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六课 师生之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 师生之间》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 师生之间》精品公开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d33640fc4ffe473268ab1d.png)
你也说一说你喜欢的老师类型吧。
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与小组同学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例:①这些差异恰恰反映了每个老 状元成才路
师的“独特”,这是这个老师有别于其 状元成才路
他老师的人格魅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②学会尊重差异,接受“不同”,同 时我们要积极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 学会与老师友好交往,从而增进与老师的 美好感情。
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的正确态度 是什么?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 重。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 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 们学习的地方。
方法与技能 教材64页材料
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当怎么做? 1.承认老师的差别。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4.主动交往。
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例:XX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
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 格要求,能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 比较积极热烈,很受学生欢迎。
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什么?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好教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阅读感悟 教材62页材料
阅读这段内容,你有什么感悟? 例:教师是一个崇尚的职业,老师们
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在艰苦的环 境中坚守自己的岗位给山里的孩子们播下 希望的种子。
风格不同的老师 老师们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 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 不同的风格。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2ec7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6.png)
6.1《走近老师》 PPT课件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目录
CONTENT
01 了解教师职业 02 风格不同的老师
03 课堂小结 04 随堂练习
01 了解教师职业
感探悟究人分生享
采访我的老师
采访要求:
1.每小组选择一位任课老师进行采访。
2.采访内容:老师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入职准备、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 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 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 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 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 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 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 个人心里…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②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④春一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感随悟堂人练生习
A 4.有的老师幽默开朗、风趣且富有激情;有的老师严
认真,凡事一丝不苟;而有的老师却真实坦诚,从不
掩饰或否认自己的错误,让人钦佩。这说明了
小组讨论与分享:
回忆你跟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能够体现这 种交流互动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
当你给老师提一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的时候,你是否
注重自己的礼仪?
在某个问题上,如果你与老师的观点不同,你会如 何看待你的老师?
教学相长的内涵(P66)
① 教学相长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的过程。
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更名为“寻找最美教师”大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6课第2框《师生交往》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6课第2框《师生交往》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6a05e30b4e767f5bcfce19.png)
1、什么是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 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 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 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 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 好地“教”。
2、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 交流。 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 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这样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吗?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 学好问 2、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3、彼此尊重 4、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5、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6、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归纳
什么是教学相长 教
学
怎样对待老师的
相
表扬与批评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 同进步。
亦师亦友
你心目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寓
】 师 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亦
友 、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探究与分享
高高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文章请语文老师指导 ,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一次数学课堂上,高高在 下面偷偷看青年文摘,被数学老师发现了,老师把他的青 年文摘没收了,还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
长
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师师交生生往
什么是良好师
生关系
尊重老师的
亦 师 亦
原因和做法 处理与老师
友
发生的矛盾
如何建立良好的 师生关系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5dd1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的认识、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与老师沟通不畅、矛盾冲突等情况。
因此,本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学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解决矛盾。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师生关系?为什么师生关系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师生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3.操练(10分钟)针对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演练,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与老师沟通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沟通的要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8cfb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主要围绕师生关系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师长,与师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师生关系产生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师长之间的互动较多,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师长的不尊重,沟通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师长沟通和互动,尊重师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对师长的尊重和信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师长沟通和互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强调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3.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与师长沟通和互动的方法和技巧。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与师长互动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师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6课第2框《师生交往》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6课第2框《师生交往》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6dc3960b1c59eef9c7b430.png)
尊敬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 修养,需要我们从学习和生活中小事做起。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王亚南著名现代经济学家 。他在大学执教三十多年 ,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 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 (zuò)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 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 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 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 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 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 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才赫 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①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②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师生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 彼此尊重
相互关心
朋友
携手并进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板书)
①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别、劳动成果; (板书)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 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 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 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 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探究与分享:教材第68页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68页第二段思考: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我们要尊重老师,吸取老师教育我们的合理之 处,虚心向老师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提示:要,因为老师为教导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
动,尊敬、感恩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师生之间 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全套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师生之间 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916619f150e2524de5187ea1.png)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节走近老师一、了解教师职业1.教师的作用(或:为什么要尊重老师?)(1)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传承文明: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书育人: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3.当今时代对教师的要求(1)原因: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具体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1.老师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掌握的方法。
