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准化回归-谈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汇编
标准化回归-谈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汇编完整

标准化回归-谈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汇编(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企业标准化回归写在前面的话: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外部的要求,管理活动、日常工作等越来越发变得复杂。
久而久之,常会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
其实,应了“万事开头难”的古谚,许多的工作要是开始的时候或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找个静下心来下思考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常常会“温故而知新”,帮助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2007年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启动的一项工作,迄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在此笔者就企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希望能为大家对企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学习提升带来些许方便,能对日常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企业标准化在此先给出“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取自GB/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从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制定条款,制定条款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所制定的条款的特点是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亦即只使用一次等特点的不在标准化范畴之内),针对的对象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亦即包括标准的预研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什么是企业标准化”。
GB/15496—2003给出了“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应把握:其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为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制定和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为主要内容。
二、为什么要开展企业标准化介绍了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紧接的问题要数“为什么要开展企业标准化”。
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因为其在生产、经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企业标准化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企业标准化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企业标准化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制度和工作流程,导致企业标准化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标准化意识不强:有些企业的员工对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标准化意识,对执行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刻。
3.标准化实施不力: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标准化的实施不力。
4.标准化与市场需求脱节:有些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与市场需求脱节,制定的标准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甚至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5.标准化人才匮乏:标准化工作需要专业的标准化人才来进行,而有些企业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导致标准化工作的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应该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工作,并积极培养专业的标准化人才,以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常见问题与措施建议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常见问题与措施建议建筑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而标准化是提高建筑安全生产质量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措施建议。
问题一:标准制定存在滞后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制定的过程缓慢,导致标准的制定存在滞后性。
这样就会导致标准和实际生产不符,不能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加快标准制定的速度,适时更新标准。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标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其贴近实际生产,切实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
问题二:标准不具备可操作性一些标准缺乏可操作性,难于实施。
例如,一些标准的要求过于抽象、技术含量过高,导致企业难以理解和贯彻。
建议:加强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标准。
同时,建议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理解标准,提高标准的实施水平。
问题三:缺乏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安全生产需要专业技能支持,但是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导致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高,对建筑安全生产形成隐患。
建议:各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注重培训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四:缺乏技术服务支持缺乏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导致建筑安全生产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企业不会有效解决问题,安全生产形成隐患。
建议: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力度,设立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服务,促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实际生产的有效结合。
问题五: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导致建筑生产安全问题不被重视,从而不利于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建议: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企业的建筑安全生产行为,强化企业安全责任,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议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企业了解安全法规的重要性与益处,全力支持和保障建筑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在管理中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流程等管理制度,实现内部及外部营运流程高度一致的一种管理模式。
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然而,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
一、问题与原因1. 标准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时,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缺乏经验、技能和资源,导致制定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管理环节存在漏洞,从而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进入企业内部流程。
2. 员工对标准化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员工对标准化管理的实际意义、操作流程和具体实施要求缺乏深入的理解,缺乏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信仰。
这可能会导致员工执行标准化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甚至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
3. 大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员工产生负担在制定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尽可能多地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得员工有大量的规范和标准需要遵循。
这可能会使得员工感到压力和负担,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措施与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对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和可改进性进行评估。
同时,制度的完善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便于员工实施。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标准化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标准化管理的思想、价值和实施要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的方式,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在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时,企业应该掌握标准的必要性和数量的平衡。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用、适宜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避免在制度数量上贪多,从而降低标准化管理给员工带来的负担,增强员工的执行力。
4. 引入信息系统支持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使用信息系统集成标准化管理,例如使用软件、应用程序等,自动记录标准化管理流程和员工操作情况。
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常见问题分析

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常见问题分析摘要:标准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手段,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事项达到规范,并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外部法规要求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建设;常见问题;分析一、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常见问题(一)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标准化意识淡薄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正确认识标准化建设,没有将其作为日常一项重要工作,导致标准化建设形式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
同时,在标准化建设中,部分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尤其体现在缺乏标准化创新意识,进而影响企业日常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优化创新。
部分企业过分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尤其是技术方面。
