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合集下载

通感修辞

通感修辞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借代,借代,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高中语文必修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会首次遇到通感的修辞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光和影乃是视觉,名曲乃是听觉。

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通感艺术,将现实的感觉与想象的感觉进行连接,创造新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感知到无穷魅力。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种修辞手法,下面我将平时的总结进行叙述,希望通过详细的举例,让学生直观、全面的学习通感,从而更深的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情达意。

通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一、由听觉移到视觉所谓眼见为实,视觉是最直观也是传达性最强的感受。

我们见到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切,用视觉描绘将会达到深刻的体验。

1.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

(钢焰《绿叶赞》)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江河《星星变奏曲》)例1由听觉感觉到的“笑声”,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波纹”,通过层层波纹的延伸感,描绘出工地上一片欢乐之景。

例2用“闪闪烁烁”“朦朦胧胧”用隐隐约约的视觉体验来形容声音时断时续、虚无缥缈的真切感受。

二、由听觉移到味觉3.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4.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听起来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例3用甜蜜描写妈妈的的“歌声”,展现出温馨美好的亲情。

例4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声音的优美给人带来用嘴品尝人间美味的感觉,其中的愉悦与欢畅无疑让作者感同身受。

三、由视觉移到味觉5.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6.画框里少年的笑容,质朴温馨,蜜糖般甜美。

7.一个调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溶化在心上,可同豁丝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淌。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产生感官上的联想和体验。

通感修辞的目的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从而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感修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让读者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上的联想。

例如,一位作家在描写夏天的时候,可以运用如下的通感修辞:夏天的阳光像一把烈火,烤得大地干燥,让人感到口渴;夏天的风像一把热风,吹得人汗流浃背,让人感到燥热;夏天的花草像一幅彩色画,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感到愉悦。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夏天的景象,更让读者感受到了夏天的气息和氛围。

通感修辞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还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作者可以运用通感修辞来描绘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让读者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这样的描写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可以激发读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通感修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通感修辞,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及区别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及区别

通感移就比喻拟人通感: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那么."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典型例句: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3、"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4、"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形象异常具体.5、"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X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6、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得及返身进屋去沏一壶茶,待他进来时,你喝住狗的嚎叫后引他进屋,他会马上品到飘逸的茶香.〔迟子建《原始风景》〕7、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8、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9、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10、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11、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1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例如:百合花静静地笑;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接着飞出了宏儿〕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具体为具体:鳄鱼装扮成一堆乱石伏在河岸;抽象为具体:脸上的渴望一点点绽放〕的形式.移就〔移用〕:甲乙两项关联,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一、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样子,有"脉脉含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词句,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水".陆游《过采石有感》:"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二、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鲁迅《纪念X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比拟和移就的区别:形式上,移就的移用词语常作定语〔修饰语〕,拟人所选用的词语多作谓语.例如:寂寞的花朵是移就修辞而花朵寂寞就是拟人修辞了.虽然两者都不限于此,但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别.通感和移就的区别:①修饰语和后面的中心词在感官上存在感觉转移的情形,这样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既是通感又是移就.例如:"沉重的晚云"、"响亮的香味""骄傲的麦子"等.②没有运用修饰语,但是句子中确实存在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的情形,在这个时候只能理解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而非运用移就.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在这里就谈不上是修饰语,不能叫移就.这就是说,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样.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通感这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修辞学上一直是承认有兼格存在的."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应是兼用比喻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比喻句的形式表现出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甜柔的笑声"应是兼用移就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应是兼用比拟、通感、移就三种修辞格.从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运用"响亮"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感受的"叫唤"、把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的"响亮"的角度看,是地道的"通感".附学习材料:〔菊花台歌词〕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感受其意境美、形象美.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天微微亮你轻声的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通感的修辞手法举例

通感的修辞手法举例

通感的修辞手法如下: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1)“通感+比喻”格。

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拟人”格。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一、听声类形,即以视觉写听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礼记·乐记》)这几句大意是:那些善于唱歌的人,歌声昂扬,如用力举物;歌声低沉,如物体坠落;歌声婉曲,犹如树枝弯折;歌声停止,好像枯木挺拔;直而折曲的歌声,方正如矩;委婉的歌声,圆曲如规,联贯起来正如一串珍珠。

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是却给人很多视觉感受:歌声高亢如用力举物,歌声下滑如物件下坠,歌声婉转如树木弯折,而歌声停止则如枯木兀立……所有这些,都是由听觉到视觉的迁移,听到的仿佛看到的一样,这便是听声类形。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高适《塞上听吹笛》)在明月当空的草原之夜,有人吹起《梅花落》的曲子,那阵阵悠扬的笛声,竟化成了落满关山的朵朵梅花。

