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_月优秀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最新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反思大全精彩6篇

最新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反思大全精彩6篇

最新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反思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反思大全精彩6篇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反思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反思篇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让学生自主质疑,然后围绕疑点深入研读课文,逐字逐句体会、寻找答案,最后熟读成颂、升华感情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既体现语文课的教学特点,又切实有效地进行了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丑小鸭的种种不幸遭遇,进而感受面对不幸的境遇,要有信心,只要树立信心,战胜困难,顽强生活,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并且能汲取课文的精神力量来鞭策自己的学习。

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课伊始,理解了课题,简要学习了生字词后,我便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请学生仔细品读:“‘新来了一只天鹅,一只美丽的天鹅!’孩子们在湖边叫起来。

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 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初读之后,学生知道这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兴奋、喜悦的心情。

但深究下去,却并不只是这么简单。

丑小鸭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为什么会发出快乐的呼喊?他究竟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是什么让丑小鸭如此兴奋、喜悦呢?这些问题是打开文章思路的重要环节。

于是我引导学生针对这段话提出些什么问题。

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于是课堂的教学因疑而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始激发。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这些话既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暗中渗透了本文的精神——战胜困难、顽强生活。

学生在我的鼓励下便开始分成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读读、划划、想想、议议,积极从课文中寻出问题的答案,为后一环节的交流作准备。

三、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学生围绕“丑小鸭为什么会发出快乐的呼喊?他怀着怎样的心情?”两个问题,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与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将不断的深入体会丑小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幸,而教师就在其中起点拨作用,引导学生更深透的领会文章的内涵,进而产生对丑小鸭以前不幸遭遇的同情,在感情上与丑小鸭发生强烈的共鸣,为下一步的升华感情、明理导行埋下感情的伏笔。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根据学校的要求,本着向同行虚心学习的目的,学校青年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开展的如火如荼。

根据学校要求,每一名青年教师都必须上一节公开课,并由学校其他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以求共同提高。

本次我讲的是巴金先生的《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两篇充满意趣的散文诗。

寻常的事物却因多情的作家激起心灵之声。

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反弹琵琶,借“飞蛾”“夸父”“嫦娥”这些意象寓示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

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希望,信念,也是他理想的化身。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

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听课教师反馈不错,认为这堂课能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环节,重点突出,富有指导性和实效性,有激情能感染学生。

下面我来谈一下对本节课的反思。

这节课的优点在于:1.条理清晰。

《短文两篇》分《日》《月》两篇短文,每一篇文章我都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并让学生讨论解决这几个问题,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就游刃有余。

并鼓励学生找出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2.注重学生的朗读。

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全班整体朗读,学生一人朗读,小组朗读,男生集体朗读,女生集体朗读,小组间的比赛阅读,目的只为让学生多读,只有自己不断的反复朗读,才能对文章内容把握的更深刻。

3.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对于每篇文章提出的三个问题,我都让学生熟记于心,在朗读中慢慢体会,慢慢寻找答案,等自己心中有了梗概,在与小组之间的成员合作探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解读巴金笔下的日和月》--《短文两篇》分析.docx

《解读巴金笔下的日和月》--《短文两篇》分析.docx

《解读巴金笔下的日和月》--《短文两篇》分析.docx【案例背景】巴金先生的散文诗《日》和《月》,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被选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

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内心倾向、主观色彩极明显的文体,具有真诚的自我表现色彩。

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一些资料,都将赏析的重点放在对《日》的主题与飞蛾、夸父形象的分析上,而对《月》的意向以及姮娥形象的分析,则多含糊其词。

有的资料,将奔月的姮娥说成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而对月的象征意义,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仅肯定其正面、美好的象征义。

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却发现,学生在认真研读教材后,对月的意象与姮娥形象的分析,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课例呈现】《短文两篇》教学实录一、课文导入师: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写过散文诗《日》和《月》,里面也写到了夸父和嫦娥。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巴金笔下的“他们”,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中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作者,赋予了“他们”哪些别样的深意。

二、通读课文,提出问题(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生:文末“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那个人是谁?三、从学生问题切入,研读课文,初步感知形象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的是什么人的面影?这个人是谁很重要吗?生1:当然。

这个人应该说是作者推测的姮娥奔月的原因。

大家仔细阅读最后一节:“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这个“或者”,不就是作者对姮娥奔月原因的推测吗?师:大家同意这样的推测吗?生(众):好像有点道理。

师:好。

我们要想也去推测这个人是谁,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作为这个人出现的背景“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生2:这个还是比较明显的。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能够朗读和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感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朗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达。

