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小总结
1、找到主动者、被动者调换顺序。 2、“把”和“被”互换。 3、句子的其它内容照抄。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两扇翅膀被鸵鸟当作它的第三件宝。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鸵鸟把两扇翅膀当作它的第三件法宝。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草地上的小虫子被大公鸡吃掉了。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大公鸡把草地上的小虫子吃掉了。
改写句子
被字句 把字句
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被动者
主动者
把字句:树枝把鹿的角挂住了。
改写句子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我把带去的水果吃完了。 被字句:带去的水果被我吃完了。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小妹妹捡起地上的花皮球。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小妹妹把地上的花皮球捡起。 被字句:地上的花皮球被小妹妹捡起。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主动者
被动者
把字句:密密层层的树枝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被字句:蓝蓝的天空被密密层层的树枝遮住了。
2020
基础课程
把字句、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一片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太阳被一片乌云遮住了。
改写句子 ——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被字句=被动者+把+主动者……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一、引言在汉语语法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常见的句式。
把字句强调执行者,被字句强调被执行者。
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句式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1.把字句的定义及特点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句中包含“把”字,强调执行者。
把字句的结构为:“把+宾语+谓语”。
例如:“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特点:(1)执行者明确:把字句中,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执行者。
(2)宾语受限:把字句中的宾语通常为具体事物,且与谓语动词有直接关系。
2.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句中包含“被”字,强调被执行者。
被字句的结构为:“宾语+被+执行者+谓语”。
例如:“这本书被我看完。
”特点:(1)被执行者明确:被字句中,被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被执行者。
(2)执行者可省略:被字句中的执行者可以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1.把字句转换为被字句方法:将把字句中的宾语移至句首,加上“被”字,将执行者移至“被”字后,构成被字句。
示例: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2.被字句转换为把字句方法:将被字句中的宾语移至“把”字后,将执行者移至句首,构成把字句。
示例: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应用1.强调执行者:当需要强调执行者时,可以使用把字句。
例如:“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强调被执行者:当需要强调被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字句。
例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3.简化句子:当执行者不重要或已知时,可以使用被字句省略执行者。
例如:“这个问题解决了。
”4.保持句子平衡:当句子较长或宾语较复杂时,可以使用把字句或被字句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平衡。
例如:“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五、结论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两种常见的句式,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一、“把”字句“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或“将”,把动词支配的成分,提到动词前来表示的一种句式。
基本结构是:名(施事)+把+名(受事)+动+其它。
例如:(1)屋里太热了,把窗户打开吧!(打开窗户)(2)玛丽把房间布置得漂亮极了。
(布置房间)运用“把”字句要注意以下几点:1、强调处置和动词的处置性,强调动作对引进的受事给予积极的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时,才能用“把”字句。
我看完了那本小说。
——一般叙述我把那本小说看完了。
——强调对受事的处置。
没有处置性的动作——非动作性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例如:(3)*把花香闻到了。
(4)*把他认识了。
不能用于“把”字句的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类:感觉,认知——看见、听见、闻见、感到、感觉、觉得、以为、认为、知道、懂等;存在、等同——有、在、是;不如、等于、像等;心理——同意、讨厌、生气、关心、怕、愿意等;身体状态——站、坐、躺、蹲、趴、跪等;趋向——来、去、上、下、起来、过去等。
例如:(5)*大家把这个计划同意了。
(6)*他把沙发坐了一会儿。
(7)*我把西安去了一次。
2、“把”的宾语有确指性。
把那本词典递给我。
(*把一本词典递给我。
)“把”字宾语前尽量少用具有泛指意义的“一”。
3、“把”的谓语不能是单个动词,尤其是单音动词。
例如:(8)我把今天该办的事都办完了。
(*把该办的事都办)(9)他把衣服放到衣柜里了。
(*把衣服放)(10)把这杯奶喝了吧。
(*把这杯奶喝吧)4、一般来说,“把”字句的动词含有“分离开”的意义时,动词后只接“了”,结构上是允许的。
这类动词如:脱、拆、倒、扔、寄、发等。
例如:(11)他把毛衣脱了。
(*他把毛衣穿了。
)“把”字句动词后一般要求接其它成分,这类成分包括:动词重叠式、动态动词“了”、补语、宾语等。
例如:(12)咱们把屋子打扫打扫。
(重叠)(13)把这些词记住。
(补语)(14)把这件事告诉他吧。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什么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者的“什么”为被动者。
而“怎么样"为动作。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例:阳光把乌云驱散了.(阳光为“主动者"。
乌云为“被动者”,驱散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什么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什么”为被动者,后者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例:乌云被阳光驱散了.(乌云为“被动者”,阳光为“主动者”.驱散为“动作”)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
例如:狗把骨头吃了。