在这里,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创造了梅花飘洒似的笛声这一通感形象。

“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属于听觉艺术的“歌声”,本是缺乏具体形象感的东西,而诗人却将其转化为属于视觉范畴的星星,且能“听”出“灿烂”来。

在此,感觉的相互挪移,不仅刺激着人的听觉神经,而且使人的视觉神经也同时活跃起来,赋予“歌声”以最大的可感系数,形象地表现了“歌声”的音色美。

二、听声类声,即以听觉写听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在这里,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用来描绘琵琶声,是以声类声。

这里并未产生感觉的迁移,仍然用声音写声音,渲染烘托了一场精妙绝伦的琵琶演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通感手法的类型(上)

通感手法的类型(上)

通感手法的类型(上)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修辞方法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复、顶针、反语这样几种,至于通感,未作介绍。

而实际上,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日常口语交际和诗文创作中。

何为通感?“通”是相通、相联系的意思,“感”是感觉,即是人们常说的视、听、味、嗅、触五种知觉。

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将人的各种知觉互相沟通、转换、迁移,即为通感。

简言之,所谓通感即是以感觉写感觉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通感中,颜色是有温度的,声音是有形状的,冷暖是有重量的。

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通感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听声类形,即以视觉写听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礼记·乐记》)这几句大意是:那些善于唱歌的人,歌声昂扬,如用力举物;歌声低沉,如物体坠落;歌声婉曲,犹如树枝弯折;歌声停止,好像枯木挺拔;直而折曲的歌声,方正如矩;委婉的歌声,圆曲如规,联贯起来正如一串珍珠。

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是却给人很多视觉感受:歌声高亢如用力举物,歌声下滑如物件下坠,歌声婉转如树木弯折,而歌声停止则如枯木兀立……所有这些,都是由听觉到视觉的迁移,听到的仿佛看到的一样,这便是听声类形。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高适《塞上听吹笛》)在明月当空的草原之夜,有人吹起《梅花落》的曲子,那阵阵悠扬的笛声,竟化成了落满关山的朵朵梅花。

在这里,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创造了梅花飘洒似的笛声这一通感形象。

“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属于听觉艺术的“歌声”,本是缺乏具体形象感的东西,而诗人却将其转化为属于视觉范畴的星星,且能“听”出“灿烂”来。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通感[定义] 在表达中将人们的各种感官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相互沟通连接起来,把一种感官感觉转移到其他感官感觉上,从而在多种感官感觉中共同描绘同一表达对象,使其丰富生动的修辞方式。

由于通感是感觉间的移动,所以又称移觉。

[例释] 根据所沟通的感觉的数量,可分为两类:(1)单项通感。

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互沟通,即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的感觉来描述。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用属于听觉的高楼上的歌声来描摹清香,使歌声具有了淡淡的香味,缥缈、轻柔而又回旋盘绕,让人如痴如醉。

例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刘白羽《长江三峡》)这是视觉向听觉的转移,用属于听觉的乐曲来描述属于视觉的草坂,就使草坂具有了乐曲的优美旋律,乐曲具有了草坂的鲜艳色泽,两者相交相融,犹如一幅配乐画。

(2)多项通感。

多种感官的感觉之间的沟通,即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描述某一感官的感觉。

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笛声”是听觉,“青草的香味”和“龙眼花的香味”是嗅觉,“太阳的光明”是视觉,因此例句是听觉、嗅觉、视觉三种感觉之间的融通。

若只从听觉的角度描写笛声如何婉转悠扬,也可以,但显得单调;而嗅觉和视觉的融入则使笛声具有了香味和色彩,使飘忽不定的声音变得真实可感。

例4:她刚开到口,说到话,这一条嗓子,才爱煞人呀!有四个字可当。

四个什么字?尖、甜、媚、脆。

(王少堂《武松》)如何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嗓音表现出来,单凭听觉恐难以胜任,必须调动其他的感觉来形容。

“尖”可听可见可触,集三种感觉于一身;“甜”是味觉,“媚”是视觉,“脆”是听觉,四种不同的感觉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把声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辨析1] 通感与比喻。

两者都有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写某一表达对象的特征。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种情况 。
2 . 动 词 的 使 动 用 法
语 言环境里会失去它本身 的语法特 点和意义 。活 用作
名词、 动词 、 形容 词或副 词等 , 这 种 语 法 现 象 在 成 语 里
也不乏其例 。例不二法门~万无一失” 等。
此薄彼 ” 中的“ 厚” ( 推崇; 重视 ; 优待 ) “ 薄” ( 看 不起 ; 轻 视; 慢 待) , “ 深明大 义” 中的 “ 明” ( 懂得 ; 了解 ) , “ 文 人 相 轻” 中 的“ 轻” ( 轻视 ; 鄙薄) , 这 些词 不 再 表 示 事 物 的 性 质, 而 是 表示 相 应 的 动 作 行 为 或 变 化 发 展 。
影 乃 是视 觉 , 名 曲 乃 是听 觉 。作者 将两 种 感 觉互 通 。 即 为 通感 。 通感艺术 , 将现 实 的感 觉与 想 象 的感 觉 进行 连 接 .
等成语 中的“ 善” ( 好的意见 ) 和“ 坚” ( 坚 固的铠 甲) “ 锐”
( 锋 利 的 兵器 ) , 都 是 把 它 们 当作 名 词 来 使 用 的 。
3 . 形 容 词 的 使 动 用 法

