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主题数据库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数据库建设方案
【篇一: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构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
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就是为统筹地方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换和使用,建立有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各个信息资源权威发布者提供规范、科学的共享发布手段,为各个资源使用对象提供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服务。
通过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重要信息资源管理难的问题;与交换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难的问题。
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库的建设,全面实现整个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次建设,长久复用”的建设目标。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目前这些信息
中部分信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信息的一致性和鲜活性还不能
很好的保证。
因此,要满足各部门业务流程和信息共享的需要,不
但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而且要建立起对
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
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
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
1) 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
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
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
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
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
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2) 数据检查比对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检查比对支撑服务。
政府用户及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需要比对的数据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将用户提交
的数据和共享库中数据进行一致比对。
数据检查比对服务,其服务对象不局限于各级政府部门,该服务将
来也可应用于银行、中介、企业等经营性机构的日常业务,为社会
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便利服务,通过合理的数据使用授权,扩大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授权面,满足了用户对数据进行权威认
证的需求,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
用走向社会公众,探索一条社会基础信息资源为政府、企业、公民
全方位数据利用服务的资源应用模式新道路。
3) 数据同步
为保持共享库数据良好的鲜活性,需要建立委办局到共享库系统之
间的数据双向同步更新机制。
根据信息资源生产-消费模型,各个
委办局既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
为确保共享
利用的信息资源准确有效,各委办局需要及时将更新的业务信息同
步到共享库系统,同时共享库系统还要将得到更新的业务信息及时
同步给其他委办局,从而实现数据双向同步互动。
共享库系统通过建立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同步接口规范及同
步策略规范,建立策略模式下的基于参数灵活配置的数据同步更新
机制,提供数据双向同步服务,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及时同步更新。
4) 数据规则约束检查
共享库数据要满足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要求。
共享库系统需要
提供数据规则约束检查手段,对入库数据按照业务逻辑规则进行完
整性、一致性、正确性的数据清洗整理,保证共享库数据干净、准确、可靠。
5) 目录服务需求
按照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框架结构,建立信息资源目录标准服务及元
数据描述服务。
2、共享库安全需求
从三个方面提出共享库建设的安全需求:
(1)用户的安全性
系统提供和交换平台中用户认证层的接口连接,来保证用户的身份
安全和访问安全。
一是身份安全,只有经过身份认证的合法用户才
能对系统信息资源进行访问,这通过用户认证层来保证;二是访问
安全,经过了身份认证的合法用户只能读取被授权访问的信息资源,这通过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来保证。
(2)数据自身的安全性
数据对于共享库来说,是最基础的要素,它的安全性对整个系统的
正常运营、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统要提供对数据库自身内
容的安全备份和恢复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恢复性。
(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认证系统、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对共
享库系统的数据访问进行安全保护。
用户认证系统保证用户身份合法,信息资源目录系统保证用户信息授权访问合法,经过身份认证
和授权验证,共享库数据可以通过服务形式返给应用程序。
3、共享库管理需求
1) 共享库的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授权使用。
共享库逻辑上
集中建立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对共享库进行管理、维护。
各政务
业务应用系统对共享库的使用通过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提供的统一访
问接口实现。
同时建立一套制度、规范保证共享库的稳定运行和长
效管理。
2) 数据的更新维护
结合共享数据的分布情况、应用需求及数据逻辑集中管理要求,本
着“谁拥有数据谁更新”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数据更新维护方案。
做
到共享库数据的及时更新,保持数据良好的鲜活性。
3) 数据的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内容的标准化、元数据的标准化等方面。
数据
内容的标准化:要结合共享库的内容标准,科学合理地划分数据结构,形成数据分类、分层的标准化组织结构形式。
元数据的标准化:要结合共享库的元数据库标准,对数据内容进行精确描述,为数据
目录服务和数据共享与交换提供基础。
4) 数据的扩展
要结合多层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对共享数据的扩展需求,制定合理的
共享库扩展框架,既能满足对现有数据项的管理,又能够很好的满
足未来对扩充数据项的增加需求。
5) 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
必须加强数据资源的安全防范意识。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安全
保障体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授
权管理,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
6) 数据展现
三、政务信息共享库总体设计
1、政务信息共享方案的选择
通过对不同建设方案的分析比较、取长补短,“逻辑集中适度分布建设”方案兼有“集中建设”方案和“分散建设”方案的优点,又弥补了各
自的缺点,是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的理想建设方案。
具体而言,各共建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整合本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形成
共享数据库。
根据具体情况,共享数据库一部分部署在各部门,自
行维护;另一部分由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管理运行。
共建部门将共享
数据库存放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共用中心的网络资源、周边设备
和专业化的运行维护人员及服务,可以充分保证共享数据库的运行
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进一步从广义上来讲,在信息资源组织建设中,“逻辑集中、适度分布”的建设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中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元数据库、专题应用数据库,形成信息共享的基础;
二是构建星型结构的网络应用系统架构,实现共建部门通过访问中
心就可透明访问共享信息资源的机制;
三是在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逻辑集中适度
分布建设”方案进行具体的分级部署和实施。
2、政务信息共享库设计
政务信息共享库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的数据库按所服务的业务功能,
可以大致分为如下种类:
元数据库:存储元数据。
业务规则库:将业务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存在规则数据库中。
?业
务信息库:将从前置节点获得的重要信息存储在业务信息库中。
基础信息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等。
交换信息库: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信息放在平台日志库中。
?
