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动画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e36c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7.png)
动画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动画的制作流程、帧率的概念和关键帧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的动画技术,如传统动画、计算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动画中的基础物理原理,如重力、惯性、弹性等在动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动画软件或工具,独立制作简单的动画作品,展示动画原理的应用。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画项目,提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例,评价动画作品的质量,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动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视觉传达和创意表达的自信心。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认识到学习动画可以培养耐心和细致。
3. 学生通过了解动画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应用,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尊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结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在动手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动画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创作实践中。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艺术审美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活动。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探索和实验,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水平上得到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动画原理介绍:- 动画制作流程:前期准备、中期制作、后期合成- 帧率和时间掌握:理解不同帧率下的动画效果- 关键帧概念:关键帧的作用及设置技巧2. 动画技术分类:- 传统动画:赛璐璐、剪纸、沙动画等- 二维计算机动画:矢量动画、位图动画等- 三维计算机动画: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等3. 动画制作软件应用:- 常用动画软件介绍:如Adobe After Effects、Toon Boom、Maya等- 软件基本操作:导入素材、设置动画参数、图层管理等4. 动画中的物理原理:- 重力、惯性、弹性等在动画中的应用- 制作自然运动和物体碰撞的动画效果5. 动画创作实践:- 简单动画制作:单个物体运动、变形动画等- 故事情节动画:小组合作,设计角色、场景,制作有故事情节的动画6. 动画作品评价:- 分析案例:优秀动画作品分析,了解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评价标准:从创意、技术、表现等方面评价动画作品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动画原理介绍及制作流程学习第二周:帧率和关键帧概念学习,二维与三维动画技术了解第三周:动画软件基本操作和简单动画制作第四周:物理原理在动画中的应用,制作自然运动和碰撞动画第五周:故事情节动画创作,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第六周:动画作品评价,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1. 讲授法:- 用于介绍动画原理、制作流程、关键概念等理论知识,确保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711d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c.png)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动画基础课程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动画创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2.1 动画概述2.1.1 动画定义和起源2.1.2 动画的类型和应用领域2.2 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2.1 动画的基本原理:帧动画、骨骼动画和路径动画2.2.2 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策划、绘制、排版、动画效果制作、渲染、合成等2.3 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2.3.1 介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After Effects、Maya 等2.3.2 软件界面、工具和基本操作演示2.4 基本动画技巧和表现手法2.4.1 关键帧技法和插帧技法2.4.2 动画的速度与变化2.4.3 动画的音效和配乐2.5 角色设计和运动原理2.5.1 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2.5.2 角色动作设计的基本原理2.6 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2.6.1 故事情节的编写和构思2.6.2 剧本的撰写和表达技巧2.7 动画效果的制作2.7.1 动画的特殊效果:动画过渡、形变、模糊、闪烁等2.7.2 动画的渲染和合成技术三、教学方法3.1 前导讲解法:通过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动画的基础框架。
3.2 实例演示法:通过展示和解析经典的动画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3.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动画制作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练习动画制作的过程,并通过批评和改进不断提升技能。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4.1 平时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2 作品评估:要求学生制作并提交一定数量的动画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评估来考察学生的动画制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五、参考教材5.1 《动画基础教程》作者:李明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5.2 《动画技法与艺术》作者:约翰.卡尼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六、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动画原理课程设计
![动画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2082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d.png)
动画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动画中的关键帧、中间帧等概念,制作简单的动画序列。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画技术,如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等,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独立完成简单的动画制作。