一、选择题 1.对右面漫画《知识领路人》的寓意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人B.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将无法学习和生存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D.老师会让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2.一名学生在教师节写了一首诗献给自己的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滋养我们情操的美果。
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给您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有()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②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③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④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当我们因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清醒剂。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https://img.taocdn.com/s3/m/1416de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1.png)
第一部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3.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第二部分:师生之间的应有之道1. 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师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重师长的责任和权威。
2. 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师长信任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学生信任师长的专业和胸怀。
3. 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关爱的关系,师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关爱师长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部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1.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
2. 师长应当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 学生应当尊重师长的意见和建议,用心倾听并积极反馈,与师长积极互动,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
第四部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 作为师长,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2. 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发现和培养学生优点的能力,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3. 教师应当具备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第五部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1. 作为学生,应当具备尊重师长的态度和行为,言听计从,尊重师长的人格和权威。
2. 学生应当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师长和同学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3. 学生应当具备刻苦钻研的态度和习惯,主动向师长请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勤奋学习,努力进步。
第六部分:师生关系的影响1.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
2.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环境。
3.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3418b3169a4517623a378.png)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走进老师如何认识教师职业?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怎样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2、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1、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第二框师生交往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正确认识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有怎样的意义?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的表现?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2课师生交往27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2课师生交往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d56e0e4431b90d6c85c7ea.png)
本周,我校利用自习课时间,各年级 分班级举行了师生评教活动。学生给各科 老师打分,并指出老师上课的优缺点,老 师们在听取了学生的建议后,按学科做了 调整,并结合本学科特点调整上课状态和 模式。
材料体现的是师生间一种怎样的场面?
“教学相长”,友好互动的场面。
(二)、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对学生的要求?)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第2课时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
学习目标:
1、知道老师在师生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 2、理解“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知道 “教学相长”对学生的要求?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批评以及 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4、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的过程。 (2)亦师亦友。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各抒己见
1.你认为亚里士多德尊敬自己 的老师吗?表现在哪里? 2. 他是否背叛了自己的老师? 为什么?
知识点二:教学相长
(一)、“教学相长“的内涵: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 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 更好地“教”。
课堂小结
1、教学相长
师 生 交 往
教学相长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3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彼此尊重
亦师亦友
5、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关心、理
解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 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 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 了( )
方法与技能P69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 PPT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b0c2cfb9f3f90f76c61bcf.png)
二、亦师亦友
1、如何理解“亦师亦友”(是什么)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 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 小雷是班里的“小红人”,他不但学习成 绩好,而且兴趣广泛,特长也很多,和老 师相处得也很融洽。他认为和老师要无话 不谈,见了一些年轻老师显得很随便,经 常在背后直呼老师姓名。上述材料,结合 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你认为小雷的想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
积极参 与课堂
课后找老师 解疑答惑
“教学相长”对我们 的要求1
1、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持主 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P66) (1)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见解。 (2)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学习成果。
探究与分享
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 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 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的手 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 的批评?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王亚南著名现代经 济学家。他在大学 执教三十多年,对 教育有深刻的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怎么 办)P68-69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的开始。
• ①我们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 成果。 • ②尊重老师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做到主动关心 老师、理解老师。 (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教学相长”对我们 的要求2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67) •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 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是什么) •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是什 么) •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 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 心。(怎么办)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bf03c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2.png)
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3)使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条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并序》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并序》与《木兰诗》合称“乐 府双璧”。 (1)必须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写排比句便于议论和抒情,可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创设,而不是为了写排比句而去硬写。
使[诵孔用国排学比子经要典注]创意以办下几点私: 学,广收门徒,相传
D.孔子在去楚国途中被陈、蔡的执政大夫发兵围困在旷野上,既不能脱身,又没有粮吃,他的一些学生心中也很有怨气。但面对困境
他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 ,孔子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联系实际,有说服力地批评教育了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显示了大教育家的风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 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
书育人使命。 作者希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循 其声,形象真实地再现了15世纪的法国社会图景。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 的。
乐善府诗诱”、“温故知新”等教育思
①本文开门见山,从现实生活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
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8f3513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与老师良好沟通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认识到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老师的辛勤付出、老师的期望与关爱、如何与老师良好沟通等。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案例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环境、新老师还处于适应阶段。
他们对老师有着新鲜感和好奇感,但同时也存在着对老师的敬畏心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老师的工作内容,对于老师的付出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与老师良好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
