇
60 分/篇
EI 期刊论文 60 分/篇
EI 会议论文 10 分/篇
第二条 本条例以导向为目的,以量化为手段,客观评估学生的 综合素质,其结果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 院全体本科生。
第二章 综合量化分数计算办法
第四条 学生综合量化得分由学生课内得分、课外得分组成。课 外得分由创新创业竞赛得分、学科竞赛得分、体育文艺得分、德育实 践四部分组成。
上述没有包含的竞赛项目经本人申请、审定小组认可后方可列入 加分项目。
2
(四) 参加“冯如杯”竞赛,积分细则如下:
获奖等级 科技制作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创业大赛 创意大赛
特等奖 50
一等奖 70 60 60 60 40
二等奖 40 30 30 30 20
三等奖 30 20 20 20 10
同一届“冯如杯”科技竞赛中,同一子类别内参与计分项目仅限 1 项。同一子类别内和各子类别之间,以第二作者以后(含第二作者) 参与计分项目仅限 1 项。全部参与计分项不超过 2 项。
综合测评加分细则
综合测评加分细则为了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开展科技、艺术、体育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同学的全面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此细则,用于保送硕士研究生综合测评加分,综合测评加分满分14分,如下:1、科技活动(满分6分)●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第一作者 5 第二作者 3 第三作者1.5 ●全国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 3 第二作者 1.5 第三作者0.75 ●全国挑战杯三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 1.5 第二作者0.75 第三作者0.4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团体项目:冠军2 亚军1 季军0.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个人项目:冠军 4 亚军 2 季军 1第四名0.5 第五名0.3 第六名0.2●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科技创新评比):一等奖1 二等奖0.5三等奖0.25 ●其他全国科技类竞赛:团体冠军2 亚军1●其他全国科技类竞赛:个人冠军(一等奖)4 个人亚军(二等奖)2个人季军(三等奖)1●北航“冯如杯”一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 4 第二作者 2 第三作者1第四作者0.5 第五作者0.25●北航“冯如杯”创新奖得者:第一作者 3 第二作者 1.5 第三作者0.75第四作者0.4 第五作者0.2●北航“冯如杯”二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 1.5 第二作者0.75 第三作者0.5第四作者0.25 第五作者0.1●北航“冯如杯”三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0.5 第二作者0.25 第三作者0.2第四作者0.1●北航“冯如杯”创意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1 第二作者0.75 第三作者0.5第四作者0.25●北航“冯如杯”创意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0.5 第二作者0.25 第三作者0.2第四作者0.25●北航“冯如杯”创意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第一作者0.25 第二作者0.1 第三作者0.05第四作者0.02●SCI录用学生第一作者:2.5,专利受理第一作者:2,EI录用第一作者:1.5注:同一项目重复获奖者按照最高加分计算。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学⽣实践动⼿能⼒培养⼤学⽣实践动⼿能⼒培养途径分析【摘要】: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应⽤性很强的⼀类⼯科专业。
⼤学⽣实践能⼒的培养需要社会和⾼校双⽅⾯共同培养,学校和教师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为⼤学⽣创新实践能⼒的培养提供应有的努⼒和帮助。
⼤学⽣的实践能⼒课外培养通过建⽴系统⼯程训练营、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建⽴产学⼀体化的社会实践新模式等途径为学⽣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阔的空间与机会,弥补了课内教育的不⾜,为⼤学⽣在⽇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强了⾃⾝的优势,为获取⼯作增加了筹码。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能⼒课外培养⼀、⼤学⽣实践能⼒培养的重要性经过近年的⾼速发展,我国建⽴了完备的⼯业体系,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世界制造中⼼”。
尽管如此,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仍然处于低端,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因此,提升⼤学⽣的实践能⼒,意味着给产业注⼊了更多的潜在⾼端⼈才,为产业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才的原动⼒,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
由于⽬前我国的⼤部分企业,尤其是中⼩企业和私营企业,其内部⼀般不具有完善的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机制。
⽽企业多要求毕业⽣就业后能够马上上岗,尽快解决⼯程中的实际问题,即必须具备即⽤性。
因此,实践能⼒的培养不仅涉及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提⾼,也意味着降低⽤⼈单位实际培养成本,拓展就业需求三、⼤学⽣实践能⼒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运⽤,⼤学⽣实践能⼒的培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更⾼的要求。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缺乏深度,针对⼤学⽣实践能⼒⽽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少。
由于经费和其他⽅⾯的原因,⾼校多以组织学⽣参观⼚矿企业甚⾄风景区为主,缺乏让⼤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
2、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资源分散在⼤学⽣实践能⼒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配套。