2. 学生能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运用动画原理进行创作,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部具有创意的动画作品,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动画艺术产生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坚持和专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学生通过创作动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4. 学生了解动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认识到动画艺术的价值,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动画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动画基本原理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善于合作的年级,对动画艺术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培养动画制作技能和艺术修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动画原理基础知识:- 动画基本概念:介绍动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动画制作流程:讲解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如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绘制、动画制作、音效合成等。
2. 动画制作技术:- 关键帧与中间帧:学习关键帧、中间帧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制作方法。
- 动画软件应用:学习Flash、Photoshop等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动画类型与特点:- 传统动画:了解传统动画的制作方法、特点及应用。
- 计算机动画:学习计算机动画的分类、制作技巧和适用场景。
4. 动画创作与实践:- 观察与表现: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运用动画原理进行创作。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558c0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8.png)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1.1 课程背景动画作为一种创意表现形式和艺术媒介,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游戏、广告等领域,并在新媒体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动画创作过程的理解和技能,以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动画创作能力。
二、课程要点和内容2.1 动画基础2.1.1 动画概述: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2.1.2 动画原理:影像延续、变形、速度和节奏、动作规律、表现形式等2.2 动画技术2.2.1 传统动画技术:手绘动画、帧动画、动画制作工具和材料2.2.2 数字动画技术:计算机动画、3D动画制作工具和软件2.2.3 特殊效果动画技术:合成动画、动画特效等2.3 动画创作2.3.1 角色设计:角色构建、特点塑造、角色动作设计2.3.2 故事叙述:剧本创作、故事板、情节表达2.3.3 动画制作流程:概念设计、分镜头、动画制作、后期处理2.4 动画欣赏和评价2.4.1 动画作品赏析:经典动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2.4.2 动画制作流程评价:对不同动画作品的技巧和创意进行评估和分析2.4.3 动画风格和趋势:了解并分析当代动画的发展趋势和风格特点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3.1.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动画概念和技术的基本知识3.1.2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动画创作实践,提高其动画制作技能3.1.3 案例分析:对经典动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创意思维3.2 评估方式3.2.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3.2.2 创作作品:学生完成的动画作品的创意、技术表现等3.2.3 考试:对学生对动画概念、原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四、教材和参考资料4.1 教材《动画基础教程》《数字动画制作入门》4.2 参考资料《动画制作全过程与实例解析》《动画概论导论》《动画的艺术》五、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2周:动画基础概述第3-4周:传统动画技术第5-6周:数字动画技术第7-8周:特殊效果动画技术第9-10周:角色设计第11-12周:故事叙述第13-14周:动画制作流程第15-16周:动画作品赏析第17-18周:动画制作流程评价第19-20周:动画风格和趋势六、教学团队和支持资源6.1 教学团队:由动画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组成6.2 支持资源:提供计算机设备、动画制作软件等必要的支持资源七、课程实施和预期效果7.1 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并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和创意发展。
《动画设计》教学大纲
![《动画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e7a59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3.png)
《动画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动画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动画制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和故事讲述能力,并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动画制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动画设计基础知识a.动画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动画的定义、类型以及动画制作的历史和发展。
b.动画原理和技巧: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如动作、时间、速度等,并学习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
2.绘画和造型基础a.绘画技巧和材料: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等,并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应用。
b.造型基础:学习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掌握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故事讲述和角色设计a.故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学习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叙事技巧和故事情节的设计。
b.角色设计和演员动作:了解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习人物动作的绘制和表达。
4.动画制作实践项目a.制作短片:学生通过制作短片项目,学习应用动画设计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创意和团队合作能力。