课文中的一些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达。

3. 课文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四、课堂练习与巩固: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话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课后作业与延伸:1.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作业可以包括写作、翻译或朗读等。

2.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如查找相关资料、参观自然景点等。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注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 练习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练习题的解答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023年短文两篇教学反思(通用8篇)

2023年短文两篇教学反思(通用8篇)

2023年短文两篇教学反思(通用8篇)短文教学反思篇1今天讲授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讲授此课我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科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我通过__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把握__。

在__中有一些关键词语,如“日”“飞蛾”“夸父”“月”“姮娥”等,他们的含义不能仅仅按照本义来理解,而要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来把握。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神话故事,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在讲课中,由于教师过于着急,对这些内容讲解较少,而又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所以此环节处理不好。

“读”和“写”是两项最基本的训练,充分朗读可以让自己的读音更准确,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感受课文,欣赏__的铿锵之美,因此授课中我注意朗读,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读准生字,了解内容。

其实我们教师明明知道为了更好的突出课堂效应,加强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但真正做起来就忘到了脑后,课堂上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而自己就为学生包办一切,讲个没完。

讲完这一课我还是有这样的体会,因此,今后的课堂我还是要多反思,认真备课,以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短文教学反思篇2这两篇课文内容都比较简单。

备课的时候,吸取了前古文教学的思路,认真备足课文的字词,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翻译及字词。

关键的,就落在如何引导学生对古文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了。

备课时所定下的学习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夸父和共工的人物形象,学会比较人物形象。

哪知上《夸父逐日》的时候,有个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夸父是不是很无聊,去追赶太阳?”我念头一转,刚好这个可以作为学生质疑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讨论探究。

于是我放下课本,请学生就“夸父是不是个无聊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初中教学反思-《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初中教学反思-《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短文两篇》教学反思一(1)过程活动化。

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

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习的主体DD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教学。

教师必须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简单地说,就是课堂教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地“活”起来,“动”起来,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将本需由教师讲析出来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积累语言、赏析语言整合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这一学生活动,既凸显了语言教学这一重点,又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求知的愉悦,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在教学第二篇短文中,教师又将学心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小组合作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自悟自得,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2)关注学生体验。

关注学生体验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构筑了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

另一方面,组织思维工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编写《读书名言精评》,与培根“对话”,比较阅读,自拟名言等,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3)充分利用课文价值。

赵树理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教者是善于利用教材的人,以其独特的眼光,穿透文字表面,发掘到了教材独特的价值:一是知识积累的价值。

教师选择了读书名言这一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选择比较阅读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知识。

二是美育的价值。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日》。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分析并欣赏两篇短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和分享,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日》的学习:(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3)背诵课文,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2. 课文《月》的学习:(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日》。

(2)理解课文《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并欣赏两篇短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日》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课文《月》中的词语和句型的运用和扩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采用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生动展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2)利用文本编辑软件和写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写作和分享。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日》和《月》,了解课文大意和主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2. 课堂讲解与实践:(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进行背诵练习。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第一篇: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8、短文两篇北仑区紫石中学胡俊杰一、教学目标1、扩写、续写、创写一个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2、对比阅读、分析《月》。

3、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学课文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指导思想:1、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导语,介绍作者巴金。

巴金生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无党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

1927年旅居法国。

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到日本。

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短文两篇《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短文两篇《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短文两篇《日》教学设计与反思巴金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短文两篇》(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师: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 、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 、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将正确读音读两遍。

可能读错的字词:姮娥(héngé)旸谷 (yáng gǔ)三、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指导一:1、师: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小声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三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2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情况。

(同时投影当时的时代背景)3 、师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它同学补充。

(如绝大多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下面请一些同学回答,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如只有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下面再延长三分钟,请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4 、全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5、师: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多,需加强巩固。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并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加强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总结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分析:(1)分析第一篇短文《日月》,理解其中描绘的日月变化现象及其成因。

(2)分析第二篇短文《水》,探讨水在不同形态下的特点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巴 金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巴 金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巴金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在教授巴金的两篇短文《日》和《月》之后,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和感悟。

这两篇短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作者强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回想起课堂上的情景,当我提出“巴金在这两篇短文中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紧皱眉头,努力思考;有的同学则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这次竟然主动站起来,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他说:“老师,我觉得巴金先生是在通过日和月,表达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虽然他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芒,那是对知识渴望的光芒。

在讲解这两篇短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巴金先生文字背后的情感。

比如在《日》中,通过“飞蛾扑火”这一形象,让学生体会到那种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只小小的飞蛾,生活在黑暗的角落里。