2.教学难点:如何与老师良好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工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老师的情感。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老师良好沟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f8ed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3.png)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知识点总结▲28.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9.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0.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1.如何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1)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2)尊重老师的不同。
▲32.什么是教学相长(含义)?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3.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或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6.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①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②基本道德修养,老师是我们③知识的指导者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4473df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7.png)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一. 教材分析《师生之间》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六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尊重老师和团结同学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进入初中生活,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有一定的陌生感。
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敬畏心理,但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培养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的意义,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讨论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尊重老师的重要性”和“如何与老师沟通、交流”两个话题展开讨论。
4.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课时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课时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dc53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d.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课时师生交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师生之间》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老师交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还在适应中。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的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老师交往。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沟通。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师生之间的交往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与老师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师生交往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情景模拟材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提前一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师生之间的交往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与老师交往的技巧。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_34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_34](https://img.taocdn.com/s3/m/2510c665580216fc700afdf4.png)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二框师生交往(1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框要学的内容师生交往新观点、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指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所以要共筑师生情感桥梁其核心是共筑师生情感,理解它的关键是让学生准确理解和对待师生关系,解决师生之间矛盾,学会与教师实行积极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因为它还与交往与沟通有相连的关系,所以在本册中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重点是师生交往的方法,如何与教师沟通,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教学中,使用学案、讨论法、讲授法来掌握,让学生明白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主动沟通,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二、目标及其解析1.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2.掌握与老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
(二)目标解析1.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指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掌握与老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是指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掌握沟通方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准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
交往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与教师实行沟通是初中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部分学生难以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师生关系会引发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明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的,其中关键是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与老师交往的礼仪。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案例分析法、引导法、讲解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大家请看课本P47页的练习,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三名同学关于师生交往的困惑,导入师生交往的话题,让学生理解到与老师产生隔阂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改进与老师交往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课知识要点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一框走近老师
1.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延续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材P61】
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
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
2.在当代,教师的职责(使命)是什么?【教材P61】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或: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或:在当代,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教材P62】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4.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教材P61~P62】
⑴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
.....。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⑵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⑶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5. 为什么每位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或:造成老师不同风格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63】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
..,每位老师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6. 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教材P63~P64】
⑴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因为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⑵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
等。
第二框师生交往
1.怎样正确理解教学相长?(或:什么是教学相长?它对于我们和老师意味着什么?)【教材P66】
⑴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⑵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为加强师生沟通,我们应如何做?(或: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怎样去做?)【教材P66】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一方面,要学会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教材P67】
⑴老师的表扬
..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要不自傲,不自满,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⑵老师的批评
..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们要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当被老师误解时,怎么办?【请把这一问题及答案抄写到教材P67下边的空白处上去】当被老师误解时,我们要学会宽容、体谅老师,以善意的态度,恰当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向老师做出解释。
5.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教材P68】
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
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6.为什么要尊重老师?【教材P68~P69】
⑴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这段话也回答了“尊重老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
】
⑵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老师?【请把这一问题及答案抄写到教材P68下边的空白处上去】
除见到老师问好外,对老师有意见,要通过正当的渠道提出来,不得当面顶撞、谩骂老师;犯错后,正视老师的批评;进出门口、上下楼梯时让老师先行;不乱拨打老师的电话;扫地时,老师路过要停止;要起立回答老师的问话;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要谦虚,学会使用谦和的敬语;等等。
8. 在师生交往中,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教材P68】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
.....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9. 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教材P69】
⑴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
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⑵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⑶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⑷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师生间的矛盾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
..........。
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10.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教材P69】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
11.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或:如何与老师友好相处?)【教材P66~P69】
⑴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⑵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⑶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⑷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与老师成为朋友,关心、理解老师。
12.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哪些角色?【教材P65】
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引领者、指导者、促进者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