(把字句)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互换,把被互换"即可。
提醒注意:1、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要互换.2、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3、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首先找出句子中人和物的关系,再用把字句或被字句来重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几个例子)例1:大水淹没了庄稼。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大水和庄稼的关系;那谁把谁怎么样了: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庄稼把大水淹没了"显然不可能,以下不再解释)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再说长一点的句子,长一点的句子会碰到很多修饰语。
例2:孙中山流利地背出了昨天所学的功课.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孙中山和功课的关系;那是谁把谁怎么样了:孙中山把功课背出了。
孙中山怎样把功课背出:孙中山流利地把功课背出了。
那又是怎么样的功课:昨天学过的功课。
所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孙中山流利地把昨天学过的功课背出了.”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功课被孙中山背出了。
怎么样的功课:昨天学过的功课(被孙中山背出了)。
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型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两种重要句型,它们在句子结构和语义表达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主动语态,其基本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中“把”是一个介词,用于引出受事宾语,表示主语对宾语进行了某种行为或动作。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在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把”是介词,“书”是受事宾语,“放在”是动词,“桌子上”是地点状语。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把字句的特点是强调主语的主动性和行为的目的性。
由于“把”字的存在,句子的重点被放在了受事宾语上,突出了主语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
同时,把字句也常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强调、命令、请求等。
二、被字句被字句是一种被动语态,其基本结构为“受事+被+施事+动词”,其中“被”是一个助动词,用于引出施事宾语,表示受事遭受了某种行为或动作。
例如:“书被我放在桌子上了。
”在这个句子中,“书”是受事,“被”是助动词,“我”是施事,“放在”是动词,“桌子上了”是地点状语。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书被我放在了桌子上”。
被字句的特点是强调受事的被动性和行为的承受性。
由于“被”字的存在,句子的重点被放在了受事上,突出了受事所遭受的行为或影响。
同时,被字句也常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遭受、受害、无奈等。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在中文语法中,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相互转换。
这种转换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和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灵活多样。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可以转换为“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这种转换改变了原句中主语的地位,使受事成为了句子的主语,强调了受事的被动性和行为的承受性。
同时,转换后的句子语气也更加客观中立,没有了原句中可能存在的强调或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两种重要句型,它们在句子结构和语义表达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熟练掌握这两种句型及其转换方法对于提高中文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实际使用中根据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

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同学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熟悉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常见的句式。
学好这两种句式,可以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丰富同学的句子表达方式。
把字句就是用"把'构成的句子,如大水把庄稼淹没了;被字句就是用"被'构成的句子,如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都是说大水淹没了庄稼,但是词语的顺序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一样了。
被字句强调的是"庄稼',所以把"庄稼'提到前面来了。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要想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熟悉这两种句型的构成方式。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主动者)把谁(被动者)怎么样',"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动者)被谁(主动者)怎么样'。
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只必须两步就可完成。
第一步,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第二步就是"把'字改成"被'字。
"被字句'换成"把字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互换时应注意的事项1、句子中出现的词语不能随意删掉。
例:同学们把整间教室认真地清扫了一遍。
应改成:整间教室被同学们认真地清扫了一遍。
有些同学改成"教室被同学们清扫了一遍',漏掉了修饰词语,是不对的。
2、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小明把面包全部吃掉了。
应改成:面包被小明全部吃掉了。
有些同学改成"全部面包被小明吃掉了',就不对了,因为"全部'在原句中是修饰"吃掉了'这个词语的,不能放在"面包'的前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被动 者
动作 部分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被字句 当代汉语旳另一种句式。用介词“被”
构成旳表达被动意义旳句子。其构造模 式能够记作:甲被(乙)怎么样。口语 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 被字句。
被字句旳成份
被字句:甲被乙怎么样。
什么 被 谁 怎么样。
被动者
主动者