“动力杯”章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学函字…2011‟2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动力杯”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办的,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的学术科技竞赛,是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对科技创新体系内的各组成部分的立项、阶段性答辩、评审、经费使用等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学院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通过科研项目过程化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院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同时,进一步完善本科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强对专业的兴趣。
第三条竞赛的基本方式:学生申报科技发明制作、节能减排专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三类作品参赛;由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创新意义和学术理论水平的优秀作品准予立项,给予相应支持,并对项目进行阶段性评审,督促和引导学生按照进度安排高质量完成项目。
最终根据作品质量给予表彰、奖励,推荐参加高级别的学生科技作品竞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竞赛设立“动力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处理竞赛相关事务。
组委会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组委会设组长两名,副组长若干名,由学院相关领导组成。
组委会成员由各系(所)主任、各班班主任、各年级辅导员组成。
组委会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和三号楼102室设立办公室,负责处理竞赛日常事务。
第五条组委会办公室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2.管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3.组织各类阶段性评审、汇报、检查工作;4.议决其它应由办公室议决的事项。
第六条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学院聘请的本学院或相关院系专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评审委员若干名。
启明之星评选细则(试行稿)
启明之星评选细则(试行稿)第一章总则1.1目的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需求,更好地贯彻我校培养计划关于课内课外兼管、显性隐性统筹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造精神,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书院特举办本次启明之星的评选活动。
同时为了能起到评估和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较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希望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热情和动力,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本书院结合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选细则。
1.2 评选项目学习之星、社会工作之星、希望之星。
1.3参评对象和基本条件参评对象为启明书院2012级和2013级本科生,参加各类评优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爱国爱校,积极上进,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3、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无补考重修现象。
4、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身心素质良好,体育成绩达标。
5、遵纪守法,文明诚信。
模范遵守校纪校规,无违纪受处分现象。
1.4 评选程序及奖励办法1、每班推选出两位符合评选标准的同学,推荐为启明之星。
还可以采用自荐的方式参加评选(自荐不计入班级推荐名额)。
2、每个参加评选的同学需要写一份自我介绍和视频,具体要求详见i北航公共主页。
3、由启明书院发起网上投票,投票结果计入最终评分。
4、评审团根据硬性加分项目(见第二章),确定参选人得分。
根据最终得分,每项最终确定一到两人,进行表彰,为每位启明之星颁发奖状,并奖励1学分。
1.5 评选时间每年秋季学期校历第一周评选活动启动,之后一到两周交材料,随后开始进行网络投票,最后发表统计结果及入选的启明之星。
第二章评选细则2.1 学习之星2.1.1课业学习方面方案A:推荐条件:1、学习目的明确,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2、保证较高的出勤率,上课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完成作业,课下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3、算数平均分在85分以上,大学生涯无挂科记录;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或在某一学科中成绩突出,发表或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或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北航“冯如杯”1.1、基本信息1、大赛名称:“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生创意大赛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选拔赛。
以“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标志的校园科技文化节,每年4-5月举办,科技文化节包括科技讲座﹑科技论坛﹑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和“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
备注:(1)冯如杯不是“课外”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冯如杯由2个大赛组成,其中学生创意大赛其实就是SRTP选拔赛,两个大赛合并为一个,有利于与SRTP对接。
2、指导思想理念: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
体现: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产业化。
学生创意大赛宗旨: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创新。
3、目的(1)促进北航两校区创新实践交流,营造航空航天特色学术科技氛围,传承发扬冯如精神。
