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环境规划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计划5篇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计划5篇村环境卫生工作计划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促使我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素质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我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我村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目前我村环境卫生状况普遍不理想、群众的卫生意识不强等现象,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提高我村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具体做法有:1、出一期关于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标语;2、在宣传栏张贴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3、向广大农民群众派发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资料;4、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发动学校学生清洗墟镇乱张贴的广告,营造爱国卫生的氛围;5、发放致居民商户的一封信,宣传环境卫生和健康方面知识;(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工作机构。
1、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明确职责,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村环境卫生,垃圾清运,监管全村卫生环境,将全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去抓,积极协调、加大监督力度,力促我村环境卫生整治有大改观。
3、要做好村容整治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宅基地、电网、电视线路、供排水设施等要统一规划,对违反规划乱建乱搭的建筑物,报上级政府将依法进行拆除。
(三)加大环境卫生监管力度要加强督查,务求实效。
我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历时多年,任务繁重,为使整治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在不断完善自查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每月逢农历九日组织专人进行全村环境卫生大检查,发现未清扫的,将对负责该责任区的保洁员予以通报批评,并在年终实行工资考核制度,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2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____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农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人口外流、农业产业结构不平衡、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们制定了____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二、整体目标在____年之前,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等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重点任务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1)加大农村公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民出行便利性。
(2)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和水源保护。
(3)提高农村电力供应可靠性,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升级。
(4)优化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网络接入能力。
2.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1)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
(2)加强农资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民采购农资的便利性和价格透明度。
(3)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
3. 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1)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农业休闲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2)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
(3)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养老、医疗等基本权益。
(4)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接受教育和医疗的便利性和质量。
4.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2)推广农村生态农业,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
(4)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农田排水系统建设,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5. 加强农村治理和组织建设(1)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和农民自治制度。
(2)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3)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3篇)
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风貌整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通过整治农村风貌,能够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制定了2024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整治农村风貌,创造美丽宜居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2. 任务:(1) 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整治,恢复农村的整体形象。
(2) 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3) 加强对农村风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整治重点1. 拆除乱搭乱建:对农村中存在的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的临时搭建进行拆除,恢复农村的整洁和有序。
2. 清理乱堆乱放:对农村中存在的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包括农村垃圾堆放、废旧物品堆放等,提高农村环境的整体美观。
3. 美化农村环境:通过绿化、花坛设置、道路整修等方式,美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
4. 治理农村污染:加强对农村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的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5.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改善。
四、实施步骤1. 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
2. 制定整治方案:依托乡镇政府,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等。
3. 宣传动员:通过宣传教育、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动员农民参与整治工作,增强群众的整治意识和积极性。
4. 资金筹措:通过多种方式筹措整治工作所需的经费,包括向上级政府申请资金、社会捐助等。
5. 组织实施:按照整治方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整治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6.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整治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式。
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联村第一章现状概况及发展条件分析1.现状概况1.1区位与环境城联村(又名网岙)位于大碶街道东南方向、九峰山旅游风景区西大门入口处,距大碶街道中心约5公里,东西两侧靠山,北接城东村,南抵和鸽村,有网岙,陆家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网岙。
地势较为平坦,从西向东呈缓慢上升趋势。
周边山体自然植被较好,村内有多处古树名木,主要为桂树和樟树。
现状村庄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洪渠,以导引山中溪水和雨季泄洪,西侧渠宽约为15米,东侧渠宽约为8米,在城联村与城东村交界汇合。
1.2历史沿革1949年8月与今城东村同称柴桥区泰清乡网岙村,1950年7月改属大区城湾乡,1956年3月称清山乡城联高级社,1961年7月称塔峙公社城联大队,1983年10月称塔峙乡城联村,1992年5月改称大碶镇城联村。
网岙主姓蒋,明万历年间从小巷蒋家迁入。
据族谱记载:清同治年间,渔民常在此山间晒网,故称网岙。
山垄有瀑布数丈,称网岙龙潭。
陆家:主姓陆,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宁波西门外迁入。
1.3人口情况现有常住人口544人,209户。
城联村农田较少,山林地较多,因处于风景区范围内,山林经济开发受到限制,但村民从事模具加工较早,工业基础好,现状工业大部分在村庄外发展,现状村庄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
城联村正建省级示范村,已完成60栋旧房拆迁,原宅地不再建新宅,而是新建绿地。
原村口厂房已拆迁,待建新村委员会和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设施主要有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和由原网岙小学改造的旅游服务公司等。
