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膑腱-骨(BPTB)-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常用手术移植物,一般选取膑腱中1-3部分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
研究的开题报告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与传统方法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生物力学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同种异体BPTB组和自体BPTB组,术后24个月
进行随访。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物力学指标、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探
讨同种异体BPTB重建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生物力学;功能评分;并发症
Introduction: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常需要进行重建手术。
自体BPTB是常用的重建材料之一,但其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手术后局部疼痛、肢体无力等。
因此,近年来引起了同种异体BPTB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异体BPTB重建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Methodology: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同种异体BPTB组和
自体BPTB组,术后24个月进行随访。
同种异体BPTB组从同种异体骨库中选择合适
的BPTB用于重建,自体BPTB组则采用受试者自身的BPTB进行重建。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物力学指标、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
Expected outcomes:
本研究预期能够探讨同种异体BPTB重建与自体BPTB重建在生物力学、功能评
分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并验证同种异体BPTB重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结果将为
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材料提供更加客观的参考。
关节镜下3种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3种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郑建平;苏学华;廉凯【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0(13)6【摘要】目的应用自体骨-1/3髌腱-骨(B-PT-B)、异体腘绳肌腱(ST/G)和LARS 韧带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比较不同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种不同移植物分别对92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ACL,术后积极康复锻炼.结果各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后3、9、18个月均较术前改善.异体ST/G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低于另外两组(P<0.05),术后9、18个月与自体B-PT-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9、18个月LARS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 3种不同移植物均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LARS韧带改善优于自体B-PT-B和异体ST/G.【总页数】2页(P679-680)【作者】郑建平;苏学华;廉凯【作者单位】襄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北,襄阳,441000;襄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北,襄阳,441000;襄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北,襄阳,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R686.5【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护理进展 [J], 朱素芹2.关节镜下4种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研究 [J], 温鹏;万钧;杨晓宇;牛东生;任磊;郝斌;罗小军;王庆锋3.三种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效果比较:2年随访 [J], 王昆;朱蕾;曾春;卢华定;蔡道章4.关节镜下不同种类移植物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杨志发;刘展亮;李晓彬;杨永迁5.不同时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比较 [J], 万宏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膕绳肌与髌骨韧带移植物选择参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膕绳肌与髌骨韧带移植物选择参考Graft Selection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Level I Systematic Review Comparing Failure Rates and Functional Outcomes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物选择:一篇将失败率与功能性结局指标同时比较的Ⅰ级循证系统综述KEYWORDS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composites Combined semitendinosus and gracilis hamstring tendons Revision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骨-髌韧带-骨移植物联合应用半腱肌和股四头肌腘绳肌腱翻修Tear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s the most common ligamentous injury of the knee. Reconstructing this ligament is often required to restore functional stability of the knee.1,2 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procedure, the preferred graft remains controversial. Ideally, the graft should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native ACL. Regardless of graft type, the biolog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aft material should provide a favorable setting for early biologic incorporation, be amenable to secure fixation, and limit potential morbidity related to donor site.