(2)培养具有学科前瞻性、结构多元化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科技项目,注重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3)选拔有潜力的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2、组织机构1、发文单位:北航党政办2、主办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教务处、学生处、校科协、校团委承办单位:校科协、校团委创意大赛承办单位:教务处、校团委3、组委会主任:魏志敏(副校长)组委会副主任:唐文忠(飞行学院院长)、王荣桥(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陈强(教务处处长)、吴慧(学生处处长)、史文军(科协秘书长)、雷晓锋(校团委书记)、陈海秋(科协常务委员)、陆利蓬(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总支书记)委员:团委副书记1人、科协常务委员2人、材料学院副院长2人+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信息学院副院长2人+团委书记、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法学院副院长、中法工程师学院党支书、理学院分团委书记(辅导员)、北海学院学生处处长。
秘书: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4、评审委员会校内外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相关专家、学者。
5、院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科研副院长、教学副院长、分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分团委书记。
职责:项目的组织与申报工作。
1.3、与SRTP关系1.3、针对学生的政策1.3.1、资格全日制非成人教育中国籍学生。
申报日前1年内完成的学生科技或社会实践作品。
如果作品创新点突出、有望取得重大成果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如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经学院严格评审并报组委会批准后,可再次参加“冯如杯”竞赛。
各参赛作品须由第一作者申报,指导教师或学院推荐,经学院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具备参赛资格。
创意大赛:对于各类参赛作品,每名学生只可参与一个项目,并且每份作品的作者不超过四人。
1.3.2、奖励办法(1)颁发证书。
(2)自行申报相关奖学金。
(3)竞赛一等奖作品的第一作者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并不占学生所在学院保送研究生名额。
(4)各项目的全体作者将获得相应的绩点学分奖励(每个项目):一等奖10、创新奖8、二等奖5、三等奖2。
所获绩点学分的分配方案将在该项目的指导教师组织下,参照各人的工作量等各方面相关因素,自行商讨决定。
无论绩点学分的分配方案如何,一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 4 分,创新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 3.5分,二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3分,三等奖任一作者的最高绩点学分不能超过2分。
同一届竞赛中,个人累计获得绩点不得超过4分。
创意大赛:确认资格有效的获奖作品,由竞赛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优秀项目将优先获得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机会。
1.4、针对指导教师的政策1.5、针对学院的政策1.5.1、奖项竞赛以学院所在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
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院获得“冯如杯”,团体总分第二至六名的学院获得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先进学院称号。
连续三届获得“冯如杯”的学院将永久保存“冯如杯”。
1.5.2、项目评分学院的团体总分由该学院项目得分(即“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冯如杯”创意大赛两赛参与计分项目得分之和)、学院参与组织分及成果转化分求和得出。
1、团体总分=项目得分+参与组织分+成果转化分2、计分项目数:学院项目总数(不含哲学社科类)在19个以下,计分名额3个;之后每增加10个,计分名额增加1个;50个以上,计分名额为7个。
3、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得分(1)满分为700分。
(2)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获奖作品得分为:一等奖100分,二等奖50分,三等奖20分,创新奖80分。
(3)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一等奖的作品,按照每项100的分数计入该学院社科论文成绩。
二、三等奖分数不计入学院总分。
(4)在计算学院团体总分时,若出现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奖次高于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计分项目奖次,则在参与计分项目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可用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置换原计分项目参与计分。
4、学生创意大赛项目得分(1)总分为150分。
(2)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得分,并且占竞赛学院团体总分的15%。
(3)学院创意大赛得分=(学院一等奖项目数*400+学院二等奖项目数*200+学院三等奖项目数*100 +学院未获奖项目数*80)/(学院一年级总人数/4)此项分数上限为150分。
(4)学院加权成基础部得分计算方法:最终得分=∑(学院团体总分*相应学院大一人数)/ 基础部总人数5、参与组织分(1)组织分满分为50分。
(2)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与组织分=∑(项目类别权数*该类项目数量)/加权本科生人数。
加权本科生人数=1.3*大三年级人数+0.6*大二年级人数+0.1*大四年级人数项目类别权数:机械类=120;机电类=120;信息类=100;材料类=110;综合类=120;自然科学类=90;哲学社科类=80。
(2)如果集中展示期间出现大面积提前撤展等现象,扣除10分;大一学生在项目集中展示期间到学院路校区参观学习人数少于本学院大一年级人数的50%,扣除10分。
6、成果转化分数(1)成果转化满分为100分。
(2)成果转化分=SCI论文发表得分+EI论文发表得分+申请专利得分。
其中EI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总计得分不超过60分。
(3)参赛项目作品若在申报前一年内发表SCI 论文,或在申报时获得录用通知书,且论文署名中第一学生作者为项目申报人,则加20分/篇;参赛项目作品若在申报前一年内正式发表EI论文,且论文第一作者为项目申报人,则加10分/篇;参赛项目作品若在申报前一年获得专利证书,且专利所有人为项目申报人,则加10分/ 项。