无生产建筑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主要是公厕和配电房,绿化用地主要集中在古树名木旁的小型绿化。
各项用地比例见下表:1.6建筑质量一、二、三类建筑分别有42、57、38栋。
1.7道路交通现状宽约6米的清城公路南北向穿过城联村,为村庄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同样宽约6米的风景区入口道路东西向穿过城联村,与清城公路连接。
村庄内有一条宽约3—4米的道路,连接清城公路和风景区入口道路,直达风景区收费广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精选11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精选11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精选11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
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篇1一、工作目标今年的工作目标就是达标。
三线一环”村屯要彻底改观,提前完成整治任务,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农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形成村容整洁、空气清新、道路通畅、生态良好的农村环境。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面广、量大,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按照我区制定的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达标,三年彻底改观的三年整治规划,二、整治标准通过乡镇环境卫生整治,使每个村达到四有八无标准。
(一)四有标准:1、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垃圾箱,固定垃圾池,清运工具等)2、有一支工作负责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3、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有足够的经费做保障。
(二)八无标准:1、无暴露垃圾。
对路边、河边、桥边、墙边、公共地段、村屯内的垃圾彻底清除,看不到暴露的生活垃圾、粪堆和建筑垃圾,牲畜粪便要堆积到外边沟以外。
2、无水面漂浮物。
对所有河道、水塘、水沟的漂浮物彻底打捞;3、无乱贴乱画。
对墙壁、电线杆、门面、树上等乱张贴的大小广告、标语清理洗刷干净;4、无散养家畜。
家畜要实行圈养,做到不散放。
5、无乱搭、乱建和建筑物严重破损现象。
凡违规搭建的简易仓房要全部拆除,坍塌的围墙和破损的危房要限期修复。
6、无乱堆乱放。
路面及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要全部清理。
有条件的柴草垛要远离村屯堆放,无条件的要做到堆放整齐一致,决不允许占用边沟、路肩堆放。
7、无污水横流。
对所有阴沟、下水道、过桥涵,要进行疏通,畜禽圈舍的污水要有排放管道和沟渠,严禁任意流淌;8、无杂草垃圾。
绿化地及路树间所有绿化带中的杂草要拔除,杂物要清除。
2024年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标准版本
2024年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标准版本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面貌和发展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4年前完成对全国农村地区的美化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总体原则1. 可持续发展:美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确保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全面发展:美化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的整体进步。
3. 用户参与:美化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积极参与建设过程。
三、美化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1. 人居环境改善- 建筑美化:加强农村房屋和公共建筑的美化改造,提高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水平,注重建筑的生态、文化和艺术特色。
- 村庄美化:美化农村村庄的环境绿化、路灯亮化、标识装饰等,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2. 农田景观优化- 农田景观规划:制定农田景观规划,合理安排农田的布局和利用,保护和增加农田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 农田景观提升:加强农田景观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提升农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价值。
3.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的交通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的交通便利度和安全性。
- 水电供应设施: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4. 农村环境治理- 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提高农村环境的卫生和整洁状况。
- 污水处理:加强农村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提高农村环境的水质和生态状况。
四、实施措施和步骤1. 制定规划:各地根据本方案的目标和原则,制定美化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规划,明确任务、责任和时间表。
2. 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提供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保障美化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____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
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村现有耕地____亩(其中水田____亩、旱地____亩)、____户、____人,劳动力人数____人,其中外出务工____人。
全村有贫困户____户,五保户____户,享受低保____人,加入合作医疗____人。
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____年年种植水稻____亩,油菜____亩,年末生猪存栏____头,牛存栏____头,人均纯收入____元。
全村____个组通有线电视,有____个组通了自来水,有____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
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
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____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____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
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样本(三篇)
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样本【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样本】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村面貌,美化新农村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1.2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套系统的新农村美化建设方案,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富裕和农民幸福的新目标。
第二章美化新农村的原则与目标2.1 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美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美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满足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2.2 目标(1)改善农村环境:通过美化新农村的建设,改善农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2)提升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和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增加农民福利: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福利水平。
第三章美化新农村的具体措施3.1 提升农村建筑的美观程度(1)改善农村房屋的外观:鼓励农民使用环保材料进行房屋建设,提高房屋的美观程度和耐久性。
(2)规划合理的村庄布局:通过合理规划村庄的位置和布局,提升村庄的整体美观度和生活质量。
3.2 改善农村环境的质量(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治理农村垃圾污染、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修建灌溉设施,改善农田的水利条件,提升农田的产出和景观效果。
3.3 发展农村产业(1)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2)发展乡村旅游业: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3.4 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1)修建农村学校和医院: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入,修建更多的农村学校和医院,改善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如农田占地减少、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2024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制定。
1.2 目标和意义本规划旨在建设现代化、宜居、美丽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规划实施,将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与现代化。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原则2.1 规划目标(1)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增加农民收入;(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道路、水电供应、通信等设施;(3)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育农村新型商业模式;(4)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打造绿色农村;(5)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和城市间的互动融合。