前交叉韧带(ACL)撕裂是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重建与移植物的选择

前交叉韧带重建与移植物的选择郝建学;高石军;刘锁利;万建设【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16【摘要】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以及重建后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一直是前交叉韧带修复与重建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就前交叉韧带的结构,移植物的选择问题进行综述.方法: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implant、reconstruction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10-0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相关文献.②前交叉韧带移植物选择相关文献.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共收集250篇关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文献,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前交叉韧带断裂主要治疗方法为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临床应用的移植物很多,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异种异体移植物、生物材料、人工材料和组织工程学移植物.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或者应用自体骨-髌腱(中1/3)-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是国内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主要方法.【总页数】4页(P2941-2944)【作者】郝建学;高石军;刘锁利;万建设【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医院骨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骨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51;保定市第一医院骨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保定市第一医院骨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固定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J], 常晗;唐翔宇;曲峰;申学振;王江涛;李春宝;齐玮;刘玉杰2.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及康复护理进展 [J], 朱素芹3.前交叉韧带重建自体移植物选择研究进展 [J], 朱晓田4.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选择研究进展 [J], 吴平;林石明;欧清彬5.前交叉韧带移植物选择及重建中的相关问题 [J], 李梁;赵辉;吴海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选择

髌骨关节炎、膝前疼痛、 髌腱断裂等。 ❖ 多一切口,外观稍差。
优点 ❖ 取材快捷,可重复取材 ❖ 可根据需要随意取材 ❖ 缩短手术时间,创伤更少 ❖ 无自体取材后的并发症 缺点 ❖ 有传播疾病及排斥反应可能 ❖ 费用较多 ❖ 康复时间稍长
精选ppt
术前处理
常规检查 血常规 生化 肝肾功能 特殊检查 免疫八项 血沉 术前谈话与签字
必须告之同种异体移植物年存在传播疾病的可 能性。介绍自体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优缺点,由患 者选择。
精选ppt
15
术后处理
1. 观察全身及局部反应、免疫指标、关节功能。 2. 一般处理与自体移植物重建术后相同 3. 特殊处理
(小胶原纤维及受体成纤维细胞)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同种异体材料
异体髌骨—髌腱—胫骨或跟腱—跟骨:
优点: 1、同自体材料相同的抗拉强强度; 2、移植物两端与隧道周围骨组织为骨性愈合, 结合牢固; 3、该方法不存在供区并发症及自体组织缺失; 4、可多次取材,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切取更为 理想的移植物。
精选ppt
13
消毒
环氧乙烷 引起术后持续性滑膜炎,关节囊变性。现已弃用。
伽马射线 通过改变病毒DNA引起病毒死亡
3 Mrad射线— 完全破坏HIV,但移植物张力及负荷减少 1.5~2.5 Mrad射线— 保持移植物张力及负荷
但不能完全破坏HIV遗传物质
深低温冷冻法:是目前主要的使用方法
精选ppt
14
建后生物力学强度要失去原强度的50%。
2.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存在免疫排斥,不对受
一种骨-髌腱-骨移植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骨-髌腱-骨移植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cd55a9527284b73f34250e1.png)
专利名称:一种骨-髌腱-骨移植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余家阔,原福贞,沈飞,谢兴
申请号:CN202010797135.0
申请日:20200810
公开号:CN111870407A
公开日:
20201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髌腱‑骨移植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髌骨圆柱体、髌韧带、胫骨圆柱体和锥形体,髌骨圆柱体和胫骨圆柱体均依靠自然的生物组织连接在髌韧带两端,锥形体由髌骨圆柱体和胫骨圆柱体一端打磨形成,其中两个锥形体尖端朝向一致;髌骨圆柱体和胫骨圆柱体各自的三分之一分界处分别开设有直径为2mm圆孔,圆孔贯穿髌骨圆柱体和胫骨圆柱体,圆孔内穿有二号高分子不可吸收编织线,本发明具有实现膝关节交叉韧带等韧带断裂后的可靠及有效移植修复的优点。
