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这里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其实,“姓”是个后起字,本来作“生”,后来才加个“女”旁,成形声字。金文“百姓”作“百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guī)、娀(sōng)、姒(sì)褒

姒、子、姬、(周王族姓)、姞、风、嬴(秦姓)、妃己、妊、奷(qian)、曹、祁、妘(yun)、姜、董、偃yan、归、曼、芈(mi)(楚姓)、隗huai姚、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

“因生以赐姓”,从何而“生”呢?早期人类不知生殖的秘密,也许出于对生殖的神化,他们总认为生殖来源于神物。王充《论衡·奇怪篇》说:“禹母吞薏苡(_y_而生禹,故夏姓曰姒(sì);禼(即契(xiè))母吞燕卵而生禼,故殷姓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姬。“薏苡”,今称“玉米”,其实曰“苡仁”,传说大禹的母亲是因为吞食了薏苡籽怀孕而生的禹。“苡”与“姒”古同音,故其姓用女旁之“姒”。“禼”即“契”,殷商的始祖。《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sōng)氏之女,为帝喾(kù)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这是太史公综合了先秦的神话传说而概括出的文字。“玄鸟”,即燕子,当然是神燕,在楚辞中又作凤凰,它是殷部族的真正始祖,也是殷人的图腾。卵即子,故殷人以“子”为性。后稷为周部族的始祖,稷诞生的故事,《诗·大雅·生民》有很生动的记述。稷的母亲为姜嫄,亦作姜原,一次她在野外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就上去踩一下,踩的时候心有所动,结果感而受孕。生下孩子后以为不祥,弃之山林,鸟兽都来卵翼他,遂收养长大,后取名弃,也作稷。稷因履大人“迹”而生,故取姬姓,‘姬’字从“女”“ ”声,二字同音。姓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别尊卑的。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是有一个特点的就是不称呼一个人的姓的。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分封诸侯,姬姓国有53个,鲁、郑、晋、吴、燕等都是,这些诸侯的子孙多数都以国名、封邑名或其父祖名字为氏,不姓姬了。氏要别贵贱的。贵族阶级以嫡长子也即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承其职位,称为大宗,其余儿子称为小宗,成为大宗的臣属。天子的小宗称王子,王子之子称王孙,统称王族。

诸侯的小宗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统称公族。王族、公族可以国名为氏,但公孙的子孙则不属于公族,属于其它支族,就另外命氏了。

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封于鲁,开始时是最大的诸侯国。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嫡长子姬同承位为庄公,是大宗;余三子庆父、叔牙、季友为小宗,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就是大家熟悉的“三桓”。庄公昏庸,三桓很有势力。庄公死后,庆父两次杀死鲁君,后来庆父被迫自杀,他的儿子公孙敖继承了禄位,他的庶子中有的就以“孟”为氏。这是因为庆父在小宗中排行最大,故称“孟孙”;又因为他实际上是老二,故亦称“仲孙”,字仲,所以子孙中也有以“仲”为氏的。孟子和孔子的大弟子仲由即子路,原来都是姬姓的本家。庆父死后,季孙氏势力最大,季氏三世辅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季氏,而不知有鲁君。他们的子孙多以季为姓氏,季友的封邑在费,他的子孙也有以费为姓氏的。这都是以父祖的排行和封邑为姓氏的。

周灭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封于宋,即今天的商丘。后来因为内乱,公族出身的大司马孔父嘉被杀,他的儿子木金父逃亡鲁国,随后以祖之字“孔”为氏,木金父的五世孙叔梁纥是有名的大力士,孔圣人。

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

1、如何取氏,主要是针对国君的直系子孙:

国君的没有继承君位的儿子称之为公子,公子的儿子称之为公孙,公孙的儿子就不能再叫公孙啦。高姓,齐国齐文公的儿子叫公子高,孙子叫高傒(xi)。袁的也是如此,陈国(姚姓)的公子爰,爰和袁。

柳下惠,鲁孝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展,他的孙子叫展获(喜),字禽,封邑在柳下,谥号为惠。

2、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3、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4、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和氏璧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