动作部分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全部旳衣服洗得干洁净 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旳 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旳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8、茂密旳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 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被字句旳成份(例)
桔子 被 丽丽 吃了。
被动 者
主动 者
动作 部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
丽丽 把 桔子 吃了。
眼
主动者
被动者 动作
金
睛
桔子 被 丽丽 吃了。
被动者
主动者 动作
措施
1 找出“主动者”与“被动者” 2 把、被互换 3 主动者和被动者互换位置 4 动作不变,搬下来
“把”字句和“被”字句旳转换
把字句
是当代汉语旳一种句式。用介词“把 ”构成旳句子。其构造模式能够记作: 甲把乙怎么样。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 “将”字替代“把”字,仍称把字句。
把字句旳成份
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样。
谁 把 什么 怎么样。
主动者
被动者
动作部分
把字句旳成份(例)
丽丽 把 桔子 吃了。
把字句被字句

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 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 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 树叶被吹落了。
从结构上看,被字句的动词也必须是 一个能带宾语的动词,一般讲动词要 是双音节的,如果是单章节的,后面 必须带别的成分: 碗被弟弟摔坏了。 他的肩上被打了一拳。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 容。要求一是让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 二是把能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的一般句式 改写为这两种特殊的句式,以丰富学生的表 达方式。
例如“风吹落了树叶”就可以改为把字句,也 可以改为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时,原句中的 成分发生了变化:宾语“树叶”与“把”组 成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
改为被字句时,宾语“树叶”变成主语。主语 “风”与“被”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 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 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 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 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 的地位。
主谓句中有些特殊句式,常用的有四种: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把字句是指由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 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 例句: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特点: 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词,至 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别的成 分。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 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一闭。 他把门一关。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 等介宾短语 我们把车往路边推。 大家一齐把石头从山上推下来。 他们把时间当生命看。
五、动词后面有补语 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中的两种句法结构,用来表示主动和被动的动作关系。
掌握字句和被字句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汉语的学习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些口诀,帮助你记忆和理解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用法。
字句的口诀:主谓一致是基石,形成字句心要记。
谓语后置是常规,主语先行要关照。
主语明确要是副词,修饰动作起突出。
典范字句有句号,动宾短语必重复。
要强记得口诀,字句用法学得好。
被字句的口诀:字句变身为被格,动作主动入变被。
谓语前后位置变了,动作对象成为主。
主语宾语关系颠倒,语序要变回到。
被字句用得得体,语气可能是被动。
口诀明了被字句,用法好记又不迷。
下面是对以上口诀进行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
一、字句的方法和技巧:1.主谓一致是基石:字句的谓语动词与主语在人称、数和性别等方面要保持一致。
例如:他学习了一整天。
主语“他”与动词“学习”保持一致。
2.谓语后置是常规:在字句中,动词一般放在主语后面。
例如:他写了一篇作文。
动词“写”在主语“他”的后面。
3.主语先行要关照:在字句中,主语一般要先行出现,然后才是谓语。
例如:她喜欢演奏乐器。
主语“她”先出现,谓语“喜欢”后出现。
4.主语明确要是副词:在字句中,主语一般是明确的名词,不是代词,来突出动作的力度。
例如:昨晚他肯定睡得很晚。
主语“他”是明确的名词。
5.修饰动作起突出:为了突出动作,可以在动词后面加上一个副词来修饰。
例如:他高兴地唱歌。
副词“高兴地”修饰动作“唱歌”。
6.典范字句有句号:字句通常以句号结尾。
例如:我去了超市。
句子完整,以句号结尾。
7.动宾短语必重复:在字句中,强调动作的直接宾语时,一般要重复它。
例如:她打开书包,拿出书。
动宾短语“书”重复出现。
二、被字句的方法和技巧:1.字句变身为被格:根据动作的关系,将字句转为被字句,即将动作的主体变为宾语。
例如:他说了一句笑话。
字句“他说”变为被字句“一句笑话被他说”。
2.谓语前后位置变了:在被字句中,谓语动词要移动到主语前面,与动作发生的主体成为主谓关系。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一、含义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二、语法格式:三、用法1.“把”的宾语必须是确定的人或事物。
(我把那本书拿来√。
我把一本书拿来。
×)2.一般的把字句可以转换成普通的动词谓语句。
(快把他叫来→快叫他来)3.特殊的把字句,在把字句后面加上“在、到、给、成”等介词及介词短语,形式固定,不能转换成普通句子。
(我把作业交给老师了。
)4. 能愿动词和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5.“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应该是能够连带宾语、补语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不能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状态的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感觉认知类:感到、感觉、以为、知道、懂等;心理意愿类:讨厌、生气、要求等;存在等同类:有、在、是、属于、等于等;动作趋向类:上、下、起来、离开等)6.谓语通常不能是单个孤立的动词,动词后要有其他成分。
(我把门打。
×)7.将”可以代替“把”,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
