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与十善

合集下载

试述藏传佛教中的“十善法对吐蕃时期法律的影响

试述藏传佛教中的“十善法对吐蕃时期法律的影响

【摘要】:吐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文化、社会重要的奠基时期,是西藏奴隶制文明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吏制组军、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宗教哲学、艺术歌舞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同时,这一时期制定了维护奴隶制的法律,成为了后世懂法律的基础。

法律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其所在时期的法制观、阶级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

吐蕃王朝时期的法律规范,是认识吐蕃王朝法律的基本内容。

早在原始时代起,藏族就有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以此为法律制度的准则。

到了吐蕃时期,藏族接受了佛教的传入,并把佛教发扬广大,同时也以佛教中的"十善"作为人们的思维垫基,对当时的法律也进行了数次的补充、完善、改革等。

而对于吐蕃而言,这一时期是佛教兴盛期也是法律的完整期。

【关键词】:吐蕃;法律;藏传佛教;十善法一、受藏传佛教十善法影响的吐蕃法律二、吐蕃法律规范的宗教性古印度法中早期佛教的传入,为当时吐蕃政坛和吐蕃社会带来一缕清风,尤其是佛教完备的戒律体系可为吐蕃法律框架提供了参考,其中十善法成为了吐蕃立法的模板,贯穿于整个吐蕃法律的始终。

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戒律对吐蕃法律制度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吐蕃法律的内容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这种作用和影响的大小与吐蕃人信仰佛教的程度直接相关。

伴随着吐蕃时期佛教的传入,吐蕃的法律规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再加上官方的有利引导,一系列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独特价值观与伦理道德观被直接反映到法律规范当中,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同时也造就了吐蕃法律宗教性的独特性格。

佛教戒律进入藏族法律,最基本的是“五戒”与“十善”。

所谓十善佛律,即佛教的十大根本戒律,指不杀生、不淫邪、不偷盗、不两舌、不妄语、不贪、不绮语、不嗔及不邪见。

松赞干布时期制定的《王朝准则法》中,大法七条中的不杀生法、禁止淫邪法、断偷盗法、禁止饮酒法、禁止说谎等五条,就是直接吸收了佛教十善法中的不杀生、不奸淫、不偷盗及戒酒等五条。

30.从起心动念下手,守好五戒十善01(10.30)

30.从起心动念下手,守好五戒十善01(10.30)

咱们现在学佛也有这个问题,真有这个问题。 咱现在学佛跟俞净意公没多少区别,真没多少区 别,都是个表面的东西,核心在哪儿?核心就在 这个“意”上边,没有净。我们说是学,好像是 学了;印经,我们也印了;一放生,我们赶快也 放去了;念佛、念经,我们也念一念。关键这个 意念没变。
我们经常就说,念经的时候脑子不知跑哪儿去了 ,跟孙悟空一样,早就十万八千里以外了,对吧 ?还想着说晚上吃点啥好吃的;印经也是这样, 印经就想:我印了经多会儿能找个好媳妇,是吧 ,找个好工作,都是这样。心里就不平,心里都 有区别。
如果不把这个因果原理呀、五戒十善的原理,我们 真正地理解透彻,回去落实真正做到,第二年来了 ,你放心,脸还是黑的。因为什么呢?意念产生出 的这些恶,它是根本的恶。


主 题



学完上述内容后,按照以下问题思考填写 1. 为什么学佛还出问题? 2.俞净意公开始学佛为什么没受益? 3.学佛没有改变的核心在哪儿? 4.为什么学佛只做表面文章改变不了命运? 5.打七期间会有哪些好的变化?? 6.打完七之后如何落实因果、五戒十善才能持续受益? 7.你在五戒十善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8.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9.你打算如何改进提升?

