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
文学理论简答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一章一、唯物史观对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有什么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①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引起了革命,它不仅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而且为历史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基础。
②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文学活动发生学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提出了新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二、列宁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1、文学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即列宁,他提出文学“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①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必须尊重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②要把作家团结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③要努力改造旧的文学乃至整个文化出版事业④只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每个人都有自由写他愿意写的一切”。
接近工农群众与创造新生活建设者的典型形象:①列宁认为艺术典型的首要特征在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4、批判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①列宁尖锐地批评了“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观点”,发表了《青年团的任务》《论无产阶级文化》②在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问题上,列宁提出了“两种民族文化”的观点。
③列宁关于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文学理论。
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美学的、历史的文学批评传统,并结合俄国文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于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批评中,为我们开展文学批评树立了榜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一、为什么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1、①邓小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名词解释嘿,咱今天就来唠唠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俩词儿哈!民族文学呢,就好比是咱自家果园里结出的果子,带着咱这片土地独特的味道和色彩。
比如说,蒙古族的史诗,那可是充满了蒙古族的豪情与气概呀!(就像你吃了一口家乡的特色小吃,那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就把你拉回
到家乡的场景中。
)这就是民族文学,它深深扎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
土壤中,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历史、风俗、情感。
而世界文学呢,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百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来自
不同地方的奇花异草。
像,那可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呀!(这不就跟
你去逛一个超级大的花园,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丽花朵一样令人惊
叹嘛!)世界文学把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汇聚在一起,让我们
能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咱想想啊,要是没有民族文学,那世界文学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啦?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为世界文学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和魅力。
就好像一场盛大的聚会,每个民族都带着自己最精彩的表演来参加。
(你说要是聚会里全是千篇一律的节目,那还有啥意思呀!)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可
能会因为其独特性而受到世界的关注,从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反过来,世界文学也会给民族文学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
我觉得呀,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就像是一对好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它们共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能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这就是我对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理解,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文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九章
第九章文学的源流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
A.模仿说B.游戏说C.巫术说D.劳动说【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艺起源的模仿说。
模仿说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
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模仿,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艺术是模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对此都有论述,但较为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
2.模仿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泰勒B.亚里士多德C.普列汉诺夫D.斯宾塞【解析】B3.巫术说的提倡者是英国人爱德华·泰勒和()。
A.弗雷泽B.斯宾塞C.罗素D.康德【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巫术说的代表人物。
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由于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巫术说是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
它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研究的基础上,提倡者有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秦勒和弗雷译。
4.“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
A.沃拉斯切克B.拜尔顿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普列汉诺夫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的有力提倡者。
5.“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段话出自()。
A.《论语》B.《老子》C.《庄子》D.《淮南子》【解析】D6.原始艺术产生的关键环节是原始人的()。
A.劳动B.游戏C.巫术D.“自意识”【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原始艺术产生的关键环节。
原始艺术的起源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发生这一精神活动相联系。
原始人“自意识”的出现和萌芽中的审美意识,是艺术产生的关键环节。
7.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
文学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特色
文学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特色一、文学全球化的概念文学全球化是指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交流与互动。
它既包括文学作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翻译与出版,也包括作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全球文学奖项的设立和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
二、文学全球化的表现1.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能够欣赏到其他文化的文学作品。
2.作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作家会议、文学节、作家访问等活动,促进了作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全球文学奖项:如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等,奖励了世界各地的杰出作家,提高了文学在全球的关注度。
4.文学理论的互鉴: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文学理论进行交流与探讨,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三、文学本土特色的坚守1.本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作家在创作中关注本土文化,挖掘本土历史、民俗等元素,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本土语言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本土语言,体现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