申请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娇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技巧及术后康复训练修改稿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技巧及术后康复训练修改稿一、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配合技巧1.手术切口选择:常用的手术切口有关节镜手术切口和开放手术切口,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关节镜手术切口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但对于较复杂的损伤情况可能无法得到清晰的视野,因此需要进行细致评估。
而开放手术切口创伤大,恢复慢,术后疼痛较重,但对于复杂的损伤情况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视野。
2.移植物选择: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常用的移植物有自体肌腱、异体肌腱和合成材料等。
自体肌腱移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选择膝关节屈肌群中的半腱肌、半膜肌或者股四头肌腱作为移植物进行重建。
异体肌腱移植适用于自体肌腱不能使用或者质量差的情况。
合成材料移植则常用于特殊情况,如慢性韧带损伤或伴有其他韧带损伤的患者。
3.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是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功能恢复。
包括水平定位的精确性、移植物固定的稳定性以及手术操作的谨慎性等方面。
手术时需要准确测量距离和角度,并且对移植物的固定要求严格,保证其在关节内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二、术后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手术后1-2周):早期康复主要是控制肿胀、消除疼痛,保护重建的交叉韧带。
包括冷敷、使用活动肢体废物和使用短靴等。
此时不宜进行大范围的屈伸活动,以免影响韧带愈合。
2.中期康复(手术后2-6周):中期康复主要是逐渐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包括进行有氧运动和无负荷的抗阻训练,如自行车运动和腿部肌肉的抗阻练习。
此时可以逐渐增加关节的屈伸幅度和负荷,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
3.晚期康复(手术后6周后):晚期康复主要是继续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并加强运动功能。
包括进行多维度的屈伸、旋转和跳跃训练,如踢球、游泳和慢跑等。
同时加强核心肌肉和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总结: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准确选择手术切口和移植物,精细化的手术操作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018-关节镜下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骨-髌腱-骨移植术(B-T-B)重建 髌腱-骨移植术( 腘绳肌腱移植术重建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
骨-髌腱-骨移植术: 髌腱-骨移植术: 于髌骨下极和胫骨结节做纵行切口,用 摆锯切取约20mm×10mm×8mm大小的胫骨 结节端骨块和髌骨端骨块,取髌韧带中 1/3。 修整骨块直至能够顺利通过相应 直径的骨隧道。注意在修正两端骨块前 分别用细克氏针钻两个小孔,以备牵引。
ACL股骨髁间成型术 ACL股骨髁间成型术
可避免撞击征的发生。
重 髌腱-骨移植术:
腘绳肌腱移植术:
膝关节屈曲90度,于胫骨结节内侧作斜 切口5CM长,分离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在 鹅足止点处切断,套入取腱器,沿肌腱 的纵轴平行推进,取下长度约20-30CM 长的肌腱,刮除腱端的肌肉组织,对折 成四股,
腘绳肌腱移植术:
腘绳肌腱移植术:
ACL重建术: ACL重建术:
1, 清除ACL损伤的残余部分。 2, 胫骨隧道 3, 股骨隧道 4, 股骨髁间成型术
ACL胫骨隧道 ACL胫骨隧道
定位: 定位 A,外侧半月板前角,B,髁间隆突的内侧,
C,PCL前7mm, D, ACL残端。
ACL股骨隧道 ACL股骨隧道
定位: 定位:右膝11点,左膝1点。中心点距后缘皮
质6-7mm。防止皮质破裂。
前交叉韧带损伤

▪ 关节内?关节外?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关节囊 纤维层之内,表面覆盖滑膜层。
关节内滑膜外结构
Anatomy of ACL
PLB
ACL上下止点都很宽大
ACL下止点
ACL下止点
ACL下止点
膝关节沿矢状位劈开后显示的ACL上止点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
▪ 屈膝时防止胫骨前移,伸膝时阻止膝关节过伸; ▪ 控制膝关节旋转; ▪ 协助控制膝关节内外翻; ▪ 具有本体感受功能
取半腱和股薄肌腱---鹅掌
16~34cm长
股薄肌 缝匠肌 半腱肌
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必须熟悉它们 的解剖
股薄肌腱 半腱肌腱
(有副腱)
固定方法
移植物常用固定
▪ 骨骨界面 股骨端:界面钉(金属、可吸收);rigidfix; endobutton等 胫骨端:界面钉;门型钉等
▪ 腱骨界面 股骨端:界面钉、endobutton、rigidfix等 胫骨端:界面钉、门型钉、intrafix(可吸收、 不可吸收)等
预后
▪ 较健膝松弛2mm ▪ 主观评价80%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MRI
ACL partial rupture
MRI
ACL rupture
正确的膝关节MRI扫描方向
外侧
外
内侧
内
ACL断裂的间接征象1 —股骨外髁和外侧胫骨平台后缘的对吻性骨挫伤
ACL断裂的间接征象2——Segond骨折
100%ACL断裂
100% ACL断裂
鉴别诊断
▪ 髌骨复发性脱位:也表现为膝关节反复扭伤 ▪ 后交叉韧带损伤
ACL断裂的诊断——问诊
▪ 第一次受伤的情况 (1)怎么伤
移植物类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移植物类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李露祎;厉晓杰;黑泽明;刘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4(28)17【摘要】背景:临床上常采用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而不同移植物类型又影响着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移植物类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力、关节稳定性、功能性活动及重返运动的影响。