这种错误的意识使企业标准化建设处于“消极、被动、落后”状态,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企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和人才队伍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是以健全的标准化体系为基础,现实情况是部分企业虽然致力于标准化建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并未建立合理、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导致标准化工作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无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流程制定完善的标准。
各个孤立的、缺乏系统性的标准,会导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出现权责盲区,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管理压力,使得企业的资金、人力资源被浪费。
导致企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体系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
不少企业认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生产经营和销售环节,会将大量人力资源投入其中,而对于企业标准化建设的人力资源投入却非常小,尤其是在人员招聘过程中,更是存在严重忽视标准化管理人才的引入,这样就会导致企业人才结构失衡,让企业陷入单一的“唯技术、轻标准化管理的”陈旧套路之中,不利于企业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矿业公司实现煤矿安全长治久安一项重要举措;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向高标准、新境界跨越;我矿虽然在质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下面将我个人觉得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给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由于受煤炭市场的影响,今年职工的收入较往年下降明显,个别职工对此不理解,将这种不满情绪转嫁到损毁现有的质量标准化成果上,使质量标准化成果有所下降;2、今年质量标准化投入资金减少,使各种被损毁的标准化设施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换;3、各区队由于受材料转换工资的影响,对区队的质量标准化投入大幅度减少,造成标准化成果大幅度退步;4、区队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区队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矿上抓的严区队也抓的严,矿上稍微一放松区队就放任之流,造成区队质量标准化成果起伏不定;二、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1、思想不放松;思想认识是前提,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用思想达标带动安全质量达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始终保持一股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高度热情;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管理不滑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在管理;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要强化责任主体的地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奖罚措施,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强化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依靠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安全质量水平;3、标准不降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要严格按照新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的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实施细则;这些标准和细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尺度,必须严格遵守;要在此基础上重点抓深入、创精品,建设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4、投入不减少;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没有必要的投入作保证,是搞不好的;加大安全投入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条件;足额提取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项费用,实行专款专用,不断加快安全技术改造进度,改善安全基础条件,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5、加强“三基”建设;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练基本功,同时也重在抓落实、重在治本;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工作;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矿井、区队、班组;要继续加大“三基”建设的力度,把“三基”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探索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经验,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6、注重实际效果;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最终目标,在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井下巷道、峒室以及工作面整洁美观,给职工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做好这些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防止“为了标准化而搞标准化”的倾向,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措施,紧紧抓住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改善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矿井安全水平上狠下功夫;。
企业标准化建设常见问题及几点思考

企 业 进 一 步 获 得 最 佳 的 生 产 经 营 秩 序 ,进 一 步
提升 企 业 管 理 水 平 ,降 低 企 业 的 生 产 成 本 ,提 高 技 术 水 平 和产 品质 量 ,创 造 良好 的业 绩 和 经 济 效 益 ;使 企 业 在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和 国 内 深 化 改 革 的 环 境 下 , 能 够 从 容 应 对 来 自世 界 范 围 内 的 竞 争和挑战 ; 使 企 业 科 学 发 展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项 目开发 、应 用 和课题 研究 , 能组 建 、领 导企 业标
.
3 9.
准化 整体建 设 、实 施 、应用 和推广 的高层次 技术经 营 复合型 管理 人才 。与发 达 国家相 比 , 我 国技术标 准化 工作 水平 不高 , 参 与技术 标准 竞争 的能 力仍处
于 “ 弱势 ”地位 。
状态 。在企业标 准化 建设过 程 中缺 乏管理 组织机构 或流于形式未能发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组织功能。
缺乏 标准化 创新 意识包 括缺乏 观念创 新 、标准 创新 、模式创新 。
2 . 2 缺 乏 标 准 化 人 才
器 。 而 企 业 在 推 行 、实 施 和 贯 彻 标 准 化 管 理 的过
的作 用 ,提高管 理体 系科 学 性和 有效 性 , 是摆 在企
业 管理者面前 的一个重要课 题 。 企 业 标 准 化 管 理 是 针 对 以往 经 验 管 理 的一 次 质 的 飞跃 ,是 企 业 挣 脱 粗 放 式 模 糊 管 理 模 式 的利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本文将围绕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标准制定不科学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对产品、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在制定标准时存在不科学的情况,比如标准内容不够完善,难以具体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标准更新不及时,跟不上市场和技术的发展等。
2. 标准执行不到位标准的执行是关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对标准的执行不够到位,比如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松懈等。
3. 标准审查不严谨标准的审查是保障标准化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企业在标准审查过程中存在严谨性不够,导致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标准。
4. 标准宣传不足标准宣传是保障标准的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企业在标准宣传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宣传途径狭窄、力度不够等。
二、控制措施1. 完善标准制定机制企业应加强对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的标准制定机制,确保标准内容科学合理,能够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需要加强对标准内容的更新和修订工作,使标准始终与市场和技术发展同步。
2. 加强标准执行管理企业要加强对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3. 加强标准审查工作企业要加强对标准审查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审查机制,确保标准的科学合理性。
加强对审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增加审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加强标准宣传工作企业要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标准的宣传,增强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度。
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开展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既要掌握行业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又要经过必须的流程,需要自查自纠,持续改进,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学习标准,知道干什么。
现在不少企业到示范企业学习标准化建设,掌握了示范企业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一味地把人家的模板照搬过来,却不知道本行业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
因此,开展标准化建设首先要克服经验主义,必须学习行业标准的实质,明确精髓,掌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流程,这是前提和基础。
当然,学习可以分层次,可以先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学,也可以全体人员一起学,更可以聘请咨询服务机构搞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不学习,吃不透标准是没法开展标准化建设。
二是分清职责,明确谁该干什么。
很多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仅仅停留在企业的安全管理科这一层面,创建标准化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毫无关系。
这样的企业标准化搞得再好也不能达标,因为它连标准化建设的本质都没有理解,把标准化建设当成了走过场搞形式。
所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必须在动员全体从业人员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建设的13项以及要素对应的部门职责层层分解下去,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民都有自己的职责,都知道在我这个岗位上应该干什么和应该怎么干,并将这项内容牢记入心,落实于行动之中,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只有岗位达标才可能实现企业达标,没有岗位达标绝没有企业的安余标准化。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怎么去干。
有些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不是没有学习标准,就是没有了解标准化的本质舍义,只知道照搬照抄网上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不是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首先识别、获取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再根据本企业实际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内化为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典型的教条主义。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企业在标准化管理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从企业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标准化管理不够完善企业在标准化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标准不够明确、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这会导致生产过程不够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