b.学生个人作品展示:每位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份个人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动画制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绘画和造型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项目,教学生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流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动画作品。
3.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已有的动画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4.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技术,激发创作灵感,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作业和项目评估:对每个学生的作业和项目进行评估,包括创意和技术的表现等方面。
3.个人作品评选:通过学生个人作品的展示和评选,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动画制作能力。
高中数学动画原理教案
![高中数学动画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34c9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3.png)
高中数学动画原理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画原理在数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掌握几种常见的数学动画制作方法
3. 能够利用数学动画展示数学概念和定理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学动画,引起学生对数学动画的兴趣。
2.讲解:介绍动画原理在数学中的应用,如通过动画展示数学定理和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示范:演示一些简单的数学动画制作方法,如使用PPT、数学软件等制作数学动画。
4.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数学动画,如通过PPT展示数学运算过程。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动画原理的理解。
2.讲解:介绍更多的数学动画制作方法,如使用数学建模软件、编程语言等制作数学动画。
3.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在课堂上制作数学动画展示某一数学概念或定理。
4.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数学动画,并讨论数学动画对于学习数学的帮助和意义。
课堂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收集学生制作的数学动画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3.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制作数学动画,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研究数学动画制作,并参加数学动画比赛等活动。
2.组织数学动画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更多人对数学动画的兴趣。
3.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尝试制作更复杂、更有趣的数学动画作品。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3fa0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3.png)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COURSE TITLE〕动画原理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8B5012学分〔CREDIT〕 1.5学时〔CONTACT HOURS〕16 理论课时+16 实践课时先修课程〔PRE-COURSE〕动画概论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学问、力气、素养三方面,必需支撑培育方案中的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把握人像绘画的根本技法。
2.把握人像的五官比例和透视关系,以及五官与脸型不同形态的表现。
3.把握光影关系、体积和造型三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并能够灵敏运用。
4.娴熟把握人像的骨骼构造和肌肉构造,了解人像面部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表情变化。
5.针对动画专业绘画根底力气的素养要求,要求在把握对素描人像的根底绘画力气上,能够对人像的五官以及面部形态进展变形刻画,把握能够主观性创作人物面部形态的力气。
6.通过课堂的范画点评和名家作品赏析,具备对优秀作品理解、思考、学习和应用的素养力气。
7.通过课程的学习,应具备联系专业相关特点进展拓展、应用和创作的素养力气。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5.具有进展动画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的技能,把握动画主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技法,生疏目前国内动画行业的生产制作内容、形式和设计主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在动画行业的从业方向和进展目标。
6.拥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把握动画设计方案文本写作、创意、设计与制作的力气。
8.具备对动画工程及作品设计制作的综毕业要求指标点3.2生疏并把握主流淌画形式的设计、制作流程3.3把握不同动画形式在行业应用中的生产制作流程和设计环节3.4能够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在动画学习以及应用实践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专业进展方向和特点4.3具备较高的审美力气和审美情趣,了解各地民俗文化、流行文化与市场需求动态4.4把握素描、颜色、构图、透视等根本的美术根底学问和技能6.1把握动画设计的根本原理、流程和方法,本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 1、2、3、4课程目标 5、6、7合设计和制作力气,拥有独立制作文本方课程目标1、2、3、4、5、6、7把握动画设计的每个环节,能够独立完成动画作品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
动画原理教学大纲