与“把”一样的“将”后面跟名词性成分,“将要”的“将”后边只能是动词性词语。
8. 如果不是动作涉及、影响或致使的直接对象,不要用“把”字句。
(我把饭直接吃饱了×。
我把酒喝醉了×。
“饱、醉”应是“我”的状态,而不是“饭、酒”的状态。
“饭、酒”作为把的宾语,等于是说通过“把”的动作使“饭、酒”具有了“饱、醉”的状态,所以这时用“把”字句不对。
)被动句一、含义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当用“被”动句。
(将受事名词移到句首)二、语法格式三、用法1.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一般不受数量词修饰。
(没有特定的语境,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加上“这、那”变成有定的可以。
)2.能愿动词和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我没被老师批评。
他的车昨天就被骑走了。
)3.“被”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叫”“让”不可以。
4.“为……所……”、“被……所……”表示被动,多用在书面语中,“所”后的动词一般不再跟其他成分。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 我把电扇开着。 •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整理整理。 三、动词前头有副词“一” 他把眼一闭。 他把门一关。
被字句
• 介词“被”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同 时指明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例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屋子被妈妈收拾干净了。 分析 “乌云”“妈妈”是动作发出者, 主语 “太阳”“屋子”是动作接受者。
练习
练习
• • • • • • • • • • • • • 一杯水被我喝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被爸爸骂了一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被涛涛写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一) 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把花儿吹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与被子句
把字句的基本构成
• 基本格式------“甲把乙怎么样了” 例句: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 意义------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介词 “把” 后面的宾语就是被处置的对象。 动词后面带的补语,表示处置 或影响的程度。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被字句什么是把字句被字句?“把字句被字句”是一种写作技巧,指的是将一个长句子分割成多个短句子,使文章更易读。
这个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且让文章更加清晰。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句子”,长句子是指包含多个子句的句子,通常长于20个词。
长句子在有些情况下确实有其用处,但毕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子,而是采用“把字句被字句”的技巧来改善文章的可读性。
把字句被字句的优点•使文章更加清晰•使文章更加易读•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强调文章中的关键点如何使用把字句被字句的技巧?1.使用标点符号,特别是逗号。
逗号可以帮助你将长句子分割成多个短句子,同时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句子里。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所在。
3.将句子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阐述各个部分的含义。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把重点突出来。
4.注意句子的长度。
一般来说,短于20个字的句子比较易读,但这也要考虑上下文和需要表达的含义。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例子,原文为一段长句子:早上我穿好衣服后,打开了电脑,在学习了一个小时的Java之后,开始写代码,写了两个小时后感觉有些疲惫了,于是喝了杯咖啡,继续写代码,直到中午才吃午饭。
将其改写成多个短句子:早上,我穿好衣服后,打开了电脑。
学习了一个小时的Java之后,开始写代码。
写了两个小时后感觉有些疲惫了。
喝了杯咖啡,继续写代码。
直到中午才吃午饭。
这样看来,改写后的文章更加清晰,读起来也更加流畅。
##把字句被字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改善文章的可读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使用逗号和其他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割句子,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可以强调文章的重点,同时注意句子的长度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要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务必一定要认真掌握这个技巧,运用到你的写作中。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例:弟弟把水喝了。
(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
主动者被动者树叶被风吹落了。
被动者主动者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
(把字句)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
(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在互换中,要注意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把字句)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把“陈述句”变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例如:小明借走了我的铅笔。
(陈述句)小明把我的铅笔借走了。
(把字句)我的铅笔被小明借走了。
(被字句)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把字句)(被字句)2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把字句)(被字句)3 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把字句)(被字句)4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把字句)(被字句)5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把字句)(被字句)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把字句)(被字句)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把字句)(被字句)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一)转换方法:“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把字句、被字句)[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