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骨-髌腱-骨,股四头肌肌腱,腘绳肌肌腱,腓骨长肌肌腱,康复训练,重返运动”;英文检索词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utografts,allografts,artificial ligaments,bone-patellatendon-bone,quadriceps tendonautograft,hamstring tendon autograft,peroneus longus tendon autograft,rehabilitation,exercise,protocol,return to sport”。
结果与结论:选用骨-髌腱-骨移植物的患者应加强股四头肌离心收缩练习,康复后期应关注股四头肌耐力和爆发力的恢复。
与骨-髌腱-骨移植物和腘绳肌肌腱移植物相比,选用股四头肌肌腱移植物的患者在5-8个月内符合回归标准的患者明显更少,应制定较长时间的训练计划,训练周期尽量持续到3年以上。
选用腘绳肌肌腱移植物应强化多角度下腘绳肌力量训练,尤其是屈膝60°以上的周期至少持续至术后18周。
选用腓骨长肌肌腱移植物的患者后续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足底肌肉力量为主。
选用同种异体移植物应注意移植物经低剂量辐射消毒后其抗张力性降低20%,因此应关注膝关节稳定性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

前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 是人体关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持身体在不同运动中的动作。
然而,由于运动损伤、事故或其他原因,ACL 可能会受到损伤或撕裂,导致疼痛和运动功能受限。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ACL重建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症状、测试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评估有助于医生判断ACL损伤的程度,并确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ACL重建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
医生会在膝关节进行小切口,通过关节镜插入器械来进行手术。
首先,医生会清除断裂的ACL残余组织,然后准备骨块来作为新的韧带。
通常,医生会选择采用腘绳肌腱、腓骨肌腱或人工韧带等来进行重建。
接下来,医生会将新的韧带植入膝关节的骨块中,然后使用钉子、螺丝或其他固定物将其固定在骨头上。
这样,新的韧带将逐渐生长并与周围组织结合,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并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
这通常包括佩戴石膏或支架来保护膝关节、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加速康复过程,并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
康复过程ACL重建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患者需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和训练,以加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此外,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各种运动活动的强度和范围。
重建后的膝关节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但个体康复情况因人而异。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而某些特殊情况下,康复期可能超出预期。
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安全的手术。
然而,像任何其他手术一样,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神经血管损伤、膝关节僵硬、骨折或固定物松动等。
因此,在接受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
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ACL损伤的方法,可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韧带重建材料的选择

一致公认其为安全产品
LARS韧带的力学性能
唯一通过牵拉-扭转-屈曲实验的产品。 可以承受5000牛顿的拉力,是正常韧带2-3倍。 静态拉长试验:受力300、700、1700牛顿力 后24小时,拉长部分的长度小于1.5%,可忽 略不计。 日常生活前交叉韧带受力情况:上台阶67牛 顿,下台阶133牛顿,慢跑630牛顿。
LARS韧带的优点
1、不需自生取材 ,避免了取材部位并发症。 2、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3、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快。
LARS韧带的缺点
1、手术需由操作娴熟的关节外科医生实施, 专业技术要求高。 2、人工韧带为进口内植物,价格昂贵,患者 多难以接受。 3、韧带作为人工植入物,其纤维在活动中存 在一定程度磨损率,使韧带存在一定使用寿 命,而相关数据尚缺乏远期随访报道。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关节镜 下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 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 段所无法比拟的。
交叉韧带重建材料的选择
自体肌腱——BTB(骨-腱-骨),强度高、刚度大、 骨-骨愈合好,而被公认为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 准”。HT(腘绳肌腱),强度、刚度较大,对伸膝 装置无干扰,为大多数医生的首选。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 无取材副损伤,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传播传染性疾 病的风险。 LARS人工韧带——第四代人工韧带,临床应用才10 余年,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Brown CH Jr,Steiner ME,Carson EW.The use of hamstring tendons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Technique and results[J].Clin Sports Med,1993,12(4):723-756.