![动画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aebaf63a98271fe910ef9e8.png)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914270课程名称:动画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animation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 16 实验学时:16学分:2.0适用对象: 软件工程(文化创意方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动画原理是文化创意中动漫学科中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完成素描、速写等基础课之后,进入动漫专业领域的敲门砖,是动漫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研究动画原理的方法落实在掌握时间、动作间距、张数、速度的控制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学习的目的是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剧情情境、影片风格以及角色的造型结构、性格特点、情绪状况灵活运用,从而指导原画创作,通过动画原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动画语言的感知力和把握力,提高学生的原画水平,为将来的动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a)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结合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动画技术,引入全新教学理念,系统的掌握动画原理b)能力培养基本要求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动画原理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动画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角色造型、性格特点,以及场景特色,设计出符合当前情境的角色动作。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Toonboom二维动画软件应用介绍了解并掌握toonboom 绘制动画的基本流程,为之后的动画原理学习奠定基础2.动画原理概述①动画学科的知识体系。
②动画能动的原理。
③动画原理常用术语④动画时间与节奏3. 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①预备动作。
②挤压和拉伸。
③弧形曲线运动④波形曲线运动⑤“S”形曲线运动⑥主动作与次动作⑦惯性运动4.人物运动规律①人的行走动作。
动画专业教学大纲
![动画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ff11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c.png)
以下是一个动画专业教学大纲:
一、动画概论
1. 动画的历史和发展
2. 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动画的分类和应用
二、动画制作
1. 动画的创意和构思
2. 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
3. 动画分镜和故事板制作
4. 动画原画和动画帧制作
5. 动画后期制作和特效制作
三、动画软件应用
1. 3D建模和动画制作
2. 2D动画制作和手绘动画
3. 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四、动画理论
1. 动画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
2. 动画的艺术和审美理论
3. 动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五、动画创作实践
1. 动画短片创作实践
2. 动画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实践
3. 动画游戏和虚拟现实创作实践
六、动画产业和市场
1. 动画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2. 动画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3. 动画作品的营销和推广
七、动画研究和应用
1. 动画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2. 动画应用的研究和实践
3. 动画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动画专业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和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df6b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0.png)
《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三维动画制作是现代动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全面介绍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流程。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三维动画制作的核心技能和实际应用。
二、课程目标1.理解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掌握三维建模和造型技巧;3.学习三维动画的基本动画原理与技巧;4.熟悉三维特效和渲染技术;5.实践操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三维动画项目。
三、教学内容1.三维动画基础知识1.1三维动画制作概述1.2三维动画制作流程简介1.3三维动画软件介绍和应用1.4三维动画制作所需硬件设备1.5三维动画制作的职业和市场前景2.三维建模和造型2.1基本建模技术和工具2.2整体建模和细节雕塑2.3材质和贴图的应用2.4刚体和软体建模2.5基本布料和流体仿真3.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与技巧3.1动画流程和时间轴控制3.2关键帧动画和插值技术3.3物体和摄像机的动画控制3.4动画路径和曲线调整3.5人物动画和表情控制4.三维特效和渲染技术4.1粒子系统和特效制作4.2光影和阴影效果4.3纹理和材质的渲染4.4色彩和光线的调整4.5渲染器的选用和调试技巧5.项目实践5.1三维动画项目的构思和计划5.2建模和造型的实践操作5.3动画和特效的实践操作5.4渲染和后期制作的实践操作5.5项目的总结和展示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三维动画制作的实践操作,提升实际动手能力;3.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设立问题和讨论环节,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项目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2.实践操作成绩: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进行评估;3.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4.课程项目成绩:评估学生完成的三维动画项目的水平。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88bd8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4.png)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戏曲与影视学、传播学基础理论,熟悉中外动画发展历史,了解动画设计的基础理论。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调研、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传播与运作等动画设计完整的运作流程,能够具备从事各项动画设计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术研究的文献检索及设计论文撰写能力,能够实务操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掌握动画主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技法,熟悉目前国内数字媒体动画行业的生产制作内容、形式和设计主流。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能够了解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方案文本写作、创意、设计与制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1.建议教材1.聂欣如编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2.主要参考资料1、余为政.动画笔记.京华出版社.2010年版2、特伟.美术电影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3、刘书亮著.