(变为被字句)[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三)练习:方法:在做这类题之间的互换的时候,要先找准主语,动作,对象,先不看这三个词前面的修饰词,再利用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型特点进行修改,如“对象”被”主语”怎么样:”主语”把”对象”怎么样。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改被字句)2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改把字句,被字句)3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改把字句,被字句)4女教师取下了信箱里的花束,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改把字句)5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
(改把字句,被字句)6狡猾的狐狸吃了乌鸦从嘴里掉下来的那块肉。
(改把字句,被字句)7猛烈的太阳照得她的皮肤黝黑发亮。
(改把字句,被字句)8小明踩死了这只蟑螂。
(改把字句,被字句)9我不小心弄坏了爷爷的花。
(改把字句,被字句)10鹅毛大雪把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
(改被字句)。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

主观情感和意愿
把字句常用于表达施事者 的主观情感、意愿或意图。
强调施事者
把字句强调施事者在整个 动作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语义差异的转换注意点
注意动作的被动与主动
在进行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时,要 特别注意动作的被动与主动关系,确 保语义表达准确。
保持时态一致
避免歧义
在某些情况下,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 换可能会产生歧义,因此要仔细审查 转换后的句子,确保语义清晰明确。
在不同的语境中,被字句和把字 句的使用应符合语言规范和习惯, 避免使用不当导致歧义或误解。
在进行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时, 应保持句子意思的一致性,避免
改变原句的含义。
在书面语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 适的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 相互转换,但有时为了强调某些 信息或情感,也可以同时使用。
05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实际 应用
在转换过程中,要保持时态的一致性, 以确保整个句子的时态前后呼应。
04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语境 适用
正式语境中的使用
在正式语境中,如书面语、演讲、法律文件等,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使用应遵循语法 规范,表达清晰、准确。
被字句通常用于表达被动状态或强调受事者,例如“这个问题被他们解决了”。
把字句则常用于表达主动行为和动作,强调施事者对受事者的影响,例如“他把这 个问题解决了”。
例如,“他修理了汽车”这个句子,在把字句中可以转换为“他把汽车修理好了”,而在被字句中则可以转换为“汽车被他修理 好了”。
否定句的转换规则
在否定句中,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 规则略有不同。在把字句中,否定词 通常放在谓语之前,而在被字句中, 否定词通常放在“被”字之后。
例如,“他不肯帮我”这个句子,在把 字句中可以转换为“他没肯把帮我”, 而在被字句中则可以转换为“我没被他 肯帮”。
现代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变换的局限分析

现代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变换的局限分析1. 引言1.1 引言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常用的句式结构,它们在句子的构成和意义表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汉语独有的句法现象,这两种句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法。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使用到这两种句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误解。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基本概念、语法结构和用法进行介绍,探讨其在表达被动意义时的差异,并分析它们在使用场景上的限制。
通过对这两种句式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同时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交流中,正确地运用这两种句式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提高交流效果。
下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两种句式进行详细讨论,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把”字句和“被”字句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 正文2.1 现代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基本概念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型结构,它们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两种句型中,动作的执行者与动作的承受者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们来看一下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基本概念。
在“把”字句中,动作的执行者通常出现在“把”字之前,而动作的承受者则出现在“把”字之后。
这种句型结构能够突出动作的承受者,使其成为句子的重点,从而强调了动作的结果或影响。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这个句子:“我把书吃完了。
”在这个句子中,“我”是动作的执行者,“书”是动作的承受者,“吃完”是动作的动作,句子的重点在于强调“书”被吃完的结果。
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分别强调了动作的承受者和执行者,为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用目的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2 现代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语法结构和用法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特殊的句式结构,它们的语法功能主要是用来表达动作的发出者或承受者。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的方法

2021/3/10
1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的方法: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
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 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 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 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 的地位(放在最前边)。