主题数据库:面向业务主体建立的、信息源唯一、结构稳定的信息
系统数据库。
决策支持库:使用者主要是机关单位、市委领导等决策相关人员,为其提供在业务信息、基础信息、主题信息基础上各种层次汇总的
数据,辅助进行进行各种决策支持。
【篇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 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
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
随着政府
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
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
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
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
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
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
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
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
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
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 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3. 系统架构
3.1. 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建立面向宏观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和数据服务。
总体架构由支撑体系(标准规范支撑体系、管理运行维护支撑体系、安全支撑体系)、网络系统、信息共享平台软硬件系统环境、数据库体系(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主题库、
发布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综合分析
系统)组成。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收集统计系统和各共建部门的信息资源,并
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
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并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数据库体系:由元数据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换、存储和发布,整合
共建单位现有信息资源,构建主题库和发布库,为数据服务提供支持。
3.2. 体系结构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划分为工作(生产)区、发
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
在工作(生产)区构建宏观经
济数据的采集、整合、处理和存储系统;在发布(共享)区构建宏
观经济数据的发布与共享、存储与备份和专网门户系统等环境支撑
系统;在互联网信息发布区构建互联网门户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
宏观经济信息服务。
3.3. 总体流程图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总体流程图如下: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采用在线填报、数据库对接和基于消息的
数据交换三种采集方式,集中采集、整合、存储各共建部门指标数据。
中心交换数据库存储各共建部门交换来的原貌数据,基础数据
库是对原貌数据进行审核转换和加工而成,是主题数据库和发布库
构成的基础。
元数据库对数据的采集交换、整合、存储、分析和发
布全过程进行定义和约束。
专网和互联网的用户可通过门户系统,
分别对发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的数据进行访问。
3.4.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涉及到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数据,需要从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采集数据。
根据我公司实际项目经验,选择和确定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共建单位的主要依据以下
原则:
【篇三:技改项目数据库建设方案】
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
升级改造建设
项目建设方案
贵州中科盛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
目录
第一章综
述 ....................................................................................................... (1)
1.1 项目名
称 ....................................................................................................... . (1)
1.2 背景概
述 ....................................................................................................... . (1)
1.2.1 总体规划设
计 ....................................................................................................... . (1)
1.2.2 系统平台设
计 ....................................................................................................... . (2)
1.2.3 应用系统设
计 ....................................................................................................... . (2)
1.2.4 系统安全和备份体系设
计 ....................................................................................................... .. (2)
1.3 当前状
况 ....................................................................................................... . (3)
1.4 工程技术规
范 ....................................................................................................... .. (3)
1.4.1 质量管理标
准 ....................................................................................................... . (3)
1.4.2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
范 ....................................................................................................... . (3)
第二章需求分
析 ....................................................................................................... . (4)
2.1 项目概
述 ....................................................................................................... . (4)
2.2 项目建设目
标 ....................................................................................................... .. (5)
2.3 项目建设内
容 ....................................................................................................... .. (6)
2.3.1 资源管理平台概
述 ....................................................................................................... .. (6)
2.3.2 信息化的发展趋
势 ....................................................................................................... .. (7)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
计 ....................................................................................................... .. (8)
3.1 总体设计原
则 ....................................................................................................... .. (8)
3.2 技改项目管理流程
图 ....................................................................................................... .. (9)
3.3 技术参考模
型 ....................................................................................................... .. (9)
3.4 总体业务逻辑结
构 ....................................................................................................... . (10)
3.5 软件体系结
构 ....................................................................................................... (12)
3.6 应用结构设
计 ....................................................................................................... (13)
3.7 项目数据库系统基本特
性 ....................................................................................................... .. (14)
3.8 系统优
点 ....................................................................................................... .. (15)
第四章分系统功能设
计 ....................................................................................................... .. (17)
4.1 企业数据库设
计 ....................................................................................................... .. (17)
4.2 项目管理数据库设
计 ....................................................................................................... (18)
4.3 资金使用数据库设
计 ....................................................................................................... (20)
4.4 专家信息数据库设
计 ....................................................................................................... (21)
4.5 标准和政策法规数据库设
计 ....................................................................................................... . (22)
4.6 系统扩展接口设
计 ....................................................................................................... . (23)