鼓励跨学院的学科交叉的合作项目,并在作品质量同等条件下优先表彰作者及指导教师。
1.6、赛事组织1、申报:项目第一作者通过“冯如杯”网站进行申报。
1.6.1、类型及奖项一等奖可以空缺。
创新奖:每组别不超过1项,可以空缺。
二、三等奖可以调整,但不超过3%。
1.6.2、推进流程1.7、新闻报道1.7.1、开幕式《第21届“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意大赛开幕》发布时间:[2011年4月19日15:57] | 点击数:[956]四月的北航,春意盎然,明媚的阳光洒满整个校园,给北航涂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
在这温暖的日子里,北航“冯如杯”迎来了她的二十一岁生日。
4月16日上午,我校第21届“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意大赛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选拔赛开幕式在新主楼举行。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杨松,中国科协科普部原副部长周济,北京团市委大学部部长郑品石,北京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闫仁皓,北航校友、北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吉英存先生莅临现场。
我校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校长怀进鹏院士,副校长魏志敏教授,第21届“冯如杯”竞赛评委会主任申功勋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校团委书记雷晓锋主持。
开幕式上,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杨松副部长首先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北航“冯如杯”二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冯如杯”的比赛为全国“挑战杯”赛事做出的贡献。
他指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校园活动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应该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发展成一种校园文化。
如今“冯如杯”已经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一些高校和学生的重视,为全国各高校科技竞赛做出了榜样。
接下来,中国科协科普部原副部长周济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十分重视青年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国家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北航学子,一定要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要牢记“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争取更大进步。
我校校长怀进鹏院士代表学校致辞,怀校长指出,北航为同学们提供了思维的殿堂,让同学们敢于质疑与批判,在质疑中反思升华出新的成果。
北航创办“冯如杯”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习惯,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与发展中做出贡献。
怀校长最后指出,如今“冯如杯”经过二十一个春秋,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作为北航学子,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把最好的中国大学生精神展现给国际友人。
本届“冯如杯”国际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营成员,来自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的学生代表与在场师生分享了法国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领悟。
我校大一新生也是第一次参加“冯如杯”的学生代表也代表参赛同学发言,与现场师生和嘉宾交流了自己对“冯如杯”参赛的特别感受。
接下来,魏志敏副校长为本届“冯如杯”竞赛评委会主任申功勋教授颁发了聘书。
主席台领导和嘉宾共同为本届“冯如杯”剪彩。
最后,我校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宣布北航第21届“冯如杯”竞赛正式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来宾前往新主楼二层环廊展厅,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本届竞赛的参赛作品展览。
参观过程中,胡凌云书记,怀进鹏校长,魏志敏副校长认真倾听了同学们对于自己参赛作品的介绍,怀进鹏校长还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作品的原理与改进。
参观结束后,党委书记胡凌云教授对本届“冯如杯”提了六个字——“参与,创意,团队”,参与一次重大的学术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培养一种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据悉,在本届比赛中,来自中法两国及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学生纷纷结合社会热点及自己所学专业创作了大量科技作品。
本届“冯如杯”实行一杯双赛的赛制,即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意同期举行,并借助校园科技文化节中科技讲座﹑科技论坛﹑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博览会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营造一个大学生的科技盛宴。
其中科技比赛方面2059人参加,共申报1034项,创意比赛部分共1523人参加,846项作品。
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当天的盛况。
(文/ 师璐摄影/ 张素芳)1.7.2、国际交流营《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国际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营圆满结束》发布时间:[2011年4月28日11:35] | 点击数:[604]怀校长与国际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营成员合影国际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营活动剪影4月23日,随着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的代表搭上飞往法国的航班,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生创意大赛国际学生科技创新交流营的活动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