2021/3/10
1
(一)把字句转成被字句。
1.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乌云被风儿吹散了。
改成“被“字句: 一条越江隧道被工人们开凿出了。 2. 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改成“把”字句: 黄远明把盲人叔叔搀扶过了马路。 改成“被“字句: 盲人叔叔被黄远明搀扶过了马路。 3、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改成“把”字句: 清洁工人把一堆堆的垃圾清理掉了。 改成“被“字句: 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清理掉了。
小石子被乌鸦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9.我把作业做完了。 作业被我做完了。
10.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衣服被我洗干净了。
11.我把鱼儿钓起来了。
12.小狗把我咬了。
鱼202儿1/3/被10 我钓起来了。
我被小狗咬了。 2
13.我把小兔子赶跑了。
14.小闹钟把我吵醒了。
小兔子被我赶跑了。
我被小闹钟吵醒了。
13.今天,我被雨淋湿了。
14.苹果被我吃了。
今天,雨把我淋湿了。
我把苹果吃了。
15.水草被小鱼吃了。 小鱼把水草吃了。
17.小偷被警察抓住了。
16.白纸被我画上画了。
我把白纸画上画了。 18. 饮料被我喝完了。
警察把小偷抓住了。
我把饮料喝完了。
19.不听话的学生被老师留学了。 20.我被小蜜蜂蛰了。
我202们1/3/把10 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
例句:1、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2、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甲把乙怎么样”。
从意义上说,把字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处所或时间的词,如:自、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叫、让。
)“把”后面的宾语就是被处置的对象。
上面的例句“遮住了”是对“太阳”的处置;“收拾干净了”是对“屋子”的处置。
把字句在结构上有以下特点:
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词,至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别的成分。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带“了”或“着”
1、弟弟把水喝了。
2、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1、你把玻璃擦擦。
2、你把这些文件整理整理。
三、动词前头有副词“一”
1、他把眼一闭
2、他把门一关。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等介宾短语
1、我们把车往路边推。
2、大家一齐把石头从山上推下来。
3、他们把时间当生命看。
五、动词后面有补语
1、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2、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六、动词后面有宾语
1、你把书给他。
2、我把门上了锁。
把句子改为“把”字句。
1、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2、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3、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4、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5、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6、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被字句:
例如:1、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2、屋子被收拾干净了。
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
例如:1、树叶被风吹落了。
2、树叶被吹落了。
3、碗被弟弟摔坏了。
4、他的肩上被打了一拳。
把句子改为“被”字句。
1、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5、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6、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7、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被字句和把字句从形式上看是对立的。
所以把句中的宾语与主语互换位置,“把”改为“被”
如:我把苹果吃了,变为:苹果被我吃了。
改变句式——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关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练习,我记得在第二册语文练习中已经出现过了,人教版第三册的《语文
园地七》再次出现了两种句式的互换练习,可见它的重要性。
为了便于学生熟练掌握,下面介绍一下我在以往教学中的体会:一是让学生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组成部分。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
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例:弟弟把水喝了。
(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
二是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与“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再进行比较。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
(把字句)
主动者被动者
树叶被风吹落了。
(被字句)
被动者主动者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三是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
(把字句)
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
(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
四是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把字句)
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到把“陈述句”变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关学习要点,例如:小明借
走了我的铅笔。
(陈述句)
小明把我的铅笔借走了。
(把字句)
我的铅笔被小明借走了。
(被字句)
本周末,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做一做下面的句式练习,加以巩固。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6、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7、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8、船上的食物很快被他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