2. 人员素质不高在标准化管理中,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标准的执行效果。
如果员工缺乏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影响标准的执行和遵循。
3. 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息化可以提高标准化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有些企业在信息化设施和技术方面投入不够,导致标准化管理不够智能化、自动化,依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和监控。
4. 监督和检查不到位如果企业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不足,就会导致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够清晰和规范。
二、控制措施1. 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明确的标准、规范的流程、明确的责任人,确保标准化管理得到有效执行。
2. 培训和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标准化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标准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
4. 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应该加强对标准化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标准化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和遵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企业应该做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以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标准化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高的竞争优势。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常见问题与措施建议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常见问题与措施建议【摘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等。
监管部门应建立起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施工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结论指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常见问题、解决措施、监督管理机制、应对措施1. 引言1.1 引言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的重要手段,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常见问题及原因、解决措施建议、监督管理机制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 正文2.1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和控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将详细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将其视为一种形式主义,只为了应付检查,而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在资源投入、人员培训和制度执行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一些员工也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使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合力。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一些企业的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
例如,安全责任制度不明确,导致在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安全操作规程不具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安全检查制度执行不力,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部分制度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脱节,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投入不足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
这表现为安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无法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安全培训和教育经费缺乏,导致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安全投入不足不仅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也制约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部分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知识和技能欠缺,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足。
同时,一些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无法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五、风险管理不到位风险管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一些企业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存在不足。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为解决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例,从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中进行深讨,并结合现阶段企业管理现状来对常规安全标准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统计,予以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问题分析;对策探讨前言: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现在社会中推行的全新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岗位责任感;另一方面能够规范化管理企业,指明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方向。
近些年,得益于相关政策颁布与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很多企业的综合实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不断发展中,很多企业的安全隐患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安全性,全面保障员工安全,在近些年提出了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一经提出,已经得到了较好响应,国内多个企业已经将安全标准化建设列入未来发展管理的首选内容,通过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管理措施的建立,可以有效对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预防和控制,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1.安全标准化的定义与意义1.1安全标准化的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可理解为在企业管理中结合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策略,针对整个过程、不同对象进行大范围覆盖的管理措施,主要以现场标准化及操作管理为核心理念,可以在企业建设期间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专业化的规章制度要求下,所有人员按照正规流程予以工作,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筛查出潜在隐患,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提高企业对员工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1],同时有利于后续风险预防机制的建立,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同时随着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更加到位,对相关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力度加大,大幅提升了在现场作业时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提升整体企业安全管理的平均水平[2]。
1.2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意义企业内部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改善现阶段企业的工作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安全生产平均水平,同时有助于企业全面落实政府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可以让生产按照规定的流程予以操作,让生产过程更具安全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建设的效果和进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将其视为一种形式主义的任务,而非从本质上理解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
一些员工也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只是增加了工作的繁琐度,没有意识到它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影响到标准化建设的全员参与度,使得各项措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二、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企业内部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体系。
但在一些企业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各个部门之间协作不畅,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有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或者领导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无法有效地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和监督工作进展。
这使得建设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容易出现混乱和重复劳动。
三、制度不完善与执行不力虽然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但存在制度内容不完善、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与法律法规要求脱节的问题。
例如,某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规定过于笼统,无法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
即使有了完善的制度,执行不力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员工不遵守制度,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而企业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四、培训教育不到位员工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建设的成效。
然而,一些企业在培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单一,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员工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此外,培训的频率和时长不足,无法满足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需求,使得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内容。