3.本土视角的呈现:作品反映本土生活、描绘本土风情,展现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4.本土价值观的传达:文学作品传递本土价值观,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四、全球化与本土特色的辩证关系1.相互影响:全球化使本土文学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受到外部文学的影响,使本土文学不断发展。
2.相互借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文学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成果,丰富自身内涵。
3.保持特色:在文学全球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学应坚守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现象。
4.共同发展:在全球化与本土特色的辩证关系中,各国文学应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五、中学生如何面对文学的全球化和本土特色1.拓展阅读视野:中学生应阅读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增强本土文化认同:通过阅读本土文学作品,了解本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3.培养国际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关注世界文学的发展动态。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第一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的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
2.研究一国之内的、和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和。
4.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以达进一步的共识。
5.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文学的。
6.文化发展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7.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同时又进行急邃的。
8.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以外,也得到蓬勃发展。
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
10.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时期2.互证3.横向开拓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5.文化转型的原因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
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存在于不同文化中不同文学之间2.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3. 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4.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5. 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6. 认同离异7. 危机和断裂重组和更新8. 逻辑学范式现象学范式9. 和而不同多元并存10. 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第13章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人物形象方面,壮族《唱英台》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成了壮 家人,家住东兰峒(今广西东兰)和怀远府(今广西宜州),到柳州 读书。壮族妇女素有从小参加体力劳动的习惯,故长诗中的英台 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她动身去柳州读书时,自己半夜起来煮 饭吃,自己备马架鞍;求学三年中,没有书童或丫环随身,生活 完全自理。更为突出的是她那大胆泼辣的性格,长诗第二章《分 别》中,英台唱道:“贤兄送我到树林,老林清幽蝉儿叫,树上 两只牛奶果,兄弟吃了解疲劳。”这里通过暗喻来表白爱情是那 样的爽朗和大胆,甚至显得有点“粗野”。第五章《寻访》中, 英台虽已被迫许给马家,但她还托梁母将信物带给山伯,希望山 伯赶在马家之前来迎娶。 第六章《殉情》中,她虽然已坐上了 马家的花桥,仍千方百计企图甩掉马家郎,奔往梁家。这一切都 表明,英台已不是汉族梁祝传说中的富家小姐,而是一个在封建 土司制度下敢作敢为的壮族姑娘。 此外,长诗中还大量运用了 壮族地区特有的风物如八角、香蕉、柚子、槟榔等来叙事言情。 如壮族有请吃槟榔表达爱情的习俗,故英台在分别路上也请山伯 吃槟榔,类似这些描写都增添了长诗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还有一些民族接受了汉族的曲艺形式。如解 放后,由于广播、电视的普及,汉族的相声、快 板也开始被维吾尔族、藏族和西南一些少数民族 所采用,丰富了各民族的民间文艺创作。 四、 我国各少数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交流 与相互影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种交流与相互影响,首先表现在杂居或 相邻的各民族之间,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关系,为 各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 而使各民族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上呈现出互相 接近或基本相同的现象。
汉代以后的乐府民歌中,也不乏少数民族的 民歌之音。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 歌中有许多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口头创作。如描 写草原风光的杰作《敕勒歌》:“敕勒川,阴山 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据《乐府广题》记载: “北 齐神武(高欢)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 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 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 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歌》,神武自 和之。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 齐。”表明它是一首鲜卑族民歌。
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
第十六章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各民族文学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它的发展与世界各民族文学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共同性和相互关系如何?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一.各民族文学发展共同性的表现1.都受本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各上层建筑的影响。
这点在第十四章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
2.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感情,及对世界的共同感受与欲望。
如爱国主义精神(见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情、亲情等。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诗人作家们无不热情的歌颂大自然,歌颂爱情、亲情。
如叶芝《茵那斯弗利岛》表现的那种渴望回归自然,厌恶现实世界的情感,与中国田园诗派何其相似。
3.都有与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各民族的创世纪神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4.都受一定的历史时空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并有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方法。
孔子的“尽善尽美”——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中心,这是人生、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其审美核心。
他是以如何培养“仁人”仁的心理、道德品质为审美目的。
现代美学认为美和善是同一概念,但孔子不这样认为。
孔子听“韶乐”,认为“尽善尽美”,而听“武”,则认为“尽美未尽善”。
《韶》是描写舜以德行受禅让于尧,从思想内容上说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武》是描写周武王以武功平天下,夺取商之天下,但杀伐,不符合“仁”的标准。
孔子已经意识到作为美学范畴和审美对象的美,与作为道德范畴和实用功利对象的善是不同的,他的审美理想的最高标准是美和善的高度统一,而在具体评价事物时,他是“先善后美”。
[注意]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性是以其不同的个性表现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第二节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一.各民族文学交流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第一章发展论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
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
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世界文学的定义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世界文学的定义“世界文学”首先是由德国人提出并加以论述的。
赫尔德主张尊重东方文化,呼吁放弃文化观念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1827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的远见。
此外,别林斯基在《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等文章中,也谈到世界文学问题。
