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朱自清先生的传世之作《荷塘月色》之所以脍炙人口,为人所乐道,究其原因,是诸方面的,但也不乏通感之功。

先生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展现的是荷塘月色令人“惊异”的美,作者在描绘这一幅具有“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的图画时,调动了人所有的感官,准确生动而又精练形象地把诸种感觉相互沟通起来,全面地、主体地刻画、呈现出梦幻般的诗意。

文中特别值得揣摩的是: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花与景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此处,把“荷花”的“清香”比着远处的“歌声”,这就把嗅觉形象当成了听觉形象;用“梦”喻月色下的“叶子和花”,就把视觉形象转移为所有的感觉形象;将“月色”比为“奏着的名曲”,这就把视觉形象比成了听觉。

运用不同范畴的事物打比方,主体与喻体必须有较明显的相似点;上面的比喻却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应如何去感知体味呢?
其实这就是通感的艺术魅力。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这种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就是所谓的通感。

一般认为通感可分为形容的和比喻的,前者如“红杏技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后者如前文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不管怎样去界定它的类别,究其结果,不外乎是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增强文章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生发出耐人咀嚼的意韵。

从读者的期待视野来看,我们知道,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接受屏幕”要求外界客观的物象进入主体要以主观的情感体验为基础,通过这个“屏幕”作窗口而摄入。

由于读者的能力、经历、情感需要等均各不一样,作品的意义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指数,因此产生和形成的期待视野也不相同。

通感正是这样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它的魅力,也就呈现出斑澜烂漫的审美愉悦空间。

通感最简单的表现形态就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沟通交融,或叫感觉转移,它的心理学基础,就是“联觉”;这种联觉就是前文所指的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有人认为嗅、味、触觉不能作为高级审美感官,但容易诱发人们的在实用观念和占有欲望支配下的实践性反应或行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从中得到的只是生理上的快感。

但视、听觉在感受客观对象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视觉感受具有空间性,容易引起真切的形象感,往往间接地唤起美感;听觉感受则具有时间性,容易造成空灵的形象感,往往直接地唤起美感。

若从不同方面诉诸审美的感官,就可以有
成效地在美的世界里遨游了。

钱钟书先生在其《通感》中曾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
‘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月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这段话,对通感现象作了高度概括,说明不同的感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联系,彼此合作,形成审美空间。

在“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诗人以“湿”字来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破云而去,故“湿”。

这里从耳闻之钟声的听觉感觉,联觉到触觉所感的冷暖,把触觉与听觉交互沟通,造成一种厚重感,耐人玩味。

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中,雾带香气,沾湿云鬟;月光凄清,玉臂生寒。

诗人以“香”饰“雾”,给人以嗅觉上的视觉感受,又以“青”来现“寒”,给人以触觉上的视觉感受。

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的形象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人以一个审美的想象空间。

在“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诗人把“雪花”与“春风”相联,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

这里,不仅有“风”的吹拂,更有“风”吹拂的“片片”落红的情状,使诗的意境有了层次感,给人的是丰富的立体审美。

在“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中,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这里,由单一的听觉琴声而知晓多
重志趣的所在高山与流水,有起伏,见深浅,视听互通中给人以多重的交叉审美。

《荷塘月色》中之所以这样比,正是诉诸不同感官的沟通联觉。

试想,荷花的清香在微风中散发,一缕缕的,远处的歌声在微风中传播,一阵阵的。

时断时续,似有若无,这正是“荷香”与“歌声”的近似点,嗅听联觉。

看那月色中的叶子和花,在月色、水气的交织映衬下,呈现出一片安谧、恬静的若隐若现柔和朦胧的美态;人的梦,若断若续,时明时暗,再罩以轻纱,就烘托出隐隐约约朦胧柔和之美,这样叶子与花在“青雾”之中,就有如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就这样把视觉效应移换为所有的感觉审美,使文章有着梦幻样的诗意。

再看那月色,“光”与“影”的不同层次的朦胧之美,与正在奏响着的不同音阶音位和谐之美相融合;月色的或明或暗,或浓或淡,小提琴奏出的名曲,因节奏旋律的变化,也或高或低,或急或缓,二者就这样视听联觉了,给人以立体的审美。

这样,我们用整个身心去细细品味,就能咀嚼出美的意境来,也正是这样,我们对《荷塘月色》就会百读不厌、百看不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