直观 、 全面 的学 习通 感 。 从而 更深 的感悟 文章的写作手
法和 表情 达 意 。通 感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常见 类型 :


由听 觉 移 到 视 觉
所 谓 眼 见 为 实 .视 觉 是 最 直 观 也 是 传 达 性 最 强 的
些 成 语 里 的形 容 词 常 常 活 用 为使 动 .使 宾 语 所
总的来说 。 汉 语 成 语 中 的 词 类 活 用现 象 比 较 多 。 是 我 们 学 习运 用 成 语 的难 点 之 一 。 注 意 了 解 每 一 种 活 用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感官的直接或间接描述,使读者产生感觉或情感共鸣。

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带给读者多重感受,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通感修辞手法和它们的表达效果:
1. 视觉通感:通过对景物、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图像的美感或场景的真实感。

例如:“细雨如烟,疏疏的细丝纠缠在窗前的枝叶上,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模糊而美妙的视觉感受。

2. 听觉通感:通过对声音、音效、声音的节奏等听觉元素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听觉上的感受。

例如:“夜幕降临,屋外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微风拂过,远处有着微弱的鸟鸣声。

这静谧而安详的听觉体验带给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3. 嗅觉通感:通过对气味、香气等嗅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想象出细腻的气味或特定环境的嗅感。

例如:“雨后的晨间,泥土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清新的香气使人感到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气息。


4. 味觉通感:通过对食物、饮品等味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咂出味道的滋味。

例如:“饭菜香喷喷地端上桌,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香脆的吮指声,仿佛能让人真切地品尝到美食的味道。


5. 触觉通感:通过对触感、温度、触摸感等触觉元素的描写,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虚拟的触觉感。

例如:“他轻轻地抚摸着羽毛,细腻而柔软的触感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宽慰。


通过运用这些通感修辞手法,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提供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增强读者的亲身感受,并且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题。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

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通感”这种描写手法,自1962年钱钟书先生提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修辞著作将其列为一种修辞格。

但由于通感常与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辞格混用,甚至纠缠不清,有学者就主张取消通感的“格籍”。

其实,通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即骆小所先生所说的“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觉到的移到另一个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称移觉。

”[1]通感有其独立的特征,与其他辞格也并非区分不开。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

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艾青《小泽征尔》)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

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

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

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1.由嗅觉移到听觉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情感和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通感,顾名思义,是利用感官与感官之间的联系,通过描写一种感觉来表达另一种感觉。

比如,通过描写色彩来表达情感,通过描写声音来表达景物,通过描写味道来表达氛围等等。

通感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通感的运用方式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运用:(1) 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艳丽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和火热的情感,深邃的蓝色则让人感到冷静和沉思。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景物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传达出黛玉的忧郁和不安。

(2) 声音与景物的通感声音作为一种有力的感受媒介,常被用来表达景物的特征和氛围。

比如,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用来描写拥挤而热烈的场面,悠扬的琴声可以用来描绘宁静而祥和的景象。

(3) 味道与氛围的通感味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媒介,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可以让读者产生对气氛或情感的直观感受。

比如,《红与黑》中通过描写美味的晚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渴望。

3. 通感的案例分析现代文学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品中使用通感的案例:(1) 杜甫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夜晚的冷风、凉水和织女星的闪烁,以及暗示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境遇。

通过运用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诗人在读者的心中勾起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情绪。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想:我们是被这些大人们骗了的!我们小孩子原来有完美无暇的眼睛……可怜我们是让大人们害了的,就像连茅屋也拉不动的汽车。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通感修辞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通感修辞

例如:
(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风过去,送 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 着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 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拟人”格。例如,“红杏枝头春意 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 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通感的修辞手法
赵丽
定义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 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 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 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 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它往往用 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 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 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 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 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 术的无穷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 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 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 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请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 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 清《荷塘月色》)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
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 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 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 “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作者:瑚斌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年第07期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高中语文必修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会首次遇到通感的修辞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光和影乃是视觉,名曲乃是听觉。

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通感艺术,将现实的感觉与想象的感觉进行连接,创造新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感知到无穷魅力。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种修辞手法,下面我将平时的总结进行叙述,希望通过详细的举例,让学生直观、全面的学习通感,从而更深的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情达意。

通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一、由听觉移到视觉所谓眼见为实,视觉是最直观也是传达性最强的感受。