重新理解动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96d8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e.png)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简介A. 课程名称:动画原理B. 课程代码:XXX001C. 学分:3D. 前置课程:无E. 授课对象:艺术与设计专业本科生F. 课程时间:每周三下午2:00-4:00二. 课程目标A. 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起源B. 理解动画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 培养学生的动画创作和制作能力D.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三. 课程内容A. 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 早期动画的出现和影响2. 动画的技术突破与创新3. 当代动画的发展趋势B. 动画原理的基本概念1. 关键帧动画和间隔动画2. 动画的骨骼与形变3. 摄影原理在动画中的应用4. 动画的节奏与速度控制C. 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1. 规划与构思2. 故事板和分镜头设计3. 色彩与材质的选择4. 动画制作软件的运用5. 效果与特效的添加D. 动画原理的应用实践1. 视觉动画效果的制作2. 角色设计与表情动画3. 特殊效果与物理模拟4. 动态背景和场景设置5. 音乐与声效在动画中的运用四. 教学方法A.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动画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B. 实践操作: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动画制作中,培养动画创作和制作能力。
C.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动画项目,提升协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五. 考核方式A. 课堂出勤: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每节课出勤将记录在册。
B. 作品展示:学生需完成一项动画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并进行评分。
C. 期末考核:学生需参加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创作题。
六. 参考书目- Thomas, F. (2014). 动画原理.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Williams, R. (2009). 动画表演.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七. 学术支持在动画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有任何学术问题或困惑,可随时咨询和讨论教师。
教师将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和指导。
八. 课程备注动画原理课程作为艺术与设计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动画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动画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动画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6abd8e680203d8ce2f2491.png)
课程编号编制人制定日期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江永池2010.2《动画设计原理》课教学大纲学分:学时:32(4学时/周)适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学科,是计算机多媒体(及动漫方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为考查科目。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的学习了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相关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动画创作、设计和软件运用能力,提高学习的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动画流派、风格、分类,尤其是日美不同的动画漫画风格。
了解制作流程及常用设备的使用,初步掌握文学剧本创作、角色设计、风格设计、分镜头台本和手绘画设计。
掌握物体运动规律和常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
要求学生能根据剧本要求设计人物、动物、自然环境的动作,会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将手绘画转成电脑画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会使用动画软件让画面按要求动起来。
会使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动画后期处理。
●基本知识1.熟悉动画漫画的概念。
2.了解动画流派、风格、制作流程。
3.掌握人物、动物、自然环境的动作规律。
●基本技术应用能力1.了解动画原理和设计方法。
2.初步掌握文学剧本创作、角色设计、风格设计、分镜头台本和手绘画设计。
3.要求学生能根据剧本要求设计人物、动物、自然环境的动作。
4.会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将手绘画转成电脑画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5.会使用动画软件让画面按要求动起来。
会使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动画后期处理。
●素质结构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掌握识图的方法和具备三维实体的分析和构图的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
三、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总学时:32,以理论教学为主)序号主要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备注1 动画设计概述 42 二维动画设计方法 63 动画原理 64 动作设计与表示 65 动画教学 26 动画作品欣赏 67 综合练习 2总计36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动画设计原理与动画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罗江玫周宗凯李欢欢编著2007●参考书目:《新编Photoshop cs3 平面设计培训教程》化学工业大学出版社王伍增张宏伟李迎丰编著2008《Flash MX 创意动画设计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谭建辉2006 《Proemiere Pro CS3 电脑美术基础与实用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彭宗勤2008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动画设计概述1.1 动画设计1.2 动画设计与动画形式分类1.3 动画设计与动画工程1.4 动画与设计第二章二维动画设计的基本方法2.1 二维动画制作的工具2.1.1 铅笔2.1.2 动画纸2.1.3 定位尺2.1.4 橡皮2.1.5 拷贝桌面和拷贝箱2.1.6 打孔机2.1.7 动检仪2.2 二维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2.2.1 动画的前期制作阶段2.2.2 动画的中期绘制阶段2.2.3 动画的后期合成阶段第三章动画原理3.1 速度与画面效果3.1.1 速度(匀速、加速、减速)3.1.2 时间、距离、张数3.1.3 节奏3.2 运动的基本规律3.2.1 弹性运动3.2.2 惯性运动3.2.3 运作力学原理(预备、运作、反应、惯性+追随+滞后、恢复)3.2.4 追随运作与滞后运作3.2.5 曲线运动3.3 结构与运动3.3.1 人体与运动的关系3.3.2 人的运动3.3.3 动物的运动规律3.3.4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3.4 特技与效果第四章“动”的设计与动画表现4.1 运作与表现4.1.1 运作设计与表演4.1.2 运作设计与运作表现4.1.3 轴线与动态动感塑造4.1.4 轨线4.1.5 影像(剪影轮廓)与动画表现4.1.6 动画空间概念和设计4.1.7 运动节奏设计4.2 角色表情设计4.3 动画设计的表现手法4.3.1 拟仿4.3.2 夸张法4.3.3 符号应用4.3.4 打破运动规律的法则、颠覆惯性思维4.4 借助镜头的运作设计与表现4.4.1 镜头距离与动感塑造4.4.2 镜头构图与运作4.4.3 动态镜头与动感塑造4.5 动画与创意第五章动画设计的教与学作品欣赏六、考核方式与评定考核以平常考核和课程考查结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明每张原动画的片集、卡号和编号