“世界文学”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或彼此影响、认同的人类文化共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上的共同特征。
世界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文化相互沟通和影响的桥梁;世界文学是以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这种认同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中均有所表现。
文学家提出的“世界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也是对人类文学现象的正确反映与文学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
(2)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
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3)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①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两者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基本依据都是认识别国文学,通过这种认识找到一个或几个外在视点,获得一种外在参照系,借以鉴照和检视本民族文学。
而致力于探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断深化对于文学的总体认识,则是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的共同研究目标。
钱钟书先生说过“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这也是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
②二者在研究范围和对象方面具有交叉性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为广阔,都具有跨国界和民族、语言、文化体系之界限的特点。
世界文学史是将世界各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研究的文学史。
成都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 2022届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2022届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既有因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这一点构成了各民族文学艺术的个性特征;又有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情感方式的一般规律而形成的共同性,这是世界各民族文学艺术得以相互影响,渗透和交流的重要前提。
作为揭示世界人生的悲剧性因素,丰富和发展人类情感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世界各民族的悲剧艺术之间也体现着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规律。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仅以悲剧性戏曲为例)第一,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
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第二,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
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有的作品还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
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
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
文学概论主观题汇总
【文学概论】主观题汇总【第一章】(有时候名词解释也会出成简答题的形式,例如:文本和文学文本是什么?所以名词解释以后简答论述放在一起复习)文学活动:我们所说的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
再现说: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实际的模仿或再现;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独立说”:是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
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等。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大体而言,独立说是指主要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
客观说: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
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关系,强调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适应了文学活动在历史上的演变趋势:由被动的活动上升到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1.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诗并不在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2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1)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文学观念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1.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走着这样一条路线,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但是这种规律不是直线型的。
比较文学问答题
1、比较文学的重要特征:开放性视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都可以在可比性的条件下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
不同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吸收人文精神,共同为实现人类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做出自己的贡献。
2、文学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情况: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将文化的发展带到了多元共存的时代,全球意识和综合性思考成为当代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
任何一种民族文学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卷入世界潮流是必然;民族文学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世界文学”成为一种正在迫近的现实和未来。
3、流传学研究的影响类型:(1)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
作家的思想与人格精神在国外的流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技巧的影响,指放送者在创作中所形成的文体或艺术形式的技巧性的因素,对接受者造成的影响。
(3)艺术形象的影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的流传。
(4)主题或题材的影响,在欧洲文学中,许多作家的创作主题和题材都源于希腊神话。
(5)框范影响,在作品中展示某种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如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风景、背景、社会环境等常常形成一种“框范”,对后世文学产生广泛的影响。
4、主题学的研究内容:探寻人物最初出处,人物最初出自何人笔下,寻找所有写过堂璜这个人物的作家和作品,以及勾勒这个文学形象的演变轨迹,让读者看到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作家笔下,被抹上的不同色彩,被赋予的不同个性5、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跨越性,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个要求:可比性(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界、跨学科、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比较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
第三个要求:文学性,比较文学的研究重视文学创作、文学现象的内在运动和特殊规律的考察。
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是文学研究中经常被探讨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既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存在矛盾和冲突。
本文将从定义、关系和如何平衡两个方面对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进行探讨。
一、定义1、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作品在表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方面的特征。
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在语言、历史、哲学、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特点。
2、文学的世界性文学的世界性是指文学作品在表现人类普遍文化价值和人类共同心理方面的特征。
它反映了人类在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二、关系1、相互依存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学的世界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文学的世界性要以文学的民族性为基础,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独特性是形成世界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文学的民族性也需要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2、矛盾和冲突然而,在实际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学的世界性也经常存在矛盾和冲突。