我们见到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切,用视觉描绘将会达到深刻的体验。

1.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

(钢焰《绿叶赞》)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江河《星星变奏曲》)例1由听觉感觉到的“笑声”,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波纹”,通过层层波纹的延伸感,描绘出工地上一片欢乐之景。

例2用“闪闪烁烁”“朦朦胧胧”用隐隐约约的视觉体验来形容声音时断时续、虚无缥缈的真切感受。

二、由听觉移到味觉3.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4.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听起来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例3用甜蜜描写妈妈的的“歌声”,展现出温馨美好的亲情。

例4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声音的优美给人带来用嘴品尝人间美味的感觉,其中的愉悦与欢畅无疑让作者感同身受。

三、由视觉移到味觉5.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6.画框里少年的笑容,质朴温馨,蜜糖般甜美。

7.一个调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溶化在心上,可同豁丝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淌。

通感手法 - 副本

通感手法 - 副本
何为通感
通感,感觉的转化迁移。如人的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 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 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 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钟书
通感:感觉的转移
青年诗人李钢在《蓝水兵》中写下的第一节诗:
“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 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 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 的咸咸的海风。”
通感常见形式
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 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 )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
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微风过后送来缕缕清香,放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通人们的不同 感觉,可以启迪人们的感觉联想,强化人们的心理感 受,体味余韵。
通过词语的移用,使描绘的事物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渲染并深化文章的意境。
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
“通感+比喻”格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
名曲” “通感+拟人”格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
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 钟声……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 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 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高中语文必修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会首次遇到通感的修辞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光和影乃是视觉,名曲乃是听觉。

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通感艺术,将现实的感觉与想象的感觉进行连接,创造新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感知到无穷魅力。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种修辞手法,下面我将平时的总结进行表达,希望通过详细的举例,让学生直观、全面的学习通感,从而更深的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情达意。

通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由听觉移到视觉
所谓眼见为实,视觉是最直观也是传达性最强的感受。

我们见到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切,用视觉描绘将会到达深刻的体验。

1.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

〔钢焰《绿叶赞》〕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江河《星星变奏曲》〕
例1由听觉感觉到的“笑声”,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波纹”,通过层层波纹的延伸感,描绘出工地上一片欢乐之景。

例2用“闪闪烁烁”“朦朦胧胧”用隐隐约约的视觉体验来形容声音时断时续、虚无缥缈的真切感受。

二、由听觉移到味觉
3.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4.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听起来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
例3用甜蜜描写妈妈的的“歌声”,展现出温馨美好的亲情。

例4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声音的优美给人带来用嘴品尝人间美味的感觉,其中的愉悦与欢畅无疑让作者感同身受。

三、由视觉移到味觉
5.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

〔迟子建《原始风景》〕
6.画框里少年的笑容,质朴温馨,蜜糖般甜美。

7.一个淘气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溶化在心上,可同豁丝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淌。

〔穆仁嘴《淘气的笑》〕例5把黎明时看到的天空的颜色,移到品尝到的味道上,
把眼前之景写活了,使人感受贴切。

例6用“蜜糖”般的味觉感受去形容“笑容”,表达了少年笑容的灿烂。

例7作者把视觉和味觉沟通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感情的潜流。

四、由视觉移到听觉
8.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钱钟书《围城》〕
9.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刘白羽《长江三峡》〕
10.这些小钟儿似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

〔秦牧《花城》〕
例8由视觉感知的“笑意”移到听觉感知的“余音”,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方鸿渐为唐小姐痴情的情态。

交响乐是一场恢宏绚丽的音乐盛宴,例9中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用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诗情画意中陶醉和对三峡壮丽景色的迷恋。

例10把视觉上的“花朵”与听觉上的“声音”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似有声音,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五、由视觉移到触觉
11.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杨朔《荔枝蜜》〕
12.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13.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例11由视觉感知的“蜜蜂”移到触觉感知的“疙疙瘩瘩”。

例12“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触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例13在视觉“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

六、由视觉移到嗅觉
14.“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
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七、由嗅觉移到听觉
15.花园里芬芳的香气幽幽袭来,仿佛那消沉的筝鸣,慑人心神。

将嗅到的“香气”用听到的“筝鸣”来形容,这是嗅觉到听觉转化。

八、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
除去上述的各感官之间的转换,还有将多种综合的运用,这样的多重感官交错,效果往往也更丰富具体。

如郭风《叶笛》中描写的“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用听觉,将花香的嗅觉和明媚的视觉相互交错,传达出一曲悠扬,撩人情思的笛声!还如鲁彦的《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温柔”的触觉,“芳醇”的嗅觉,“微风拂过琴弦”的听觉,以及“落花飘零在水上”的视觉,融为一体,海的形象鲜明的跃然纸上。

★作者单位:陕西镇安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