尺 案调



标尺调整提问
➢ 在填写标尺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问题可以忽略? ➢ 标尺中的哪些内容可以删掉? ➢ 你认为标尺中还可以加入哪些要素?为什么? ➢ 如果让你设计这次的学习标尺,你会如何设计?
原有标尺的内容
1. 为什么学佛还出问题? 2.俞净意公开始学佛为什么没受益? 3.学佛没有改变的核心在哪儿? 4.为什么学佛只做表面文章改变不了命运? 5.打七期间会有哪些好的变化?? 6.打完七之后如何落实因果、五戒十善才能持续受益? 7.你在五戒十善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8.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9.你打算如何改进提升?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问:佛教传来中国将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说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起过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答: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举宋明理学为例,很明显,它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思想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

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他们的思想武器。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问:佛教对文化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对中国文学起过什么样的作用?答: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其中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们所喜爱,被纯粹地为着文学目的而研读着。

我国近代文豪鲁迅曾捐款给金陵刻经处,刻印了一部《百喻经》。

这部经所叙的譬喻故事,常常被译为语文体发表在今天的报刊上,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

佛教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的、完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创作。

问:佛教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所影响已如上说,但不知对中国文体的变化起了哪些作用?答:为佛化普及的目的而盛行于古代的歌呗产生一种特殊的文学——变文,这就是把佛经内容演为便于讲唱的通俗文词。

敦煌石窟发现的各种变文,都是文词酣畅想象力都非常丰富的大众化的文艺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俗文学的渊源所自。

此外还有由禅师们的谈话和开示的记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语录体,这种朴素而活泼自由的口语文体,后来被宋明理学家仿效而产生了各种语录。

十善

十善

十善来源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

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内容十善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舌。

七不恶口。

八不悭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

中四名口业。

后三名意业。

业者。

事也。

若持而不犯。

则为十善。

若犯而不持。

则为十恶。

十恶分上中下。

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

十善分上中下。

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

善因感善果。

恶因感恶果。

决定无疑。

丝毫不错也。

杀盗淫妄。

已于五戒中说。

绮语者。

谓无益浮词。

华妙绮丽。

谈说淫欲。

导人邪念等。

两舌者。

谓向彼说此。

向此说彼。

挑唆是非。

斗构两头等。

恶口者。

谓言语粗恶。

如刀如剑。

发人隐恶。

不避忌讳。

又伤人父母。

名大恶口。

将来当受畜生果报。

既受佛戒。

切莫犯此。

悭贪者。

自己之财。

不肯施人。

名之为悭。

他人之财。

但欲归我。

名之为贪。

嗔恚者。

恨怒也。

见人有得。

愁忧愤怒。

见人有失。

悦乐庆快。

及逞势逞气。

欺侮人物等。

邪见者。

不信为善得福。

作恶得罪。

言无因果。

无有后世。

轻侮圣言。

毁佛经教等。

然此十善。

总该一切。

若能遵行。

无恶不断。

无善不修。

恐汝等不能体察。

今略举其一二。

当孝顺父母。

无违无逆。

委曲宛转。

劝令入道。

断荤吃素。

持戒念佛。

求生西方。

了脱生死。

父母若信。

提升精气神方法

提升精气神方法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fū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 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精气神重要性→提升精气神方法→精气神用何处
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 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 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 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 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 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做每人每天十分钟精神产品,目的是促使我们做自己的教化线,看透生 命中点点滴滴事件的规律,形成自己一人一文明的教化系统,只有做教化线 ,才能长久的存在和兴盛,持续地利益他人,点亮他人,
就像《论语》,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弟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 传递了事件中蕴含的道理,教化和指导了农耕时代两千多年,现在我们仍然 从中受益。
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 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 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 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 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 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Page 19
5%
每天遇到 的事件
Jul 2017
CTI
5%
每天讲/ 分 享十分钟
公开 © 云思维研究院 2017. 版权所有
三、操作步骤
3.1:每个人找自己每天遇到的,发生在身边的时事/大事/小事,或 者历史上的事等,选一件事,用天盘罗列出来;

感悟五戒十善

感悟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一、我看五戒十善常在电视上看到古装戏中的和尚,和尚中的长老说些很难懂的话,知道了佛教。