一些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民族性,忽略了世界性的普遍价值,导致作品缺乏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一些文学作品则过于追求世界性,忽略了民族性的独特性,导致作品缺乏个性和深度。
因此,如何平衡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学的世界性是文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如何平衡1、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保持文学世界性的同时,我们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只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才能保持文学作品的民族性和特色。
同时,我们也需要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提升本民族文化的内涵。
2、尊重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在保持文学民族性的同时,我们需要尊重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
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人类的普遍价值和共性,而不是仅仅表现民族文化的狭隘性。
只有将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才能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了平衡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学的世界性,我们需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
早在18世纪,伏尔泰就明确意识到,同样的体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里,因其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从理论上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的则是德国诗人、美学家歌德(Goethe,1749-1832)。
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爱克曼谈话时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强调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各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应当通过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促使世界文学的时代到来。
歌德的这一见解,反映了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总的趋向。
世界文学是与民族文学相对而言的,它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过深刻的论述,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可见,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全人类性,同时,各民族文学又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在世界文学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学之间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从而使世界文学这个百花园显得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第三章基本概念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答: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的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有的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第四章基本概念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现在通行的含义是审美的语言作品;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无功利与功利;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权利;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从目的的层面上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这说明,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第五章基本概念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着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改造;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答: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通俗,文艺作品是适应人美的精神需要而创作出来的;雅与俗是相对的,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不断变化,相互转化;衡量文艺作品价值高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并为人民群众索赏识;对于这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高雅严肃的艺术的同时,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折回注意新文学的意义;答: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批判的继承,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借鉴,并根据新时期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革新和创造;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答:民族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繁荣和世界文学进步;当然,世界文学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独特性,从而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 第六章基本概念1.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思考问题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答: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答: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的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答: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的反映客体,即主动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8.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第七章基本概念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11.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哪些文学作品和文化符号有统一和相似的特点和意义?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哪些文学作品和文化符号有统一和相似的特点和意义?文学和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其中不乏跨越时空和国界的相似之处。
从中国到其他国家,文学作品和文化符号有着统一和相似的特点和意义,今天我们将一一道来。
一、古代神话和传说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神话还是其他国家古代的传说,他们都有着共通的元素。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神话和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
例如,中国和希腊的神话身为其中的代表,几乎所有的神话中都有着超自然力量和戏剧性的冲突剧情,强调人性的罪恶、毁灭和复仇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相似的元素。
二、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国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中国古代的《红楼梦》、《西游记》到日本的《源氏物语》、希腊的《荷马史诗》,这些文学作品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相互的启示。
他们都探讨了人类的命运、爱情和道德等主题,同时其美学价值也跨越了时代和国界。
三、与家庭、节日和宗教有关的文化符号家庭、节日和宗教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元素,各国之间也有其相似性。
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例如,中国的春节与美国的圣诞节都是家庭聚会的重要节日。
同时,佛教在中国和泰国等国家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象征着人们对宗教信仰和灵性追求的共同体验。
四、民俗和文学中的动物符号大部分文化都试图揭示动物的符号意义,通过这些符号,它们展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中国,龙一直如同文化的象征,在传统文学中出现频繁。
同时,西方国家中的狗和猫也有着与之相关的文化符号。
无论是中国龙、欧洲狮子还是印度大象,这些动物的意义都跨越了时空和国界。
五、思想传输:哲学和宗教思想不同国家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之间也有着共性和相互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自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佛教理念从印度传入中国,形成了中国的禅宗、净土宗等等。
同时,中国特有的儒学和道教思想也对其他国家有所启示,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比较文学重点知识整理