2.2 规划原则(1)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产业特点;(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划;(3)全面发展,统筹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发展;(4)依法规划,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5)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发展指导思想3.1 产业发展(1)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2)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为农民创造就业和增收机会;(3)培育农村新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等,推动农民就业和创业。
3.2 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民的出行便利性;(2)完善农村水电供应和通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3)加强农村安全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3 环境保护(1)加强农田保护和土地资源规划,保护农田面积和质量;(2)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水源、森林等生态系统建设;(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提高农村环境卫生。
镇建设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镇建设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镇建设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推进镇区社会文明进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
二、工作内容1. 土地整治。
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流转,规范农村用地,改善村庄道路、排水、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
2. 环境整治。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维护,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废弃物、污水等环境问题,保障农民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
对村庄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治理,如化肥、农药储存、污水处理、畜禽养殖等。
3. 水源整治。
加强对农村水源的保护和治理,建立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饮水设施,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
4. 安全整治。
针对农村安全隐患,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对农村电线安全和火灾防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安全意识,确保农民安全。
5. 清洁整治。
开展农村清洁活动,推行“三净三美”活动,即村庄清洁、路面整洁、河道干净、院坝整齐、墙面清新、环境优美。
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
三、工作方式1. 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规划、协调、实施和督促、监管,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和督查。
2. 制定《镇建设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等。
3. 加强农民意识培育和宣传,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4. 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并统筹使用,如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农民自筹等,确保工作经费的充足。
5. 按照工作计划和任务分步进行,实行属地、周期、量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工作。
四、工作保障1. 增强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社会群众监督,形成对工作的良好氛围。
2024年建设新农村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建设新农村工作计划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2024年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宜居、富饶、幸福的农村。
具体目标: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供给;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3. 推动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品质;5. 建设农民文化、健康、教育、养老等服务体系。
三、关键任务1. 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扩大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率和抗旱能力。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力度。
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程度。
加强农村供水供电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居民用水安全和电力供应稳定。
扩大农村宽带覆盖范围,推动信息化进程。
3. 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
支持创业农民和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创业资金、政策支持和培训服务。
健全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就业市场化、多元化。
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加强农田水保护,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技术。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 建设农民服务体系加强农民文化、健康、教育、养老等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覆盖率。
2023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5篇)
2023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5篇)2023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四清、三基、二统、一化”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我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1.村委领导,全民参与。
村、组两级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领导,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2.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实行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整治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3.先清运后清扫,先治脏后治乱。
先清运历史遗留垃圾,再进行大清扫,消除卫生死角。
三、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村环境状况达到“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目标,并通过市县乡验收。
1.“四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
2.“三基”即农村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农户基本完成。
3.“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集镇污水统一集中处理。
4.“一化”即路边、屋边、水边绿化,在房前屋后,村道边植树造林,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达到美化村庄,净化空气的目的。
四、工作方法1.大宣传:村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动员大会,各组召开村民大会,县、乡办点干部、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组长深入各组、户做好动员、劝导工作。
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和致农户的一封信,发动全体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2.大清运:村里组织人员将历史遗留的垃圾全部清运处理。
3.大清扫:发动全村党员、组长、保洁员开展卫生大清扫。
首先带头清洁好自家房前屋后,整理好庭院杂屋。
4.大检查:由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对全村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死角或清扫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清除。
5.大评比:把检查结果在评比栏公布并进行奖罚,充分调动组长、农户的积极性。
五、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左垅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由张春香任组长,韩云兵任副组长,韩茂云、谭六生、赵春云和各组组长为成员。