我那时还小的时候,常以为佛教是个让人遁世,无所作为,但只让求得人心安宁的教派,属于心灵寄托的一种。

看到周围的人求神拜佛,求吉利,求平安,求福贵,甚至求儿子、、、、、、看到这些不产生这样的思想也难。

我看到人们在做错事的时候去观音菩萨面前忏悔,看到那些曾经的不孝子在父母过世后才心有恐慌的祭拜,我几乎就只想起了一句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其实人越长越大,有些事情就不自觉的接受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可用科学解释的现象,还有那些因果的道理。

我从小就看着身边的人信佛,所以在诸多的教门中我只是听过佛教的一些理论、经文和思想,其他的到现在也还是不了解半两。

我原以为五戒十善只是那些和尚才要去遵守的清规寺律和要做的事,与我们压根就不靠边的事,随着阅历学历的增长,虽说不上我全然接受了它,但是多少还是会认同,记得堂上老师讲的一句话: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去取笑别人。

我认为就是这样的。

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一、不杀生。

这个常常让人想起我“我佛慈悲”的话来。

我们做不到天下众生皆平等,爱一切的生灵万物,可是我们至少要努力做到不滥杀呀。

纵观当今世界,单一个“吃”字,人类让多少的物种数量锐减,消失,更不论为了私利去搞破坏。

我不能把不杀生上升到一种很高的境界,我只是希望人们能认识到,不杀与大自然的和谐,尽量做个仁者。

二、不偷盗。

我觉得这个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不说佛,从法律和社会的安定来讲,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说不盗配智,我就会想起毛泽东不盗的故事,这是很有说服力的故事,不但不盗,而且别人盗来的也不吃,谓:“与此同罪。

”这是个良好的人格。

三、不邪淫。

我们是凡人,情欲之事在所难免,但是要有个度。

如男子做出冒犯他人妻女,到处拈花惹草,只求消遣不负责任的事,当真不能算是男人;如女子不洁身自爱,到处献媚,这种也只是害人害己的东西而已,根本不值得有人去爱。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强调修行者应遵守一系列道德准则,旨在培养人们的善心和智慧。

其中,五戒与十善是佛教道德伦理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

本文将对佛教中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于个体以及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五戒与十善的概念解析1. 五戒佛教的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这五条戒律是在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不杀生是要求人们不伤害他生,包括动物;不偷盗则是要求人们不具有私欲和贪婪之心;不邪淫强调了节制欲望,维护人们的家庭幸福;不妄语指的是不说假话或引发误解的言辞;而不饮酒则是为了避免酒后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理智。

2. 十善十善是佛教中更为详细和全面的道德规范,分为三业:身业、口业和意业。

具体来说,十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舍财、不恶念、不瞋恚和不慳贪。

通过这十条准则,佛教倡导修行者从身体、语言和心灵上追求真善美,塑造一颗清净的心。

二、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1. 培养善心和悲悯心遵守五戒和十善的实践,可以培养人们的善心和悲悯心。

不杀生和不偷盗教导人们尊重生命和财产,培养出同情心;不邪淫和不妄语强调了真诚和责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饮酒则是为了保护身心健康,提高警觉性。

通过遵守这些道德准则,人们可以树立善意,并通过自身的行为体现出慈悲和爱心。

2. 增进个体的修行境界遵守五戒和十善不仅对外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个体的修行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贯彻五戒和十善的实践,修行者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内心的境界。

通过不断修行,人们可以达到净化内心的目标,逐渐超越欲望的纷扰,培养出智慧、慈悲和力量,从而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3.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五戒和十善的实践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些道德准则的时候,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将得到提升,恶性行为和犯罪事件也会减少。

五戒十善与三纲五常

五戒十善与三纲五常

第一次小组讨论资料整理陈志豪12314043内容: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身业有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绮语(花言巧语讨好别人);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愚痴。

三纲指三种儒家认定的人道关系的原则:孝、忠、贞。

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目的: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