可比性:之跨越性文学现象中,由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而具有的比较研究的可能和价值,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客观存在而又有待我们发掘的。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比较文学中的“文类学”,一方面是之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事实进行研究。
社会总体想象物: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他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它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以及因果关系的研究。
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从跨文化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进行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地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的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情境研究: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格局,情景研究即对这些典型格局进行研究,特别似乎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到另一个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觅到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缺类研究:指一种文类在这个国家或民族文学中有,而在别的国家或民族文学中没有,或者一种文类在两个国家或民族都存在,在差异较大的现象,通过对两个缺类现象的探讨、分析来挖掘缺类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深入研究该文学的本质、源流以及各自的特点。
试析“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那么 , 民族文学究竟如何才更有 世界性?也许 , 在许 多
际上常常隐藏着西方中心论 和汉 民族 中心论 ( 大汉 族主义 ) 论者的潜意识 中 ,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对立的 , 要成为世
的无 意识 。
界文学就必须 “ 洗去” 学的民族标记 ( 文 民族性 ) 。作 为对这
“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与“ 这两个概念究竟是什么关系 种潜意识 的反叛 , 就有 了那句被广为征引的格言式 的话 : 越
生地域意义的文学。 这样 的文学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 因为任 文 学也 一 样 , 地 方 色 彩 的 , 容 易 成 为 世 界 的 , 有 倒 即为 别 国 何民族文学都有某种人类普遍性 。 换言之 , 民族文学与世界 所注意。 打出世界上去 , 即于中国之活动有 利。 [但实际上 ”7 1
维普资讯
第 2期 20 0 6年 Leabharlann 月 濮 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民族文化多元: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特点
民族文化多元: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特点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存在着鲜明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艺术表达。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也开始出现贴近和融合的趋势。
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成为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民族文化多元的共融和交融是指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人为推动的。
无论如何,它都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谐共处以及全球文化的进步。
首先,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体现在语言和文字上。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跨民族的语言。
例如,在中国,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外语,许多人选择学习并使用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
同样,在欧洲,英语、法语、德语等都成为了欧盟国家之间的官方语言。
通过学习和使用其他语言,人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和融入不同民族的文化。
其次,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也表现在饮食和服饰方面。
随着移民和旅游的增加,各种国际美食和时尚潮流渗透到了各个角落。
例如,在中国的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中餐馆涌现出来,世界各地的美食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也使中国成为了各种国际美食的集散地。
同时,全球时尚产业的发展也为不同民族的服饰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各种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融合为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还体现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中。
不同民族的艺术和文学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促进了艺术和文学的发展。
例如,在音乐领域,各种音乐元素的融合和交融为世界音乐带来了新的样式和魅力。
同时,在文学创作方面,很多作家通过借鉴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创作出了富有世界观和跨文化特点的作品。
尽管多元文化共融和交融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挑战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各民族文学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它的发展与世界各民族文学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共同性和相互关系如何?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一.各民族文学发展共同性的表现1.都受本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各上层建筑的影响。
这点在第十四章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
2.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感情,及对世界的共同感受与欲望。
如爱国主义精神(见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情、亲情等。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诗人作家们无不热情的歌颂大自然,歌颂爱情、亲情。
如叶芝《茵那斯弗利岛》表现的那种渴望回归自然,厌恶现实世界的情感,与中国田园诗派何其相似。
3.都有与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各民族的创世纪神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4.都受一定的历史时空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并有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方法。
孔子的“尽善尽美”——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中心,这是人生、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其审美核心。
他是以如何培养“仁人”仁的心理、道德品质为审美目的。
现代美学认为美和善是同一概念,但孔子不这样认为。
孔子听“韶乐”,认为“尽善尽美”,而听“武”,则认为“尽美未尽善”。
《韶》是描写舜以德行受禅让于尧,从思想内容上说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武》是描写周武王以武功平天下,夺取商之天下,但杀伐,不符合“仁”的标准。
孔子已经意识到作为美学范畴和审美对象的美,与作为道德范畴和实用功利对象的善是不同的,他的审美理想的最高标准是美和善的高度统一,而在具体评价事物时,他是“先善后美”。
[注意]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性是以其不同的个性表现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第二节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一.各民族文学交流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而且还要同其他民族进行文学交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经验。
各民族文学交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流。
例如我国汉民族文学同各少数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
二是指世界上各个不同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
例如我国文学同欧美各国文学的相互交流等等。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西方的古希腊文学,东方的中国文学和印度文学等,都在一定范围的交流中,对某些民族产生过影响。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世界各民族的交往和联系大大加强,各国文学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今天,这种相互交流已经具有世界规模。
艺术传播手段的发展,使各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迅速越出口界,流传世界,以至有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为马克思曾预言过的那种“世界文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各民族文学之所以会发生相互影响,并不是由于某种抽象的精神或某些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是伴随着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产生的。