2.成立卫生检查评比小组。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6篇)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6篇)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精选6篇)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篇1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标准,广泛动员,全面发展,逐步把周坑村建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新村,把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式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力争把村建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规化原则1、坚持要充分开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
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规化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
因此,乡村发展的各个项目都必须根据本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
遵循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期限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即20__-20__年。
2、规划范围周坑行政村所属的8个自然村。
三、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
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的安全之地。
1、功能布局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面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
论中国新农村战略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新农村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生态人居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规划,脱离了这些,就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本意。
因此,探讨我国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路,十分重要。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
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
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
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
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镇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镇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方案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导致一些乡村地区人口稀少、资源贫瘠、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
乡村是国家的战略支撑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产业、农村环境和农村社会构建,全面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整治目标全面提升乡村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增强公众健康保障水平。
二、整治方案1.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在各村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站,提供可循环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分类设施,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2. 治理垃圾堆放现象。
国家对垃圾分类处理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各乡应积极推广执行,在整治垃圾方面需对各村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对垃圾堆放进行规范和整治,科学规划垃圾填埋场,确保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处理。
3. 管理污水。
乡村污水处理设备落后,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了环境,需要统一规划设计乡村污水厂,在卫生保洁员引领下,对农村环境污染现象进行规范治理。
4. 改进治水系统。
乡村沟渠、水利工程落后,需要建设新的水利工程,统一管理水利渠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乡村农业用水条件。
5. 加强环境保洁。
乡村环境治理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更需要村民自发行动。
对残留垃圾进行清理处理,提高村内环境卫生状况,减少污染,增加氧气,打造“蓝天白云绿树”的乡村风貌。
6. 加强社区环境维护。
每个社区应明确环境保洁职责,加强对私人乱扔垃圾行为的监管力度,发挥村委干部、卫生保洁员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7. 发展环保产业。
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不仅仅是政府责任,更应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村民应该有自己的绿色生态产业,加强绿色技术建设,推进整村推进治理,举办生态小区、农业生产、环保科技展销,形成乡村环境保护产业的先进模式。
三、保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乡民环保意识和防范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024年村庄环境整改方案
2024年村庄环境整改方案
为了改善村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特制定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和清运工作,确保村庄环境整洁。
2. 禁止随意倾倒垃圾和乱涂乱画,建立角落处理制度,整治环境污染。
3. 加强对水体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环境。
二、改善交通状况
1. 完善村庄道路布局,修缮路面并加设标识,保证交通通畅安全。
2. 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减少机动车辆污染,促进健康出行。
3.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三、加强绿化景观
1. 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绿化带和景观园,营造宜居环境。
2. 增加绿化休闲设施,丰富村庄居民活动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感。
3. 推广节水节能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平衡。
四、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1. 加强村民环保意识培养,推行居民自治模式,共同维护村庄环境。
2.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整改效果,及时调整措施。
3. 拓展环保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总体而言,通过以上整改方案的贯彻执行,相信村庄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将更加美好。
愿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村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4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2024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新农村。
二、目标任务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便捷的新农村格局。
三、坚持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要立足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四、整治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加强村庄绿化美化,营造优美宜居的环境氛围。
五、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六、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完善垃圾分类减量设施,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加强垃圾治理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
七、大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农村排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保障治污设施长效运行。
八、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鼓励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鼓励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模板(三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模板____年新农村建设风貌整治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面貌迅速发生变化。
然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建筑风貌和环境却存在着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的整体形象,也对农村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改善农村风貌,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整治农村建筑风貌,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二、实施步骤1. 项目区域划分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将项目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包括若干个村庄或农户。
2. 风貌整治规划制定项目区域的风貌整治规划,包括村庄的布局、建筑风格、道路规划、绿化设计等内容。