教学重、难点:工具、律表、安全框、轨目。
基本要求:
了解工具;理解律表与安全框;掌握轨目的使用。
第四童动画制作基本训练
第一节线条的表现
线条的表现一般以线条为主
第二节描显练习
l、描绘的基本要求
不断线、画面不能脏、不能破损
2、描线的要领
由各种不同长度和弯度的线条所组成
第六章其他制作技巧
第一节反复动作
反复动作:把人物置于画面中固定的位置进行原地动作,再使用长背景作重复后拉人物的部分:单格画出
第二节速度感的表现
流线、残影和变形
第三节合成与组合
同描:是动画的局部或全部,用同一张原画描两张或更多张动画,交替使用
同描的用途、组合的作法
第四节常用绘图软件简述
1、Photoshop
2、Painter
3、Flash
4、Toon Boom Studio
5、其它软件
教学重、难点:反复动作、速度感、合成与组合。
基本要求:
了解反复动作;理解速度感的表现;掌握合成与组合。
第七章加入生产前的准备
第一节各种资料的使用
造型、脚本、律表、构图
第二节动检的工作要点
过滤己完成的动画
教学雪、难点:各种资料的使用。
2、常用动画术语
第二节动画流程
1、企划
企划会议和制作会议、场景设计、人物设计、美术指导人员
2、制作流程
现代传统动画制作流程、电脑应用流程
教学重、难点:动画语言、术语、流程。
基本要求:
了解动画术语;理解动画常用语言;掌握动画流程。
第二章绘画基本训练和掌握
第一节人体结构
1、比例
正确的比例,合理的动态,平衡和美感的造型
基本要求:了解动检的工作要点;理解备种资料;掌握各种资料的使用。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合计
授课学时
2
6
4
6
4
4
2
28
有关说明
1、本课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画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任课教师除讲课、辅导外,应及时组织讲评;解决存在问题。
2、采用直观多媒体教学,学习传统优秀构成作品,吸收精华,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
3、反影
光滑的平面都能反映物体一形状,称为反射面,反射面折射的虚像就是反影
4、人物阴影的处理
确立光源方向
教学重、难点:人体结构、透视、阴影。
基本要求:
了解人体结构;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阴影的处理。
第三章制作前的准备
第一节工具的认识
l、灯箱
透过一片毛玻璃由下透光来作业
2、定位尺
固定每张原动画的位置
3、定位圆盘
手掌、手指、大拇指、用掌心中线,决定手掌方向感
第二节自然现象
1、外力作用的运动
草稿、下垂的绳
2、有自主动力的运动
在移动中决定自主的运动轨迹
3、旗飘
旗子因空气流动的作用而产生皱摺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的动态
必须有透视平面的概念、水的各种形态
5、火的运动原理
火的基本形态、运动原理
6、烟
没有固定形状,烟形态的画法
7、风、雪、雨的表现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动画设计原理的理论知识,包括动画技法、中间画、原画的设计。从而使学生对动画设计原理有更全面、系统的深入理解。掌握动画中间画、原画的相关知识与设计方法。
本课程从动画原理的基础开始,在认识理解动画原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动画基本概念,动画制作流程,动画制作技巧的学习,更新学生的动画理念;并在艺术鉴赏、审美意趣上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作与提高审美水平,激发学生对动画艺术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动画世界韵丰富和浓厚。为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创作提供新的创作思路与途径。
采用不规则的形式表现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
1、鸟飞
翅膀的表现
2、二足动物
走、跑
3、爬虫类
前脚和后脚分别左右前进,并摆动身体和尾部做平衡动作
4、昆虫
身体构造:头部、身体、尾部
5、鱼类
身全摆动来前进,尾部起平衡和调整方向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人的动作、自然现象、动物运动。
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动作运动原理;理解各种动作方式;掌握各种动作的画法。
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一节人的动作
1、眨眼的做法
中割眨眼、不同轨目变化可以选择适当的眨眼位置
2、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不能直接在线条上中割,中割时眼睛必须先朝转头的方向移动
3、走路
走跑动作顺序
4、跑步
跑步动作顺序、原则
5、斜向运动(45度运动)
依据透视来作画
6、正、背面动作
掌握运动轨迹
7、手部动态表现
集美大学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动画原理
英文:Flash Principle
课程编号
9036461
学分/学时
1.5/28
所属教研室
设计教研室
先修课程
速描、水彩、线描造型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开课专业
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动画原理》是艺术设计专业综合绘画方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动画理论教学环节,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动画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本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如何选择接线的连接点
掌握整体画面线条粗细水长流的变化和统一性
第三节中割训练
1、中割的原理
中割是在两个相关位置的线条间画出另一新的线条
2、中割的方法
将两张需要中割的原画固定于定位尺上,依照中割的原理,中割相对应的线条
教学重、难点:线条的表现、描显、中割。
基本要求:
了解线条的表现;理解描显;掌握中割的方法。
3、课程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评分。
2、动态与平衡
动作的平衡,以人的臀部为中心调整动作
第二节透视原理
l、基础透视原理
地平线(HI)、消失点(VP)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2、空间的表现
地平线高度变化、广角透视、立体与空间的比较
第三节阴影处理
1、自然光的阴影透视
受到地平线与透视的影响,也有相同的消失点
2、人造光的阴影透视
人造光是以辐射方式直线前进
原画和构图的定位工具
4、铅笔和彩色铅笔
彩色铅笔用来打稿,处理阴影或画组合线
第二节律表
律表又称摄影表,它是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表
第三节安全框
安全框的使用,在构图的阶段已确立,并会记录于律表上
第四节轨目的认识及使用
1、钟摆原理
动画设计的原理是模仿自然界运动现象
2、轨目的基本形式
中割轨目、等割轨目等基本形式
教学要求:
了解动画原理的相关概念与动画制作流程;理解动画设计的技法;掌握动画制作基础,中间
I画、原画的设计概念与方法:作业完成后,由任课老师对作业进行评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节电影语言与动画术语
l、电影镜头的基本认识
电影化的分镜来表现、原动画工作内容、场景、摄影角度、构图画面、特写镜头、摄影高度、画面的连续性、时空的连续性、时空的转换、划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