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

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

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主要是佛教弟子为了自身的修行而自我遵守的一种道德准则,目的是为了超凡入圣。

三纲五常则是儒家的统治工具,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社会道德标准,除了士大夫,被统治的民众同样需要以三纲五常为标准。

积极入世,维护世俗统治,达到社会稳定统治安定的作用。

自孔子倡名教,经孟子、董仲舒的发展,到朱子开理学,三纲五常成为世俗一般道德标准兴盛于宋明。

其出发的角度由初始已是立足于社会的层面。

作用: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

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

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諍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

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三纲五常的作用:消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代人间佛教的儒学化伦理思想与革新之道——以星云法师为中心

当代人间佛教的儒学化伦理思想与革新之道——以星云法师为中心

当代人间佛教的儒学化伦理思想与革新之道———以星云法师为中心乔佳内容摘要:当代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通过“以佛摄儒、以儒行佛”的方式,建构了一套完善的人间佛教儒学化伦理思想体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本道德的实践观:这是对人道德本原的探讨和基本实践方法的建构,以人为本,以儒学“五常”为基础建构人间佛教的“五戒”、“十善”的基本实践方法;(二)儒佛互摄的孝亲观: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人间佛教对“孝”的重新提倡体现了与传统孝道援儒入佛方式不同的一面,儒佛更进一步体现为“水乳交融、互融相摄”的关系;(三)佛化家庭的人伦观:这是处理家庭纵横关系的规范要求,倡导建设“佛化家庭”,重点突出了治家之道、夫妇之道、婆媳之道的内在基础。

儒学化的伦理思想不仅揭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深入百姓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星云法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革新之道。

关键词:星云法师 人间佛教 儒学化伦理 儒佛交融作者简介:乔佳,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星云法师,出身于中国江南地区重要的佛教领袖人物(1927年出生于江苏江都),也是当代人间佛教理念践行者中最为重要、成就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这位老人一直都在致力于佛教的革新,也在践行革新理念。

从1967年至今,他已经在全球五大洲建立了300多个人间佛教的佛光道场,并在17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国际佛光会各分会,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华人佛教社团。

①星云人间佛教的影响力已经远不止于佛教四众弟子(佛教徒),甚至普通民众(非佛教徒)也深受影响。

何以如此?本文尝试从星云法师建设的人间佛教思想义理、实践哲学尤其是儒佛关系层面等问题来探索其中的重要因素,也对星云法师建构的儒学化伦理思想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①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730005)、2020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优助项目(SKYZ2020007)、2019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育才项目(SKYC2019010)、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SJA0054)阶段性成果。

佛教思想简介

佛教思想简介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①把世界上的东西分作两类


有情(众生)
无情(没有生命或有生命而无性情)
器界:有情众生所依持之国土、器物 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各有太阳与月亮、 星星等,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 瞻部洲即地球、北俱卢洲)等; 一佛土:1000小世界为1小千世界;1000小千世 界为1中千世界;1000中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 为1佛土,为1佛教化之域。 三界:欲界(6层,皆有男女、饮食之欲)、色界 (18层,有身、器形色,但无欲)、无色界(4层, 无欲无身无形色)。

六道轮迴
③六道处于川流不息的轮迴之中,叫六道轮迴。
轮迴:轮指车轮,迴指运转,轮迴指众生之生死流
转,永无终期。

众生居住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人是六道之一,又在三界中的欲界,处于种种痛
苦之中,故讲四谛。
↗天:天神,空死坠、水火风三灾等 三 ∕人:八苦 等 善 ∕修罗:魔神,天人鬼畜各随其类 道 六道 -------------------------------------------- ﹨畜生:苦役、充食、人杀 三 ﹨饿鬼:恐怖、饥渴 恶 ↘地狱:火坑、坚冰、刀山等 道

(9)名色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 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 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 依存于(10)识。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 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 西。识对境(认识物件)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 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 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 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 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 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藏传佛教的心理净化与引导功能——从五戒十善与出离心谈起