企业标准化生产问题和建议

企业标准化生产问题和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企业标准化生产的经验。
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头疼的问题吧。
第一个就是人的问题。
员工有时候真的不太把这个标准当回事儿,你给他规定好了流程,他就嫌麻烦,还是按照自己的老一套来。
我觉得这就是意识没跟上。
比如说在我们车间,规定了组装某个零件必须先检验再安装,可有个员工就是觉得检查那一下是浪费时间,直接就装了,结果后面检测出不合格又得返工,浪费更多的时间和材料。
再一个就是标准本身的制定。
我感觉很多企业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就有点闭门造车的意思。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
我们之前制定生产标准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生产情况,结果标准出来后,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就像你做衣服,只按照理论上的尺寸做版型,没有考虑不同身材的人实际抬手弯腰的幅度,那做出来的衣服肯定不合身。
这时候我就想,哎呀,不对,标准还得结合具体的生产环境和员工的能力来制定啊。
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有一些建议。
首先,员工培训很重要。
不仅仅要告诉他标准化生产的流程,更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咱不能光在那儿念PPT,得有实际的例子,就像刚刚我说的零件组装不合格返工的例子,拿这种身边的事儿给他看,他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而且,培训得持续进行,不能一劳永逸。
我觉得企业文化里也得融入这种标准意识,让员工从心底里认可这个标准。
关于标准的制定呢,我觉得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
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大家都得参与进来。
这就好比大家一起搭伙做饭,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合起来就能做出一顿丰盛的大餐。
别觉得一线员工就只能听指挥,他们每天在实际操作,最清楚哪有问题哪好使。
而且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
比如说新技术出来了,或者市场需求变了,那相应的生产标准就得跟着调整。
哦对了还有,监督机制也得跟上。
你不能光定下标准就不管了,得有专人检查监督。
但是这个监督可不能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检查,一发现问题就开罚单啥的。
我觉得还是以帮助改进为主,就像老师检查作业一样,发现错误带着员工一起改进,让员工知道自己错在哪,明白正确的做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建设的效果和进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视为一项应付检查的任务,而没有真正理解其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这种短视的看法导致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投入的资源不足,无法真正实现标准化管理。
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只是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忽视了其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紧密结合。
这样的错误认识使得标准化建设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企业可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往往存在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合理或者与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
例如,有些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流程说明,导致员工在执行时无所适从;有些制度没有及时更新,无法适应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此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也存在问题。
一些企业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使得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三、人员素质和培训不足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效果。
一些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不了解,无法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企业在培训方面也存在不足。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
而且,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跟踪机制不完善,无法确保员工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不善部分企业在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上不足,导致一些关键的防护设备缺失或者老化损坏,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例如,消防设施不完备、电气设备老化、防护栏杆损坏等。
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台账记录不完整、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等问题。
这些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已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标准制定不合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定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然而,有些企业在制定标准时,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实际操作,导致标准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制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然而,有些员工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标准的执行不够认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生产。
三、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设备故障频发,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应急预案不完善在企业生产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急预案的完善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企业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存在问题,预案不完善,无法应对突发事件,导致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演练、应急救援措施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五、监督检查不到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然而,有些企业在监督检查方面存在问题,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企业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创新方法

企业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创新方法标题1:企业管理标准化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按照国家或社会公认的标准,对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从而实现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管理。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标准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缺乏标准化意识。
许多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标准化意识,认为标准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约束,难以理解它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所带来的优势。
2.标准化管理水平较低。
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粗制滥造、随意性等问题,这导致了标准化管理的水平不够高。
3.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
标准化管理需要有专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但是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这样的机制,导致标准化管理产生了一些漏洞。
4.标准化流程不完善。
标准化管理需要依据一定的流程进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许多企业并没有进行完善的流程设计,导致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5.标准化质量难以保证。
标准化管理的效果取决于它的实施质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标准化质量难以得以保证,使得标准化管理的效果不够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流程设计、建立有效的标准化监督机制等,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标题2:企业管理标准化存在的注意事项分析企业管理标准化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大型工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标准化的质量。
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时需要注重标准化的质量,保证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达到预期。
2.合理安排标准化的流程。
企业在设计标准化的流程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尽量使标准化流程合理,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3.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时需要注重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使他们理解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得到实施后的利益。
4.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标准化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标准化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标准化工作在各个行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标准化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标准制定不够及时、标准实施不到位、标准执行不够严格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标准化工作,促进各行业的发展。
标准制定不够及时是当前标准化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面对技术更新换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现有的标准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和需求,需要及时修订或者制定新的标准。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标准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和制定新标准。
标准实施不到位也是当前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企业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不够到位,甚至存在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现象。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建立和完善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违反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度。
再次,标准执行不够严格也是当前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标准执行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灰色地带和漏洞的现象。