4.7 权限管
理 ....................................................................................................... .. (23)
4.8 基础数据管理系
统 ....................................................................................................... . (23)
4.9 数据管
理 ....................................................................................................... .. (23)
4.10 日志管
理 ....................................................................................................... (24)
第五章系统实施方
案 ....................................................................................................... (25)
5.1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表 ....................................................................................................... (25)
5.2 项目实施策
略 ....................................................................................................... (25)
5.2.1 项目实施控
制 ....................................................................................................... (25)
5.2.2 实施技术原
则 ....................................................................................................... (26)
5.3 项目实施组
织 ....................................................................................................... (26)
5.3.1 实施工作活
动 ....................................................................................................... (26)
5.3.2 实施工作成
果 ....................................................................................................... (29)
5.3.3 用户项目组
织 ....................................................................................................... (31)
5.4 实施阶段(里程碑)验收与批
准 ....................................................................................................... . (32)
5.5 项目实施计
划 ....................................................................................................... (33)
5.5.1 项目实施主流
程 ....................................................................................................... .. (33)
5.5.2 实施阶段划
分 ....................................................................................................... (34)
5.5.3 项目实施主计
划 ....................................................................................................... .. (37)
5.6 项目实施组织管
理 ....................................................................................................... . (38)
5.6.1 双方项目组成
员 ....................................................................................................... .. (38)
5.6.2 项目组成员职
责 ....................................................................................................... .. (39)
5.7 培训方
案 ....................................................................................................... .. (40)
5.7.1 培训目
标 ....................................................................................................... .. (40)
5.7.2 培训计
划 ....................................................................................................... .. (40)
第六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
理 ....................................................................................................... (42)
6.1 风险识别和风险分
析 ....................................................................................................... (42)
6.1.1 信息安全类风
险 ....................................................................................................... . (42)
6.1.2 政策类风
险 ....................................................................................................... (43)
6.1.3 规划和资金类风
险 ....................................................................................................... (43)
6.1.4 技术类风
险 ....................................................................................................... (43)
6.1.5 管理类风
险 ....................................................................................................... (44)
6.2 风险对策和风险管
理 ....................................................................................................... (44)
6.2.1 风险防范的基本方
法 ....................................................................................................... .. (45)
6.2.2 项目的风险防范对
策 ....................................................................................................... .. (46)
6.2.3 项目组织风险及防范对
策 ....................................................................................................... (46)
6.2.4 项目管理风险及防范对
策 ....................................................................................................... (46)
6.2.5 项目业务风险及防范对
策 ....................................................................................................... (47)
6.2.6 项目技术风险及防范对
策 ....................................................................................................... (47)
第七章经费预
算 ....................................................................................................... .. (48)
第一章综述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升级改造建设》(以
下简称“技改项目数据库”项目)。
1.2 背景概述
贵阳市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全市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产业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我
市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升高,为gdp增
长做出重要贡献;信息基础性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务
信息化突飞猛进;企业信息化逐步推进;领域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推
广应用工作不断深化等,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部门
的职能也相应由计划管理型开始向管理服务型过渡。
政府对企业的
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政府
将加强为企业服务的职能,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
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健康的市场环境。
工信委每年的技改投资涉及项目众多,覆盖了所有工业领域。
同时,工信委还承担着国债技改项目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管理任务。
如
此繁重的投资管理和跟踪工作难以在现有的条件下高效完成。
推动
政务信息化,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全面提升决策、管理、调
控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根据全市信息化建设
的需要,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府对技改项目建设的宏观
管理和引导作用,建设《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升级改造
建设》已十分必要。
1.2.1 总体规划设计
通过认真分析项目建设内容,我们认为,从系统构成的层次上看,“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总体可以分为网络层、资源数据层、业务应用层等三个层次,整个架构集中体现:依托资源数据层,以业务应用层为核心,开放式体系结构,全面为用户
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
1.2.2 系统平台设计
系统平台对应“总体业务逻辑结构”的资源层,是信息化建设资源管
理平台项目的重要内容,为应用系统提供系统支撑。
1.2.3 应用系统设计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也将其作为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建设宗旨。
1.2.4 系统安全和备份体系设计
《贵阳市技术改造项目数据库系统升级改造建设》规划、设计一个科学的系统安全和数据备份体系,为网络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应用层保驾护航,为整个系统的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