在谈到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时,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法论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交通工具、信息传递方式的改进,各民族文化交流顶范围越来越广,文学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加强。
因此,“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共产党宣言》)这是形成近代各个国家、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的物质基础,也是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加强的社会根源。
1.民族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特别明显,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
一般来说,随着民族经济、政治方面交往的增多,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也会增加;相反,如果两个民族在经济、政治方面处于隔绝状态,那么,文学也就很难进行相互交流。
在古代,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民族之间,文学交流比较频繁。
比如从东汉开始,随着印度佛教的传人和佛经的翻译,印度佛教文学就曾对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说唱文学发生较大的影响。
而中国的诗歌,特别是在唐朝形成的律诗,则为日本、朝鲜等国的诗歌提供创作经验和有力的表现形式,这是由于这些民族在地域上比较接近,经济、政治方面的交往较多的缘故。
古代欧洲各国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因而文学上的相互影响就特别显著、深入。
而欧、亚各民族之间,则由于政治、经济的关系比较疏远,文学上的相互影响便不十分显著。
例如,古代中国与欧洲相距较远,经济、政治交往较少,所以文学交流也很少。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各民族的联系大大加强起来,又由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信息交流手段的发达,地域的限制被打破了,随着经济、政治交往的增多,中国同欧美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也日益发展起来。
欧洲许多文学作品陆续传人中国,而中国的优秀诗歌、小说和戏曲作品也相继传人欧洲,各自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民族国家是民族文学相互联系、影响最为有利的客观环境。
(见书P192)2.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愈相似,文学交流就愈频繁。
(见书P192,“其次,是要看这些民族是否处于大致相同的历史阶段,或遇到相类似的社会问题,”)例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出现在意大利,随后波及到西欧、南欧各国,出现了欧洲文艺空前繁荣的局面,这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比较相似,都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因此,促进了这些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普列汉诺夫在解释这种文学现象时说:“一个国家的文学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学的影响是和这两个国家的社会关系的类似成正比例的,当这种类似等于零的时候,影响便完全不存在。
例子:非洲的黑人至今没有感受到欧洲文学的任何影响。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由此可见,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相似,这是不同民族文学交流的首要条件。
二.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的主要表现1.思想内容上的相互影响。
某一民族富有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往往给其他民族的文学以启发,有的甚至能影响其发展。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进步文学,由于和当时俄国的革命运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因此,它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鲁迅曾经说过,还在十九世纪末,我国进步的知识青年“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
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祝中俄文字之交》)这种思想启发,对我国当时进步文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2.艺术形式、表现技巧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见书P193—194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方面,各民族文学更是各有所长,因而互相学习、吸取,也是文学交流的一个方面,例如,“五四”前后,鲁迅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就有意识地吸取俄国和东南欧诸国作家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采取他们描写人物和事状的简练手法,使之和我国固有的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合起来。
而“五四”以后许多优秀的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也吸收了欧洲文学中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的某些手法和技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表现能力。
3.文学思潮的影响。
产生于某一民族的文学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经常由于文学的交流,被介绍到其他民族,因而逐渐扩大其影响。
例如,最先形成于十七世纪初法国的古典主义,就曾经为英、意、德等国的作家所吸取,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
而具有进步倾向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拜伦和雪莱的创作中获得了光辉的成就以后,就很炔地随着英国文学的流传,给予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以巨大的影响。
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则随着狄更斯、萨克雷、司汤达、巴尔扎克、果戈理、列甫·托尔斯泰等的作品的传播,给了世界不少民族的文学以深远的影响。
这些都说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点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不是无条件的、对等的。
在一定时期往往是以某一民族(文化发达的民族)为主,其进步的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必定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发展起着主导、推进的作用。
这是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文学成就有高低法国为中心,扩展到德、英、意、俄等国。
这是由于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为登上政治舞台而制造革命舆论,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既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创作了优秀文学作品的著名作家,在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唐诗曾对当时的日、朝、越等国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有政治、经济的原因,还由于唐诗无论是思想情感的深度,还是艺术形式的完美性,都发展到了高峰的缘故。
当然,文学影响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其文学地位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呈现出起伏分合的演变规律。
因而,要正确理解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四.借鉴吸取外民族文学的原则世界各民族文学都是在本民族生活的沃土中开放出来的艺术花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各民族的优秀文学,都能够从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从艺术上给我们以借鉴。
因此,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和面向世界的视野,反对排外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学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繁荣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养料。
排外主义主张闭关自守,抱住旧传统不放,拒不学习和吸收外国、兄弟民族文学的先进经验。
民族虚无主义则认为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的先进经验时,可以完全放弃文学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
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
“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就是要“用”外国各民族文学经验,来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要“用”得好,就必须首先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学的特点,使之民族化。
否则,就难以真正学到别人的长处。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受到果戈里的《狂人口记》的启发,但它却是鲁迅自己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作品。
果戈里的《狂人口记》和鲁迅的《狂人口记》都是采用日记形式,主人公都是“狂人”,但在鲁迅笔下,那是一个中国的“狂人”,是一个敢于向旧传统挑战的叛逆者。
果戈里笔下的“狂人”是一个令人怜悯的”小人物”形象。
鲁迅的《狂人口记》尽管其结尾也如同果戈里的“救救我吧”,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但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