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梁祖儒;张新涛【摘要】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要求尽可能接近原始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形态。
形态学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
目前发现非圆形(椭圆形或矩形)骨道技术更能满足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解剖重建的要求。
关于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
本文就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11)009【总页数】4页(P717-720)【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胫骨止点;股骨止点;椭圆骨道;矩形骨道【作者】梁祖儒;张新涛【作者单位】[1]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6;[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重建最重要的是重建原始ACL解剖结构,尽可能恢复ACL的大小、走行及起止点位置,不正确的ACL重建手术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异常旋转甚至手术失败[1]。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形态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ACL的止点形态并不是传统解剖重建的圆形,而是类似椭圆甚至矩形形态。
因此,对ACL的形态学分析及非圆形(椭圆形或矩形)骨道解剖重建技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对ACL的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A C L非圆形止点的形态学分析由于重建工具的局限性,ACL重建时骨道都被制作成圆形骨道,但是Middleton等[2]在2015年的研究中发现,目前的圆形骨道技术重建ACL仅能恢复止点面积的70%~79%。
2007年Edwards等[3]通过55例人体膝关节标本研究认为ACL 胫骨、股骨止点形态各异,均无明显规律,但是ACL是由前内束和后外束两束组成的。
2015年Smigielski等[4]研究了111例新鲜冰冻膝关节标本发现ACL由一束构成,无前内束与后外束之分,其股骨止点2 mm处的形态为,宽16.0mm(12.7~18.1 mm)、厚 3.5 mm(2.0~4.8 mm)、面积 56.6 mm2;实质部为宽 11.4 mm(9.8~13.8 mm),厚3.4 mm(1.8~3.9 mm)、面积39.8 mm2,表明ACL为扁平带状结构。
前交叉韧带重建植入位置最重要的五点基本理论:I.D.E.A.L股骨隧道定位

前交叉韧带重建植入位置最重要的五点基本理论:I.D.E.A丄股骨隧道定位在美国,外科医生每年进行估计200000例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
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用解剖指导ACL重建。
随着对解剖重新重视起来,特别是插入点,许多学者都主张一种完整或近乎完整的“足迹恢复“解剖ACLR。
有人建议双束(DB)技术,完全“填满”解剖足迹,但它很少使用。
还有人建议把股骨隧道位置集中在ACL 足迹上,希望同时得到前内侧束(AM)和后外侧束(PL)的功能。
事实上,大多数解剖技术重建ACL手术最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基于股骨足迹中心点的股骨隧道。
采用单束技术,股骨窝位于整个股骨足迹的中心;采用双束技术,股骨窝位于前内侧束(AM)和后外侧束(PL)的中心点。
然而,由于本地ACL的复杂形状,使用中央隧道或双束方法恢复股骨足迹的策略受到了挑战。
股骨足迹是前交叉韧带中间部分的 3.5倍。
详细解剖研究最近表明ACL 股骨起源有粗壮的前内侧带状纤维像扇状向后延展。
由于ACL纤维延长了骨的足迹,它们形成了一个9到16毫米宽,2至4毫米厚的带状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没有明确的AM和PL束的分离。
这种结构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因为解剖上固有的缺口。
事实上,对ACL的空间狭小,为后交叉韧带(PCL)在完全伸膝时占最大的部分,ACL必须通过一个薄5mm的槽。
因此,两股足迹,管状的ACL可能不会重现ACL的动态三维形貌。
根据股骨足迹和ACL的中间部分大小之间的差异,似乎合理的优化ACL股骨隧道的位置可能比简单地在脚印内的隧道或试图最大限度地覆盖足迹更为复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40年的研究经验为ACL股骨隧道定位5点战略,这些是基于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力学、临床数据等。
这些点总结为缩写的I.D.E.A.L.,股骨隧道位点的等距性(Isometric);重建ACL股骨直接止点(Directinsertion);偏离中心定位于足迹的前(高)和近(深)区(Eccentricallylocated);股骨隧道在解剖足迹内(Anatomical);保持移植物不承受过度张力(Lowtension)o一、解剖学观点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胫骨隧道与非解剖性股骨隧道位置相关,导致垂直移植物植入,PCL撞击和复发性旋转不稳定,研究者重新测试了原生ACL和ACL移植物的股骨起点的解剖位置。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概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 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
因此,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ACL需要进行重建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在ACL重建手术中,依据重建材料划分,重建ACL的方法可分为自体组织重建ACL、同种异体组织重建ACL,以及人工韧带重建ACL。
二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三器械准备1.韧带重建器械。
2.关节镜器械。
3.固定钉。
四适应证ACL损伤患者,只要没有发生骨性关节炎,都可考虑做韧带重建术。
五手术方法1.自体�N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已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TB)重建ACL失败者、有髌股关节疾病而欲避免加重症状者、对术后的美观要求较高者、因经常跪地工作(如地毯工、木匠等)而要避免膝前痛和跪地痛者,以及髌腱短、有损伤或有病变者。
2.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这是经典的韧带重建方法。
特别是全身性韧带松弛的患者相对禁忌采用HT重建ACL,而BTB钢度较大,如果必须采用自体移植物重建ACL的话,BTB是最佳选择;对于合并有膝关节后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也不宜采用HT进行重建ACL,因为�N绳肌是膝关节后内侧的动力性稳定结构,采用HT重建ACL会进一步损伤膝关节后内侧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采用BTB进行重建。
3.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同自体重建相比,优点就是不需要取自体的肌腱。
缺点是可能排异,价格较贵。
在没有自体韧带可供取材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六并发症1.感染2.韧带松弛七术后护理1.股四头肌锻炼宜早期进行,有利于消肿和减轻肌肉萎缩。
2.肢具固定:是否采用肢具主要取决于手术方法,应听取主刀医生的意见。
3.负重:负重开始时间取决于是否同时存在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并进行了相应手术。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中期随访结果及分析

观评分表(见附表2-4)等。客观评估包括:膝关节理学检查(见附表1), IKDC膝关节检查(见附表5),kt.2000膝关节动度仪检查,及术后与随 访时的X线(个别病例行MR)检查对比骨隧道扩大情况。 形态学检测:取3例(4膝)再手术病例LARS人工韧带材料,取 LARS人工韧带横截面切片行HE染色,观察人体软组织与LARS人工韧 带材料的组织相容情况。
2.The two groups and synovial hypertrophy。 3.Two of the