它每天都渴望着光明,终于有一天,它看到了一束从窗户透进来的光。

它毫不犹豫地朝着那束光飞去,哪怕知道自己可能会被火焰灼伤,但它依然义无反顾。

同学们听着这个故事,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理解文中较为抽象的语句还是存在困难。

像“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这句话,有的同学就不太能明白其中的深层含义。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同时,在课堂互动方面,虽然有部分同学积极参与,但还是有一些同学比较沉默。

我应该想办法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同学展示自己的舞台。

另外,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也不够精准。

在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时,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拓展练习环节时间比较紧张,同学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doc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doc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短文两篇》教学反思一(1)过程活动化。

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

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教学。

教师必须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简单地说,就是课堂教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地"活"起来,"动"起来,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将本需由教师讲析出来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积累语言、赏析语言整合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这一学生活动,既凸显了语言教学这一重点,又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求知的愉悦,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在教学第二篇短文中,教师又将学心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小组合作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自悟自得,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2)关注学生体验。

关注学生体验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构筑了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

另一方面,组织思维工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编写《读书名言精评》,与培根"对话",比较阅读,自拟名言等,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短文。

(2)理解短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交流、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短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2. 短文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短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短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准备:1. 短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短文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短文,了解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短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短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景观,表达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5. 朗读背诵:(1)学生齐读短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教师选取优秀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短文,加强背诵。

(2)运用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 熟读短文,加强背诵。

2. 运用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3. 收集其他描写日月景观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宁兴学校雷唤珍《短文两篇》初二年级语文科教学反思

宁兴学校雷唤珍《短文两篇》初二年级语文科教学反思

四个一评价材料: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8课第一课时《短文两篇》学校:姓名:年级:科目:编号:《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巴金《短文两篇》课文短小,语言凝练,思想意蕴深刻。

作者借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自然现象或神话传说,表达作者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执教完此文后,我的总体感受是预设与生成的出入不大,也许是听课的缘故吧!自己对时间的把握也较紧凑,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对高度集中,整体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学生表现出来的是踊跃积极,从他们的言语表情中流露出的是自愿地学习,欣喜地接受,合作的成功。

下面我就本节课自我感觉良好的几个亮点做一个思考:(一)精美导入语,引入作者。

讲课之前,我设计了几个导入语,从课文的思想情感、写法特点、课题等方面作过考虑,但在几次斟别后,一下子想到去年我们语文组集中思维,搞过一次颁奖词的专项训练,于是我决定本课的〈〈短文两篇〉〉是巴金这位百岁老人的作品,他在2003年也被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不妨用他的颁奖词导入本课。

打破我们曾经的惯例。

因此,课始我让学生齐读两次巴金的颁奖词进而引入本课的学习,自然而然学生对这位老人产生钦佩之情。

紧接着又让学生读他的主要作品以及对文学界所做的成就。

这样的导入设计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深刻了解,同时也为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作了铺垫。

(二)学习目标的出示。

幻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的放失,避免盲目性。

(三)表格贯穿全文。

由于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同时也是优美的散文诗,于是我第一环节便是以一个表格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间大约10分钟),完成表格。

学生在此过程中以独立自学为主,若有不会的,可以与小组的人员交流合作。

第二环节便是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情况,说到关键之处时,我引导学生设疑,抓住一些主要问题,如本课的几个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讲,从而体会蕴含在其中的道理。

还有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其他同学动脑思考帮助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学反思
我教授本课时,基于本文是散文诗的体裁特点,我注重加强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层理解课文内涵,以及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应该说整体来看本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

授课中我重视朗读,吧朗读作为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读与指导,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从课堂实效来说,比较成功的方面有:1、朗读指导有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在课堂上朗读投入,有感染力为品味理解奠定了基础。

2、学生对文章语言赏析与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准确,这也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同时比较重视探究方法的指导。

3、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选中了教学切入点,重点突出朗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尤其能及时纠正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失误,及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留下了遗憾。

如:在合作探究环节设计的问题,“既然月的光是死的光,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文末引入嫦娥奔月的传说呢?”为学生设了个坎,如果单独问“为什么引入嫦娥奔月的传说?”就比较容易了。

在比较阅读环节,感知两篇文章的异同时,由于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感到一时思维转不过来,因此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

其次是由于换了教室和录像等原因学生比较胆怯,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这也正说明学生平时锻炼太少,今后课堂上要多注意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
高学生胆量。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由于时间关系合作探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显得有些困难,其次拓展延伸不够,所以让人感觉到学生学习空间窄了一些,应该在描写有关“日”“月”古诗句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多多积累。

因此,今后的课堂我还要多反思,认真备课,以更好的进行高效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