藏传佛教的心理净化与引导功能——从五戒十善与出离心谈起

藏传佛教的心理净化与引导功能——从五戒十善与出离心谈

才华加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6)003
【摘要】五戒十善思想在藏族社会中影响至深至广,藏族民众对于杀盗淫妄诸恶行普遍有一种厌弃和排斥心理,戒行的生活是民众生活的常态.在藏地绝少能见闻到杀人、盗窃、残害动物等现象.另外,人身难得、因果不虚等道理,养成了藏族民众普遍知足少欲的一种生活方式,所有行为以来世为考量、注重精神生活、秉持终极价值
关怀,这一切都是藏传佛教的心理净化和引导的结果.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才华加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20
【相关文献】
1.熊十力心理学思想初探——从熊氏由佛入儒的心理学思想路径谈起 [J], 袁宏禹
2.变态心理,一个怪异的审美亮点--从近十年东西方故事片创作谈起 [J], 李树榕
3.五戒与十善 [J], 华方田
4.如何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抽象出"凑十法"的进位思路——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课教学为例 [J], 梁丽花
5.“公众焦虑”与“引导失灵”——论媒体社会心理引导功能的弱化与重构 [J], 周梦媛; 张圣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戒十善是什么

五戒十善是什么

五戒十善是什么
五戒和十善是佛教中重要的伦理规范和修行指导。

它们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的道德准则,旨在帮助人们远离恶行、培养善行,提升心性和修行进程。

五戒(Wu Jie)是指佛教中的五条戒律,即:
1.不杀生:不伤害、不杀害其他生物,尊重生命的价值。

2.不偷盗:不盗窃他人的财物,以诚实守信的态度面对人与
物。

3.不淫欲:不追求肉体上的欲望,保持纯洁的身心。

4.不妄语:不说谎、不造谣、不恶语诋毁他人,保持真实、
和谐的言辞。

5.不饮酒:不沉溺于酒精,保持清醒的心态。

十善(Shi Shan)是指佛教中的十种善行,即:
1.不杀生:尊重生命,不伤害其他生物。

2.不偷盗:不窃取他人财物,守法守规。

3.不淫欲:避免放纵、贪求肉体上的欲望。

4.不妄语:口不虚言,言论真实、和善。

5.不恶口:避免恶言诽谤,发言友善、体贴。

6.不綺語:避免浮夸、虚假的言辞。

7.不贪婪:不迷恋财物,满足而知足。

8.不嗔怒:不生气、宽容待人。

9.不邪淫:保持忠诚、合法的性关系。

10.不戏谑:避免取笑他人,言行谦和。

五戒和十善的遵守有助于净化人们的身心,培养善行和正念,促进自身的修行进程。

通过修持五戒和十善,佛教徒可以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培养智慧、慈悲、忍辱等善巧行为,逐渐远离痛苦、陷入纷争和烦恼,实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终稿]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终稿]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

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

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

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

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

《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

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

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

“善恶是根,皆因心起。

”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

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

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

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

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

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

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

“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

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

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

佛教教义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教义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成立至今已经过2500多年的历史。

在佛教的庞大的教义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今天我们用来建立和谐文化和促进亚洲、世界和谐的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

在世界广大民众诚心希望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的时刻,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挖掘、阐释和应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以下仅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试作诠释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诸位学者的补充和修正。

一、佛教教义和伦理规范中蕴含的和谐思想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在向国内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在教义上同属一个体系,被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统称为小乘。

大乘意为大的运载物,谓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意为小的乘载物,大乘说它只能运载少量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现在一般把它们看作是佛教发展的两大阶段、两大类佛法,而舍弃原来含有的褒贬意义。

在佛教向世界各国、各民族传播过程中又形成很多风格各异的佛教学派或宗派,无论在教义、教制和修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佛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从佛教经过的漫长历史和流传世界广阔的地域国度来看,佛教所具有的崇尚和平、和谐、慈悲、劝善、饶益众生等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