一些地方对标准执行监管不够到位,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可以将标准当做“挡箭牌”来逃避监管。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标准执行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标准,加大对违反标准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标准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也是当前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在一些行业领域,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备,一些基础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存在重复、矛盾的情况。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标准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架构,明确各个层级标准之间的关系和衔接,加强对基础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和修订工作,完善各类标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标准化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可以采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标准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化回归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外部的要求,管理活动、日常工作等越来越发变得复杂。
久而久之,常会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
其实,应了“万事开头难”的古谚,许多的工作要是开始的时候或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找个静下心来下思考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常常会“温故而知新”,帮助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2007年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启动的一项工作,迄今我们已经走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在此笔者就企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希望能为大家对企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学习提升带来些许方便,能对日常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企业标准化
在此先给出“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取自GB/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从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制定条款,制定条款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所制定的条款的特点是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亦即只使用一次等特点的不在标准化范畴之内),针对的对象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亦即包括标准的预研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什么是企业标准化”。
GB/15496—2003给出了“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应把握:其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为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制定和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为主要内容。
二、为什么要开展企业标准化
介绍了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紧接的问题要数“为什么要开展企业标准化”。
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因为其在生产、经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具体说来,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质和量方面提供了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准则,标准化为建立系统、可控、符合
客观经济规律和行为科学的最佳秩序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二)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标准化保障生产活动协调统一,使生产的全过程受控并有序地、系统地联系起来。
(三)标准化可以使企业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合理地确定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定额,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四)标准化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产品质量管理实质是标准问题。
可以说,衡量一个产品的质量高低的依据是标准。
标准通过对产品性能及原材料、加工工艺、测量检验、包装、存储运输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全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在一致的水平上。
(五)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
标准化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路径,它不仅在企业组织生产、经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协调、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是实现依法治厂、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三、如何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
前面介绍了企业标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那么企业标准化工作该怎么开展呢?结合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特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制定的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等需要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贯彻执行。
认真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保证。
(二)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对企业来讲,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有约束力,更有利于发挥各类标准的统一技术参数、统一要求、统一规范、统一秩序,以实现社会经济、技术和管理有序发展的作用。
(三)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这不仅是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科技发展和管理现代化在科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方面提出的要求。
(四)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掌握各类标准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解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处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动力与机制。
以上四项基本任务,是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这些基本任务也是GB/T 15496—2003第4章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除了这四项工作以外,企业标准化还有
几项重要工作,如: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加国际、国内有关的标准化活动等。
四、谁来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一样,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职能。
这就要求,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并且要满足以下要求:(一)企业应设置专(兼)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
只要企业需要有标准化工作,就应设置专(兼)职标准化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人员。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
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各部门,需要协调的工作较多,只有高层次的统一管理,才能实现统一指挥和协调。
(三)企业应明确负责日常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可以说,企业每日每时都在执行标准;每个部门、岗位的标准化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指导、督促和检查。
(四)企业各职能部门,应确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
企业的各类各项标准都要由各职能部门、车间或各岗位实施,各部门需要确定专人负责实施标准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
五、如何检验企业标准化水平
以上叙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企业标准化四个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如何呢?目前,行业和国家两个层面上都有可供参考的方式方法。
YC/T 239—2008《卷烟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及评价》规定了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评价,适用于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改进和评价,也可以作为我们内部评价的依据。
该标准从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标准实施与监督、标准化工作绩效等六个方面46个大项199个小项、共计500分的内容。
经评价打分后,将企业标准化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行业标准化达标企业、行业AAA级标准化示范企业、行业AAAA级标准化示范企业等三个级别。
标准化工作在经行业评价后水平较高时,可以申报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细则》(试行)第四条规定了“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依据(包括国标委农轻[2004]93号《关于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通知》,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GB/T 19273等国
家标准);并且,《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细则》还给出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工作的确认原则与内容、申请条件及受理、确认程序与方法等,在“确认程序和方法”一章中更进一步明确了现场确认以《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的规定内容为依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对企业做好申报前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从《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中可以看出,确认评分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进、加分项目等六个方面59个大项共计230个小项、共计500分的内容。
经确认评价打分后,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 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2]唐苏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指南.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3]白殿一.标准的编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YC/T 239—2008 卷烟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