no case
of acute and chronic knee synovitis and
obj ective
knee
assessment mobility
of
knee
function(IKDC checks)no
and
MR)showed
with time,the
of bone
change
enlargement unnels after
average duration of 1 years.Joint stability and
no
the degree of bone tunnel expansion was two groups of bone tunnel
结果:
1.两组膝关节功能的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以及IKDC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5)。组内对资料进行术前术后对照证实, 术后关节功能,膝关节运动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 2.两组膝关节无一例急慢性滑膜炎及滑膜增生肥厚的临床表现。
前交叉韧带试题及答案

前交叉韧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B. 限制胫骨的前后移动C. 限制膝关节的内外翻D. 以上都是答案:D2.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最常伴随的并发症是什么?A. 半月板损伤B. 髌骨软化C. 髌腱炎D. 骨折答案:A3. 下列哪项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A. X光B. MRIC. CTD. 超声波答案:B4.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通常需要多长时间的康复?A. 1-2周B. 1-2个月C. 3-6个月D. 1年以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的______侧,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的______移动。
答案:前;前向2.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感3.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常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肌腱、异体肌腱和______。
答案:人工韧带4.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者需要进行______和______训练,以加速康复。
答案:肌力;平衡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原因。
答案:前交叉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中,如足球、篮球、滑雪等,特别是在突然改变方向、急停或跳跃落地时,由于膝关节受到异常剪切力,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
2. 描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要点。
答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要点包括:早期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关节僵硬;进行肌力训练,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支持;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避免过早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损伤。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影响。
答案: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运动员职业生涯有显著影响。
首先,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员暂时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影响其竞技状态和成绩。
其次,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和康复,运动员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能力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影响其长期职业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膑腱-骨(BPTB)-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常用手术移植物,一般选取膑腱中1/3部分
骨-膑腱-骨(BPTB)-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常用手术移植物,一般选取膑腱中1/3部分。
该移植物的优点在于韧带的两段是骨性部分,可以很好的与骨隧道愈合。
缺点是取腱部位相对薄弱,术后患者常发生髌前痛,并且因髌骨缺损,术后患者易发生骨折。
学术术语来源——
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荟萃分析
文章亮点: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物的保存与消毒方式存在争议,尤其在是否使用放射线进行消毒这一方面争议较大。
使用放射线进行消毒是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物的主要消毒方式,为排除放射线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将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进行对比,应用荟萃分析评价这两种不同移植物对患者疗效的差别,结果表明,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组织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重建;自体肌腱;异体肌腱;非放射线处理;荟萃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前交叉韧带;腱;移植,自体;移植,同种;循证医学
摘要
背景:当今,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用方法,但就重建移植物的选择问题尚存在不少争议。
目的:比较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的差异。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文献检索截止
至2014年7月12日。
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输入数据时采取双人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858例受试对象,其中自体肌腱组441例,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组417例。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自体与非放射性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总IKDC评分[相对危险度=1.02,95%置信区间
(0.99-1.06),P=0.21];松弛度[均数差=-0.13,95%置信区间(-0.29至-0.02),P=0.09];Lachman试验[相对危险度=1.04,95%置信区间(0.95-1.13),P=0.37];pivot shift试验[相对危险度=1.00,95%置信区间(0.95-1.05),P=0.96];one-leg hop试验[相对危险度=1.01,95%置信区间(0.96-1.06),P=0.77];Lysholm评分[均数差=-0.64,95%置信区间
(-1.45-0.17),P=0.12];Tegner评分[均数差=0.16,95%置信区间(-0.16-0.47),P=0.34]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1.42,95%置信区间(0.67-3.04),P=0.36]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以上结果表明,自体与非放射线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鉴于此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此结论有待更多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