佛教的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体现在它的基本教义和伦理、戒规的理念与规范之中。

笔者在这里仅围绕这个侧面进行考察。

(一)四谛与十二因缘中的和谐思想小乘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四谛、八正道及围绕生死的因果缘起学说为基本教义。

四谛是对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及摆脱人生藏苦恼途径的总的说明,是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教义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苦、集(因)、灭(灭除苦恼,达到解脱)、道(灭苦的途径)。

苦谛是说人生充满各种痛苦,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忏悔自身业障 随喜他人功德

忏悔自身业障 随喜他人功德

忏悔自身业障随喜他人功德2012-05-09 18:09:08 发布人:jieshafangsheng 点击:6放生登记收藏文章文章纠错最近感悟很多!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十善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最近感悟很多!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十善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

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口”要造四种业,在生活中大家可以注意,要少说,但是在网络里,大家就忽视了,网络里的说同样造业,你造业你自己会有感受,和别人没有关系,业障业障,造业都要障碍你自己的智慧,我这方面很有体会,我好为人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体悟告诉人家,愿意让大家分享,也不了解对方的根基,也不知晓他们基础,只是一味的说,也不看对象这样,会造成很多人的误解,因为我不是高僧大德,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么狂的人怕是魔说法,没错,我们都没有开悟,没有智慧判断谁说的是正法,谁说的是魔说给大家造成迷茫,我就在造业,或者说,让大家反感,我就更造业,断了人家慧命,我就会下地狱,就和魔没有什么区别,我自己造业的时候我自己有感应,就是乱,是无形的在阻碍。

十善百科

十善百科

十善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

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内容十善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舌。

七不恶口。

八不悭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

中四名口业。

后三名意业。

业者。

事也。

若持而不犯。

则为十善。

若犯而不持。

则为十恶。

十恶分上中下。

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

十善分上中下。

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

善因感善果。

恶因感恶果。

决定无疑。

丝毫不错也。

杀盗淫妄。

已于五戒中说。

绮语者。

谓无益浮词。

华妙绮丽。

谈说淫欲。

导人邪念等。

两舌者。

谓向彼说此。

向此说彼。

挑唆是非。

斗构两头等。

恶口者。

谓言语粗恶。

如刀如剑。

发人隐恶。

不避忌讳。

又伤人父母。

名大恶口。

将来当受畜生果报。

既受佛戒。

切莫犯此。

悭贪者。

自己之财。

不肯施人。

名之为悭。

他人之财。

但欲归我。

名之为贪。

嗔恚者。

恨怒也。

见人有得。

愁忧愤怒。

见人有失。

悦乐庆快。

及逞势逞气。

欺侮人物等。

邪见者。

不信为善得福。

作恶得罪。

言无因果。

无有后世。

轻侮圣言。

毁佛经教等。

然此十善。

总该一切。

若能遵行。

无恶不断。

无善不修。

恐汝等不能体察。

今略举其一二。

当孝顺父母。

无违无逆。

委曲宛转。

劝令入道。

断荤吃素。

持戒念佛。

求生西方。

了脱生死。

父母若信。

佛教的忌讳

佛教的忌讳

佛门的禁忌 1. 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 (1)皈依 佛教对一切学佛的人,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都要求皈依三宝,即确信佛、法、僧为自己终生身心依靠之处,这是入佛、学佛的第一步,表现了佛教中对三宝不可分离的观点。

按照佛教制度,不皈依三宝,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信徒。

三皈依庄严而神圣的仪式,既体现了佛教的神圣,也表达了佛教信仰者的宗教感情,所以凡进入佛门的人,要郑重履行佛教三皈依。

(2)持戒 皈依佛教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五戒”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愤、不邪见。

2.对出家僧人的基本要求和禁忌 出家修行是佛教的传统,从印度到中国,都有男、女二众出家。

出家修行的两大任务:一是自度,为求得自己的解脱,为证得阿罗汉果而出家修行;二是协助他人和护持众生修学佛法,帮助众生得度和觉悟。

出家僧人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方面的禁忌 ①素食:素食成为汉传佛教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和其他宗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