3. 涉及群众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愿。
4. 风貌整治实施根据风貌整治规划,逐步对村庄和农户进行整治,包括建筑外立面的整修、污染治理、危房改造、垃圾分类等。
5. 义务工程和资金筹措组织义务工程,动员农村居民参与风貌整治工作,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资金和社会捐赠,用于风貌整治。
6. 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整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了解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1. 村庄建筑风格规范化制定村庄建筑风格规范,推广传统的农村建筑风格,禁止破坏村庄原有风貌的建筑和装饰。
2. 道路和交通整治对村庄内道路进行整修,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增设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
3. 农户外立面整治对农户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修和装饰,提升农户居住环境的美观程度。
4.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5. 绿化美化工程加大农村绿化美化工程的力度,种植花草树木,提升农村自然环境的美观度和生态价值。
6. 危房改造工程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确保农民的住房安全和居住条件。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规划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方面。
农村道路的改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便利农民出行;供电、供水的改善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信设施的完善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农民的思想觉醒。
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包括改造农民住房、提供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改善农村供暖条件等。
改造农民住房可以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使其生活更加舒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供暖条件可以保障农村的供暖需求,并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产业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发展农村产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农村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思想的更新。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培养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业现代化还可以推动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
农民教育可以提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培训可以提供实用技能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通过农民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六、促进农民就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民就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就近就业,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风险。
同时,农民就业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
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权益,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供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感。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与规划要求解读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与规划要求解读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的建设旨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那么,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与规划要求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规划上,要注重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风貌。
在建设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
同时,要注重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使农村成为安静、整洁、美丽的居住地。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要注重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同时,要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联合经营,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此外,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增强农民的创业信心和能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的进步性和发展速度。
在交通方面,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通达性和交通安全性。
在教育方面,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网络覆盖和信息服务,缩小农村与城市的信息鸿沟。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要加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扶贫资金帮助,确保农村贫困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生活。
五、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要推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规划摘要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涵义,介绍我国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新农村建设前言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目标是改善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村落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导致人口外流、滥用耕地、环境恶化、村落中出现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原有的乡土风貌,失去了村落固有特色并导致农民家园归属感的丧失。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村庄建设的调控手段仍然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时期的局面,对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村庄的规划建设缺少有效引导。
我国有56%的人口聚居在村庄,大量农村人口的聚居环境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从规划的角度研究乡村人居环境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
正文新农村建设的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内容。
建设新村镇是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清洁安全的生活饮水、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乡村人居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身心健康。
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供人类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乡村人居环境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平台。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仍不能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村庄选址不当,使村民随时面临山洪、泥石流的危险;有些村庄没有自来水或水质不能保证,给村民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有些村庄农民生活垃圾、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给村民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威胁;有些村庄道路不平、没有路灯,满足不了村民的出行需要等。
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
受政策影响、利益驱动和人为破坏的影响,现有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功能正逐步走向衰竭,这与乡村普遍缺乏人居建设规划、村庄随意建设和无序化发展有关。
有些乡村虽然进行了村庄布点和镇区规划,但由于规划机制的欠缺,使乡村的地域空间环境反而影响了人居环境,如有的乡村工业用地的无序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良田,还出现了“村村点火”的局面,恶化了乡村的环境,影响了农民的生活。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传统的乡村聚落文化、社区意识、人脉关系等“乡村”特色逐步被新的城市元素所替代,多元化的乡村地域文化正逐渐衰落甚至消亡。
乡村人居环境正处于转型、无序、混沌的发展状态,人文环境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冲击,使许多具有特色的乡村变得毫无生机,除了一些被列为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古镇和古村落,其他乡村的历史和“文脉”无处可寻。