②不饮酒:酒能麻醉神经、能乱性,所以要绝对禁酒。

不饮酒也包括不饮一切能麻醉人的饮料,包括粳米酒、果酒、大麦酒、啤酒等。

能够麻醉神经与分泌系统的各种“毒品”,更在禁止之列。

③不吸烟:吸烟虽然不是五戒范围的内容,但是吸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的不良习惯和嗜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贪欲,同佛教要求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也在佛教的禁忌之内。

④过堂:僧人在寺院过集体生活,吃饭要过堂,不能三三两两或个人在住处私自搞小灶,乱做饭菜。

过堂是出家人一项重要的仪规和修行生活,是出家团体修行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出家僧众,要坚持进行,不能偏废。

⑤过午不食:这是佛陀在世时的制度,上座部佛教坚持较好。

汉传佛教不注重,但近年来也有不少汉僧把过午不食作为自己修行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有的寺院晚上不开火。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认为,这五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

出自《增壹阿含经》:一、不杀生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

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

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

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

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

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十善,即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约身、口、意三业分成十种,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

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以救生离杀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

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以布施离偷盗。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

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以净行离邪淫。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

教理

教理

一、先明佛义佛之释义智者一切智:知法总相。

总相,万法皆空。

道种智:知法别相。

别相,是有,有是假有,因缘和合起来都是假,现出的假相。

一切种智:通达总别。

一切种智,是把一切智、道种智综合来讲。

一切智是偏于空的这一方面讲,道种智偏于有的这一方面讲,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觉者觉察:对烦恼障,对不知者侵害如贼,觉则贼无能。

觉悟:对所知障,对不知者昏昧如睡,觉则即分明。

二障略知人生观(本身烦恼)当前所受:众苦,不自由,不平等。

当前所造:苦因,缚具,分别业。

宇宙观森罗万象:恶难遣,好难求,得易逝。

人情事理:情多异,事多变,理多密。

宇宙人生范围空间十方:方皆有生,互为依缘,推之无尽。

时间三际:三皆有生,生各环境,澈之无穷。

二、研究佛学须先略知别相诸法三分体:性,空而无质;质,析之本无。

相:现象、暂起幻有。

用:力量、能变现状。

生起三由因:动机、造作。

缘:所愿缘、无间缘、增上缘。

果:结成、起相。

法有两端事:迹象、行动。

理:义趣、解说。

三、消除几种误会四、人生当前之所受四念处观: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领受种类身:苦乐。

心:喜忧。

舍:苦乐喜忧具无。

苦忧为实;喜乐为虚。

虚者,所苦暂停暂去,所乐不止继续苦。

略举苦果苦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坏苦:万法无常。

行苦:刹那生灭。

受苦益起颠倒:解苦妄作复造苦因,加苦续苦无有已时。

五、人生三际之诀密双重因果过去因缘无明(缘):无始烦恼。

行(因):善恶之业。

现在苦果识:本识揽渧。

名色:识暖胚团。

六入:扶尘具形。

触:根摄境界。

受:苦乐舍感。

现在因缘爱(缘):因受生者。

取(缘):因执所求。

有(因):业牵后有。

未来苦果生:倒识投胎。

死:生后苦死。

喻语十二重城:困在长狱之意。

十二轮:轮回不停之意。

六、宇宙有情概况六道状况天道:受类,欲六层,色四层,空四层。

寿五百岁,此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上一层寿命按此间计算递增。

苦厄,欲五衰(衣垢、花萎、身臭、液汗、厌坐);三禅三灾(火、水、风);空死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戒与十善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2-3 17:41:14繁體版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

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戒】(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

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

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

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

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

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出仁王经疏)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出法界次第﹞
善即顺理之义。

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

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

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

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

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

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

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

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

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

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

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

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

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