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农村的环境问题与城市环境问题比较而言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 环境容量大。
自然村落以斑块形态镶嵌在自然生态环境中, 对少量的污染具有自净能力, 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2.规模效益小。
农村居民点的规模一般较小,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中的自然村落规模大多在70户左右, 不同于城市的复杂巨系统。
受规模效益限制, 适合城市采用的生态技术在农村不完全适用。
3.田园特色浓。
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大多发于自然,与农田、水系相依相伴, 田园风貌淳朴平和, 与城市的密集高耸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 农村建筑的材料、形式和建造方式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比城市环境更能体现人与环境相生相依的紧密关系。
环境规划中存在问题近几年来,为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新农村规划,具体有村庄布点规划、镇区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专业性规划。
新农村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原则,这一原则对新农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这些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体制的欠缺我国现行乡村规划的相关导则和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城市或城镇的有关标准和导则来要求的,针对乡村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还缺少参考标准,导致在编制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时,直接套用城镇规划的相关方法与标准。
有些村庄规划建设只是对村庄环境、村民住宅进行表面整治,缺少从规划角度的系统研究,是“治表不治本”。
同时,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规定中也缺少对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2 盲目拔高规划目标有些乡村为了追求成效,盲目建设不适合村民居住的高档别墅住宅,或者效仿城市居住小区将农民的住宅规划成“村庄小区”,有些甚至将住宅刷成同样的颜色,形成了所谓的“形象工程”建设,既造成了浪费,又冲击了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
3 规划的千篇一律城市的规划需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应寻找城市的特色,对于乡村规划更应该让“因地制宜”得到充分的体现,乡村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人文原因,在具体的规划中应该让这种特色有所体现,并继续发扬,让乡村的“文脉”得到发扬。
但目前的乡村规划都是“批量生产”,很少有规划设计师找寻乡村的文脉和特色,都是在固定模式和指标的指引下形成“千篇一律”的村庄规划。
新农村规划中的环境对策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和现状,工作着重从产业布局、风貌保护、道路交通和环境治理等几个方面, 对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与此同时, 结合逐步深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大力推行适宜农村使用的生态技术, 在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亦能够为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综合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1 产业布局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中对产业的选择和选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根据规划统筹安排, 合理设置从区域的角度寻找特定对象所具有的发展机会和比较优势。
产业用地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 避免对村民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协调好与其他用地间的关系。
村镇产业用地的选择和选址必须注意节省用地和节约能源。
通过产业的合理配置,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调节。
2 风貌保护农村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传承着特定的地域文化, 在空间形式上表现为区别于城市的特色风貌, 也是形成地方认知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 需要通过规划手段认真加以延续和保护。
除了保护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以外, 对具有整体风貌特色或富有和谐乡村氛围的村落, 也应慎重地采取修缮和保护措施, 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注意使风貌特色得以延续。
本次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中着重对农宅院落、公共绿地及滨河岸线等对村庄整体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区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整治措施, 以达到整洁、卫生和美观的基本要求。
3 道路交通农村的道路建设须与其交通模式相适应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由于多数村庄规模较小、货流较少, 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这一模式鼓励村民提高环保意识、塑造亲切自然的生活氛围。
在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1.坚持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原则,按照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一般通道路宽度不小于6m,各中心村至少设置1条两车道以上的道路, 满足通行公交和消防急救等需要。
2.完善村庄内部道路体系,合理确定路面硬化方式, 并与对外道路合理衔接。
3.结合江南地区村庄多为邻河而建的特点,利用滨水岸线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设置休闲步道。
4 环境治理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 规划编制过程中对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制定了相应措施。
目前上海农村的生活污水大多经三格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直接排人附近的水体, 相当数量的生活垃圾也直接堆放在路边或河岸, 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规划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污水生化处理方案, 同时要求各村配合有关部门对河道进行疏浚和水环境治理。
针对农村地区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 规划在村庄内合理配置了垃圾箱, 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提出了通过定时收集、集中运送的方式将垃圾处理纳人邻近镇区的市政管理体系。
此外, 通过与当地农民进行座谈、教育, 积极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料, 促进有机垃圾资源化。
生态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在上海郊区农村地区的大量实地走访和调查, 规划人员发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已有一些简便易行的生态技术手段得以应用, 值得进一步推广。
1.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能够满足农民对日常生活热水的需要。
这种技术投人低, 安装简便, 操作简单可靠, 每家每户自成系统, 很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2.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距离城区较远, 不具备污水纳管的条件, 组团式的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是比较实际的选择。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多种, 工程投资以及运行费用较低的主要有地埋式土壤净化系统和sw一体化处理2种。
3.保温隔热手段为了提高农村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 较易推行的技术手段包括:由原来常用的粘土砖改用保温隔热性能比较好的空心混凝土砌体砖;采用植被粗盖, 减少建筑物热量消耗。
为了避免植被对墙体的腐蚀, 规划建议采用外罩铁丝网以满足攀援植物的生长需要。
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项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农村环境规划不仅限于简单的环境整治,更重要的是建立, 套长效机制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鼓励村民对环境的自发保护意识。
为了保证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规划编制过程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思维结合起来。
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认识村庄的环境优势和存在的危机,科学规划村庄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征。
另一方面,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
从解决村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居住区环境卫生问题着手,引导和发动村民参与村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村民在农村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规划中的环境问题涉及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有些问题在近期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